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论文范文

2023-03-08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1篇

就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现状来看,其在实施管理项目的过程中仍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要求管理人员要提高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且应通过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旅游管理中的方式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最终达到高质量的生态旅游规范管理目的。本文从生态旅游含义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策略,旨在能推动当代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形成健康稳定发展状态。

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当代旅游行业快速发展,要求我国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前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管理环境,并实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有机结合。以下就是对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旅游行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且达到规范化管理目标。

一、生态旅游含义

对生态旅游含义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旅游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即为一种旅游活动项目,但其要求旅游者在对自然景观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应秉承生态保护原则,即应避免环境破坏行为的出现影响生态环。第二,从旅游供给方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项旅游销售品,其可吸引游客购买当地的纪念商品,最终达成销售目的。为此,在现代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经营者应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继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达到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此外,当代生态旅游发展对生态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鼓励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改善环境保护意识。

二、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策略

(一)加强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

景观生态学中,不仅强调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二者异质性,且关注二者整体性。因此,在生态旅游规划管理过程中,应从旅游开发者和旅游者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引导旅游开发者立足生态保护角度,在具体开发中,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兼顾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能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生态旅游对旅游者提出了相关要求,相关部门应结合理论知识对旅游者进行思想教育,使旅游者能充分认识破坏生态环境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同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重视对开发者及旅游者的监管,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逐渐构建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

(二)科学规划生态旅游

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上科学规划生态旅游也非常有必要,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生态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依据发展现状来设定生态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原则,并基于景观生态学基础设计其发展结构及发展特征,继而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严格遵从其设计内容,达到最佳的生态旅游规划管理目的。第二,在科学规划生态旅游过程中应注重对其功能与生态加以区分,继而有序开展旅游活动,并推动其旅游资源实现合理优化及配置。第三,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旅游管理对其结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依据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来对其生态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以此达到科学化的生态规划管理目标。

(三)规范生态旅游资源管理

在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中实施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对策也至关重要,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实施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对景观生态学的稳定性及异质性展开深入研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析结果以结构上的动态变化展现出来,继而为相关工作人员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利的数据参考。此外,为取得良好的资源管理效果,要求生态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通过整合自身资源的方式构建长期的旅游监测系统,继而全面掌控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且采集相应的生态旅游发展信息,达到最佳的资源管理目的。此外,在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制定生态风险分析计划也非常重要,因而应将其落到实处。

三、结论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在实施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当代旅游管理者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其的关注度,且应通过规范生态旅游资源管理,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及加强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等途径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并达到科学化管理目标。此外,为保障生态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要求当代旅游行业应将景观生态理论化为自身理论基础,最终达到高水平发展目的。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2篇

 运用生态学原理,从高校教材的出版生态系统角度提出了逆向淘汰的概念,深入分析了原因,给出了对策,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

 高校教材;逆向淘汰;对策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每年的招生数已经从扩招前的108万增长到2008年的629万,在校生数从扩招前的340万增长到2 021万,各增长约6倍。与此同时,高校教材每年的初版品种从扩招前1998年的2 903种上升到2008年的13 371种,总品种则从7 529种上升到34 881种,各自增长了近5倍。高校教材的大量出版,打破了过去某些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去品种缺乏、内容陈旧等问题,较好地适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然而,高校教材市场表面繁荣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有些课程的配套教材以上百甚至几百种的规模进行低水平重复出版,而且这一现象已经普遍存在。比如,在新华书店《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2008秋》(光盘版)中,用“高等数学”作为关键字可以检索出教材(不含各类配套用书)513种—本科322种,高职高专191种(以“大学数学”作为关键字还可检索出部分教材)。以本科中的高等理工类为例,其205种教材(涉及34家出版社)中初版教材高达149种,特别是其中还有36种新书就是在当季出版的。同样,用“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工程制图”等公共课程名作为关键词检索,仅本科层次类的教材一般都在100种以上,最多的高达近400种,而且也是以新版教材为主。可见,在市场上已有大量同类教材的情况下,不少出版社仍在大量重复出版新教材。

这种状况已经使得一些出版社精品意识淡薄,越来越急功近利,这不仅不利于优秀教材的产生,也使得高校教材的发行市场竞争出现无序状态。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尧学在接受《中华读书报》(2005年4月6日,第9版)记者采访时曾说:“我们的教材市场上存在着需要规范的地方,现在高校教材市场的无序竞争已经造成了某些优秀教材在某种程度上得不到推广使用”;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贺耀敏更是在《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26日,第5版)上撰文感叹:“精品教材推广为何如此之难?”

