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之小学数学

2024-05-04

读懂学生之小学数学(精选4篇)

读懂学生之小学数学 第1篇

一、课前读懂学生———未雨绸缪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 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 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 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说明了在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等信息较为重要.也就是说课前做好学生情况的了解工作, 读懂学生的特点, 能使我们的备课工作具有针对性,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 读懂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的持久性较差, 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但不同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又有所差异, 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 处理教材, 只有这样, 教学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 读懂学生的起点, 有的放矢

笔者了解学生的起点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 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通读第一、二学段的整套数学教材, 也应了解第三学段和幼儿园教材中的有关知识.二是课前自问自答: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三是课前了解, 如“课前练习尝试” (留作业) 、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所谓课前练习尝试, 就是提前布置与新课有关的习题作为思考题, 以达到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目的

二、课中读懂学生———顺势而为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 不能仅凭想象, 其中的“变数”不是可以预先设计的.为此,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 还需结合课堂实际发展情况, 走入学生的群体,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 读懂学生的思路, 顺学而教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预先设定的情境时, 教师很难预设的是与学生生成的对话.如果教师在简单的对话中能探明学生的思路和想法, 那么教师就能言简意赅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和想法进行教学, 显得睿智.

(二) 读懂学生的错误, 顺势利导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惑, 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考虑到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智还都不成熟, 对问题和困惑难以解决等因素, 试着读懂学生的心, 读懂学生出现的错误, 变错误为教学资源.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当学生认识了数学中的角后, 教师出示对比很强烈的两个大小一样的角, 其中一个角的边短一些, 另一个角的边长一些, 让学生去判断哪个角大, 可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边长些的角大.此时, 教师放慢了教学进度, 让学生说说理由, 发现了原因所在:一是学生对“角的张口的大小”理解有误, 认为张口指的是所看见的边的最外端两端点间的距离;二是对“角的大小”理解有误, 认为比角的大小就是比角画出部分的面积的大小.针对学生的错误点, 教师顺势利导, 让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黑板上的角大的角, 并说说理由.通过操作、思辨, 学生发现了比较角的大小只要比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 领悟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明白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角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的含义.

(三) 读懂学生的情感, 顺情而疏

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 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认知的过程中, 就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重视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 应摆正角色, 融入学生之中, 通过观察、互动的过程, 读懂学生的情感,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课后读懂学生———锦上添花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但课后对学生的学习也不能低估.因此, 课后教师除了反思课堂完成情况, 还要读懂学生的作业, 读懂学生的反思.读懂了学生的作业, 不仅是读懂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情况, 还读懂了学生知识运用情况.读懂学生作业时要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读懂学生作业的障碍和独特的解题方法, 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读懂学生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摆正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位置的过程, 寻求与学生交往的更好方式的过程.教师要在读懂学生的过程中, 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归宿.这样的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达到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殿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J].科技信息, 2011.

[2]陈云英.读懂学生, 创设有效情境[J].新课程 (中) , 2011.

[3]张春莉.读懂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方法研究[J].小学教学 (数学版) , 2011.

读懂学生的需要之我见 第2篇

【摘要】:新课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念,针对乡村学生的特点,见识少,思维缓慢,还有家庭或社会原因,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读懂学生的需要,是摆在我们乡村教师面前的新问题。传统教学观念,只是强调学生怎样尊重师长,很少注意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怎样让学生去主动探索问题,只是一味灌输、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新课标要求教师换位思考,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读懂学生需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课堂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存。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之间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交流,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引导学生明白事理,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自身。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生命质量,新课程追求的是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呼唤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真实健康的个体的出现。教师的课堂反思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师生共享课堂教学带来的欢乐。

首先、教师要读懂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和读懂学生,就要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考虑,还要顺应学生的学习与认知发展,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并要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要想读懂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学习上存在什么困难、有哪些想法等。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知识基础、方法基础和经验基础。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教师对待学生错误应该是把它作为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引领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人。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出现:一道题展示出来,学生还来不及思考,老师觉得这样等下去,会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就包办代替,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的空间,这种情形是较常见的。新课标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包办代替已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动手,借助于书本已有的知识去总结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明白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课前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书本的相关习题,每一堂课都布置一些思考题,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认知,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新知的能力。其次、教师要读懂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的能力。

