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经济效益分析论文范文

2024-01-23

生态城市经济效益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煤炭资源税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重要的价格调控手段,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回暖给煤炭资源税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本文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中国能源CGE模型,测算了从价征收不同煤炭资源税税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煤炭资源税税率的逐步提升,煤炭需求量减少幅度大于GDP减少幅度,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煤耗,并且对CPI的影响较小。从行业影响来看,价格受影响最大的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依次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四个行业。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均是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建议政府应将目前的资源税费合并,成为资源税从价计征,提高税率,并对资源税实施专款专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根据测算结果提出煤炭资源税调整与补贴投资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资源税调整; 中国能源CGE模型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的指导方针和刺激经济的组合宏观政策,有效遏制了经济的快速下滑并在2009年二季度回暖迹象明显。同时,能源经济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奥巴马提出的新能源新政,其核心是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以替代传统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目的是应对金融危机,促使美国经济复苏,扩大就业,并且通过走低碳化道路在气候问题上走在国际前列。这表明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间的重要关系越来越被各国所认同。中美两国于2009年7月15日成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并在2008年6月两国就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承诺加强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长期合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并理顺能源价格机制,使能源产品价格改革再度成为关注的话题。因此在能源价格日趋市场化的情况下,资源税的调整将成为能源产品价格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煤炭资源税调整测算模型构建的依据及其特点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同时,从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角视度分析节能和减排压力,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煤炭资源税调整测算模型构建的依据

1.1.1 现实依据

如果不持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合理有序发展新能源,促进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很有可能成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目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而且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以上,而煤的碳排放系数远大于石油和天然气,是碳排放的主力;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是主体,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无论从能源生产还是使用上,中国经济都是典型的“高碳经济”。特别地,当前我国煤炭资源税税率仅为0.3-5元/t(从量定额征收),资源费率折算也只占销售收入的1%,并且与能源价格不挂钩,导致税率过低,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煤炭的过度消耗。由此看出,煤炭消耗过高而效率低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两大障碍。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显然煤炭资源税调整是较为合适的手段。我国的能源价格理论上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权利金和超额利润,其中,可通过宏观政策调控的是权利金,在我国具体体现为能源资源税费的征收。借此国家可以利用税收杠杆调节煤炭价格,促进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低碳经济打好坚实基础。

1.1.2 理论依据

国际学术界对能源税费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充分体现出能源税费在经济系统中有重要作用。Ekins[1]的对欧洲的环境税费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环境税费在总税收中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有些国家甚至在着手或者考虑把对劳动的征税系统性地转移向环境税费;Hung和Quyen[2]利用动态霍特林模型研究表明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从价征收资源消费税比定额消费税绝对可以带来更大的福利;Groth和Schou[3]通过一个内生增长模型比较了对不可再生资源征税和传统的投资补贴与对资产征税,发现当不可再生资源是某部门的必要投入,并且增长是最后生成时,资源税机制对增长率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利息所得税和投资补贴对增长率的长期影响为零。

郭菊娥等:煤炭资源税调整测算模型及其效应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 第1期国内学者对资源税调整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张春林[4]通过对中外资源税费的比较和经济学定性分析提出了各种一次能源资源税的税率范围;蒲志仲[5]证明指出一定条件下提高石油资源税不会影响石油价格和石油资源最优配置,并能促进石油企业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优化税收结构,但没有给出具体量化数据;谢焕瑛和张健[6]、赵畅等[7]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建立煤炭资产价值评估模型,分别按从量计征和资源回收率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级别煤炭资源的资源税税率。从以上研究看出,国内对资源税调整之后不同税率的复杂影响效应鲜有研究,本文就将使用计量方法研究煤炭资源税征收方式和税率的重构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影响效应,为能源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1.3 方法依据

CGE模型是建立在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数学经济模型。它通过对一个经济体的整体进行数字设定,考察经济系统某一外生变量变化所引起的整个经济系统内部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数量、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进而考察经济系统从一个均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对宏观经济面的影响。财政政策是CGE模型研究的重要领域,该领域集中于税收政策影响的研究,也研究包括补贴在内的政府支出政策的影响分析[8-9]。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能源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如何利用税收手段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促使能源节约,从而缓解能源压力并改善环境状况成为当前CGE研究的热点。Conrad和Schroder[10]的研究指出旨在控制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政策会对价格、部门产出、产业结构等产生很大影响,考虑到这种情况,一般均衡分析显然要比其他分析方法更能全面解释环境政策所产生的效应。

征收能源资源税对经济系统的影响无疑是复杂的,为了能较好的分析能源价格发生波动之后经济系统各行为主体复杂的连锁反应,并较为逼真的刻画经济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本文通过重新构建CGE模型的生产模块,建立中国能源CGE模型,模拟研究征收煤炭资源税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影响。

1.2 中国能源CGE模型的特点

中国能源CGE模型的基本假设与典型的CGE模型[11]一致,其最大贡献是,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模型生产函数的形式和参数进行了科学地估计和选择,使模型真正符合中国实际。

早前的研究,CGE模型的基本生产要素一般只考虑劳动力和资本两部分,没有包含能源要素,只是把能源作为中间投入考虑。后来的CGE模型开始考虑采用能源和劳动力、资本三种要素合成与中间投入合成替代的生产结构形式,张中祥[12-14]分析了采用碳税政策控制中国CO2排放所造成的各种宏观影响。张中祥的模型着重考察能源结构,在生产函数的投入要素中包含了合成能源投入要素,能源合成要素由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构成。金艳鸣、雷明和黄涛[15]利用CGE模型分析征收碳税和能源税对各地区经济环境的不同影响效果,结果发现要素禀赋和经济结构等区域的不同特征制约了环境税收的实施效果。黄英娜和郭振仁等[16]应用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国若干工业行业按照差别税率对所投入的煤炭和油气产品征收从价能源环境税的情况进行了量化模拟。胡宗义和蔡文彬[17]运用MCHUGE模型研究能源税对能源强度的影响,表明,通过开征27元/吨标准煤的能源税,在短期和长期分别能使能源强度降低6.9%和6.99%,并在短期内对GDP有负面影响,但长期可以接受。

与以往研究对比,本文中国能源CGE模型的特点如图1所示。生产函数选择一般CGE模型中最为常用的常替代弹性(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e, CES)函数[18]。虽然上述研究将能源作为生产要素考虑,但对中国的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关系极少研究,仅引用前人文献中的数据,缺乏对中国实际情况的研究。而包含这三种要素的CES函数,其替代弹性往往随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本文重点研究中国的能源问题,因此替代弹性合适与否至关重要,本文就重点研究了三者之间的替代关系,给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要素组合与替代弹性(图1虚线框A)。另外,这些研究对能源合成要素的分解都只有一层,将电力与化石能源一并分析,难以准确体现化石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本研究构建的CGE模型中生产函数包括劳动力、资本、能源和其他中间投入几种生产要素。本模型的生产模块采用多层嵌套的CES函数描述生产要素之间的不同替代性,包含资本,劳动力和能源三种生产要素。为了具体研究能源和经济系统的关系,本研究对能源需求进行更深入的分解。首先,作为二次能源,火电和其他化石能源之间的替代弹性相对化石能源之间的替代弹性要小,所以首先把能源合成分解为对电力和化石能源合成的需求。化石能源合成又进一步分解为对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见图1虚线框B)。

