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爱心范文

2024-05-08

教师爱心范文(精选12篇)

教师爱心 第1篇

在以上诸多要素中,爱心则应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一、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必须具有的道德素质,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基于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的爱,它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深刻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理性的爱,是普遍、持久而又高尚的爱,是超越血缘关系的爱,是类对类的爱,是人间大爱!教师的天职是给学生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决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

二、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还应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1)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以使他们不断感受爱的温暖,进而模仿爱的行为。(2)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宽严相济,既不能恨铁不成钢而伤着学生,又不能“越俎代庖”、“放任自流”,懒惰了学生的手脑;既要为学生留出充分地发展空间,又要对学生提出适当要求。(3)指导家长走出爱的误区的能力。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引导他们正确地爱自己的孩子,谨防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下对孩子要求宽严失度,严防急功近利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教育孩子。(4)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

三、教师热爱学生,其实质也是热爱自己的生活,爱自己用心从事的一切和由此产生的一切。

学生是教师的互动对象,也是教师的生命延续和镜子。有了学生,教师才能反观自己工作的价值,才有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热爱学生,是一种珍惜:珍惜生命的成长,珍惜理想的实现,珍惜将宝贵的时间花于其上的教育实践。教育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是教师生活的主要内容,同时又是师生“生命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也就是热爱自己的生活。

四、师爱是良好师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能迅速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发展,进而从正面积极影响学生学习。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保证。教师是学生生活乃至其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像父母那样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自己。如果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对教师会产生依恋感,上学读书会被看做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乐事,在集体生活中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并进一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师爱是社会对下一代爱的映射,体现了党和人民对青少年的关怀和期望。

学生从师爱中,可深切感受到集体对他的评价、社会对他的期望,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产生一种自尊感、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此外教师对学生的爱,会深化学生对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情况的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建设档案,记录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表彰、奖惩以及社会反映情况,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的感情。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这种情感会不断对学生进行陶冶和感染,使他们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关系,而非相互利用、相互欺诈的关系。这样,他们就能对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信念,从感情上不断扩大爱的范围,学会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别人,知道应该把个人同他人、同集体、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从被爱和施爱的过程中逐步悟出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

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教师处于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地位,会不会在学生中播撒爱的种子,能否正确地对学生施爱,是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始终把对学生的爱心融于师生的实际交往中,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将学生心理、生理规律作为教育教学的黄金律令来遵循,在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方面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我在接任初中三年级班主任时,曾遇到过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该生在读小学时曾连跳两级,九岁就在爸爸妈妈的督促下上了初中。也许是因为其父母急于望子成龙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缘故,到了初中以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加上学习新知识的不适应,该生慢慢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随之不断下滑。越下滑家长越着急,对孩子的指责就越来越多,鼓励越来越少,进而孩子的情绪就越来越沮丧。进入了这个怪圈后,孩子在初中一、二年级就一直没有能改变过来。无奈之下,经教师和家长协商后孩子选择了留级。从曾经跳级到现在的留级,从曾经的“神童”到现在的“差生”,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听他二年级的班主任讲,在一次考试后,孩子曾懊恼地说:我爸爸妈妈算把我这一生给毁了!该升三年级时,孩子的父母听说我的孩子也有过跳级的经历,并于十四岁考入了中科大少年班,便经人介绍找到了我,执意把孩子送到我的班级来。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情况后,便欣然接纳了他。我首先从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做起,时时关注孩子的行为,抓住孩子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鼓励。同时注意及时把孩子的情况通报于家长,让家长予以积极的配合,以不断对孩子的自信予以强化,在班上则极力为这个孩子营造和谐关爱的环境。很快这个孩子就发生了变化,厌学情绪没有了,课堂上发言积极了,作业写得也比以前规矩多了。初三一年下来,学习成绩从全班第30多名上升到前5名之内,考高中时虽然由于发挥失常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但到了高中上升的势头却一直没减,其聪明的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现在在全级段的名次基本稳居前列。

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爱的力量无疑是人间最伟大的力量。它是人性中最能创造奇迹的元素。做为一名人民教师,只要你对学生付出了爱心,你的事业就会得到回报。当一株株幼苗在你精心呵护下长成参天大树,当一个个学生在你耐心引导下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你在收获喜悦和欣慰的同时,你更能悟出,爱心其实是师德的根基,是师德的灵魂,有了对学生的爱心,你才有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你才拥有了影响你的学生人生轨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教师爱心感言 第2篇

学校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狠抓力量,强劲实施,教科室在假期给我们菜单式的推选出相关的书籍开展阅读。这是件极好的学习过程,让书香溢满我们的每个角落。

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重要的话题。师德建设的核心,我以为是爱心问题。与推荐的书籍《爱心成就好教师》不谋而合。

这本书主要以爱心教育为主线开展详细阐述,即爱心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和滋润学生的心灵篇、情感激励和引导激励篇、评价反思和获得幸福篇,彰显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育的精彩。

一、用爱心创造惊喜

作为语文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故事,书中也将这个故事表述出来了。在语文课上,一个学生在偷偷看小说。教师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对他微微一笑,他不好意思地连忙收起了小说。下课后,他等着受训。老师微笑着他的头说:“你喜欢读书,老师也非常爱好读书,看来今天老师是找到知音了。今后有什么好书老师可要一起分享哟!”他惊讶地点了点头。这以后,他上课认真了,而且有什么好书就送给老师看,老师有什么好书也送给他看,还一起交流讨论。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的最终目的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则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一切能激起违纪学生羞愧感的惩罚方式都有可能重塑他们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的情感。

当学生犯了错误后,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害怕教师的指责与训斥。如果学生已经有这样的心理,说明他们已经具有羞愧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此时,教师如果仍然用指责和训斥来“狂轰乱炸”,只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惩罚的反感与憎恶感,甚至破罐子破摔,一发而不可收拾。对此,教师应该使用柔化政策,机智灵活地选择惩罚的“代人”运算,例如以奖代罚,使学生既乐意接受惩罚又能获得一些意外的惊喜。

我们耳熟能详的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常这样“惩罚”学生:(1)罚唱一支歌。(2)罚做一件好事。(3)发写说明书。细细品味这些“惩罚”,我们不难从中嗅出一种以奖代罚的味道,因为这些“惩罚”措施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挑战,是挑战就会有成功的快乐,成功了又会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恭贺的喜悦。这样,以奖代罚的“惩罚”给了学生以快乐消解内疚、以成功融化过错的良性进程,学生在惊喜中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

