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主要探讨了图式理论理论在大学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两个角度分析了图式差异给二语写作带来的问题,阐述了扩充和丰富学生写作图式的方法。

关键词:图式理论;内容图式;文体图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1 图式理论简介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论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

近些年,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被广泛应用到语言输入性的阅读教学和听力教学中特别是二语阅读过程。

2 图式论与大学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

本文试图从“内容图式”和“文体图式”这两个角度来探讨图式论在二语写作中的应用。

2.1 内容图式和二语写作

内容图式指的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当读者把头脑中的图式与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联系起来,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达到和作者互相交流的目的,否则理解就会失败。图式有共同性和差异性。正因为图式有共同性,人们才能进行交际,达到理解。图式有差异性,因为图式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经验。因此,以汉语作为母语的社会中,人们的经验与英语社会中人们的经验就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笔者曾收集了不少学生写的英文作文,发现许多学生的二语作文包括许许多多由汉语习语生硬地译成的英语,如:离题千里(ten thousand miles of the topic),胸有成竹(There is a bamboo in one’s stomach.)等。 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内容图式的构建,引导学生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

2.2 文体图式与二语写作

(1)线性结构和螺旋型结构。

典型的英语段落是以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即主题句开头的。然后,或从几个侧面对这一主题分别阐述,或通过对主题句中的关键词或短语的提问引入一个或数个次主题,展开一个次层次。这种段落有两个明显特点:第一,段落包括的内容较多,甚至有并不相关的内容。第二,与英语线性的组织相反,大多数汉语说明文、议论文段落是按“因为,所以”自然思维模式发展的。笔者曾给学生布置过一篇作文:Advantages of taking a part-time job,在没有任何指导前,学生写了文章。这里试以一学生的文章为例:

①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in taking a part-time job. ②As college students,we have much to learn. ③Maybe everything around us seems alien to us. ④If we want to be successful and achieve our goal,we must make an effort.⑤ And taking part-time jobs can provide us opportunities to know society better. ⑥It can teach us how to deal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ow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⑦Besides,through work we can earn some money.⑧With it we can buy what we like and depend less on our parents. 第一句是主题句:大学生打些工是有好处的。但接下来的三个句子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最后作者兜了一个大圈子才回到主题上,说了打工的两个好处。这就是典型的螺旋型发展段落。修改后的文章如下:

①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in taking a part-time job.②First,taking a part-time job is another kind of learning which is not confined to the classroom.③Since we college students live in an isolated academic world,things in the real world seem alien to us. ④By taking a part-time job,we can enlarge our horizon.⑤Second,taking a part-time job can provide us with opportunities to know society better. ⑥It can teach us how to deal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and how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⑦Besides,through work we can earn some money.⑧With it we can buy what we like and depend less on our parents.⑨In sum,taking a part-time job does benefit us.

我们再分析一下修改后的段落语义层次结构以便更清晰地向学生展示英语线性的发展模式,我们将主题句“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in taking a part-time job”定为第一层级句。然后对主题句进行提问“Why is it true?”,从而引出了三个平行的第二层级句:第2句;第5句及 第7句.这三个句子就是用于支持主题的3个分论点,然后分别

再对第二层级的3个句子进行提问“why is it true?”,我们又得到了分别用于支持前面三个分论点的,句义更具体的第三层级句:第3句、第4句、第6句、第8句。最后用一个总结句 9)回到主题。在主题的展开上,作者在水平和垂直

这两个不同的平面对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述。

(2)形合法与意合法。

从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英语多用“形合法”,即在句法形式上使用连接词语将句子(或分句)衔接起来,而汉语可用“意合法”,即靠意义上的衔接而不一定依赖连接词语。而连接词就起了衔接各类逻辑语义的功能,言明作者思路的去脉与标记,故而又被形象地称为“signal words”.例如:

Theories regarding the shape of the earth have changed throughout the ages. At first it was believed that it was flat... Later on this concept failed to satisfy some observers and eventually this idea was totally abandoned.

