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初一试题

2022-09-13

第一篇:呼和浩特市初一试题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年中考试卷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 0分) 1.在第一个括号中填上一个字,使每项成为一个成语;接着在第二个括号中解释所填的字。 (4分) (1)惟妙惟( )( ) (2)不( )( )无术 (3)相形见( )( ) (4)不( )( )之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斑羚们发现自己被狩猎队逼到了悬崖边上,焦急之时,老斑羚发现侧面有一条小路能通到悬崖对面,真是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

B . 村里出现了一个大洞,有人说,咱们把它填起来;有人说,在上面盖一座庙;有人说,卖给填洞公 司。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 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全长5 0 .8 2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全长2 6 5米,卢沟桥的长度比赵州桥略胜一筹。

D . 《 命运交响曲》节奏铿锵,气势雄浑,大家不由得被它的旋律所感染,每次听到,它都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人叹为观止。

3.下面有四个句子,不是病句的不要动它,你只修改病句。 (2分) (1)他对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在病中,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学校交给他的任务。 (2)看到他被雨水浇得像个落汤鸡,大家都忍俊不禁。 (3)有些人非常酷爱玩手机,结果功课学得完全一塌糊涂。

(4)教育局号召各学校行动起来,做好校园安保工作,防止校园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4.名著阅读。 (4分)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 (2分) (2)下列选项是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其中两项有错误,请你找出来。 (在答题卡选择题处填涂答案)(2分)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在课本选取的一个精彩片段中,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5.默写。将相关的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 (8分)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

(2)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纳谏后的结果是 , 。 (3)写出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的颔联 , 。 (4) “左牵黄,右擎苍”的后两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5分) 6.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在答题卡选择题处填涂答案)(1分)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 ? 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 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 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2分)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吗? 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活动二:学对联

(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

的修辞格。 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 能叫做对联。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 2分)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 .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 . 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 . 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三、文言文阅读(1 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 1题。 (1 4分)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四]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 过晋 国,同行者诳之。 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指社(祭祀的神社) 曰:“此若里之社。”乃喟然而叹。 指舍曰:“此先人之庐。”乃涓然而泣。 指垅(坟墓)曰:“此若先人 之冢。”其人哭不自禁。 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予昔绐(欺哄)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 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晋陶渊明独爱菊 故人不独亲其亲

C.微斯人,吾谁与归 真见先人之庐冢,悲心更微 D.及至燕,真见燕国之城社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从文段中分别找出当“详细”“应当”“探求”“禁受”讲的词语,并依次写下来。 ( 2分) 9.与“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停数日,辞去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C.此先人之庐 D.咨臣以当世之事 10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6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指城曰:“此燕国之城。”其人变容。

11.你学过了陶渊明和周敦颐的文章,请简要写出他们品格相同与不同之处。 ( 2分)

四、现代文阅读(3 1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 2—1 7题。 (1 4分)

忆读书 冰心

①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②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 三国演义》。

③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 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④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 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⑤谈到《 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⑥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 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 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⑦因为看《 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 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 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 荡寇志》强多了。

„„„„

⑧《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⑨总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 到的。

(10)我自1 9 8 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 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 封神传》,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 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 荡寇志》,等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 能自已! (11)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12)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节选自冰心《 忆读书》,略有改动) 12.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几岁? (1分) 13.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其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是舅父教她怎样读《三国演义》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凯”与“诸”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岂”和“者”两字的读音相近。 D.读过《 聊斋志异》,对作者写作很有帮助。 作文老师曾有“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批语,其中的“柳”与“长吉”是指柳宗元和李贺。

14.下列句子在文章中表达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2分) (1)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我决定咬了牙„„

15.根据作者的本意回答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喜欢读《 水浒传》? 为什么不喜欢读《 荡寇志》? 为什么喜欢读《 西游记》? 为什么不喜欢读《 封神传》? (4分) 16 .《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水浒传》《 红楼梦》这四部书的作者分别是谁? 从它们的体裁上看,《 聊斋志异》与其他三部书有何不同? (3分) 1 7.马南邨在《 不求甚解》一文中谈到的读书方法与冰心的读书实践不谋而合。 结合冰心的读书经历,说说你对马南邨文章中“读书不求甚解”这个观点的理解。 (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 8—2 1题。 (8分)

扇子的起源和功用

付秀宏

①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 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 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 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如,风行一时,苏东坡曾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

②但是,中国人对扇子的使用发展到后来却是艺术功用大于实际功能。 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 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声名遐迩。 书画家在扇面写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 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

