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2024-05-1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精选12篇)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1篇

一、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的生态建设

1. 提倡适度增长, 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 速度过快的经济增长必然会破坏社会原有的生态平衡, 从而造成生态危机, 因此其主张要控制经济增长, 提倡一种适度的经济增长。经济的适度增长就是将满足人的需要与避免造成生态危机结合起来, 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 它受到资源供给、环境质量、生态承载的约束, 因此不断扩大生产, 不断增长财富终会导致过度发展、过度生产的生态危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毫无疑问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 但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避免因过度发展对我们的生存造成影响。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进行资源的再回收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生态经济。它将生态承载能力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通过节约资源并循环利用, 达到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 能够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短缺的矛盾, 是一种比较好地解决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发展模式。

2. 发展绿色经济, 构建生态农业和工业体系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我国也在探索一条绿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发展绿色经济, 要求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从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步向以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经济结构转变。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要发展新型的现代化农业, 调整农业发展模式, 构建生态农业体系, 不断提高科技化机械化水平, 通过对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再利用构建绿色的农业循环系统, 农业生产也要保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还要构建生态工业化体系, 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的、能耗量大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 开发和利用高新技术以实现发展污染小、能耗低的工业产业, 推动工业发展模式转型。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体系要互相联合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二、发展民主政治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 扩大基层民主, 提高民众参与性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主张首先强调在基层民主上, 他们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生态性进行批判的过程中, 指出了资本主义的民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其认为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民众直接参与的基层民主。在这样一种基层民主制度下, 公民都有权利去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也有权利去选择一种对生态环境有利的生活模式。这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构建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构建基层民主, 有利于人民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监督政府公共部门的行为, 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从而为维护生态环境, 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另外还应鼓励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并适当加以引导, 提高公众参与性。只有人人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才能更好地开展环保工作, 解决我国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2. 政府要科学执政, 转变政府职能

科学执政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科学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党和政府要科学执政, 维护生态环境, 制订相关政策法规, 处理解决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求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以达到可持续的长久发展。科学执政要求执政的民主化与透明化, 为民众参与提供条件, 环保工作要严格依法依规进行, 并且要有突出的执法效果, 比如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生物能源、废水废气治理等。

政府的角色定位对于我国的生态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方政府要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努力向构建生态型政府转变, 充分重视和强化生态建设, 以生态优先为基本考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另外还要加强地方政府之间在生态建设上的区域合作, 组织协调好各地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互助。

三、建设生态文化

1. 人们自身要树立生态价值观念

人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 因此要从人们自身做起, 树立生态价值观念, 将生态理念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意识, 并且体现在日常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中。传统的发展观只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和占有, 没有看到自然对人类的制约, 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使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既看到人类的价值, 又不忽视自然的价值, 使人与自然能够共同发展, 和谐共处。

2.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提倡适度消费

现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 不同于传统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在传统工业社会下, 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人们把追求物质利益当成唯一目标, 认为只有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才会得到幸福和快乐, 人成了物质的奴仆, 这种异化的生活方式导致社会中出现很多问题, 也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金钱至上、功利主义、浮躁等社会现象, 这更提醒我们要重视问题, 倡导一种绿色生活方式, 共筑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外, 消费观念对于人们生活也有很大影响。提倡适度消费, 就是消费要有节制。传统的“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将消费异化, 他们把对物质消费的无限满足看作幸福的标准, 人变成了消费的机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莱斯就对现代工业社会中无止尽的物质消费的消费主义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批判。因此, 我们要建设生态社会, 就要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 适度消费就是在维持和延续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节制的消费。

3. 加强民众生态文明教育

近年来, 虽然随着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 一些公民已经具备了明确的环保意识, 但是对环保的参与意识仍旧薄弱, 因此要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 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民众的生态文明教育。只有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才能从根本上为我国生态建设奠定群众基础。为此, 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 通过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农业等有关生态建设的科普知识, 利用好学校教育的途径, 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育, 指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 唤起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总之, 要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加强对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 提高生态文化素质。

四、合理驾驭与利用科学技术

1. 合理使用与发展技术

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技术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 强调控制技术的大规模使用并限制经济的发展,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此是坚决反对的, 它认为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而产生的。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无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但由此就将一切后果归因于科学技术, 这是不恰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技术得到合理的运用与发展才有利于解决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这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科学技术从本质上看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 而是治理已经被污染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我们要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就必须要依靠科技进步。所以我们并不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是要积极地利用科学技术, 发展节能技术,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大对一些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程度。合理使用与开发科学技术,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 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 为我国的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科技条件, 提供技术上的有力支持。

2. 发展绿色科技, 构建生态化的科技体系

绿色科技也就是在从事科技发展与创新时, 着眼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利于人的健康, 尽量减少或消除科技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开发绿色科技比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资源开发技术等, 发展循环经济, 使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同时这也为我国探索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实现技术的生态化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平衡。马尔库塞主张技术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将过去那种规模宏大、资源消耗大的生产模式转变为规模较小、资源需求量小的生产模式。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对于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至关重要, 依靠新的技术可以减少废物产生以及对废物进行治理与回收再利用。科技的生态化是建设生态经济的必由之路, 开发利于资源长久利用的新型技术, 发展零排放技术、处理废水废物的新型技术, 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对于开发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要给予支持与鼓励, 逐步构建生态化的科技体系, 从而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保障。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思想的结合, 丰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 虽然其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具有局限性, 但它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的探索仍能给我国的生态建设带来启示与借鉴, 将其相关理论与我国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相结合, 找到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契合点, 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也让我们更加关注生态建设,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帮助。我们相信, 在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不断进行生态建设的实践下, 我们终会到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明天。

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独特的方式分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生态批判, 并勾勒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美好设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与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途径的探索必然会为我国生态问题的解决带来一些启示, 因此将其理论与中国的具体生态问题结合, 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建设,启示

参考文献

[1]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

[2]威廉.莱斯.李建华, 译, 满足的极限[M].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6.

[3]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4]余维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前沿, 2011 (15) .

[5]初丹.生态批判与绿色解放之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2篇

摘 要:继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并列讨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成为亮点,这既深刻反映了新一届党中央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又鲜明地显示了目前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目前,在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学习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随着全球问题尤其是生态问题的日趋严重和突出,“生态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和研讨。“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既坚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又找到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及主要观点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矛盾也与日俱增,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尤其是那些把自身迅猛发展建立在自然资源消耗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对利益的追求不但加剧了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恩格斯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频繁发生各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如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市事件、米糠油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应运而生,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面临人类严峻的生态问题时通过重新解读自然的观念,试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生态思想而提出的致力于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一)资本主义危机的形式发生改变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的综合危机,以本?阿格尔等为代表的学者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问题,认为生态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他们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不断扩大商品生产为基础作为利润来源的,而这种过度生产必然会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资本主义本身不可能为解除生态危机找到根本出路。“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产也就是破坏,……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就是生态危机……资本的逻辑就是不断地追求增长。……过度积累的危机被再生产危机加剧,再生产危机最终又根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因此,菜斯、阿格尔等提出以生态危机理论取代经济危机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中的经济危机。正是无产阶级对奢侈品的异化消费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被生态危机所代替。

(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社会主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他们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马克思认为,经济理性的危害一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二是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使劳动者失去人性。这样必然会与生态环境产生冲突,最大化的消费与需求刺激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从而导致对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生态的过度破坏。而生态理性是与生态保护相一致的,其社会生产目的不是以利润为动机,而是提倡一种适可而止的需求方式,尽量少用劳动、资本和能源,努力生产耐用的、具有高适用价值的东西。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实施生态理性,必须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保护生态的、自我管理的和自我解放的社会主义,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主义。”[3]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符合生态现代化,同时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模式,适度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主张在满足人类发展进步需求的基础之上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三)以使用价值取代交换价值

