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义的轻重辨析词语

2022-12-25

第一篇:从词义的轻重辨析词语

2019延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从词义范围把握词语差异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2019延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从词义范围把

握词语差异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的逻辑填空部分是考生比较头疼的一个地方,它除了考查语境之外,还要考查考生的词语积累,需要考生对词语进行辨析。在辨析上词语可以呈现多个差异角度,可以充分利用,找出正确选项。词语的差异角度很多,例如范围大小、语义轻重、含义侧重等。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带大家学习一下如何从范围大小来找近义词的区别。范围大小具体而言分为词义范围和适用范围。

1、词义范围

词义范围指的是某些词语的含义包含其他词语的含义,应结合题目信息选择范围合适的词。例如:战斗、战役、战争。战争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往往由一些战役组成,例如解放战争包括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大小战斗的总和,例如辽沈战役由很多次战斗组成。因此战争范围最大,其次为战役,最小的是战斗。但是要根据语境的要求来选择适当范围的词语。

例题:【积累 沉淀 积淀】

在快速疾走的信息时代,我们不缺速度,但泛着智慧之光的洞见才具长久魅力。文化不是流行,是________是传承;大师不是过客,是恒星是路灯;名人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积聚 B.积淀 C.沉淀 D.积累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答案】B。中公解析:“积累”指积聚起来的事物;“沉淀”把溶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比喻凝聚,积累;积淀含有“积累”和“沉淀”的意思,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词义范围更大,所以选“积淀”。

2、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指的是有的可搭配的对象多,有的可搭配的对象少,有的倾向于和某一特殊领域的词搭配,有的倾向于和很多领域的词搭配。不了解适用范围的大小就容易出现“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的毛病。

例如年龄、年纪、年轮。年龄可以修饰人也可修饰物,年纪一般只修饰人,年轮一般是指在植物学上是指树木伐倒后,在树墩上可以看到有许多同心圆环即为年轮,可以判断树木的年龄。

例题:【前景 前途 潜力】

判断一支股票是否具有成长性,不仅要看其所属公司的产品有没有市场________,还要考察其公司决策层及员工是否具有发展________。巴菲特投资的成功就在于透过产品去看公司高层及人力资源的本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前途 魄力 B.需求资本 C.潜力 前景 D.前景潜力

【答案】D。中公解析:材料围绕股票成长性展开论述,其中第一句话在说股票的成长与公司内部的产品、决策层和员工有关,因此可以排除“需求”这样一个外部的词语。产品的市场“潜力”不仅能适用于物,还能适用于人、城市、国家等。“前景”只能适用于事物,如产品等。第一个空,主体为“市场”,“前途”多形容人,排除A。第二个空,主体为人,排除“前景”,选“潜力”。故本题答案选D。

版权所有,转发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第二篇:常考的词语和成语辨析总汇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爱护

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安闲

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安置

安顿

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遨游”指漫游,游历。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懊悔

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 9

[把持

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颁布

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包括

包罗

包含

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广大范围,众多事物,常说包罗万象。“包含”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包藏•饱藏]“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双贼圆的眸子里饱藏着杀机”。

[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保障

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财产、劳动、科研成果等使人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报复•抱负;包袱]“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报到•报道]“报到”,动词,指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如“新生入学报到处”。“报道”也写作“报导”,名词,指新闻稿,如“他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动词,通过媒体把新闻告诉群众,如“报道消息”。

[暴戾•暴力]“暴戾”,形容词,指粗暴乖张,残酷凶恶,如“这个老板真是暴戾,动辄对工人进行打骂”。“暴力”,名词,①强制的力量,武力,如“暴力革命”;②特指国家的强制力,如“军队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

[暴病•抱病]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一场暴病,整得他意志完全消沉了”。“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自此以后,他一直抱病在家,不再露面”。 19

[爆发•暴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进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奔赴

奔向]“奔赴”侧重于“将要走到,跑到,赶到”;“奔向”侧重于“朝某个方向”奔,没有“赶到”之意。

21

[本领

本事]“本领”着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本事”着重于活动的能力,指一般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22

[本质

实质]“本质”运用范围比“实质”广,“本质”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可构成本质特点等词组,“实质”指内在的实际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实质。

23

[崩裂•迸裂]二者都是动词,都有裂开的意思。“崩裂”指物体猛然分裂成若干部分,如“山石崩裂”。“进裂”指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如“脑浆进裂”。

24

[必须

必需]必须,副词,侧重于“应当怎样”;必需,动词,侧重于“不可或缺”。

25

[变易•变异]二者都与变化有关,但所指的对象不同。“变易”指改变,变化,如“这里的情况并无多大变易”。“变异”指同性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物种变异”。

26

[变换•变幻]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27

[辨别

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审定真伪或好坏。 28

[辩白

辩护

辩解]“辩白”重在于“白”,说明白事实,一般指在被误会或被指责的情况下进行分辩,使真相大白;“辩护”着重于“护”,用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或他人申辩;“辩解”着重于“解”,分辩解释,说明见解或言行是正确的或错误不是那么严重。[报怨•抱怨]二者都与“怨”有关。不同点是:“报怨”指报复怨恨,如“这次恶性事件是由肇事者报怨引起的”;“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或埋怨,如“这都应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29