③明代大书画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 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 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 高 价,令 世 人 刮 目。 任 伯 年 和 赵 之 谦 联 袂 的 扇 面,墨 笔 与 金 石 同 在,更 价值不菲。

④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 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

⑤作为艺术品,扇面之画讲究气韵迷人。 鸟兽虫鱼、人物山水,无不能画,贵在品位。有时仅画菊一枝、白菜一棵,也要清风雅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寅扇面画《 秋江垂钓》, ,令人冥思。 北京故宫博物馆珍藏的纵长5 9 .5厘米、横宽1 5 2厘米的明代大折扇,一面画的是柳阴赏花,气息飘动,闲情如梦;一面画的是松下读书,主仆对语,儒风拂面。 此画出自明宣德帝朱瞻基之手,为中国之最大折扇,乃罕见传世宝物。

⑥对于工笔书画家,定是意象在心中涌现,心迹在扇上流注。 对于收藏使用者,必是悠然处见有意趣,挚爱间涌出性情。 一朋友购得一把雪白鹅毛扇,折起像白鸽回巢,展开似白鹤亮翅,遂赞曰:“美,此处无墨胜有墨。”另一同事的客厅壁上,挂一把竹扇,白扇面只写四字隶书“宁静致远”,此时无声胜有声。 (选自《 百科知识》,有删改) 18.第①段按 顺序,说明了 。 (2分) 19.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分) 20.认真阅读第⑤自然段,联系本段上下文内容,为段中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分) 2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出其中三种来,并举例说说各自在文中的作用。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 2—2 6题。 (9分)

多一些宽容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豁达大度,善于容纳与自己志趣、风格不同的人。 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互谅,就是彼此谅解,不计较个人恩怨。

人都是有感情和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义务体谅他人。 有了互相之间的谅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静的心境和宽厚的品格。 互让,就是彼此谦让,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心底无私天地宽。 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做到以整体利益为重,把好处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是难以与他人和睦相处的。 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计较你高我低。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尊重。 如果无视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会有知心朋友。 互爱,就是彼此关心,不计较个性、品格、气质的差异。

爱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万别、迥异不同的人和谐地融为一个整体;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线,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爱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间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所讲的宽容并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并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与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和平共处,而是要在社会主义道 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尽量多一些宽容。 面对违反原则的言行,不姑息放纵。 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宽阔的心胸,建立纯洁的人际关系。

朋友,你说呢? 22.文章引用了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海”在这里比喻什么? (2分) 23.本文可以分三层,请依次把第一层和第二层最后的几个词写出来。 (2分) 24.在论证“互让”时,运用了 论证方法。 (1分) 25.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6.请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 ) (2)消除 猜疑、嫉妒和憎恨( ) (3)爱能化解矛盾芥蒂( ) (4)摒弃私心杂念( )

五、作文(5 0分) 27.作文(1 0分) 改写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要求: (1)不少于1 3 0字; (2)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改写为散文,必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动形象。

六、28.大作文(4 0分) 题目:我们班的故事 要求: (1)故事本身要有积极意义,故事要写得生动感人; (2)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几个故事; (3)要善于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表达方式; (4)至少运用下列修辞方法中的两种: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或反问); (5)文中涉及到学校与班级名称时,一律写成“我校”与“我班”;涉及到老师和同学的姓名时,一律写成“某某老师”与“某某同学”;如果文中出现了学校与班级的真实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则视情况轻重,至少扣5分; (6)不少于6 0 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7)不得抄袭。

2016年 呼 和 浩 特 市 中 考 试 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 0分) 1.(1)(肖)(相似) (2)(学)(学识、学问) (3)(绌)(不足、不够) (4)(速)(邀请)(4分) 2.B(2分) 3.(1)句改法:①把“无时无刻”改成“每时每刻”或“时刻”

②把“忘”改成“记得”

(3)句改法:去掉“非常”,去掉“完全”(2分) 4.(1)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这部书。 (2分) (2)B C(2分,各1分) 5.(1)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8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

二、综合性学习(5分) 6.(1)C(1分)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分) (3)B项两句中,“满地春”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 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 (2分)

三、文言文阅读(1 4分) 7.B(2分) 8.具 宜 求 禁(2分) 9.D(2分) 10 .(1)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村人竟然不知道有汉代,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2)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

(3)同行的人指着晋国的都邑说:“这是燕国的都邑。”那人听后,变了神色。 (6分,每句2分) 11.相同点:自身品格高洁。不同点:陶渊明,厌恶官场,辞官归隐,出世思想。 周敦颐,在污浊的世间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分)