式中m表示规模报酬参数,当m=1(<1,>1)时,表示研究对象是规模报酬不变(递减、递增)的。参数a,b,ρ1,ρ需要满足条件总结如下:

0<a,b<1

-1<ρ1,ρ<∞(4)本文选取合理的数据,对三种不同嵌套形式进行参数估计。本文选取样本区间为1980-2006年的数据,根据李子奈[20]给出的多级CES生产函数的估计方法,对(K/E)/L,(E/L)/K和(L/K)E三种不同嵌套形式进行参数估计,并对参数估计结果进行了修正,并证明采用资本-能源合成和劳动力进行替代的CES函数形式其所有参数估算的结果全部符合经济学含义,且拟合效果较好,更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其中能源和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0.47,相比当前普遍使用值稍微偏小;资本-能源聚合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弹性0.84。详细的估计与选择参见本团队的相关研究[21]。

出于数据可获得性的考虑,模型尽量简化CGE模型的其他与本研究问题不相关的模块。本模型的数据基础是利用2005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社会核算矩阵(SAM),模型的关键参数来自估算并参考相关文献和模型的经验值,份额参数主要通过基础年份的实际数据标定得到。并利用GAMS-22.7版本参见http://www.gmas.com。求解。

2 煤炭资源税调整对国民经济和产业经济的影响效应测算2.1 煤炭资源税不同调整力度对煤炭价格和需求的影响煤炭资源税是一种商品税,存在转嫁的可能性,属于间接税。关于如何科学设定资源税税率,需要综合考虑现行国内资源税费水平、国内外能源价格和国内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分别考虑煤炭、原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一次能源合理资源税税率。首先模拟分析对煤炭征收5%,10%,15%,20%,25%和30%的资源税引起的煤炭价格和煤炭需求量的变化。表1列出了征收煤炭资源税前后煤炭价格和煤炭需求的变化幅度。

从表1可以看出,征收煤炭资源税后煤炭价格会随之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小于征收的税率,这说明煤炭生产企业和煤炭消费者共同承担了这部分税收。在税率较低时,煤炭生产企业承担了较少的税负,随着税率的提高,煤

表1 不同税率下煤炭价格和煤炭需求的变化

Tab.1 The changes of coal demand and coal price in

different tax rates 项目

Item不同税率下煤炭价格和煤炭需求的变化

The changes of coal demand and coal price in different tax rates5.00%10.00%15.00%20.00%25.00%30.00%煤炭价格(%)4.028.2012.5116.9021.3725.89煤炭需求(%)-2.25-4.10-5.64-6.94-8.05-9.03

炭生产企业承受的税负不断增大,图2形象的反映了这种变化趋势。在图2中,节点为三角形的线表示了煤炭资源税增长率和煤炭价格增长率之差,是企业不能完全把煤炭资源税转嫁到消费者的部分,也即企业单位利润减少的部分。上升的税和价增长率之差表明随着煤炭资源税的增长,煤炭企业的利润也在不断减少。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随着税率的增长,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煤炭消费需求也会随之降低,这时,煤炭生产企业只能承担部分税负以降低价格,最终达到供需平衡。

[HJ*5]图2 不同税率下煤炭价格和煤炭消费量的变化

Fig.2 The changes of coal consumption in different tax

rates and coal prices

2.2 [ZK(]煤炭资源税不同调整力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ZK)][BT)]征收煤炭资源税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抑制消费需求,必然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对煤炭征收5%,10%,15%,20%,25%和30%的资源税时,我国GDP分别减少0.000 8%,0.082 4%,0.210 1%,0.362 8%,0.528 6%和0.701 7%。图3反映了征收不同的煤炭资源税对我国GDP的影响。对照上面征收不同煤炭资源税时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可以看出,征收煤炭资源税后煤炭消费减少的幅度大于GDP减少的幅度,也就是说征收煤炭资源税会减少我国单位GDP消耗的能源,达到一定的节能降耗的目的。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随着煤炭资源税的增长,对GDP的影响也不断地增大,这说明征收煤炭资源税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单纯依赖征收煤炭资源税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HJ*5]图3 征收不同的煤炭资源税对我国GDP的影响

Fig.3 The effects on China’s GDP of levying different

resource taxes on coal

图4表示征收煤炭消费税后,我国单位GDP消耗的煤炭的变化率。对煤炭征收5%,10%,15%,20%,25%和30%的消费税时,单位GDP煤炭消耗分别是减少2.17%,3.97%,5.48%,6.75%,7.85%和8.81%。

[HJ*5]图4 征收不同的煤炭资源税对我国单位GDP煤耗的影响

Fig.4 The effects on China’s GDP coal consumption of

levying different resource taxes on coal

征收煤炭资源税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会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模拟结果图5表明,征收能源资源税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实施适当的补贴措施,完全可以消除征收煤炭资源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3 煤炭资源税不同调整力度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征收煤炭资源税引起煤炭价格的上涨,进而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特别是生产要素中煤炭比重较大的行业。研究结果表明,对煤炭征收资源税时,价格受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两个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有限。征收5%,10%,15%,20%,25%和30%的煤炭资源税时,这两个行业价格的变化如表2所示。

[HJ*5]图5 征收不同的煤炭资源税对CPI的影响

Fig.5 The effects on China’s CPI of levying different

resource taxes on coal

表2 两个行业价格受煤炭资源税的影响

Tab.2 The impact of the coal resource tax on prices

of the two industries 行业名称

Name of the

industries不同税率下价格变化率

Price changes in the different tax rates 5%10%15%20%25%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811.652.513.394.285.1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122.263.434.625.827.04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煤炭资源税的增长,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影响有略微增大的趋势,但是在小范围内,每增加5%的煤炭资源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品的价格会上涨0.8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品的价格会上涨1.15%,这样的上涨幅度并不大。

[HJ*5]图6 两个行业价格受煤炭资源税的影响

Fig.6 The impact of the coal resource tax on prices

of the two industries 征收煤炭资源税引起的成本增加会减少部分行业产品的需求,达到供需平衡时,行业产出也会减少。模型结果表明,产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分别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四个行业。表3反映了这四个行业产出受影响的程度。

表3 受影响最大的四个行业产出减少量

Tab.3 The output amount reductions of the four most

affected sectors行业名称

Name

of the

industries不同税率下行业产出减少量

The output amount reductions in different tax rates5%10%15%20%25%3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0.4830.9751.4681.9592.4462.92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1990.3870.5650.7350.8971.052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0430.0880.1360.1850.2360.288化学工业(%)0.0330.0710.1130.1570.2040.252

从图7可以看出,受征收煤炭资源税最大的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产出,每增加5%的煤炭资源税,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产出大约会减少0.5%。征收煤炭资源税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产出的影响远小于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出的影响。

3 结 论

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必然性与长期以来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促使我国必须加大力度节能减排,而全球