[辩别•辨别]“辩别”指用言辞来分别,如“辩论会上,他从理论上仔细辩别了这件事的是非曲直”。“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如“在政治斗争中,每个人都要辨别好方向,不要上了政治骗子的当”。

30

[标致•标志]二者读音相同,但词性和词义不同。“标致”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形容词,如“她长得很标致”。“标志”,①标明特征的记号,名词,如“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标志”;②表明某种特征,动词,如“这件事标志着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1

[表明•标明]“表明”指表示清楚,如“这件事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标明”指特意用文字或符号等把某事物直接标出来,如“一般药品都应在外包装上标明用途、用量、用法等”。

32

[病例•病历]“病例”指某种疾病的例子,如“这种病例,我们已有成熟的医案”。“病历”指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也叫病案,如“病人出院时,不要忘记

带上病历”。

33

[不齿•不耻]这两个词语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不齿”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卖师友者,君子不齿”。“不耻”是不感到羞耻的意思,如“身居显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他自己却不耻”。(年春季高考已考)

34

[不合•不和]“不合”指不符合,不应该,合不来,如“不合手续”,“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合叫他去”,“他们俩一直不合”。“不和”指不和睦,如“家不和,外人欺”。 35

[不力•不利]“不力”指不尽力,不得力,如“办事不力”。“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如“这个地形不利于我军而有利于敌军”。

36

[部署•布置]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做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务”。

C 37

[猜测

推测]猜测侧重于主观猜想;推测侧重于根据事理去推断。

38

[才能

才华

才干

才智]“才能”表现在实践活动方面,如“办事才能”;又表现在思维活动方面,如文艺创作才能。“才干”指办事和实践活动能力,常用于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如“指挥才干”。“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如“才华横溢”,多用于艺术活动,科学文化等方面。“才智”多指创造、发明、判断等才能,如“聪明才智”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39

[财物•财务]二者都与财有关,都是名词。不同的是:“财物”指钱财和物资,如“老人死后,留下了很多财物”;“财务”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计算等事务,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40

[采用

采取

采纳]“采用”重在于“用”,采其可用的。“采取”重在“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择最合适的,运用范围比其他两词广。“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41

[残败•惨败]二者所指对象不同。“残败”指残缺衰败,多用于物件,如“这里有一堵残败的墙壁”。“惨败”指惨重的失败,多用于事情,如“敌人遭到了惨败”。

42

[残酷•惨苦]“残酷”指凶残冷酷,如“滥施残酷的暴行”。“惨苦”指凄惨痛苦,如“这几年,他们的生活真够惨苦”。

43

[仓促

仓皇]“仓促”指时间匆促,行动忙乱。“仓皇”多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44

[草拟

起草]“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定;“起草”多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稿。

45

[查看•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如“查看货物”。“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地形”。

46

[察访•查访]“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如“实地察访”。“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如“为了尽快破案,他化装成一个农民到处查访线索”。

47

[铲除

根除]“铲除”对象除抽象事物,旧思想,旧意识外,还可指具体事物。“根除”比“铲除”程度重,对象多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

48

[猖狂

疯狂]“猖狂”常形容敌人的进攻、反扑、反对等行动。“疯狂”常形容行动以外,还形容报复,咒骂,诬陷等。

49

[场面

局面]“场面”指一定时间、地点所构成的情景,运用范围比“局面”]“,可指在一定场合下的情况,如热烈的场面;也可指外观和排场;又可指戏剧或电影中的场面。“局面”指某时期内事情表现出来的形态,也指规模。

50

[嘲笑

嗤笑

嘲讽

嘲弄

讥笑

耻笑]“嘲笑”指把对方的缺点错误或本来不是错

误缺点,加以夸大,引为笑谈,使人难堪。“嗤笑”带有轻视看不起的意味。“嘲讽”着重讥刺,常以言辞诗文或表情来讽刺。“嘲弄”指拿人开心。“讥笑”是用尖刻的话语讥讽嘲笑对方的缺点错误。“耻笑”含有鄙视不屑一顾的意味。语义比“嘲笑”重。

51

[尘世•尘事]“尘世”指佛教徒或道教徒所指的现实世界,如“远离尘世”。“尘事”指世俗的事,如“他整天沉溺于尘事,不能自拔,哪有精力为广大群众办实事?”