四、现代文阅读(3 1分) (一)(14分) 12.7岁(1分) 13.D(2分) 14.(1)作者很想知道下面的情节那种急切、期盼、不舍。 (2)作者暗自下定了自己去读书的决心时毅然决然的内心感受。 (2分) 15 .喜欢读《 水浒》,因为它的人物栩栩如生(或有极其生动的人物个性);不喜欢《 荡寇志》,因为它索然乏味(或人物没有个性)。 喜欢《 西游记》,因为它写得精彩;不喜欢《 封神传》,因为它写得烦琐。 (4分) 16.罗贯中 蒲松龄 施耐庵 曹雪芹

体裁不同之处:《 聊斋志异》是短篇小说,其它三部书都是长篇小说。 (3分) 17 .(1)马南邨认为读书不必过分在一字一句上下功夫,重在兴趣。 冰心儿时读《 三国演义》就是由兴趣引发的,一知半解地读,字音都读得不对,居然越看越懂。

(2)马南邨在《 不求甚解》一文中还认为有些书应该反复读,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 冰心在少年时期读《 红楼梦》只看到了贾宝玉女生女气,林黛玉哭哭啼啼,到了中年以后,才读出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2分) (二)(8分) 18.时间顺序 扇子的起源与功用的演变(2分) 19.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内容上统领下文。 (2分) 20.清幽深邃(大意对即可)(1分) 21.示例:三种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引资料 、列数字

(1)举例子,举出孔明羽扇的例子具体说明扇子发端时制作材料与功用。 (2)引资料,引用苏东坡的诗句形象说明朝鲜折扇张合自如的特点。

(3)列数字,列举明代大折扇长度和宽度的数字,准确说明它是中国最大的折扇,是罕见的宝物。 (3分)

(三)(9分) 22.胸怀(2分) 23.一层:无欲则刚 二层:更加美好(2分) 24.对比论证(1分) 25.在社会主义道德范围的基础上相互理解和关爱(2分) 26.(1)j i à n (2)z ē n ɡ (3)d ì (4)b ì n ɡ (2分)

五、作文(略)

第二篇:初一语文试题

沂源县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本次考试满分150分,其中包括卷面分10分,阅卷时要有专人根据学生

书写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答题是否规范,按10、7、4、1四个档次,给学生准确

评分,计入总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 请把下列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看谁写得规范、整洁、美观(2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①头晕目xuàn()②yí()然自得③苦心孤yì()

④无边无yín()⑤啜泣()⑥反省()

⑦腻()烦⑧绯()红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划线词语(4分)

① 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

肃然起敬:

②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肃杀:

③ 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

的危险性的。

猝不及防:

④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

酝酿。酝酿:..

4、文学常识题(6分)

请用以下两位作者的主要知识信息,各写一个简洁明白的句子,介绍这两位作者。(提

示,主要知识信息应包括作者的姓名、国籍(或时代)、对作者的评价和他的主要作品或成

就等)

①《风筝》的作者:

②《金色花》的作者:

5、请完成下列成语接龙:(3分)

雅俗共赏—赏心悦目—()—()—()—()

6、请根据下列语境说话:(40字内,3分)

王子轩收到小学同学孙萌的一封信。孙萌在信中诉说:妈妈对自己管得太多太烦,真想

离家出走,远离妈妈的唠叨。假如你是王子轩看到信后,想马上打电话劝阻孙萌,应怎样说:

7、请你结合《在山的那边》和《童趣》两篇文章,谈一谈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童年?(3

分)

8、默写填空题(5分)

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②春天像。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③绿树村边合,。

④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⑤。蛇乘雾,终为土灰。

二、阅读探究(60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做9—12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语段所在课本选自,这是一部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10、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6分)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与朋友交而信乎().

④学而不思则罔() .

⑤ 诲女知之乎().

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1、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吾日三省吾身

②温故而知新

③思而不学则殆

12、(1)文中作者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1分)(2)作者阐述“学”和“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分)

(3)通过阅读以上语段,你有哪些体会或启示。(3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做13—18题(12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

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3、小悬崖上的那次经历在我人生旅途中产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分)14、“我”是怎样“应付一切”困难的?(用原文作答)(2分)

15、当“我”战胜了困难之后,“我”有怎样的心理感受?(2分)

16、简述文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3分)

17、概括文段的段意。(2分)18、写出一句你最喜欢的与困难作斗争的格言警句。(1分)

(三)阅读短文,《风筝畅想曲》,做19—24题(16分)

风筝畅想曲

①假日在河滩上转转,看见许多孩子在放风筝。一根根长长的引线,一头系在天上,一

头系在地上。孩子同风筝都在天地之间悠荡,连心也被悠荡得恍恍惚惚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②儿时放的风筝,大多是自己的长辈或家长编扎的。几根削得很薄的竹蔑,用细纱线扎..