3 结语

从分析中看出,写作教学中我们往往片面地强调了语言要素而忽视了对英语文章图式的了解和掌握。如果中国学生能了解英汉内容图式和文体图式上的差异,并有意识地将此运用到二语写作中,凸显典型的英语文章图式,那么,不仅能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而且将有助于习得者对英语文章的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Coe,Richard M. 胡曙中.英汉对比修辞初探[J]. 外国语,1989,(2).

[2]王寅.英汉语言宏观结构区别特征[J].外国语,1990,(6).

[3]张维友.图式知识与阅读理解[J].外语界,1995,(2).

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1 高职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般认为, 高职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通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高职学生和本科生相比具有先天的“不足”, 高考成绩不理想, 英语成绩更不理想, 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突出表现为:听力理解能力差;英语发音差;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词汇量小;阅读速度慢且理解能力不高;写作时用词不恰当, 语句式单调等等。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 英语学习方法单调,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成就感, 日久天长自然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2 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乏自信心

众所周知, 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 不少学生连基本的英语能力都没有掌握。随着升入高级院校, 他们的英语要求也要随之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教学上选用的英语教材在难度上有所增加, 这使他们在思想上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 伴随高职英语的改革, 英语课堂逐渐从传统课堂转化为听说为主的课堂, 这对于基础差发音不准词汇量匮乏的学生而言, 英语学习的难度更加大了, 这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愈发缺乏信心。

1.3 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不科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 方法正确, 学生学习起来就回得心应手,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正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许多障碍, 往往事倍功半。进入高职院校后, 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的学习状态中, 对于高校中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不能立即适应。基础差的学生, 只满足于或只应付课堂英语学习, 课外时间基本不再过目。英语成绩尚可的学生也仅满足于定时记忆单词和按时交作业, 能够坚持早读, 听英语磁带或MP3、收听英语广播、用英语交流的学生寥寥无几。

1.4 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高职学生多数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缺乏学习积极性。大多数高职学生很少主动确立个人的学习计划, 只是按老师的讲授计划和教学要求亦步亦趋。 (2) 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和监控。学生所关心的只是卷面成绩, 很少反思自己学习的态度、表现和方法。 (3) 课堂利用效率较低。长期以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已养成了课堂上被动接受的习惯, 不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课外自主学习性差。仅有少部分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复习, 更加少的学生会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归纳。

2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教师的作用

2.1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习兴趣是学习主动积极性的起点, 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正因为如此, 作为老师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下功夫。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 学习的积极性越高, 学习效果就越好。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才能提高更自觉主动的学习英语, 不再畏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2 培养学生形成英语学习的自信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躁动期, 自尊心极强。由于高考的失败, 新进入高职的学生, 极易表现出挫败感。特别是英语基础较差的非英语专业学生, 教学内容部能完全掌握, 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勇气回答, 课堂气氛很不活跃。在这种时候, 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创设开口发言的机会, 让学生产生积极性的体验, 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当回答正确时要适当地运用鼓励的语言, 回答不正确的时候也不要急于批评, 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这样,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 同时也为那些渴望得到表扬的学生增添了信心, 树立了榜样, 形成良性循环, 整个班级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就能逐渐得到提高。

2.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是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教师应在学习策略上给学生以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以单词记忆为例,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各种单词记忆法。如音标记忆法、构词法记忆法、对比法、联系法等等。另外,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 预习、听课、记笔记、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 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 加以具体指导,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 严格要求, 真正落到实出, 使学生能够受益。

2.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英语自主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要自主学习知识还要求学生自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英语课堂教学, 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帮助学生有效独立的获取知识和技能。结合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 培养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动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联系实际对学生因势利导,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 教学活动应该要多样化, 既应当有听讲、操练、练习的活动, 又应当有探索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3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教师在高职非英语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出现的问题不尽相同, 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思考, 密切注意大学英语学科发展的新动向,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艺术,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养成来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将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保持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主动性较差, 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保持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高职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3 (6) :17~19.

