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研究范文

2024-05-09

真实世界研究范文(精选11篇)

真实世界研究 第1篇

1 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

真实世界研究是区别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医学研究领域内所谓的“真实世界”是指日常的医疗实践环境, 这种对来自于常规临床实践数据开展的研究, 通常也被称作观察性研究 (observational study) 或非干预性研究 (non-interventional study) , 与现代流行病学研究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真实世界研究通常要求较大的样本量, 覆盖更加广泛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群, 患者的治疗分组是根据医师和患者的实际意愿, 而非外来干预的随机选择, 通常采用较长的研究时限, 所关注的是对患者而言有意义的治疗结局, 评价的是干预措施在实际医疗应用环境中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2 真实世界研究与RCTs的区别与联系

RCTs一直以来都是临床试验设计的金标准。设计良好的RCTs及其荟萃分析所提供的证据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一直处于最高级别[4]。RCTs遵照随机、盲法和对照的设计原则, 能够使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基线时具有可比性, 从而消除选择偏倚, 并且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控制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偏倚。虽然, 大型RCTs为药品和其他医疗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了证据, 但由于其严格的纳排标准和试验方案, 很多特殊人群难以入选, 所得研究结论如果应用于真实的医疗环境, 往往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1,5]。

真实世界研究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是非随机、非干预、开放性的观察研究。真实世界研究在设计时, 要求尽量纳入所有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人群, 对样本不做过多的限制, 以保证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能够外推到一般人群。真实世界研究一般设定较长的观察时限, 通过能观察到患者的结局指标作为终点, 或者通过回顾性研究, 对足够长时间内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得出结局指标。真实世界研究一般不采用随机化分组原则, 是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结合患者偏好选择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案, 而不是由随机化产生分组。同时, 真实世界研究应当秉持非干预的原则, 即对医师的诊疗行为和患者的依从性不做过多干预, 研究者仅作为观察者记录医师和患者的行为及相应治疗所产生的效果和成本。真实世界研究一般不对医师和患者设置盲法, 医师和患者对其采用的治疗方案有充分的了解, 以帮助医师获得关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完整信息, 有助于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并且避免了RCTs中由于设盲导致医师对患者额外的观察和检查。真实世界研究通过更加宽泛的入选标准, 提高了受试人群的代表性。相比于RCTs, 真实世界研究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有关干预在普通人群中应用时的安全性、效果 (effective-ness) 、成本和比较效果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等多方面的证据, 有助于决策者了解不同干预措施应用于实际目标人群及其各种亚组人群中的健康产出和成本影响。

RCTs与真实世界研究有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两者既不能相互取代, 也不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RCTs在药物上市前提供有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息, 使审批部门和使用者对其疗效和安全具备信心。真实世界研究在药物上市后开展, 通过收集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实际效果数据, 帮助医疗决策者了解新的药物在其所处医疗环境中所能发挥的真实效果。RCTs是真实世界研究的基础前提, 真实世界研究是RCTs的有益补充, 只有把握好两者的关系, 才能合理设计和实施相应的研究, 获取更加有价值的证据。

3 应用真实世界研究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

不同种类的真实世界研究所能回答的问题有很大差异, 在开展研究前首先要决定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还是前瞻性研究设计。回顾性研究设计是利用已有的数据库资源, 通常在研究成本和时限方面具有优势, 然而, 回顾性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库中通常缺少所需要的信息, 并且对干预暴露和结果的测量不是最为理想的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也可以采用已有的数据, 但是为研究者提供了收集额外所需信息的机会, 相应的这种研究设计需要更多的研究成本和更长的研究时限。

3.2 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

3.2.1 明确所要回答的政策问题

在进行研究设计时, 首先要明确所要回答的关键政策问题。研究结果的发现必须能够科学、明确地回答决策者所面临的特定政策问题。需要对研究内部效度进行考察, 包括对结果的测量是否能够反映所关心的真实情况 (干预措施、健康产出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 以及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稳定。除了内部效度外, 决策者更关心的是观察性研究所能提供的外部效度, 即把结果外推到更为广泛的人群和一般的临床环境中时研究结果所能提供的因果效应推断。只有通过因果效应, 决策者才能确定在临床实际使用环境中, 了解不同的干预措施能够产生何种影响。

3.2.2 目标人群

不同于RCTs研究, 一般真实世界研究的目标人群要求尽量包括所有可能会使用新的干预措施的人群, 这些目标人群可能具有很高的异质性, 不同特征的患者在接受同一种干预后, 所产生的效果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当存在亚组效应时, 需要对不同亚组的目标人群全部纳入, 并且保证足够的样本以备后期进行亚组分析。

3.2.3 干预和对照

只有一种干预和一种对照时的情形相对简单。当有多于一种对照时, 最好是纳入多组对照, 并在样本量允许的情况下与干预做一一对比。在观察性研究中, 不连续治疗、换药、合并用药等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不同的干预措施通常都伴随着不同的治疗方案, 患者的检测、复诊等行为是不受研究者控制的。治疗选择和效果也会同时受到医疗服务环境、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的治疗史的影响。通常医师的治疗决定并不是依据循证证据, 而是受其所受训练、所在医疗服务体系的要求以及患者经济水平的共同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还会受所处不同医疗体系处方集的影响, 某些研究中想要比较的药物可能不被收录在处方集中或处于处方集不同的目录等级中, 这就要求研究者对所处医疗体系有深入的了解, 并且做好基础信息的收集。

3.2.4 产出结果

研究需要明确产出结果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产出结果包括临床的、经济的和人文的产出结果, 这些产出结果可以通过临床检测、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相比于回顾性研究, 前瞻性研究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产出结果, 如患者在随访期内复发和再住院的情况等, 也可以与临床检测结果相结合, 提供更加准确的干预暴露和产出结果的测量方法及数据。

3.3 处理混杂因素和偏倚的策略

对混杂因素和偏倚的处理是真实世界研究区别于一般基于RCTs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也是真实世界研究中所需要重点分析和说明的部分。

3.3.1 混杂因素的选择方法

真实世界研究中的混杂因素来自很多方面,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选择偏倚、数据截尾产生的偏倚、测量误差偏倚和错误识别偏倚。在观察性研究中估计处理效应的重要步骤在于, 对同时影响治疗选择和产出结果所有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控制。为了捕捉所有可能的混杂因素以及与产出结果的相互关系, 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文献回顾。通过文献回顾, 发现所有可能影响治疗选择和产出结果的混杂因素及相关关系。在进行分析时, 应将数据中包含的这些变量或其代理变量全部纳入模型, 而不考虑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在传统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如果有无法纳入模型的混杂因素, 应充分说明这一问题, 并给出因此对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通常对混杂因素的选择原则为控制所有观测到的变量、控制所有可能对结果有影响的因素。

3.3.2 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

真实世界研究的核心方法论问题是如何对存在的混杂因素进行控制, 有许多学科在对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时, 都开发出了相应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 这些方法中有的仅能对可观测的混杂因素进行控制, 无法解决不可观测混杂因素的存在而引发的问题, 有的则是通过特殊的方法来解决不可观测混杂因素的问题。控制混杂因素的不同方法主要包括多元回归模型、倾向值分析方法、Heckman选择模型、工具变量、面板数据模型和断点回归设计等。其中多元回归模型、倾向值分析方法和Heckman选择模型都是基于可观测的混杂因素进行因果推断, 工具变量、面板数据模型和断点回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不可观测的混杂因素带来的影响。

3.4 对成本进行分析

药物经济学评价所需的数据中, 效果数据与临床评价所需的数据非常相似, 其分析方法也基本相同, 但是成本数据在临床评价中是不涉及的, 其收集和分析与临床数据有很大差别, 这也是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成本测算一般是通过对消耗的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及其单价进行收集和测算, 数量和单价相乘后加总求和得到总的成本。当需要将所得到的研究结论进行跨医疗服务体系应用时, 一般消耗的医疗卫生资源数量可以相互参考借鉴, 但是医疗服务的单价受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医疗服务购买方式、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影响, 差别很大。因此在报告成本结果时, 可以分别报告医疗服务数量、单价及总成本, 以利于研究成果的跨体系转化和应用。

成本数据在统计学方面也有其特殊性。首先, 成本数据一般呈偏态分布, 因为成本不会小于0, 同时没有上限, 这些原因使成本数据表现为典型的右偏态分布。而且一些特殊的患者会发生高出平均值很多的大额成本, 形成离均值很远的“局外者” (outlier) , 在分析时是否包含这些“局外者”也可能对结果的显著性甚至方向产生影响。其次, 数据缺失是真实世界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由于有的真实世界研究所需的成本数据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收集, 这种方法要求通过消耗医疗资源的数量和单价相乘后进行求和, 如果1例患者的数据中有某一项目的缺失, 就会导致总成本无法得到。再次, 由于观察截止或患者失访、病死等原因, 一些成本数据还会发生截尾。

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 做统计分析时通常是提供中位数或其他形式的分布。但在成本测算和成本-效果分析中采用的都是平均数, 而且在真实世界研究中需要通过多元回归或其他统计模型对混杂因素进行控制, 中位数也不适合用于回归模型和一般的统计推断。在做成本相关分析时, 还是需要采用平均数作为最主要的统计量, 但需要对成本数据的偏态分布和截尾分布有所考虑。因此在做成本的统计分析时建议采用数据转换 (如取自然对数值) 或bootstrapping非参数方法, 并且尽可能提供关于成本数据分布的详细信息。

3.5 增量分析

增量成本效果比/增量成本效用比 (ICER/ICUR) 是药物经济学评价最常见的表述结果的形式。ICER是基于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比值的确定性测量, 但在对观察性数据进行分析时, 必须对已知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 而这些调整通常是基于多元回归进行的。但是作为比率统计量的ICER在回归中使用是非常不方便的。当作为分母的健康收益差值趋近于0时ICER是不连续的, 没有一个合适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这一比率的变化[6]。

