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特点范文

2024-05-09

就业特点范文(精选12篇)

就业特点 第1篇

高校大学毕业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 合理使用这一人才资源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但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就业人数的急剧增加, 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方面是人才短缺, 一方面是现有的毕业生就业难,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 对就业现状、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学生择业观等内外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部分专家对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进行比较, 对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但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研究较少,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成才, 建立良好的择业观, 积极投身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我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 教育人才相对缺乏。同时,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投入使得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给师范毕业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

但是,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教师工资的提高, 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目光转而瞄准了教师这一职业。从发展的趋势来看, 报考师范的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 但近年由于非师范生的插足, 教师需求的地域与大学生的期望相差甚远等原因, 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前所未有的严峻, 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压力。

1.1 师范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家也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和福利待遇, 教师这一稳定的行业被人们所看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师范毕业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多。但与此相反, 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下降, 出现了合并学校的现象。学校布局的调整使中小学教师大幅超编, 每年都有新毕业的师范专业学生, 但又由于教师工作周期长, 不是每年都有到年龄退休的老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师范招生规模的膨胀和教师岗位饱和造成了师范生“膨胀性失业”的局面。

1.2 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 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出现了结构性矛盾, 主要体现在:a.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供需不平衡。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基本供求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b.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中小学的基础课程, 师资需求量大, 而历史、化学、物理等小学科需求不旺;c.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教师的需求量不多且要求高, 想去的毕业生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中小学对教师的需求量大, 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

1.3 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对师范生就业带来冲击。

国家允许和鼓励非师范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就业, 客观上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和冲击。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 加剧了师范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1.4 学校培养和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从学校方面看, 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由于培养周期较长, 学校自身资源限制, 市场信息反馈误差等原因, 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力度难以迅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这也是导致师范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5 现行人事管理体制方面。

有的地方虽缺少师资, 但是囿于财政窘迫, 为了减轻财政负担, 只好在毕业生吸收的力度上大打折扣, 宁用代课教师也不用师范生。

1.6 用人单位方面。

用人单位人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同时进人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不仅挑选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而且挑选学校、性别, 同时提高进人门槛, 进而出现普通本科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有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 在社会上毕业生需求增幅减少的情况下, 只接收本地区生源, 对外地生源严格控制, 这就造成了有的毕业生虽然有用人单位愿意接收, 但碍于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未能如愿。

2 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思想观念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中存在着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主义突出、盲目性强、自主性差、创业精神缺乏等问题, 对大学生顺利就业产生着诸多的不利影响。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因素, 是导致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业思想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部分大学生把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作为自己就业的唯一选择, 不愿到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就业, 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增加了其就业难度。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越来越多地考虑眼前的、现实的利益, 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 也缺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盲目追求环境舒适、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部门, 导致其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 缺乏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部分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心理上充满着矛盾冲突, 从众、攀比、自负、自卑等心理表现错综复杂, 在求职过程中难以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部分大学生开拓创新意识较差, 难以树立自主创业成才的理想。现在学校事业编制也都是采取“逢进必考”方式, 这使得大量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令师范毕业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很多师范毕业生感觉到考取一个教师编制的难度增加了, 压力也更大了。许多师范毕业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 合理定位, 有的过于依赖政府、学校、家长、亲友, 缺乏主见;还有的因缺乏社会经验和应聘技巧, 应聘时未能充分展现自己, 而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 关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与建议

3.1 政府扶植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规模已经发展到极限, 发展速度呈放缓趋势, 特别是城市中学对教师的需求明显减少, 但县乡的基层中学、边远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和西部地区的学校还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 而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恰恰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3.2 打造精品师范生, 提升综合竞争力。

精品师范生首先要求其生源的基础知识功底必须扎实, 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师范院校要为精品师范生量身打造专门的培养方案, 包括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实施养成教育、整合师资力量、改善教学条件等, 完成精品师范生的培养和塑造。还要通过教育硕士等渠道提高精品师范生的学历水平,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教学专家和教学大师。

3.3 造就复合型师范生, 拓展就业面, 合理分流。

与培养精品师范生相对应, 要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师范生, 对师范生进行合理分流, 以应对师范生供过于求、就业选择面窄的难题。要对师范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为师范生搭建更为宽广的教育平台, 造就复合型师范生, 使师范生掌握多专业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师范院校坚守师范教育特色的同时, 必须面对现实, 创造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模式, 在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教育计划中, 注入相关新的培养内容, 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范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使他们争取在一两个方面脱颖而出, 做“双证”师范生, 即不仅有教师资格证书还有其他专业技能证, 为当前师范生就业开辟一条新路。

3.4 加强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要从低年级就为大学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人格特点和个性优势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 合理选择自己在校期间课程学习的重点, 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并引导学生积极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志愿服务、义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

目前师范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正值师范毕业生就业制度与市场接轨的过渡时期, 师范院校应增强危机意识, 把握市场需求动向, 增强竞争实力, 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师范类人才。师范毕业生应将自身理想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提高综合素质, 明确就业方向, 拓宽就业思路。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 师范院校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优质人才, 才能使师范毕业生真正摆脱就业难的困境。

摘要:师范教育发展至今已具备相当大的规模, 日益庞大的师范院校学生队伍的就业状况令人堪忧。就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目前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思想现状调查分析, 找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思想症结, 探讨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思想繁杂原因,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特点,思想现状

参考文献

[1]刘月岭, 耿春亮.论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系的建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1) .

[2]郑向峰.2005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思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6 (1) .

[3]朱厚望, 严曲新.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学报, 2005 (4) .

[4]肖继军.关于加强我国高职院校生诚信教育的理性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5]吴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视野[J]高教论坛, 2003 (5) .

[6]张传龄, 廖克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5 (25) .

[7]张国芳, 余晓平, 金仁康.浙江省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 2006 (4) .

[8]王攀, 王旭辉, 贾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单位流向的调查与分析[J], 2005 (14) .

[9]张天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 2004 (12) .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第2篇

摘要:当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对新一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诸多挑战和难题。本文利用参考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就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做简要的梳理,旨在为当代大学毕业生分析当前的就业情况,同时也帮助我们正确清楚的认识未来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难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特点

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迁的特殊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形势就显得更加严峻。本文综合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特点进行综合梳理:

一、随着就业观的转变,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逐渐受到广大大学毕业生的欢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在自然与人为作用中不断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宣传与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择业能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工作单位和职业;自主创业会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素质,热爱自由职业的人大多会选择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不受别人的管制和其他的人身拘束。

二、学历的层次性和专业不对口使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由于我国当前大学的扩招,导致大学生的人数每年剧增,使得大学毕业

生年年剧增。近三年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将近六七百万。在近七百万的大学生中,大家的学历一样,加上专业不对口或偏冷门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没有竞争优势。

三、就业选择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随着社会就业制度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大学生已经学会主动适应社会,体现了很强的主动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以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就业类型上,大学生的就业去向范围增加,从以往的无风险的国有性质的单位走向风险性单位,如:民营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等各行各业。如今的大学生遍地开花,每个行业都有大学生的足迹可循。

2.从就业的地理位置上看,以往的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到距离与发展环境、前途时,都倾向于家乡、大城市或自己熟悉的地方。现如今,在新的就业环境形势下,很多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机会的地理位置,更有甚者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如大城市、沿海城市、城镇、西部边远贫困山区等。

3.在就业途径上,以往的就业岗位单一,选择面窄,而现在的就业途径多样化,如自主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者、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等。

四、就业时更加注重和追求物质福利程度。在当今社会,受不正之风—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歪风邪气的不良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都会更加注重职业的含金量,就业选择的福利化趋势非常突出。

大学生在实际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则是薪酬和待遇,而对于实现自我价值和迎合自我优势与兴趣爱好没有过多的要求,甚至专业是否对口也没有考虑。由于历史和观念的原因,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还是偏爱工作稳定、福利好、压力不大的体制内单位。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这种趋势愈加明显,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热也说明这种趋势走向。

五、很多大学生期望从事低风险的工作。面对当前的就业高压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加上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能力不足,又缺乏一定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等自身原因,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心理素质方面、创业和职业竞争的激情比较欠缺,所以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型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走向。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因为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的能力减弱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出现就业恐慌症,进而使大学生产生对高风险职业的过分排斥。