[3] 杨国祥, 丁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 陆巧玲, 李翠英.外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嬗变[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在目前我国的教育背景下, 英语课堂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场所。学生的课堂参与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来操练口语和交际策略, 提高自身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然而, 在教学过程中, 作者发现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表现普遍较被动, 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或只停留在表面参与而非深度参与。因此,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查明影响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两个班共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19人, 女生43人。这两个班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将近两个学期, 其学习的教材, 授课内容, 授课进度和考核标准都是相同的, 更重要的是, 他们在英语课堂上都有典型的消极参与情况出现。本研究的调研工具是一份关于学生参与大学英语课堂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本调查问卷借用了肖丽群 (2011) 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英语口语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的研究》中所使用的问卷, 并进行了适当的改编。

3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2份, 回收有效问卷61份, 有效率为98%。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发现导致学生消极参与大学英语课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语言基础

从调查结果来看, 语言基础对学生课堂参与影响最大。62.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 47.5%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词汇掌握不够全面和透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薄弱, 阻碍了他们参与英语课堂。众所周知,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一门语言的发音后, 只有对词汇、语法也有很扎实的掌握, 才能很好的用这种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Wilk ins指出:“没有语法, 表达甚微;没有词汇, 表达为零。”由此可见, 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前提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词汇量和扎实的语法知识。

3.2 焦虑

焦虑是一种隐约的、令人不快的情绪状态, 处于这种情绪下, 人会产生忧愁、惧怕、注意力涣散等症状。英语学习中的焦虑指学习者在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的心理, 是英语学习中潜在的最大障碍之一。此次调查中, 59%的学生在很多人面前说英语时感到很紧张, 49.2%的学生在被点名提问时会因紧张而言语混乱, 36.1%的学生担心用英语表达出错会丢面子。学生的焦虑现象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极为普遍和严重, 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3.3 缺乏自信

44.3%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不好, 和同学交流时有压力;41%的学生因为担心不能准确和流畅表达而没有勇气发言;还有37.7%的学生认为自己英语不好而缺乏信心发言。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积极、肯定且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估。具备自信的学生, 通常思维活跃, 观察敏锐, 想象丰富, 乐于参与, 勇于挑战。反之, 缺乏自信的学生自我评价低, 学习主动性差, 往往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有悬殊的差距, 因而悲观怯懦, 羞于在人前表现自我。

3.4 动机类型

根据Gardner和Lambert (1972) 的研究, 动机可以划分为两大类: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是指学习者想要了解目标语社团的文化, 并期望融入该社团的生活中去。后者是指为了外语的实用价值和好处 (如通过考试, 找到一份好工作等) 而学习外语。一般来讲, 融合型动机比较强烈, 也能够持久。而工具型动机依赖于外在压力, 当学习者的工具型目标一旦实现, 动机也就随之消失。调查中, 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明显以工具型为主。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达到某种工具型目的, 当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完成或可以完成某个既定目标时, 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必然减退甚至消失, 因而也不会乐于参加什么课堂活动了。

3.5 同伴影响

54.1%的学生认为如果周围的同学能积极发言的话, 也会促使自己更主动的发言。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每个学生作为课堂这个社会单位中的一个的社会成员, 其参与行为必然受到这一社会单位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作为群体关系中很重要的同伴关系, 对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实践证明, 在学习中, 如果同伴的态度是积极的, 那么他 (他们) 会对学生个体产生积极影响, 反之, 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3.6 教师反馈

57.4%的学生认为如果教师能给学生的发言做出详细的评价, 那么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往往受到教学课时紧张或授课班型偏大等因素的制约, 只能对学生发言中较明显的错误进行更正, 而不能对他们的发言做出详尽的评价, 影响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3.7 教学材料

45.9%的学生表示会积极参加与他们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的讨论。教材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工具, 在设置课堂活动, 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教材存在着信息更新速度慢, 课文主题偏离生活, 语言陈旧等弊端, 因而在调查中, 学生对于教材并不十分满意。

4 结语

根据本调查的结果显示, 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有七种:语言基础, 焦虑, 缺乏自信, 动机类型, 同伴影响, 教师反馈和教学材料。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对这些影响因素予以重视, 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大学英语课堂当中。

摘要: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对其英语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 找出了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的主要因素, 旨在根据调查结果改进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

关键词:课堂参与,影响因素,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肖丽群.关于英语口语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1]肖丽群.关于英语口语课堂学生参与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1 现状分析