成各种鸟兽的造型,糊上雪白的纸片,再用彩笔勾勒出面孔与翅膀的图案。通常扎得最多的...

是“老雕”、“美人儿”、“八拐”、“花蝴蝶”等。

③我们家前院就有位叔公,擅扎风筝,远近闻名。他扎的风筝不仅外形好看、色彩艳丽,

放飞得高远,还在风筝上绷一叶用蒲苇削成的膜片。经风一吹,发出“嗡嗡”的声响,仿佛是风筝在歌唱,在蓝天下播扬,给开阔的天空增添了无声的韵味,给畅快的童心带来了几分疯狂。

④我们那条巷道的左邻右舍的孩子们放的风筝几乎都是叔公编扎的。他的风筝不送人,

也不卖钱,谁上门去讨,就给谁,自家贴钱买材料,他乐意。有一年他给自己扎了一只好大的“八拐”,足有磨盘大,上面绷了三根蒲苇片,头天晚上放上天去,用了十几丈长的细麻线,线的末端拴在自家院中的槐树上。风筝稳稳地升上夜空,向四周播出宠大的音响,半个古城人家都听到了。风筝也作美,这只“八拐”整整放了三天三夜。

⑤后来,这位叔公去了海外,“放风筝”也渐与孩子们远离了。不过叔公年年给家乡写

信,总不忘提起那时的放风筝,每每情意绵绵,不能释怀。去年,香港回归之后,他在家信中说到他这只被故乡放飞到海外的风筝,尽管飘荡游弋,经沐风雨,可那线头一直在故乡和亲人手中牵着。如今飘飞得太累了,也该要回归到家乡和亲人身边来了。

⑥是的。我想,不光是叔公,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从小放到大,再

从家乡放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啊!

19、第②段中加点的“削”“扎”“糊”“勾勒”等一连串动词,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20、第⑤段中两次写到叔公的信,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1、第⑥段中“我们每个人都是风筝,在妈妈手中牵着“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22、第④段详写叔公对风筝的热爱与钟情(自出材料、送人、自放风筝等)有何作用?(3分)

23、用“‖”在下面划分文章结构(2分) ①②③④⑤⑥

24、仿照下面的句子造句(2分)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断线的风筝,飘飘摇摇,没有方向。

仿句:没有理想的的人,

(四)阅读短文《雨》,做25—29题(15分)

冯剑华

①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②雨,完全是女性化的。

③春三月的雨,是少年。正值豆蔻年华。

④她文静,温柔,清新,差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她如纱如雾,如情似

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摆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⑤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⑥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持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

丽的天地。

⑦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⑧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能干,还带着几

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⑨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要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

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

的滋润。田原里的庄嫁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梁,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人老珠黄的老妇人。

她见过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

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抱怨。可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绘“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

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是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25、本文作者笔下的“春雨”与朱自清笔下的“春雨”从绘形方面看,有什么不同?(3分)

26、文中第④段自然段的“沾衣不湿,拂面不寒”的句子类似的《绝句》中的诗句:“,。”(3分)

27、文中加横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8、本文作者满怀激情地赞扬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29、你有过在春雨中匆匆行走或悠闲散步的经历吗?如有,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3分)

三、写作实践(50分)

30、请以《童年趣事》或《家人趣事》为题,写一则5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②语句通顺,层次清楚;

③书写认真,规范整洁。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

1、略

2、① 眩②怡③诣④垠⑤ chu• ⑥ x‹ng ⑦ nŒ ⑧ f…i

3、①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敬佩之情。②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③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④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示例:①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呐喊》、 《野草》等。②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飞鸟集》等。

5、示例:目光炯炯—炯炯有神—神采飞扬—扬眉吐气(答对三个可得3分)

6、要点:说明妈妈的管教是爱和离家出走的危害。

7、人的童年应该是快乐自由、天真烂熳的,又是充满好奇、胸怀大志的。

8、①未若柳絮因风起。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③青山郭外斜④隔江犹唱洞庭花⑤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二、

(一)