[HJ*5]图7 影响最大的四个行业产出减少示意图

Fig.7 The output amount reductions of the four

most affected sectors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回暖给煤炭资源税调整提供了有利时机。本文认为,政府应将资源税、矿区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成为资源税从价计征,提高税率,并对资源税实施专款专用。通过改变资源税的征收方式及税率以合理调整能源资源产品价格,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为发展低碳经济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基于中国实际构建了中国能源CGE模型分析按价征收不同税率的煤炭资源税的影响效应。模型测算结果表明从价征收煤炭资源税后,虽然将使GDP减少,但能使煤炭消费量减少幅度更大,有效降低单位GDP煤耗,并对我国CPI的影响比较小。征收30%的煤炭资源税会使GDP减少0.701 7%,煤炭需求减少9.03%,单位GDP煤耗下降8.81% ,CPI增长0.673%。征收煤炭资源税后煤炭价格会随之上涨,但是煤炭价格上涨的幅度小于征收的税率,煤炭生产企业和煤炭消费者共同承担了这部分税收;随着税率的提高,煤炭生产企业承受的税负不断增大,利润不断减少。从行业影响来看,对煤炭征收资源税时,价格受影响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两个行业,每增加5%的煤炭资源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品的价格会上涨0.8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品的价格会上涨1.15%。产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依次分别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四个行业。每增加5%的煤炭资源税,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产出大约会减少0.5%。可以看出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均为能耗高污染大的,对节能减排工作影响很大的行业。

结合当前经济回暖的现状与本文测算结果,煤炭资源税的调整应该从两方面执行。一方面,合并税费从价计征,提高一定的税率,综合考虑宏观经济与产业经济影响,可以先征5%,这样既不会对GDP和CPI产生较大影响,又能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不算高的税率也使得生产企业和煤炭消费者更易接受,对长期理顺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有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将来可以对税率再作调整。或者还可以先进行试点,实际验证合理的税率。另一方面,提高税率毕竟会使生产企业成本增加,使消费者负担加重,因此,国家应将资源税收合理利用,可以进行补贴性再投资,对产出和价格受影响较大的几个高能耗行业进行补贴,支持其发展节能技术与新能源技术,有效推动产业升级,使得煤炭供需达到新的平衡,也有利于进一步资源税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促使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另外对居民生活用煤和用电也可进行一定的补贴,提高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

本文的研究尚有一定的不足,单一税种影响效应的研究方法适于研究税收构成较为简单的煤炭资源,但对于税收较为复杂的石油及成品油并不一定适用,日后可进一步改进模型,研究其他能源价格税费改革的影响效应。另外在利用CGE模型做政策分析时,一般忽略政策情景变化的调整成本和相应的外部成本,而这对于探讨政策的可行性时往往又非常关键,未来可对政策的执行成本进行后续研究。

(编辑:田 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kins P. SURVEY European Environmental Taxes and Charges: Recent Experience, Issues and Trend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31: 39-62.

[2]Hung N M, Quyen, N V. Specific or ad Valorem Tax for an Exhaustible Resource[J]. Economics Letters, 2009,102: 132-134.

[3]Groth C, Schou P. Growth a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 the Different Roles of Capital and Resource Tax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07,53 : 80-98.

[4]张春林. 资源税率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44-48.[ Zhang Chunlin.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of Resources Tax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6): 44-48.]

[5]蒲志仲.石油资源税改革的经济效应[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5):8-9.[ Pu Zhizhong. Economic Effect on the Reform of Oil Resource Tax [J].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2009, (5): 8-9.]

[6]谢焕瑛, 张健. 合理征收煤炭资源税的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22-24.[ Xie Huanying, Zhang Jian. Study on Methods of Reasonably Levying Coal Resources Tax System[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3, (1): 22-24.]

[7]赵畅,才庆祥,周伟. 基于煤炭资源资产评估的合理资源税研究[J].中国矿业,2008,(3):20-22.[ Zhao Chang, Cai Qingxiang, Zhou Wei. The study of reasonable resource tax based on capital evaluation of coal resource [J]. China Mining, 2008, (3): 20-22.]

[8]Meagher G. Ager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Fiseal Incidenee in Australia [J]. Working PaPer PrePared for Waterloo CGE Ceonferenee,1990.

[9]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PRCGEM课题组.中国税制改革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9):33-45.[ PRCGEM Task Force of 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Economic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h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Chinese Tax Reform [J].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Research, 2002, (9): 33-45.]

[10]Conrad k and Schroder M. Choos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 Using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1993,15(5&6):521-543.

[11]庞军,石媛昌.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理论、特点及应用[J]. 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5,(3):51-53.[ Pang Jun, Shi Yuanchang. The Theory, Characteristics and Cpplications, of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J]. Academic Forum Theoretical Magazine, 2005, (3): 51 - 53.]

[12]Zhang Zhongxiang. Intergrated Economy-Energy-Environment Policy Analysis: A Case Study fo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D].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geningen,Netherlands,1996.

[13]Zhang Zhongxiang.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CO2 Emissions Limits: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for China[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1998,(20):213-250.

[14]Zhang Z. X. Economic Modelling Approaches to Cost Estimates for Control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nergy[J]Economics,1998,(20):101-120.

[15]金艳鸣,雷明,黄涛.环境税收对区域经济环境影响的差异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7,(3):104-112.[ Jin Yanming, Lei Ming, Huang Tao.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of Environmental Tax Amo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J]. Economic Science, 2007, (3): 104 - 112.]

[16]黄英娜.应用CGE模型量化分析中国实施能源环境税政策的可行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2):18-20.[ Huang Ying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Feasibility of EnergyEnvironment Tax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with a CGE Model [J]. Urban Environment & Urban Ecology, 2005, (2): 18 - 20.]

[17]胡宗义,蔡文彬.能源税征收对能源强度影响的CGE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2007,(9):57-61. [HU Zongyi, Cai Wenbin. The Study on the Impacts of Energy Intensity Imposed by the Taxation of Energy Taxes: A CGE Approach [J]. Hunan University, 2007, (9) :57-61.]

[18]Roland D H. Demand System,World Bank and SDPC Training Reference[C], Beijing,August,2002.

[19]Chang K P. Capitalenergy Substitution and the Multi-level CES Production Function[J]. Energy Economics.1994,16, (1):22-26.

[20]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Li Zinai. Econometrics[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0.]

[21]吕振东,郭菊娥,席酉民. 中国能源CES生产函数的计量估算及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156-160.[ Lv Zhendong, Guo Jue, Xi Youmin. Econometric Estimate and Selection on China Energy CES Production Function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4): 156 - 160.]