52

[成绩

成就]“成绩”一般指工作、学习、体育等的收获,如:学习成绩;“成就”指重大事情,它常受“伟大,重要,巨大”等词修饰,“成就”有时兼作动词,表示完成。 53

[充斥

充满

充溢]“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充溢”充满,流露,多指表情。

54

[憧憬•向往]相同点:都表示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一般情况下,二者可以互换。不同点:“憧憬”仅用于事物或境界较广大、时间较长远的对象;“向往”适用的事物或境界则不如“憧憬”广大和长远,如“那里是我向往的地方”,不能说“那里是我憧憬的地方”。

55

[筹备

准备]“筹备”指筹划、考虑,程度比“准备”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慎重而重大的事情,“准备”多指一般行动,预先安排计划。

56

[筹划

计划]“筹划”对象多是新机构,新事业,新工程。“计划”指对某项工作或行动根据目的要求和具体条件拟定的具体内容步骤,它还可以作名词。

57

[踌躇

犹豫

迟疑]“踌躇”指人的外部表情不果断。“犹豫”着重于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迟疑”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58

[出现

涌现]“出现”运用范围比“涌现”]“,它可指人,如出现好人好事;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如出现好现象。“涌现”指大量出现,多指具体的,好的,大量的,如涌现大批积极分子。

59

[出生(sheng) 出身(shen)]“出生”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如:甲子年出生。“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身份。如:工人出身。

60

[除草•锄草]“除草”指除去杂草,所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王大爷承包的责任田,全靠用化学药品除草”。“锄草”指用锄头松土除草,如“王大爷把锄头往孙子手里一递说:‘不好好上学,就锄草去!’”

61

[处事•处世]“处事”指处理事务,如“他处事严肃,态度却十分和蔼”。“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如“他闯荡江湖多年,有着丰富的处世经验”。

62

[处治•处置]“处治”指处分,惩治,如“对那些民愤极大的腐败分子要从严从快加以处治”。“处置”,①表示处理,如“这事务必须妥善处置”;②指发落、惩治,如“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些该死的东西”。

63

[淳厚•醇厚]“淳厚”指诚实朴素,如“他为人淳厚”。“醇厚”,①指气味、滋味纯正平和,如“酒香醇厚”;②同“淳厚”。

64

[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不含贬义,如:他将“望洋兴叹”窜改成“望山兴叹”。“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篡改”指把正确的东西强行或暗中改为不正确的东西,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经典、理论、政策等)。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年全国高考已考) 65

[篡夺•撺夺]“篡夺”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如“篡夺皇位”。“撺夺”指从旁鼓动人干某事,怂恿,如“他一再撺夺我学打麻将赌钱,我可不干那事”。 D 66

[担当

担负

担任

负担]“担当”语义比“担负、担任”重,它的宾语多是责任,任务和艰巨的工作。“担负”着重于负责,它一般不与具体职务名词搭配。“负担”意义跟“担

负”相同,但它的宾语有些不同,除负担工作,责任外,还与生活费,代培费搭配,且它还有名词用法。“担任”多指职务。

67

[道路

途径]“道路”常用于口头语体和政论语体,它可指具体的路,也指抽象的路,它的应用范围较“途径”广。“途径”一般指抽象的路,而且是指一种门路,包括达到一定目的采取的方法、方式、措施、手段等。

68

[地力•地利]“地力”指土地肥沃的程度,如“通过土壤分析,就可以了解这里的地力情况”。“地利”,①指地理的优势,如“天时不如地利”;②指土地有利于种植作物的条件,如“充分发挥地利”。

69

[典雅

高雅]“典雅”多指雕刻,塑造艺术形象和文词等雅致,优美不俗。“高雅”多指人的言谈,举止动作,作风以及处世态度与众不同。

70

[独力•独立]“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独立”,①指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山巅”;②指自主地存在,如“他们宣布独立”;③指不隶属于某高一级单位的,如“独立师”;④指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71

[度过•渡过]“度过”指某段时间已过去,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指由此岸到达彼岸,有“通过”的意思,也引申为“渡过难关”等。如“渡过了长江天险”。

72

[断定

确定]“断定”指由推理判断而下结论。“确定”指毫不含糊地明确决定。它还有形容词用法,表示明确而肯定。

73

[兑换•对换]“兑换”指用一种货币或物品换另一种,如“用斤白面可以兑换斤大米”。“对换”指对位互换,如“对换工作岗位”。

E 74

[讹传•讹舛]二者都与错误有关,但所指不同。“讹传”,动词,指错误的传说,如“这一讹传不要紧,我倒成了一个罪人”。“讹舛”,名词,指文字错误,如“这段文字的讹舛太多”。

75

[遏止•遏制]“遏止”指用力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遏制”指制止,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年春季高考已考)

76

[尔后

而后]“尔后”着重指从此以后,常作句首状语,“而后”着重于然后,在某事之后,在句中作状语。

77

[二

两](1)读数目字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等。(2)“二”用于小数和分数,“两”不用,如:零点二。 (3)“二”用于序数,而“两”不用于序数,如第

一、二楼。(4)“二”用在多位数中,如二十个、二十万等,“两”常用在量词和“半、千、万、亿”前面,在“半”前面一定用“两”。(5)在传统度量衡单位(寸、尺、升、斗、斤、里、亩)前面多用“二”,在各种度量衡一定用“二”,在一般量词(双、本、只、匹等)及新的度量衡单位(吨、公里、平方米等)之前用“两”,有时也用在传统度量衡单位之前。(6)一般不直接放在名词前面,偶尔说“二人”,而“两”可直接放在名词前,如两手,两国。 F 78

[发奋•发愤]“发奋”,①指振作起来,奋发,如“发奋有为”;②同“发愤”。“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图强”。