9、《论语》儒

10、①yuˆ通“悦”,愉快②y”n生气③xŒn诚实④wƒng迷惑⑤r“你 ⑥zhŒ同“智”,智慧

11、①我每天进行多次自我反省。②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③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产生疑惑不解。

12、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要点:学习要经常复习;要与同学交流、研讨;要注重学思结合;学习、交友都要诚实。(答对三个要点即可得3分)

(二)

13、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就能忆起悬崖上学到的经验,就能应付一切。

14、关键是最初的那一小步,走过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

方。

15、惊奇而自豪

16、我能应对困难——应对困难的方法——战胜困难后的感觉

17、写“我”脱险后悟出的战胜困难的经验,受益终身。

18、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等。

(三)

19、具体、准确地写出了编扎风筝的全过程。20、既表现了叔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怀,又表达了他要回到祖国的心愿。

21、蕴含了我们每个人都像风筝一样,在广阔天空中翱翔,无论飞到哪里,都离不开祖国母亲,我们要时刻听从祖国母亲召唤的意思。

22、为下文叔公去海外借风筝抒发对家乡、祖国的思念之情作铺垫。

23、①∥②③④⑤∥⑥

24、他的生活像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

(四)

25、本文: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吹面不寒;朱自清:像牛毛,像

花针,像细丝„„

26、志南和尚,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7、拟人、排比,(1分);人格化,描写生动(1分);表达对春雨贡献多的强烈赞美(2分)。

28、赞扬雨养万物、润大地的功德;抒发自己对无私奉献者的由衷赞美之情。

29、如:表达心情特别舒畅,惬意或郁闷等。

三、作文评分要求: ①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拉开差距;

②试卷分四类评判: 一类卷:45-50分 ;二类卷:40-44分,

三类卷:33-39分; 四类卷:32分以下。

第三篇:初一历史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单元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7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国庆长假,小红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那么她去的省份是我国(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的水稻种植为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4月5日上午,甲午(201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举行。来自海内外万余名炎黄子孙齐聚桥山。这一盛世国典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此举,是因为黄帝( )

A.曾经打败了炎帝 B.发明了文字

C.编制了乐谱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他是大禹 B.他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在古代史上,李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白渠

C. 都江堰

D.大运河

6、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7、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

8、右图材料反映西周时期实行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9、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孔子”,他可以选择的台词应是(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

共4页)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0、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汉武帝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A.《三国演义》 B. 《九章算术》 C.《史记》 D.《水经注》

11、李白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称颂的是秦始皇( )

A.统一中国 B.推行郡县制 C.修筑长城 D.抵御匈奴

12、下列成语、典故中,与刘邦、项羽及“楚汉之争”直接有关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约法三章 ③草木皆兵 ④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某美术兴趣小组想考察秦朝的雕塑艺术,你可建议他们去( )

A.河南洛阳 B.山西大同 C.甘肃敦煌 D.陕西西安

14、秦统一后,某商人要到沿海收购所需物品,他应该带哪种货币才行?( )

1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热播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的治国核心思想来源于 (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16、成语中往往包含着典故史事,警世箴言,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下列成语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卧薪尝胆 ③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18、右图是“单于天降”瓦当。单于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号?( )

A.匈奴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19、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下列哪次取得胜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

共4页)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

20、东晋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土地肥沃 C.种植水稻 D.北人南迁

21、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22、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

A.《水经注》 B.《天工开物》 C.《离骚》 D.《兰亭序》

23、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4、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2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0分)

26、北京人使用 石器。半坡居民使用 石器。

27、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迁到殷。公元前770年, 迁都到洛邑。

28、夏朝建立于公元前 年。秦朝建立于公元前 年。

29、齐桓公在争霸战争中曾提出 的口号。曹操在军阀割据混战中曾取 得 的有利地位。

30、《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三、材料解析题(31题8分,32题10分,共18分)

31、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

(1) 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4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3页

共4页)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臣请吏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使御使悉案问诸生„„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影响?(3分)

(2)材料二中,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他的建议被当时汉朝的哪位皇帝采纳?该建议有何影响?(5分)

(3)以上两则材料的主张和做法有何相同之处。(2分)

四、简答题(第33题10分,第34题12分。共22分)

3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他任用了谁进行改革内政?(2分)

(2)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2分)变法中有关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有哪些?(3分) 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3分)

3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 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2分)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2分)

步骤二 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请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改革的前后情况,说出北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这次改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步骤三 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3分)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4页

共4页)