二、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说:“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书中有一个例子,尤其令我感动。放寒假前,南师附小召开学生表彰大会,“三好学生”是表彰会的高潮。一个叫王强的学生都上五年级了,至今未获“三好学生”称号。因为他学习成绩一般,又是一个农家子弟出身,所以他很自卑,觉得“三好学生”与其无缘。其他学生起哄,说校长叫其领奖。王强以为第一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所以十分郑重其事。“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身后传来学生的大笑声。

此时,他的班主任斯霞——一位做事认真的女老师,坐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学生’有你呀。”斯霞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学生’有他。怎么会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斯霞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学生有他。怎么会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她,她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斯霞把上衣口袋的钢笔递到王强手上: “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

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世上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能心甘情愿地为学生遮风挡雨的老师,是世上最伟大的老师。斯霞老师对他柔弱心灵的呵护,使他增强了勇气和力量。

斯霞老师是我一直敬仰的人,她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引领着一代代教育人真真实实的办教育、爱学生。一个优秀的教育应该像斯霞老师那样学会换位思考,以保全他们的人格,温暖他们的心灵。

1.用得体的语言为学生下台铺好台阶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有些老师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如谩骂、体罚等去批评学生,殊不知,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

其实就像环境经过绿化和保护会变好那样,学生的心灵也能在保护中健康发展。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照顾到他们的尊严和人格,以文明而智慧的方式,使他们客服眼前的困难。

2.教师尤其要勇于包容学生

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宽容、接纳和改正学生的各种错误。

从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来思考,从教师的人格形象与道德人格来讲,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衡量,教师应该学会善待学生错误中的“美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承担大部分的责任,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的用心良苦,透过黑暗看到光明,变得乐观自信起来。

用爱心诠释教师的责任 第3篇

自2005年~2011年上半年,我连续参与我校住宿生的管理工作,这期间,很多的情景都深深得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们学校的住宿生,绝大多数都是从山区丘陵乡镇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出门求学远离父母家人,孤独、想家是学生们最多的情绪表现,每个新学期开始我都把稳定学生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尽多消除他们的想家念头,和他们谈心、交朋友、带领学生搞活动,刚刚到一起彼此熟悉程度都不深,我就带领他们主动交往,教给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教会他们独立自主的生活技能。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平常的事情,对于初来乍到的孩子来说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安全感、依赖感,也增强了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增进了学生与学校的感情。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绝大多数认为这个老师很贴心、很负责任。同时,我也愿意和孩子们说笑打趣、唱歌玩耍,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热情和帮助,确实体会到老师的爱是自己稳定在学校学习的必要条件

住宿学生无疑将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展示在校园里,生病了是孩子们最常见也是最易引起伤感的时候,这时的学生敏感、脆弱,认识到这些,我都会更多的关心、体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记得高雅这个学生在我校就读的时间不到三年,却是生病次数最多的学生。有一次晚上输液到凌晨3点,我就一直守到天亮;张慧慧的手腕伤了,从诊所里拿了药,吃了几天也不见好转,我就把白酒点燃,带着火苗给他洗,连续洗了五天,他的手好了,我的手却烧伤了,虽然他表现出极大的感激可我却觉得这是很开心的事。尽到了老师应尽的责任,用我的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欢,疼在身上却乐在心里。

前几年我们学校宿舍条件很差,房顶破损大块的泥土落在学生的床铺上,孩子们怨声载道,我和几位负责住宿生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用学校废弃的书桌桌面,一块一块铺到房顶的椽子上,给学生修补宿舍,看到的是一间间不掉泥土的宿舍,收获的却是一个个感恩而拥戴的心灵;还有刚刚搬进改造后的新宿舍那年冬天,宿舍里潮气太重,房顶结的水珠,滴落到学生的床铺上,孩子们根本没有办法睡觉,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找来大卷的报纸带着学生们一把一把的擦水珠,女生胆小不敢登高去擦,我就一间一间的去给他们擦房顶的水珠,连续几天终于擦干了水珠,却擦湿了几十双学生的眼睛……现在想起来,心里始终有一股莫名的滋味,这也许就是我理解的老师的责任吧。

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不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则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之中。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我时时处处注意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同学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课堂上,我始终贯彻赏识教育理念,坚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来不打击挖苦学生,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课堂地位,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尊重,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我想这在教学过程中也就自然地达到了传道的目的。

人们常说“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一名学了生物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已有的学科知识,充分展示自己。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现在的学生都是先喜欢老师,才对老师教的课有兴趣。刚刚讲了一节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课,那节课的大纲要求就一课时,可是,我却讲了3课时,从书本理论到生活实际,从一般常识到个别案例,我给学生补充了很多和他们自身有关的健康保健知识。那3节课,可以说上的很精彩,很有深度,更有意义。我朴素的认为,这就是我对学生的爱,这就是一个老师的责任所在。

人的情商是无与伦比的,感情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现实中,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感情丰富的时期,所以,走入学生心灵,和学生交上朋友,是我们现在做老师的必不可少的工作。现在的孩子,信息量大,懂得多,孩子气少了,成人化趋势加强了,对老师也不像以前的时代,言听计从。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是现在孩子的时代特点,所以,我们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把自己看作学生的一员,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和他们在一起,老师就在自己身边。这样,对学生思想动向的掌握,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就一目了然了,对班务工作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孩子在教师爱心翅膀下茁壮成长 第4篇

一、理解关爱学生,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理解是一种心理上的相互信任, 以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要求、动机、思想和情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 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一定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从了解的情况中挖掘出多种甚至最微小的积极因素, 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 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还要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了解学生的期望, 愿意与老师倾心长谈, 后面的教育工作应该说是得心应手。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当然我们要有与孩子沟通的耐心和毅力, 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只有我们真正地去理解学生,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师生平等。有时, 我们对学生一味的说教, 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还容易出现“左耳进, 右耳出”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朝会、班会、板报、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与学生谈心等多种方式, 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与沟通。如我在开学之初就充分利用第一个班会, 让学生牢记这样的一些概念“我是六 (一) 班的一员”、“我爱我们的祖国”、“安全”、“好人”、自尊与被尊”、“我要学”、“关心别人与关爱自己”、“我会说文明用语”等, 让学生一开始就能轻松地接受教师的观点, 能明确学习不但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是学习如何做人的一个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让学生把学校当成家, 爱我们的班集体, 爱我们的学校,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集体的力量和温暖。如我利用板报传递着我的心声, 表达着我对同学们的期望和祝愿, 或者提出不足与改进措施, 或者对他们提出鼓励和希冀, 如我在班报上就写出:“拼搏”“学无止境”“谦虚是一种美德”等,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而同学们也通过板报抒发着他们的情感, 表达着他们的愿望和心声, 对老师提出整改意见等, 使小小的板报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阵地, 这种方式使师生都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师生间的距离不经意地缩小, 师生间的心灵不自觉地被沟通.觉得我与学生就是一种朋友关系, 一种想呵护他们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师生的感情就会在此时深化升华, 觉得那真的是一种心与心的交融, 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