一、逆向淘汰的提出

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一个基本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即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能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能力差的被淘汰。在完全竞争的规范市场里,这一规律同样发挥着类似的作用。据作者所了解的情况,在国外的高校教材市场,优秀教材往往占有较大的市场。比如在北美地区,采用N. Gregory Mankiw的《Principles of Economics》(5th Edition)的高校已经从刚开始时的300余所增长到现在的600余所,Richard C. Dorf的《Mordern Control Systems》(10th Edition)也是被400余所高校采用。

而在笔者所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某些优秀的经典教材虽经多次修订和不断完善,而且配套有完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教学资源,可供教师和学生免费使用,但其市场份额不仅难以增长,有时还会被大量重复出版的教师自编教材替换。而且这些自编教材许多是平庸之作,存在抄袭拼凑,有的错误百出。自编教材种数的不断增长,已成为优秀教材推广中难以克服的障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平庸的教材甚至少数劣质教材挤占了高校教材市场,从而导致本应使用优秀教材的地方却使用了平庸教材。

本文将高校教材市场中出现的这种优秀教材被平庸教材取代的现象定义为高校教材的逆向淘汰。

二、逆向淘汰的原因分析

根据生态学的原理,一个物种必定生存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之中,其中既要有生产者、消费者,也需要阳光、气候等非生物环境。高校教材的出版生态系统也是如此,而且,出版社和教师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了生态学上所说的互利共生关系。

1. 平庸教材有产生的土壤

(1)出版社的利益驱动 高校教材的出版具有投入小、见效快、进入门槛不高的特点,而且团体购买量大、用量连续稳定、回款有保证且易于收回。加上高校的扩招,这一市场持续高速增长。2005年,全国向教育部申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出版社高达271家,约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一半;申报总数达23 623种。出版社纷纷看好并借机大肆圈地,甚至进入从未涉足的学科专业。有些出版社虽然进入高校教材出版领域的时间不长,但其可供品种在短短几年之内就高达上千种。

本来,优秀教材的锤炼有一个过程,这些新出版的教材很难和市场上已有的经典产品直接竞争。于是,出版社占领市场的竞争手段就变成了让作者自编自用甚至群编群用新教材,以替换以前所用的其他出版社的优秀教材,这一手段甚至也是一些教材出版大社、名社的组稿方式。在质量方面,因为担心增加成本、打乱出版周期等原因,个别出版社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安排专家外审来进行质量把关,而且三审制也流于形式,基本上变成教师怎么写就怎么出版。

(2)高校教师的利益驱动 根据笔者的调查,不少省市或高校制订的职称评审条件中,教材的编写还是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有的高校,编写教材还计入年底考核的工作量。另外,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推进和深入,在各级各类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的评审以及各类基地、特色专业、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中,教材也是较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因为高校的扩招,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从扩招前的40.72万人猛增到2008年的123.75万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者仅12.56万人,其余的副教授(33.39万人)、讲师(42.08万人)、助教(25.02万人)均有晋升职称的需要,这也造就了巨大的教材生产者队伍。

一些教材编写者也知道自己编写的教材难以超过市面上已有的优秀教材,先天不足,但因为要赶在开学前用书、需要赶上评职称等原因,加上国内编写教材的学术风气不够严谨,抄袭拼凑、粗制滥造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调查中还发现,有些作者主编或参编的高校教材同时或相隔不长时间分别在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对教材内容只作少量修改或表面处理;多数教材“继承”多、创新少,不重视甚至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现象极为普遍。

比如,教育部非力学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2001年10月底对国内使用的力学基础课教材进行调研统计后认为:“有少部分教材自编著出版以来,基本上是作者所在学校使用,这里可能存在所谓‘职称教材’的问题”;“由于各出版社利益的驱使,出现教材出版发行过滥的问题,并已严重影响优秀教材的推介和使用”。

2. 平庸教材有生存的空间

虽然平庸教材有了产生的土壤,但要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还需要有相应的生态环境。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高校教材选用机制,恰恰为其提供了条件。

(1)政府质量把关机制的缺失 新闻出版总署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将图书的质量分为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和印制质量四个部分。其中的第四条规定了图书的内容质量: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合格;不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的图书,其内容质量属不合格。但比照这两条规定,我国公开出版的高校教材基本不会出现以上的违规情况。

高校教材不同于一般图书,应有较高的标准。根据高等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的《教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探索》一文的研究结果,高校教材的内容质量包含4个二级指标及其分解的10个三级指标,占据了75%的权重,而装帧、印制等只占25%的权重。因此,尽管某些教材的编校、印制合格,但如果按照这个内容指标体系来评判,基本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新闻出版总署虽然每年对图书市场的质量进行检查,但很少涉及专业知识非常多的高校教材;就算涉及,也多从编校、印制方面来检查,对内容质量基本无法检查,对那些出版质量不高的教材的出版社没有太好的办法。同样,教育部及相关教育部门虽有评选优秀教材、精品教材的举措,但没有直接管理出版社的职能,对那些出质量“不好不坏”、平庸的甚至劣质的教材的出版者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一矛盾亟待研究解决。