79

[法制•法治]“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规章制度,名词,如“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法治”可以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百姓,处理国事;可以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如“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

80

[翻覆•反复]“翻覆”,①指巨大而彻底的变化,如“试看天地翻覆”;②指来回地翻动身体,如“翻覆不能人睡”。“反复”,①指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如“反复实践”;②指颠过来倒过去,翻悔,如“反复无常”;③指重复的情况,如“这次斗争会有反复”。 81

[繁重

沉重]“繁重”着重于事情多而责任重;“沉重”着重于量重,它的适用范围大,还可指分量重,程度深,还指关系重大,还可以引申为心情不畅,精神不愉快。

82

[反应

反映]“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是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反映”则指主体把客观存在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

83

[反复

重复]“反复”指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多指不同的事物或动作的重复;“重复”着重于相同的事物或动作又重作一次。从次数比,“重复”次数比“反复”次数少。

84

[反映•反应]“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党内的斗争反映着社会上的阶级斗争”;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部门,如“他把情况反映到县里”。“反应”主要有三种用法:①名词,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化学上一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作用,产生了新物质的过程,如“化学反应”;②名词,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如“大家的反应很强烈”;③动词,意见、态度或行动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活动,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走远了,头也不回”。

85

[范畴•范围]共同点:都表示周围的界限或限制。不同点:“范畴”用于理论、概念等抽象事物;“范围”用于具体事物。

86

[仿造

仿照]“仿造”着重指仿效制造,对象多是具体事物。“仿照”着重指仿效照用,对象多是抽象事物。

87

[仿照

仿效]“仿照”按照,依照,指依照别人的样子全盘搬用,包括计划,规模,方法等一整套都仿着做,全部模仿,全盘照用,运用对象常与“样子”搭配。“仿效”效法,摹仿,指模仿别人的办法,式样,常与“方法”相配。

88

[诽谤•毁谤]二者都指无中生有,说别人的坏话,但其程度有所不同。“诽谤”表示的程度稍轻一些,而“毁谤”表示的程度重一些。

89

[废除•废黜]二者都有取消的意思,但取消的对象不同。“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如“废除不平等条约”。“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取消王位或废除特权地位,如“废黜职务”。

90

[废止•废置]“废止”指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等,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如“废止禁令”。“废置”指把认为没有用的东西搁置一边,多指具体事物,如“这台电视机被废置了三年”。

91

[分子

份子]“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份子”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如:出份子。

92

[分割•分隔]二者都有使中间断开的意思。“分割”指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如“民主和集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分割”。“分隔”指在中间隔断,使不相通,如“为了培养自立能力,我与弟弟分隔房间居住”。

93

[分辨•分辩]“分辨”指分清辨明,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如“分辨香花和毒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94

[愤怒

愤慨]“愤怒”着重于“怒”,生气、不满,激动到了极点,它也用于比喻,憎恶的感情更重。“愤慨”着重于气愤不平,多指重大事件。

95

[风气

风尚

风俗]“风尚”褒义词。“风气、风俗”是中性词,“风尚”着重于“尚”,指一定时期内大家共同崇尚、尊重而流行的风气,有时包括道德品质、精神等在内,“风气”着重于习气,指现时社会上或集中流行的,较普遍的爱好、习惯,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风气,“风俗”着重于习俗,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96

[奉献•贡献]二者都有献出的意思,动词,褒义。不同的是感情色彩有所区别。“奉献”指恭恭敬敬地呈献,“贡献”指一般性的献出。

97

[肤浅•浮浅]相同点:都表示浅,不深。不同点:“肤浅”主要用于认识、理解等,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刻。如“我对戏曲了解得很肤浅”;“浮浅”主要用于作风、学识等,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如“努力克服脱离群众、作风浮浅的官僚主义作风”。

98

[扶助•辅助]二者都有帮助之意,但帮助的方式有所不同。“扶助”指扶持帮助,如“他常常扶助老人上车”。“辅助”,①指从旁帮助,动词,如“多加辅助”;②指帮助性的,非主要的,名词,如“辅助劳力”。

99

[浮躁

急躁]“浮躁”侧重于不踏实;“急躁”侧重于没耐性。

100

[抚养

扶养

赡养]“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说来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如“他用微薄的工资抚养了两个孤儿”。“扶养”,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如“扶养老人”。“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的帮助。

第三篇:词语辨析练习

一、选词填空。

撕扯 撕破 撕裂

1、小张一不小心( )了那张油画。

2、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 )的七零八乱。

3、由于王华的任性,最终( )了他和同桌的关系。 静寂 沉寂 安静 静修

1、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2、(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

3、人们都敛声屏气,空气好像凝固一般,( )的气氛将要使人室息。清脆 清纯 清澈

1、驼铃那( )的声音会回荡的很远很远。

2、歌唱家那( )的嗓声可真是甜美。听着那歌声,犹如临近了( 矗立 树立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2、我们要( )良好的个人形象。 吩咐 嘱咐

1、放假了,老师( )我们要注意安全。

2、楚王只好( )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刚强 坚强 顽强

1、妈妈牺牲后,小金花把仇恨埋在心底,一滴眼泪也没掉,表现的十分(

2、解放军像( )的堡垒,用自己的血之躯,当住了汹涌的洪水。

3、奥特曼凭着( )的毅力战胜一个又一个的怪兽。

二、用‘√’选择合适的词语。

1、每到夜晚,我和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 飞行 飞翔)

2、这时候我才(意识 意会)到,老师(误解 误会)了我的笑声。

3、(隔绝 隔断 隔离)了空气,他就可以长期存放。

4、我国是一个历史(长久 悠久 古老)的国家。 期望 希望 指望 欲望

1、你不要( )他能帮的上你。

2、我要好好学习,决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 )。

3、为了满足山区孩子们的求知( ),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吧!