六、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不仅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注重学生的自荐、面试和笔试,而且也非常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表现;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要好,政治和思想道德素质要高,而且身心要健康。三好学生、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以及诚实可信、踏实肯干,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毕业生普遍受到欢迎;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及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日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外语四级、计算机二级证书等也成为一些地区和单位接受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总之,用人单位接受大学毕业生已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为“挑肥拣瘦”,他们选择人才更加注重的是素质、能力和品德。

当然了,除此之外,用人单位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难度。为了节省人力培训成本,缩短人才培训周期,选择成熟、有一定技能和经验的求职者必然成为用人单位的第一选择。据统计,在山西省招聘会上,有近90%的单位有“需要工作经验”的招聘要求,这就大大增加了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难度。

七、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就业心理越来越成熟,就业的期望把握的适中;就业的意识明确,选择就业途径多样化;就业的地域跨度大;选择自主就业、自由职业者和自主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等等。

八、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学生普遍枪手,文科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相对激烈。与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相比,文科生的就业相对严峻,在将近七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中,作为文科生如果你没有过硬的本领是很难找工作的,因为文科生大都一样,社会实践经验少,没有技术能力,动手能力不强,专业和综合知识不牢固等,这些劣势将会成为我们找工作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九、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行为缺乏诚信,就业隐患多。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找到工

作,有的大学生挖空心思去包装或伪装自己。当我们问及“大学生是否会因就业而造假”时,78.6%的大学生选择“会”。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求职简历普遍存在“注水”这一现象,少数大学毕业生的自荐材料内容失真,言过其实,甚至造假,如涂改学习成绩,把别人的等级证书、奖学金证书、优秀学生干部奖状以及发表过的文章,利用复印机改头换面为己所用。此外,近几年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违约率逐年上升,其中大部分违约都是毕业生自己提出的。在问及“求职过程中,您会签约后跳槽吗?”有63.8%的大学生选择“会”。毕业生求职心切。常常因担心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岗位,缺乏慎重考虑,遇到愿意接收的单位就马上签订雇佣合约,草率签约后,却又不安于现状,随时做好违约的准备。

十、就业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之间的供需不平衡。随着扩招大学生数量的增多,社会上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新增的工作岗位及其有限,加上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造成了就业岗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失衡,矛盾突出。

国外公共就业服务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第3篇

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环境动荡变化,多数国家面临着就业压力巨大、人才结构性短缺等突出矛盾。传统的公共就业服务难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为此,各国政府不断改革公共就业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拓展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将公共就业服务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和动态的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需求。

一、从集权化管理向分权化管理转变

为了使公共就业服务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环境变化,上世纪90年代后,西方国家改革公共服务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将服务权力和责任下放,并采取了多种分权管理形式:①联邦化,采取类似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制。②区域化,加强服务机构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区域一体化。③自治化,改变直接隶属关系,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成为一个自治的法人实体。分权化改革后,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资金支持、政策制定、系统开发和监督评估。地方政府主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补充性政策,并具体负责实施公共服务。

二、机构整合,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务

调整劳动力市场需要多种计划的有机结合。比如,需要将就业服务与领取失业补贴紧密联系;将职业介绍与职业培训连接;将求职服务与政策咨询和市场信息结合;使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服务等。同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还要承担公共资金分配的责任等。为了实现各项计划的有机连接,提供整体、连贯和便捷的服务,发达国家政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形成服务一体化的组织。[1]

一是机构合并。为了解决客户在接受服务时要与众多不同机构打交道的不便。经合组织在1994年的《工作研究》中曾建议将三类机构合并,即职业介绍、发放失业补贴和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计划(包括培训)。例如,德国将职业介绍、失业补贴管理和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合并为一个机构。美国将职业介绍、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失业补贴管理合并为一个机构。瑞典将职业介绍、培训和劳动力市场措施合并。英国将就业服务、失业补贴管理和培训服务合并。

二是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是将有关机构的服务集中到同一场所中合署办公。例如,英国为在福利发放的各个环节上提供无间隙和前后连贯的服务,不仅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补贴机构和地方当局纳入一站式服务中心,还将有关的私营和自愿部门的伙伴也纳入进来。

三是提供分层次的服务。分层次服务是指根据客户对服务的需求差异和强度的不同来组织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例如,瑞典通过因特网提供自助服务、提供信息“导航员”服务以及提供人性化服务和强化服务等。美国各州的分层服务有自助服务、一般服务和强化服务等。法国在公共就业机构中成立了专业人员安置中心,专门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澳大利亚按服务内容和对象重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2]成立了职业指导中心、临时工就业中心、移民职业介绍中心、青年就业中心、军人就业中心、岗位空缺中心等。

三、公共服务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现代公共就业服务的对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形式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在很长时期内,公共就业服务的重点是就业困难的弱势群体。然而,受经济动荡加剧的影响,一些“白领”人员的失业问题也逐步凸显。因此,许多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公共就业政策,调整工作重点,从主要为失业者提供保障性、救助性服务向积极促进就业和创造就业创业条件转变;从提供基础性、通用化服务向提供个性化、分层次服务转变,不断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

比如,日本政府为了应对严峻的的失业形势,提升和强化公共就业的功能。1997年在原有的综合就业信息库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系统(“人才库”、“大学毕业生库”、“非全日制工人库”)。人才库为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和安置服务;为大学毕业生库储存毕业生求职信息;为非全日制工人提供指导和安置服务。[3]

过去,法国就业总局没有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看成服务对象。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求职与招聘大多通过私营服务机构。由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失业不断增加(1994年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失业比4年前增长了84%)。1995年,法国国家就业总局专门设置了管理和技术人员安置中心,为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青年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鼓励企业招聘有关人员。[4]

美国的工作数据库(AJB)为帮助求职者和雇主进行匹配,向求职者和雇主提供全国范围的工作岗位供求状况信息。空缺岗位包括从专业和技术到蓝领工作,从管理人员到办事员和销售员等各种类型的工作。有关数据显示,教育程度更高的用户使用美国工作数据库,受过大学教育的求职者的使用比例在增加。[5]

四、在落实人才政策上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主体部分。在经济动荡情况下,很多国家也存在着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困难,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人才不足的两难问题。因此,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农村特别是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工作,充实当地的人才队伍,是各国公共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其支持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人才政策和实施途径多种多样。比如,美国政府大力支持“为美国而教”的志愿者行动,鼓励优秀毕业生到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任教。英国实施“国家实习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私营企业和公共事业机构实习或做义工。德国政府支持农科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使他们成为农技员或“村官”。法国为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实施了“青年农村就业安置政策”,对农技师及以上文凭的毕业生提供到农村就业的安家费;制定“安置就业合同法”,支持企业吸纳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日本为促进青年失业者就业,实施了“年轻者试雇佣事业”,政府对提供短期试雇佣的企业提供奖励金和培训费;实施了“农村工作队”计划,鼓励城市青年短期到农村就业,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并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韩国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强培养新型农村人才,积极鼓励毕业生回乡务农,对每个大学生农业创业小组提供资金、咨询服务和专门培训等。泰国支持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是鼓励他们到农村发展,如在“减少失业行动计划”中实施了“烛光工程”,专门为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提供支持;实施“上山下乡”政策,由政府出资在乡镇为毕业生创造工作岗位,让他们参与和管理乡镇发展基金或“一村一产品”计划等。[6]

各国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共同特点是:一是强化政府的责任,将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人才政策纳入全国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中。如美国《就业机会法》提出,要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服务美国法案》号召大中学生到社区从事服务等。德国在《农业法》、《农村社会保障法》、《农民医疗保险法》中,通过制定与城市工人同等的福利和公共服务政策,为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提供保障。法国的《安置就业合同法》,规定政府要对吸纳失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的企业提供补贴等。二是提供多种方式的财政支持。其中包括经济补偿、免除学生贷款、提供助学金和贷款、提供安置费、有权买地或租地、社会保险国家投保、获得低息贷款、获得政府定期补贴以及减免税收等。这些政策对于落实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人才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五、公共就业服务的新变化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国公共就业服务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参与部分行政职能工作

目前,各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基本职能是提供职业中介服务,开发劳动力市场信息,参与劳动力市场调整计划的管理和推进,负责失业补贴资金的管理等。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为了帮助行政部门开展有关工作,一些发达国家赋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参与部分行政管理的职能。比如,公共就业机构参与对外国人就业、跨境工人安置、私营介绍所活动的管理,在工厂关闭时协调雇主与工人的关系,参与对雇主雇佣特殊工人的检查等。[7]