(2)学生没有选择权,学校缺乏有效监督 教材的购买和消费模式有别于一般的图书。一般图书读者认为不好可以不买,因此内容质量差的图书难以糊弄消费者。但学生作为掏钱买书的消费者和获取知识的使用者,选择教材时却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只能像患者一样接受医生开出的药方,无论质量好坏都要买老师指定的教材。有些自编教材虽然得以出版,但往往被出版社附加很多条件,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参编者包销一定的数量,以保证出版社的利润。根据笔者多年来了解的情况,有的老师或学校甚至被要求一次包销3〜5年的用量。

出现这一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教师选书的自主性很大,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己说了算;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学校的失职,对于平庸教材流入课堂,学校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以至于任课教师很容易选用自编教材。

三、逆向淘汰的对策研究

根据生态学中的进化理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其进化的动力,生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则是进化的结果。通过满足教师的利益需求来大量重复出版高校教材以圈占市场,已成为某些出版社进化的方向,这也正是市场环境压力下的结果。

要扭转这一扭曲的进化路线,关键就是要使平庸教材不再具备产生的土壤和生存的空间。从出版生态管理的角度看,就是要通过行政手段调节竞争形式,提高高校教材的出版门槛。

当进入门槛低时,出版资源丰富,各个出版社都可以通过为高校教师大量重复出书来轻松地圈占市场。在生态学上,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资源竞争形式。而在提高出版门槛之后,职称教材之类的低水平教材的出版受到限制,平庸教材的出版资源会出现萎缩,市场的竞争压力会迫使出版社拿出高质量的教材产品来进行比拼。在生态学上,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相互干涉性竞争形式。

这样,竞争的形式就发生了变化,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上来。正如我国中小学教材出版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使得这一市场虽然开放但并未出现像高校教材市场这样的乱象。

要提高出版门槛,还应该配套建立严厉的内容质量检查和把关机制。考虑到高校教材的特点,把关机制应建立在三个层次上:①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形成联合执法的机制,严厉查处出版平庸教材的出版社和教师;②出版社履行自身的把关职能,成为选择和传播优秀教材的主体;③高校建立制度,把好教材进入课堂的最后一道关口。

只有在形成立体化的内容质量把关体系之后,平庸教材才不再有生存的空间,也就不会有产生逆向淘汰的机会。

四、高校教材的非逆向淘汰案例分析:高校双语教材

教育部于2001年提出在高校内开设双语课程,并将其作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的一个指标,各个高校均积极开展了这项工作。而为了满足国内高校双语教学的需求,国内众多出版社引进了大量国外原版教材。和刚开始纯影印国外教材不同,现在出版社不仅给教材增加了中文导读和中文注释,有的还增添了中文目录、双语注释或是专有名词的翻译,更有的对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删节和修改,使其更适合中国高校教学使用。这些出版社正是随着高校双语教学教材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深入,把工作做得越来越细,不断提升针对性,提供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国外原版教材,教材整体水平也变得越来越高。

那么,为什么这一细分市场没有出现逆向淘汰的问题呢?

首先,这类教材的作者都是国外的,不存在和出版社的互利共生关系。而更为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是出版的门槛较高,引进教材一般都是成系列进行,需要出版社在人才、资金、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综合实力,这从引进版教材集中在几家大社就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就是高校双语教材在出版过程中配套有比较完善的把关机制:①出版社的把关。国内出版社都会聘请相关专家、教师对教材进行评审和遴选。②学校的选用把关。各个学校对选用双语教学教材都非常重视,甚至派教师出国进修。教师不可能为了职称自己编书自己采用。他们选书是真正出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③教育部的把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除了组织专家推荐一批双语教学教材,在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中也有相关的检查。

总之,我们希望有关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校教材的出版门槛,并配套建设好高校教材的内容质量把关机制,彻底铲除低水平教材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促进高校教材市场的持续繁荣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段博原.高校教材编辑工作内容与职责定位:从高校教材竞争力指标及产品分类谈起[j].中国编辑, 2008(1):22–25.

[2]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 陈香.低水平重复的教材缘何没完没了[n].中华读书报, 2007–11–07(10).

[4] 周蔚华.当前中国图书出版生态的十大失衡现象[j].国际新闻界, 2006(11):5–10.

[5] 张国.“山寨”教材满天飞,“马甲”一穿谁怕谁[n].中国青年报, 2010–01–26(6).

[6] 张树元.教材内容质量问题值得关注[j].科技与出版, 2005(6):31–32.

[7] 肖理.强化责任意识,保证图书质量:教育部直属在京出版社2006年图书质量专项检查综述[j].大学出版, 2006(2):56–58.

[8] 高等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组.教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2(12):19–22.