二、尊重信任学生, 给学生平等的地位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待人, 学生的人格尤为重要。要知道: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不是皇帝与臣民的关系, 不是警察与小偷的关系, 也不是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而应是平等、尊重、信任的朋友关系。现代的学生期望的是具有民主作风的班主任, 我们不能指定学生按我们的意志去做事, 因为学生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观点, 这样强迫他们, 让他们去服从不愿服从的命令, 去做不愿做的事情, 只会加深师生之间的误解, 只会造成我们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难以亲近”的“猫”的形象。这种师生之间的误解与高高在上的不平等关系, 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之中, 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 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 不分场合当众揭短, 挖苦嘲讽, 甚至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完全毁灭。班主任要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另外, 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 班主任要虚心接受。事实上, 一个越是勇于接受别人批评的班主任, 学生越是尊重他。当学生提出意见是偏激的, 甚至是错误的, 班主任更要有大度的气量, 宽阔的胸怀, 这样你才会赢得更多学生的信任。尊重学生, 是师爱最真诚的流露, 同时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促使其自我价值发现的有效情感因素。尊重学生, 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教育, 是真心的爱护, 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 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 能够尊重学生, 学生才能更加尊敬, 爱戴老师, 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 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相信只要我们的老师都能蹬下来看学生, 教育的氛围一定会更加融洽, 教育也一定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三、言语亲和学生, 改善自己的工作作风

班主任要改善自己的工作作风, 正确树立自己的威信, 尽量做到“四不”:不惩罚、体罚、恐吓学生;不摆架子, 和学生说话交往时不玩弄威严的神气;不吹嘘自己, 贬低别人;不为让学生欢心而放任学生。作为一个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 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 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 采用绿色批评, 讲究语言艺术, 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 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 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当出现问题时, 班主任不要采取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 而要通过讲事实, 摆道理, 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一味的训斥, 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 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要将“爱”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 以对学生的爱来赢得威信。记得有一次学生对我说:老师, 以前你老是板着脸, 很严肃, 我们都不敢和你说话。现在, 你的笑比以前多几十倍, 我们喜欢你的微笑, 现在也最喜欢上你的课。。在他们的评价里, 我了解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 并努力改进不足。学生在改变, 他们在成长;而我也在改变, 在成长着。

总之, 教师应该处处留心, 善于捕捉, 在看似平常的小事中留意, 甚至可以“小题大做”, 给“顽皮”、“淘气”的学生一些由衷的赞许;时时倾听学生的心声, 及时给他们点拨、引导, 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抵达成功的彼岸。作为教师, 我们应牢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只要我们对学生有了真心的热爱、正确的引导和耐心的教育, 就会荡起学生心灵的涟漪, 使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期待做出积极的反应。要学会洞察学生的心理, 不因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的态度有所区别, 对学生既要有严格的要求, 一视同仁, 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关心、爱护, 激励他们保持一颗纯洁、善良、上进的心灵, 让爱渗透我们的教育, 使学生扬越自信与希望的风帆, 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憧憬、充满阳光。所以班主任要用“爱心育人”。老师的一颦一笑, 一句关爱的话语, 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能量的爆发, 改变孩子的一生啊!

摘要:“爱是教育的工具, 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 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 寄予合理的期待, 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 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的潜能;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 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 充分尊重、信任学生, 严格地要求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 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架起师生间的感情的桥梁, 才能让孩子在爱的暖流中茁壮成长。

教师演讲:爱心无价 第5篇

世上有很多东西,当我们分给他人时,往往会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会是什么东西呢?”我将毫不迟疑地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自我牺牲。

记得六年前,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显得那么的局促和紧张。但讲台下那五十多双眼睛所传递的好奇、信任与敬佩,让我暗暗地松了口气。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友善,对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戏。对此,我怒不可遏,将他们狠狠地训斥一顿。从此以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但我也发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却渐渐泯灭。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是不是我做错了呢?这时一位老教师及时解开了我心中的困惑,熟知孩子心理的他告诉我,其实孩子们并不是真的想捣乱,而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引起老师对他们的注意。他还给了我一剂“灵丹妙药”——那就是“爱心”!六年来,我时时刻刻都在用心诠释这两个字(zi)的真谛,用我的爱心去感化、去教育每一位学生。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懂得,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这种“爱”源于高尚的师德,这种“爱”意味着无私(si)的奉献,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这种爱是超越一切的!

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只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去感化孩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也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岁月匆匆,经过了这么多的日日夜夜,我也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子总是谦逊地衬托着芬芳花果。”让我们用爱心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让我们携爱心同行,不犹豫,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 第6篇

关键词:教师 爱心 责任心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白发苍苍迎面向你走来时,你会说:我认识你,那时你是我的内科老师,那时你很年轻,也很漂亮,与那时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苍老的容颜。因为那是爱的容颜。”在学期伊始我面带微笑的对一群新面孔说了上面的这段话。我看到了学生接纳我的神情,听到了真诚的掌声,我相信他们一定读懂了这番话的含义。我会用行动去爱他们。

学生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教师工作的一面镜子。我深信着。在课堂上我时刻观察学生的反映:他们神情专注、眼睛瞪得大大地证明你讲的东西他们跟上了,接受了;他们微笑了,证明你的话有意思,勾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面露难色,目光漂移,你的课一定出了小小的问题?学生没听懂?跟不上?或是有什么疑问?每每这时我都会稍停一下,给同学们时间思考,并进行答疑、分析,争取做到让他们能跟上我的思路走;偶尔也会看到有几个同学睡觉,我都会自醒,自己讲的太枯燥了吧?心里暗下决心下次备课一定要再充分些!我面带微笑的唤醒他们,他们看到我每每不好意思,记得有一位同学还自请到教室前面站着听课,之后的课他听的非常认真。