(二)弥补财政不足,开展一些有偿服务

随着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同时提供普惠性和高质量的服务使许多国家面临着日益加重的财政压力。一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认为,收费服务可以帮助改善财政状况,同时也能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声誉。目前,越来越多国家的公共就业服务正在为雇主提供超过一般公共就业服务的额外或较高层次的收费性服务。如美国、加拿大、挪威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向雇主提供优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荷兰已经立法允许公共就业服务收费,并开始与私营机构结为伙伴,提供全面招聘服务,包括评估、人事管理咨询和为富余人员提供新的职业介绍服务等。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应禁止任何对工人的收费,也禁止对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的基本服务向雇主收费。然而,只要不影响基本服务并与雇主和工人代表进行了协商和合作,对较高或特殊服务向雇主收费是不违法的。[8]

(三)改变政府垄断,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在很长时期内,公共就业服务由政府机构垄断。但是,在政府财政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公共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政府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暴露出不少弊端,包括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不足或缺位、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需要改革与创新政府公共就业服务的理念和供给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样、多层次的公共就业服务需求。为此,各国采取了积极的改革措施。

一是建立政府与社会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如与雇主组织、工会、其他政府机构、地方政府、私营服务机构和公益性服务机构等建立多方位的伙伴关系。如在美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中,政府服务机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包括独立的民间非营利服务机构、政府与民间机构合作的服务机构或项目、社区的就业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统一纳入到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的统一框架之中。[9]

二是建立多种公共就业服务的合作方式:包括授权合作式委托(主要由政府授权或出资,非营利组织提供人力、技术、管理和服务);项目合同式委托(主要是公共部门将一些服务项目外包给特定的社会服务机构承担)。还有其他的合作方式,如项目合作、资金投入、合同承包、政府补贴、特许经营、股权投资等。[10]

三是在多种服务领域开展合作。如澳大利亚和瑞士,将失业人员管理工作承包给私营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公共与私营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又如法国,劳动部门资助政府所指定的私营机构从事培训和安置失业人员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专门为公共就业服务提供培训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再如在信息网络服务方面,在斯洛文尼亚,公共就业服务与主要的报纸和电视台签订协议,通过它们发布公共就业信息。在丹麦和挪威,公共就业服务通过搜集大众传媒上的招聘信息,增加自身的信息容量。在许多国家,一些公共就业服务部门还在互联网上建立专门的网页,向社会发布数据库中的空岗信息,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也可通过互联网输入自己的需求,并进行互动。[11]

总之,为了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公共就业服务需求,各国的公共就业服务将不断地变革与创新,建设开放、包容、灵活和创新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注释:

[1]范随等著:《变化中的劳动力市场——公共就业服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5月,第93-96页。

[2]刘海莺、张华新:《国外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研究综述》,兰州学报2011.09。

[3]同(1),第142页。

[4]同(1),第177页。

[5]同(1),第150-152页。

[6]参考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报告:《国外大学生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就业的政策、实践及其特点》2011。

[7]同(1),第21页。

[8]刘燕斌:《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实践经验》 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9-07/24/content_315784.htm。

[9]陈力:《美国公共就业服务鸟瞰》中国人才杂志,2008(03)。

[10]《公共服务与中国发展》,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第185-189页。

[11]《国外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加强建设的主要做法——国外就业服务机构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报告(二)》,首都经济杂志, 2002年11月。

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

1 引言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家庭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受近年来全球金融海啸、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的影响, 加之国内严控通货膨胀及房地产泡沫的政策以及高校扩张等因素影响, 国内外经济发展呈现持续震荡格局, 导致了诸如金融、房地产、IT等多个行业的不景气, 而受波及的各大行业也相应地减少就业岗位或延缓招聘计划, 致使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10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 比2009年增加了近20万, 创下历史新高, 而同期的就业岗位不足630万个, 这更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面对艰难的就业形势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我国大学毕业生将承担巨大的就业心理负担, 且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就业困惑、矛盾和冲突, 导致其产生诸多消极就业心理问题及表象。因此, 通过分析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显露的就业心理特点和就业心理表现, 为其提供走出就业心理误区和摆脱消极就业心理冲突的建议, 从而让其拥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和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表现

一般地,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在其应聘工作前的准备期以及努力寻找工作期间所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对于大学生而言, 在毕业时能顺利就业是其大学生涯的最终目标,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努力都可视为是他们为最终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做的各种准备。同时, 许多有前瞻性的大学生从跨入学校开始就不断思考他们的职业目标, 并且不断地尝试和调节自身与未来职业所需的素质及技能差距。因此,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且其就业心理往往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宏观因素影响, 也会受到其个体的人格、能力、反应力等微观因素影响。下面将从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两方面进行分析。

就业心理倾向是指能诱发和推动大学生产生就业欲望的自身内在心理驱动因素, 其主要由大学生的职业需求、动机、价值观等构成。它不仅能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就业态度,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行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倾向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在择业标准方面, 他们常常具有多种价值判断和具有相同的认知力, 且位于不同区域、学校以及学科的男女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标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其总体就业观念随主流而改变;在选择职业类型方面, 许多大学生的内心动力往往是以职业环境是否优越、物质待遇是否高等衡量而变动, 同时也兼顾对个人具有发展潜力的职业需求。这说明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倾向有一定的波动性, 其是根据自身内在动力而相应调节的。

就业心理素质是指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关键影响的心理能力节点, 它主要包括了职业业务能力、职业成熟度、职业人格等内容。就业心理素质的高低不仅能影响大学生应聘时的临场表现, 也能影响其能否保持良好就业心态以及快速融入职业轨迹。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在职业业务能力方面, 大学生能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 其主要培育方式为通过学校学习、社会实践等长期渐进训练;在职业成熟度方面, 有些大学生能清楚地剖析自身的心理特征, 并能根据自己的心理特征而选择匹配的行业, 同时也有些大学生仅具有较低的职业抉择意识;在职业人格特征方面, 大学生自身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不同, 但其职业道德、调控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一旦形成则会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上述都说明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总体具有稳定性。

大学生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的共性特点蕴含在每个大学毕业生个体中, 其显露的方式即为大学生反应的多种就业心理表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是指在面临自身就业状态时, 大学生在准备就业和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激动、焦虑、彷徨、优柔寡断等相关的心理状态。这些就业心理表现一方面受其自身就业心理倾向和就业心理素质影响, 另一方面也受到外在就业场景等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能有效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个性特点, 以下为大学毕业生常见的就业心理表现:

第一, 缺乏竞争的勇气。现今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许多大学生显得自信心不足和缺乏竞争的勇气。有些毕业生担心自身条件不佳, 害怕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有的毕业生认为就业竞争中存在不透明的规则, 怕自己成为竞争牺牲者;有的毕业生总担心竞争失败而难以承受挫折等。这些过多的焦虑不仅影响了毕业生正常能力的发挥, 也让其产生过多的就业心理负担。

第二, 理想主义太严重。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如果未亲自到企业中去体验现实工作, 那么在他们毕业时往往会形成一种对自己过高估计的理想追求, 而这些理想常常与他们面对的现实主客观条件相去甚远。一旦这些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 他们对自己的这种自负高傲的、好高骛远的高估将使其择业受挫。

第三, 常怀疑竞争机制。在面对就业竞争时, 有些大学毕业生没有端正自己的竞争意识, 常怀疑社会就业机制的有效性, 因而选择放弃竞争。这体现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具有的波动性, 面对未来职业选择, 如何克服心理波动带来的情绪变化已经成为大学毕业能否快速融入就业竞争的必要选择。

第四, 存在依赖的心理。许多大学毕业生在遭遇应聘挫折后, 对找工作产生厌恶, 转而希望依赖于父母亲友等“走关系”来获取一份工作。当父母不能提供自己满意的工作时, 他们就更不愿意就业, 因而出现较多的“啃老族”, 这些大学毕业生因丧失就业的自身能动性往往使得依赖父母的心理更加严重。

第五, 急躁攀比心严重。有些大学毕业生常在未充分考虑的情况下, 急于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 而当其发现更好的工作岗位时又不惜违约, 这些都给其带来了不好的后果。此外在就业期间, 大学生喜欢同身边同学的就业情况进行对比, 如发现自身选择职业较差, 则会使其产生严重的消极就业心理情绪。