[9] 朱胜龙.编辑三审制:图书质量管理的软肋[j].出版参考, 2006(11上旬刊):10.

[10] 马丽娜.近10万字一模一样, 北大名教授“剽窃”国外名教材[n].江南时报, 2002–01–14(3).

[11] 王东, 卢静.高校双语教材:品种更多, 内容更趋本土化[n].中国图书商报, 2005–06–10.   ■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文章以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生态系统为视角,分析高校传统媒体所处的媒介生态,探析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为何处于尴尬的境地。提出高校传统媒体应从传者为本位向受众为本位转变,不断加强高校校园媒体间融合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    高校传统媒体    媒介生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校园媒体发生着变迁,日趋多样的传播方式、丰富的信息给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带来了一场信息饕餮盛宴,同时也引发了高校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在这场竞争中,高校传统媒体目前处境尴尬,受众的流失、信息来源的局限、生存与发展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本文欲从媒介生态的角度进行解读。

一、高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

高校媒体是媒体行业中很特殊的一员,如高校校报,具有国内统一刊号,但是不对外发行;高校电视台,学生自己策划制作的节目在有限的校园平台播出等,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报纸、电视有着很大的差别。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媒体主要面对学校师生,以学校内部信息为出发点,在高校范围内发挥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同时承担着高校与社会之间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任务。

本文中所论述的高校传统媒体是针对新兴媒体而言,指互联网飞速发展以前,在高校内部已存在的媒体:即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院报、社团期刊等。新兴媒体则指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微信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发展而出现的具有互动性、实时性、自由性等特点的新媒体。

二、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生态学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以媒介生态为视角,就是从生命的有机体假设出发的对媒介及其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的一种关照。首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它拥有以下能力:“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功能;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其次,我们认为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是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它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这借助的是生态学的概念。我们把媒介看成和自然环境一样,也构成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这便形成了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是一个领域,是将媒介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研究其与相关社会元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机制。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其中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和政策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

三、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主要表现为作为媒介机构,其所处的媒介环境及状态,与生态系统中各个影响元素所构成的关系。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这里面包括:高校传统媒体与整个高校管理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高校新新媒体之间相互竞争构成的行业生态环境;高校传统媒体与个人之间互动构成的受众生态环境等。这些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内部错综的关系,又有横向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高校传统媒体的媒介生态。

(一)制度、政策环境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我国大学更需要强调其培养的人才必须要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价值取向及思想政治素质。”而高校传统媒体正是为服务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产生的,传播范围主要是高校内部,传播内容以高校校园新闻、方针政策、校园文化生活为主,它们一直在引导校园舆论、教育学生及提供信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以昆明理工大学的传统媒体为例,校级媒体校报是校党委机关报,由党委宣传部主办,校党委主管;校广播台、校电视台由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成立学生组织,由学生完成节目的策划制作播出。院报由各学院团委主办,学院党委主管,同时接受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社团期刊由该社团主办,负责社团管理的相关部门主管。由此可见,高校的传统媒体是在逐级的管理下运行的。

(二)行业生态环境

目前高校传统媒体面对的竞争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高校传统同质媒体之间相互竞争,如校报以权威性制胜,但是贴近性、生动性等远不如院报及社团刊物。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校园网、校园手机报、微博等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媒体的传播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以传播校园新闻为主,因此各媒体之间新闻同源、信息量有限的问题随之而来。由于网络传播在实时性、互动性、搜索便捷性等方面具有的强大优势,传统媒体处于尴尬的境地。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校报4开半月刊,校广播台每天播出约30分钟的新闻节目,1小时的娱乐节目,校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目前尚没有播出平台,相较校园网首页新闻,传统媒体无论是时效性、信息量都落于下风,许多重要新闻是校报、广播台无法删减的,但是受众早已在校园网上获取了相关信息。

(三)受众生态环境

受众是媒体的生存之本,对于任何媒介都是如此。对于高校传统媒体,受众还是一项十分稀缺的资源,因为高校媒体面对的是数量有限的教工、学生群体。随着3G、4G时代的开启,我国手机网民的规模更是达到了5.6亿,网络的使用越发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互联网越发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相较于传统媒体,大学生更喜欢新兴媒体,因为“网络跨时空、跨国界和跨领域的交流与融合的特点,不仅仅只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更重要的还在于促使人们在交流中碰撞出各种新的思想火花,从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的念头”。手机微博、微信的即时传播,具有吸引力、新颖性的网络虚拟实践。

笔者认为,高校传统媒体首先应从传者为本位向受众为本位转变,要想发挥作用,扩大自身影响力,一定要拥有广大的受众群,或者要在受众的心目中保持可信性、权威性,同时在报道内容的选择、新闻制作、版面编排、节目编排等方面都要以受众为本。其次是加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在网络文化视角下,高校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不乐观,传统媒体不能只是消极抵抗,而应该积极地与其融合。比如,在校园网开辟校报、广播台、电视台的网络版,开通微博、微信,与受众互动,还可以让受众看到记者现场采访的视频等。相信高校传统媒体通过不断的努力,适应互联网时代生存发展的需要实行变革,让自身的发展更適应时代的要求,更符合传播的规律,在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彬,王君超主编.媒介二十五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

[4]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新华出版社,2003.