Analysis on Model and Effects of Coal Resource Tax Adjustment

GUO Jue1,2 QIAN Dong1,2 LV Zhendong1,2 XIONG Jie1,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49, China;

2. Branch Prediction Research Base of Chinese Sciences,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49, China)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resource tax adjustment;energy CGE model of China

生态城市经济效益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都有一些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的成功让我们坚信了生态城市的发展前景。笔者结合杭州市的建设实践,探讨了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生态城市;循环经济

前言:城市发展的未来并不仅仅关系到城市所在区域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建立高效、清洁、文明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界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生态城市概念和理论综述

1.1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和实质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这种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尽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的发展。

1.2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一个城市所在地域上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的大系统。这就是说,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这三个子系统及组成子系统的各要素又由更细分类的要素组成,各子系统和各要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大系统。

2、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2.1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杭州市于1999年在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报告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消耗一次性资源的动脉产业与以回收再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并重的构想,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多个层面齐头并进实践循环经济。

1.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决定着发展循环经济的水平。近年来杭州市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其中多数企业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为追求效益,中小型企业往往忽视环境保护,严重超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构成破坏。杭州市从发展企业的小循环做起,通过技术上的突破、资金投入的增加和鼓励政策措施的出台,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区域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杭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国家级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目前按照规划,杭州开发区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四大工业群落,产品代谢链条逐步完善,同年引进了电子线路板及电子废物回收加工企业、汽车拆解和废钢回收再生利用企、业、回收和处理铅废料和废错酸电池企业以及利用与丰田汽车配套的废料铸钢企业,形成了企业间的互利共生、区域层面的物质循环的多条产业链。

3.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中水回用工程。

为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和中水利用,使污水回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节约用水,2001年市政局根据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起草了《杭州市中水管理办法》。通过将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水质和国家有关农业灌溉、景观水体、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杭州市确定了再生水利用方向为农业、园林绿化、河道景观、市政、冲洗、工业冷却、生活杂用等方面。

(2)危险废物处理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经济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当时不能被资源化、不能被利用的危险废物,为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健康,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2003年9月,杭州市建成国内首座集焚烧、安全填埋、资源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目前,杭州市己建设三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系统采用日本焚烧技术。该项目己被列入2003年建设部科技示范项目。

(3)环保法规。杭州市地方环境立法工作起步较早,80年代初步出台了有关噪声管制和防止海河污染方面的地方法规。以后,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法规3项、政府规章14项,己基本形成了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框架,成为全国地方性环保法规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之一。

2.2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看,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城市绿地覆盖率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少等问题。而在大气保护,城市噪音控制等方面,能够基本符合国家的标准。

从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看,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污水处理率较低,日常能源如:水、电短缺等问题。但对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率较高,港口的吞吐量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通讯业近期发展较为迅速,第三产业产值比率不断上升。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度看,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急需解决就业、福利保障、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尽管杭州市生态建设的基础比较好,但在环保投入、社会保障、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还与全国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2009年全城市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比京市低3.2个百分点;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和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等指标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仅达3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比全国先进水平的上海市低了近20个百分点。

此外,无公害食品发展还有待加强,水上流失问题还比较严重,规模化养殖畜禽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工作刚起步不久,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这些都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狠下功夫,急需解决的问题。

3、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其与国内主要区域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参考建议:

3.1完善政策体系

3.1.1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

用完善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居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义务,提高我市人居环境水平,改善我市的生态状况,使生态城市反作用人类自身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l)约束居民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保护绿地、森林面积。

(2)约束企业使其工业“三废”排放量必须达标。这是显著提高我市环境状况指标的重要举措。

3.1.2完善经济和产业政策

(l)规划审批政策。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要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对资源投入能耗大的产业要加大限制力度;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型环保产业,可以放宽审批限制。

(2)政府奖励政策。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时,采用政府奖励政策。如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设立Jerwood一Salters环境奖;日本许多城市则较为通行“资源回收奖励制度”。杭州市政府也应完善这一政策,提高企业和市民提高资源循环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并付诸实践,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税收优惠政策。美国亚利桑纳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以减税10%。(我国也有相关政策的)。尤其杭州市的发展有可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杭州市可以充分行使这一特权,对在投资建厂的优秀企业和公司,如果能按照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办厂,则给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其按照我市的规划思路发展。

2.2加强体制改革

通过加强体制改革,建立激活企业、组织、公众等转变经营、管理、生产、行为模式,树立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观念,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l)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杭州市需要转变发展的哲学思维与方式,推进产业发展的质量,转变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升级产业结构。加强高新技术工业和循环环保类型企业的比重,提高科技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新的循环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来刺激我市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提高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2.3深化主体教育

杭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它所依托的主体,即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主体的参与意识,杭州市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主题教育。

(1)开展决策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生活的相关决策中有循环经济思想理念,为我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重视基础教育。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理念灌输到中小学和大学各层次的学生中培养其生态意识和知识

(3)加强媒体宣传。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可以在地方政府网站上开设生态工业园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等专题网;积极建设固废资源信息网等,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4强化技术支撑

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一大瓶颈。目前我市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因此开发共性和实用技术,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是我市的一大努力方向。

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引导和保证者,必须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贾广和,梁俊卿,汤杰,孟民.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3]冯维波.基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的生态城市建设,[J].电力环境保护,2004,9(4):44-47.

[4]张胜.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浅谈.太原理工,2005,8-9.

[5]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辛嘉楠,欧阳志云.浅谈“生态城市”,[J].中国城市经济,2005,7:35-37.

[8]贾广和,王立英,梁俊卿.吉林省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理论与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周慧燕.发展循环经济,经营生态城市,[J].价值工程2006年第3期:3-5.

[10]张颢瀚,张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5.

生态城市经济效益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為探究甘蔗套种甘薯对蔗田草害及产量影响,以甘蔗桂糖42号和甘薯西瓜红品种为材料,本试验设计了1.2 m行距(SS1)、1.4 m行距(SS2)和1.6 m行距(SS3) 三种不同行距甘蔗套种甘薯处理和单作甘蔗CS1和单作甘薯CS2两种常规单作对照处理。结果表明,与CS1相比,套种甘薯显著减少了蔗田杂草生物量,但未减少杂草种类;与对照 CS1相比,三种套种模式下甘蔗株高和茎粗影响不显著,与对照CS2甘薯地上部分鲜重显著增加且蔓薯比(T/R)变大。三种套种模式下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均大于1,较CS1增加了49.14%~60.76%。经济效益方面,三种套种模式较CS1纯收益增加了36.17%~112.76%。综上所述SS3套种模式最为合理且经济效益最高。

关键词:甘蔗 套种 杂草 经济效益 甘薯

Effects of Sugarcane-Sweet Potato Interplanting Pattern on Sugarcane Yield and Field Weeds

HE Wen,ZHANG Xiufen,LI Pin,HUANG Zhenling,

HUANG Xiaojuan,LI Hengrui,HE Hongliang,GUO Suyun*

(Longzhou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 Station of Tropical Crop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Guangxi South Sub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Longzhou, Guangxi 532415, China)

Key words: Sugarcane; interplanting; weeds; economic benefits; sweet potato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糖料作物,广西崇左地区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每年都有种植大面积甘蔗的战略储备需求[1],因此甘蔗成为当地主要农业经济来源。提高甘蔗种植户农业经济收入对崇左地区攻坚脱贫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2]。

甘蔗具有周期长、前期出苗慢且生长缓慢加上种植行间距大[3],导致在甘蔗苗期,甘蔗地块常常形成“草盛甘蔗稀”的情景,杂草和甘蔗产生土壤营养竞争,从而影响甘蔗苗期生长,同时又增加了甘蔗除草成本。目前甘蔗杂草防控技术大多使用除草剂封闭处理,长期使用或者不恰当使用除草剂不仅会对甘蔗生长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3-7],还会对甘蔗田土壤生态环境及土壤微生物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8]。