作为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爱护学生,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更应该时时刻刻的体现一颗爱心,只有在课内外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师表尊严和教学水平。

在课堂上,生动的教学语言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是造就优化的学习环境的前奏,是教师的爱心具体表现,更是教师职责的要求。

青春期的孩子们性格各异,不太容易接受强制的管教,逆反心理特别强,但是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有思想、愿意思考。 如果你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思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我,年轻,经验不足,不容易让学生信服。有一次上课,我在前面讲,有几个同学在下面大声说话,对你讲的内容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我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面带微笑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偶尔想起的故事:有三个人在砌墙,一个学者走过去问了他们同样一个问题:“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苦闷的回答:“我在服劳役。”第二个人回答:“我在砌一面墙。”第三个人则自豪的说:“我在建一座高楼大厦。”我停了几秒钟,教室里异常的静,我看了那几个同学一眼,他们的神情有了些许的变化,似乎读懂了什么。于是我接着说:“那三个人在砌墙就好比大家在听课,同样坐在教室里,有的同学觉得是在受罪——父母花钱让自己上学,没办法;有的同学为听课而听课;有的同学则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好护士而听课。大家扪心自问属于哪一类?”那几个调皮的学生这时已经轻轻的抬起头,认真的望着我。“无论你属于那一类,我希望从今日起你能选择第三种,大家能做到吗?”我发问。同学们齐声道“能!”。我没再多说什么,话锋一转便接着讲课了。从那节课起,几位学生上课再也没有闲聊过,且表现的积极、主动。我很欣慰,同时为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而窃喜。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站在爱的基石上,关注每个生命个体的发展与成长.前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教师具有爱心,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真诚地结交学生,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学生,尊重、相信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进而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体验教育的成功.

教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不是数字化了的知识,而是一种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种观念,做人的观念,生活的观念;一种操守,对人对事的操守;一种意识,爱的意识,责任的意识!古人云:“庸匠误器,器可他求;庸妇误衣,衣可别制;庸师误弟子,弟子可复胚乎?”相当形象地道出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教育毕竟是一种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教师整日要面对的是正在成长中的活生生的人——最需要知识营养与爱心滋润的学生,来不得半点马虎。

《诊断学》讲到心电图时,学生普遍觉得很难,有几个同学私下跟我说想放弃,不愿意听了。除了请教老教师,调整讲课思路外,在下次上课初始,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短话:“大家跟我一起想象 一下,我面前有一个广口瓶,我先装满乒乓球,再装一碗黄豆、一杯水。大家说我能成功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能!”我接着说:“反过来,我先装满黄豆和水,还能放进乒乓球吗?”有几个同学反应很快“不能!”“那好,我们把广口瓶比作时间,乒乓球比作当下最该做的事——听课,黄豆和水比作无关紧要的事。如果你放弃听课而做别的事,回过头来再想听就没机会了,相反你把握了上课时间,那些琐碎的事在课余时间还是可以完成的,你们说呢?大家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做好该做的事,向你自己的广口瓶多装一些乒乓球。”我的话再次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这次课上的非常流畅,同学们一直跟着我的思路,有不明白的地方馬上就问,我和他们一样越上越有劲了。

好多这样的思想疏导我觉得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而每次这样的对白也只占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我觉得值得。学生的思想工作不该总是班主任的工作,我用我的爱心尝试着去作了一点,这该是一名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初为人师的感受是:累——并快乐着。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复杂的脑体复合劳动。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就需花费一倍、两倍、甚至数倍的时间来准备。上课时,我用最大的热情来带动学生的热情。几节课下来,早已是身疲力尽,咽喉肿痛,但只要上课铃一响,又会以十足的劲头再次迈入课堂。因为在课堂上,我找到了那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更因为 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让我想到身上肩负的神圣使命,我惟有真心地去爱、无私地去奉献才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作为教师,除了爱心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而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情就是责任心。责任心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显现出来的,“责任心”的前提依然是“先正己,后教人”。“正己”是责任感的前提,作为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你的教育才有力度和效果。可见,教师要率先垂范,才能赢得同学的尊重。同时,对学生富有爱心,能以民主、客观、公正的角度看待人、处理事,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

再者,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不懈地追求也是富有责任心的体现。面对新课程,面对一些行为不规范的学生,我们不能停滞不前,放任自流,应投身于学习,不断摸索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带给学生新的体验,甚至于以自身的这种不懈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完成教师肩负的使命。

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教师要勇敢的承担教育学生的第一责任。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一生的命运,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教师要给予弥补;社会的不良影响,教师要给予纠正;同学之间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平等地欣赏、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为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位孩子像花一样健康成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把特别的爱无私奉献给这个特别的群体,应该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毕生追求!

教师爱心 第7篇

一、了解学生的心态, 找到爱的切入点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这句话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 是非常有帮助的。即我们职业学院所面临的学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我们应该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识:有些同学选择学校的目标不是很明确, 同时又十分具备“天分”的学生越来越少, 更多的则是考不进高中或大学, 人生目标又不那么清晰, 父母包办, “听说有个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去吧”稀里糊涂进了我院的大门。课堂上经常出现:厌学睡觉、不认真听讲、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看课外书籍的现象, 这种厌学的情绪, 还影响了另一部分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群体, 我是这样做的:

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我把一些基本的知识用趣味化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例如:元素周期表后面的一些元素非常难记:“铷锶钇锆铌 (如此一告你) , 钼锝钌 (不得了) , 铑钯银镉铟锡锑 (老把银哥印西堤) , 碲碘氙 (地点仙) ”我用周杰伦的《双节棍》的语速和音调交给学生, 学生们可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学好抽象的理论知识。

在班级管理中, 我经常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做学生的朋友, 刚入校的“五专生”有的才13岁, 有些叛逆和娇惯。我一首歌“要不要我为你唱首歌, 解解你心中忧伤寂寞, 要不要我为你倒杯水, 也许哭过以后会口渴, 要不要我陪你聊一聊, 听你把心事款款诉说, 要不要我陪你走一走, 看看窗外美丽的景色,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请你轻轻告诉, 我只要我能够, 只要我能够, 只要我拥有, 什么都愿为你去做,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想到以后你就说, 愿为你付出, 愿为你受苦, 我会为此感到很快乐……”胜过前言万语, 瞬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一张张稚嫩的脸上透着真诚, 一双双热泪盈眶眼睛, 无声地告诉了我, 我和他们已经是朋友了, 那原来准备对付老师的盔甲, 也在瞬间瓦解。