[5]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6](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文化的控制范式[M].华夏出版社,2003.

[7]增强核心竞争力  建设高水平大学[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8]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报告,2003(2).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景观;景观建设

一、景观生态学与城市景观建设的内容与原则

1.1相关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学与生态学相互作用的产物。本学科研究整个景观组成的内部结构、形态功能和不同关系的理论,探索景观异质性的发生和发展,并构建相应的景观模型。

城市景观作为一种人工景观,通常在原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人工干预。景观特征是在人工干预的条件下,以符合现代美学的动植物群落组合为基础,应注重植物材料,利用自然群落构建植物系统,充分贯彻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和原则。

1.2 城市景观建设的内容

从生态和植物的角度来看,在建设城市景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和气候,[1]并与该地区的不同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整合,为了创造一套完整的城市生态景观生态公园的基础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从全球角度解决当前人与自然的供需矛盾,促进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

1.3城市景观建设的原则

其一、整体性原则。城市景观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通过城市蓝绿系统与历史、文化、美学和科技的融合,实现城市生态、景观、科教、防灾等功能的协调发展。城市景观建设需要对景观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规划设计方案应突出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特点,实现园林景观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防止景观碎片化。

其二、生态持续原则。景观资源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土地管理必须妥善规划和分配,以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为目标。因此,在制定城市区域建设的经营目标和适当措施时,我们应运用“生态持续”原则,通过科学配置绿色植物、增加树木和灌木幼苗数量、改善土壤条件等措施,在景观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再生之间保持适当平衡。

其三、社会参与原则。城市景观建设不是一天完成的。政府还应积极监督规划、政策保障和技术推广,将“人”融入景观,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城市景观建设,并在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发展绿色生产区和受保护的自然空间将为整个社会创造良好的氛围,城市景观建设应充分体现“广泛社会参与”的原则。使景观建设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支持。

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2.1 生态性原则

城市景观建设应遵循生态原则。城市景观建设要把生态安全放在首位。景观规划应根据城市特点创建景观模型,收集各种数据信息并传递给模型,科学规划城市景观生态园林格局,进行实时监督管理,不断优化空间,丰富城市景观的生物物种,获取更多关于生态园林功能的信息。种植植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植物移植或种植的要求,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避免损坏。

2.2整体性原则

城市景观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必须系统化,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从多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综合分析,以充分了解相关数据和信息,从城市现代化的整体性入手,科学规划景观建设,处理好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打造符合现代城市建设需要的生态园林。并在处理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的时候,要充分结合城市特点,展现新城区的新面貌,在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突出老城区的传统特色。[2]

2.3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城市景观建设中必须尊重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城市的生态资源不能被破坏,必须进行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其更加稳定和健康。确保自然生物物种多样性,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结合,突出园林生态,体现城市文化感;另一方面,为了规范城市居民的行为,避免破坏生态景观环境的人类活动,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优化景观设计方案,有效避免和减轻景观生态建设可能受到的威胁,确保景观城市设计的建设质量和可持续发展。[3]

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有效应用

3.1改变城市园林建设的传统观念

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应改变传统的建设理念,整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树立景观生态学理念,强调城市规划的人文性和生态性。同时也要突出城市的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的美感,为人们创造完美的环境,及时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当前的景观设计水平。[4]在规划城市景观时,我们需要考虑良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不应该破坏经济发展的环境,而应该确保环境的完整性;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作用,实现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三,必须处理社会和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有效优化空间模式。

3.2 绿色走廊设计

在规划这一部分时,我们需要考虑总体效益,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景观区,因此它们之间没有足够的联系,这使得生物物种难以迁移。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需要加深对生态学和景观学原理的理解,将城市景观作为整个绿地系统的一部分连接起来,创建城市生态网络,在绿色走廊中设计分散的城市园林,整合和延伸城市绿地空间,构建坚实的城市绿地体系,为更多的自然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5]这条绿色走廊的项目促进了外来自然生物向城市的迁移,延伸了城市的绿化带。

3.3 绿色斑块的设计

首先,了解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类型,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类型。外形美观,环境优美,适合娱乐和休息;二是城市景观环境保护,其主要任务是有效保护城市环境,调节城市空气,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三是以科普知识为基础的城市景观,用科普知识介绍生态园林的一些知识;四是艺术文化城市景观,在生态园林的基础上增加艺术,充分体现城市独特的人文色彩,突出城市文化;第五种是生产型城市景观,是指将生产工作融入到园林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再加工创造出可持续的景观。这五种城市景观有各自的特点,在空间规划中采用““小、散、均””,突出城市特色,既能实现城市景观的基本功能,又能有效保护城市环境。