間套作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栽培方式[9]。甘蔗间套作就是利用甘蔗未封行之前,通过套种其他作物,减少裸露甘蔗田地表面积,达到增加单位土地有效利用率和光温利用率[10-11],减少田间杂草发生,达到增加单位土地面积农业经济产出。甘薯属于短期矮小作物,适合春季甘蔗套种栽培[12]。在理论上甘薯具有封行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甘蔗田间杂草生物量,从而减少农业除草剂使用或人工除草劳动量。目前关于甘蔗套种花生[13]、大豆[14-16]、玉米[17]等作物的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改良的相关研究较多,尚未有关于甘蔗套种甘薯对蔗田杂草防控及甘蔗产量研究。本文通过研究不同行距下甘蔗套种甘薯对蔗田杂草防控效果、农艺性状及蔗地经济效益的影响,探寻最佳的甘蔗套种甘薯模式,以期为崇左地区甘蔗合理套种甘薯提供合理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实验用地,属南亚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2.2℃,年降雨量1273.6 mm,年均相对湿度82%。

1.2 实验材料

供试甘蔗品种为桂糖42号,由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生物技术团队提供;试供甘薯品种为西瓜红,甘薯苗由本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薯类试验站提供。

1.3 实验方法

甘蔗甘薯同时种植于当年4月,种植前进行深翻土壤后整地。按照试验小区设计进行开行,甘蔗种植在沟中,甘薯种植在垄上。甘蔗套种甘薯设置三个行距分别是1.2 m(SS1)、1.4 m(SS2)和1.6 m(SS3),其中1.2 m为当地生产上甘蔗常规种植行。每小区长5 m,设置3个种植带,每带种植一行甘蔗一行甘薯,每个小区周围设置保护行,甘蔗采用双芽品字型种植,播种量每行为60个芽眼,甘薯株距为20 cm,每行种植25株甘薯。同时设置甘蔗单作常规种植(行距1.2 m, CS1)和甘薯单作常规种植(CS2)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采用随即区组排列。

水肥管理:种植带甘蔗每行底肥复合肥0.225 kg,拔节期追肥复合肥0.675 kg,甘薯每行底肥复合肥0.225 kg, 30 d后追肥硫酸钾0.225 kg,上述中复合肥为2-1-2海藻酸复合肥,其余田间管理同当地正常标准执行,试验前不使用除草剂封闭。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12,18]

田间杂草生物量测定:在甘薯追肥和中耕除草时,每单位小区单独进行杂草鉴定[19]并挖取全株洗净晾干称重。

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在甘蔗工艺成熟期进行调查,其中株高、茎径分别从每个小区第二行连续选取15株甘蔗进行测量,有效茎数分别从每个小区抽取第二行整行进行统计。

甘薯和甘蔗实际产量测定:甘薯在生长120 d收获时每个小区选择未被破坏的甘薯种植带进行测产,以小区面积换算成甘薯产量。甘蔗在工艺成熟期选择未被破坏的种植带进行测产,以小区面积换算成甘薯产量。

株高:用钢卷尺测定甘蔗基部到蔗茎顶端处高度。

茎径:用游标卡尺测定蔗茎基部的直径。

单茎重:单蔗茎用电子称称其质量。

甘薯茎叶鲜重和鲜薯重:用电子称称其质量。

商品率=商品薯数量/结薯数量(商品薯>50g)。

蔓薯比(T/R)=甘薯茎叶鲜重/甘薯薯块鲜重。

土地当量比(LER)常被用作衡量套作优势的指标LER=Yim/Ym+Yis/Ys;套作的增产率(%)=(LER-1)×100(Yim 和 Yis 分别代表套作甘蔗、套作甘薯的产量;Ym 和 Ys 分别代表净作甘蔗、净作甘薯的产量。当 LER>1,表示套作系统有产量优势;LER<1,则无产量优势)。

1.5 数据分析

用SPSS  22.0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套种对杂草防控效果

由图1可知,在各栽培模式中以纯种甘蔗田地杂草种类最多,同其他栽培模式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在套种甘薯后甘蔗田地中杂草生物量显著减少,达到显著差异,说明套种甘薯并不能减少蔗田中杂草种类,但是可以减少杂草生物量,控制杂草爆发生长危害的作用。

2.2 套种对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对照相比,套种模式对甘蔗株高、茎粗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是对甘蔗单株质量影响显著,以SS3中单株质量最大;单位面积中甘蔗有效茎数随着行距变大而逐渐减小,且与对照差异显著。

由表2可知,套种模式下甘薯单株茎叶鲜重显著高于对照CS2,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单株鲜薯重差异不显著,其中SS1甘薯鲜重最小,SS3甘薯鲜重最大。商品率种以对照甘薯商品率最大,因为对照中甘薯薯块长势比较均匀,而套种模式下,甘薯薯块差异较大导致。在套种模式下蔓薯比均高于CS2。

由表3可知,套种模式中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说明甘蔗套种甘薯的生长效益高于甘蔗单作或者甘薯单作,能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中土壤空间资源来满足生长需求,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业产出。综合表1至表3可知,虽然套种中甘蔗和甘薯相比于甘蔗单作和甘薯单作,甘蔗和甘薯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减少,但未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有一些影响是由于行距变大和套种模式交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因此寻找合适的行距及套种模式将更加充分提高土地当量比。

2.3 套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4可知,套种模式比单作投入资金更多,主要是由于套种种苗、复合肥、人工资金投入比较多,而随着套种行距变宽而投入资金逐渐减少,同样是由于种苗、复合肥、人工资金减少,但是总产值也是套种模式高于单作,纯收益中,套种模式收益均高于CS1,SS1、SS2 和SS3纯收益分别是18150.77元/hm2、22804.08元/hm2和28359.73元/hm2,比对照CS1增收36.17%~112.76%。说明甘蔗套种甘薯来增产是可行的,且SS3套种模式经济效益最佳。

3 讨论与结论

杂草是蔗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态位,既能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营养元素和能量循环,又能与甘蔗竞争土壤养分,若不合理控制会导致甘蔗生长受阻,甚至减产减收,影响农业经济产出。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既会破坏土壤生态环境,降低土壤肥力,还会在土壤中残留[20],超过土壤安全阈值时会抑制甘蔗正常生长[4],同时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会不断提高杂草抗性导致达不到理想效果[21]。本研究通过甘蔗套种甘薯试验研究蔗田杂草变化,试验结果说明套种不能减少杂草种类,但是可以显著减少了蔗田杂草生物量,减少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也降低了人工除草成本,其原因可能是甘薯对杂草的抑制主要是通过其苗期生长速度快,封行快,减少了蔗田裸露面积,对杂草形成了遮蔽作用,限制了杂草的生长,也有可能是甘薯分泌的代谢物质对杂草存在一定的化感作用,从而抑制杂草生长。

合理的间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农田立体空间资源,丰富农田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22]。间套种改变了农田群体结构,也导致两种作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发生竞争关系,而主要影响因素是作物间的立体分布[23],种植方式[24],行距[25]等。本研究结果表明,套种模式下LER>1,即说明套种甘薯较单作具有产量增益,可以通过套种甘薯来增加单位土地产值。本研究还显示甘蔗套种甘薯随着行距增加,甘蔗和甘薯之间的竞争逐渐降低,单株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得到相应提升,但套种模式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产量没有相应增加,LER差别不大,说明套种模式下,甘蔗和甘薯发生了资源竞争,可能是随着作物生长,由最开始的地下根部营养竞争,转变成地上光照和二氧化碳的竞争。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套种对甘蔗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地下部,而对甘薯的影响主要来自地上部。当套种作物间产生资源竞争时,可以通过调节优化田间配置来减小群体间竞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套种模式中最佳的行距及种植密度,探明最佳的套种模式。

综上所述,套种甘薯可以显著控制蔗田杂草生长,且有明显的增产效果(LER>1)。套种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合理配置群体,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蔗田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单位蔗田农业经济效益,其中SS3模式甘蔗和甘薯综合农艺性状最佳且经济效益最高。因此甘蔗套种甘薯可以作为一种增加蔗田农业经济收益的种植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爱加,周明明,林文雄.不同种植模式对甘蔗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6):152-1532.

