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教练员的培训和素质

2023-02-26

据统计2009年, 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 造成67759人死亡, 275125人受伤, 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痛心的数字啊!2010年起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国家机关产业政策从拉动效果显现机动车、驾驶人和公路交通车里程将继续保持迅猛增长的势头。近几年来, 我国汽车的数量已经占到了世界汽车总数的五分之一。驾驶员的人数也飞速增长, 与之相适应驾驶市场也逐步开放大量民营驾校相继诞生, 目前我国有培训资格的驾校已达8000余家, 从事教练员人数三十多万, 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目前我国每年新培训的汽车驾驶员中, 有近一半的驾驶员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驾驶技术不佳而不能单独驾车, 而且造成交通事故的比例也很大, 导致新培训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汽车教练员的素质不高是一个关键因素。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只有高素质的老师,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再一方面就是现在的培训机构只注重效益, 降低学员的上车时间, 只是培训学员如何通过考试。目前这种现象很普遍。要改变目前这种低层次, 低效益的培训现状, 需要有关部门的出台一些更为严格更为人性化的合理政策。驾驶员培训机构在选用汽车教练员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德高

车辆上路“德”字先行, 有德则通, 有德则安。现在已经没人再提了, 不过我认为我们还是要大力提倡, “德”的本意为顺应自然, 社会, 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 不违背自然发展, 去发展自然, 发展社会, 发展自己的事业。这里的“德”字不光是驾车还是做人的根本。驾车的道德是无处不在的如:不强行超车, 不故意不让车, 排队等候通行时不随意穿插, 会车不使用远光, 不乱鸣喇叭, 通过人行横道时注意避让行人, 下雨天注意不要把雨水溅到行人身上, 不随意停车等。教练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员教授良好的道德修养, 绝不能把一些不良习惯当做潇洒在学员面前卖弄, 使学员不知不觉的染上一些违反道德的坏习气, 教师要教书育人, 教练员要教车传德。所谓“德”即职业道德, 作为汽车教练员, 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驾驶员,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 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 其本质就是奉献的精神。具体地说, 敬业精神就是在职业活动领域, 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事业心, 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 培养认真踏实, 恪尽职守,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摆脱单纯追求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的狭隘眼界, 具有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精神, 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务实苦干精神, 把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看作无上光荣, 自觉体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以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知道和调控职业行为。培训驾驶员工作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这就要求教练员热爱本职工作, 有责任感, 要有乐于助人, 敢于奉献精神。

(2) 要有公平意识, 在驾驶培训过程中, 难免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诸如某人是朋友介绍来的, 想多练习会儿, 教练员不能有偏心, 公平对待, 一视同仁, 不能因学员的职业, 文化, 反应能力, 家庭等而不一视同仁。作风廉洁, 决不以任何方式收受学员的礼物, 更不能贪小惠图小便宜的私心杂念。

2 要艺高

首先作为一名教练员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 高超的驾驶技艺, 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因为教练员与学员的交流要靠语言, 精准的语言可帮助学员快速的领悟要领。所谓语言表达能力, 具体指用词准确, 语意明白, 结构妥帖, 语言简洁, 文理贯通, 语言平易, 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的清晰, 准确, 连贯, 得体, 没有语病。能做到这些是很不容易的, 这需要长期的学习锻炼, 那么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 (1) 要多听, 是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多听别人的说话方式, 从中学习好的说话技巧, 从而提高自己的怨言表达能力, 也是为多说做准备。 (2) 要多读, 是要多读好书,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 从书中汲取语言表达方式方法和技巧, 只是会增加语言素材, 曾加一个人的气质涵养, 多读也是维多写作准备。 (3) 要多说, 并不是逮什么说什么, 乱说一气, 而是要又准备, 有条理, 有计划的去说, 这一过程也就是在练习于言表达过程。 (4) 要多写, 平时养成多动笔的习惯, 把日常的观察, 心得等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 定期的进行思维加工和整理, 日积月累提高写作技巧。要精通汽车理论知识, 包括汽车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汽车驾驶理论知识是汽车驾驶和维修保养车辆的基础, 如果没有理论教学, 只是让学员机械的模仿, 那就是一种低层次的教学, 其次, 要有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一定的汽车维修保养的能力。古人云“学高方为师”, 教练员既是技能和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也是优良作风的影响者, 其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会对学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作为学员的驾驶启蒙老师, 教练员的驾驶技术和驾驶习惯将直接影响学员未来的发展, 再者作为一名汽车教练员不但要会开车, 开好车, 二期还要掌握一般的运行途中排除故障的方法及维修保养车辆的实际技能。

3 要法高

这个法主要指“授业, 解惑”的方法, 也就是教授方法, 作为一名汽车教练员, 只具备了精湛的驾驶技术是不够的, 还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员, 因此, 如何掌握科学的, 合理的“授业, 解惑”的方法, 这就需要教练员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 善于积累和总结经验,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方法灵活, 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 以求最大的教学效益。教练员要学会微笑, 学会倾听, 学会表扬, 因为现在的学员中女性占据多数, 由于不自信和紧张会产生不由自主的诉说, 她的诉说寓含着对教练员的信任和期待, 最渴望教练员的肯定, 观念要改变, 有了生源才有财源, 有了学员才有教练员, 所以教练员要充分发挥主动式服务。现在教学的宗旨是, 一切服务于教学, 服务与学员。

“法”还有一层含义是交通法, 要注意依法教练, 在培训学员掌握驾驶技术的同时, 要注意教会学员应用和严格遵守已经从理论上了解到的道路交通法规知识。不懂法不遵守交通法规, 不但教学安全不保障, 就是培训出来的驾驶员就会使之变成目无法纪的马路杀手。从某种意义来说, 汽车驾驶教练工作是一种很具社会责任的工作, 教练员在教学过程中, 要时时处处严格遵守相关法规, 做好学员的表率。

总之, 汽车教练员队伍素质的提高, 德高是基础, 艺高是条件, 法高是关键, 只有很好的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教练员。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培训汽车教练员的方法和如何提高汽车教练员的素质。重点说明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教练员, 只有很好的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德高是基础, 艺高是条件, 法高是关键。

关键词:汽车教练员,学员,素质

上一篇:大学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和图书馆馆员专业发展研究下一篇:白细胞介素6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