3.4 突出地方特色

在城市景观中使用景观生态学还必须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城市文化融入景观生态建设,掌握城市的本土知识,营造和谐的城市环境,使之更具针对性;其次,在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太阳、风、土壤、城市本身面积等自然资源,并与景观结构有效结合,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生态;第三,充分利用现有材料,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材料,循环利用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利用传统技术,结合多种新技术,提高城市景观绿化水平。

四、结语

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景观建设,可以实现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终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城市生态也要更加注重生态性的创造,整合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优美的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城市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家明.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2]刘洋.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景观改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3]徐莉莉. 旧城区景观改造生态化设计方法[D].天津大学,2017.

[4]蒋静雯. 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运用方法探究与设计实践[D].华东理工大学,2015.

[5]李鹏阔. 基于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的依兰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孙运畅(1995.10-),男,汉族,江苏连云港,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景观设计,研究方向:宜居城市园林设计。

生态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Key words:Western Marxism;ecological Marxism;ecological crisis

一、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经典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以及批判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与时俱进是它的理论品质。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经典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不断扩张,逐渐上升的时期产生的哲学理论,因此,它具有那个时代的精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当时社会最突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并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研究对象,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核心,但这并不能够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生态的思想存在,并不说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包含生态的思想。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写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因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1](pp56-57)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不是对立的两个部分,自然相对于人来说,并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体存在,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前提,同时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实践改变自己的生活,人创造环境,同样自然环境和客观条件也限制和约束着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利用科技推动生产,在外在的利益驱动下人的消费被异化,盲目的使用科学技术甚至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来赚取巨大的利润,这必然给人类和自然带来严重的危害。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产生出来的生产力的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2](p276)。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破坏生态的一面。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认为,人不应该过分的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虽然每一次开发和利用都能够给自身带来美丽的结果,但这种美丽的预期结果只是暂时的,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起初美好的愿景会变成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那么这就要求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不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马克思认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革命实现共产主义,其原因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生产力高度发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个人和社会整体利益一致,由于生产的计划性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进行调整,人的生态观念不断形成,能合理的从自然中获取资源,恰当地进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人向自身、向社会(即人的)人的复归”,这样人就能够用最少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利益,进而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3](p120)。我们不难发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自然辩证法》《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虽然并没有明确地提出“生态观”的概念,但却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工业化步骤加快,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模式起主导作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断升级,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都出现了严重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尤为严重,1962年,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绿色运动”。阿格尔、佩珀、奥康纳、福斯特等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寻找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经过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已经不再是经济危机而是生态危机。

西方的绿色环保理论研究者们认为,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分强调了生产,对于资源的有限性有所忽略,认为马克思以“技术中心论”,不承认“自然极限”,因此,他们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对立的。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马克思确实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狭义的,只看到自然的工具价值。西方绿色理论将生态保护和人类的发展对立起来,强调自然的权利,以生态为中心,降低了人的尊严,过分地强调了自然的权利,而忽略了人的权利。历史唯物主义所强调的是“人类中心论的(尽管不是资本主义——技术中心论的意义上说)和人本主义的。它拒绝生物道德和自然神秘化以及这些可能产生的任何反人本主义……我们应该集体地支配(即计划和控制)我们与自然的关系”[4](pp354-355)。马克思认为,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自然的权利,并不是对自然绝对的控制,是在适应自然的背景下对自然进行支配,并且马克思在考虑生态问题的时候,是把自然极限、社会因素等结合到一起,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从理论上看,马克思并不是反生态的。阿格尔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危机理论进行了重构,开启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奥康纳则指出:“他们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意识到了建构一种能够清楚阐明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关系的理论的必要性。”[5](p6)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和自然维度,提出文化唯物主义,开始在历史唯物主义中寻找生态视域。福斯特和佩珀直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对生态的内涵进行研究。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的基本了解,我们不难发现,丰富的生态思想极大的蕴含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产物,也就是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结合当下历史的背景和现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新的阐释。