[2]      刘文秀. 浅谈我国糖料蔗收获质量现状及标准[J].广西农业机械化,2009(3):5-7.

[3]      陈庆华,周小刚,郑仕军,等.68% 2甲4氯·敌草隆·莠灭净WP等防除甘蔗田杂草的效果[J].杂草科学,2012,30(4):52-54.

[4]      罗志明,赵勇,尹炯,等.25%硝磺草酮·莠去津OD对蔗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J].农药,2019,58(10):752-755.

[5]      尹炯,李文凤,黄应昆,等.72%异丙甲草胺乳油对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 中国农学通

报,2013,29(21):175-178.

[6]      方峰,周洁成,梁元耀,等.73% 2甲4氯钠·莠灭净·敌草隆WP防除蔗田杂草药效试验[J]. 南方农业学报,2011,42(10):1225- 1228.

[7]     杨鹏艳.30%氯吡·莠灭净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防除甘蔗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8]     马永林,马跃峰,郭成林,等.甲磺草胺除草活性及对甘蔗的安全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

报,2019,40(4):741-745.

[9]     钟昌松,闫飞燕,石达金,等.播期和密度对套作甘蔗的糯玉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01):71-75.

[10]    韦贵剑,陆文娟,彭天缘,等.甘蔗间套种花生最佳模式探讨[J]. 南方农业学报,2015,46

(6):1007-1011.

[11]    赵自东,贾应明,李言春,等.甘蔗与不同花生品种间套种试验总结[J]. 甘蔗糖业,2012

(2):21-23.

[12]    熊军,唐秀桦,潘文兴,等.春植蔗套种不同品种甘薯不同行距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

技,2017(2):3-4.

[13]    苏天明,何铁光,苏利荣,等.两种有机肥在甘蔗-花生套种模式中的施用效果[J].土壤通报,2016,47(1):112-117.

[14]    韋贵剑,梁景文,陆文娟,等.甘蔗间种大豆最佳模式探讨[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1):49-53.

[15]    陈文杰,梁江,汤复跃,等.适合与甘蔗间套种春大豆品种筛选初报[J].南方农业学报,

2012,43(3):311-314.

[16]    孟庆宝,方锋学,刘海斌,等.甘蔗间种菜用大豆对甘蔗产量、品质及间种后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169-

173.

[17]   侯本军,林力,王敏芬,等.套种玉米对甘蔗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39(15):9-10,13.

[18]   单翔宇,谢如林,李伏生.氮肥运筹提升宿根蔗产量和氮素利用[J]. 热带作物学报,2020, 41(12):2446-2453.

[19]   中国杂草志[J].植物杂志,2000(01):44.

[20]   简秋,郑尊涛,宋稳成.三元除草剂二甲四氯·莠灭净·敌草隆在甘蔗及土壤中的消解特性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5):

825-831.

[21]   彦辉,杨彩英,马永林,等.广西甘蔗田马唐对莠去津抗性水平检测及机理初探[J].西南农业学报,2017,30(8):1790-1794.

[22]   洪德星.  不同套种作物对甘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23]   Berger U,Piou C,Schiffers K,et al.Competition among plants:Concepts,individual-based modelling approaches,and a proposal for a future research strategy.Perspectives in Plant Ecology Evolution & Systematics,2008,9(3):121-135.

[24]   杨峰,娄莹,廖敦平,等.玉米–大豆带状套作行距配置对作物生物量、根系形态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5,41(4):642-650.

[25]    王贝贝,廖敦平,范元芳,等.玉米大豆套作窄行距对作物竞争效应及物质分配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0,42(5):734-742.

生态城市经济效益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为了保证生态技术能在建装饰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应能认识到生态技术对于建筑装饰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建筑装饰工作的需要以及生态技术的特点,制定出最为科学的建筑装饰方案。本文就建筑装饰设计方面生态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生态技术;装饰;节能;环保

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人们除了注重装饰美观度之外,也越发的重视建筑装工作的生态环保性。并且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也融入了生态学的理念知识,让建筑设计工作更加的科学,在保证建筑设计效果的同时还能更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保证设计工作的环保、高效。

1 建筑设计领域当的生态技术分析

生态学是当代自然科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根据生态学原理而形成的种种技术则可称为生态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愈加重视与深入研究,生态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各个科学领域所关注的一大重要话题。所谓生态技术,其具体指的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本原则,从整体出发,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对整个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与能源浪费,力求以最低的消耗来获得最高的效益的一种先进科学技术。

在人类的生产发展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向大自然索要着各种资源与能源,而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并且这种破坏会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能源、物质与空间等需求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迎来地球上资源与能源的枯竭,而那一天人们也势必将会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失去美好的生活家园;因此,为了降低人们的生产发展对生态的破坏、使自然生态保持应有的平衡,生态学及其相应的生态技术就被提了出来。生态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开始运用到生态学技术,这其中也包括建筑装饰设计领域;在建筑装饰设计之时合理采用生态学技术,能够使人类、建筑与自然这三者之间和谐交融,让人们住得更加舒心健康。

2 生态技术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影响

2.1 节能以及环保方面的特点

通过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融入生态技术理念,就能改变过去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建筑装饰中消耗的自然资源。生态技术本身就是以自然环保作为出发点,追求在建筑装饰的美观性、良好的自然环、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个方面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实际将生态技术融入到建筑装饰领域之后,能以最小幅度对自然产生损害为代价,保证建筑设计达到既定目标。

2.2 良好的安全性

在一些建筑装饰之中,为了能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一些设计单位会在设计中选择使用装饰性突出,但是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材料,建筑室内环境以及建筑周边环境受到影响。而生态设计当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均是绿色类型的材料,这些绿色材料在兼顾了良好装饰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将装饰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化。

2.3 装饰设计的先进性

现代建筑装饰领域当中的生态技术在先进性方面也有推出表现。以生态技术为核心而建筑装饰工作除了充分的继承了过去各种建筑装饰特点之外,还吸收了大量先进的建筑装饰理念,和传统类型的装饰设计工作相比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以及持续性。其次,受到过去装饰设计局限性的影响,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未能得以落实,而生态技术则为这些新型设计理念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4 优秀的经济性

开展建筑装饰工作的时候,经济性是其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内容,尤其对于一些大型建筑而言,更要能充分的考虑到经济性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生态技术则充分的满足了装饰单位好建筑业主双方对于经济性的需要,在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装饰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建筑装饰的成本。