当可以获得患者层面的成本、健康结果的数据时, 采用净收益的分析框架是非常好的选择。净收益 (NMB) 回归模型是由Hoch等[7]提出的。净收益模型构建了成本和收益的线性关系, 使回归模型的方法可以得以应用。对个体i而言, 净收益可以通过以下定义计算:NMBi=λEi-Ci。其中, λ代表的是对额外获得一个单位效果的最大意愿支付值, Ei和Ci分别代表观测到的个体i的效果和成本。

将净效益值的变量作为因变量, 在构建回顾模型时, 可以将治疗选择和其他描述患者个体因素的变量作为自变量构建模型:NMBi=α+βXi+γDi+εi。其中, α是截距项;X是混杂因素的协变量, β是协变量的回归系数;D是干预分组变量, 取值0时为对照组, 取值1时为干预组;γ是控制其他因素后干预对净效益的因果效应;ε是残差项。这一回归模型中可以控制的已知混杂因素, 还可以加入交叉项, 净效益值也可以作为其他控制混杂因素模型的因变量。采用净收益分析框架的优点在于, 可以从患者层面对成本-效果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

4 总结和建议

在开展基于真实世界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前, 研究者应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并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数据。在得到研究数据后, 需要对不同干预分组人群的基线可比性进行分析, 一般真实世界研究都会存在基线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析, 发现能够控制选择偏倚和混杂因素的变量, 并应用合适的方法对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

真实世界研究为药物经济学评价和结果产出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证据, 帮助理解在实际临床环境中医师和患者的医疗行为。随着真实世界研究的日益增多, 研究者对真实世界研究中所面临的因果推断和内部效度等问题也有所认识, 但真实世界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不同于医学研究领域所熟悉的随机对照试验, 其获得因果推断的方法更多的来自于社会科学 (如经济学) , 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要求研究者既要有丰富的医学背景知识, 又要有充分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能力。将真实世界研究的分析方法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合理利用真实世界研究开展药物经济学评价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urnam MA.Measuring outcomes of care for substance use and mental disorders[J].New Dir Ment Health Serv, 1996, 1996 (71) :3-17.

[2]Drummond MF, Davies L.Economic analysis alongside clinical trials:revisiting the methodological issues[J].Int J Technol Health Care, 1991, 7 (4) :561-573.

[3]Revicki DA, Luce BR.Methods of 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 of new medical treatments in psychiatry[J].Psychopharmacol Bull, 1995, 31 (1) :57-65.

[4]陈耀龙, 李幼平, 杜亮, 等.医学研究中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演进[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8 (2) :127-133.

[5]Ray WA, Griffin MR, Avorn J.Evaluating drugs after their approval for clinical use[J].N Engl J Med, 1993, 329 (27) :2029-2032.

[6]Briggs AH, O'Brien BJ, Blackhouse G.Thinking outside the box:recent advances in the analysisand 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 in costeffectiveness studies[J].Annu Rev Public Health, 2002, 23:377-401.

“真实世界基本书目”目录 第2篇

1、《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王玫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2、《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斯塔夫里亚诺斯,迟越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6月。

3、《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汉斯-彼得·马丁等著,张世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0月。

4、《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商务印书馆,1987年9月。

5、《mao泽东的中国及后mao泽东的中国》,莫里斯·迈斯纳,杜蒲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

6、《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上海 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或《岳村政治》,于建嵘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

7、《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

8、《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杰里米·里夫金等著,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

9、《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卢梭,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2月。

10、《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华勒斯坦,刘锋译,三联书店,1997年。

“真实世界基本书目”导读

一、为什么要提出“真实世界基本书目”?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人文教学理论陈旧,内容脱离现实,教师照本宣科,引起许多学生的强烈反感和不满。这种情形不仅误人子弟,而且逐渐使传媒浅薄化,使律师讼棍化,使人文教师弱智化,使官员腐败化,使创造力和责任感不断流失,结果是,社会真实得不到反映,社会正义得不到声张,社会道德不断滑坡,中国社会重新成为一盘散沙,危机和隐患十面埋伏。

为了求真知,学真理,许多青年人不得不走马观花,广泛涉猎,把时间花在许多用剪刀、浆糊和新名词拼凑起来的流行书籍上,虚耗光阴,误入沼泽和歧途。此情此景,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强烈忧思。有鉴于此,我们不得不“好为人师”,以自己的长期的阅读和写作经历所得到经验和教训,为青年人开列这一份“真实世界基本书目”。

二、为什么叫“真实世界基本书目”?

我们认为,无论从事任何工作,无论是希望个人奋斗,还是推动社会进步,首先都需要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了解社会结构其及复杂性,从而认识自已在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位置,看清前后左右的方位和景物,找到自己前进的道路。换言之,就象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城市地图一样,进入社会的每个人都需要一张社会地图。由于社会在不停地运动、变化,有着无数变形的面孔,因此,这张社会地图必须通过阅读和思考去掌握。我们相信,通过阅读“真实世界基本书目”所列书籍,这样一张社会地图有可能大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三、为什么“真实世界基本书目”只列十本书?

这份书目不仅是为文科学生提供的,而且是为理工科学生提供的;不仅是为大学生提供的,而且是为硕士生、博士生提供的;不仅是为在校学生提供的,更是为工作多年,却仍然在社会的漩涡中找不到北的许多记者、编辑、教师、作家、官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的;这份书目甚至还是为经过历次社会运动老知青、老革命、老学者提供的。

这些书只所以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读书,是因为,中国公民的知识结构已经普遍陈旧化。人们或者执着于机械唯物主义的话语,或者执着于牛顿力学世界观下的十九世纪西方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话语。然而,这两类话语不但不能帮助我们真实地认识世界,甚至在给我们编织着种种陈旧的世界幻想,让我们认识不到自身利益所在,让我们成为“被人卖了还帮人点钞票”的傻瓜。

因为向普通不习惯于阅读的公民推荐,所以只列十本书。对于很多人来说,十本书恐怕还是多了。但是,再往下减,就构不成一张比较完整清晰的社会地图了。

四、“真实世界基本书目”的内在线索和阅读顺序

前3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当今世界的结构和历史。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讲述了拉丁美洲被征服、被掠夺的历史。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是美国工业的原材料产地和垃圾场。不了解拉丁美洲就不能完整地了解美国,也不能了解欧洲的工业革命。该书文笔生动流畅,已经修订到38版,在拉丁美洲各国广为传播,以至拉丁美洲人的诗、歌、文中经常出现“被切开的血管”一语。拉丁美洲长期处于美国主导下的国际分工中,正如作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中一样。国际分工究竟是怎么回事?拉美化究竟是怎么回事?从此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讲述了欧洲怎样将工业革命的力量转化为统治世界各国的力量,欧洲的工业化是怎样造成了印度、中国、土耳其的非工业化,进而形成当今世界经济的“中心—外围”结构。该书作者斯塔夫里亚诺斯视野开阔,功力深厚,是当今西方史学界的巨孹。在中国史学界,斯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这是一部真实、简洁、生动、流畅、富于现实感的近现代世界史。

《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讲的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起源、动力、过程及结果展望,是对全球化的最清晰、最有力的阐述,也是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当前动态的最好阐述。该书虽为两位记者所写,但对经济理论和经济史的把握却十分到位,深刻地揭示出跨国公司操纵全球政治经济的奥秘,更揭示出美国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操纵和利用。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处境、地位、态度及前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4本书《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则告诉我们发达国家内部的经济演化过程,一个竞争不断走向垄断,垄断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计划日益庞大,市场交易范围不断缩小的过程。该书有力地暗示着,“看不见的手”不断被“看得见的手”打败,才是经济史的根本现实,市场其实并非是效率最高的经济制度。《看得见的手》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源头活水。我们该向美国学习什么?此书可以给我们一个崭新的视野。商务印书馆目前已无该书库存。钱德勒的另外两本书可以作为差强人意的替代品:《管理学历史与现状》,《战略与结构》。第5、6两本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mao泽东的中国及后mao泽东的中国》是目前关于中国当代史最公允、最不落俗套的著作。该书作者在美国史学界享有盛誉,而且对中国友好、公正。由于当代史与现实的联系过于紧密,因此,还没有能够真正深刻、全面、丰富地揭示当代中国各层内在矛盾运动的历史著作。在这种情景下,迈斯纳的著作就成了我们的首选。遗憾的是,该书亦无库存。我们希望出版社能够再次重印。

《黄河边的中国》或《岳村政治》则展示了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沿海中国背后的内地中国。不读《黄河边的中国》或《岳村政治》,就只知道中国的一半。对于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的学生来说,此两书可选读其一。《黄河边的中国》是一部调查笔记,夹叙夹议,通俗易懂。《岳村政治》学术性较强,比较突出乡村利益代言人的形成和作用机制,对于中国乡村民主化的期望更高,部分学者强烈推荐此书。

第7、8两本书讨论的是环境和资源问题。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是工业文明的代价,是二十一世纪最突出的问题。我们迄今为止的现代化,其实是地球在十几亿年里积累起来的太阳能被瞬间消费的现代化。一切科学技术只是利用而不是创造自然能源。没有能源的工业文明将怎样继续?能不能一厢情愿地把人类的命运拴到寻找新能源的赌博上?当然,还有环境恶化。

《寂静的春天》在是西方世界认识工业文明代价的先声,而《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则从世界观的角度深切地反省了洛克和斯密对资源和环境的忽视。不幸的是,洛克的政治学和斯密的经济学正主宰着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家、官员和经济学家、记者、编辑、教师的头脑。正因为如此,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呼声总是那么软弱无力。遗憾的是,《熵》书已无库存,我们希望上海译文出版社能重印。第9本书讨论的是既给我们带来财富,又给我们带来罪恶的不平等、压迫和剥削。《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对不平等的起源和人生的真实需要洞察足以贯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人类历史,对心灵的拷问和解剖最为坦率、真切。今天,那些处于国际等级统治和剥削体系上层的人把卢梭丑化为极权主义的始祖,但是,这样,他们也就把自己放到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对立面。事实上,正是卢梭式的对平等、民主、和人性自由的强烈的追求,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才有可能使工业革命的财富不至于被一小撮垄断寡头所独占。