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根源的阐释

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对资源不断的掠夺和利用,生态危机所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那么这就使得理论界对于生态危机根源的探索成了热点。生态中心主义、环保主义者把生态危机产生的源头归结于科学技术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发展,对于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过分的批判;认为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带来的危害,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生态危机必然会进一步加深。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最早关注了生态危机问题,他们认为,科学技术受到了人们的过度崇拜,科技开始异化,使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技已经成为统治人而非人摆脱自然的工具,“不但不是‘为我’的,反而是‘反我’的”[6]。科学技术已经脱离其原本的属性归结到意识形态之中,变为资本主义控制社会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使得资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更加的没有节制,使得人和自然产生了对立,不再像马克思所说的人和自然并非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所以,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科技的原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环保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在继承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研究,围绕着科学技术、控制自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方面对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进行分析,最终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直指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莱斯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是其代表作。在这两部书中,莱斯指出,环境问题的表现只是生态问题的表面现象,他批判技术理性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两个方面,从而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本身,而在于人们控制自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和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科学技术和宗教、哲学、艺术等形式是一样以抽象的形式在人类社会中发展,“同一种科学制度既能够从人类的普遍敌人(饥饿、疾病和繁重的劳动)中解放人类,也能够支配精英们增强其控制个人行为的能力”[7](p15)。因此,科学技术仅仅是人类向更高文明发展的前提,它无法判断和选择应该如何参与实践过程,也不能作为人类控制自然的工具,因此说科学技术并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出“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两种概念,并指出两者的区别,莱斯在继承这本书的相关理论后,指出资本主义制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制造出人们本不需要的产品需求,这种“虚假需求”导致人们无休止的消费,进而产生了生态危机。最后,莱斯得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是控制自然的价值观和过度的生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解决生态危机就是一个经济代价核算问题,认为生态环境的质量可以用金钱买到;认为对科学技术无休止的追求和崇拜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理性主义所提倡的是人道主义,强调是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控制自然”的思想应运而生。莱斯认为,人们丧失了对自然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滥用。“一种不断增长的对自然`奥妙'和`效用'的迷恋和一种要识破它们以获得力量和财富的渴望”[7](p35)。莱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对资本的无限扩张,技术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使得技术成为控制人和自然的工具。那么科学技术的使用,是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制约下进行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使用科学技术就是为了追求利益和资本的扩张,进而并不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 我们不应该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控制自然”观念的本身,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也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所造成,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我们应该从生产方式中寻找,也就是说,寻找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我们要从人们“控制自然”的方式中去寻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使用方式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

莱斯强调“控制自然”的观念已经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融为一体,并且成为资本主义发展进步的重要理念。这样科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成了以扩张资本为目的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利益的工具,自然就成了满足资产阶级需要的客体,使得人和自然剥离开,那么必将造成自然的异化和生态危机。莱斯又从人的需求入手,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需求和产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对于需要、商品和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误区,认为只有不断的消费购买产品才是幸福的生活,这种消费观造成了对商品的无限追求,造成了异化消费,与人的客观真实需求相背离,需求增加导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的扩大就造成了管理上的集中,最终就会超出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极限,形成生态危机。莱斯关于真假需求的探究影响了阿格尔提出“异化消费”的概念。

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指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包含两种分析观点:一方面,它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扩张主义的动力导致资源不断减少和大气受到无限污染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它力图评价现代的统治形式——人类在这种统治形式中从感情上依附于商品的异化消费,力图摆脱独裁主义的协调和异化劳动的负担。”[8](p420)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然而,现实资本主义并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走向灭亡,是由于资本主义用大量的生产、大量的消费掩盖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当代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其存在的合理性,便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过越来越多的产品,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借助科学技术不断的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运用广告、大众传媒、新闻舆论在全社会营造消费即是幸福的氛围,宣扬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消费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人们的消费需要和选择受到了资本主义的控制,完全服从于对利润的追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是异化的,人们劳动并不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是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人们应该是从创造性的劳动中获得满足,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是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自由体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异化消费由是而生。异化消费是指“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8](p494)。资本主义就是利用异化消费来掩饰异化劳动,消除人们对异化劳动的不满,消除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而使资本主义继续存活。但这种消费并不是人们真正的消费,而且人们把消费与幸福等同,这就对商品产生了极大的需求,要想使资本继续运转,就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再次促使了异化劳动,人们又开始产生消费欲望,开始了资本主义内在消费和生产方式的循环。这样就需要大量不必要的环境资源投入,产生不必要的污染,进而造成生态危机,所以,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消费异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在固有的生产方式下生态危机的危害,马尔库塞说:“对某种事情是做还是不做,是赞赏还是破坏,是拥有还是拒斥,其可能性是否会成为一种需要,都取决于这种行为对现行的社会制度和利益是否可取和必要。”[9](p117)资本主义制度为了能够继续存在,避免剩余价值产生的经济危机的威胁,就要扩大生产,刺激消费,那么我们可以说,扩大生产造成了过度消费,由于扩大生产以异化劳动为前提,也就是说,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的必然产物,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的必然产物,所以,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不是异化劳动本身,而是造成异化劳动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的本质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高兹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就是破坏”,生产就是追求剩余价值,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必然会发生,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失衡问题就会不断发生。资本主义看到这些环境问题后,用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由于这种科学技术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所以,这种科学技术的使用,最终是为了保障利润的产生,并不能解决生态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体系是以计算和核算为基础,其原则是效率至上,并且其目的是追求利润,我们称之为“经济理性”。这种“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之间的矛盾。“生态理性”则是以人对自然的认知和自认生活环境下对自我加以约束,避免生态崩溃对人的发展造成影响,其动机是保护生态利益的最大化。高兹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为前提,所以,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加之由于治理环境污染造成巨大的成本,使利润减少,他们不会将生态保护作为目的,因此,高兹认为,“经济理性”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佩珀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去探究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认为资本主义为了对利润的追求,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的剥夺,从制度本省来讲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人剥削人,决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造成了生态危机,这样资本主义自身的生态矛盾就使得“绿色资本主义”无法实现。