3 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的因素

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的形成是由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 主要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自身四个方面。

3.1 国家社会因素

第一, 高校扩招造成就业需求和供给不均衡, 使得大学毕业生产生负面的就业心态。此外, 诸如大学毕业生冷热专业之间的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就业需求等供需矛盾都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较大的冲击。

第二, 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学毕业生产生怀疑就业机制的心态。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发展为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模式。但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还未健全, 诸如就业供需信息不对称、就业制度改革配套措施未完善等都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一定的波动, 导致毕业生的心态失衡。

第三, 国内外经济的震荡格局和复杂形势加重了大学生就业心理负担。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许多企业面临暂缓招聘计划甚至裁员或倒闭的困境, 特别是出口贸易、生产制造型企业以及金融公司等职位需求量下降, 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增加了其就业心理的负担。

3.2 学校因素

第一, 许多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往往造成大学毕业生出现迷茫的心态以及丧失竞争的勇气。许多高校只重视自身利益和短期效益, 未进行有效的社会调研, 盲目扩充专业, 导致学科专业设置和现实所需脱轨。而许多学校通常重理论知识, 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导致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差, 使其在就业市场上缺乏足够的信心。

第二, 目前许多高校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到位, 多数就业指导中心仅体现管理部门功能, 而忽略了指导学生就业和服务的功能。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缺乏系统和科学的体系, 未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进行研究且未形成完整的就业心理指导体系, 这些都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无法准确进行自我定位, 出现焦虑茫然情绪。

3.3 家庭因素

大学毕业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各自家庭相关。面临择业时, 父母的期望、职业定位、社交能力、教育子女的方法和关注子女的程度等都会对大学毕业生本人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从小受到溺爱的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激烈竞争的意识, 父母包办他的工作会使他更依赖父母。同时有些父母为了面子和虚荣心, 往往过高要求子女, 希望子女找到薪酬水平高、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突出、工作稳定的职业, 这样的要求往往使得多数大学毕业生感觉就业压力沉重。

3.4 个人因素

第一, 部分大学毕业生偏离对现实职业的认识, 导致其就业意识过于理想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因缺少真正的社会实践而很难对就业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 导致其对职业进行错误估计, 当一旦发现与现实不符时, 则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情绪。

第二, 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心理准备, 且有些能力素质尚未达到市场和用人单位需求。当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 就容易产生就业失败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从而直接影响其后续择业;当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时, 其就业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挫败感。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就业心理, 使其在择业时丧失勇气和主动性, 进而导致更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4 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不良表现的策略

为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就业心理表现, 不仅需要外在因素诸如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大学毕业生的关心, 需要大学生自身作出调适。

从外在因素看, 首先, 国家应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鼓励支持新兴产业, 发展民生, 拉动内需, 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相关政策, 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机制, 努力拓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途径, 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国家应从工商、税务、信贷、社会舆论等方面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鼓励发展小微企业、服务业等,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家还应积极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畅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和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合理优化配置大学毕业生资源, 保证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建立公开、公正、客观的用人评价选聘体系, 倡导健康的就业理念, 并形成良好的就业竞争机制。其次, 学校应积极调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 优化大学生的培养模式, 深化教学改革的力度,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加强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努力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 强化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意识, 树立他们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学校还应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并积极开展相关就业心理健康咨询, 充分缓解大学毕业生的相关就业心理负担, 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最后, 学生家长在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上应实事求是, 要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切实评估子女的实际能力, 不对子女提出不切实际的就业要求。家长还应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并根据子女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 积极主动了解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 鼓励子女参与就业竞争, 培育子女的挫折承受力, 增强他们就业心理素质。

从内在因素看, 首先, 大学毕业生应该客观认识自己, 不断积累就业资本。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特征, 再结合就业岗位进行匹配分析, 以最终找到符合自己的有效求职目标。另一方面, 大学生应加强个人的道德水平修养, 扎实地学习专业知识,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 并在实践中认识社会, 要不断地完善自我, 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团队、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 为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自身的就业资本。其次, 大学毕业生应该科学规划就业生涯, 树立就业自信心。同时, 大学生在就业时应增强自信心, 要勇于去迎接挑战, 敢于竞争。实践证明, 在有力的就业资本支撑下, 自信的毕业生更能获得招聘者的青睐。最后, 大学毕业生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增强就业心理承受能力。另外要正面就业中的失败经历, 不要自寻烦恼, 而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重新寻求新的目标。要相信失败能给人以经验, 给人以锻炼, 成功的求职者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他们的成功也是在失败基础上获得的。

参考文献

[1]王少梅.影响大学就业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6) :69-70.

[2]张彩霞.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个体因素分析及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6) :47-48.

[3]周广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指导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10) :95-97.

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及特点 第5篇

2012-7-3 10:11:44来源:渭南市统计局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现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市场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华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呈现出一些特点和趋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据华县统计局及劳动服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大约为55000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约29.5%,2011年一季度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为54726人,占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9.4%。由于国家对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约增加274人,增长0.5%。

二、农村从业人员的结构特点

(一)性别结构,男性居多

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性别结构来看,农村就业以男性为主,仍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2012年一季度乡村男性劳动力转移人数约为28190人,占总转移人员的51.3%。

(二)接受技能培训情况

2012年一季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接受培训的人数约为23000人,占总转移人数的41.8%,其中:女性约为11000人,占转移就业前接受培训人数的47.8%。就业培训形式有两种:引导性培训人数约为13000人,占总培训人数的56.5%;职业技能培训人数约为9800人,占总培训人数的42.6%。从培训情况看,接受培训人数尚未过半,还需有关部门加大动员力度,力争人人都能接受培训,提高华县转移就业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树立华县人对外的良好形象。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据华县劳动就业服务局预计:2012年一季度,华县向县外省内转移就业人数约为19756人,占总转移就业人数的35.9%;省外转移人数约为32000人,占总转移人数的58.2%,其中:长江三角洲转移就业约8574人,珠江三角洲转移就业约9037人,华北地区转移就业约3610人,东北地区转移就业约1963人,西北地区转移就业约1619人,西南地区转移就业约1381人,其它地区转移就业约4857人;境外劳务输出约为87人,占总转移就业人数的0.2%。从劳动力转移就业地域分布来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输出地。在外出农民工群体中,半数以上是跨省流动就业,还有35.9%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在省内流动就业。

(四)乡村从业人员从事行业分布

据统计局2011年调查预计:2012年一季度乡村从业人数约为 157765人,其中:从事一产的人数约为126417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80.1%;从事二产的人数约为8429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5.3%,其中工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2.3%,建筑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3.1%;从事三产的人数约为22919人,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1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约总乡村从业人数的3.5%,住宿和餐饮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2.1%,其它行业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7.3%,交通运输及信息传输约占总乡村从业人数的1.6%。

三、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趋势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变化,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人口素质瓶颈和资源约束瓶颈日益显现,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升级和梯度转移势在必行,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国家重要战略任务。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决定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态势,也为我县劳动转移指明方向。

(一)农民工流动就业的基本趋势

总体来说,华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将呈两大趋势。一是流动就业的规模将继续扩大;二是流动方向的集中化不减,分散化增加。

1.受需求与供给因素的直接影响,华县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从需求看,就业与经济发展需求变化密切相关,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样如此,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能就业。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呈现规模扩大和素质要求提高的总趋势。一方面,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将得到较快发展。从目前来看,对劳动力需求最大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工种的用工需

求将主要由农村转移劳动力来满足。这种持续扩大的就业需求将会带动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从供给看,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需要通过流动就业方式实现向城镇的转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华县将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巨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及其转移工作有力推进,必然导致华县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的相应扩大。

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很显然,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增加将互为影响,相互促进。华县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规模也必将进一步扩大。

2.受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利益导向的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总体上仍然是流向发达地区,但流向更为广泛,呈集中化与分散化并存趋势。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城乡比较利益所导致的,因此劳动力转移是向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集中,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仍是农民工流动就业的主要输入地。但由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逐年提高,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对农民工吸引力有一定影响。同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梯度转移,一批新的经济增长中心将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从而为农民工流动就业提供新的选择。一些农村劳动力将选择在本地或本省或其他相邻地区的城镇就业,流向将趋于多元化。