教师要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能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达到新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由低的层次向高的层次迈进。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都很优秀,个个不掉队,但是这是永远不可能的。由于学生的智力、成长环境等因素各不相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自然存在。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就要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后进生决不能放弃,教师要给予及时给予关怀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班级有一位男生叫孙奇,反映迟钝,但勤学好问,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给他讲三遍,结果他说:“老师,我还是没懂”。此时真是恼火,但又不得不耐着性子对他说这个问题确实有一定难度,我再给你讲一遍,你仔细想一想,就会懂的。这样,学生对自己问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激发了学生探讨数学问题的兴趣。但是如果自己忍耐不住,发起火来,就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打消她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需要从威严的讲话者变为积极地倾听者,不断从中发现学生的需求。教师要教给学生表达方式和内容,清晰地倾听学生不很简练、不够清晰,不很连贯的表述,并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应当是机敏的倾听者。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述时不应只是保持沉默,还要从学生的发言中听出其确切的言下之意。要努力理解发言者见解中的关键点并依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对所谈问题的理解进行判断,给以回应。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落实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该让每个学生受到老师同等的关怀。师生的交流越多,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导入,练习的设计等要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思维水平。

再次、教师要读懂学生,还要关注学生的求异思想

创新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使教学过程成为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笑容会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老师、认可老师,进而达到想学、活学、乐学的境界。

教师对学生合作过程中出现理解错误,当即做出是非判断。就会阻碍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求异思想的保护。

老师在上课和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但不管怎样老师都要认真加以思考,一定会发现一定的道理。如果学生思考是正确的,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当即给予肯定。如果思考的是错误的,也可以把这个错误过程让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数学课上老师看问题的角度、思考方法不可能与学生完全一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能出现一题多解,有时很多看是荒诞的答案里面蕴藏着精彩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意见。

此外、教师要读懂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当学生积极地投入并获得劳动成果的时候,非常希望得到老师重视、能够给他们一次展示的机会!但当这种希望落空的时候,他们还乐于会参与课堂教学吗?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思想、方法、技能等存在着不成熟,这是正常现象。曾经有一个叫李琪的学生,做几何题时,总要比别人多写好几步,绕了一个大圈子,结果还是错误的,面对这样的学生作业,真想给一个红叉,但又不得不在作业本上勾出有用的地方,还得批注:“你勤于思考,可是路子走偏了。”对于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要弄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也许他做这一切的时候是怀着极大兴趣去做的,也许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已经尽力了,也许他认为自己做的不错,正等着你的夸奖„„。若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是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的,甚至也许因为你的粗暴的否定,扼杀了一个人的兴趣。所以,当收到你并不理解的数学作业的时候,先别一棒子打死,而要慎重处理。让学生树立起一分自信的力量,说不准可以达到难以估量的效果。所以,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是特别重要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倾听他的表述,用善意的态度来对待,这样不仅能缓解起来回答同学的紧张情绪,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得到尊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读懂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处处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见解和劳动成果,尽最大能力,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将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愉快、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这种关注将会在数学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王丽杰.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5月

3.《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教师要多维度读懂小学数学课本 第3篇

一、从数学的本质和发展看数学课本

作为一名教师, 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向小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数学, 课本上呈现的是大量的数与数的运算、图形与有关图形的计算、数学应用等, 但教师应关注数学知识共性的东西, 正如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谈到“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其中的模式, 可认为是从许多例子中用抽象概括等方式获得的数学的概念、命题、问题和方法。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节中, 课本呈现了两幅图和一段文字:“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 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 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从这里教师应该读到分数引入的必要性, 读到学生在数量表达中碰到的困难, 小一级计量单位与分数单位的一致性。其实, 分数的概念与一般的数学概念一样, 是从许多例子中提取共同的数学结构“单位‘1’平均分成n份, 这样的m份用数m/n表示”得到的。要理解分数的意义须从分数的实际问题中来, 到分数的表达问题中去, 其中单位“1”、平均分、分数单位、分数的表达成了概念理解的关键, 而在具体情景中平均分的多样性、涂色表示分数时涂色区的离散性和多变性等, 须教师与学生克服思维的惯性和视觉的局限, 这更能体现对分数本质意义的理解。