奥康纳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构,将“自然”和“文化”相结合,建立以生产条件为核心的第二重矛盾,揭示资本积累、生态经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在奥康纳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两种危机的存在,把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视为第一重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于生产过剩而需求无法消费过剩产品,并导致经济危机;由于资本主义对于资本的无限扩张,只有不断地进行生产,才能维持资本的运转,这就造成了无限生产与生产条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生产条件无法满足、不能够容纳无限生产。第二重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程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奥康纳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生产过程中生产条件进行了论述,但是,马克思对生产条件的论述并不详尽,并且注重强调劳动力的供应关系,而忽略了自然的外部条件,以及教育文化等社会生产所需的公共条件,所以,他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理论空场”。奥康纳通过对第二重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必然联系。首先,资本积累和追求高额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标,利润来源于对工人劳动的榨取,依赖科学技术的更新,来提高生产率,这样就会提高对原材料的需求,加大对自然的开发,导致生态危机。随着原材料的减少,价格上升,提高成本,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生态危机加大了环境成本,也促使经济危机的产生,这都是资本积累造成的;其次,奥康纳指出:“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及其使用方式使得自然以及其他的一些生产条件发生退化,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趋势”[5](p33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技术和消费技术对生态也是一种破坏,在利润的趋势下,生产技术是无法自觉的以生态保护为原则。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促使消费,降低资本运转周期,为了利润增长的诉求,这种种原因必然会导致消费主义,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对资源造成浪费。最后,奥康纳还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与联合发展造成了生态危机。不平衡的发展使得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矿石燃料,对土壤、森林造成破坏,联合发展会导致发展落后的地区人口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土地浪费,城市劳动力低廉,工资下降,造成城市环境和农村生态问题。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内部的生产方式、消费理念、控制自然等几个方面对生态危机根源进行论述,最终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得出结论,归根结底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是反生态的社会制度,生态危机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

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破解生态危机的探索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所以,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生态的有限与资本的无限矛盾的对立关系,生态有限无法满足资本的无限资本的无限,由此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无法解决生态问题,只有建立本质与生态协调发展,尊重生态可持续的社会制度,才能根本的解决生态危机,这种制度就是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指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废除资本主义,“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0](p395)。从理论上讲,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种生产关系完全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生产是按计划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不是追求利益为目的,社会生产资料由全社会所占有,可以统一进行调配,这样就不存在人为的障碍、生产过剩、产品浪费,能起到生态的保护作用,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有计划的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出现了环境问题,只是环境政策的问题,而非社会制度问题。“社会主义需要生态学,因为,后者强调地方特色和交互性,并且还赋予自然内部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以特别重要的地位。生态学需要社会主义,也因为后者强调民主计划以及人类相互间的社会交换的关键作用”[5](p435)。从理论上讲,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是可以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传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并没有实现对生态危机的真正解决,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从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取得的成绩和产生的问题便可以看出。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对社会制度进行生态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在奥康纳看来,生态学应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态和谐。

高兹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已经死了,现存的社会主义已存在着“经济理性”,从苏联模式的大规模生产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内,政策的失误必然造成生态危机,作为一种体系,社会主义已经消亡,社会主义还可以作为一种运动和政治力量,但也走向了消亡,传统的社会主义提出的目标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能够承载传统社会主义的力量一再逐渐地消失,在语言方面、物质基础、历史主体等方面传统社会主义已经逐渐消失。这种传统的社会主义关于劳动和历史的哲学已经完全被扭曲。高兹认为,应该建立更高级别的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新设想即生态社会主义。

实现生态社会主义就要进行社会运动。传统的生态运动无法解决生态危机,是因为传统生态运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并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没有从社会制度上思考问题。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全球性的思考,地方性的行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应该将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在奥康纳看来,要全球性思考和地方性思考相统一,全球性和地方性行动相一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态革命,才能够实现彻底的生态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将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才能够弥补传统社会主义和生态运动存在的不足,进而确立生态社会主义制度。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英]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5][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1).

[7][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8][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1.

[9]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5(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刘闻名: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沈阳建筑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桂兰]

上一篇:林业技术论文下一篇:农业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