(二)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三大问题,亟需解决。

1.农民工的就业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一方面,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门槛仍然存在。虽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工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另一方面,近几年农民工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如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2.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政府对农民工工资、维权等方面的进一步重视,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劳动权益问题正在得到改观。但必须看到,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解决这方面问题,仍需付出一定的努力。

3.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与农民工技能素质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升级和梯度转移的过

就业特点 第6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研究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其专业特点、行业特性及其自身个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就业中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表现出自身显著特征。首先,其就业率较高,且以自由职业为主。艺术类大学生通常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展示个性,追求自由与理想,不愿受限于具体单位的相关要求,签约了较低。其次,就业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集中性,就业面较窄,主要集中在专业对口的行业。最后,择业灵活性较高,二次择业率较高,工作流动性较强。

二、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问题

1.就业单位不够分散,人才需求分布不均

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仅制约着该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空间,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更有很大的制约,进而影响艺术类人才的就业市场。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仍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而艺术类就业单位多选择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会城市、沿海城市等,导致就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无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宽裕的就业面,“北漂”等现象即艺术类人才分布不均的直接表现。

2.行业集中性突出,就业面较为狭窄

艺术类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教育口径口弦,使得相应对的行业较为集中。如艺术院团、文化馆、影视集团等就业单位为表演系、舞台美术设计系、戏曲学院等院系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而这些行业显著的单一性质,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面无法有效拓宽,加之其对专业知识的依赖性较强,更使得学生就业市场缩小。

(二)主观问题

1.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矛盾显著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具有富有激情、有理想、情感丰富等特征,其在逐年不断增加的艺考大军中突破重围进入理想的院校进行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抱有很大希望。同时由于当前社会媒体对艺术行业存在“一夜成名”等不良的宣传,以及艺术学科学习、行业投入均具有较高的物质投入,使得部分学生在择业时期望获得专业对口、薪酬福利高的职位,而该领域就业现实竞争十分激烈,与学生的心理期待形成反差,继而影响其择业就业。

2.就业期望与自身能力存在脱节

艺术类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社会各方面影响,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过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对职业规划与发展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重视程度不足,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过于重视,多数艺术类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知识积累方面,人文社科等有助于增强其综合素养与就业能力的课程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种学习过程中知识储备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定位性偏差,使得艺术类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性经验等各方面的缺失使其无法较好地适应职场,甚至存在过度肯定自身能力的问题,相较于综合院校学生其在自我约束、集体意识等方面也不足,造成了无法满足自身就业期望的现象。

三、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

在学生还未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前,其对自身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此时若单纯采取测评的方式对其职业价值观进行明确,不仅可能出现测评结果与学生个体认知不符的问题,甚至可能完全相悖。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其职业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制定,坚持系统性、连续性及前瞻性的基本原则,将就业规划指导作为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作。一方面,应加强建设职业规划队伍,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保障,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不断职业化、规范化、系统化,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经验,了解艺术专业各就业行业的发展情况,从而结合学生实际给予有效、合理地指导。另一方面,应重视校内艺术类就业指导或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构建融合学科教育、实践活动、模拟实训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教育支持。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增强就业能力

择业观的形成主要受到个体在初入工作情境时所积累的经验,对自身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反思,家庭、社会以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科学的就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评价,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进而明确自身的发展与择业需求,有目标地择业与就业,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社会层面

1.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强艺术类学科建设

一方面,应从优化艺术类大学生评价体系着手,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进而系统地对全国艺术院校学科设置与建设进行调整。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专业知识、人格等各方面的基础上,纳入新的评价元素,包括学生个人的参赛及获奖情况,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文化知识体系等,进而以此为依据对全国艺术院校进行有层次、有重点地扶持,优化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对艺术市场发展的支持。在当前我国文化艺术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背景下,其国际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更为突出。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各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及艺术素质等要求更高。因此,国家应加强对艺术学科建设及其市场培育的重视,促进艺术院团不断健全完善其用人机制,为广大艺术类大学生提供职位与发展平台。

2.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机制

由于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化问题,使得社会劳动力的流动性不足,并且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去到中小城市就业的选择,使得就业市场呈现出“二元化”现象。因此,应继续对定向招生模式进行健全,如艺术院校应定向招收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区的艺术特培生,其毕业后回原地就业,进而实现对该地区艺术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国家还应继续探索适合中小城市吸收艺术类毕业生的相关就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促进艺术类人才的流动。

3.健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在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渠道、形式不断多元化、灵活化的趋势下,相关部门应在鼓励、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由择业方面给予支持:其一,构建完善的信息流通平台。其二,在财政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其三,对现有自由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其四,提供有针对性的基础技术培训、中介服务等。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作为推进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事业,高校与教育部门应转变以往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认识,从科教兴国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围绕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就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学校、社会层面进行调整,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同时,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艺术类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与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松.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应对策略[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4:114-117-123.

[2]徐咏.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

[3]闫辉.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124-127.

[4]袁庆华,王永亮,张龙.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49-50.

[5]王玉苓.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442-445.

“90后”大学生就业特点的探讨 第7篇

“90后”大学生总的特点可概括为:年轻、稚嫩、不受约束、爱表现自我、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自信张扬;由于家庭间贫富分化严重, 个体差异大;绝大多数“90后”均为网民, 通过QQ、微信等网络交流是其人际关系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实中, 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90后”生活在物质条件较好的年代, 绝大多数的“90后”是生长在“6+1”的家庭, 因此, 大多比较自我,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90后”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也表现出不同于“80后”的如下特点。

1 职业理想远大, 追求实际

职业理想是大学生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 凭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 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 是大学生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90后”大学生职业理想远大, 敢于想象, 他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宏伟, 希望成为各自领域的大家。他们积极乐观, 虽然在就业的大环境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 还是有95%以上的毕业生相信自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数据来源于诺姆四大公司的《2014~2015校招报告》) 。从毕业以后就业地点偏好来看, “90后”大学生还是更加倾向于留在大中城市, 不愿意在小城市, 希望留在东部沿海城市, 不愿意到西部地区。但当被问及如果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 是否会选择回小城市时, 他们认为, 如果在大城市和小城市工作是差不多的话, 很多“90后”还是会选择回去, 因为他们找到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找到工作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 而不是死守在大城市。

2 追求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重良好的福利待遇

“90后”毕业生自主性强, 有自己明确的择业观, 很难受人左右。最明显的表现是, 虽然签约率已经比往年略增, 但与目前就业市场的火爆相比仍不相符, 预期低了一点。很多人还在观望, 这主要因为他们的自主性很强, 在确定是否和单位签约时, 会仔细考虑各方面因素, 即使学校动员, 也不会急于做决定。在择业观上, 他们也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非常在意未来的发展, 过去毕业生更看重薪酬及地域, 而“90后”毕业生排在第一位的是将来的发展空间, 包括专业对口度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有没有深造培训的机会, 未来的平台有多大等。现在的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大, 他们会多方判断这份工作能为未来发展带来什么。“90后”毕业生更加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更加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今后的发展空间, 更加理性和务实, 而不是简单地看企业的知名度和收入。

除了追求广阔的发展空间外, 他们也同样重视良好的福利待遇, 比如, 周末能不能实现双休, 节假日能不能回家陪父母, 他们不再像70、80后为了较高工作报酬而放弃休闲娱乐, 在他们看来,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项工具, 工作是为生活服务的,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 他们更倾向于工作让位于生活, 他们常常可以“说走就走”, 留下老板一脸的茫然。

3 崇尚个性化发展, 不落窠臼

现在“90后”的大学生选择职业不仅限于传统的职业, 例如医生、教师、会计、律师等。由于他们生活环境的丰富化, 使他们在生活中接触了很多非传统的职业, 例如形象设计与咨询顾问、理财师、保险师、调酒师、DJ、营养师等。“90后”这一代大学生, 由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普遍较好,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候就学习音乐、美术、舞蹈、棋类等特长, 使其有较好的艺术修养, 这也为他们在择业时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除此之外, 因为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精神生活丰富化的必然要求。这也使得“90后”大学生择业时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 70后的父母, 通过几十年的奋斗, 其本身工作、生活条件良好, 不过多的寄希望于孩子的发展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 父母不再过多的干预孩子择业, 因此“90后”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有更大的自主权。另外一方面, “90后”的大学生家境条件不错、生活压力不大, 这也让他们在择业时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4 思想活跃, 创意求职