第四篇:初一历史试题

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之我见

山东省青州市邵庄初中

岷山

近几年,我校大力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里骂人的话越来越少了,同学之间越来越有礼貌了;穿奇装异服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学生遇到老师问好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放学买饭学生排队越来越有秩序了„„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些切身感受,并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大家商榷。

一、榜样示范,带动养成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学生们应该怎样做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一)教师示范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谈吐文雅、穿戴端庄、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教师对班内学生提出一大堆卫生方面的要求,而自己的办公室却脏、乱、差;教师不让学生随地吐痰,自己却在校园内随地吐痰;不让学生说脏话,自己有时却说脏话,这样的教师又如何反过来教育学生呢?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时时事事树立文明礼仪形象,当好文明礼仪标兵,我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身边的学生榜样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身边的学生榜样离自己最近,摸得着,看得见,容易学习。身边的学生榜样与自己所处环境相同,条件相当,人家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人家能做好我为什么不能做好?所以用身边的学生榜样可以营造出一种文明向上的氛围,置身其中,便能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谁都不甘落后的向上风气。

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我利用班上现成的榜样教育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在班里评出了“文明礼仪之星”,根据获得“文明礼仪之星”同学的事迹,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评一评,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实践活动,培育养成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仅凭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最重要的是实践,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才能使学生努力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习惯。

学习“文明礼仪”要重在实践。我教育学生在理解“文明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生活中,各项实践活动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一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公益性劳动,如清洁卫生、布置教室和橱窗、绿化美化校园等,培养关心集体、劳动光荣的意识。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执行日常规范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值周生的作用,让学生参与道德、纪律等基础文明的管理监督与考核,使学生在参与中抑制和防范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厂矿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实践,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去体验工作的艰辛,去感悟生活的不易和不易生活中的热情乐观,不仅能使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三、规范制度,促进养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规范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在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得养成教育有方向,学生行为有规范,教师执行有力度。我以《中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为基本,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道德观念差、不懂礼仪、不讲礼貌的现象,从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入手,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制度和要求。如:《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十不允许》。让学生懂得了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

不能做就是不能做,做了就要受处罚。用法规增强了对学生的约束和规范,通过严格管理加强了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道德修养,深化养成

人们所以讲究文明礼仪,并非只因为喜欢它的表面形式,而更看重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内涵。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道德修养是根,礼仪是盛开的花,若是无本之木,花又能开多久?我们教师必须将文明礼仪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

“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当今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所以我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时就以“孝敬父母”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经常对父母说体贴或感激的话,“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交流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生日卡、节日卡等;在双休日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洗碗、拖地、烧饭、做菜等;经常帮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多向父母学习,尊重父母的意见。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孝敬行为习惯,并把“感恩”的真情实感由父母推广到了老师、同学以及全社会成员,让他们学会了爱与被爱,学会感动,学了会感恩。由于加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就非常顺利。

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教师从每件小事抓起,坚持不懈,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使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吧!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 培养有道德的人才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崔之芹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近期我校举行了“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题教育活动。这一举措,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实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特别是文明礼仪教育。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几项工作:

1、充分利用校园教育阵地

(1)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广播站、校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每周讲话内容有明确的主题,内容充实,能真正起到引起师生的共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狠抓养成教育。坚持举行校周会,及时总结各班开展活动情况及近期学生表现,表彰班级内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用身边的榜样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利用班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如感恩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等,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通过名人名言上墙,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上墙,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2、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目前,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现象,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物换星移,礼仪规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同情弱者、扶贫济困,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等。这些要求小中见大,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遵循,有助于好习惯的养成。此外,还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说声“对不起”也是最常用的礼仪用语之一,它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使人与人之间紧张的矛盾关系松弛下来,有助于我们与他人相处融洽,能让他人相信你,接受你,更能让自己亲近别人。

通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也是普及文明知识的重要途径。

3、大力发挥教师榜样作用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陶行知先生一生恪守自己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箴言,始终严以律己。纵观古今中外,但凡著名的教育家,无一不以他崇高的人格力量而在世上树立起丰碑,成为“万世师表”。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见到老师问好时,老师也应该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老师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4、有效整合德育资源

(1)家校互动,形成合力。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家访工作组织管理,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多沟通,特别要重视与后进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从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真正使学校家庭形成合力,有效地教育学生。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适时与文明安全小区、居委会联系,争取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挖掘校外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孩子。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和锻炼。

(3)聘请专家学者作报告。我们聘请了著名孝道专家徐章练教授来我校做报告,学生深受教育。

从规范行为习惯到道德信念的形成,需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和道德内化过程。我们不仅应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种美德占据孩子的心灵,成为一名有道德的人才。

