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忽视的真相

2024-05-06

难以忽视的真相(精选4篇)

难以忽视的真相 第1篇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不断的增强,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严重, 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背离, 生态议题日益进入公众视野, 生态传播日渐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高度。而纪录片领域中, 响应社会语境和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生态纪录片应运而生。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语言, 生态纪录片对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 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本次课题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平衡》和《海豚湾》——都是人文批判型的生态纪录片。《平衡》讲述的是在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地区, 中国著名的反偷猎队伍——“西藏野耗牛队”第一任队长索南达杰同18名盗猎者搏斗而牺牲后, 第二任野耗牛队队长扎巴多杰带领队伍继续同盗猎分子斗争的故事。《海豚湾》讲述了海豚驯养师和保护人士同一位电影人, 以及加入他们行列的一个由社会活动家、电影人和自由潜泳者所组成的强大的精英制作团队, 渗透进日本海湾太地町, 展开一个在隐蔽的状态下进行的偷拍任务, 将当地渔民对海豚的大规模的捕杀的黑暗秘密公诸于世的事件。

两部纪录片都与保护动物有关, 两部纪录片都将惨淡血腥的事实直接呈现给观众, 两部纪录片都揭示了隐匿在暗处“无法忽视的真相”, 观看两部纪录片都会让人如哽在胸, 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述。下面分别从影视学角度和传播学角度就这两部生态纪录片的表现力和传播力进行分析阐述。

二、表现力的对比分析

1、叙事方式

《平衡》是客观叙述者的叙事形态, 强调客观, 即对外部世界的实录, 消除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 使其隐身于文本之中, 尽量不露出叙述的痕迹, 仿佛人物、事件自行呈现。《海豚湾》是自我意识叙述者的叙事形态, 叙述者在作品中明显表现出自身的立场和看法, 通过干预性的解说词将创作者观察现实时的情感体验与哲理思考融进了片中, 这样的解说词的运用不仅不会破坏叙述的逼真性, 适当的运用还会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感。

2、镜头语言

两部纪录片的镜头语言都彰显着冷静的笔触, 同时充满了强烈的现场感。《平衡》里一方面尽情地展现可可西里美丽的自然风光, 但在表现盗猎分子对这片土地的践踏时, 也毫不遮掩其破坏的丑陋。在引用资料画面时, 满地的羚羊残骸和鲜血, 被击毙的罪犯尸体, 合同一片土地上的荒野湖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海豚湾》中平静淡定的城镇生活面貌、日日如常的海鲜市场交易和惨烈的捕杀场面、湛蓝海湾中泛起猩红的海水的鲜明对比, 以及偷拍偷录过程中快节奏和摇晃镜头的紧张感, 大大激发了观众心底的震撼与愤慨。

3、表现艺术

《平衡》的整体艺术风格简单大气, 浑厚淳朴。影片的开头为我们展现了广袤的青藏高原, 接着是巍巍的昆仑山脉, 奔跑着的藏羚羊, 滑翔着的斑头雁, 寥寥几笔为观众点出了这个世界第三大无人区, 野生动物的天堂, 更是藏羚羊家园的可可西里。影片以这种视角突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 同时对比下面的血腥场面, 强化震撼人心的效果, 没有一句解说词, 没有多余的画面, 简洁有力而大气。影片的主人公扎巴多杰——作为这部纪录片的核心人物, 一个传奇英雄, 他不仅是一个斗士, 还是一个奔走疾呼者——这个真性情的男人在镜头面前毫无虚饰, 他讲述他的理想、坚持和努力, 同时还有困惑和彷徨, 他非常直接自然地表达一切, 无论是对盗猎者强烈的愤慨, 还是对政府某些官员的指责。对于整个纪实影片的解构和表达也都是通过他来表现出来的。

《海豚湾》的整体艺术风格线索繁多、情节跌宕影片一开场就是间谍片式手法, “秘密潜入被禁止进入的私人领地”, 构成了极大的悬念, 一方面将观众的兴趣迅速地调动起来, 一方面也构成了本片的叙事主线。影片中铺设多条线索, 但各个线索共同展开, 推动剧情发展——主人公里克的传奇故事和人生抉择, 围绕国际捕鲸委员会进行的内外斗争, 日本捕鲸传统和政治经济利益的博弈, 政府、科学家和渔民互为支撑、自欺欺人的谎言, 从科学角度看待和分析海豚肉危险的食用价值, 对日本民众的街头采访……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 观众所面对的信息量惊人, 而在不断的线索与蒙太奇切换之间, 关于海豚湾的种种争斗都被剖析得一清二楚, 从而构筑成一个完整的影像世界。