第10本书具有根本的意义。

《开放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质疑以牛顿世界观为基础的十九世纪西方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质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论,从而同时对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学说提出挑战。该书作者沃勒斯坦是在美国享有盛誉的世界体系论的创始人,与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史学)关系密切。这两个学派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历史视野。《开放社会科学》是沃勒斯坦思想的一个通俗解释。不过,该书亦无库存。许宝强和渠敬东主编的《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介绍布罗代尔和沃勒斯坦等大家的思想,其中有一篇沃勒斯坦的《否思社会科学:19世纪范式的局限》,可作为替代。

总的来说,这十本书历史感和现实感都很强,信息量大,既通俗易懂,生动流畅,又深刻严密,发人深省,可以帮助人们真实地认识世界历史的演进和走向,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工业文明与环境生态的关系,还可以培养人们形成理论思考的兴趣和能力,认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形成一种真实而全新的世界观,找回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怀,从而帮助认识自已、认识社会,参与历史进程。

五、谁是推荐者?(按姓氏笔划排列)

左大培、卢周来、汪晖、李陀、李希光、刘力群、宋宜昌、宋晓军、旷新年、陆爱国、陈燕谷、杨帆、杨斌、祝东力、高梁、黄平、韩毓海、韩德强、童小溪、黎鸣。此外,王绍光、崔之元、韩少功、房宁等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参与了讨论,并同意此意见。

真实世界研究 第3篇

一拉图尔对皮克林的影响

拉图尔对皮克林后期思想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著作和论文中找到许多共鸣之处,关于这点皮克林本人也在多处坦率承认。“下一个是拉图尔,正如我在开始时所说的,我个人在STS里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拉图尔的著作。”[1]206具体说来,拉图尔对皮克林的影响,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物质也是具有自身力量的行动者

说到科学论中“物质具有自己的力量”这种思想,就不能不提拉图尔的广义对称性原则了。所谓广义对称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技科学的实践分析时所采用的一种人类与非人类完全对称的ANT分析标准,这种杂合型分析标准排除了一种预先确定的自然/文化、人类/机器、主体/客体和身体/心灵等二元论分类。它相比较SSK对称性原则而言,后者认为物质因素是死的,没有生命的东西,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因素。但是在前者看来,非人类物质因素应该视为一种真正有自己生命和力量的行动者,与人类因素一样重要。应该说,拉图尔提出的这种创见在科学论研究中还属首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拉图尔的广义对称性原则直接影响了皮克林的工作。首先它正好与皮克林本人早期作为物理学家的职业生涯体会不谋而合:物质是主动的,有自己的生命和力量,是知识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皮克林开始从事寻找夸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研究,当时粒子物理学主要是一个还原性的领域,关注的是辨别物质的基本构成和探讨它们之间可计算的且时间上可逆的互动。然而,当时的他就对物质还原论不感兴趣,却着迷于粒子物质之间强耦合的神秘性和突现特征,试图解决夸克幽闭问题,即夸克之间不可避免地缠绕在一起,形成不像夸克的物体:强子-质子和中子等等。

其次,它为皮克林曾一直试图回答的“库恩之问”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资源。1984年,库恩给皮克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安迪,你们这些强纲领者在科学家之间的协商上真的做得很好,但是在科学家与自然之间的协商上呢?”[2]84而正是这个“库恩之问”,激发了皮克林一直去思考自然等物质因素在知识生产中的作用。而在此之前,布鲁尔等强纲领支持者阻止人们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当时担心一旦开始积极地谈论自然,那么与传统科学哲学家的斗争就会丧失。

正是在“拉图尔广义对称性原则强调物质具有自己的力量和生命”这点上,皮克林的以上两点思考与其不谋而合,并深受其启发,促成了他《实践的冲撞》一书中两个核心思想之一“后人类主义”的形成。“后人类主义”是指“相对于人类行动者(科学家和工程师)和非人类行动者(物质仪器和机器)而言,任何对科学实践的分析不得不去中心化。我认为我们需要把科学实践看做是人类与非人类力量之间一种开放式终结的、相互构造的互动,也就是力量的舞蹈,我把这过程叫冲撞。”[3]从此,他开始把科学实践看做是物质、概念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微妙的、互动的、无法预测的冲撞过程。

(二)抛弃因果模型

拉图尔为表明广义对称性原则的可行性,他在《科学在行动》一书中给出了七大方法论规则,其中第三、四条分别是“既然一场争论的解决是自然表征的原因,而不是其结果,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能使用这个结果(自然)去解释这场争论是如何和为什么被解决。”“既然一场争论的解决是社会稳定的原因,那么我们就不能使用这个社会去解释这场争论是如何和为什么被解决。我们应该对称性地考虑征募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的努力。”[4]这里拉图尔的一个核心观点即传统还原论因果解释模型在此失效,因为所谓的原因(自然或社会)自身都不过是协商解决争论的结果。然而他又认为:我们不能用因果模型解释争论为何结束,但是我们却可以解释争论如何结束。于是他提出了一个转译模型替代因果模型。所谓转译模型指行动者(既包括人类,又包括非人类)通过网络不断变化的组合、动员以及“转译”过程,设法将自身利益转译成其他潜在同盟者的利益,从而使网络里各个行动者的利益趋向一致,构成一个越来越强有力和暂时稳定的联盟。需要指出的是,在转译过程中,所有的行动者都是不确定的、异质性的、不可还原的和无法预测的,转译的方向也是不确定的和突现的,故而因果解释模型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抛弃了传统因果解释模型,这点对皮克林的影响很深。正如皮克林所说:“在1988年我在上一个有关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讨班时,我回忆刚开始我们是详细讨论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我中途换了内容,改看拉图尔新书《科学在行动》。……因此我在课堂上讨论了《科学在行动》,寻找新奇性和原创性,而不是追溯我已经理解的东西。我无疑发现了它。”[2]86

我们再从他《实践的冲撞》中的第二个核心思想即“瞬时突现性”上看,也可以印证这点。所谓瞬时突现性是指“我们无法预先知道一个工作机器是由哪些部件聚集而成,我们也无法知道它的精确功率。当前没有我们能继续保留的且决定了文化扩展结果的线索。我们必须通过冲撞在实践中去弄清楚物质力量的下一次捕获将如何被制造,以及它看起来如何。捕获及其属性只是在这个意义上发生。这便是我对突现的基本含义,一种正发生在时间中的偶然机会……冲撞的世界里缺少传统物理学、工程学和社会学中那种令人舒服的因果关系……”[5]24。显然在皮克林看来,他的冲撞具有一种真正突现的进化特征,而不是因果模型特征。

(三)规避经典认识论

在拉图尔看来,所谓的真理从来不是一个绝对普遍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在他《科学在行动》一书中,真理被描述成争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它的建构是通过与越来越多的行动者建立稳固的同盟。那么所谓的事实呢?拉图尔把事实看做是一种相对的“循环体(circulating entity)”,这种循环体是通过谈判和力量的较量而建立的。脱离行动评价某一科学的主张是真理或谬误,是事实或虚构,这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要建构一种清晰的主张,那么它从来不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而是与“构成这个动态行动者网络”的各个行动者(如科学家、研究对象和科学仪器等)的行动有关。“跟随行动者”是建构一种清晰主张的不二法则,因为只有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能够遇上他的研究对象,而他的研究对象才有可能以一种令他吃惊的方式行动,这时建构出来的科学主张才是清楚的。对于拉图尔规避认识论问题这点,扎米托(John H.Zammito)有一番精彩的评论:“拉图尔到处使用拟人化比喻,他弄糟了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界限。……本体论和认识论似乎危险地紧密混合在一起。”[6]

同样,皮克林受到拉图尔《科学在行动》一书的深刻影响后,也开始摆脱早期的SSK解释模式,逐渐对认识论也不感兴趣。他注意到真理无法逃避的历史性,因为知识的生产总是处于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中。对他而言,知识内容的永恒形式是明显与冲撞“瞬时突现的实际特征”相冲突。他主张这种冲突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地把知识直接运用到新研究领域中的原因:“首先,我们在穿越物质操作性的旅途中的确使用了永久性知识。但这种知识并不具有魔力来让我们达到任何特定的目标。当我们远离我们的基本模型时,我们容易发现自己处于对物质世界的突现操作而留下的困境中。”[2]102

然而,如果从冲撞的操作性观点看,我们没有必要为此担心。因为皮克林的冲撞观不是去关注表征和一致,而是去关注概念与世界之间的新联系在实践中如何确立。这在实践中表现为一种“阻抗与适应”的辩证法,以及物质、社会和概念之间互动式的稳定化。具体说来,根据冲撞理论,除了这样一个冲撞过程外,我们不应该期望还有其他的知识基础。在实践的冲撞中,不可通约性因此停留在具体的物质捕获中,这种物质捕获会随时间而改变,而不是抽象的理论化,因为新的机器不会和旧机器一样只做同样的事情,它们能得到不同的真理的生成。故而,冲撞过程中的知识生产没有任何怀疑论和认识论的困扰。

总之,拉图尔关注的是通过谈判和转译手段去建立更强大的同盟,而皮克林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调整(tuning)和冲撞方式将各种异质性力量稳定化的问题。两者的思想线索都只是强调后人类主义的操作性(performative),而不是经典认识论的表征性(representative),由此认识论问题被规避。