3 将生态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领域的措施

3.1 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

各个地区在相应的气候条件特点方面、地理环境特点方、各种自然资源储藏量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生态技术这种重视使用环境的技术也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的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装饰施工。选择和当期气候以及环境温度匹配度最高的材料进行装饰施工,让建筑装饰具有良好观赏性的同时还能抵御住外界环境的影响,长时间保持装饰效果。另外,在开展装饰施工之前,还要能注意环境中通风以及光照条件,让建筑装饰保持较高质量。

3.2 注重可再生类型资源的使用

在实际运用生态技术理念开展建筑装饰工程的时候,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能注重对于可再生类型资源的运用。建筑产业在发展中也带来较大的能源消耗,影响了我国在能源节约方面的发展。当生态技术落实建筑装饰方面之后,就能通过新型技术运用降低建筑在能源方面的消耗,加大建筑当中可再生类能源的使用量,这样既能达到预期的建筑装饰以及建筑运行目标,也能保证建筑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

当代大量环保节能类型设备的出现也为生态技术的运用创造良好平台,比如可以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热能,以满足建筑中人们生活的需要以及建筑运行的需要。另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有着多种模式,比如还可以将自然降雨收集起来,用于小区中绿化部分的浇灌。

3.3 科学地改良与设计建筑设施

科学地改良与设计建筑设施也是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设计当中的应用措施之一。建筑装饰设计工作者应当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之时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施进行科学的改造设计,例如,利用双层玻璃墙代替传统的玻璃墙不但可以节约能耗,还可以给室内提供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的采光以及降低室内的噪音等,这就是一大很好的改良设计措施。因此,这就要求建筑装饰设计者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理念,并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在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生态技术的应用与使用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它联系着人类、环境与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建筑装饰设计者既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性能,也要考虑到其生态性能,要尽量使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统一,从而给人们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对生态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促使人类、社会与环境共同朝著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我们不仅要积极应用现有的生态技术,还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将生态技术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胡县伟,刘杰.试论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

[2]金仙艳.论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41-00041.

[3]刘健洪.建筑装饰生态设计的应用及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

[4]吴晓旭.探究在建筑设计中外形装饰设计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

生态城市经济效益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发展,建筑行业也有着长足的进步。但在技术经济分析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采用合理的技术对经济产量进行全面分析,是解决工程项目管理问题重要的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的概念、作用与优势,质量良好的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从而有效改善工程项目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推动建筑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运用

前言: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市所需要的建筑不断增加,从而带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又具有工期较长、施工过程繁琐、施工人员众多的特点,因此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有着诸多困难,比如施工成本、施工质量、施工周期等都需要精准地分析与测算。只有所有工程项目需要的因素都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内,才能让建筑工程更符合施工和设计标准。而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利用新型技术让工程项目的建筑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对建筑施工阶段的成本进行分析,从而通过工程项目管理节约相应成本,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提高建筑工程的实际利益,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1技术经济分析的概念

技术经济分析就是一种通过定量和定性方式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分析的方法,从而找到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与质量最高的管理方案。在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需要将可以使用的技术与实际取得的经济利益进行结合,然后再深入地进行分析,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再要通过多个方案应用的效果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更优异的管理策略,使项目工程的管理更加高效,也促进了建筑工程的发展以及保证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工程项目管理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经济分析也进行了相应的转变,在传统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往往只是针对工程施工阶段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用于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新技术经济分析,不仅包括传统施工阶段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其中还包括一些管理需求以及美术需求。

2技术经济分析的作用及优势

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技术经济分析有着辨别与选择的作用,通过技术经济的分析,能够让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而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数据有所差距,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将两种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新技术经济分析方式。不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有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定量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建模的方式,对工程项目中所应有的材料与施工技术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并得到全面有效的管理方式,也能通过数据分析建立相应的施工模型,为实际施工提供更好的数据与测试条件,从而有效保障施工以及管理的质量。对于定性分析方式,主要依靠的是工作人员的施工经验以及对项目工程建设的敏锐判断,这种方式较为高效,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但对于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较弱,没有大量工作经验的人来说,分析的结果准确性较低。而通过两种分析方式的深度结合,能够让技术经济分析,既具有专业性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能够更好的选择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分析结果也更加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较强的优势,因为通过科学、精准、公正的数据分析,能够为工程项目施工创造更好的条件,也能在工程项目实际管理过程中,采用更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管理质量,也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为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工程案例

技术经济分析的应用应该利用简单的工程案例进行说明,进而有效地对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方法进行探究。我们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下面这个工程案例进行成本管理的合理分析。同一城市的甲、乙两个地方都有着一个220KV输变电的工程,甲、乙两地工程投入成本有着相应的区别,而是否能够盈利则需要对其项目工程进行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第一步应该对这两个项目的各个环节所应用的材料成本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如下表:

在这一工程案例中,我们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式,对两地工程成本管理的方案進行优质的选择,因此我们应该从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清偿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选择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在投资回收期计算过程中,我们将投资回收期以年为单位,则应该在项目建设开始时计算回收期年数,利用定量分析法计算出该项目的投资回报期应为10.25年,如果项目工程所计算的回收期小于基准回收期,这说明该项目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将投资资金回收。其次也要针对投资利润率进行计算,利用息税前年利润/项目总投资×100%这个就能够计算出该工程项目的投资利润率为18%,如果能够比行业标准高,则说明该工程项目能够为企业带来盈利。最后就是对工程项目清偿能力的分析,如果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最后得到该项目建设期间资产的负债率较高,这样就需要对建设期间的资产负债率进行敏锐的分析,并延长项目经营期限,使项目工程资产负债率迅速下降,最低时能够达到0.35%,这说明这个项目工程有着较好的清偿能力。在甲、乙两地的工程项目中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对市场材料的价格有着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要保证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经验,然后通过投资回收期、利润率、清偿能力等多方面的对比,最后找到总体效益最好的成本管理方式。因此在工程项目中技术经济分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方式,也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2技术经济分析的应用过程

3.2.1工程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中,要以技术经济分析为工程项目的核心,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选择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有效提高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效益。在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工程项目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只有良好的工程技术,才能使项目工程的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而技术可行性分析不仅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也包含一些工程产品性能的分析。在技术可行性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考量市场对技术的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程项目的资源等,通过全面且综合地分析,才能确定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的应用。在工程项目建设技术确定后,也要保证工作人员对工程技术的了解,并能够确定当前技术人才能够熟练运用该技术,同时管理人员在技术分析过程中,也要注重工程项目本身的资本问题,保证在该技术应用中企业利润不受到影响,从而确定该工程技术的可行性。例如:在项目工程中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相应技术的应用,第一要对工程项目需求进行调查,并控制变量的方式,根据不同技术所付出的成本、质量、利润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从而筛选出最符合该工程的技术,并合理采用该技术进行项目工程施工,有效提高项目工程综合效益,也能最大发挥出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3.2.2工程项目经济合理性分析