教师要把数学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放到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才能把课本知识丰富起来, 避免数学教学只是单纯地传递知识。在人教版“分数的意义”这一节后“你知道吗?”栏目中, 课本介绍了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和古阿拉伯人在分数记法上的演变, 这是数学史在数学课本上的渗透。笔者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发现执教老师根本没有提及这部分内容, 难道这部分内容不重要了吗?数学的表达追求简单, 包括在记数法上。这个栏目向人们传递这样的信息:分数的记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非是神来之笔, 而是人类的一种创造,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有当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创造, 才敢于去自我创造, 变数学学习活动为重新发现、重新建构的过程。

二、对照课程标准看数学课本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并从“双基”发展到了“四基”, 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课程标准关于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是小学数学教学深层次的内容, 也是当前课程标准落实的难点。数学知识可以说是无限的, 但只有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才能对无限的数学知识有更好的把握,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有人说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明线, 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 课本上数学知识是有形的, 数学思想方法是无形的, 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有形的数学知识中贯穿始终。[1]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中并没有形成线 (序列) , 只是与数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它也不是无形以至于让人难以捉摸的, 它就在数学知识的背后, 有时只要显化, 不必另外“渗透”。

在小学数学中有集合、符号化、函数、数形结合、化归、概率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它们在数学课本中以隐含的形式出现, 需要学生感悟才能体会得到。它们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时常分散在各章节内, 同一个数学问题有时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在“比多少”一节中, 人教版课本第一册给了我们一幅小猪扛木头造房子的图, 课本没有给出一一对应的概念。说实在的, 小学生一开始也没必要知道这样的数学术语, 但建立一一对应是关键, 在不知道整数大小关系之前通过点数来直接比较多少是不妥当的。一只小猪扛一根木头是一种对应, 在图片上一只小猪与一根木头之间画一条线也是一种对应, 教师从课本上不难发现这两点。还有其他的对应方式吗?在图中还可展开哪两类物体数量的比较?物体排列无序的状态下如何比较物体数量多少?比较多少时学生会受到物体大小、长度等非数量性因素的影响吗?这些问题是教师钻研教材时都应该想到的。

三、从教材的编排和对比看数学课本

小学数学教师通常有低、中、高年段之分, 大多数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年段内容比较熟悉, 但对小学阶段总的教学内容缺乏宏观把握。数学课本的编写主要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 兼顾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螺旋上升编排的。只有当教师对小学教学内容有全面的了解, 才能对局部内容的定位有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同一范畴的内容被分块划分到不同的年段, 教师要知道其内容是如何递进的。如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被划分为“认识钟表”“认识时间”“时、分、秒”“年、月、日”四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别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 (新版安排在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块内容的教学重点分别对应于时间单位时、分、秒、日 (天) , 具体教学要求分别为认识钟面且学会看整时、会读写几时几分、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时、分、秒换算、通过时间单位日来区分大小月和平闰年, 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前后关系清晰可见。

教师不能只熟悉一本或一套课本, 还要了解国外课程改革的新动态, 展开教材间的比较, 还要从横向上把握数学课本, 避免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独立学者马立平提出我国现在的课程标准多方面借鉴美国, 由核心学科型结构转向条目并列型结构, 这样的改变是否有充足的理由?[2]因为条目并列型结构容易生成小学数学越来越宽, 越来越浅, 使得结构不稳定、不连贯、不统一, 所以马立平提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这样的改变至少说明我们看到了中西方数学教育的差异, 正在努力寻求中西方数学教育的中间地带, 以弥补我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不足。除了对国外的数学教育有所了解外, 教师还要对国内不同版本的课本进行比较, 特别是新旧版本的比较。通过新旧版本课本的对比, 教师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传统做法有一种客观的认识, 清楚新课程改革想要达到的目标。