1.1 生源素质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全新模式, 是在20世纪末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普通高校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 虽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 并因此而取得了一些办学实践经验, 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达不到三本线的高考生, 其入学成绩往往普遍偏低, 这就决定他们在高等教育的起点上比非独立学院的高校生低了一个档次。要求非英专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内到达同一个教育目标, 显然是一个不可等小觑的挑战。

1.2 学习动机

非英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可大致分作两类, 其一是借助在独立学院本科学习的台阶, 亦或是迫于就业的压力, 想通过一番刻苦努力在学位上再上一个层次——选择攻读研究生;其二是以实用为目的, 旨在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 为毕业后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奠定基础。不论是哪一种情况, 英语, 尤其是能够体现英语水平的翻译能力, 都是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尤为十分重视的一种语言技能。

1.3 培养目标

当前, 许多独立学院基于生源特点和社会需求情况, 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宽知识、强专业、高素质,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尽管独立学院的录取分数比普通院校低, 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民办院校, 其录取分数和生源素质远比一般的民办院校高得多。同时, 迫于就业取向和就业压力, 为了使部分学生将来更有竞争力, 有一个较好的出路, 独立学院除了要达到主流培养目标外, 还要照顾到部分学业优异, 且有志于在学业上更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这就决定独立学院的教学培养目标与普通院校或民办学院不同, 必须把两个方面的需求都纳入考虑, 而普通学院或民办学院的培养目标相对来讲就简单了许多。

1.4 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办学方式, 经历了完全托管式、半托管式、相对独立式和独立式四种演变阶段逐渐走向图1“三关三‘n’”示意图成熟, 但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乃至教学内容方面大多借鉴其母体学校的课程设置思路, 有的甚至全盘复制母体高校的课程设置思路。这一点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尤其如此,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要求。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定位同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 即把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所制定的教学要求直接拿来套用, 或仍然停留在完全托管或半托管阶段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层面上, 没有根据社会的具体需求和自身的特点来设定一套能体现培养语言能力优势的教学要求, 更没有按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教育部, 2005) , 设定一套与两个培养目标相配套的教学要求, 因而无法保证学生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方面所预期的竞争优势。

(2) 教材使用。

据调查得知, 目前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大多同本科普通院校使用的教材, 只有部分院校选用高职高专统编教材。由于这两类教材分别根据《课程要求》和《英语教学大纲》量身定做, 教学目标各有不同, 所以挂靠任何一类教材都不能完全满足这类学生的实际需要:前者更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课程要求》) , 即更强调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至于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因此而成为一个弱项, 缺少翻译基础知识的铺垫, 练习机会也不够多, 基本停留在为掌握句型、词组等句子翻译的层面上。

《英语教学大纲》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相比之下, 基于这一教学目标编写的英语教材在翻译能力培养方面确实有了明显的改观, 把书面翻译基础知识与相关练习作为教材的一条内置主线系统地嵌入了教材, 并以独立的栏目呈现在每个单元。这无疑对培养非英专学生在翻译方面能力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与操练平台。然而, 由于教材篇幅及课堂学时所限, 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也只是限制在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少量的练习层面上。在这种背景下若想学生在翻译能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使之在未来职场的竞争中能以这一技能见长显然也是很困难的。

(3) 设定学时。

据调查得知非英专学生的英语课时大多为每周4节课。这一点与普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时大致相同。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入校时的低起点, 加之独立学院所处社会地位比较特殊, 如果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课程也以每周4课时来设置课程, 显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英语应用能力见长。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第三条“课程设计”里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课程要求》确定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设计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非英专学生的入校起点水平就决定对其英语课时的设计应该有别于普通院校的课时设计, 以使其既能够兼顾到学生英语低起点这一特点, 又能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突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特点。然而, 课时数量的设定是一个宏观统筹的结果, 增减课时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学科的宏观规划, 这就使他们英语教学课时的增加难以实现。