在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也要注重对项目工程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工程项目经济合理性分析也就是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分析,其中包括很对内容。比如材料的成本、施工人工费用以及设备费用等。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要全面地考虑到工程项目的每一项支出,并对支出合理性进行相应的分析,结合项目施工的成本,以及项目工程经营的效益情况,对工程项目的成本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调整,寻找出最高效的管理方式,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保证工程项目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技术经济分析在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分析中,能够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以及项目本身的预算与支出,使项目工程在进行管理过程中,更有计划性,也能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能从经济效益、市场行情、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完善对项目工程成本的控制,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利润,压缩施工成本的效果,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3.2.3项目工程管理方案的确定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也要针对项目工程管理的方案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分析,进而保证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案更加高效。在对项目工程管理方案进行分析过程中,应该从项目工程方案的效益和施工项目工程的盈利与亏损进行分析,同时也要保障项目工程管理的可行性。通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對比,最终确定良好的管理方案。例如:在实际应用技术经济分析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方案分析时,项目工程管理部门针对工程项目成本以及当前可用施工技术等制定多套工程项目管理方案,然后经过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对比多个方案的成本控制、技术应用以及经济效益,从而更科学更公正地选择出符合这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案,有效保证企业的利益,也能不断促进工程企业的发展。

3.3技术经济分析的应用效果分析

3.3.1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也能把握好先进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让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更加精准顺畅,保证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促进工程项目的发展。在技术经济分析在项目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效果分析,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需要管理人员深入了解施工项目中所需的产品要求,以及熟悉市场的需求和材料的价格,通过这些,能够确保生产材料的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也能合理控制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相关技术的应用,使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更科学、更合理,有效保证施工的质量,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3.2工程项目技术合理应用效果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用技术经济分析,也能起到对先进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的效果,比如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相关人员对建筑工程各项数据进行相应的收集与分析,并严格按照建筑计划与要求进行模拟施工,然后根据施工的条件以及各项施工技术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提前预测出将要运用的技术或者设备,能够提前对相应人员进行培训,从而让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的运用方法,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质量,也能对将要采用的设备进行提前进行保养,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损坏或维修的情况。

3.3.3工程项目总体管理效果

技术经济分析对工程项目管理也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对工程项目管理方案的选择能够起到精准、合理、科学的效果,让建筑工程能够更好地运行,有效保证项目工程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例如: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利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建立项目工程的模型,然后通过控制变量,输入不同变量,找寻最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管理方案,让建筑工程能够在管理过程中更加流畅,也能是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得到提升。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是能够从多方面对管理方案进行考量,再结合相关工作人员的经验,使管理方案更具科学性,有效促进工程项目的发展。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过程中,对改善工程项目的管理有着明显的效果,这也能够有效证明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价值。

总结: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采用技术经济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而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不仅能够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收益得到相应的控制,还能使工程项目本身具有较强的发展能力,提高建筑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作者结合技术经济分析的概念、运用方法以及价值,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意旨通过论证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理应用,为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也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魏本宁.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经济分析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2):56+70.

[2]王宗辉.试论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20,39(04):247-248.

[3]程庆华.技术经济分析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科技创新,2019,1(32):91-93.

[4]陈思宇,徐梓熊,朱蓉蓉,李伊池娇.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9):22-24.

[5]赵晶.示范快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中国核电,2021,14(02):250-254.

生态城市经济效益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当前城市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实现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效果的优化, 避免以往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明显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需要切实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进行详细分析, 确保其能够体现出较强的实际效益, 重点关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求。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概述

在未来城市规划工作开展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已经成为了比较重要的基本发展方向, 其主要就是借助于生态学原理和具体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确保城市规划工作中能够更为系统科学, 满足城市发展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相协调的需求, 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复合生态系统, 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具体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落实中, 其需要切实围绕着生态、环境以及城市进行综合规划布置, 促使其能够形成较为理想的协调运行效果, 并且能够结合城市发展的各个不同区域进行针对性分析, 解决可能面临的相互矛盾和冲突问题, 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结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其需要切实围绕着基本目标进行详细探究, 逐步落实生态城市规划工作, 其中较为关键的目的就是构建生态城市, 能够促使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较为协调一致, 满足于各个方面提出的新要求, 尤其是能够促使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 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此外, 对于生态城市的有效规划设计, 还需要重点围绕着高效节能目标进行探究, 确保相应城市后续运行能够较好流畅可行, 避免出现较为明显的能源消耗和损失威胁。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落实中, 还需要重点围绕着相关原则进行详细研究, 避免在具体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矛盾和不协调问题。比如环境为本的基本原则就需要贯彻落实到整个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 确保相应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更为流畅合理, 能够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对于可能存在的各类干扰因素进行重点规避和防控。科学布局以及整体协调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需要从整体城市运行角度出发, 确保相应生态城市的后续运行较为协调, 并且具备发展眼光, 避免在生态城市的发展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和矛盾, 尤其是在存在明显环境污染的相关行业设置中, 更是需要进行合理布局, 避免其影响整个城市生态环境, 加大治理力度。

2 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为了更好实现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价值的有效发挥, 必然需要结合城市规划工作进行详细探究, 了解城市规划工作中涉及到的各个基本内容和相关要求, 避免可能产生的生态城市运行不畅威胁。具体到城市规划工作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注重城市产业规划布局。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处理中, 各个产业的布局规划是比较基本的一个要点内容, 也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有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相关产业规划布局中, 需要综合研究各个产业的特点, 对于环境污染程度、能源消耗需求以及经济效益、人才需求类型等进行分析, 确保相应产业的布局能够和整体城市运行需求较为一致, 最大程度上降低污染威胁。比如对于一些严重大气污染的行业, 其需要考虑当地风向进行合理布置, 减少大气污染对于城市带来的威胁, 从区域规划入手进行合理控制。当然, 在城市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治, 实现产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 杜绝可能因为产业布局不合理带来的环境污染威胁。

(2) 注重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在城市规划中落实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还需要切实围绕着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相互平衡进行详细探究, 避免过度关注环境而影响到社会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 重点围绕着城市规划工作进行详细探究, 确保城市规划编制能够较为科学协调, 满足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共同需求, 兼顾多方面的效益。

(3) 注重文化生态规划。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工作的落实, 其除了要关注于自然景观方面的布置和优化, 还需要针对文化生态要素进行合理规划布置, 确保其同样也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 促进当前城市的协调发展运行。基于此, 首先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强对于原有文化资源的保护, 促使其能够和新时代要求想融合, 并且能够借助于自然环境景观这一载体进行合理呈现, 最终满足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 体现更强美感。

(4) 做好交通规划工作。在当前城市发展中, 交通拥挤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也就需要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予以充分关注, 确保交通系统的运行更为高效流畅, 能够较好实现整体运行优化, 同时也就能够降低因为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压力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当然, 这一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关系到的内容和要求也比较多, 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探究, 还应该注重对于科学技术的关注, 确保相应交通体系的运行得到更为理想的创新改进, 避免传统交通体系运行混乱局面。在交通系统的布局中加强对于周围自然景观点缀工作的规划设计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要点举措。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在当前城市规划工作中的落实应用, 其确实能够体现出较强的积极作用, 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了更好实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效益, 需要结合各个常见隐患威胁进行重点剖析, 综合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摘要:城市规划工作是确保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其难度越来越大, 在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 需要综合考虑系统分析, 比如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求就是比较突出的一点,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重点围绕着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 希望具备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点

参考文献

[1] 邵伟.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江西建材, 2018 (01) :18-19.

[2] 孙金艳.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32) :79.

[3] 黎静.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江西建材, 2017 (09) :41+43.

上一篇:德育环境因素影响控制论文范文下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医院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