二、用爱心等待学生的成长

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玩手机、睡觉注意里不集中等, 我没有对他们发脾气, 而是认真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我深入学生的宿舍、教室, 和学生谈心, 学校的小树下、路牙石上、走廊里都能够看见我和学生交流的身影, 我走进了学生的内心, 知道了他们的想法, 有的学生和我说“老师你不要把我们想的很聪明, 其实, 我们很笨, 啥都不会”;“老师, 我不是不想听课, 我有时真的很想把课学好, 但是, 我的眼睛有时真的不听招呼, 老师稍微讲一会, 我的眼睛就睁不开了”……, 经过我认真的研究和思考, 我明白了他们困难的症结是:基础差, 课前不预习, 课后不复习, 不总结。我首先寻找他们知识的切入点, 然后利用课余时间:下午7, 8节课, 晚上的9, 10节课给他们补课, 对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 不是去责难, 而是, 用良好的习惯去训练他们, 逐渐良好的习惯就成为一种日常的习惯。笑容逐渐在孩子们的脸上展现。我也由衷感受到分享他们的成长的快乐, 我感谢这份工作, 将来我老了的时候, 回想起现在那怕我曾经是他们的一字之师, 我也会很快乐。

三、用歌声陪伴学生的成长

面对违反纪律的同学我不是训斥, 而是笑着解决问题, 曾经有四个同学翻墙去上通宵, 我知道后没有训斥与责难, 而是让他们唱首歌回去睡觉, 结果有位口吃的同学也唱的很好, 歌名我还记得叫《都怪我》, 至今想起, 也会哑然失笑。我相信, 在他们今后的人生路上, 想起这段经历, 也会觉得很愉快。

针对早恋的问题, 我没有横加干涉, 而是不动声色地让男生唱《窗外》, 做真正的男子汉, 明白了谈恋爱要有责任心, 而不是在人前显摆, 路边亲热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让女生唱《心会跟爱一起走》, 爱就爱到底, 要对自己负责不要做水性杨花。

四、将爱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

培养孩子关心身边的同学, 在班上开展同学互助活动, 组织学习好的学生, 做同学们的小先生, 既锻炼了他们的表达的能力和组织, 也帮助了同学, 是个双赢的活动。

要求学生关心自己的父母, 开展多项活动:回家给父母洗洗脚, 准确说出父母的生日、属相, 对自己的父母说话要有礼貌等道声辛苦很多家长都非常感动, 非常支持老师的工作, 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用歌声留下长久的回味

每届学生要离开时, 我都有万分不舍, 我曾经为马上要离开学校的毕业生写过一首歌“周村啊, 我的第二故乡, 旱码头是她的乳名, 古街纵横店铺林立, 称她为天下第一…….教室啊, 食堂啊, 校园的路上, 留下了串串笑声, 宿舍里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有助我未来的生活;运动场上的篮球比赛, 呐喊声回荡在耳边;238路公共汽车, 载满了青春的记忆;亲人啊, 同学啊, 慈祥的老师, 愿你在平安的路上, 生活的道路是多么地漫长, 而令我向往的地方;有朝一日我重返周村, 回到那久别的母校;我和那恩师将欢聚一堂, 共度那美好的时光。”

总之, 我们职业学院的学生不是天生的木讷寡言, 我们做老师的要尊重他们, 要用爱心等待, 用歌声陪伴, 让我们的学生从此变得快乐, 有自信。

摘要:职业学校的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时常流露出厌学情绪, 老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态, 用爱心等待, 用歌声陪伴, 将爱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 转变学生的观念。

教师爱心 第8篇

在黄土高原的支教生活

严意娜的老家在宁波市鄞州区, 2006年, 她从嘉兴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 并于2008年4月进入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GS) 宁波分公司工作。2008年起, SGS中国总公司下设的“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开始向全国各分公司招聘前往甘肃支教的教师。

在上大学期间, 严意娜曾当过学生会主席, 还当过一年的辅导员, 给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上过课, 也算是有点带班的经验, 她没想到这些经验有一天还能派上用场。虽然公司对支教教师的选择非常严格, 但却无法挡住严意娜支教的决心。她曾经两次申请支教, 因为第一次竞争比较激烈, 她不幸落选, 但她并未放弃, 第二次经过层层选拔并接受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培训后, 她如愿以偿, 作为SGS中国总公司选派的第四批支教人员实现了前往甘肃的支教梦。

刚开始得知女儿要去甘肃陇西那么艰苦的地区工作、生活三个月, 严意娜的妈妈还有些舍不得, 但见女儿决心已定, 做妈妈的也只好帮着收拾东西了。

2009年10月25日经过了25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 严意娜来到贾家屲小学。虽然是头天晚上七点多到的, 但她第二天就开始上课了。她主要是给贾家屲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上英语课, 一天至少要上四节。每天面对陡峭的山坡和缺少绿色的黄土地的生活, 固然显得有些枯燥乏味, 但当地学生们的善良、纯朴、自尊自立、对知识的渴望却不时地感动着她。每每听到她在英语课上提及一些西方的文化或者边缘知识时, 学生们都睁大双眼认真盯着她, 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生怕漏掉点什么。严意娜曾让学生们用“favorite” (中文:喜欢) 造句, 他们就会说“Winter is my favorite season”。 (中文:我最喜欢的季节是冬季。) 严意娜说, 那是因为冬季没有农忙, 学生们回家就不用干那么多农活, 有更多玩的时间。

除了英语课外, 严意娜还要给学生上音乐课。由于学校没有任何现成的乐器, 学生对五线谱、简谱也没什么概念, 她就直接教学生唱歌, 教他们唱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 像《童年》《感恩的心》等。

贾家屲处于高原谷地, 想要步行出外均要爬上山顶, 而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回家所走的便道更是异常危险, 需要他们在只有沙石的陡坡走上40分钟。据说以前有位支教教师看到学生天刚亮时花两个小时走这样的山路来上课, 吓得哭了。但严意娜的老家就在山区, 相似的地理环境让她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山路, 她曾不止一次地沿这条小道上到山顶。