2 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可知, 非英专学生在英语能力培养方面面临的状况比较尴尬:入校起点低, 要求目标高, 对口教材兑短缺, 需要课时不足。解决这些问题, 达到预期的办学目的, 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办出自己的特色, 就要面对现实, 构建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 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就应本着基于语言功能教学法、翻译法和渐进等理论体系, 以翻译基础理论为指导, 以功能意念为框架, 以日常英语交际语言能力培养为桥梁,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充分发挥网络与课外小组活动, 全面构建一个立体式的教学模式原则。

2.1 基于语言功能意念教学法、翻译法和渐进体系等理论

功能意念教学法又称为交际法或语义意念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理论的突出特点是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克服了传统教学法重形式轻内容、重语言系统成分学习, 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等, 真正地体现了语言的交际作用。该理论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语言使用的恰当性。也就是说,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系统成分的正确用法, 而且还应学会在不同场景或语言环境下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语言” (Krashen, S 1982) , 这无疑对于翻译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掌握一门语言不仅意味着掌握其词汇、句法, 而且还要学会以各种语言交际形式进行恰当的表达。

语法翻译法始于中世纪沿用至今。其间历经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对翻译法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并在当时机械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 给语法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 使语法翻译法发展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法体系。目前, 该教学法虽然不再统领英语教学方法, 但如果使用恰当的话, 仍然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由于该教学法强调教学过程中先分析语法, 再把外语译成本族语, 然后对两种语言及进行对比翻译, 当把该教学法与功能意念教学法以及渐进理论体系 (Approximate System Model) 结合起来共同用于指导独立学院的翻译教学时, 其意义将是十分重大的。

2.2 以翻译基础知识为铺垫

以翻译基础知识为铺垫, 实际上就是通过传授指导翻译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译基础知识, 籍其辅助他们的翻译实践。据调查发现, 许多学生由于缺乏翻译基础知识, 不知道如何拆译或合译, 在什么情况下增词或减词, 如何引申活译或硬译等, 结果译出的文字, 无论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 要么过于拘泥于原文的词句结构, 要么缩手缩脚晦涩难懂, 要么文理不通词不达意, 既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在这种情况下, 适时地给学生输入一些相关基础知识, 无疑有助于他们提高译文质量和翻译能力。

2.3 以日常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为桥梁

无论是培养汉译英还是培养英译汉语言表达能力, 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表达能力。由于这两种能力的载体和桥梁作用, 教师以其构架英汉互译通途是不可轻视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非英专学生来讲, 借助这一载体和桥梁来转承翻译知识, 并使其变现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并籍其提升语言框架支撑, 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英汉互译能力。正如语言学家S.D克拉申 (S.D Krashen) 在他的输入假说中所主张的那样, 把课堂的第二语言输入 (语言知识i+1, 即input+1) 变为吸入, 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2.4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由于非英专学生的课时所限, 加上他们教学目标和毕业取向的双重性, 这些学生不可能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有足够的时间系统地学习英语翻译技能, 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也不可能基于翻译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地训练。加之其专业属性, 目前非英专学生提高英汉互译能力的最实用教学方法就是以翻译基础知识为载体,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有针对地进行各个突击, 就可以起到学以致用, 立竿见影的效果。

2.5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由于上述原因, 校方不太可能有足够的课堂时间为学生全面系统地开设翻译课程, 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现有英语教材,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使其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成为一种必须。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意味着充分利用课堂的点滴有效时间, 在讲解精/泛读教材课文的同时针对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从翻译的角度为学生归纳总结翻译的基本常识, 要求他们就精彩语句或段落进行对比翻译练习。这种做法的最大优点是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所学精/泛读课文中的知识内容,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文字知识的记忆, 同时又能帮助他们提高翻译能力。经过这一番处理的课文, 必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至被轻松愉快地内化为习得语言, 进而为语言的自然输出夯实基础。

拓展第二教学课堂的目的是通过开发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弥补第一课堂时间不足的缺憾。实际上, 拓展第二教学课堂也是《课程要求》所要求的。目前,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普及, 许多院校大都具备了利用计算机网络展开课外教学活动的条件。退一步讲, 即使不具备这一条件, 只要组织方法得当, 也不会因此而成为妨碍开展第二课堂的障碍。