四、从学生角度和教学设计需要看数学课本

新教师拿到数学课本, 常常会觉得内容简单, 而实际的课堂教学后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数学课本。教师熟悉教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但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习中会碰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课本不仅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 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实教学上的数学可分为学科数学、教师数学、学生数学三种, 一般的数学教学由教师对学科数学处理后去影响学生数学[3]。可教师和学生的知识背景不一样, 两者同样看数学课本其感悟是不一样的, 教师又不能替代学生的学习。如在“分数意义”一节中, 单位“1”的理解是难点, 学生常常把一个物体看成单位“1”, 不太会把一些物体看成单位“1”。考虑到学生的这种情况, 我们可把一些物体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 (动态展示圈的过程) , 使学生理解一个整体通常叫单位“1”的真实含义。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本知识时,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遵循古代“由博返约”的思想来阅读数学课本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在看数学课本的过程中, 要联系相关数学知识和教学资源, 添加注解、学生会碰到的问题等, 使数学课本变厚。在理解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后, 教师对课本内容想要表达什么有了清晰的认识, 就会感到数学课本变薄了。在此基础上, 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构思, 使课本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成动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可能, 教师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不会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蔡凌燕.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J].教学与管理, 2008 (14) .

[2]马立平.美国小学数学内容结构之批评[J].数学教育学报, 2012, 21 (4) .

小学生日记之数学日记 第4篇

终于,在网上,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孪生素数猜想是数论中的著名未解决问题。这个猜想正式由希尔伯特在190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上第8个问题中提出,可以被描述为“存在无穷个孪生素数”。孪生素数即相差2的一对素数。例如3和5,5和7,11和13,10016957和10016959等等都是孪生素数。素数定理说明了素数在趋于无穷大时变得稀少的趋势。而孪生素数,与素数一样,也有相同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比素数更为明显。因此,孪生素数猜想是反直觉的。由于孪生素数猜想的高知名度以及它与哥德巴赫猜想的联系,因此不断有学术共同体外的数学爱好者试图证明它。有些人声称已经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然而,尚未出现能够通过专业数学工作者审视的证明。

原来,这就是孪生素数猜想呀!看来今天果然是“不虚此行”,终于又了解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希望我以后还能了解更多,同时,我也要努力,争取早早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篇二:五年级上册数学日记300字

今天,我在《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大全》上看到这么一题,一个矩形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问: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迷糊了,想:只告诉一个占的面积和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怎么求吗?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一眼,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连这道题都不会做,呵呵。”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可以发现,两个红三角形占了矩形的一半,一个黄三角形和一个绿三角形又占矩形的一半,而绿色的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那么黄色三角形占矩形面积的50%-15%=35%,我们拿量除以率就是21÷35%=60(平方厘米)。原来这么简单,多亏了妈妈的激将法啊!

篇三:数学作文300字

我的妈妈一点也不胖,却整天喊着要减肥。这不,吃饭吧,只吃一点“猫饭”;上楼吧,好端端的电梯不乘,偏要爬楼梯,要知道我家可住在14层啊。

今天,妈妈又要爬楼梯了。“你妈妈从1层爬到2层用了10秒,那么,她从1层到14层需要多少时间呢?”爸爸考我。我一听,便脱口而出:“14x10=140(秒),太简单了。”

“你上当了!你妈妈每爬一层,即一个间隔是10秒没错,从1层到14层到底有多少个间隔呢?你再好好想想。”爸爸轻轻拍着我的脑袋。

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扳起了手指头:1层到2层,1个间隔;再从2层爬到3层,又一个间隔;再从3层到4层,又一个间隔??原来从1层到14层只有13个间隔。应该是13x10=130(秒)。

“噢!是130秒,不是140秒。因为1层不用爬,所以从1层到14层只有13个间隔。”我尖叫起来。

“对了,层数-1=间隔数,你可要记住了。”爸爸哈哈大笑。

上一篇:名词作状语下一篇:个人教育投资决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