三、传播力的分析对比

对比分析, 《海豚湾》更好地发挥了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由于连续获得多个国际奖项, 《海豚湾》的受关注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日本方面在2009年全面禁止其播映或进入院线, 但是随着全球化传播带来的巨大影响, 舆论压力迫使日本方面终于答应解禁, 并于2010年7月3日公映此片。这也反映了生态纪录片带来的正面媒介效应。而《平衡》作为一部电视记录片, 基于时机、主题、政治敏感和媒介宣传等多种因素, 所引起的关注与轰动并不显著。反倒是以《平衡》为素材基础于2004年上映的故事片电影《可可西里》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好评赞誉。

两部中外纪录片在传播上的差异启示我们:对纪录片的产业研究, 要加强基础数据进行详实整理, 对国内外纪录片发展的点滴动向做了详细汇集, 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经济模式分析和影响深度的研究。同时, 还要鼓励纪录片创作的多元化, 特别是让民间纪录片更有传播力, 借助产业发展得到发声的机会。

四、结语

日本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说过“纪录片是一种精神, 一种靠真实纪录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 来带动社会更多人来思考和改变现状”。《平衡》和《海豚湾》作为优秀的中外生态纪录片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向我们呈现“无法忽视的真相”, 在镜像之后传达:这才是真相, 请正视。

摘要:《平衡》和《海豚湾》是两部与保护动物有关的生态纪录片, 两部纪录片都将惨淡血腥的事实直接呈现给观众, 都揭示了隐匿在暗处“无法忽视的真相”, 都展现了人文批判型的生态纪录片“有力量的真实”和“残酷真实背后的美”。本文分别从影视学角度和传播学角度就这两部生态纪录片的表现力和传播力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生态纪录片,表现力,传播力

参考文献

难以忽视的真相论文 第2篇

《难以忽视的真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纪录片,很能抓住观众的心,讲述者又是在2000年与布什竞争美国总统的参议院戈尔,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戈尔的理论是,CO2的增加,使阳光的温度在地球上更长保存,而现代工业加速co2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他的依据是古代南极的冰芯上得到的数据,CO2的含量增加,同时全球的温度增加,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这个数据是有科学保证的。戈尔的报告显示,以往没有人类活动(也许会有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生命形式的出现)的6次全球变暖的事实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地球到一定时期就会变暖的,看戈尔先生绘制的震荡图像不难发现,冷热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据科学家对地质和冰层的科学研究,发现,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第7次变暖上升的通道中,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人类过度的生存活动,地球也一样会变暖,只是变暖的幅度和快慢在有了人类参与的情况下,变化得更加凸显。

比如,出门时,减少坐飞机旅游。

比如,关注和了解环保信息,并把环保做得更广更多更彻底。比如,让我们从事有关环保活动,让我们从地图人变成地球人,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而不仅仅是中国公民的义务责任。比如,推荐别人看这个电影。愿你我,你我的孩子和这个地球有个美好的未来,这一切都在我们手中。当我们的后代问起我们,当时我们是如何做的,我希望我们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是的,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而不是袖手旁观。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一国家的发展蓝图带到了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正为广大学子所推崇。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更让大家关注的是“8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他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被称为一种“低碳经济”。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碳排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流行的名词,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在为其做宣传,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通过行为艺术表演等方式,倡导广大市民参与“低碳生活”。在我省的河南大学,成立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沙龙,其间讨论了有关节能减排等问题,以及诸多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生活”。

地球变暖,绝非只是人类活动的过渡开发所造成的唯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人类近200年进化速度之快,不仅仅是为了人类之间的平等和谐;人类各种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人类警醒自己的战争行为;恐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一切迹象表明,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正处于一个宇宙宏观的奇妙变化之间,对于地球也许是新陈代谢的又一次过程,但对于人类,就是一次改变命运,重造诺亚方舟去迁徙他乡!

管窥戈尔先生《难以忽视的真相》视频中的科学论断,你会发现,全球极度变暖,在地球过去的65亿年中,共发生过6次。现在,地球正处在一个新的全球变暖过程之间,人类过度排放CO2和消耗多余能源,会导致地球两极冰层融化加速,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从而威胁人类生存空间。

假设,人类依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状况,农耕社会,没有工业革命,战争依然处于冷兵器时代,不会释放过多的CO2,是不是地球就不会变暖呢?地球变暖速度会慢下来呢?