4、我真( )暑假能够去九寨沟旅游。

三、下列括号中依次填入的成语,最贴近的一组是( )。

1 / 12

)。

)的溪水旁边。

1、他通过多媒体电脑制作了一份“( )”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在美国的表姐。

2、这样的画面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3、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检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学习或者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绘声绘色、虚无缥缈、无的放矢、闭门造车 B.惟妙惟肖、无的放矢、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身临其境、闭门造车、虚无缥缈、信口开河 D.绘声绘色、 虚无缥缈、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词语辨析方法

辨析词语的方法:

一、辨词义轻重。

二、辨范围大小。

同义词语辨析主要是辨析以下三个方面:

1、意义方面的差别

(1)表现重点不同。例如“安定”和“稳定”都有平静正常、没有变动的意思,都可以用于形势、生活和人的情绪,但“安定”含有平安、安好之意,如“我们要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局面”。“稳定”更强调平稳、无大变化,如“这位病人现在病情比较稳定”。

再如:“假冒”和“伪劣”都有所售商品以次充好的意思。“假冒”侧重指商品冒充名牌,如“请认清商标,谨防假冒”。“伪劣”侧重指质量低劣,如“怪不得老出毛病,原来是伪劣产品”。

(2)范围大小不同。例如“心情”、“心境”和“心绪”都指内心的思想感情。“心情”泛指思想感情所处的状态,意义范围较广,书面、口头都常常使用。如“心情激动”、“愉快的心情”。“心境”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境况,意义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如“小张家乡闹水灾,近来心境不好”。“心绪”主要指萦回不断的思绪,或复杂的内心感情,意义范围较窄,也多用于书面。如“他担心高考落榜,一直心绪不宁”。

(3)语意轻重不同。例如“违背”、“违反”、“违犯”和“违抗”都有不遵从的意思。“违背”指背离、不遵守、不实行,语意较轻,常用于协议、诺言、良心等,如“他这个人说话算数,从不违背自己的承诺”。“违反”指不符合,向反面去做。它有的地方可以和“违背”互换,但总的说来,语意较重,常用于理论、原则、规章、制度等,如“他违反校规,受到了记过处分”。“违犯”不是一般的违背、违反,且有触犯、抵触之意,性质严重得多,常用

2 / 12

三、辨感情色彩。

四、辨语体色彩。

五、辨具体概括。

六、辨侧重方面。

七、辨搭配对象。

八、辨词性和语法功能。 于政策、法令、法规、纪律等,如“党纪国法不容违犯”。“违抗”强调对抗、抗拒,是蓄意的行为,性质恶劣,如“胆敢违抗政府法令的人,定将受到严惩”。

2、色彩方面的差别

(1)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同义词它们的意义差不多,但是反映出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态度却不相同,也就是感情色彩不同。有的带有赞许的意味,叫褒义词;有的带有贬斥的意味,叫贬义词;有的不带褒贬意味,叫中性词。

(2)语体色彩不同。这里主要指书面语和口语的色彩不同。书面语一般经过文学加工,有的受古代文学的影响还比较大,所以跟平时口头说的话有些不同。书面语和口语各有自己的色彩特点,适用的语境、场合也不相同。

3、语法功能方面的差别

有的同义词虽然意义、色彩方面相同,但语法功能方面存在差别。如:“愿望”和“希望”。

同义词之所以是同义词,就因为有相同的语素;之所以存在某些差别,就因为有不同的语素。我们辨析同义词,特别是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时,可以利用这一构造特点,注意其中的不同语素。例如:“欢畅”“欢快”“欢乐”“欢喜”“欢欣”是一组同义词,都有高兴、愉悦的意思,其中:“欢畅”含畅快、舒畅之意,如“久别相逢,心情十分欢畅”。“欢快”含愉快、轻快之意,如“欢快的乐曲”。“欢乐”含快快乐乐之意,如“节日的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欢喜”含高兴、喜爱之意,如“她看到孩子上进心这样强,满心欢喜”。“欢欣”含欣欣然之意,如“欢欣鼓舞”。

修辞手法练习题集锦

1、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

2、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

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4、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

5、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6、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7、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

8、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 )

9、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

10、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3 / 12

11、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惚入了梦乡。( )

12、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

1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14、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 )

15、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

16、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

17、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 )

1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 2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

2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

22、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3、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24、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2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26、我们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