2.6 全面构建一个立体式的翻译教学模式

根据G.Sampson渐进体系的观点, 习得第二语言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语言体系在逐渐发展, 由接近母体语系向着目的语系靠拢。其间, 由于在使用语言中语境的变化, 使所学的语言功能及其相应的形式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因此, 在不同学习阶段向学生及时提出不同的功能要求, 确立新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新的语言知识, 就能提升他们的新的技能层次。立体式翻译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提出来的。

立体式翻译教学模式中的“立体”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要素上。其一是翻译基础知识—理论层面的指导, 其二是精/泛读教材—应用层面的依附, 其三是第二课堂活动—实践层面的应用, 从而使翻译基础理论知识起于课上, 践于课下, 呈于能力, 由理论到实践, 再到能力的逐步提高, 并由此而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螺旋式提升态势, 践行一个由“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操练机能—内化知识—衍生技能”的教学模式机理。

立体式翻译教学模式共涵盖两个翻译方向:汉译英和英译汉, 由三道“关”, n个“任务”, n个专题, n个常用表达词语和配套训练构成, 故称之为“三关n任务n专题n词语” (“三关三‘n’”) 。第一关为基于多个“任务”和专题, 加上翻译基础知识+翻译实践+高频词语记忆, 旨在使学生“能借助字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 英语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 (一般要求) , 重点强调一个“信”字;第二“关”基于已掌握的翻译基础知识+翻译实践+中频词语记忆, 旨在使学生“能借助字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 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个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 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较高要求) , 重点强调一个“达”字;第三“关”综合应用已掌握的翻译基础知识+翻译实践+较低频词语记忆, 旨在使学生“能借助字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 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 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5个汉字, 译文内容准确, 基本无误译现象, 文字通顺、达意, 语言错误较少。” (更高要求) , 重点强调一个“效”字。从而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规划目标来确定自己的达标档次, 一步一个脚印地“通关”达标。详见图1。

3 结语

作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机构中一个新形成的教育群体, 虽说独立学院历经几年发展已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 但是其教育及学生出路目前仍然处于“夹缝求存”的境地, 既面临着公办本科高校教育“高规范”, “名声响”的竞争压力, 又面临着高职高专院校教育“高实践、高产出”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独立学院的办学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 而这个特色就应定位在“专业+英语实用能力”的联姻上。至于第二个办学目标——考研——也会因此而使学生大受裨益, 因为英语作为考研的必考科目在整个录取分数中的权重也是十分重要的。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展开探讨, 分别就生源素质、学习动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使用教材、设定学时等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英语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应本着基于语言功能教学法、翻译法理论以及渐进理论体系, 以翻译基础知识为指导, 以功能意念为框架, 以日常英语交际语言能力培养为桥梁, 以各类“任务”和专题为教学基本单位, 以教材为蓝本, 立足第一课堂, 拓展第二课堂,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外小组活动的作用, 并据其构建一个立体式的教学模式:“三关三n”教学模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翻译能力,教学模式建构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 2003 (1)

[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

[3] 教育部.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 2007 (5) .

[4] 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2003, 4.

[5] 李红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EB/OL].学术资源网, 2008 (9, 1) .

[6] 文军.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8) .

[7] Krashen, 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Pergamon Press, 1982.

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1 试题结构和特点

试题题型分为五大块:单词朗读, 短文朗读, 情景对话, 专题演讲, 选词造句, 满分100分。试题立足平时教学内容, 在重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 侧重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语言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灵活表达, 符合高职教学学生培养的目标与理念, 总体难度适中。本次口语考试采取现场录音方式, 具体考察点如表1。

2 考情分析

2.1 现就G07国贸5-8班163名学生的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表2

从表2看出, 本次考试的总分平均得分在78.86, 总的试题难度是0.7886, 处于0≤P≤1 (P为试题难度值, P值与难度成反比) , 符合本次考核的主要目的和大纲要求, 即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而不在于筛选多少比例的学生。再观察其他五项考核题目的平均得分和试题难度, 判断各类题目的设计基本符合本次考核的目标, 但同时也发现, 试题难度基本在一个水平, 这从某种意义上看将不利于考生具体水平的分辨, 影响对学生更加精细的鉴别。编制一份试卷必须含有各个难度层次的题目, 并且它们之间应有合理的比例关系, 因此, 今后试题不同难度层次的设计将是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