当地气候干燥, 每户人家只能用水窖来储存为数不多的降水以供日常使用, 能种的农作物也不是很多, 严意娜见得最多的就是土豆, 这也是她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自从到贾家屲后, 这个以前从未下过厨房的女孩, 学会了生火做饭, 还学会了做包子, 而刚来时她连饭都不会煮, 煮的饭都是生的, 不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她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学校没有食堂, 学生们中午就吃从家里带来的馍馍, 渴了就喝一点冷水。中午, 严意娜也和学生们一样吃馍馍。让严意娜唯一不习惯的就是用水问题。当地的窖水入口很咸, 很难下咽, 而洗衣服则更是一件奢侈的事。虽然学校水窖中储存的水够用, 但洗一次衣服就要用两三担水, 她不舍得用。为了省水, 有一次周末, 她趁着进城办事的机会, 就把衣服拿到干洗店洗了。在贾家屲生活了一段时间后, 和当地的学生一样, 她也染上了纯朴的“高原红”。

“这次经历很珍贵, 让我了解还有一个以前不知道的世界, 让我更珍惜以后的生活, 更认真对待每一天, 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 并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严意娜说。

有暖风自宁波来

在完成教学之余, 严意娜会把自己的所思所感和学生的照片贴到自己的QQ空间中, 朋友们看过之后都非常感慨, 有朋友提出给这些学生寄些衣服帮助他们过冬, 还有朋友在此前让她寻找结对帮扶的对象, 起初她并未想过可以把这些当成是一个系统的事情来做, 总觉得以一己之力, 可望而不可及。2009年12月6日, 在浏览宁波“东方热线论坛”网站时, 她发现还有很多爱心人士在关注和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于是在贾家屲小学已经支教一月有余的严意娜以“Cheese窝窝头”为网名发了一篇题为《在黄土高原的支教生活》的帖子, 这篇帖子充满深情地记录了生活在大山深处人民的坚韧和顽强, 图文并茂、翔实生动地描绘了当地学生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在帖子里这样写道:这里很穷, 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很艰苦, 他们的童年没有太多的色彩, 没有玩具, 没有新衣服, 没有美味的零食, 但是孩子们依然生活得那么开心, 依然努力地学习, 勤劳地干活, 从来不抱怨……时值冬季, 就在我编辑这些文字的此刻, 这里下起了入冬后的第四场雪, 这里没有暖气, 学校宿舍的床是用木板放在几条长凳上拼成的, 只有一个炉子取暖。冬天, 孩子们都是自己动手安装炉子, 煤炭运到的时候, 几个孩子一起搬运, 这里孩子的自主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汗颜......这个别样的冬天, 简单而美丽, 如果你愿意, 也给这些孩子们送去温暖吧......希望孩子们在社会的帮助下, 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信被爱的人也会同样地去爱别人, 让我们将爱就这样延续下去吧......”令严意娜没想到的是, 次日这篇帖子的点击量就达到上万次, 回帖的网友则有数百人。更令她感动的是, 她在论坛上的发帖求助行为, 竟在宁波市民中引发了一次暖风行动。

在严意娜这篇帖子发出的当天, 就有部分网友积极响应, 随后通过宁波民间爱心组织“爱心同盟”、“分享爱心俱乐部”所有志愿者的努力和当地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 一时间, 宁波市民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 下至五六岁的孩子, 都积极为陇西县宏伟乡的孩子们捐献衣物和文具———小学生带着父母来了, 高中生带着同学来了, 街道、学校和企业派代表来了, 许多老人冒着严寒几次把衣服送来, 想尽量多献点爱心……一时间, 宁波市民颗颗爱心汇成了爱的海洋。这次暖风行动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共收到衣裤上万件, 袜子千余双, 鞋子数百双, 还有许多帽子、围巾等保暖用品, 以及大量学习和文体用品。一封封宁波爱心人士寄出的信件, 也如同一阵暖风温暖着当地孩子们的心灵。与此同时, 《浙江日报》《东南商报》《宁波晚报》等多家媒体也以极大的热情跟踪报道了这次暖风行动的盛况。

2009年12月21日, 陇西县宏伟乡15所学校的中小学生迎来了快乐的一天, 孩子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宁波市民为宏伟中小学生捐赠衣物以及文化用品”发放仪式在陇西县宏伟初级中学举行, 这一批收到的爱心物资总共有109包, 重达4000多公斤。当日, 贾家屲小学也是热闹非凡。中央电视台、宁波市鄞州区广播电台和陇西县教育电视台现场报道了宁波爱心市民捐赠物品发放仪式, 以及严意娜老师的支教生活。在给学生分发爱心物品的间隙, 严意娜还不忘教学生学英语, 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车成了她的教学道具, jeep这个英语单词在温馨的氛围中深深地烙印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尽管当地这个冬天出奇地寒冷, 但学生们却感觉到了无比的温暖。

2010年1月14日, 当记者与严意娜进行电话联系时, 她已结束了为期3个月的支教生活, 离开贾家屲小学回到了宁波。这个乐于助人的女孩在回到宁波后, 还不忘给贾家屲小学的一位教师发了一份给《甘肃教育》投稿的电子邮件。

教师爱心 第9篇

一、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的教育教学中, 要非常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认为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做人。那么我就会严格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坐立行的习惯, 因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的言传, 更需要老师的身教,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我们要以身作则, 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比如, 我们要求学生早晨不能迟到, 那我们首先应该做到。每天早晨至少提前5—10分钟进班级, 先打开班里的窗户, 然后组织学生早读, 组织学生打扫卫生。把讲台整理干净, 把卫生用具归类放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当学生在课间没有准备好上课前的准备时, 过来告诉他把书放好, 教育学生讲卫生爱清洁。教室地面上的纸屑及时捡起来, 扔进垃圾桶。课间只要发现有些课桌歪了, 我立即会把排整齐。

实践证明, 只要我们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能持之以恒,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和熏陶,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注重良好班风、浓厚学风的培养

一年级的学生, 对于学校和班集体的概念十分模糊, 更别说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及班级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及浓厚的学风。那么如何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首先从学生开学初就要利用班队会及思想品德课开展日常行为习惯教育, 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争当文明学生, 争创文明班级等等。其次, 在平时的教学及游戏中, 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集体观念。另外, 中华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所以组织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宏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使学生的心灵慢慢地得到净化。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 人人勤学守纪, 个个讲文明、爱清洁, 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三、注重选拔和培养优秀班干部

班干部, 是班主任的得力小助手, 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核心力量。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相当程度上要看班干部的能力和作用发挥如何。因此, 我十分重视对小班干部的选择、培养和使用。