27、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

28、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9、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30、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

3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32、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

33、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

34、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35、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

36、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

37、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 )

38、鸟儿在树枝上跳动。( )

39、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40、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

41、树叶很绿。( )

42、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 )

4 / 12

43、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

44、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

45、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 )

46、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47、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48、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

49、骆驼是沙漠之舟。( )

50、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

5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5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53、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

5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

5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

5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

57、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58、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59、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60、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设问与反问修辞手法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

1、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2、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反问又称激问、反诘、诘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

1、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2、加强语气,突出了什么,表达作者某情感。

5 / 12

例句:我呢,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反复修辞手法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修辞手法释义及分类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现在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方面上。修辞手法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翻新,反复,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互体,换算,回环,回文,降用,歧谬,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移用,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

扩句和缩句练习

扩句练习

1、我们走过来。(我慢慢地向他走过来。)

2、远方有一条彩虹。(看那远方有一条美丽的彩虹。)

3、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体育健儿刘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6 / 12

4、列车奔驰。(列车在山谷中奔驰。)

5、小蜜蜂飞来飞去。(一只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6、浪花跳跃。(美丽的浪花在海上跳跃。)

7、黑熊表演节目。(笨手笨脚的黑熊正在表演。)

8、鲜花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在花丛中盛开了。)

9、小华做操。(小华在操场上认真地做操。)

10、星星眨眼。(夜空中的星星在眨眼对我说晚安。) 缩句练习

1、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小燕子休息。)

2、奶奶在水井边用水桶打水。(奶奶打水。)

3、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天气热。)

4、宽阔的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钱塘江罩着雾。)

5、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小松树跳。)

6、小鹿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小鹿欣赏影子。)

7、绿油油的墓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草地盛开鲜花。)

8、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太阳高高挂天空。)

缩句方法及注意事项

缩句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去掉全部枝叶,只保留主干。例如:精彩的表演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结束。

第二种:去掉大部分枝叶,保留主干和小部分枝叶。 哪些枝叶必须保留呢?

1、否定句中否定词。例如:我绝对不同意你的这种无理要求。缩为:我不同意你的要求。

2、“把”字句和“被”字句中的“把”和“被”以及它们连带的重要词语。

3、疑问句子中表达疑问的词语要保留。例如:“五年级的运动员为什么会在运动会上夺走了几项冠军呢?缩为:运动员为什么夺走了冠军呢?

缩句的注意事项是: 一是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来的结构。“凶恶的敌人被英勇的红军消灭了”如果缩为“红军消灭了敌人就不行”。

三是不留下多余的枝叶,如果把“精彩的表演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缩为“表演在掌声

7 / 12

中结束”就多了“在掌声中”这个枝叶。

缩句的步骤是什么: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保留的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

引述句和转述句的变换

引述句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说话人所说出的说话内容,用引号引起来。比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这次考得成绩很好。”

转述句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不能用引号。如:老师高兴地对我说,我这次考得不错。

引述句变为转述句方法是:

1、把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

2、把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她。

3、如果句中冒号后面又出现他人姓名,一般情况下照写,这样不会使句中混乱。

4、把第二人称“你”改换成他/她的姓名成习惯称呼。

5、后面的问号不变。

例如: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改:宋庆龄笑着说,正因为她是领导,才让李艳娥坐北朝南的呀!要是她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吗?

转述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是:

1、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双引号。

2、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

例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这个句子应该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就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变换。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实施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两种句式的变换就是“把”或“被”前后两个词语调换位置,其余的照写。 例如:

8 / 12

1、我被老师表扬了一番。 老师把我表扬了。

2、我把衣服洗了。 衣服被我洗了。 变换方法如下:

一、“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

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例:弟弟把水喝了。(弟弟为“主动者”,水为“被动者”,喝了为“动作”。)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

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例:太阳被乌云遮住了。(太阳为“被动者”,乌云为“主动者”,遮住了为“动作”。)

二、利用具体的例子在变换后的“把字句”与“被字句”中分别找出“主动者”和“被动者”,再进行比较。

例如:风把树叶吹落了。(把字句) 主动者被动者

树叶被风吹落了。(被字句) 被动者主动者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三、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子中出现的成分不能随意丢掉。 例: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住了。(把字句)

变换后:太阳被树林遮住了。(被子句中把“茂密的”丢掉了,因此是错误的。)

四、提醒学生在互换中,句中的词语搭配不能改变。 例: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把字句)

变换后:敌人被八路军全部消灭了。(原句中为“全部敌人”,但互换后的被字句中把全部放在了敌人之后,因此是错误的。)

做一做下面的句式练习,加以巩固。

(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

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积雪把大树的枯枝压折了。

7、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9 / 12

8、茂密的树林把太阳遮得严严实实。

(二)“被字句”换“把字句”

1、水洼里的水会被太阳蒸干。

2、足球被我踢进了大门。

3、小树苗被冒失的风娃娃吹折了。

4、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

6、那只凶猛的大老虎被武松终于打死了。

7、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8、船上的食物很快被他吃光了。

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做双重否定句”?很显然,双重否定即否定两次的意思,就是说一句话中有两个否定词,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语意。如:“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在这句话中,“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那这句话的原意就是:“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则要在关键词前加上两个连用的否定词。