二皮克林对拉图尔的超越

(一)用局部对称性取代广义对称性

拉图尔的广义对称性是建立在“去除意义的符号学”上,人类力量和非人类力量是完全等价对称的,都不过是科学实践过程中的同类行动者而已。然而,恰恰是这点上皮克林与拉图尔分道扬镳,他认为,要完全维持普遍对称性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充满人类力量和非人类力量,但它们不是同一类的。物质性力量是从人类王国的外部朝我们冲来,但它不能还原成人类王国的任何东西。“行动者网络说到将人类的操作性(符号性地)委派给机器;我的观点是:当人们努力想将机器作用委派回到人类时,这种操作假定的对称性则常失败。”[5]15因为人类具有一种计划能力和某种意向性,而这是物质力量(如机器)所不具备的。因此,虽然人类力量和物质力量在冲撞的过程中相互纠缠一起,但是严格的广义对称性主张应该放弃,这也是皮克林拒斥绝对广义对称性的原因。

基于上述思考,皮克林用实践的“冲撞理论”取代ANT的广义对称性,从概念、物质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他的实践冲撞分析,从而表明人类力量无法完全等价于物质力量,“这种不愿意完全利用广义对称性的做法使得皮克林停留在社会建构主义和ANT广义对称性之间的一个中间位置,这也许能被称为局部对称性。”[2]231

皮克林的局部对称性原则从一种“去中心化”的广义类型学角度区分了参与这样冲撞过程中的三种成分:概念、社会和物质,并认为这三者中没有一个优先或处于中心地位。而正是因为这种去中心化的观点,所以对称性在这里起作用:人类力量(agency)不再能决定物质世界,反之,亦然。人类和非人类、社会、物质和概念成分总是以一些复杂的方式缠绕在一起。科学实践中所发生的是“致力于异质性文化要素的互动式稳定”[5]221的冲撞过程。用皮克林的话说,这是“一个阻抗与适应的辩证法”或“一种不同成分之间力量的舞蹈”。

总之,皮克林的局部对称性弥补了拉图尔广义对称性的缺陷(即将人类力量与非人类力量完全等同),主张从物质、社会和概念三个大方面进行一种广泛类型学的对称性分析,既强调了人类有意向性和非人类有力量,又强调了二者不可完全符号化等同,具有明显灵活的分析框架,更符合真实的科学实践。

(二)用历时性分析取代共时性分析

拉图尔的共时性分析是指“我们应该不是经过时间而是在文化空间去追寻科学家的活动路径,我们应该追寻异质文化要素及其要素编织的层面或者围绕它们编织起来的其他东西的相互连接,我们应该探求特定的机器、约束、理性风格、概念体系、知识体、不同层面和范围的社会活动角色、实验室内外,等等,在特定的时间以及特定的空间的联合在一起的方式。”[7]263一言以蔽之,可以担当科学文化研究的一个基本组织法则就是他本人的一句名言“追随在科学家和工程师周围”。即跟随各种行动者(包括人类与非人类)并能观察它们互相转译时的那种真实活动的生成过程。那么这种转译现象如何来描述呢?拉图尔的方法是借助于行动者之间的谈判概念。在拉图尔看来,谈判的结果取决于论证的力度、修辞、甚至是同盟者的威压。因此,拉图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析焦点是意义的建立和保护。

但在皮克林看来,拉图尔的共时性分析只是“关注穿越多重的、异质的文化领域的横向断面的内在连接,同时对在时间中发生的转换过程几乎没有兴趣。”[7]266而他的“实践的冲撞”分析正是由于他对时间和变化有明显的兴趣,从概念、物质和社会三个相关的方面进行。他认为,变化贯穿在概念、物质和社会要素的交互式的稳定化过程中,他的冲撞模式突出了科学实践的时间维度即瞬时突现性。而正是由于皮克林偏爱的分析概念及关注点是瞬时突现性,所以他对表征、概念和意向性几乎不关心,因为他认为它们也服从冲撞中的变化,它们不属于他需要关注的东西。“我认为它们没有造成任何问题。我没有详细的例子加以讨论。但我的观点是:它们是以一种我们已经讨论过的方式而被产生。”[5]99“冲撞中的知识制造没有任何怀疑论和焦虑的困扰,因为根据这一理论(冲撞理论),人们不应该期望有其他的知识基础,除了这样的过程外。”[2]233

总之,拉图尔的共时性分析就好像是在以一种拍快照的方式关注技科学实践,而皮克林的历时性分析则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瞬时突现性,这是在时间中而不在文化空间中追踪“异质性文化要素和层次的内在关联”。

(三)本体论政治的彻底性

本体论政治表明“实在不是优先于我们与之互动的世俗实践,而是在这些实践里被塑造。因此‘政治’这一术语有助于强调这种活动模式、这种塑造过程和这一事实即它具有开放性和有争议性特征。”[8]简而言之,本体论政治就是指对本体论的解读与政治紧密缠绕在一起。

拉图尔“本体论政治”的策略最初体现在他的《我们从未现代过》一书中。他在该书中采用了一个双层模式。“在基础层次上,我们发现一切正在发生的世俗活动:人们与疾病作斗争,建造运输系统,打仗等。在元层次上,我们发现人们对在基础层次上应该做的东西和支持这样一套传统政治机构进行反思。”[1]206这里我们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拉图尔根据“二元论的纯化”(dualist purification)工作来确定现代性。这里的所谓二元论的纯化工作是指: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过程中,科学家是以一种对象化的方式(自然就像机器,人类则作为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泾渭分明。)解读自然和组织他们冲撞式的科学实践工作。其次,他十分重视“二元论的纯化”工作,不是在基础层次上挑战其权威,而是将它维持在他所谓的新政治秩序里。“从现代人那里,我们能保留什么呢?……现代人的伟大之处,来自于他们对杂合体的增殖、对某种类型网络的延长……其对独立于社会的稳定客体和摆脱了客体的自由社会的创造———所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保留下来的。”[9]因此,对拉图尔而言,他希望通过“二元论的纯化工作”,在政治表征的元层次上重组社会,对世俗的实践不感兴趣。由于他的“二元论的纯化”工作只能由人类完成,仍保留了人类的特殊性(human specialness),所以他的本体论政治具有不彻底的去中心化性。

然而,对皮克林而言,他的冲撞研究十分关注基础层次上的世俗实践,而不是元层次的政治表征。他将这些世俗实践视为人类和非人类之间的一个开放操作性的力量舞蹈过程。在这里,人类例外论(human exceptionalism)或人类的特殊性彻底地被排除出去,“操作性的力量舞蹈既是岩石和石头、恒星和行星、我花园里的植物和我们的猫所做的东西,也是我们所做的东西。人类的特殊性在我想制造的另一个世界里不再受关注,使我们进一步超越了这个范围。”[1]208因此,在皮克林看来,在这世界上有些行动方式(如:控制论)并不是以二元论的分离为特征,而是以去中心化(人类、物质和概念无一占据中心地位)的冲撞为特征,表现出一种开放式和操作性的生成。因此,他的本体论策略具有彻底的去中心化性。

总之,拉图尔的本体论政治策略是“二元论的纯化”工作,保留了人类的特殊性,具有不彻底的去中心化特征;而皮克林的本体论策略是“开放式和操作性的力量舞蹈”生成,将人类的特殊性彻底排除,具有彻底的去中心化特征。

三小结

拉图尔和皮克林的早期工作都受到英国爱丁堡学派社会建构论的极大影响,然而随着社会建构论的弊端不断被人挖掘和批判,他们也各自开始了反思和探索一种真实科学观的旅程,共同走向了后人类主义科学观。然而,他们各自的后人类主义科学观又有着实质的差异。

拉图尔后人类主义科学观在运用广义对称性原则分析技科学实践时,偏爱的是一种谈判概念,即通过谈判,在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符号学上二者完全等价)之间建立更好和更有力的同盟。另外,他重视“二元论的纯化工作”以便在政治表征的元层次上重组社会,对世俗的实践不感兴趣。而谈判概念和二元论纯化工作只能由人类完成,仍保留了人类的特殊性,所以他的后人类主义科学观本质上仍具有社会建构论的很深残痕,还没有摆脱理论优位的偏好,是一种不彻底的去中心化思想。

而皮克林的后人类主义科学观在运用局部对称性进行实践冲撞分析时,偏爱的是瞬时突现性概念,即一切都在人类与非人类(二者不可等价)之间的“力量的舞蹈”中突现,具有不可预测的进化特征,从而使时间性与历史性真正进入科学实践。另外,他拒斥“二元论的纯化工作”,相反只关注世俗的实践。在这种实践里,物质、概念和社会因素无一优先,去除了人类的特殊性,所以他的后人类主义科学观真正地走向了“作为实践与文化的科学”,回到了真实的物质世界中,是一种彻底去中心化的生成思想。正是在皮克林的影响下,当前科学论的研究逐渐转向了技科学意义上物质世界的研究。

摘要:皮克林深受拉图尔的影响,特别表现在拉图尔的广义对称性原则上,这种影响使皮克林像拉图尔一样,抛弃了因果性模型并规避了经典认识论。但拉图尔的符号化趋向使他没有完全摆脱抽象的表征世界。皮克林用局部对称性取代广义对称性、用历时性分析取代共时性分析并在本体论上实现了政治上的彻底性,结果使皮克林超越了拉图尔,使科学实践真正地回到了真实的物质世界。

关键词:皮克林,拉图尔广义对称性,局部对称性

参考文献

[1]Pickering A.the Politics of Theory[J].Cultural Economy,2009,2(1).

[2]Ihde D,Selinger E.Chasing Technoscience[M].Blooming-ton&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3.

[3]Pickering A,Guzik K.The Mangle in Practice:Science,Technology and Becoming[M].Durham and London:DukeUniversity Press,2008:preface vii.

[4]Latour B.Science in Action: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87:258.

[5]Pickering A.The Mangle of Practice:Time,Agency and Sci-enc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6]Zammito J H.A Nice Derangement of Epistemes:Post-positivism in the Study of Science from Quine to Latou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187.