戈尔的报告显示,以往没有人类活动(也许会有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生命形式的出现)的6次全球变暖的事实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地球到一定时期就会变暖的,看戈尔先生绘制的震荡图像不难发现,冷热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据科学家对地质和冰层的科学研究,发现,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第7次变暖上升的通道中,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人类过度的生存活动,地球也一样会变暖,只是变暖的幅度和快慢在有了人类参与的情况下,变化得更加凸显。

当然,没有200年来科技发展的变迁,人类是不会看到和研究出以前的6次变暖的事实,即使有,人类也不懂。在不懂的情况下,假如,地球发生对人类危险的事情,那就和200年前的人类一样,只能是祈求上帝的保佑,或者等待和迎接人类世界的毁灭。那时,或许人类的DNA会融于海水或者是冰中,等待下一个冰河期过去之后,开始融化,一步一步地进化,陆续繁衍出新的类人类物种,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逐渐过渡到第8次地球变暖的时候,也许那时,类人类会有更高的智慧和科技,最终能够抓住挽救自己命运的机会,首次对地球的演变规律进行挑战,并取得成功,Maybe,就是他们类

如果上述的假设成立,都要说明一件事情,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什么人类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开窍了?理解了世界升温,地球变暖,对大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变化莫测的灾难和灾难前兆,接二连三的来警告人类?!

假如,人类是自己进化到现在这个世界而非上帝的肋骨,突然在近200年里,人类萌生了突飞猛进的智慧,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享受文明,也许还有更深的含义,比如是为了阻止地球变暖和避免人类灭亡的话;

假如,人类从外星球被上帝派来的诺亚方舟带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突然在近200年里,人类萌生了突飞猛进的智慧,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享受文明,也许还有更深的含义,比如是为了阻止地球变暖和避免人类灭亡的话;

那戈尔先生的《真相》,就有必要仔细理解和考虑,第7次的全球变暖会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威胁?!

如果存在,可不可以预料它的威胁时间,最后期限是在未来的哪里?

将以什么形式出现?是水火之灾,还是气候剧变到极端恶劣的程度,比如,飓风,超级洪水,特大干旱,剧烈的地壳变化,全球范围地频繁而持续的火山暴发,巨型太阳风暴,超大陨星造访地球...也许只是一个单纯的冰融水涨海平面升高的现象?...如戈尔先生的青蛙试验,威胁常常不是突然发生的,让青蛙条件反射保护性的跳出来自救,多如同将水逐渐加温到了100度,威胁来自静静的发生,让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到最后关头,青蛙自己想逃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必须借助外来力量,才会得到救赎?!

所以危险也许是广泛的,渐变的,一般不为常人认知的,比如,太阳耀斑会不会对人类有威胁?还有月球的远近变化是不是也会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

总之,地球变暖,绝非只是人类活动的过渡开发所造成的唯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人类近200年进化速度之快,不仅仅是为了人类之间的平等和谐;人类各种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人类警醒自己的战争行为;恐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一切迹象表明,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正处于一个宇宙宏观的奇妙变化之间,对于地球也许是新陈代谢的又一次过程,但对于人类,就是一次改变命运,重造诺亚方舟去迁徙他乡!

也许200多年来人类文明发展迅猛的最终意义,可能是人类需要这样的发展速度,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或者是在地球生存条件改变和被毁灭之前的有限时间内,提升发展科技的能力?尽快了解和控制转变地球命运的办法?或者是尽快寻找其他外星生命的友邻星球?寻求新的生存环境和避难所?做好向其他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星球迁徒的准备?...鉴于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的真正意义,诺贝尔的科学家们希望,戈尔先生的假设,应该会让整个人类社会的人们加以警觉,深刻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位置。

同样,也期待大家能够明了,从现在开始,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要积极关注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件,推动整个社会去保护地球环境,尽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动去改善全球变暖的状况,必要时,敦促整个世界,动员所有的一切,竭尽所能的去应对,无论是来自地球上还是地球以外的威胁...就目前的各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结合各学科各领域各阶层首代的思维睿智(弱智除外)和迅捷的应变能力,也许人类能加快步法,但还需要很多年,对于全球变暖的这一事实,才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结论。尽管他们能够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应对戈尔的假设与结论,那个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无节制活动所造成的事实和可能。

对地球村的居民来说,诺贝尔被瞩目和它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想必所有人都希望世界没有末日,但对于悬而未决的概念和假设,会影响大家的视听和心理。所以,大家希望尽可能快的有一个清晰明白的结果。