学者倪瑞华曾这样说:“生态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创建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而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因为,每种社会类型和文明形态都有相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4]生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论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要使使用价值从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必须使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只有克服了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分离、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使用价值才能够从交换价值中解放出来,劳动才能够从资本的锁链中解脱出来,劳动力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潜能。要使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生态系统实现其使用价值,就必须消灭交换价值、推翻资本,从而使劳动得到解放,最终通过联合劳动实现其使用价值,在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建立全新的财产关系。因而,生态马克思主义要坚持推翻资本的统治,克服劳动与劳动者的分离。

二、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马克思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与当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认为只有废除了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才能真正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由此可见,生态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内在地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要求。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核心主题。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人,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5]生态文明建设既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界看成是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存在物并且人的任何需求都是合理的,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也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认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片面夸大了“生态至上”和物种绝对平等的思想,忽视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这两个极端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类和自然的长远发展。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绿色社会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出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类自身的发展取决于他们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人类的要求超过自然本身的界限,自然界就要不堪重负甚至对人类进行报复。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社会,它建立在对每个人的物质需要的自然限制这一准则基础上,所以能够提供一个以生态可接受的方式满足人们的需求的框架,生产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获利。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一致性。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追求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社会是一个民主、公正、和谐的社会,人人享有自由和平等。它倡导建立民主稳定的社会体系来保证人的自由发展、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生态文明建设也倡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反对生态殖民主义,这就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领域的价值追求方面具有一致性。

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一)转变伦理价值观,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曾明确指出: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是千百年流传下来,厚厚地积淀在人们头脑中的控制自然的观念,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也正在于改变人们原有的控制自然的观念[6]。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相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必须积极转变伦理价值观,清楚地认识到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就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的环保责任感,要形成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念,不能无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肆意掠夺,可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将自然视为人类的“无机身体”,认识到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自然的破坏为代价的。具体来讲,应该将生态保护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完善环保的相关法律政策,培养每一名公民的环保责任感,改变过去“先污染再治理”的理念,改变为求短期发展而破坏生态的做法,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深化环保意识。

(二)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观点认为 “异化消费”促进了人们狂热消费的欲望,大大增加了资源环境的压力,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生态危机出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既要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发展的需求,又要维护自然和谐健康的发展需求,健康合理消费观的树立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适度消费以节俭为特征,它不反对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只是反对‘为地位而消费’的过量消费中的挥霍和浪费。”[7]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当下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比过去有极大提高,但人们仍然应该避免盲目追求物质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树立符合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综合考虑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诸方面利害关系的适度合理消费观,形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消费,培养人们形成适度生产、合理消费的生产生活理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三)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以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短期迅速发展主要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资源的消耗。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既要合理生产物资资料,又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需求和保持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适度经济发展的模式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过程之中,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原先的发展水平,又要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更好地进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类造福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甚至对人类自身造成巨大的危害。只有做到合理运用科学技术,趋利避害,避免因利用科技而导致的道德伦理问题和环境资源问题,既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要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道路。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缺陷和不足,但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应该继续研究和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充分了解其理论思想和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更加有效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而服务。

参考文献: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3篇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26-02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而肆意地占有外在他物。我们过分地陶醉在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之中,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倍加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之后的每一步却有了出乎意料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取消了。当听到大自然的呻吟与呐喊时,却很难从内心萌发出爱大自然的冲动与感悟,使人与自然形成异化,但马克思的自然观解决了生态问题并对此有了一定认识。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速度开始赶上并超越了自然界的自我净化速度。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生态环境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深刻反思。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两部著作中实现了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决裂,与此同时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进程,马克思在上述著作中蕴含了生态学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一方面反复强调自然和物质世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基础。另一方面批判费尔巴哈所谈论的人不是现实的人,所谈的自然不是处于人类实践中的自然,造成了自然、實践的分离,隔断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机联系,强调在实践中人类与自然之间形成了有机联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肯定资产阶级强大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对环境破坏造成的城乡分离对立,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异化与生态矛盾的结果,创造了人类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生态学的角度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而马克思关于“物质变换断裂”问题提出无限掠夺土地资源将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与后代需求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马克思扬弃和超越了西方启蒙传统的控制自然的观念,为“支配自然”的观点赋予了新的内涵,他说的“支配自然”是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控制,不是对自然的绝对控制,是在适应了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自然;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贯穿于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不变的话题。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最高产物。人不是什么宇宙精神或是神创造的,也不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而是在自然界运动、发展、变化基础上,通过本身特殊的活动产生的有生命的感性物质实体。人和自然界的一切物种一样,不是来自物质世界之外的产物,人本身是物质世界、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循环与流动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切存在物的总和,包括存在于人之外的自然和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自身的自然;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写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马克思认识到自然界创造了人,人从自然界中分化而出,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依赖自然界。

“生态环境”一词早在1869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阿格尔在1979年《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首次运用了“生态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方面,阿格尔本人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有过初步的描述:首先,在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之间的问题上,阿格尔将生态社会主义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和代表人物方面,阿格尔主要介绍了莱易斯的思想,其中论述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在北美的现实问题。第三,在代表人物方面,阿格尔认为:属于生态马克思主义传统的人物包括“傅立叶、马克思、拉斯金、莫里斯、克鲁泡特金、布克钦、弗洛姆、伊利奇、歌德曼、麦克弗森和马尔库塞”,而“主张表达得最清楚、最系统的生态左翼人士之一”是莱易斯。

二、当前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

当人们沉浸于奢华舒适的生活,沉迷于统辖支配自然的胜利喜悦,生态环境问题已进入人们视野。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这三大问题与建设和谐社会和当今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中说道,人类与自然正处于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为了让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在短时间内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以至于在开发、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高估了自然的承载能力,违背了自然规律。虽然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对自然无限量的开发和破坏,资源浪费,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随之而来要面临的是一系列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70%受到污染,40%受到严重污染,75%出现了不同的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城市空气雾霾PM2.5、二氧化硫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等严重超标,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土地沙漠化,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15.5%,目前约有5 900万亩农田,7 400多万亩草场,2 000多公里铁路以及大部分城镇、乡村受到了严重沙漠化威胁;森林面积减少,草地退化,水土流失,采伐毁坏速度呈上升趋势;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包围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水资源越来越少,42%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多,中国将被列入严重缺水的国家。人类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肆意妄为地开发、改造、利用自然,而使人与自然处于失衡状态,以此发展下去将会遇到灭顶之灾。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在污染环境、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得到帮助和启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计划。为了生存与发展,人类必须认识与处理好自己同自然界的关系。

(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过多必然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控制人口数量在适度范围内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增强生态意识,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同时解决人口过多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破坏问题。

(二)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的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努力。

(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界规律,正确利用其规律促进发展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高新型科学技术,实行低碳经济,循环发展,为更好地建设生态环境文明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今后,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保证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和法制观念逐步深入每个人的心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渐渐突显。法制不仅仅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更是一种必要手段。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赔偿制度;更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生态意识、环境意识,使文明行为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行为方式。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积极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当代生态环境及其存在的危机问题,努力将生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地说,首先把生态危机的根源直接归根于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深刻地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本质,为我们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倡导生态保护,将解决生态危机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中,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论证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坚持以“人类尺度”来认识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提供了正确的指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烈地批评了现代工业社会中时尚的消费主义,倡导一种“很少的劳动、拥有更好的生活”的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深刻反思传统的生活方式,树立新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第四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倡导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丰富了可持续的发展理论,对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經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4篇