(一) 精心挑选班干部。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刚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 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 老师也不了解学生, 此时不能为了班集体的组成草草指定班干部, 这样在发现有些学生不能胜任时即保护不了学生的自尊心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此时应该自己亲历亲为, 用心地在暗中默默观察班级里每个小朋友, 记下他们的个性、爱好, 更主要的是发现那些自我约束力强、责任心强、乐于助人、在同学中有亲和力的小朋友作为班委。让这些学生成为老师工作的得力小助手和班级各项工作的领头人、组织者、管理者。特别要说明一条原则, 每个班干部都不是固定人选, 如果工作有懈怠, 我们随时撤换重选。 (值得注意的是, 要给学生讲清道理,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并鼓励他们努力提高自己, 告诉他们今后有了进步, 还是有评选班干部的机会的。) 这一条原则是让这些小班干部时刻保持竞争意识, 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争当班干部的机会, 人人都有天天向上的决心, 我们的班级也将会更加团结, 更加出色。

(二) 精心培养班干部。其实, 选择班干部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对任职后的加强培养教育。

所以,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 凡事都不能怠慢, 要亲历指导, 要教给他们管理班级的方法。如:指导班长如何管理班级日常事务, 指导学习委员如何在课前领着读书, 老师不在的时候班里有人打闹怎么办?领读课文的时候有人不守纪律怎么办?小干部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 我们的小班干部也不会因为压力过重而失去信心。对于做的不足的, 老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便使他们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改进。

(三) 严格要求班干部。

班干部都是班级的楷模, 同学们都会向他们看齐, 所以老师在处理班级事务时要放手给班干部, 在培养班干部能力的同时也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真正起到带头的作用。另一方面老师也要做到一视同仁, 不对班干部搞优待。班干部要接受其他同学的监督, 要求同学做到的, 班干部首先要求要做到, 犯了错误一样要受到批评。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是班干部, 就对他在某个方面的缺点有所放松乃至偏袒。

四、注重家长的联系, 双向管好孩子

都说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是家长。的确, 孩子的进步, 集体的成长, 离不开教师, 但同样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开学初我就把自己的及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依次抄给家长, 并且通过QQ、微信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在家长会上, 我还请了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代表谈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感受的经验。当然, 对有些学生的问题, 我会请家长单独来学校面谈, 这样在保护家长及学生自尊的同时和家长见面的进行交流并及时沟通, 促进对孩子的教育。

结语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 我认为老师一定要做到“三勤”要腿勤、嘴勤、手勤, 还要有“三心”即留心观察、用心琢磨、耐心引导。班主任这个工作注定是做“小事”的。特别是我们低段的班主任, 天天与小孩子打交道, 天天处理的是孩子间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学校无小事, 事事皆教育”。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如果能把每一个细节做好, 班主任工作必定能做好, 也一定会用爱心、细心换取一片童心。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班级面貌的好坏与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工作经验和责任心有直接的关系。班主任工作成功与否,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并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教师爱心 第10篇

从2000年至今, 杨洪璋坚持10年扶贫助学, 在他的带领下, 北京物资学院1 200多 (人次) 师生资助困难学生160多人, 捐助款项约15万元, 把对贫困学生的关爱洒遍顾家沟、孔家庄、洗马林等20多所中小学。“杨爷爷来了”成为当地孩子奔走相告、欢呼雀跃的大事。

搭起山区孩子成才路

杨洪璋1999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 本来可以过着安逸舒适的晚年生活, 但他被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劳模万全县顾家沟小学刘建云扎根山区37年的事迹所感动, 从2000年6月第一次带领大学生去顾家沟扶贫助教开始,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热情都倾注到了那里, 一坚持就是10年。

杨洪璋刚到顾家沟时, 了解到村里有不少女童辍学, 他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 家庭有困难, 他答应帮助解决。很快, 这些失学的女孩都回到了幸福的课堂。但随后, 杨洪璋看到, 不少学习优秀的学生因家庭困难小学毕业就不能读书了。其实, 只要给孩子们提供一年六七百元的费用他们就能够继续完成中学学业, 一年大约需要三五千元。如果把物资学院的师生发动起来, 捐款助学不成问题。于是, 杨洪璋自己带头捐钱, 发动物资学院的师生, 开始了“一帮一”扶贫活动, 保证让顾家沟村的每一个学生都读完初中。

“当时, 那里的孩子最渴望的就是升高中。顾家沟的初中毕业生报考县里的高中要百里挑一, 上中专一年的费用都是上万元, 村民根本不敢想, 数额之大也是物资学院师生难以相助的。”杨洪璋说。

为了让山区初中毕业后的孩子继续深造, 杨洪璋不知跑了多少路, 求了多少人。他一心帮助山区贫困孩子上学的真诚, 终于感动了北京中华商科学校 (中专) 的方洪泰校长, 当即表示免收学费住宿费, 首批接收了2名顾家沟的学生。之后, 每年又陆续接受三五名。目前, 仅中华商科学校就接收了顾家沟的38名学生, 免交的学费超过了百万元。

杨洪璋不仅帮助万全县的学生到北京读书, 为一些毕业的学生在北京找工作, 还主动担任来城里上中专的20多个孩子的监护人。每周末让这些孩子来家里, 他和老伴总是买最好的菜给他们改善生活。今年, 杨洪璋又多方联系到北京的一所免费学校, 准备将更多的孩子送到北京城里读书, 为山区孩子成长搭建一条更为宽阔的成才之路。

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责任

杨洪璋经常向大学生宣传参加扶贫支教的意义。利用给大学生上课的机会, 向他们讲述自己在扶贫支教活动中的深切感受, 给他们放录像, 组织同学们进行“扶贫济困”的专题讨论。

每年的寒暑假和“五一”“十一”长假, 加上平时的一些周末, 杨洪璋都要带领大学生到万全县扶贫助教, 让他们亲手把衣物送到贫困孩子手中, 把捐款放在写好回信地址的信封递给孩子, 教他们学唱歌、说英语、做手工, 给他们讲故事。使大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受教育、长知识, 激发对贫困儿童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爱心社社长梁晓说, 杨老师完全不像75岁高龄的老人, 搬东西、赶公交、挤火车风风火火。在近80次往返于北京和万全县的列车上, 杨洪璋每次都把4个小时的车程当成4个小时的大课堂。在车上, 他安排大学生做社会访谈、问卷调查等, 时间排得满满的。还见缝插针和学生聊天, 精气神十足。杨洪璋说:“平时课堂上不好讲的内容, 在聊天的时候讲出来, 学生更爱听, 效果也更好。”