盼望着,到事实清晰的那个时候,人类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地球变暖所造成的突变和剧变,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保持现有的,甚至是能够拓展更宽泛的,宇宙级数的未来人类生存空间。最后要说,感谢的应该不仅仅是戈尔先生和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还有在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而努力工作的所有科技和人文学者们,还有所有传媒机构和日夜工作在一线新闻记者、二线采编和三线的网络技术人士,以及我们这些草根博客。

人人都有可能感应未来...不想再多说什么,让我们坐下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并采取行动吧。比如,出门时,减少坐飞机旅游。

比如,关注和了解环保信息,并把环保做得更广更多更彻底。

比如,让我们从事有关环保活动,让我们从地图人变成地球人,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而不仅仅是中国公民的义务责任。比如,推荐别人看这个电影。愿你我,你我的孩子和这个地球有个美好的未来,这一切都在我们手中。当我们的后代问起我们,当时我们是如何做的,我希望我们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是的,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而不是袖手旁观。观后感

怎么说呢,我先看的是《难以忽视的真相》,看完以后我真的有种捍卫地球的使命感和破会环境的愧疚感,但是后来我又看了《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突然有中被耍的感觉,在后来我有看到有关全球变暖大骗局是个骗局的文章,所以现在我自己也很糊涂,或许真相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了解的,他牵扯到了太多很负责的东西,经济的或者政治的

接下来,我把这两个片子的分歧做个总结

1.究竟是CO2增加让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让CO2增加爱

说实话,《难以忽视的真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纪录片,很能抓住观众的心,讲述者又是在2000年与布什竞争美国总统的参议院戈尔,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戈尔的理论是,CO2的增加,使阳光的温度在地球上更长保存,而现代工业加速co2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他的依据是古代南极的冰芯上得到的数据,CO2的含量增加,同时全球的温度增加,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这个数据是有科学保证的,这个现象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是《大骗局》中也说了,戈尔没有解释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究竟是CO2上升导致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导致CO2上升,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直接影响到全球变暖和CO2的关系的可信性,在《大骗局》中有这么一组数据,和戈尔的数据很像,不过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变化的先后顺序,那就是温度升高,导致CO2增加,温度降低导致CO2减少。他们认为温度升高,导致海水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使海洋释放出大量co2,温度降低,导致海水的溶解度升高,从而吸收了大量的CO2,这个理论在我看来是很站得住脚的。要知道人类排放的CO2只占大气中co2很少一部分,只有百分之几,火山每年产生的CO2比工厂、汽车、植物和人类加起来的都多,制造更多CO2的是动物和细菌,它们每年制造出1500亿吨的CO2,而人类只制造 65亿吨,而且CO2 的最大来源是海洋。所以在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同《大骗局》的理论的

2.全球变暖是一个周期循环的常态吗?

《大骗局》中说,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常态,他是由于太阳黑子的暴风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太阳表面的周期性活动让地球在一个时期变暖,一个时期变冷,所以现在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很正常的变暖期,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在过去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但是《真相》中给出了一个图标,上面清楚的显示了从1000年到2000年的气温,只有两个很短暂的温暖期,其他大部分是寒冷期,而这两个温暖期的最高温度低于我们现阶段的温度,因为有数据最参考,所以我在这里比较相信《真相》的说法,如今的稳定增加是不正常的,是比过去要高的。

3.如果我们继续这么下去的话,地球的温度真的会直线升高吗?南极真的会融化吗?

这个问题,在《真相》中,戈尔给出了一个数据,如果我们不做什么改变,那温度会几乎是直线升高,但这里有一点我很怀疑,那就是上面的第一条,因为这个温度上升的模型是以CO2升高导致温度上升为理论基础的,但是万一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那这个数据也是有问题的。而且在过去有过几千年的温暖时期,北极熊也没有灭绝啊~~~所以这里我持怀疑态度。

4.全球变暖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个灾难吗?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能算分歧,因为《大骗局》认为气温会升高,但不会升高很多,全球会迎来一个温暖期。这对人类来说是好事,我们的收成会更好,会有更多的方适宜居住,比如欧洲中世纪的温暖期,也正式欧洲最富裕的时期(当然,前提是温度不会升高到影响到让南极冰块融化)

而《真相》认为温度会急剧上升,融化掉冰川,使世界海平面升高,城市被淹没,气候被改变,这个当然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得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是基于他们有两个不同的假设。

5.科学界确实完全同意全球变暖始于CO2的说法吗?