在我国学术界,反响较大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译著主要是日本一桥大学学者岩佐茂在1997年首版的《环境的思想》和詹姆斯·奥康纳的名著《自然的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极具代表性地展示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两种路径,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前者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排斥现代生态学理念,特别是其自然哲学部分本身就有深厚的绿色底蕴。而后者则对此持质疑或否认态度,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方面是欠缺的,需要从全新的角度进行解构,才能弥补马克思主义在生态学领域的“先天不足”。无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这样的视角去解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思路去解构马恩的学说,有一点是肯定的,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连接起来的核心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所以“重构”和“重读”都需从此处着手。

一 马恩自然观的生态学维度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中最具生态学意蕴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恩格斯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2.马克思关于劳动理论的生态学意义;3.马恩对自然价值的肯定和对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论述;4.马恩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一)恩格斯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近代以来,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理解通常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根据余谋昌在《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一文中的解释,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卢风强调,这一解释的实质是人是宇宙的存在者,是最有灵性、最有力量的存在者,认识价值的源泉。[1]许多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的学者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他们认为马克思在社会观上虽然与资产阶级学者不同,但在自然观方面同他们一样,也是把人看做唯一能动的主体,是能够依靠技术改造和支配自然的“主人”。

事实上马恩的自然观并非如其所论,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主张对自然的绝对支配。马恩对于片面的“自然环境决定论”和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都是予以否定的。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有过一段极其重要的论述:“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愈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2]这段论述表明,恩格斯认为那种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观点是“荒谬的、反自然的”。这种观点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是基督教神学和工业文明。

(二)劳动理论的生态学解读

西方的环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诟病最多的是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他们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当中关于劳动价值、劳动过程的理论与现代环境思想是格格不入的。而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和纽带,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关系的过程,所以“劳动过程理论中的生态学问题”,对于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生态学内涵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资本论》第五章,“劳动过程”一节中,马克思对劳动过程,作了如下的经典论述:“劳动是人以自身的行为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自然力与自然质料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质料,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3]所以劳动的过程具有了双重性质,一是人的“目的实现”,二是自然“物质代谢”。由于劳动具有两重属性,人们常常会因此得出截然相反的评价,一种是强调“目的实现”的性质,这样就会把马克思理解为积极主张“支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另一种是强调“物质代谢”的性质,依照这一逻辑可以自然地推断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生态学的。

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stoffwechsel)的过程,对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1.“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4]56 2.“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过程。”[5]所以人通过劳动获取自然物(作为对人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通过消费把它作为废弃物排泄给自然,整个的过程就是“人和自然”的物质代谢。在把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材料互换视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前提下,自然对于人同时具有了两种意义。自然物作为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被获得,不再具有使用价值时以废弃物的形式重返自然。

上述的分析表明劳动理论的生态学意义有这样几点:1.把劳动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过程,就意味着这一过程包含了人类的消费生活在内,所以当我们思考人类的消费生活造成了今天严重的环境问题时,这种观点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即不能离开生产来讨论环境问题(消费生活中的废弃物问题)。2.马克思论述的调节、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观点也是很重要的,这种观点论述的不只是人对自然的支配,而且还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进行“合理的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对此,马克思还提出,要“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代谢”[4]926-927。正是为了能够进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所以需要把这种物质代谢置于“合理的调节”和“共同的控制”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的这一思想,为我们思考当代的生态危机与环境恶化问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视角。3.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自然虽然被赋予了人的性质,但是“质料”本身并没有改变,依然固守着“自我价值”,所以认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否定自然本身所固有的价值,这种论点是很片面的。

(三)自然价值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正是由于对马克思的劳动理论的生态学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致使某些学者误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漠视、否定了自然所“固有的价值”。同时他们还认为,对于自然马克思主义还犯了另一个“错误”,那就是否定了“自然的极限”、从而“以永不退化的大自然”为前提认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无限增长,而在当代,自然资源的“有价性”与“有限性”,是一个被普遍认可的事实,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是否真的是一种“绝望的哲学”呢?

首先,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两大关系中,前者的矛盾显然是更加尖锐、突出的,因此时代的主题和任务,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关注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而不是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影响上。此外,当时的欧洲,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工业规模有限,人对自然作用的深度、广度也有限,人们普遍认为资源是无限、无价、无主的。因为资源随手可得、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在生产中常常不计入成本,所以人们对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并没有全面的认识。

其次,虽然受时代的影响,马恩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他们还是肯定了“自然所固有的价值”。1.马恩认为,人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马克思指出:“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6]2.马恩进一步指出,自然资源虽然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但是它进入社会生产过程,就会成为社会的重要财富,是人类劳动借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源泉。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7]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强调的也是这一观点。

马克思对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的认识,有一个较复杂的转变过程。在马克思的早期文本中确实对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有着过于乐观的想法,他认为资本主义在完全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桎梏之后,可以轻易解决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同时由于政治因素,马克思需要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进行彻底的批判,所以对于马尔萨斯提出的与人口问题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稀缺理论一直保持审慎的态度。但是之后马克思对于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看法发生改变,通过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深入研究,他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生产至今不能,并且永远不能像掌握纯机械方法或无机化学过程那样来掌握这些过程。”“至于煤和金属(以及木材),它们随着生产的发展已变得非常便宜;然而在矿源枯竭时,金属的开采也会变为比较困难的事情。”[8]在《资本论》中,他继续强调,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进步,不仅意味着对劳动者剥削手段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对自然掠夺手段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只有使自然资源(以土地为代表)消耗殆尽之后,才能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所以,最终马克思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耗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9]由此可见,马恩不仅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问题,而且极具洞察力地分析了造成自然资源稀缺的原因不仅在于自然本身的有限性、更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大生产。

(四)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协调进化

马克思曾经说过:“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0]正是由于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全面、深刻的物质转换关系,因而在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协调二者的关系。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岩佐茂,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指出,在青年马克思关于“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统一的思想中可以解读出这样的观点。

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论述,“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才是人的现实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

马克思明确主张“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马克思不只是把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来把握,而且也把自然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对象化的对象或材料”(即“人化自然”)来把握,主张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他把二者的统一看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自然界真正复活”,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也不同于主张人类应该匍匐于自然之下的“自然中心主义”,而是在“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统一的前提下,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恩自然观的重新解读,不仅有力地回击了某些学者站在西方传统的环境哲学立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责难,而且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是“人与自然本质上的统一”

从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主义解读来看,所谓“生态”,特别是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实质上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化自然”即人类的生态环境成果,而不是外在于人类的纯粹的自然界。“人化自然”的积极成果,就是“生态文明”;其中的消极部分,严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部分,就可能成为生态危机。所以从生态主义的视角来看,马克思的自然观,既不是强调人类可以任意征服自然的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在自然面前消极无为、否定人类的现代化进程和工业文明,主张“重返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马恩自然观所强调的基本立场,应该是“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这与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根本一致的。

(二)以人与自然的正常关系为标准重构“生产-消费”关系

马克思通过分析人和自然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交换”与“相互制约”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重要视角与基本思路。这就是人类必须以“人与自然的正常关系”为标准,实现“生产-消费”关系的重构。人是以生产劳动为媒介,来完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的”,所以生产劳动本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环节。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需要分解、改变我们的自然、要产生“废弃物”,所以必须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人与自然的正常关系。但是资本的逻辑就是追求高效率、高利润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为了支撑这种生产模式,“消费是美德”、“用过就扔”得到大肆宣扬。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变成了一个过度消费的社会。大量消费、伴生的“大量废弃”正是导致20世纪以来人类环境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所以,马克思批判了造成“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出现断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括了消费方式),这种“生产-消费”方式一方面造成社会财富极端不公平的积累,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自然的异化”,导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人类如果想最终摆脱生态困境,就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之上,实现“生产-消费”关系的彻底重构。