文明礼仪训练促进行为规范养成

山东省青州北关初中

崔志景

本学期,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下决心狠抓显性德育”的工作目标。在班级教育中,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范训练的重点,开展了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其中,我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契入点,从学会沟通开始,开展经常性的训练,积极推行“十字”文明用语:“请、谢谢、你好、再见、对不起”。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礼貌用语,促进行为的跟进和提高。为确实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我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意识

和谐校园的发展体现在学生文明行为的不断提升中,首先当然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意识。新学期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每天的晨会课成了我集中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充分利用晨会,对本学期开展的文明礼仪教育提出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也让学生明确:简单的礼仪沟通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能显示个人的良好形象,更能提高整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如果我们都能做到热情待人、真诚对人,我们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美好。除了我提出训练的要求外,还让学生的思维也动起来:谈倡导文明礼仪的积极意义;谈自己和他人在文明礼仪方面的亮点;谈班级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让每位学生树立积极的文明礼仪意识,从而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落实行动

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礼貌用语,我把“大胆说出口”作为班级训练的行动口号。因为在学校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张扬、性格内向,即使自己有想法、有意念,也不愿意表达,成了文明礼仪训练中的一大障碍。所以我要求学生必须大胆的、真诚的表明自己的心声。

1、抓准时机。在班级学习和生活中,借助一些突发事件,抓准时机及时进行教育。一天中午,班级的一位女同学急匆匆的来叫我,走进教室,见到王元和李杰争的面红耳赤,眼看快要动手了。先对他俩的行为进行制止后,了解到原来王元不小心碰掉了李杰桌上的书本,而李杰则认为是他故意的行为,两人从争执开始,眼看升级到武力解决。很显然,在这件事上,双方没有大矛盾,或许就是缺少了谦让与宽容。下面当然是摆事实讲道理:如果李元能及时帮助拣起课本,并说声“对不起”,我相信李杰也不会更多的责怪你;同样,李杰你能宽容的对

待王元,毕竟他不是故意,自己主动拣起,这样我们大家看到的结果是否更好。此时,我想你们心里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向对方表明一下。接着两人主动的说自己的不是,倒成了相声中的一幕,惹得全班同学笑了起来。这里,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了,“对不起”三个字会有如此的威力。

2、老师先行。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所以文明礼仪专项训练中,我力争做先行者,做学生的表率。每天放学后,我会留一些学困生辅导,其他同学们也陆续离开教室回家。大部分同学都能主动地跟老师招呼:“老师再见!”。但其中有一位同学,放学后低着头,脚步匆忙地离开,生怕被老师的目光撞见。此时,我会主动出击:“小莉,再见噢!”,而且“再见”两个字说的特别重。真没办法她也只好说再见。我一连几天,我主动找她,并在她快离校时,盯着她,当他的目光和我的相遇时,或许觉得没办法了,只好开口。而如今,倒成了我的一种“负担”。这次,我在改几位同学的本子,小莉离开时主动的说道:“老师再见!”,我听见了可我专注与批改而没有回复他的问候,小莉再次用响亮的说道“老师再见!”。此时我及时反映过来,笑着回应“小莉,再见哦!”。在场的同学都笑了起来。

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在加强一般的训练中,充分把握教育的时机和策略,并让学生敢于大声的表白,教育的效果较好。

三、内化行为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如果出现反复,应该是一种正常现象,要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

现在,我班对“文明礼貌用语”使用状况非常不错。但这里是否是被我强迫而为之呢?对其他老师的行为表现是否一样?在多次的观察和其他老师的了解中,我班同学的文明礼仪实践确实有“主次”之分,从中也说明我们的同学还没有把文明礼仪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有道是习惯成自然,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应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较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大多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在针对性的训练中,提高了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学们在其他各方面的表现也都比较的稳定,逐步形成了集合排队进出、课间文明休息的良好班级风貌。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四、传播延伸

以点带面,向外辐射延伸。班级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集体和谐的发展自然而来推动了整个学校的积极、健康的发展。班级同学积极向上的文明礼仪,给其他的同学以榜样示范作用,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同伴行为的及时跟进和改善。根据群体参照理论,群体具有规范和比较的功能——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基础以及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平时,我比较注重对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赞许,这样使得习惯形成的同学更加的肯定自己,也会使其他正在形成文明礼仪习惯的学生“看有形象,学有榜样”。因为我相信同伴的教育作用。现在,整个学校的文明礼仪行为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相信我们实验中学的每位老师都能深刻体会到的。现在,早上、课间、放学主动问候老师的学生已经非常普遍。