[7]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M].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Law J,Hassard J.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after[M].Ox-ford:Blackwell.1999:74-75.

世界上最恐怖真实故事 第4篇

他爱她,他喜欢看她笑,喜欢陪她闹。他陪了她好多年,一直没勇气表白。后来有一天她有男朋友了,两个人很甜蜜。这时他想到了表白,当然她拒绝了。他来到他们认识的那个草坪,默默的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她和她的男朋友路过这里。他对自己笑了笑,他抬头发现她和她的男朋友路过的高楼上有一块玻璃摇摇欲坠。一阵微风吹过,玻璃直直的朝着她砸去。他站起身冲了过去,推开了她。她被推到了,玻璃砸到了他头上。他扶起了她,她误会了。她推开了他,拉着她男朋友走了没回头。他的头上流血了,忽然他瘫倒在地。救护车来时他已经闭上了眼睛。

他死后得几天,人们路过这里总会听见有男生在哭。会看见一个满脸是血的男孩子坐在草坪上……

有一天她在那里绊倒了,看见了他。她吓哭了,他站起来走过去扶起了她。她没认出来是他,站起身来跑了。

有一天她的男朋友跟她分手了,她很伤心。她拿起手机想起了他,她还不知道他早已逝去。她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他的妈妈。她说找他……她知道了真相。她想起了那天扶她的人,她哭了。她明白他是最爱她的人。她来到那个草坪,坐在那里说;我和他分手了,那天对不起,说着她眼泪留下。

后来有一天她走夜路走到一个胡同,迎面走来几个男人。一看就不怀好意,走上前来动手动脚的。忽然一阵阴风刮了过来,一张血肉模糊的脸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他来了,他赶走了流氓后,又消失了。留了她一个人在那,她哭了。她看到了他熟悉的身影。

她又来到草坪,又在那里倾诉了一夜。仿佛他有在听。接下来得几天她总梦见他满脸是血的站在她面前仿佛有话说,但她每次都会吓哭。他就会默默离开。后来她听说冤魂会索命,吓得她不敢出门。他又出现在她的梦中,她又吓哭了。他远远地站在那里,对她说我该走了。

我没有要害你的意思,只是看你不开心,想像原来那样逗你开心,可每次都会被我吓哭,对不起。她不哭了想要走上前去拥抱他,忽然她醒了。

走进真实的“一休”世界 第5篇

探访“安国寺”

实际上,一休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一休(1394-1481),幼名千菊丸,长大后名周建,出家后号“狂云子”、“梦闺”等,戒名为“宗纯”(也作宗顺),是日本临济宗大德寺派禅僧。因为在修行时悟得“人生只不过是从烦恼世界复归于极乐世界的一段休憩”,而被师傅授予法号“一休”,依据《东海一休和尚年谱》等资料,目前多确认他是后小松天皇的皇子,受累于宫内斗争而6岁就被追放出家。

动画片里所说一休出家的安国寺,已经毁于应仁之乱(1467-1477)的战火,一休寺算是全日本和一休最有深刻渊源的寺院,是其度过晚年、最后圆寂的地方。正如著名的金阁寺的大名是鹿苑寺一样,“一休寺”的正式名称其实叫“酬恩庵”,是一休仰慕宗祖遗风而建,取意“结庵以酬报师恩”。也许前者更加好记和名声响亮,所以久而久之就连当地的路牌指示都写成了“一休寺”。

酬恩庵位于京都南边的京田辺市,虽属于繁华的近畿地区,但由于交通不是很方便(其实只是多换乘几次而已),所以游客不多,又适逢周一,寺院里更显得有些冷清。不过相比金阁寺里的人山人海,也许在这里才能更好地体会所谓“禅”的境界吧。

绕过售票处那个简陋的小木屋后,就是一休的墓所。由于一休的身份贵为皇子,所以其陵墓由负责天皇内务的宫内厅管理,院门常年关闭,没有特许不可拜见。

寺里除了有存放一休遗物的方丈室、展示一休书画真迹的藏宝室之外,还有本堂、虎丘庵、钟楼等建筑,其实和日本众多禅家寺院一样,以“枯寂”为境界的庭院构造称不上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相信前来拜访者更多的是仰慕一休其人。然而现实中的一休,并没有影视文学作品里面描写的那样“卡哇伊”——至少从留存下来的雕塑和画像来看,瘦骨嶙峋的老年一休是个典型的看破山水的禅僧形象。

真实的一休

一休性格奔放、精通诗画,被视为日本五山文化的代表人物。关于一休的作品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各种诗词录本,记载了一休作为高僧大德的言行思想;另一类是关于一休的小说、话本和评论。像江戸时代编撰的《一休咄》《一休关东咄》《一休可笑记》《一休诸国物语图绘》《一休丸鉴》明治时代的《一休顿智谈》《诸国漫游一休顿智谈》《一休禅师》等,作者大多难以考证,主要是讲一休运用智慧解决各种难题的故事,表现他机智过人、充满睿智的一面。比起佛教世界里的僧人形象,普通民众似乎更喜欢智慧思辨的一休,觉得他更有亲近感和趣味性,因而这一内容成为各个时代文艺创作的热门题材。动画片中的“一休哥”形象,正是后期这些文学作品一层层塑造起来的。时至今日,在酬恩庵的所在地京田边市,每年都要举行“机智语大赛”,来纪念和宣传这个“聪明的一休”。

实际上,一生行为奇异,敢于喝祖骂佛的一休,生活中其实还有儿女情长的一面。在他的汉诗集《狂云集》中,与女性的有关的“情诗”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夜夜鸳鸯禅榻被”可谓是他男女生活的真实写照。甚至在年过八十后,一休还爱上了一个叫森女的美丽盲人艺妓,演绎了一段热烈的爱情故事,在辞世时写下的“十年花下理芳盟,一段风流无限情。惜別枕头儿女膝,夜深云雨约三生”一诗中,“儿女”据说就是指他深爱的森女。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一休的如此行为或许无法理解,甚至不敢相信。的确,中国由于儒家文化对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女色戒作为僧人持戒的重要一项始终是不可触碰的禁区。虽然像宋明以后,佛教世俗文学在作品创作上有迎合市井趣味的倾向,但对于和尚犯色戒依然保持着否定的态度,触犯者要么背上“花和尚”、“淫僧”的恶名,要么遭受谴责和惩罚付出巨大代价。像《喻世明言》中《明悟禅师赶五戒》的五戒禅师一样,尽管只是因为一念之差而破了女色戒,事后也不得不悔恨“只为念头差,今朝去得急”而以死自责。就连与一休形象类似的济公,表面上也是“每日贪杯又宿娼,风流和尚岂寻常”,直言自己酒色不忌,但他还是有遵守底线的——“恁伊万种风流态,惟有禅心似铁坚”,即便是与娼同宿,也是“暂假夫妻一宿眠,禅心淫欲不相连”,未敢有过分之举。

佛教文化在日本

相比之下,佛教在日本没有受到儒家道德的太多约束,发展环境也较为宽松。一开始就被视作是汉文化的一部分来输入,不但在奈良平安时期被抬高到国家佛教的地位,赋予了“镇护国家”的功能,而且到了武家政权时代,禅宗更是受到将军武士们的喜爱和推崇。在佛教日本本土化的过程中,有些宗派甚至不再把女色列为禁忌,如净土真宗就允许修行人带发娶妻,其开山祖师亲鸾本人也是儿女众多。

当然,在情色与修行的境界领悟上,一休和禅家的思想理念是一致的,在《题淫坊》一诗中他就表明了“我有抱持啑吻兴,竟无火聚舍身心”。著名历史学者家永三郎评论说“在敢于尝试赤裸裸的性描写的同时又将宗教和文艺浑然统一的一休诗中,可以看到日本禅文学的独创境地”,赞赏一休的真性流露,认为以袒露自己情欲来反对宗教中伪善的禁欲,对于那些道貌岸然浸于女色的假面僧众更是一种辛辣嘲讽。

可以说,佛教在日本长期是以一种纯粹的形态来运行的,没有被过多的掺杂进其他的意识和思想,保持着一个自身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作为禅宗精神集中体现的茶道、花道等艺术之所以能够在日本确立和发扬光大,其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禅宗在日本发展的纯净性。

话题似乎有些扯远了,在这里只是想告诉大家,接触日本文化越久,你就越会感觉它在厚重的同时亦带有几分怪异。虽然一休在被历代艺术化的过程中,机智思辨成为他的最大特征,但作为一个有情有欲的禅宗高僧,在其放荡不羁的精神世界中,隐约体现出的日本思想文化里的某些天性和特质,或许更值得我们瞩目和思考。

在寺院的一角,大概是为了慰藉游客们对一休形象的失落感,院方立了座少年一休扫地的铜像。身着僧衣、神态温和的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安国寺劈柴挑水的修行岁月。从被抚摸的闪闪发亮的光头上,似乎可以感受到人们心中对“一休哥”的那份深深眷恋与喜爱。

用真实的语言告诉你真实的世界 第6篇

一、节目风格决定播报语态

《有一说一》每天关注世界范围内、受众身边有影响的新闻事件, 报道当天较早前和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 播报语态也回归新闻本质。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注定主编无法掌握事件的全部信息, 也就无法给予主播过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主播不能用过多的评论、“说”新闻来分散观众获知最新新闻的感受。因此, 用真实、准确、简明的true word, 告诉观众一个正在发生突发事件的true world成为最佳的选择。

二、主动、积极、全面、自信的主播意识

《有一说一》告诉观众真实的东西;告诉观众想知道的, 应当知道的;做有速度、广度和力度的新闻。而为实现这一目的, 与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快节奏的新闻播报相辅相成的就是主播的快速反应。主播以其专业化、独立客观的态度, 增加新闻的可信度, 增强栏目的公信力。