在《真相》中,戈尔给出了一个数据,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是928篇,反对的是0篇,一个反对全球变暖的政府人员被解雇后进了美孚石油公司上班(也就是说那些反对的人是被石油公司筹佣的),而《大骗局》中说,很多科学家因为得到研究经费,不得不承认全球变暖和CO2的正确,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列子:比如说你想要研究松树的习性,那你在提交研究申请时就要这么写“我想研究松树的群居行为和全球变暖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么写你就很容易得到研究经费,因为他“政治正确”。

在这一块估计我们是没法了解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那个是真的。

这是我看过这两个影片后得出的分歧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球确实在变暖。当究竟是不是CO2造成的,还是各说各话~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论文摘要:阐述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指出“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乍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町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论文关键词:环境科学;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可持续消费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

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

此外,由于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发电过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们认为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虽然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氧化碳。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过程中却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我们不能光比较发电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比较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出单位电量全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见,认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观念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技术还很不成熟。

应认识到。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新能源开发的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进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之前,不能轻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

2.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美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新政策出台后,美国的粮农们纷纷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或将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种为玉米。据统计,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下194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产出的玉米中多达1/5被用来生产乙醇汽油。如此旺盛的需求当然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扬。仅2007年一年。美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此外,由于被玉米挤占了种植空间。大豆的供应量减少。价格也开始上涨。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油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

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难以承受。利用粮食作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对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必将给世界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且粮食价格飞涨波及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一项能源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谓是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全球8亿有车族与20亿最贫困人口之间针对粮食展开的较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未带来化石能源紧张问题的丝毫缓解,倒是使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不重要。而是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

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

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

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2008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kW·h,是普通民宅的3-4倍。而在这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湖北省政府都发布了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并且还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政府部门的规定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体现,即使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没有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来催逼人们节约能源。如果政府对节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证,那么公务人员一旦不节能,就会受到组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惩戒,那样将会极大地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层面的有效落实。2008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制定了“夏季着清凉装上班。除外事礼仪需要外不穿两装不系领带”、“办公楼四楼以下不乘用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用公交车”等规定,正在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并率先在公务人员中推行。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如果这些制度再辅之以惩戒措施,将会更现实化,也将便于操作。

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实效。

总之,“低碳生活”的广泛实施,将扼制“高碳经济”的蔓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实现“低碳经济”这一目标。“低碳生活”的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一次希望”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19日落下帷幕,标志着“低碳”生活离我们渐行渐近。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一国家的发展蓝图带到了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正为广大学子所推崇。

“80后”的低碳时尚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更让大家关注的是“8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他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被称为一种“低碳经济”。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碳排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流行的名词,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在为其做宣传,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通过行为艺术表演等方式,倡导广大市民参与“低碳生活”。在我省的河南大学,成立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沙龙,其间讨论了有关节能减排等问题,以及诸多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生活”。

低碳生活的新兴词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低碳生活在“80后”中渐成时尚并不为奇。有大学生表示:“热衷于节能环保,除了感觉这是我们„80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觉得这是一种时尚。”在中国,越来越多的“80后”大学生,开始把节能环保当做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有大学生这样认为:“注意节能环保,就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成为习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在“80后”逐渐深入人心,他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位大学生这样说:“我改变了以前认为名牌才是时尚的想法,闲暇时间看书、做手工、做运动、参加公益活动,我觉得这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时尚。”

大学生的低碳生活

笔者对郑州市部分大学生的“低碳生活”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选择“低碳生活”是有一些特点的。

有保护环境的目的。44%的大学生认为,环保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与动植物保持和谐相处。他们清楚地了解到许多动植物的锐减与人类的不遵守平衡规则有关,现今生态系统已经不平衡,环保就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38%的大学生认为环保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

对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倍加关心。48%的大学生最关心的是与水有关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等,他们意识到了水资源的宝贵性。42%的大学生关心的是全球变暖问题,最近几年气温的异常升高的确值得关注。在这方面,90%的大学生关注问题都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这与他们注重、倡导、实行“低碳生活”是一致的。

日常行为习惯注重环保。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这样的小事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看似很小的日常行为习惯可以说是一些人的陋习,大家对此深恶痛绝。那么,这些事情会经常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吗?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52%的大学生从来不做这些事情,42%的大学生偶尔会发生这样的行为,只有6%的大学生经常会这样做。这表明现代大学生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带到行动中,真正对保护环境起到了从自身做起的作用。