如“没有„„不”、“不得不”、“不„„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不能否认”等。

【提示】

1、表示判断。“是”用“谁也不能否认”。 例: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双重否定句:谁也不能否认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2、表示非常肯定。“一定”“必须”改为“非„„不可”“不能不”。 例: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

双重否定句: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非得加倍努力学习不可。

3、表示不情愿、不得已。“只能”“只好”“只得”用“不得不”。 例: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双重否定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4、表示全部。“全”“全都”“全部”用“没有„„不”“无不”等。 例: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双重否定句: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无不感到自豪。

5、表示推测。“会”“可能”“能”“应该”用“不可能不”“不会不”。 例:今天他可能会来。

10 / 12

双重否定句:今天他不可能不会来。 【课后练习】

把下面句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7、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8、我们建成了希望小学。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0、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11、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每日都要读它。

1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14、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15、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6、山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

1、去掉“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11 / 12

2、变肯定词为否定词,或变否定词为肯定词。

3、句尾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例如:将“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学习吗?”变为陈述句即:去掉“难道”和“吗”,把“不应该”变成“应该”,最后标点符号变成句号。就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练习】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2、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3、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4、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5、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

1、讲桌上的那束鲜花,难道不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我们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3、同窗五载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

4、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难道会关闭吗?

5、难道大家不热爱自己的祖国?

12 / 12

第四篇:词语辨析1

1.品味vs品位:品味,突出“味”字,表味道、味觉,品味为动词;

品位,突出“位”,即位臵、水平,为名词。

2.简洁vs简捷:简洁,一般用于形容语言、文字、文章;

简捷,一般用于形容方式、方法。

3.以致vs以至:以致,意为导致。一般后面接坏的结果;

以至,意为“一直到”,并无明确的好坏结果之分,仅表示后面的结果是前面因素影响的加深。

4.积淀vs积累:积淀,指在长期积累中形成文化、知识、经验等,多用于抽象事物;

积累,指的是食物逐渐聚集或指积聚起来的事物,如资本、素材、经验等。(个人觉得这两个还是应当放在具体语句中选择,但是要熟悉常用的搭配)

5.刮目vs侧目:刮目,指彻底的改变眼光,积极含义;

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愤恨,表消极。

——————————————————————————————————————————————————

1 ————————————————————————————

2月21日

1.滥觞vs泛觞:滥觞,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

泛觞,比喻错误思想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

2.发源地vs发祥地:发源地,本指河流的起源处,比喻事物的发端;

发祥地,从前指帝王生长和兴起的地方,后来指事业、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在比较大的事物的起源时,用“发祥地”。

3.质询vs质问:质询,语义较轻并且有积极的感情色彩;

质问,指根据事实提出疑问,语义较重。

4.缺陷vs毛病:缺陷,指先天的;

毛病,坏习惯,后天形成的。

2 5.成规vs陈规:成规,指现有的或实行已久的规则; 陈规,指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22日

1.伏法vs服法:伏法,侧重指罪犯被执行死刑;

服法,指罪犯认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

2.误解vs曲解:误解,指错误的理解,表示一种客观事实,语义较轻;

曲解,指歪曲或错误的理解、解释,带有一定的主观意味色彩,语义较重。

3.变换vs变幻:变换,侧重“换”,侧重指事物的变化更换,由一种形式换为另一种形式;

变幻,侧重“幻”,即不固定、不可猜测。变幻侧重指没有规律可循的变化。

3 4.本能vs本性:本能,侧重指与生俱来的能力;

本性,侧重指原本的性格或者性质。

5.处事vs处世:处事,侧重指具体办事,处理事务;

处世,侧重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

2月23日

1.传诵vs传颂:传诵,侧重辗转传布诵读、称道;

传颂,侧重传扬称颂,语义较重,常用于较为重要的事迹。

2.遏制vs遏止:遏制,“制”即压制、控制。遏制侧重指通过压制、控制阻止其势态,强调制约性;

遏止,“止”即停止。遏止侧重指迫使其停止。

4 3.化妆vs化装:化妆,侧重指为更美丽而打扮修饰; 化装,侧重指为不被人识别或演戏而改变装束。

4.寄予vs寄于:寄予,侧重指寄托 给.....之意;

寄于,侧重指寄托 在......之意。

5.校正vs矫正vs教正:校正,侧重指更正文字、位臵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侧重指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教正,侧重指请人请教,为谦辞。

6.截止vs截至:截止,侧重指到一定期限停止;

截至,侧重指截止到某一时候。 ———————————————————————————————————————————————————————————————————————————————

2月24日

5 1.开拓vs开辟:开拓,指原来已有,侧重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开辟,指以前没有,侧重指打开通路,创立开展。

2.滥用vs乱用:滥用,滥即泛滥。滥用侧重指过多地、无限制地使用;

乱用,乱即胡乱。乱用侧重指错误地、胡乱地使用。

3.年轻vs年青:年轻,轻即与重相对。年轻指相对年纪小,是比较而言的;