(三)要以“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取代“统治自然”的理念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坚信人类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始于价值观的“革命”,所以人们应该确立这样的价值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是通过人统治自然,而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控制得以维持的。而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对人自身力量的控制来实现的。近代以来,“支配自然”的观念逐渐盛行,但是人类实现“支配自然”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通过认识、正确地运用规律,人类可以成为“自然界自觉的、真正的主人”[12],同时他通过古代小亚细亚和中东地区气候环境的变化告诫人类,在“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取得的成就和胜利总是暂时的、局部的,我们既不能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也不能“像统治异族一样”去统治自然,否则人类终将会为之付出代价。人类对自然应该怀有必要的敬畏之心,同时只有通过控制人类自身的实践来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可以避免“自然的报复”,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性发展。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否内在地具有生态学的意蕴,一直是生态马克思主义争论的焦点。在生态学视域下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学的内在联系,是明晰这一问题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学内容由四个层次构成:1.对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2.劳动过程的双重性和劳动理论的生态学内涵;3.对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源稀缺性的论述;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卢风,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69.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5.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6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7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论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5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6篇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它兴起并形成于1970—1980年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生态学的角度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描绘了一幅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画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人类提供了一条用理性的集体主义而非国家主义来化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现实途径。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内容已经十分丰富,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学理联系尚无人论及,本文拟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集体主义结合起来,从人类层面上提升集体主义的价值功能,并尝试揭示集体主义的普适价值。

一、资本主义双重危机及其根源分析

1.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双重危机论”

1850年代,马克思一直注视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并十分重视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的产物,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最终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后来,资本主义采取福利政策,并且运用凯恩斯主义对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世界表现出来的经济滞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011—2012年美国的债务风险及欧洲债务危机等,再次证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

1990年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摒弃“生态危机取代经济危机”的观点,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新认识——“双重危机论”,即资本主义同时存在着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奥康纳认为,必须对马克思的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建,并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重新解释,因为在马克思的理论阐述中自然界内部的生态联系和它们对生产协作的影响被相对地忽视了。所以,资本主义不仅存在第一重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存在第二重矛盾,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同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第一重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第二重矛盾导致了生态危机。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奥康纳提出了三种类型的生产条件:外在的物质条件、生产的个人条件、生产的公共条件。生产条件的供给不是无限的,资本主义不能突破生产条件供应方面的瓶颈,如果自然资源、劳动力、基础设施的成本明显增长,就会遭遇第二重矛盾。资本的积累和经济危机会导致生态危机,而生态问题及其社会反应又会导致经济危机,两种危机相互影响。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

关于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高潮时期(1980—1990年代初)的主要代表人物威廉·莱易斯(Leiss William)、本·阿格尔(Bne Agger)、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 Bellamy Fosetr)都作了相关分析,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首先,人的主观因素引发了生态危机。如加拿大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威廉·莱易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确立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控制自然”的观念颂扬人的力量,使人们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人们产生了“一种不断增长的对自然‘奥秘’和‘效用’的迷恋和一种要识破它们以获得力量和财富的渴望”[1](P35),最终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加拿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认为,消费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大力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忽视了地球生态系统资源的有限性,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必然加剧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法国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安德烈·高兹认为,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狂热也是引发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这种狂热的经济理性必然破坏生态环境并加剧自然资源的匮乏。这些分析表明,人们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念等主观因素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

其次,社会的客观因素引发了生态危机。高兹认为,不同的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如资本主义的核技术带来了核事故、核污染、核垃圾等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属于后工业社会的技术如太阳能、风力、地热等则安全清洁而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它们具有反资本主义的倾向。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从生态的角度讲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的目标不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是追逐利润的增长,这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可能按照生态原则来组织生产,这种追求资本短期回报而忽视中长期总体规划的生产方式必然超过环境的承载极限,最终引发生态危机。总之,这些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的消费观、资本主义的技术理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制度等因素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集体主义路径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们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他们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成因,探求了生态危机的化解之道,其解决方案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的、不是个人主义的而是集体主义的。

莱易斯主张从更新观念入手来重新定位“控制自然”,把它理解为将人的欲望的非理性方面置于控制之下,“即它的主旨在于伦理的或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科学和技术的革新”[1](P168)。阿格尔也主张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消费观来更新人们的需求观、消费观和价值观。这些新的需求观、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伦理思想不是为了个人享受,而是旨在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具有人类集体主义的价值倾向。阿格尔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战略,认为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既能满足个人需要,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兹和奥康纳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化解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的最佳选择是生态社会主义。他们主张复活社会主义的理念,在实践中实现社会主义与生态运动的结合,最终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自我约束的、节俭的和可持续的。福斯特认为,要化解生态危机必须建立起新的生态文化或生态道德,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人与环境相协调的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特别是优先考虑穷人而不是利润和生产,必须强调满足基本需要和确保长期安全的重要性”[3]。要拯救地球,就必须首先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

综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案,不外乎两点:一是更新道德观念,二是实行生态社会主义。

所谓更新道德观念,无非是要人们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角度,约束自己、理性消费,节约资源、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树立一种集体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念,摒弃自我中心主义。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公共问题,而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协作,需要全球人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一种全球伦理精神,也需要各国政府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由各国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对全球问题进行全球治理。全球伦理的本质是在各民族、国家之间对人类整体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各民族、国家都能分享全球利益,也要求各民族、国家为了人类的集体利益而割舍自己的部分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民族、国家相互依存并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人类集体主义。

实行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提出的化解生态危机的政治解决方案。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虽然它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尚有一定距离,但它也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在当代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情况下,对以个人价值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化理念的否定,也是对以集体价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的一种弘扬。生态社会主义还表明,资本主义的个人中心主义文化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显得无能为力,而凸显集体主义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化却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总之,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化解生态危机的方案中,无论是更新道德观念,还是实行生态社会主义,他们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不是个人主义或国家主义的,而是站在全人类立场上的人类集体主义。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它本身就蕴含着一种集体主义理念。马克思曾经从人类这个集体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它包括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人类要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4](P161)人与自然之间必须进行持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其次是人类要热爱并保护自然的原则。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应该爱护自然,同自然界共同生长。马克思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根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5]再次是人类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原则。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支配自然界。”[6]这三个原则本身就蕴含着一种集体主义理念。集体主义不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同样也是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原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一个整体,如果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国家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引发生态危机,就会连累整个人类群体共同品尝生态危机带来的恶果。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三原则是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之上的一种人类集体主义,是一种包含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的价值原则,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提供了可能和依据。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催生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领域,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这两个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共同构成其对理想社会的描绘:“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4](P185)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两个领域分别有着不同的现实作用。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在社会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是用来化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在自然领域的集体主义思想就完全可以用来化解当代资本主义引发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危及的是全人类的整体利益,任何民族都不能置身事外,任何国家都不能单独解决这个问题。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案中,无论是更新道德观念还是实施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策略,都是站在人类整体的集体主义的立场上,要求全人类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意识,遵循全球伦理,各民族、国家要承担起相应的道德责任,以共同解决生态危机,这就是广泛意义上的集体主义或者人类集体主义。因此,全球化时代的生态危机催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开辟了新的场域。

集体主义精神是人类的古老文明,是一种普适价值。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使人类由弱变强,从自然界里脱颖而出;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使每一个部落、每一个民族战胜了一次次天灾人祸,化解了一次次生存危机。面对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求助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低层次的集体主义不但无济于事,而且还会阻碍这一全球危机的解决,只有站在全人类的高度,用最高层次的人类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理性精神来捍卫人类的生存权利,才能真正化解人类的生存危机。

[1][加]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M].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2][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梁树发,黄继锋,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486.