低碳是一种态度

一升水,两包饼干,14个小时,80公里——这是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绿色风环保协会成员小王从郑州徒步到许昌的一组数字。12月初,小王带着他的队友开展了这项活动,“听起来有些疯狂,但我们坚持了下来,每个人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在平时生活中,小王也是能徒步的绝不坐车,并热情向周围同学宣传低碳生活。“宣传之后,也许有人还在继续以前的生活方式,周围的生态环境也没有立即发生转变。这个时候,不要灰心,因为你坚持的是正确的方向。”他说。

环保电影,那些“难以忽视的真相” 第3篇

首先向大家推荐5部值得一看的国内外环保类电影。

《天地玄黄》

导演:罗恩·弗里克

编剧:Constantine Nicholas/Genevieve Nicholas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1992-09-15

片长:96 分钟

又名:巴拉卡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归往何处?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历时14个月,穿越24个国家,导演罗恩·弗里克(Ron Fricke)用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能够拥有的最壮阔最绚丽的景致——从远古到现在,从猿猴到人类,从荒无人烟的沙漠到震撼人心的宗教活动现场,从广袤天地带来的感动到婴孩单纯的笑脸给予的幸福,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这美好的一切正时时刻刻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全片没有台词,片名Baraka在古伊斯兰语中代表祝福,这也是导演拍摄此片的初衷,祝福与我们共同存在在这颗蔚蓝地球上的一切。

《难以忽视的真相》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主演: 阿尔·戈尔

比利·维斯特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06-01-24(圣丹斯电影节)

片长:100 分钟

又名:绝望真相 /麻烦的真相/不愿面对的真相

《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是一部有关气候变迁的纪录片,其中特别关注全球变暖现象。电影由戴维斯·古根海姆执导、前美国副总统戈尔主演。此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该片中的主题曲I Need To Wake Up获得最佳歌曲奖。

《垃圾场》

导演:露西·沃克/Karen Harley/Jo?o Jardim

编剧:Jo?o Jardim

主演:Vik Muniz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巴西/英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11-01-21(巴西)

片长:99分钟

又名:废弃之地/垃圾之地/荒原

这部影片拍摄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周围郊区的一圈巨大的垃圾场,在这个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场上,每天都要被倾倒7000吨各种废弃物。那里的居民在其中以翻找可以利用的瓶瓶罐罐,塑料和金属等物资为业,然后卖给回收商人,赚取生活费用。垃圾工人塞巴斯蒂昂从11岁开始,就帮助家里捡拾和收集,已经干了20多年了。

而来自纽约的艺术家威克·穆尼兹专程进驻这里,以那里的拾荒者为主题,希望找到自己的绘画创作灵感。穆尼兹选中了垃圾工人塞巴斯蒂昂当他的模特儿,精心地制作一幅拾荒者在一个被丢弃的洗澡浴缸休息的绘画作品。该画作以真正的拾荒者为主体,以垃圾场为背景,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的题材。两位同根同源,却又地位悬殊的人物,通过画作相互了解和探索对方,而且在工作中表现了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使得影片感人至深。影片还记录了在该画作完成后,32岁的塞巴斯蒂昂随穆尼兹远赴伦敦,亲自参加画作拍卖。当他看到该画拍出45000美元的高价时,激动得喜泪横流。

《第十一小时》

导演:雷拉·康纳斯·彼得森、纳迪亚·康纳斯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史帝芬·霍金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美国

上映时间:2007年

影片片长:91分钟

这部纪录片由好莱坞著名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担任旁白,他同时也是本片的制作人。他呼吁世人:在最后一刻作出改变。这部电影探索人类为何走到毁灭的一步?我们是如何生活?是如何破坏生态系统?以及我们该如何改变人类的命运?片中访问了世界各地的专家,包括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前中情局局长詹姆斯·伍尔西、永续设计专家威廉麦唐诺与布鲁斯莫,以及超过50位的顶尖科学家、思想家和领导者,他们都道出真相,并提出我们星球面对的生死攸关议题。

《看见台湾》

导演:齐柏林 主演:吴念真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台湾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3-11-01

片长:93分钟 又名: 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

去年,一部刚从第50届电影金马奖拿下“最佳纪录片”奖的《看见台湾》引发热议。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奖项带来的专业讨论,也非超过1.4亿新台币(约合2838万人民币)的台湾纪录片票房新纪录,而是这一台湾首部全程航空拍摄的纪录片所披露的多处不为人知的环境污染,竟直接牵出了制造污染源的著名企业。一时间,台湾各级环保部门开始调查,检调部门开始约谈企业高层,民间环保机构开始抗议,商家也将面临生产线停工和巨额罚款,让越来越多台湾人意识到并开始自省日常生活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