“潮”是“90后”毕业生的集体特征, 而这一点在求职上也得到了验证。晒博客、玩微博, 这些潮方式也全方位运用到求职上, 有人已经有斩获了。过去的大学生求职的渠道主要是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种招聘会、亲朋好友的介绍、通过企业的招聘主页和大型招聘网站进行应聘。现在的“90后”们, 不再局限于被动的等待企业来招人, 而是自己主动出击、设计个人的求职网页, 向整个互联网推销自己。除此之外, 开始通过微博、朋友圈来求职, 这样“潮”的求职方式与他们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 他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网络世界, 对现实中的朋友圈依赖越来越少。与此同时, 求职的时候也开始利用依靠兴趣爱好建立起来的群组、俱乐部等陌生人圈子。

5 创业激情高, 创业能力欠缺

“90后”接受新鲜事物较多, 加之受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他们大都心怀抱负, 希望一试身手, 从打工者的角色转变为老板。这代人对于网络的运用是无与伦比的, 他们懂得如何使用互联网, 如何搜集信息, 如何传播信息。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起成长的, 能够很快吸收海量信息, 敏锐地捕捉到商机。

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 电商走进了大家的生活, 电商的发展也为“90后”大学生们创业提供了机遇, 据调查, 90%以上的大学生都参加过网购, 并且, “90后”大学生也开始做微商——通常是做一些化妆品、学习用品、日用品的一些代理, 通过微信圈进行销。微商的低门槛, 刺激了“90后”们的创业激情, 打开朋友圈, 似乎个个都是做微商的。但是, 经过了解, 似乎很少有微商是真正赚钱的, 刚开始的时候, 通过朋友的光顾, 还有一点微薄的盈利, 到后来, 周围的朋友买过之后, 生意就变得难做了。他们的创业能力普遍欠缺, 缺乏社会经验, 存在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吃苦精神、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同时, 由于受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场地、创业环境、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制约, “90后”谋求自主创业难度很大, 需要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支持。农村大学生的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欠缺, 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更差一些。

“90后”的大学毕业生, 已经进入社会两年, 职场的这批“新生代”不知适应如何, 年轻、稚嫩的他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他们?

参考文献

[1]李爱民.“90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02) .

[2]丁静, 刘宁.“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0 (32) .

[3]胡维芳.后危机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与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 2010 (6) .

[4]张富珍.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指导[J].江苏高教, 2003 (6) .

高职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 第8篇

提升就业能力是保障高职生就业的重要举措, 正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就业能力是指使个人可以获得工作并持续保有工作的技能, 它是指不管从事哪一个职业都需要具备的能力。从高等教育的角度讲, 就业能力是指学生在毕业时具有获得工作职位的能力, 而不仅仅是学生获得就业。获得就业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 而拥有就业能力才能使毕业生获得持久的就业和职业生涯保障。国外学者认为具有就业能力的毕业生一般应具有以下特质和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意愿、自我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团队工作和人际关系能力。我国学者研究显示, 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我们认为高职生既具有大学生的一般特点, 又具有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与需求。本文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特殊情况, 编制了测量高职生就业能力的问卷, 以更加明确高职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同时用此问卷对高职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了调查, 了解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发展特点。以期为高职院校制定就业指导政策提供心理学依据, 为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人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滨州职业学院各系中选出864人对《就业能力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然后在山东省各高职院校以班为单位随机抽选549人进行就业能力调查 (见表1) 。男女总

2、研究工具

《就业能力调查问卷》是研究者参考有关就业能力研究文献, 在王苑编制的问卷中的《就业能力》的23个条目的基础上, 针对高职生的特点, 并通过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建议自行编制而成, 然后请有关专家审稿修订。此问卷由32个条目构成, 评定使用“完全赞同”、“很赞同”、“比较赞同”“一般”、“不太同意”、“很不同意”和“一点也不同意”七级评分标准, 分别记7~1分, 总分的理论范围是224到49分, 由于部分条目采用了否定式陈述, 对这部分条目在统计前进行了反向计分处理。得分越高, 表明就业能力越强。

3、程序

首先对《高职生就业能力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然后用此问卷对一、二年级高职生进行测查。最后运用spss11.0for windows和Amous4.0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为了了解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首先随机选出一半的被试 (A)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发现KMO=0.87, 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 (Sig.=0.000<0.01) , 说明很适合做因素分析。对这32个条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抽取, 并按Varimax进行转轴, 共抽取了五个因素, 五个因素共解释了50.304%的变异。因素一包括10个条目, 由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组成, 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与问题解决有关, 故命名为“问题解决”;因素二包括5个条目, 由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组成, 所涉及的内容与人的交往有关, 故命名为“人际交往”;因素三包括6个条目, 由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组成, 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与团队合作有关, 故命名为“团队合作”;因素四包括6个条目, 由时间管理、金钱管理、自主学习和职业规划能力等组成, 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与自主管理有关, 故命名为“自主管理”;因素五包括5个条目, 由忍耐力、心理调试能力和抗挫力等组成, 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与应对挫折和意志力有关, 故命名为“适应能力”。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P﹤0.01) 。 (见下页表2)

用另一半被试 (B) 对该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使用结构方程软件Amous4.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本研究修订后的问卷的信效度分析表明, 在信度方面, 该问卷重测相关系数为0.77, 项目一致性系数为0.90。在效度方面, 如表3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较好, 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高职生就业能力特点

以年级 (一年级和二年级) 和性别 (男和女) 为自变量, 以就业能力各维度及就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 进行2×2因素方差分析 (见表4) , 结果显示, 各年级在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维度上主效应不显著, 但在问题解决、自主管理、社会适应和就业能力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 F (1, 545) =7.45, P<0.01;F (1, 545) =13.10, P<0.01;F (1, 545) =5.58, P<0.05;F (1, 545) =8.21, P<0.01。性别在问题解决和就业能力总分上主效应显著, F (1, 545) =17.96, P<0.01;F (1, 545) =4.25, P<0.05, 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主管理和社会适应维度上主效应不显著。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高职生在就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上交互作用不显著。为了了解高职生在就业能力各维度及总分上差异, 进一步LSD多重比较发现 (见表5) , 在问题解决、自主管理、社会适应维度及总分上, 二年级显著好于一年级;在问题解决维度和总分上, 男生显著好于女生。

注:*p<0.05, **P<0.01

四、讨论

《就业能力调查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各项指标, 可作为高职生就业能力自评的工具。该问卷在有关就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高职生的特点, 从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主管理到社会适应能力,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各种就业能力。

在就业能力总分上, 二年级高职生显著高于一年级, 主要表现在问题解决、自主管理和社会适应这三个维度上。二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知识丰富及对环境熟悉的程度, 其就业能力高于一年级学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 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这要引起高职院校的注意。因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 是学生应具有的核心就业能力, 其中又以团队合作最为重要。高职院校在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 更应重视学生人际交往、合作精神等社会能力的培养。

对就业能力的总体而言, 男生显著好于女生, 这主要表现在问题解决维度上。这可能与不同性别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关。问题解决维度主要涉及分析推理能力、创新和学习能力, 有研究显示, 大学生的决策性思维能力、创新的实践力和合作力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生优于女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性别差异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由后天的受教育条件 (社会环境) 造成的。因此, 高职院校应注重高职女生推理决策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五、结论

高职生就业能力由五个维度构成: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团队合作、自主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二年级高职生在问题解决、自主管理、社会适应维度及就业能力总分上显著高于一年级;男生在问题解决维度和就业能力总分上显著高于女生。

参考文献

[1]、Saterfiel T H,  McLarty J R. Assessing employability skills. ERIC Digest (selected) (073) , (ERIC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91109.)

[2]、 郭志文等.就业能力研究:回顾与展望.湖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4 (6) .

[3]、Harvey,  Lee. 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 [J].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2001,  7.

[4]、张丽华, 刘晟楠.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 航海教育研究,  2005 (1) .

[5]、王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2006.

[6]、孙荣国, 郭传信. 决策性思维的性别差异. 青海师专学报,  1990, 3.