[3][美]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7篇

关键词:大卫·佩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

现为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地理系名誉教授的大卫·佩珀, 1963年, 在英国的利物浦就读大学, 大学毕业时获得了地理学的相关学位;随后, 他又在牛津圣约翰学院学习农业学;最后, 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得到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1969年, 大卫·佩珀受聘进入成立不久的牛津大学理工学院进行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曾与人合编《和平与战争之地理学》 (1985) 和《危机中的核能》 (1987) , 主要著作包括《现代环境主义根基》 (1984) , 《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 (1993) , 《现代环境主义导论》 (1996) 等一系列的论文和评论。

起初, 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 佩珀的主要关注点始终放在了现代生态环境的变迁上, 可是这样的关注只能使他成为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 对于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忧虑和担心才是促使他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真正原因。佩珀认为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优先处理社会公正问题, 只有在社会的普遍公正的情况下才能够真正改变现今的环境状况。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使得佩珀意识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括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 并且, 明确地指出了解决问题方式方法, 这就促使佩珀开始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1984年, 《现代环境主义根基》一书的发表标志着佩珀将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开端。书中对于当代环境主义的历史根源及哲学根源进行了解释, 同时, 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当代环境问题的讨论之中。佩珀主张, 面对现今的生态问题, 仅仅拿出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现象和数据是不足以解决问题, 甚至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的, 转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佩珀认为, 技术中心主义这一开始于培根时代的思想, 导致了人们对于新型科技的不断追求, 同时, 也逐步扩大了人们对于征服自然的野心, 最终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割裂。针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间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 佩珀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能够找到答案, 因此, 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了自己研究的重点。

1993年, 大卫·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一书面世。这本书的出版使得佩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同时, 令他成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这本书也集中表现了佩珀的主要思想理论, 是其对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重新理解。书中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出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资产阶级在追求利益的过程, 以剥削作为根本方式, 不仅仅伤害无产阶级, 也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由此, 也就产生了当今社会诸如生态危机、人的异化、社会不公正等问题。基于这一论断, 佩珀依据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故而,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就应当是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大卫·佩珀认为, 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一个以生态社会主义为政治目的的社会。要达成这一目的, 第一点, 需要完成的就是消弭“绿色无政府主义”中关于妨碍社会进步的消极思想, 同时, 发扬其中的积极因素, 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取代“绿色运动”中的后现代思想;第二点, 令“红色绿党”和“绿色绿党”结成联盟, 共同致力于生态运动的发展;第三点, 佩珀为生态社会主义提出一些关于运动原则的要求, 并提出了有关践行生态社会主义的可行性方案。

1996年出版的《现代环境主义导论》是佩珀的又一力作。书中详尽、缜密地对现今环境主义形成中所蕴含的哲学、历史、社会因素进行了论述。这本书是佩珀在关于生态问题方面数据、材料有所突破, 各类生态运动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对于其1984年发表的《现代环境主义根基》的延伸和发展。书中紧紧围绕着“自然与人之间关系”这一主线, 广泛而又深入地探讨了生态伦理、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未来社会等问题。

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是较激进的社会改革思想, 首先, 他认为应该重新塑造人类主体, 将人置于所有价值观念之上。以这一观点作为基础, 佩珀对于资本主义所进行的批判大多以社会不公正问题与环境问题作为重点。同时, 关于未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方案等问题, 他都不是仅仅做出在理论层面的解释和论述, 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 以可行性为基本立足点, 并且以已有的生活视角使人们相信, 生态社会主义并不是纸上谈兵, 是能够也是一定会实现的。佩珀主张将当前的绿色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 他提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今社会发展中, 并不是一门过时的学说, 它所蕴含的方法和理论仍然具有着指导现实运动的意义。可以这样讲, 佩珀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的生态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有意义的探索, 佩珀正是因为当今社会存在的严重的不公正现象, 才将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佩珀思想完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 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合理的、有益的补充, 研究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启迪我们的心灵, 为我们重新找回信心, 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大卫·佩珀.《现代环境主义根基》.伦敦:克鲁姆海尔姆出版社, 1985年.

[2]大卫·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8篇

一、对企业本质的已有认识

(1) 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欧洲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初期,发现与传统的庄园经济相比,市场经济的诱人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分工和交换产生效率,而企业便是这种分工的产物。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通过一系列假设,认为企业是以资本、劳动、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投入为自变量,以产出为因变量的生产函数。这个分析框架有三个特色:一是以纯生产者和纯消费者为基础;二是对需求和供给作了狭义解释,并强调了这两个概念在经济学中的核心地位;三是以规模经济取代了专业化经济的概念。

(2) 科斯在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认为企业是可以和市场互相替代的经济制度或经济组织。这源于两个假设: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它使得市场失灵,表现为交易费用的增加。因而,用企业的内部组织来取代市场便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有效手段,这正是企业优势之根本。科斯开创性地从交易费用角度来研究企业的合理性,中心思想是“制度的运行成本,即交易费用的差别使企业取代了市场”,分析工具是“边际替代概念”。之后,众多的学者对交易费用学说进行了批判、修正或补充。张五常认为企业并非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或者说是“用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

(3) 早在1942年,熊彼特就阐述过企业的能力观点。随后,理论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热点,一直围绕企业是某种能力或能力的组合。其中,强调资源和强调技术、知识的企业能力论是两大理论基础。彭罗斯提出“企业是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体”,而沃纳菲尔德则第一次用资源来概括个体企业的优劣势。D a s和Tee ce进一步研究了企业资源的异质性。Yasuda则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企业组织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取异质性资源而非节省交易费用。1990年,Ha mel和Pra halad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掀起了企业能力论的研究热潮,认为企业的关键任务是创造一种组织,这种组织有能力赋予产品某种消费者难以抵御的特性,而企业的核心能力正是各种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组合。在此基础上,Inkpen、Dyer和Singh等人强调了企业的知识、技术等独特资源的作用。

(4) 充分注意到经济发展的演进特点,熊彼特还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创新,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新老源泉的更迭是由于创造性破坏的作用。戴维·贝赞可指出企业的优势就在于创新、演变和对环境的适应力。而哈耶克则在凡勃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企业优势来自于主观而分散的不可控制的知识和信息,只能是对经验和传统不断适应的结果。这些思想从经济发展的“过程” (progress) 角度,认为企业是具有不断演进功能的具有异质性或特质性能力的经济当事人组成的行为实体。

(5) 近期,生态观成为研究企业的新视角,认为企业及其所处的环境 (社会、自然等) 构成组织生态,企业的本质是具有一定生态人假设和生态伦理取向的能自适应于环境的生态系统。其研究内容按生态环境的涵盖范围不同,包括企业个体生态学、企业种群生态学、企业群落生态学、商业生态系统生态学。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企业本质的阐释

马克思的思考是深刻的,企业发展到现在的内核问题还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和单个资本限额的条件变化问题。比如,人力成为资本,包括专利、技术等,是资本限额质的变化。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在不同条件下的规模壁垒,是资本限额量的变化。因此,马克思站在历史演变的逻辑起点来认识企业本质,并以之为切入点见微知著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演变过程,无疑是科学的。同时,马克思还考察了企业自身演变的逻辑起点,概括起来有四个要点。