在编排播出期间, 实现以主播为中心的调度机制, 由主播来调度新闻资源。主播在全面占有新闻资源后, 主动地引导观众按一定规律去认识新闻事件, 并积极地参与新闻的“随采随播”。

每天的《有一说一》都有直播或者是现场连线采访, 这些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对主播来说, 和观众一样陌生。主播和直播组, 栏目的专家组, 来自全国主流媒体的记者, 共同给观众更新最新的事态发展和观点。

真实世界研究 第7篇

一场真人秀,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唯一真实的是其中的主人公楚门。这样的一个世界,楚门浑然不知的生活了三十年。

直到一位被导演称为患有精神病的金发美女出现在了楚门的世界里,告诉他一切都是假的,将他从这虚拟的生活中叫醒,并使他最终觉悟,努力挣脱,去找寻真正的世界、真正的生活。

此时节目制作组也由于一时疏忽,竟让在楚门小时候因他而“死”的演员“父亲”再次露面,虽然演员“父亲”立即被工作人员带走,但是楚门却开始怀疑他们编织了一个完美的谎言让他们“父子”相见,从而达到他们满意的效果。于是,他开始寻找各种机会逃离这个虚拟的世界,最终,走向了自由的故事。

这部电影很真实的告诉我们,通过媒体获知的信息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在生活中其实处处存在。在传播学中“拟态环境”是这样定义的: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1]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人们通过各种媒体获知外界,而媒体告知受众的,也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选择后构建的一个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2]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发展迅速,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巨大力量,可以通过人们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来制约人的各种行为,而这种环境是媒介提供给我们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会碰上不如意的事情,想要选择逃避,也许会遇上难以抉择的时刻,这时我们可能会极度的羡慕楚门,因为事实上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好了,没有竞争,没有忧虑,不用为生活苦恼,或许有很多人会沉醉于其中,尽情的享受的一切。可是一切被别人所设计,当知晓这一切,人生是有多痛苦。不论明天会怎样生活,最起码我们要自己去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都有自由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不是别人生活的附庸,而应该有自己的精彩。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自主,自己决定、自己设计、自己感悟、自负盈亏,无论得失成败,都是自己积累的宝贵财富。

值得欣慰的是,最终楚门选择了离开,当他推开那扇门的时候,电视机前一直观看他生活的男女老少都不由的喝彩,他们为楚门的抗争感动着。剧中那个不可一世的可以说成功的导演和楚门之间的对话很值得深思:

楚门:你是谁?

创造者:我是创造者,创造了一个受万众欢迎的电视节目。

楚门:那么,我是谁?

创造者:你就是那个节目的明星。

楚门:什么都是假的?

创造者:你是真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看你。……听我的忠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楚门:你无法在我的脑子里装摄影机。

创造者:你害怕,所以你不能走,楚门不要紧,我明白。我看了你的一生,你出生时我在看你;你学走路时,我在看你;你入学,我在看你;还有你掉第一颗牙齿那一幕;你不能离开,楚门你属于这里,跟我一起吧。……回答我,说句话。……说话!你上了电视,正在向全世界转播。

“外面的世界和我为你创造的这个世界,一样的虚假,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骗。”听到这句话,莫名的悲哀,我们生活在外面的世界,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的我们每天通过媒体获知各种信息,大众传媒同样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在传媒的世界里,接受着它告诉我们的一切,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楚门。每天接受各种媒体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媒体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环境,我们不可能对真实的世界进行每一个辨别,从小到大,生活都是被安排好的,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情,一旦超越事情的本身,可能就会被认为不合众,不是一个合格的该年龄段的人。

我们能不能像楚门那样,冲破束缚,找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世界?

电影的最后,楚门撕破了摄影棚的幕布,找到了通往外界的台阶,或许他会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像导演所说的那样虚假,但是我想他不会后悔。勇敢、坚定的追求自己真实的生活,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都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最后,他说:“早上好,如果不能再见,那么下午好,晚上好,晚安。”

楚门最后的选择让我们也深刻的反省自己,无论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的去接受并解决它,不能一味逃避。只有经历了解决困难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人生,我们才不会有所遗憾。

摘要:楚门自小生活在一个摄影棚里,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虚拟世界时,想尽办法进行逃离,最终走向自由。现在社会各种媒体发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媒体提供给我们的拟态环境中,如何将真实和虚拟区别开来,冲破自身的桎梏,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拟态环境,自由,真实

参考文献

真实世界研究 第8篇

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思潮。发展至今, 其理论也日趋完善。现实主义最根本的意义是客观地再现现实。一般说, 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 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现实实主义作品具有如下显著特点:真实的细节;典型的形象;客观的描写。因此, 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反映社会某一群体的现实生活。《小世界》中, 戴维·洛奇运用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写作特点, 真实的反映了学者圈这一社会群体。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小世界》, 来阐述现实主义的真实存在及其鲜明特征。

一、《小世界》的现实主义特点

《小世界》中的写作技巧不胜枚举。在主题、时间、地点和人物等方面的写作技巧充分的表现出了《小世界》鲜明的现代主义特点。洛奇通过全知叙述视角、时间上的历时与共时描写、真实的地点名称、从外貌、语言、行为上对于学者人物的刻画等方面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学术世界,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1. 主题

《小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洛奇的个人经历创作而成的。洛奇本人也曾说过, 他想描写的全球化校园这样的小世界。《小世界》开篇中揭示了学者们穿梭于世界各地就是为了追求学术的声誉和生活的刺激。小说的目的是探索当代真实的学术世界。

2. 时间

洛奇认为, “现实主义的基本规范遵循时间、空间、因果等法则, 我们借此理顺我们非文学的日常生活经验。遵循这些法则, 就有可能使读者感同身受。” (2) 《小世界》采用了全知叙述视角, 这使作者无所不能, 可以精心构建故事, 可以逼真的描写现实主义细节。《小世界》第一章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 而第二章开始以时间上的共时来穿针引线, 场景在同一时间内转换, 全知的作者借此来向读者介绍了现实的人物、地点、背景和故事。

3地点

《小世界》中的地点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伦敦街头、建筑物, 阿姆斯特丹的河流、桥梁, 纽约的豪华酒店, 土耳其的博物馆等。虽然只是一些地点的名称, 却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小说的真实性。

4人物

《小世界》中的人物不是大学教授就是文人学者, 他们的对话中也尽是文学著作的名字和文学批评的术语。再借助人物的外貌、语言方式等外部特征来塑造人物。例如, 学商扎普, 他为了出名而赞同当时最时髦的理论——后结构主义, 并为此放弃了研究简·奥斯丁而转向研究解构主义。通过扎普这位人物, 真实的反映出当今学术世界的学者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而造出许多的理论, 还描写了其中不乏有伪学者。

二、《小世界》的现实意义

《小世界》真实的反映了当代西方学术界。开篇伊始, 洛奇就拿现代的学者们与古代教徒们相对比。古代的教徒们历尽千辛万苦, 长途跋涉去实现自我提高, 而现代学者们可以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来往于大学校园和学术会议之间, 可以借助电话、传真机等方式彼此交流, 更重要的是他们借此来环游世界, 提高声誉, 追求新鲜刺激的生活。现代的学者像骑士一样周游世界, 寻求冒险与荣誉。学者们在交流的时候, 有意无意的用一些流行术语去赢取自己的学术地位。从中, 读者也会了解学者们内心对于学术会议的厌恶:厌恶听那无聊的、冗长的学术报告, 厌恶去写那令人头疼的文章。

洛奇在真实反映当时学术界的同时, 其目标是要去反映更大的整个社会的情况。《小世界》揭示了物质的富有与精神空虚之间的矛盾, 指出了西方世界在物质上的极大丰富, 在精神与文化上的堕落。人们缺乏道德观念, 一味的追求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小世界》虽出版于1984年, 但却定位在70年代, 当时享乐主义盛行一时并被人们所推崇, 没有人会反对享乐主义。如果任何人反对享乐主义, 结果就会像小说中的柏斯一样。柏斯坚信婚前的贞操, 可是被众人所笑。享乐主义主宰世界的原因也是物质刺激了消费。意大利的学者富尔维亚的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自诩为马克思主义者, 可是生活的却像个百万富翁。扎普的话也就不无道理了,

一方面, 当时英国社会正在经历经济衰退;另一方面, 人们也正在承受精神的危机和道德的沦丧。亚瑟没有性能力, 可是最为文学理论的代表, 身边一直跟随者年轻貌美的女秘书。史沃娄和温莱特教授都有引诱女学生的经历, 学生们也与教授做交易来换取高分。权利成了无法抵制的诱惑。学术世界的腐败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社会的道德丧失。

三、结语

经过对《小世界》的分析, 从写作技巧方面, 主题、时间、地点、人物上, 洛奇运用的手法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真实存在。《小世界》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真实的学术界——追求名誉与刺激, 同时也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问题——人性堕落、道德丧失。

摘要:戴维.洛奇的《小世界》中有现实主义写作特点的真实存在。这些现实主义的真实存在不仅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学术界, 同时也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小世界》,现实主义,写作特点,真实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凤春《小世界》———一部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为一体的小说《科技信息》2007年。

[2]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北京:版社, 1998, 第112页。

真实世界研究 第9篇

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真实世界问题解决”模式的具体流程可以分为五个基本的教学环节: (1) 准备一个真实的经验环境, 使学生有兴趣。 (2) 在情境中产生真实的问题, 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 从资料的应用与观察中产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假设。 (4) 学生自己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将它加以整理与排列。 (5) 通过应用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发现它是否有效。