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向外围扩展的同时,使我们整个实验中学的文化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五篇:初一历史期中试题

1、暑假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假如你已经去过出土我国最早人类的遗址,那么你能告诉我,它位于哪个省吗? A.广东 B.湖南 C.云南 D.陕西

2、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6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居民是 A.元谋人 B.半坡聚落 C.北京人 D.河姆渡聚落

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 )和( )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盘古、黄帝 B.黄帝 、炎帝 C. 黄帝、大禹 D.炎帝、大禹

4、.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5、1937年抗战前夕,毛泽东和朱德在某文中写道“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指的是谁: A、禹 B、齐桓公 C、黄帝 D、孙中山

6、我国远古时期的历史,虽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流传了许多的神话和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等。其中有一个传说人物叫神农氏,相传他教人们种庄稼和发明了医药,你还记得他的另外一个称呼吗? A.炎帝

B.黄帝

C.大禹

D.蚩尤

7、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从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A.黄帝

B.尧

C.舜

D.禹

8、有关夏商西周时期“平民”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平民阶层隶属于贵族

B、平民是农业和手工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C、平民拥有独立的生产工具 D、平民无人身自由,常被王和贵族用于赏赐和买卖

9、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是(

)

A.禹传子,家天下

B.尧让位给舜

C.舜传位给禹

D.黄帝打败炎帝

10、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1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13、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①齐国 ②楚国 ③燕国 ④韩国 ⑤赵国 ⑥魏国 ⑦秦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④⑦

14、铁农具在生活中普遍使用开始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5、秦在哪一年实现了统一?(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30年

D、公元221年

16、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

A、多生产粮食布帛

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 C、当兵建立军功

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奖赏

17、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疆域发展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研究中国思想史,不能不研究 (

)

A.孔子

B.司马迁

C.唐太宗

D.孝文帝

18、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A、金文

B、小篆

C、陶器上的符号

D、甲骨文

19、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 B用毛笔写 C用铅笔写 D用碳笔写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1、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云梯 C、双音钟

D、古筝

2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3、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25、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也具有这一特点的是 ( )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2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7、“皇帝”这一称谓始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2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29、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 A、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 B、秦朝法律的残暴。 C、秦朝规定人民不能穿鞋子,只能拄拐杖

D、那是外来品。 3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刘邦起义 C、楚汉之争 D、绿林赤眉起义

二、非选择题

31、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亲爱的同学你能找出下面的成语的历史典故吗?你一定能行!

(

)退避三舍

a 原古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

)纸上谈兵

b 牧野之战

(

)阵前倒戈

c指挥长平之战的赵括

(

)刀耕火种

d越王勾践磨砺自己的方法

(

)卧薪尝胆

e晋楚争霸时候城濮之战所用到的策略

(

)揭竿而起

f 刘邦入咸阳,收揽人心 (

)四面楚歌

g陈胜、吴广起义

(

)约法三章

h春秋时楚庄王挥师北上到洛邑,并打败晋国 (

)问鼎中原

i项羽兵败垓下

32、历史诊断(请指出下列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每小题2分,计10分) (1)小红问:噢 !你还能告诉我,我国原始聚落的情况吗?比如半坡聚落?

小明:那就更没有问题了!他们呀,日常生活使用陶器,陶器可好看了,底色是红的, 上面绘有人、动物等图案,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叫黑陶。他们住的房屋呀,是干栏式的! 诊断结果:

小红问:那春秋战国时期的耕作方式是千耦其耘还是个体农耕?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小明拍拍胸脯答道:我知道!是千耦其耘呗。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的智慧提高了。 诊断结果:

小红问:小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是哪个朝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小明答道:上殷墟出土的夏朝的四羊方尊吧? 诊断结果:

小红问:你可以告诉我有关北京人的情况吗?

小明答道:当然可以了!北京人可以人工取火,他们用磨得光光的石锅做饭。 诊断结果:

(2)对小明这样的学习态度,你有什么体会?

33、阅读材料回答: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① 这段文字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

② 材料反映的情况从哪些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体现出来?(3分)

③这些原始居民在农耕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2分)

34、列举我国奴隶制王朝的三位建立者和三位暴君。(6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后人认为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写诗赞道: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回答:(1)诗中称赞了我国古代哪两位历史人物?(2分)

(2)这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哪两个朝代的?各有什么历史功绩?(6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环境部主管岗位职责下一篇:华发股份绩效考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