再看本次考试成绩总分描述统计 (如表3) 。

该表3数据解释如下。

“总分”项的平均分为78.8589;标准误为0.622417;中值 (中位数) 为80;模式 (众数) 为83;标准偏差为7.946486;方差为63.14663;峰值 (峰度) 1.883443;偏斜度 (偏度) 为-0.99109:区域 (全距) 为46;最低分为48;最高分为94;分数总和为12854;有效数据为163个。

从“平均数”、“中值”与“模式”这三者的不十分接近、峰值和偏斜度也偏离0这两点可以大致判定这些数据来自一非正态分布总体 (或可以说:该总体不呈正态分布) (如表4) 。

从本次考试成绩总分的直方图 (见图1) 可以看出, 该成绩总分总体呈负偏态和尖峰态 (陡峭型) 分布, 说明试题中同等难度的项目较多, 梯度偏小。呈这种分布的试题几乎不能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分开, 分数分布过于集中。试题难度偏低, 难度较低的项目比例偏大。因此, 呈这种分布的试题虽然有利于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和中等程度的学生区别开, 但不利于将中等程度的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学生区别开。

2.2 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 (如表5)

其中单词朗读所考内容80%来自平时所学词汇, 10组单词中每组有1~2两个来自课外或课堂不常用词汇, 例如其中一组单词:ability、promise、introduction、especially、adult、dialogue、、apologize、amaze, 其中accurate和perception相对来说属于课堂不常用词汇, 考生比较容易犯错, 一方面说明学生所学词汇基本掌握较好, 但课外词汇量仍存在局限, 对于发音规则也要进一步牢固掌握。

短文朗读一块主要考核其语音语调和单词的认读能力, 发现大部分考生对短文的语音语调把握不够, 虽然能基本正确读出单词和句子, 但分离相同语意群的状况时有发生, 情感上投入明显不够。如下面这篇短文, 较多学生会把a fraction of、wasting a little time、the frustration of、in good time等语意群分割开来朗读。一方面, 这跟他们没有充足时间准备有关, 考试时每个学生都是随机抽题, 然后直接开始, 基本没有准备时间;另一方面, 学生在语音语调方面比较薄弱, 一定程度上和教师对该项内容的重视程度相关, 平时关注和训练不够。

If you are citing a train, it is always better to be comfortably early than even a fraction of a minted too late.Although being early may mean wasting a little time, this will be less than if you miss the train and have to wait an hour or more for the next one;and you avoid the frustration of arriving at the very momen wh en t he t rai n is d ra wi ng ou t of t he station and being unable to get on it.An ev en hard er sit uati on is to be o n t he platform in good time for a train and stil to see it g o off w it hou t yo u.S uc h an experience befell a certain young girl the first time she was traveling alone. (如表6)

该两项内容主要考核学生的临场组织、表达能力, 也是对其语言掌握和运用能力的较好测试方法。话题主要是平时课堂所讨论的内容, 如招呼介绍、接待客人、电话预约、旅游观光等等, 从上面得分情况可以看出, 学生总体上对主题把握恰当, 基本能进行顺利地交流或话题演讲, 但主要失分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句中出现多次语法错误、语病, 如在谈论关于过去某一次旅游的经历, 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混用, 部分动词的过去时态错误。 (2) 部分句意表达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如想表达“这个价格对我来说很合适”, 学生们会表达成The price is very suitable for me. (3) 意思表达不够流畅或自然, 等等情况。同时, 从上表看出, 学生在情景对话上得分相对低于在主题演讲上的得分, 因此也可以大致判断, 学生组织对话的能力有待思考和分析 (如表7) 。

最后一题的考核内容基本来自平时所学的词组, 如be fond of、have an eye for、hunt for、not to speak of、be familiar with等等, 但是这一项却是学生得分率最低的, 主要扣分在语法错误, 比如用be fond of造句, 较多学生在of后面出现动词原形, 甚至有个别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 I be fond of watch TV.因此, 可以基本判断较多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用法并未掌握, 在基础语法这一块存在较大问题。

3 结语

由此可见, 该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不断反思和探索, 努力做到口语教学应紧密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 摸索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

摘要: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学生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也不能较好满足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需要, 这成了影响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研究广厦学院非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现状出发, 浅析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口语,现状

参考文献

[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张丽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育, 2002 (13) .