(1) 企业的首要职能是生产。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经济形态中,生产是第一位的,交换是第二位的,生产决定交换。“交换的深度、广度和方式都是由生产的发展和结构决定的……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因此,生产职能是企业的固有属性。

(2) 企业是分工与协作的技术性组织。马克思发现在机器大工业阶段,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协作是围绕机器展开的,“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现在成了由劳动资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技术上的必要了”。同时,马克思还论述了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如果劳动过程是复杂的,只要有大量的人共同劳动,就可以把不同的操作分给不同的人,因而可以同时进行这些操作……劳动者在有计划地同别人共同工作中,摆脱了他的个人局限,并发挥出他的种属能力……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

(3) 企业是劳动创造价值的体系。马克思发展了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具有二重性,“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利润产生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4) 企业是以契约为纽带的科层等级组织。企业的运营过程是生产过程和交易过程的统一,“生产资料所有者是作为自由的、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企业具有科层等级的组织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挥权……资本家对于只是作为他所拥有的总机构的各个肢体的人们享有绝对的权威”。对此,马克思认为企业的契约关系和科层等级带有强制性和阶级性的特征。

以上认识虽然站在了企业自身演变的逻辑起点,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马克思置企业于特定环境和资本家之手,夸大了企业生产本质的资本主义特性。当企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认识有所偏颇。其实,马克思所强调的企业科层等级的“阶级性”并不必然就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在更多的时候,反映的是人进入企业个体能力的差异性。而马克思所揭示的利润产生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也并非就是企业的本质要求。究其原因,无不是因为企业之诞生的推手是资本及资本家,有这样主体的逻辑起点,却掩盖了企业本质的其他认识。不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是为我们进一步见微知著地认清企业提供了一把手术刀。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企业矛盾运动的阐释

1944年,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一书中,讨论了资本主义的市场与经济关系的发展对其自身的社会及环境条件所构成的损害或毁坏的程度。这突破了马克思的关注焦点,即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问题,从而将对资本主义的危机理解带入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概括起来,它所揭示的矛盾运动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资本的生产不足与经济危机之间的矛盾,以及由危机所导致的把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重新整合进具有更为明显的社会性以及由此而可能出现的社会主义性的形式之中的过程。相较之下,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只对决定社会经济形态的因素作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划分,并将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因素简单划分为互相对立的阶级。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则作了更为细致地考察,认为生产条件不仅含有与社会化生产相关联的内容,还包括稀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特殊概念,这些概念其实质并不与人类的商品生产相关联,但却被当做商品来对待,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

以上认识,仍然突出了企业的生产第一性,同时也对生产的经济性目的进行了伦理思考。这不仅体现出企业本质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而且还指出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现实途径。事实上,当企业在生产中充分注意到一切能力都可以划归为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能力时、当企业在竞争中偏向于更多的价值让渡时、当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由资本家交到企业家手中时,我们对企业本质及其矛盾运动的再认识是符合现实发展的实际,这将为企业的未来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156-158.

[2]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109-112.

[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178-180.

[4]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135-148.

[5]张五常.经济解释[M].香港: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2002:178-180.

[6]杨小凯, 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178-180.

[7]奥立弗·E.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167-17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9篇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系统受到巨大破坏,农业与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盐碱化、干旱化、沙漠化、沙尘暴、雾霾天气愈演愈烈,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瘦肉精、违规食品添加剂、毒大米……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凸显出强化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在国外,滥觞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范式下的农业生态问题,早在1962 年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一书就给以透彻揭露:农田、森林和菜园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引发土壤污染,造成人类和各种动物深受无尽毒素的伤害,河中无鱼,再也没有鸟儿歌唱,公共健康问题频现。面对当前全球性生态环境依旧恶化的态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吸收和借鉴其合理成份,对于我国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启示。

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缘起与逻辑进路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 世纪60、70 年代在应对生态危机的绿色生态运动中产生,它通过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的剖析和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所造成的危机已从经济危机转变为生态危机,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非理性运用造成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1.1 生态危机的困境聚焦:人类生存隐患的严重诉求

20 世纪后半叶以来,一个幽灵在地球上四处漫游。这个幽灵就是生态危机[2]。数十年过去了,全球范围的环保理念在宣传,环保措施在推行,环保运动在开展,可生态危机这一幽灵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愈演愈烈。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重金属、有毒化学品污染,灾难性气候等全球性公害或灾难性事件在此消彼长的发生着,威胁着生态环境,异化着人与自然,构成人类生存的严重隐患。对这一严峻问题的担心和焦虑,已从学者、政府决策者蔓延到普通百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怎么了?症结何在?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和生态问题、生态学联系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对资本主义技术中心主义,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后果进行批判性分析,针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双重矛盾”(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双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是一个绿色骗局,建设一个没有人对人的剥削,同时也没有人对自然剥削的和谐、公正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必要和现实的[3]。

1.2 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破坏,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生态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利润,而不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利润支配下,人和自然都处于被异化状态。而“存在于资本的自我扩张和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总体性矛盾”[4],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总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落后国家的生态殖民,不仅使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和枯竭,而且随着资本的全球性扩展,继而引发全球性过度生产和消费异化、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生态污染。同时,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可能放弃自身利益而去保护环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本外在化”发展趋势下,资本主义更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环境利益来换取自身利益,可见,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正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的这种只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的反生态本性。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1.3 生态危机消解的理论探索:生态社会主义模式的建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范式内解决,需要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来消解,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是一种理想的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前进的新方向;是绿色社会;也是一种新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发展理论;更是对资本主义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忽视人与自然平等、“为了生产而生产”模式的超越。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拉比卡指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逻辑,从而为我们认识生态危机的实质、根源和解决出路奠定了基础[5],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通过生产关系的制度变革和生产技术的理性应用,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变人类对自然的不当控制,减少人类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克服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主旨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从新的视角、新的路径致力于生态危机的求解,提出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和经济发展新范式。

2.1 倡导适度生产、合理消费的生态践行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识到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弊病。认为人类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是一种使用价值的理性消费,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却是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是一种交换价值的追逐,这必然会导致过度扩大生产;生产过度和消费不足的脱节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危机频发;为了消弥生产危机而转向大肆宣传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用广告、包装、产品的升级换代及消费贷款等手段激励消费,制造虚假需求。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故意引导人们把消费和幸福生活等同起来,进而诱导和操纵人们过度扩张消费。不合理的消费欲望膨胀与“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碰撞,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生态危机随之而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消灭异化消费,进行适度生产,合理消费,才能有效减轻生态危机,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发展。为此崇尚“小的是美好的”消费观念;倡导技术小规模化、分散化;重构需求理论和消费理论;民主控制过度生产,有计划地缩减工业生产;使生产过程分散化和民主化;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劳动产品,限制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等思想主张。

2.2 提出平等正义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 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生态合理而敏感的社会,这种社会以对生产手段和对象、信息等的民主控制为基础,并以高度的社会经济平等、和睦以及社会公正为特征[4]。其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出发,深入到人与人,人与制度层面,认为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公平正义的生态价值观的缺失, 根本上是人类危机。资本主义资本本性中包含了对人与自然的双重剥削;资本主义的正义是“分配性的正义”,不是“生产性的正义”,更不是“生态环境正义”;资本主义利用本国高新技术和资本进行生态危机输出和转移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更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非正义和不公平。指出人作为生态系统中主导性生态因子,只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人不能为了自己利益而牺牲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权益;不能为了自身当前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无论国别、贫富、地域、代际都平等享有环境权利,要善待和尊重自然。为此,强调社会公正、基层民主、社会责任感;追求环境资源分配的正义;坚持从环境资源中获益权与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正义;维护国际政治经济制度的正义。