90后大学生就业观特点分析 第9篇

1 90后大学生就业呈现新特点

1.1 求职更为理性的一代

90后大学生们对高薪似乎并不感冒,求舒适,求长远发展的意愿比较明显。找工作对他们来说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生存,更多的是为了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90后更倾向于先找一份能保证生活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流动,最终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这说明90后已逐步接受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大部分90后不再强求留在北上广,愿意回到家乡发展,觉得在家乡会得到更好的机会,也更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充分体现了90后就业观的理性和务实。

1.2 有主见、更具创新精神的一代

90后大学生更有主见,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对自己的发展有要求。如果企业提供的岗位不满意就继续找下去。因此,“有岗不就”的比例明显攀升。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获取信息快捷、知识面广、信息量的扩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使得他们思维灵活,敢于创新。类似于积木堆砌师、手机游戏体验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这种要求创新能力比较强的职位,已经受到了许多90后求职者的青睐。在这些领域里,他们也开始逐渐展示出了不同于前辈们的“独特风格”。

1.3 E味十足的一代

90后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很多90后习惯于用微博、QQ、MSN等方式沟通,他们的求职方式也“E”味十足,“微简历”、“凡客体”、“淘宝体”等频现于90后职场人简历中。除了“微求职”,这些与网络共生的90后们还会积极利用互联网渠道,联系到知名职场专家或企业HR,请教求职经验和面试技巧,他们真诚、谦虚、认真的态度,往往会得到“达人”们的热心帮助,从中不难看出,90后比70、80后更善于通过网络整合社交资源,从而顺利地实现自我目标。

1.4 要钱更要闲的一代

90后大学生注重薪酬福利,注重假期休闲,注重工作生活平衡,注重发展机会,趋向于给自己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工作,他们对自由、尊严的关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1.5 更功利的一代

90后大学生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长大,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生理需求,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更能带来安全感、归属感、尊重感和自我实现感。所以,公务员、政府机关、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企事业单位,成为“90后”大学生比较看重的职业。为了求职成功,他们利用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络“拉关系、走后门”,(1)这也是他们疲于竞争的一种表现。

1.6 迷茫的一代

个性鲜明、追求自由、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但不屈从已有的规矩等就是90后职场人的特点。但面对择业的问题,他们也逃不过迷茫和不知所措的阴霾。他们不需要权重位高,也不向往大富大贵,更不想因为工作失去生活,而且最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说明90后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并不清晰。

2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就业形势不乐观

毕业生越等待越失去就业竞争力,应克服找工作“一步到位”、专业对口和“扎堆”机关事业单位的认识“误区”,先一步就业,一步早,步步早,先干才能锻炼成长,先干才能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先干才有新机会。所以很多毕业生已经抛开一步到位的直线思维,以“曲线就业”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2 就业市场不完善、机制不健全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建设,强化其服务功能,形成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主导,其他部门和社会就业服务组织共同发展,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务派遣、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和就业服务技术支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规范对各类职业介绍行为的监管,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防止就业歧视。完善职业介绍补贴政策,建立与服务成效挂钩的机制。

2.3 供给与需求失衡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错位,直接导致某些专业招生过剩、急需专业人才又供不应求。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具体来说,供给与需求的结构错位构成大学生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其就业,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地理及行业选择上。

2.4 大学生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就业问题

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爱好与实际无法调和等问题,都阻碍着大学生的就业。同时就业观念陈旧,重国有、重机关、轻民营的思想在许多毕业生头脑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考公务员上,出现了有业不就的现象。

3 90后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新重点

3.1 因材施教

针对如今大学生在职场中比较欠缺的抗压、解难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77%的同学都希望能通过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给予一些相关的帮助和引导,比如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求职技能培训和就业政策宣讲等。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完善学生的就业咨询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及时发布新的就业政策。

3.2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大学生在毕业时常感到不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感觉前途迷茫等问题,高校应当把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开设,并适当将实践实习环节前移,使更多的学生能尽早对专业知识和就业信息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能够清楚、准确地给自己进行职业定位。此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们在入校后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及团结协作能力。

3.3 重视网络教育,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

针对E味十足、物质生活丰富的90后,高校应当重视网络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地主动拓展到网络世界。同时要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指导教师队伍更加专业化,只有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才能做好90后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学生充分就业不仅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减少因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而带来的社会问题。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促使大学生充分就业。(2)

注释

1胡维芳.后危机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与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6):72-75.

就业特点 第10篇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1. 就业心理压力大, 而奋斗动力不足。

调查发现, 在回答“您认为女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哪里”时, 认为是就业的占47.54%, 居第一位;在回答“当前您最烦恼的问题是 (可以选择三种) ”时, 选择就业压力大的共199人, 占57.7%, 比位居第二的认为学习压力大的45%整整高出12.7个百分点;在回答“在日常生活里, 你想得最多的是哪方面问题”时, 在10个选项中, 选择“就业”的远远多于其他各项, 共81人, 占总数的24%。由此可见, 就业问题遥遥领先, 是最困扰当前女大学生的难题。

但是在问及“周末您通常”时, 238名女生中只有46人回答“上教室自习”, 仅占19.3%, 而选择“玩游戏”“呆在宿舍”“和恋人在一起”等的比例占80.7%。可见绝大部分的女大学生虽然感觉就业压力很大, 但真正为此去奋斗的实际行动并不多。

2. 择业心理期望值较大, 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足。

调查发现, 在回答“你毕业后最理想的职业选择是”时, 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外企职工”、“自己创业”和“国企职工”, 由此可见女大学生择业心理期望值较大, 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已经考虑“自己创业”, 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她们对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足。在回答“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什么感受”时, 选择“心情压抑无聊空虚、得过且过混文凭”的竟占52.21%, 选择“有自己的目标”的仅占29.65%。这个结果与择业心理期望值形成强烈反差。

3.展望未来态度乐观, 直面就业态度悲观。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大部分女大学生对未来充满相信, 具有比较乐观的态度。在回答“你觉得自己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吗”时, 选择“充满了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达到80%, 但是在回答“对您的就业前景怎么看待”时, 选择“比较担忧”和“悲观”的占到50%, 在回答“下面的现象您有哪些”问题时, 在12个选项中选择“为前途担忧”的竟达到49.76%, 看似矛盾却反映了一个问题:女大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未来理想与现实行动结合起来?

女大学生当前的就业矛盾心理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有着深刻的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原因, 值得我们深思。

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矛盾的原因透析

1.历史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 女性的地位虽然有着明显的上升, 但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 重男轻女思想深植在很多人的心里, 不会一朝铲除。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女大学生内心承受着沉重的历史积垢, 就业心理压力时时积压于心头, 而面对几千年形成的性别歧视, 很多女大学生深感转变这种重男轻女观念力不从心, 从而丧失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不用实际行动改变面临的就业挑战。

2. 现实原因:

经济格局的改变给女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毕业后统一分配, 女大学生就业的弱势现象不明显。然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用人单位会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但由于生理、家庭责任等因素, 使得女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劳动力, 成为限制女性就业的一个“瓶颈”。

同时, 我国目前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高峰期。据有关部门统计, 今后几年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 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 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500万人左右, 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从高校毕业生规模看, 总量大、增幅高是突出特点。“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更加剧了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拓宽了就业渠道, 使女大学生对未来产生了乐观态度, 而现实的残酷又同时引起她们的悲观失望, 就业的矛盾心理由此产生。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了对女性的格外排挤, 性别壁垒造成了女大学生的特殊困境。

3. 客观原因:

女性特殊的生理状况客观上妨碍了女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样性, 比如有月经期、需要生育、体力较弱等, 使女大学生在择业时常常是同等条件的女生常常竞争不过男生, 条件好的女生可能竞争不过差一些的男生。女大学生也由此产生了就业期望值较高, 但同时又有畏难心理, 怕竞争, 怕担就业风险的矛盾心理。

4. 主观原因:

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原因相互交织, 相互影响, 使得女大学生产生了心理上的障碍与弱点, 比如价值观的困惑产生的等、靠的依附心理和面子思想, 就业危机产生的失衡心理, 生理特征产生的畏难心理, 竞争意识薄弱, 怕担就业风险, 常常出现自卑、依赖、焦虑和攀比等心理问题, 缺乏与男性竞争的魄力和勇气, 导致以消极心态对待就业前景。