5部国内外值得一看的环保类短片

倘若你没有时间看完一整部的环保电影,那么不妨看看以下5部“短片”,它们短小精悍,却同样道理深刻。

《东西的故事》 the-story-of-stuff2

导演:路易斯·福克斯

编剧:路易斯·福克斯/安妮·伦纳德/乔纳·萨克斯

主演:安妮·伦纳德

类型:动画/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07-12-04

片长:21分钟

东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是由美国的Annie Leonard执导的一部动画短记录片,短片内容是有关商品的生命周期和过度消费的问题。该纪录片严厉地批判了当今社会的消费主义思想,并提倡可持续发展模式。

《塑料成瘾》 addicted-to-plastic

导演:Ian Connacher

主演:Ian Connacher/Charles Moore/Rob Krebs/Jan van Franeker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加拿大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09

片长:85分钟

现在还有什么东西不用塑料做?塑料在任何家庭中都已经成为最普通的物品——它便宜,用途多样而且耐用。然而塑料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并且虽然它看起来容易丢弃,但许多种塑料并不容易回收,所以大多数塑料物品注定将永远成为垃圾。更糟的是,塑料加工经常产生有毒废物,处理这些废物的方式是隐藏问题——大规模的陆地堆填和海洋倾倒,而不是解决它。影片制作人Ian Connacher探寻了不负责任的成瘾的塑料使用所造成全球环境影响的后果。

《迷失的家园》

导演:乔乔 类型: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片长:13分钟

这是一部纪录动物情感、死亡和人类惨酷杀戮的公益微电影。5年来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记录下2000多小时珍贵镜头,最终剪辑成这个12分21秒、凝聚了万千网友爱心的公益微电影。

《让我们一起污染环境》 Let's-Pollute

导演:吉弗威·伯德 编剧:吉弗威·伯德

主演:Jim Thornton 类型:喜剧 / 动画 / 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 2011 片长:6分钟

又名:让我们一起来污染

数百年前,我们的地球虽然山青水绿、鸟语花香,但是这些如何适应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当第一批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时,他们注定成为文明的开拓者和引导者。让那些故障频频并且使用困难的原始工具见鬼去吧!让在地下沉睡数百万年的煤炭苏醒吧!让工业文明跑步前进吧!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有了自行车、汽车、飞机、火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方便的家用电器。不必在意地球上那日益萎缩的自然资源以及数量和品种急剧减少的生物,天上地下,为人独尊,他们生来就是为人类服务的。

什么?污染环境?别闹了,没有污染哪来这极速发展的文明。不必心存愧疚,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更努力的污染这颗星球吧。

《回忆积木小屋》

导演:加藤久仁生

编剧:加藤久仁生

类型:剧情/动画/短片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上映日期:2008-06-10

片长:12分钟

又名:积木之家/The House of Small Cubes/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Tsumiki no ie

恍如世界末日一般,洪水席卷地球,世界变成一片汪洋,空旷而孤寂。一位老人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上,或凭栏远眺,或看看电视消磨时光,几无可以交流之人。水位不断上涨,老人只能不断加盖房子,宛如摞积木一般,房子有如矗立在深海中的巨塔。在搬运家具时,老人的烟斗不慎掉落水中,更顺着层与层之间的通道掉落下去。烟斗有着他和老伴共同的回忆,老人决心潜水取回烟斗,但是这一举动似乎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往日的回忆不断涌现。老人无法自已,一层层向下沉去,寻找那些早已沉在海底的珍贵记忆……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 第4篇

摘要:全球在变暖,但也许不是二氧化碳惹的祸,我们要经过思考后才能做出判断,不管是不是二氧化碳惹的祸,节能减排都是好事。由于事物的流动性,各种问题被带到了全球各个地方,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地球人要一起努力。