现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一节的教学为例, 探讨“真实世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 准备一个真实的经验环境, 使学生有兴趣。以动画《原罪》引入本课题。作品开场是一位中年男子在公路上故意撞车的情景, 而被讹诈人是一位年轻女子, 她虽然付出了金钱, 却拿出一张照片, 满脸疑惑。男子接过钱后, 在黑暗的小屋里拿起了针筒扎向了静脉———原来他是一个吸毒者。钱很快用完了, 他再次走上大街撞车讹诈。但这一次, 大卡车来不及刹车, 他不幸倒在了血泊中。倒地时, 他的口袋里飘出了一张与女孩手中一模一样的照片。此时, 在不远处守望的女孩冲上前来, 泪眼朦胧。催人泪下的音乐声中, 一条脆弱的生命、一个可悲的灵魂带着泪水和遗憾悄然逝去……

精彩的动画, 曲折的情节, 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中危害很大的新型毒品吗? (2) 你了解毒品的严重危害吗?你能举一个例子详细说明毒品的危害吗? (3) 健康乐观的精神, 可以让我们远离毒品。那我们自己身上可能存在哪些不够乐观的情绪呢? (4) 我们要拒绝诱惑, 防止受骗上当。你能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 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存在危险吗?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认为, 儿童应该从自身活动中学习, 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的经验与生活出发, 因而他提出教学的基本原则———从做中学。这里的“做”是获得和改组个人经验, 通过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在设计“真实世界问题解决”教学的时候, 要从学生已有的文化、认知水平、年龄兴趣出发, 通过各种途径把生物知识同真实世界的问题联系起来。对于真实世界问题的收集,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及各种媒体, 联系当地实际获得, 也可以通过和学生及学生家长交流过程中获得。

让学生面对充满开放性的问题, 有利于使学生从个体的经验出发, 去构建起具有个体特征的、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背景系统, 形成对知识意义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充分的验证空间。在“真实世界问题解决”教学的时候, 教师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开放性,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实际, 来源于我们身边。允许让学生尝试用“意会知识”去解释和面临的问题, 充分运用生活经验和自然语言去表达和交流 (例如用具体的例子说明) 。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侧面看待问题, 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真实世界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多元性, 使得讨论的不同见解具有评价的多元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可以不再局限于是否符合标准答案。具有不同学习特征的学生, 其学习活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肯定。评价可以来自教师, 也可以来自同学。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得到激励, 个性得到张扬,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认真地研究教学内容与真实世界的联系,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构建一系列典型的真实世界问题, 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大自然,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获得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赣榆县赣马第一初级中学)

电脑维修专业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维修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培养职业素质的必备条件。学生通过实训, 受到良好的技能训练, 掌握了当前一线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和职业技能, 提升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电脑维修基地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应以“生产育人”的理念为指导, 抓住主干, 剖析出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 使专业课程建设和改革与实训基地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开设电脑维修专业的必要性

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 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2010年就业需求统计分析报告, IT业居十大热门行业之首。随着Internet发展, 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计算机应用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人才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也日趋扩大, 伴随Internet发展的相关产业的人才缺口不断增大, 培养更多的、高质量的、能够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具有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2004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状况: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00万人。随着人们对电脑与互联网的依赖性与日俱增, 计算机系统维护也日益成熟, 并成为一个逐渐升温的技术领域, 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买电脑容易, 修电脑难。从前, 修电脑靠求人;后来品牌电脑出现了, 厂家开始提供期限内的保修, 但是保修期意味着过期不保, 也不是全部都保, 而且有大多数的故障都是人为的损害、病毒的破坏, 此时用户就是在保修期也只有依靠维修来减少损失。从调研数据来看, 目前重庆全境人口3144.23万, 网民数356万, 有中小企业7万余家 (不包括大型企业) , 其中30%的网民拥有电脑, 每个中小企业最低配备有5台电脑, 加上大型企业、学校和机关单位的电脑应用, 重庆全境电脑数远远超过500万台, 每年将需求大量的电脑维护维修技术人才, 就业形势看好。同时,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 目前计算机系统维护的从业人员大多通过社会培训机构训练而来, 虽然社会培训机构能够培训出实用性人才, 但在职业的综合素养培养中存在先天性不足。最近几年, 电脑以及信息产品呈现爆炸式增长, 一个家庭可能会拥有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数码产品更是飞速增长, 打印机、传真机也在走入家庭, 在这样的背景下, 计算机系统维护业务可谓有着充足的市场空间。统计走访调查的七家从事计算机系统维护业务的公司数据发现, 从事维护与维修业务的技术员工一共37名, 学历结构上看, 初中毕业生3人, 中专或高中毕业生18人, 大专生12名, 本科生4名;从专业构成上看, 37名员工中有31人毕业于职业技术院校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两个专业, 比例达到了83.8%;而在37人中, 有56.8% (21人) 接受过就业前的维修培训, 而在21人中, 有17人毕业于职业技术院校。上述数据表明:从事计算机系统维护业务对学历要求并不高, 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极高。

二、开设电脑维修专业的目的

计算机维修技术人才需求激增, 比较符合家长和学生的胃口。近几年以来, 劳动力市场出现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闻媒体不断呼吁“高薪难聘高素质技术工人”。而我国的计算机硬件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学生学习的知识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尤其是计算机芯片级维修方面, 更不用说找名好的计算机维修教师。

有人怀疑该行业不要太多人, 的确不像计算机操作员用人那么多, 但计算机普及率极高的今天, 计算机维修根本跟不上, 尤其是计算机芯片级维修人才更少, 一般坏了就板卡换掉, 其实有修的必要:一部计算机用三年过保后, 肯定会出现问题, 举个例子, 主板故障, 换块新主板约350元, 如果维修一般只花约30元便可。

三、人才培养的目标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能够从事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具备计算机维修维护能力, 适应IT维修维护服务领域需要, 具有基本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丰富实践经验, 能从事计算机故障诊断、芯片级维修和系统维护等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具备一定的电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电路维修技能。主要是会使用常用的电路检测、焊接工具;能识别常见元器件及其质量的好坏, 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能进行电路图的分析。有较强的英语阅

摘要:“真实世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就是把生物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从学生的的经验与生活出发, 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 形成对知识意义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充分的验证空间, 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得到满足。

真实世界的破风 第10篇

但无论经历了如何的艺术美化,车手与风的对抗,永远是公路自行车赛场上不变的主题。

Part 1

风的力量

空气是由许多微小的质点组成,它们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是一种稀薄介质,能被快速运动的物体所压缩。例如炮弹前方的空气被压缩时,炮弹自身会受到一种力,即空气弹性力。欧拉对这一现象解释说:“当速度增加时,从某一速度开始,流体质点被压缩,而且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提高,质点之间的距离减小,物体正前方的流体压强增高,而它的后方则正好相反。这样,在高速时物体所受的阻力大一些,低速时小一些”。

空气阻力计算公式

C

为空气阻力系数,该值通常是实验值,和物体的特征面积(迎风面积),物体光滑程度和整体形状有关。

p

为空气密度,正常的干燥空气可取1.293g/l,特殊条件下可以实地监测,这也是很多车手选择高海拔地区挑战“一小时骑行世界纪录”的理论原因。

S

为物体迎风面积,C与S两个参数就是自行车空气动力学的终极敌人;

V

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

由公式可以得知,正常情况下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空气阻力系数及迎风面积成正比,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在骑乘姿势方面,根据实验结果,假设竖直上身骑行,以时速20km/h前进,所受的空气阻力约为10牛顿。如果将身体弯下来,像场地赛选手那样地骑形,大约可减少55%的空气阻力,因此一般选手会尽量压低自己的身体。如果说,俯身骑乘的领骑选手空气阻力仍是减少55%,在其后的选手可以较正姿骑乘减少86%的阻力,等于只要花原先1/7的力量(相对无人领骑且竖直上身骑行)就可以克服空气阻力。

将身体压低以减少风阻的效果十分显着,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自行车界发展出现各种不同的尝试,许多方式亦沿用至今。最有名的当属自行车传奇人物Graeme Obree,他于1993年首创“Tuck”式,将手臂完全缩于胸部下方,以减少有效迎风面积与风阻系数,一举打破世界纪录(1小时骑51.596 km)。但这种方式起步速度较慢,加上UCI的限制,使得“Tuck”式成为绝响。因此1995年Obree更进一步发展出“Supeman Position”,将手臂完全伸展,同样能减少阻力且速度更快,英国名将Chris Boardman即于1996年以此姿势将世界纪录推至56.375km/h。

Part 2

破风装备

用装备降低风阻

鞋套

锁鞋表面的部件、尼龙搭扣,以及卡鞋的鞋面本身,都会承受一定的风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适合的鞋套,除了保温防寒外,下雨天也有一定的防水功效,这是计时赛诜手必备的小法宝。

连体骑行服

不止计时赛,公路自行车选手也开始穿着连体骑行服,通过减少服装褶皱来降低风阻。不过自行车爱好者们也反映出几项缺点,包含没有口袋无法携带补给品以及不易穿脱,造成上厕所的困难。由于连体骑行服具备紧密包覆的特性,因此身材曲线也原形毕露,适合有自信的朋友。

TT把

购买专门为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自行车套件,以及自行车轮组的升级,甚至进阶为碟轮,当然对骑行能有所助益,但是最经济的方式是选择使用计时赛专用车把。

有了TT把,就能正确地矫正你的骑乘姿,达成低风阻骑行姿态,40km的计时赛,甚至能进步达数分钟。

计时赛头盔

相比高框轮组,计时赛头盔是一项性价比拔群的装备。挑选时,除了帅气的造型外,可以留心于尾部的长短,不过提醒大家,纯种计时赛头盔对于公路赛来说是不适用的,为了抵抗风阻会牺牲其透气性能,大家可以考虑最近流行的气动大组头盔。

高框轮组

优秀的高框轮组,能获得“热刀切黄油”一般的破风效果,价格较高是唯一缺点,但综合性价比略优于破风车架。

Part 3

编队骑行

编队骑行是一种分享信任的行为,骑行中彼此的距离仅以厘米计算,一个错误便可影响整个集团。当一切顺利时,编队骑行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它使大家分享破风的成果,但若编队不佳,则会形成反作用,以下几点建议将对你的编队骑行训练有所助益。