2.3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新范式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异化、人与自然分离的批判,重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范式是和谐统一而非对立。自然是一种先于人的社会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体化、对象性的关系。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应该立足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6]。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环境走向恶化和对人类的报复是由于人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享受而过度滥用自然造成的,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要理性,只有将人类的利益和生态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才能避免生态危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休戚相关的,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即是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利益;主张技术是适应所有自然的,而不是对它造成破环。为此,提出要在不超越自然的限制和规律的前提下,通过集体的民主的及合理的控制方式,有意识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破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视自然权利,转向尊重、关心和善待自然,以平等、多元共存和循环再生为特质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式,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新范式。

2.4 主张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通过技术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利用自然,为攫取最大利润而不顾自然“新陈代谢断裂”后果的发展图式,提出生产是我们与自然关系的中心,我们不应该在试图超越自然限制和规律的意义上支配或剥削自然[7],强调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耗竭资源为代价,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要建立一个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能保证环境不遭破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指出马克思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农业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即由于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壤构成成分的“掠夺”,使自然界物质新陈代谢中出现了一种“一个不可修复的断裂”,从而导致马克思称之这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的物质异化。福斯特依据这一思想,重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主张需要转变人类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有计划的通过土地营养物质循环而实现土地恢复与改良,“合理地调节生产者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8],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其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展开,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全面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3.1 坚持农业开发与自然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过度生产是不可持续的,其所带来的苦果己有目共睹,农村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各种有害物质残留进入食物链,滋生有害病毒,引发各种恶性或流行疾病,人类为此已付出惨痛代价, 这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鉴作用。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1],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上,目前由于部分企业,部分农民欠缺生态危机意识,片面注重产出和利润,使水环境深受各种污染的危害(表1),形成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潜在威胁;农地开发利用强度大,人地矛盾突出,“18 亿亩耕地红线”告急,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等大量使用(表2)造成的耕地污染非常严重;农村大气质量由于能源燃烧、车辆尾气、扬尘、工业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散发等而面临严重威胁。当前,认真做好农村生态文明意识的可持续宣传和培养,大力推进循环农业是维护农业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生态意识较为淡薄,这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意识的可持续宣传和培养,一要充分发挥新闻的监督作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强化农民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意识,提高节约能源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自觉性。二要从小学抓起,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三要在农村进行环保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常规化教育和普及化宣传,进一步增强民众对搞好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让农民树立起农业资源的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向农民传递绿色致富信息和农业科技创新知识;将科技兴农和农村脱贫致富、环境教育同提高农民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力使农民把环境保护意识内化到农业生产之中。

注: 普查对象总数592. 6 万个,包括工业源157. 6 万个,农业源289. 9 万个,生活源144. 6 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790 个。

注:《中国统计年鉴》( 1999—2010 年) ;国家统计局网站;《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环境统计数据》( 2008 年、2009 年)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hjtjzl/index.htm。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践行农业生态文明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是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较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闭环农业生产系统。其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或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为此,要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池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秸秆利用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循环农业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发展的生态农业,深度利用农村种养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恢复受损的耕地;促进农村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农业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相统一,实现农业开发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倡导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是建立在对商品的虚假需求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基础上,是对自然的一种非正义剥夺,要求人类转变生产和资源利用的方式。当前我国一些地方还存在滥用农业资源现象,如乱砍乱伐,乱占耕地,破坏植被,秸秆焚烧,农药的过量使用或不当滥用等,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污染的不断积累,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倡导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在农业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形成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1)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农业清洁生产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原则,以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三个环节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的绿色生产方式。为此,一要不断缩减现代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特别是不合理使用。二要开发替代品,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肥料,推行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减少物质投入。三要利用循环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可降解地膜等技术研究开发力度,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经济收益。

(2)坚持绿色消费。农业生态资源的绿色消费就是以兼顾维系农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消费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理性消费,包括生产性绿色消费和生活性绿色消费。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及其倡导的消费文化误导人们无视资源极限,非理性的追求过度费消,甚至把消费和幸福相等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或浪费。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抵制这种错误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大力宣传自然、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适度的和理性的绿色消费新理念。一要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环保意识,自觉购买绿色农产品,如优先购买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肥料、农药及绿色无公害生活用品,使用低污环保的农用机械等。二要倡导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需求文化来遏制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引领绿色消费,杜绝奢侈性消费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明确消费的价值标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以健康、需求的适度满足为高。三要加强管理的法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统一的绿色检验标准、认证机制,加大对绿色农产品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乱象的依法整治。

3.3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指出:以一个绿色的、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7],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资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和刺激”的经济发展范式己不再适应我国当今和未来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要转向走农村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清华大学国情中心主任胡鞍纲指出,绿色发展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10]。国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绿色发展,面临着许多长期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业资源约束愈趋紧张,农业的劳动边际收益率低于非农部门,农民种地长期收益低或不挣钱;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单向度城市流动,现有农业从业者素质低下,环保意识淡薄,农业开发粗放,农业农村能源污染;农业种养加成本不断上涨,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部分生产者不当使用各种化学药品等正在威胁着农村生态安全,同时,农业还要面对城市垃圾“入侵”或大量工业生产带来的水土或大气污染等环保问题,这些都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为此,一要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路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公平和效率,健全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调节社会资源分配均衡关系,消灭城乡差别,倡导环境的公平与正义。二要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形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态良好的体制机制。三要强化农村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内生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四要形成农业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利用与补偿并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利用、保护与综合治理机制。五要完善有利于发展农业生态产业的市场机制,大力扶植生态农业,绿色市场和绿色消费,使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依据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进行剖析与批判,从新的视角、新的路径揭示了全球性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建构一种新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其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深刻的启示:强化农村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倡导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文明,生态危机,农业与生态协调,绿色生产与消费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440.

[5]李其庆.法国学者拉卡比谈“生态学社会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1993(2):8.

[6]吴海金,张慧.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多维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7(2):37.

[7]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济南:山东人学出版社,2005:355,5.

[8]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188.

[9]饶静,许翔宇,纪晓婷.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8):82-8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10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 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 人类的发展需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在马克思看来, 人们生存或者说继续存在的前提就是自然界, 人与自然界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 人类需与自然和谐相处。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份子, 应当和谐地和自然相处。第三, 人在享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其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指出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类在劳动实践当中对大自然进行改造, 使大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生存提供服务。

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摒弃过高投入、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 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 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 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应该将农业生产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法染物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承受力。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 不管作为行动力量还是作为坚强的依靠力量, 农民都是重要的参与者。

二、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化学工业产品对环境影响严重

由于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很难进入城市扎根, 故而整体出现了高污染的工业迁移到农村的趋势, 这给农村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挑战和破坏。这是因为一些工业肆意的排放一些未经处理的废物以及工业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化学工业产品, 给当地的水源、农作物等造成很大的损害, 大大降低了环境的优质程度, 污染现象随处可见。

(二) 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

在治理农村环境方面, 虽然政府采取了一定的环境监管措施, 但农村的生态环境还在不断恶化, 这与政府环保工作不到位有很很大关系,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相对匮乏。在我国, 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下设的最低一级的单位是县, 几乎所有的县以下乡镇没有设立环保机构。第二, 实际生活中, 政府对农村生态环境承担的责任归属不明确, 就使生态环境工作出现“人人能管但是人人不管”的情况。目前, 我国对政府环境责任的界定还很笼统, 缺乏可操作性, 这就使各部门在对待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时, 权利责任界限模糊, 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沟通协调渠道不通畅。