关键字:全球变暖、二氧化碳、全球性、地球人首先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片中的主角——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对全球变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讲座令人胆战心惊。影片主要讲述了戈尔向观众介绍气候变迁和全球变暖并对此做出预测。由于环境恶化、二氧化碳过多,大气层增厚,热量滞留地球,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温度上升、水土流失······不久将会导致全球性的灾难!戈尔呼吁:只要人类觉醒起来,多种树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减缓全球变暖对全世界造成的影响。它通过温室气体模型,宣传这样一个观点:由于人类的活动,随着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存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在变暖,反正我没有什么理由反对,由自己多年来的亲身感受也是在支持,全球变暖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如纪录片中所说。为了写这篇观后感,我上网查看了一些资料,其中有些是反对纪录片中所说的人造二氧化碳而导致全球变暖的。我在此介绍一下郎咸平老师的观点,其中郎老师分析到,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存在着一定关系,由戈尔所依据的数据来看,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是滞后于气温变化的,这就是说不是二氧化碳浓度决定气温,而是气温决定二氧化碳浓度,理由是:所谓的温室气体理论中的温室气体,最多的是水汽,而不是二氧化碳,水汽的温室作用效应比二氧化碳大两个数量级,而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以及火山等释放出来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只不过占很少的一部分。全球变暖理论的结论就是说这微不足道的二氧化碳导致了今天的全球变暖,它直接忽略了比二氧化碳更加重要的水汽等温室气体,人造全球变暖理论差不多就是这样:在一个操场里,聚集着10000来人,他们一起在疯狂的叫喊,而,人造全球变暖理论专家就说,看,那个穿红衣服,戴绿帽子的那个瘦子,就是他发出的声音,只要他说话声音小点,整个球场声音就会小的~!这是多么的荒谬啊。我还查到了另一种观点,就是,全球变暖是由太阳黑子活动造成的,太阳决定了地球大气层的气温,该观点的支持者展示了太阳黑子活动和气温变化的关系图表,二者高度的一致,而且更能让人接受的是,太阳本来就是地球的主宰,决定着地球的命运。太阳黑子活动剧烈,释放出来的能量就多,地球被加热了,要是太阳黑子活动不强,释放的能量相对较少,地球就不会发热,甚至会被冻着~!

面对一个观点,有时候我们不能盲目的追随,有时候还需要静下心来理智的用逻辑来分析判断,这样我们才会有所成长。从正反两个观点来看,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在比过去几十年是更暖了些,在没有清楚地球气候的作用机制之前,你不能说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如果全球变暖是人造二氧化碳导致的,那么人类有义务有责任采取措施限制二氧化碳的增长来保卫我们的未来!。全球变暖影响着全世界,需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努力来解决-----假设人造全球变暖的观点成立,解决方式就是控制二氧化碳。谈到控制二氧化碳,西方发达国家不能只是想让落后的非洲国家不使用煤炭石油等会产生二氧化碳的能源,不能以此为借口去限制非洲等落后国家的发展道路,相反,既然大家要一起控制二氧化碳,西方发达国家就应该以身作则,把自身的二氧化碳控制好,使自己的人均二氧化碳制造量降低,最好就和非洲国家的持平,西方发达国家也应该大力帮助非洲国家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更好的控制二氧化碳。即使不是为了控制二氧化碳,我们也应该朝着低能低污染耗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转变,这对公司也有好处,能节约成本,也能为普通大众带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因为是环保概论的观后感,我就谈谈我对环境污染的全球性的理解吧。首先,我们人类

生活在地球的表面,而地球表面主要是岩石圈、海洋,大气,其中海洋和大气是流动的,岩石相对不动(其实岩石也在缓慢的移动)。通过洋流海洋中的各种物质到处流动,它可以从非洲的好望角经过漫长的征途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总之,通过洋流,海洋中的各种物质,几乎可以到达海洋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同样的,人类排放到海洋的各种污染物,也可以通过洋流到达海洋的每一个角落。大气则主要通过风来运送东西,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它都能入侵,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加大酸性气体的排放,使得美国纽约下起酸雨,然后把自由女神像给腐蚀掉。通过海洋和大气的流动性,我们对海洋和大气的污染可以扩散到全球。所以,我们排放到大气和水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其实是对全球的污染。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我想到了其它全球性的问题,例如经济危机、传染病、移民和腐败问题等。这些问题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而凸显的。开启全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时候一个完整的人类生活的地球才呈现在人类的眼前。随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发明了火车、汽车、飞机、电报、收音机、电话、卫星、手机、电脑等等,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变得密切。火车、汽车、飞机、汽轮,使得我们几乎能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当然,你还没办法轻易去南极和北极,那里很冷很冷。而电报、收音机、电话、卫星、手机、电脑等的发明,为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用这些交通、通讯工具后人类世界变得小了很多,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旅行和通信都很方便快捷。全球化已经到来,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各种公司,在世界每个角落建立了根据地。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结果,通过不断细化的分工,资本获得最大的利益。正是这样,世界上的各个部分被经济联系带到了全球化的进程中,地球逐渐变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经济生活中,大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文化、政治也逐渐融合,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

上一篇:电子产品装配技术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