非英语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1 军事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 军事院校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有了不小的改进,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 英语课程的学习没有显著提高研究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一般来说, 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长和科研能力。为了进行学术研究, 他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英文资料, 参加与外军的学术交流等, 因此研究生对英语教学的实用性需求更为强烈。但是有些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研究生在给论文写英文摘要的时候却不敢下笔。 (2) 英语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待与网络技术进一步地融合。目前军事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方式, 这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是一大进步。但在教学组织上却存在着上课时间多, 自学时间少;阅读训练多, 说写训练少;老师讲授多, 同学讨论少等诸多问题, 这不符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语言教学规律。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尚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3) 考核方式较为单一, 基本上还是以一份考卷的课堂笔试来下定论, 或者是在这份笔试的基础上综合平时的作业分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语言的实际掌握情况, 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 对军事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有必要对现行的研究生英语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2.1 明确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992年1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第一外语) 教学大纲 (试行稿) 》, 其中对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 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大纲编写组, 1992) 。对于军事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而言, 他们所需要具备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阅读的能力, 能够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从中汲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二是就本专业所进行的听说能力, 如参加国内外军事研讨会等;三是围绕本专业的书面表达能力, 如用英语撰写论文, 翻译科技资料等。因此, 军事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的设置应根据以上目的展开。

由于大学阶段基础英语的教学质量以及本科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 以我校为例, 研究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英语知识, 与读写能力相比较, 听说能力普遍较弱。因此, 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英语教学应在着重提高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兼顾读写能力, 并且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专业英语的课程比重。目前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英语, 即基础英语开设两个学期共120个学时 (包括听力和精读) , 专业英语的课时量则相对较少。由于军事院校的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更多使用的是专业英语, 所以有必要突出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课时量, 使研究生英语的教学与工作需求统一起来。

2.2 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对于人们的教育和学习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互联网提供的超级链接和多媒体功能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 给学生创造了更适合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空间,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自学能力。

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应充分利用网络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其主要目的是以研究生为主体,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现状, 强调研究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 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 强调电子读写能力、语言交流技能, 营造适合互联网时代和研究生特点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可以在课外充分利用网络, 获取所学专业相关的外军英文资料并且加以利用, 将英语学习与本专业的学习密切联系起来, 互相促进, 这样可以提高把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师生之间在课余可以通过e-mail或QQ进行讨论、批改作业和答疑等, 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这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在多元的英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改革教学模式, 适时推广研究生分级教学

由于入学时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 有些同学英语基础扎实, 而有些同学却英语语法知识混乱, 朗读英文时错词连篇。如果把英语水平有较大差距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班级内学习, 教学和学习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鉴于研究生学位英语教学要求与大学英语六级要求相近, 可以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和六级英语成绩, 允许部分英语基础好的研究生免修学位英语课程, 优先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对其余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和英语教师的数量都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适时推广研究生的分级教学模式, 采取小班化教学。这样可以避免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在上课时有“吃不饱”的情况, 而教师也可以对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

2.4 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的, 改革考核方式

研究生阶段应当改变英语教学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模式, 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学习的方式。要想实际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真正检验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程度, 就需要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

考试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 除了听力部分的测试以外, 在有条件的时候可以增加口语考试, 听说部分的成绩占到总分的30%, 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听说练习, 为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对外交流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考卷中增加主观题的比例, 着重考查学生在写作和翻译中的语言输出能力。因为军校研究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更多是使用英语翻译资料和撰写论文, 所以这部分的能力需要注重加强。

另外,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表现也应占到总分的20%, 老师平时布置的书面作业, 需要同学们在网络上自学内容的完成情况等都可以进行量化计入这部分成绩。

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 研究生英语课程需要进行改革。军事院校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军事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军事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彩芬, 等.反思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和归宿[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293.

[2] 教育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 (第一英语) 教学大纲 (试行稿)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上一篇:多元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建设工程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