“爱心小屋”网聚爱心

在杨洪璋家中的抽屉里, 塞满了一叠叠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汽车、火车和餐费票, 那是他10年中自己掏腰包给大学生到山区扶贫助教的路费和餐费。在学院关工委成立之前, 他从来没有报过一次出差费。如果按照现在的算法, 每天出差补助100元, 杨洪璋自己搭的费用超过了2万元。

杨洪璋多年坚持热心扶贫助学的事迹, 感动了家人、同事和学生, 捐钱捐物、甘做奉献、爱心互助等志愿服务精神在北京物资学院蔚然成风。

受杨洪璋感染的一批离退休的老同志, 和杨老师一起, 常年坚持在学校设立“捐助站”。把师生捐助的衣物收集起来, 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中, 包括给学校的贫困大学生、万全县在北京读书的孩子、农民工的孩子。师生们都知道他热心于组织捐助活动, 平时有了要捐的衣物, 干脆就直接送到他家。

为了解决他家里已经无处堆放待捐助衣物的问题, 物资学院特地安排了几个地方存放收集来的捐赠物品。在商学院的一层楼梯下, 临时放满了刚刚收集来的衣物、图书和生活用品。在一间办公室里, 书架上整整齐齐摆满了各种捐赠的书籍、笔、纸本及衣物, 还有篮球、足球等体育用品。像这样的“仓库”有好几处。杨洪璋颇有些得意地说, 本校的贫困学生可以随心挑选自己想要的物品, 大学生形象地叫它“爱心小屋”。

教师爱心 第11篇

古丈县第二完全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虽然只有4140平方米,四栋教学楼,却有一千九百多名学生。学校在山坡上,没有公路进校,进校路是一百多级台阶,最窄处只有1.5米宽。学生们每天上下学不是上坡就是下坡。近年来,进校路上居民修建房屋、摊贩占道、公路口交通拥堵问题一直困扰着全校教师和家长。每天上学、离校时段是老师和家长公认的“心焦时刻”。

怎样把学生安全护送出学校,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最为头疼的事。

新学期以来,为进一步强化安全护学工作,学校设置了护学岗,实行定点、定人、定责,责任到岗、到人。每天放学时,由五名教师护送学生排队放学出校。值班行政负责人在操场出口把关,放学顺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以便家长迎接。其他年级班保持一定间隔,做到规范、有序,直到最后学生全部出校。校门口左右两边由门卫和护学教师负责,严禁家长围堵,确保队伍不散队,不乱跑。通道最窄处有教师负责路段畅通。公路出口处有两名值班护学教师,以防学生乱跑乱窜,加强交通疏导,确保道路通畅,给孩子们留出安全通道,引导学生安全进出校园,为学生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护学教师坚持到最后一名学生出校才能放心回家。

培育爱心 根植爱心 传递爱心 第12篇

培育爱心:爱犹如春雨, 不论滋润什么样的学生的心田, 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 产生向上的力量。就如一位中学教师所说:“只有对学生真心一片, 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对学生的爱, 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 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 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志向, 精心培育, 使之成才。教师要随时随地开放自己的感官, 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爱好、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等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 分别储存起来, 千万不能闭锁自己的感官。尤其是锻炼自己的眼力, 要有敏锐的目光,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特点、特长、长处, 哪怕是思想、言行偏差较多的学生, 他们也有成长向上的闪光点, 窥见他们心中的那“一角”, 肯定, 激励, 引导, 他们对我会报以灿烂的笑容, “笑”的音符也会在我弦中弹奏, 还必须在理解上下工夫。要做到真正理解所教学生的心, 那不仅要讲究科学, 而且还要讲点艺术。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班主任要学会包容甚至“包装”, 学会“换位思考”。班主任用心培育, 才能让爱不断在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学生毕竟是孩子, 我们不能用训斥、僵硬的方式去人为地扭曲学生的心灵, 而要让学生在顿悟中行为矫正, 在班主任的巧妙“包容”和技术“包装”之中, 得到潜移默化、茅塞顿开的心理释放、自我领悟和自我规范。“人非圣人, 孰能无过?”,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 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 难免会犯有这样那样的错误, 甚至会误入歧途。班主任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 正确的方式, 恰当的语言以及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失误。

2007年毕业的王静是一位很聪明的学生, 数理化绝对是班上的种子选手, 但他在班上的人缘不好, 学生反映王静有暴力倾向, 下课经常“挑衅”同学, 为此我也很头疼。某天的早自习, 我接到学校保卫科的电话, 昨晚十一点多钟, 保卫人员抓到王静在隔壁教室偷东西, 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 想找来骂一通, 转念一想, 我必须冷静, 其实我内心特别想知道他为什么要偷东西, 我先找其母亲来校, 但我没有把他昨晚偷东西的事讲出来, 而是谈谈他的学习, 然后拐弯抹角的了解家庭情况, 原来王静家的经济条件的确不好, 父母在乡下借钱承包了一个鱼塘, 没有赢利反而亏本, 父亲的脾气比较暴躁, 一不顺心就拿孩子撒气, 打骂是经常的事。我渐渐的明白了为什么王静在学校脾气比较火爆, 动辄挑衅别人。怎么处理他偷东西的事情呢, 像这种事情处理不当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他也只是一念之差犯了错误, 我决定以宽容的心态来处理。

我很诚恳地和他谈这件事, 苦口婆心的劝导、启发, 终于触及到他心灵的痛处, 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我也向他保证这件事不会告诉任何人。不仅如此, 他的作业本, 笔记本我找机会送给他, 而且帮他向学校申请了贫困补助金。事实证明我的宽容心是对的, 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了来自王静的一封信, 信中有一句话我记忆犹新:老师, 你给了我尊重和机会, 我现在正以感恩的心来生活和学习。我庆幸我当时没有用粗暴的、不理智的手段去处理那件事。我个人认为宽容学生实际是“爱”中感化学生, 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待学生出现错误时的心态和处理方法上。但也不能放纵学生。魏书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位成功的班主任不会为难任何一个学生, 也不会放纵任何一个学生。”“不放纵”与“不为难”的艺术实质上是“严”与“爱”的教育艺术。我们班主任认真探讨和巧妙运用这一技巧, 必定使我们的教育更具魅力。

教书育人, 重要的是耐心与包容心。要与学生有心与心的交流, 真正用爱心来浇灌, 才会开出最美, 最盛的花朵。宽容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爱心的花朵才会绽放。

上一篇:跨境学习下一篇:分布式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