保持节奏

如果最前面的车手犯了错误,带领了不恰当的速度,则要至少在编队换人后才能挽回。当将要轮到你领骑时,要关注队伍的平均速度和其他队员的状态,并保持尽量稳定的速度。编队骑行的目标是保持队伍聚在一起,任何速度的变化都会使集团远离这个目标。

发出离开信号

在离开领骑位置之前,务必发出信号,确保下一位骑手做好准备,顺利、平滑地迎接风阻的骤然变化。

速度微调

完美的速度微调是很难的,但每个人都必须为此努力,尤其是在地形起伏、风向变化的时候。而直线队列和交替排列又有很大的差距,试试下面的方法,轻柔地调节速度。

轻柔踩踏

当你感觉有靠近前方车手的趋势时,请即刻减轻踩踏力度来调整速度。

空气制动

稍稍竖直身体,抓住一些风来轻柔地削减速度,简单且安全。

空气刹车

轻柔地仿佛抓住空气一样的力度来操作刹车,同时继续踩踏。切记不要在编队时随意使用刹车,有可能发生危险。

目视远方

编队骑行时,过多注视自己的前轮是一种自然本能。但这样不但会增加紧张感和疲劳度,也会导致平衡感的下降。请保持至少观察前方10米,当有意外发生,也才会有应对的时间。

观察

注意观察前方车手的动作,包括肩膀、手臂、腿的动作变化,来主动预判后续的动态,这将有助于保持编队的顺利。

不要做出突然的举动:保持你的骑行是稳定的,速度平顺,并且使他人认为你是可以“预见”的。不要做出任何突然的速度变化,即便不会马上引起危险,造成信任危机也是十分不利的。

跟上

一旦你远离前方的车轮,要浪费更多的体力迎头赶上。编队骑行意味着要时刻注意,并保持恒定的队形,每当看到间隙增大,便要第一时间跟上。

车轮不可重叠

不惜一切代价,保持你的前轮不与前车的后轮有任何距离的重叠,永远给自己随时转弯“逃脱”的机会。

不要像火箭一样

当你领骑时,不要像火箭一样拉高速度,正确的编队骑行需要稳定的巡航速度。反复拉高速度只会让较弱的车手掉队。

分享

编队骑行的宗旨是分担工作量,无论是一场“绅士精神”的比赛,还是俱乐部会员之间的周末训练,都不要长期占据领骑位置,要彼此分享“机会”。

节省体能

如果你觉得累了,可以休息几轮,当准备好再重新进入领骑循环。只需要在成为领骑后迅速让出位置,当然,记住保持速度和发出信号。

Single

普通的单列队形,用于人数较少的编队,常用于小型训练中。

Circular

进阶的破风编队,人员轮替成为环状,这种队形角色转换的效率较高,但对骑行者的要求也略高。我们在自行车赛中看到的主集团,通常是Single和Circular两种队形的结合体。

Echelon Crosswind

仅在侧风时使用的编队,编队的原则依然不变,只是看起来呈“吹歪了”的样子。但这种编队受路宽的限制,导致每个编队的人数十分有限,在比赛中一旦出现强力侧风,主集团被分解成若干个Echelon Crosswind编队后,车手之间的差距就会被拉开了。

真实世界研究 第11篇

网络冲击着中职生的学习生活, 给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但是网络是把“双刃剑”, 互联网上的黑客、垃圾信息、色情网站等, 许许多多的引诱将矛头指向当代的青年人。网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 对于自制力不高, 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初步形成的中学生而言, 其影响尤为显著, 会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甚至导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网上虚拟化的交流, 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 助长了其对虚拟成就感的追求等, 网络世界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也由此模糊了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是与非的明确界限。网络是天使, 它给青少年铺设了通向知识海洋的广阔大道, 同时也舒展了人们的压抑心理和紧张情怀, 迎来了“神童”辈出的信息时代。网络也是魔鬼, 因为它充满暴力、色情、赌博、欺诈等不良信息, 从而无声无息地吞噬了青少年求知的心志和原本善良的情感, 同时也浪费了意志薄弱的少年宝贵的青春时光。

针对这一现象, 进行中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非常迫切和重要。那么, 在网络时代, 教师将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使他们远离那些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呢?

首先, 学校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 把网络真正变为学生发展的有利工具。良好的网络道德将指引着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 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 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 使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可能出车祸的危险一样, 我们并没有因为可能会出车祸而不使用汽车, 或不发展我们的汽车工业。加强网络环境安全管理, 增强学生自我防护意识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笔者认为平时上课的时候, 就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 让学生知道, 上网不是为了玩游戏, 虽然有很多的游戏是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协调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但是还有大部分的游戏是暴力的、血腥的, 不适合学生。网络应当是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 而不是单纯为了游戏的。我们利用网络可以做很多事情, 利用网络我们可以与外界沟通等;同时, 应该让他们明白要在网络环境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做到“趋利避害”地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不能只是告诉学生“不要这样和只能那样”, 更重要和更有效的方法是──布置学习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任务, 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采取网络查寻、图书阅览、讨论交流、互动协作等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计算机是学生创新实践的有效工具, 网络是人类智慧展示的便捷平台, 我们在电子作品的创制中采取鼓励评价的方式, 给学生快乐成长的体验和自我实现的情怀。这样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学生, 能体验到“学有所做和做有所为”时, 也就不会再误入营业性“网吧”了。

其次, 教师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 了解网络, 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做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 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在了解网络的同时, 教师为人师表, 也必须率先垂范, 做好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德高才能为师。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应该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 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例如, 当笔者有一次批评个别学生“上网只有聊天一件事做吗?”时, 学生问到:“老师, 你平时上网做什么?”此时笔者并未将之作为学生的顶撞, 而是态度平和地正面回答了他的提问:“每天必做的工作是收发邮件、查看校园网信息平台上有无新消息发布和了解天气情况, 另外常做的是到感兴趣的站点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更是离不开网络, 它是我最好的信息库。”既让学生对自己单一的使用方式感到惭愧, 又真切体会到网络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回答显然比粗暴地

第三, 利用网络了解学生, 在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正确用网。对于网络时代的中职生来说, 网络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工具和朋友, 网上有名目繁多的学习资源, 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动漫节目, 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各种游戏。学生掌握了网络技术, 无疑是为自己添上了一对翅膀, 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自由翱翔。然而, 中职生自控力还不够, 过度沉迷网络, 在游戏中乐不知返, 不仅浪费了时间, 而且失去了学习兴趣, 生活中也变得懈怠起来。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避免网络带给学生负面影响呢?

例如, 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后,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班主任, 笔者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下滑, 甚至可以说是听不懂“人话”, 而在网上, 面对不见面的“她”或者“他”却能夸夸其谈。

面对这一现象, 教师应当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明白, 习惯于网络交流方式, 会降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 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不利于形成健全的性格。另外, 网络交流方式是通过昵称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 别人确认你存在的依据就是你的昵称。如果换一个昵称, 在网络中你就是另一个全新的存在, 一切从头开始。正因为如此, 网络上的人往往只是其真实个性在某个方面的投影, 很难完整地认识一个人。上网聊天时一定要注意进行自我保护, “防人之心不可无”, 同时自身也应该注意培养网络道德意识, “害人之心不可有”。

各种媒体上关于网络骗局的报道屡见不鲜,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能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面对网络环境这爱恨交织的世界, 思量网上娱乐成瘾的困惑与忧患, 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应当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只有当学校各部门统一认识, 做到上下一心, 网络教育的主动权便会慢慢地掌握在教师手中。否则, 用常规的教育方式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情况, 我们只能是束手无策。

第四, 培养健全的网络人格。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 是由于青少年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甚至上瘾, 不能自控、自拔, 究其原因, 大多属于性格因素。中职学生大多是人们眼中的学困生, 是中考的失败者, 由于自身性格、素质能力或各种外在因素而无法实现这些需要, 在遭受多次失败后, 往往逃避到网络这一虚拟世界中以获得心灵的慰藉, 意志消沉, 不思进取, 心灵孤寂, 心理闭锁, 可能形成心理障碍, 和师长心存隔阂, 甚至有敌视心理。这就需要教育者对症下药, 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辅导。

学校可以丰富自己的校园网资源, 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增加教育信息资源, 推荐好的网址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密切相关的网站, 并且可以将网络应用到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同时电子邮件、留言板、论坛能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联系与交流,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延伸了教学空间。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 利用在线留言板收集学生对学校的建议及学生关注的问题, 学生可以在留言板上匿名发言, 诉说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喜怒哀乐,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留言回复的方式为学生解决问题, 在校园网平台上, 教师还可以创建相关的德育网页、心理健康网页, 让校园网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可以借助校园网这个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和积极向上的网络知识竞赛、网上科技知识问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将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 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网络世界, 充分激发上进心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 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网络上转移开来。

第五, 让我们与学生一起上网。家长们应该意识到: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 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所以, 我们的家长不妨放下对网络的成见, 权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的工具来看待, 和学生一起来上网。毕竟成人的社会经验多, 辨识抵制能力比学生强, 如果家长们对学生上网持的是支持但不失适当引导的态度, 相信会比盲目的抵制更对学生有利。同时, 对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家长们来说, 信息能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与孩子一起上网的过程中, 既能利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对孩子的网络行为适当加以引导, 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笔者认识的一位高中生家长就是在自己儿子的引导下走入网络世界的, 读高一的儿子成为他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老师”。他对笔者说, 网络并没有我以前想象的那么神秘和混乱, 还是有很多用处的。而他儿子也为拥有这样一位“能和他一起去网吧”的老爸而自豪。作为一名教师, 笔者多么希望能多一些这种能让孩子自豪的家长啊!

上一篇:设计院人力资源规划下一篇:保护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