一些女大学生对社会对未来期望值高, 但自身缺乏积极主动的努力, 于是, 她们在心理上就容易产生不平衡感, 这种不平衡感给她们带来的首先不是对自我认识的重新把握, 而是产生一系列走向社会的不适应, 对未来感到失望, 对自己失去信心。

就业特点 第11篇

关键词:女农民工;金融危机;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C976.1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25-02

一、调查情况

根据对返乡后的80后女农民工调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大

此次经济危机中,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国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生产线上的70%是80后女农民工,在广东的一些地方,80后女农民工的比例甚至达到90%,企业减产、停产或减薪,使这些女农民工失业或返乡。

(二)女农民工就业年龄局限大,普遍较年轻

通过调查发现,16岁就外出务工的80后女性最多,20岁左右再返乡结婚生育,然后再继续外出打工。但是她们受年龄的约束性较大,好多企业排斥已婚的女农民工。为了避开女农民工孕、产、哺乳期,有的企业只招收19岁-25岁未婚未育的女农民工,甚至禁止女农民工在合同期内结婚生育,怀孕即失业。为了保住工作,她们都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更不敢生育。即使结了婚,也对外隐瞒。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女农民工中76.3%集中在16岁-30岁。

(三)文化程度偏低

2008年公布的第二次农业普查报告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0%。她们大都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仅仅接受过初等教育,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难适应现代经济机械化、知识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又制约了其向上流动。

(四)收入普遍较差,待遇低

80后女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月薪大约在600-1500元之间,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根据统计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专项调查显示,女农民工平均工资为1025元。她们干得再好也就是一次性地多得到一些报酬,并没有改换身份或者获得累积式福利的机会,她们与单位的关系只是以劳务换取工资的单纯交换关系,缺乏恒久的保障。

(五)劳动关系不稳定,流动性大

根据调查显示,80后女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定率很低。

(六)劳动技能单一,就业门路窄

受文化素质低的制约,80后女农民工从事职业主要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

(七)缺乏竞争优势

由于文化水平低、技能单一、性别歧视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结婚、哺乳之后,以初中文化为主的80后女农民工外出务工,无论年龄还是生理状态都不再在竞争中占优势。结婚生子后的她们,无疑最有可能在危机效应和产业升级的双重压力中率先出局,成为第一波受伤者。

(八)心理压力较大

80后女性农民工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他们追求独立、自立的意识不比城里的女性差,外出打工就是这种不甘居于人后的表现。但是由于各种社会保障措施的缺失,一部分80后女农民工回到农村还要“啃父母的老本”,这让爱面子的她们很不适应,焦虑、无奈等不良情绪就会郁结心头。已婚80后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对婚姻家庭的牵挂,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差等,使她们同样会出现心理问题。并且这些人正处于婚恋的黄金时期,常年的漂泊,不断地流动,交往空间的狭窄以及过大的生存压力几乎使她们的婚姻“窒息”,诸如焦虑症、失眠症等也会随之袭来。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心理保健常识,即使有了心理上的不适也不知道如何自我调节,更不知道求助心理医生,给80后女农民工的生活与生存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九)再就业愿望强烈

很多成家的80后夫妻,都不会干农活,由于收入少积蓄更少,这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差,留在家乡也无发展前景,并且常年在外打工且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所以,80后女农民工有强烈的再就业愿望。务工收入不仅是她们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她们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这些由80后女农民工失业而引发的社会压力日益加剧,从调查情况来看,她们最想从事的行业主要有:种植、养殖业、服务业、服装加工、电子等,目前最想参加的技能培训为:养殖技术、家政服务、缝纫等。

(十)对城市的向往强烈

80后女农民工处于求新求异、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年龄。很多人抱着长见识、多挣钱或将来有发展的念头而选择进城务工。城市的繁华,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对她们有着强烈的诱惑力。虽然因金融危机暂时回到农村,但城里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环境好仍是吸引80后女农民工的重要原因,并且90.0%以上不愿意就近在县城就业,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仍是她们的首选。这些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就业岗位多,能满足年轻人出远门、看世界、能闯荡的心理。

二、对策和建议

根据80后女农民工就业状况及需求调查,就进一步促进女农民工就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女农民工岗前职业技能培训、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帮扶机制

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工作或实习经验,因此缺少社会实践和职业技能已成为女农民工就业的瓶颈。要突破瓶颈,就要为女农民工提供增加社会实践、积累职业技能的实习和见习岗位,不仅能够让女农民工提前感受职场氛围,体会职场人际关系,还能帮助她们积累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建议构建属于女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妇联组织可以联合企业界、政府劳动部门、劳动派遣机构等建立健全针对女农民工的见习、实习、就业一体化帮扶机制。

(二)实现就业促进政策的集成化、信息化和及时化

各级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制定了众多促进就业、创业的措施,但有些措施和相关信息未能系统化地呈现给需求者。建议通过各种适合的途径和渠道向80后女农民工群体提供针对就业的信息,最好能做到整体编排,探求值得借鉴的经验加以推广。建议以区县为单位,使有关见习、就业、创业促进措施集成化、信息化,并做到及时更新,使大家能够通过同一平台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学习经验。

(三)就业服务应扎实、有效、深入、人性化推进

帮助女农民工就业时,要根据群体特点做扎实工作,不能搞形式化。每项工作都应建立科学的成果评价体系,争取所有工作取得实际效果。服务应惠及到80后女农民工群体的各个层面,探索适宜方式满足不同需求。

(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心灵帮扶、心理干预服务

就业特点 第12篇

一、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

(一)就业价值取向定位过于“功利”。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并不是“无工作可做”,而是“想做的挤不上”、“能做的不想做”、“做了的做不好”,造成我国就业形势出现畸形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点:一是学校和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评判标准。自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一来害怕孩子吃苦,二来受“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影响,都喜欢建议或者自行决定孩子报读的专业和学校。另外学校为了提高招生率,往往会轻视市场需求,迎合家长和学生的“虚荣心”,开设一些“体面”的课程,像法律、医学等,学校和家长的认知误区,导致一些企业“供大于求”,而另一些专业由于“无人问津”,相关企业又“求贤若渴”。

(二)学生自身就业观念淡薄,求职目的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没有充分认识到选专业的重要性。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性,报读专业时既没有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也没有考虑以后就业方向,盲目听从亲友建议,报读“面子”专业,最后又因为缺乏兴趣,无心学习,导致专业技能差,无法满足工作需求。2在实际工作择业中无目的性,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现今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又没有生活的经济压力,工作调换频繁,缺乏基本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3现在很多大学生求职都喜欢选择大城市、大企业,而不愿从基层做起。

(三)求职意向过于保守,缺乏自主创业的魄力。现今大学生找工作既有亲友“保驾护航”,又有学校“穿针引线”,且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求职渠道比较多,加之受过高等教育,工作适应性强,所以趋向于政府部门、国营大企业或者外资企业等比较稳定,或者有上升空间的高薪岗位,自主创业意识差。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方法

(一)学校、家长和社会环境会直接间接的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产生影响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一是要帮助学生练好职业技能和求职技能,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三是多为学生创造求职机会,学校要灵敏感知市场需求,开设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架起“直通桥梁”。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独立能力和责任感,督促孩子学好技能,其次父母应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也能胜任的工作,适当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让学生在社会上去慢慢磨练,积累经验和教训,迅速成长起来。

社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敢于创业的优秀大学生,给予优厚的扶持政策,消除创业顾虑;另外社会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提升上岗率,磨练意志。

(二)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讲,最关键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标准

学生必须明确职业是帮助自己独立,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职业自身并没有“好工作”与“不好工作”的区别,另外职业是需要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家长和学校只有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学生才不会被“狭隘的择业领域”所困惑,也会脚踏实地的学好职业技能,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上进行和工作激情,为顺利从业打好基础。

另一方面学生要立足自身实际,结合自身兴趣和优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效指引学生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也可以让学生展望自己的未来,为让学生在“荆棘密布”的职业价值提升路上,更加有信心,有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择业期是大学生的一个关键性阶段,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时期,“没有不好的工作,只有不好好干工作的人”,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认清自身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脚踏实地,虚心学习,相信一定能在纷扰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最合适的“定位”。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知识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逐年递增,国民素质教育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也成为困扰社会和国家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呈现一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面临“招不到人”的矛盾局面,归根究底就是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需求不匹配所造成,本文将以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特点和正确引导方法。

上一篇:业务测试下一篇:《史记·楚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