(三)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农村的土地使用率很高,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 农民会施以大量的农药化肥。这种行为虽然暂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但是从长期看却导致了土壤的退化。这种现象使得土壤的抗逆性大大降低, 再加上自然因素或者是人为因素等的外力作用, 土地则极容易出现显性退化的现象, 大大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 折射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总的来说, 农民对化肥亦或是农药的使用不当, 农作物的产量大大降低或者是处于较低收获状态,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更是恶化的生态, 破坏了环境。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促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污染控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必不能过度改造。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 保证其高效而又环保地运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对传统的发展模式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向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迈进, 也就是通常所讲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种工业化道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工业的发展, 从而实现生态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 前提是我们必须要遵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事求是原则。

(二) 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生态问题中, 政府功能得不到发挥就会大大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当前农村生态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 只有充分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 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问题。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在环境方面的职责, 做到权责分明。当前良好的政策需要良好地执行, 加大监督机制功能地发挥是使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职能的必要保障。

(三) 改善农业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经济层面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 但获取方式不当或者过度获取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地破坏, 因此, 从农村生态环境的角度看, 需要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科技, 使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另外, 国家应该在农村设立农业服务点, 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提高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意识。与此同时, 政府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予以资金和政策的支持, 推广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技术, 鼓励农民使用清洁能源, 以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分析, 对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指导意义。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化学工业品污染严重、政府环境部门执法不严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 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 从控制工业企业的污染、强化政府职能和推动现代农业等方面解决农村生态问题, 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余克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求实, 2014 (03) .

[2]杨雨婷.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2013 (12) .

[3]赵瑞华, 厉雅娇.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J].人民论坛, 2015 (26) .

[4]高爽.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J].大众科技, 2013 (7)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辩证法 价值维度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指南。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立足于社会实践,探讨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 [1] ,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以“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践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2]的生产劳动为中介的,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不是脱离人与人的关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3]

(一)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

自在自然是指人类活动尚未作用过的自然界,这包括人类世界出现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世界产生之后但人类活动尚未涉及的那部分自然界。人化自然是指已经被人类实践活动改造过、打上人类主体意志烙印的自然界,这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的“周围世界”。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密不可分,又相互区别,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始终处于由自然进化向自然人化的发展过程之中。自然的人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人化深深影响和改变自然界的进化过程,但是并没有消灭自然进化规律。马克思则指出:“被抽象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4]

(二)人的自然性与属人性的辩证统一

“人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存在。” [5]西方哲学家把人看成一种动物。从阿那克西曼德到柏拉图,从霍布斯到尼采都认为人是一种动物。也有人说,人是一种有文化、有思想的动物。人有自然性,也就是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动物性。无论人类历史有多悠久,无论人类的文明进步到什么程度,人总是具有动物性的一面。因为人和动物一样,不能控制自己体内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不能改变自己的温饱与饥寒、舒适或疼痛的感觉。同样,人同动物一样,都具有发育、生长、衰老、生病、死亡的过程。但是,人是不同于动物的,因为人具有意识、思维、精神。人既能认识世界,又能改造世界、保护世界和创造世界。人不仅能创造了一个新的物质世界,而且还创造了一个自我世界——精神世界。人具有物质、精神两象性,是矛盾的统一体。“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 [6]

(三)人、自然、社会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生产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7]世界有两种主要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这两种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体。人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构成一切社会关系。“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8]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是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价值维度之生态经济

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物质变换理论、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理论和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之中。

物质变换即“代谢”。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对任何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的理论。物质变换理论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经济学说的基础。它强调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主体能动性,同时又强调了自然客体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也点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具体时间路径,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生产和自然生产之间进行相对等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摆脱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的生态危机。

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类型已经逐渐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并在发展中具备了独有的特征。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也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生态经济的发展。发展生态经济,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对生态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生态经济的科学理念。

生态经济不同于以往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新生事物,这种发展源于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也源于群众智慧的创造发挥。所以,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在于创新。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性战略体系,包括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实践。

生态化产业体系是集能源、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经济社会、法律法规、民主政治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各个方面的有效措施和管理手段,才能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化工业是指:第一,作为一种结果和目标,指的是生态型的工业化;第二,作为一个过程,指的是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是生态理念的贯彻、生态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的过程。生态化的科技创新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依靠科技创新可以加快对污染物的再利用和充分治理,维护生态平衡。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马克思曾说过: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文明的自觉发展应当立足于人的发展这个特殊中心。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和最高理想,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是人类亘古以来的向往和希冀,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意味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走文明自觉的发展道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应当肩负起这个使命,完成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7

[2]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6

[3]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4]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0

[5]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

[6]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1

[7]徐民华,刘希刚.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9

[8]陈墀成、蔡虎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69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研究”(编号:13YJCZH107)、佳木斯大学交叉学科项目“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研究”(编号:jc2014—01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项目“生态文明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14G024)阶段性成果〕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第12篇

一、何为生态危机理论

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 也是整个人类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难题。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人统治自然的力量提高了, 却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异化。他们认同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类不能总是企图征服自然, 而是要实现同自然的和解。马尔库塞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态危机问题。他在《反革命与造反》一书中提到, “人对自然的统治加剧了人对人的统治, 并使人与自然异化”。人对自然的控制力越来越强, 范围也越来越广, 甚至延伸到了人, 社会及其政权, 也使得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剧。这种现状从生态意义和生存意义上讲, 缩小了人类的生活世界。马尔库塞深刻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关系, 要求人们进行生态斗争, 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就是人与自然的解放。1978年, 阿格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创立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是经济危机, 而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高生产、高消费、资源的高浪费和工业经济的高增长率导致的生态危机才是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 因此, 他们用生态危机替代经济危机。90年代后, 生态危机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到达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自此, 生态危机不再是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难题, 而是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二、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方法就是生态社会主义。克沃尔认为, 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是社会主义, 只是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有所不同, 生态社会主义更加注重生态这一层面。然而,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所以, 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保护生态。所以, 生态社会主义的首要条件是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强调, 生态社会主义必须实行生态化生产, 生态化生产就是在生产过程中, 更加强调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最大限度上实现节约。生态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目标是以自然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客观规律为标准、以可持续经济社会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尚待完善、体系还不够成熟, 而且有些思想有过于理想化, 但值得肯定的是,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并且是顺应世界潮流的, 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这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三、我国目前的生态状况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 现今, 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同时, 我国政府职能还在转变中, 国家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还停留在“以GDP论英雄”的阶段, 这造成了有些地方官员为提高政绩而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 不计生态代价, 建设许多“面子工程”, 导致资源浪费,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国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并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屏障, 也使我国未来的发展如履薄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加剧生态危机的根源。人口的过快增长, 导致我们对社会的物质需求量加大, 这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的同时, 也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总之, 我国的生态状况令人堪忧, 此现状亟待解决。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建设的理论价值

生态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理念与我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不谋而合, 其中的一些思想值得我国借鉴。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的, 因为生态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 她的生产手段是社会占有的, 社会生产需要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还主张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例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 这些新能源不仅可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而且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这将是我国今后技术投入的重点领域。

生态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1995年, 江泽民同志提出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的发展观为科学发展观。我国“十一五”时期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胡锦涛同志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尤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了首要位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还把生态建设加入其中, 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我国一直在积极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会成为永恒的主题。

摘要:工业革命之后,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 各个国家都在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 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生态危机席卷全球, 生态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她对生态危机理论的剖析, 对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 以及她的和谐理念, 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383-384页.

[2]H.马尔库塞.反革命与造反[A].工业社会与新左派[C].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第129页.

上一篇:热响应实验下一篇: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