年青,青即少之意。年青指年纪小,侧重指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纪。

4.涉猎vs猎取:涉猎,侧重指粗略地浏览、阅读或研究;

猎取,侧重指以。。。。。为目标掠夺取得之意。

5.神智vs神志:神智,智即智慧。神智指精神、智慧之意;

神志,志即意志。神志指直觉、意志之意。 —————————————————————————

6 —————————————————————————————————————————————————————

2月25日

1.审定vs审订:审定,侧重指审核之后决定;

审定,侧重指审核后修订、改动。

2.圣地vs胜地:圣地,圣即神圣,侧重指宗教场所或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

胜地,胜即胜出、好的意思。侧重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

3.时事vs时世vs时势:时事,事即事情。时事侧重指近期内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时世,时代或社会。时世侧重指当下的世道;

时势,势即趋势。时势侧重指某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时代潮流与趋势。

4.收集vs搜集:收集,收即收纳。收集侧重指使聚集在一

7 起;

搜集,搜即搜索。搜集侧重强调到处寻找,使聚集在一起。

5.提名vs题名:提名,侧重指向会议或有关部门提出可能当选的人员或作品的名字;

题名,侧重指为了纪念或表彰而写上姓名、书写名称。

———————————————————————————————————————————————————————————————————————————————

2月26日

1.体型vs体形:体型,侧重指人体和畜体的类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体形,侧重指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也指机器的形状。

2.推脱vs推托:推脱,脱即摆脱、开脱。推脱侧重指将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或责任推卸,使之与自己无关;

推托,托即托词,拒绝。推托侧重指婉言谢绝,后面长带有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多指推托自己不愿意做的事。

3.降服vs降伏:降服,服即服从。降服一词的主语为屈服的人;

降伏,伏即使驯服。降伏一词的主语为使别人顺从的人。

4.辛酸vs心酸:辛酸,侧重指对生活状态及经历的一种描述,经过某种辛劳酸楚的历程;

心酸,侧重指内心感受,心中悲痛难过。

5.心律vs心率:心律,律即节奏、规律。心律侧重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如心律不齐;

心率,率即频率、程度。心率侧重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如心率太快。

2月27日

苍茫: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引申为已经、心胸开阔。

9

逐步:“步”即步伐,逐步侧重指在步骤分阶段实行,强调步骤性。

逐渐:“渐”即渐渐,逐渐侧重指渐渐变化,不强调步骤阶段。

引见:“见”即见面,引见侧重指由第三者引导想见,使彼此认识。

引荐:“荐”即推荐,引荐侧重指介绍并推荐。

盈利:“盈”即多余,盈利侧重指获得利益,表示利润已经得到。

营利:“营”即经营,营利侧重指谋求利润或利益,表示利润尚未得到。

沿用:“沿”即沿袭,沿用侧重指沿袭使用,继续使用。 延用:“延”即延期、延误。延用侧重指延迟使用、延期使用。

———————————————————————————————————————————————————————————————————————————————

10

2月28日

1.醇厚vs淳厚:醇厚,指口味纯正浓厚;

淳厚,仅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2.凋敝vs凋零:凋敝,指生活、事业等方面的衰败,搭配对象为较大的事物;

凋零,指草木凋谢零落,比喻人或事物衰落,搭配对象相对较小。

3.度过vs渡过: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

4.范围vs范畴:范围,指四周的界限,搭配对象通常是比较具体的界限;

范畴,哲学名词,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搭配对象比较抽象。

5.忽视vs轻视:忽视,表示不注意,一般只用于物,而不

11 用于人;

轻视,表示不重视,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

———————————————————————————————————————————————————————————————————————————————

2月29日

1就教vs任教:就教,敬辞,指向对方求教、请教,对象时求教的客体;

任教,指担任教育和教学工作,对象时教学的地点或内容。

2.绝笔vs绝唱:绝笔,指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书画作品;

绝唱,指艺术领域内“独一无二”、“无人可及”的业绩。

3.矍铄vs古稀vs耄耋:矍铄,指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样子,适用对象只能是老年人;

古稀,专指70岁的老人;

12 耄耋,也用来指年老,不过专指八九十岁的年纪。

4.蒙尘vs蒙垢:蒙尘,指蒙受风尘,特指君王因为战乱等原因逃亡在外;

蒙垢,指蒙受耻辱之意。

5.崎岖vs嶙峋:崎岖,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嶙峋,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高耸。

ps:斑竹为什么不审核。。。。。

———————————————————————————————————————————————————————————————————————————————

3月1日

1.容许vs允许:容许,指容纳、许可,表达一种客观状态;

允许,指答应、应允,带有主观意愿色彩。

13 2.莘莘vs辛辛:莘莘,指人数众多,常用的搭配有“莘莘学子”;

辛辛,指辛劳刻苦,常用语形容人的工作、学习状态。

3.突出vs凸出:突出,强调明显、出众,带有一定的抽象意味;

凸出,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用来形容具体事务。

4.甄别vs鉴别:甄别,指通过非常认真细致的考核来辨别真伪;

鉴别,指审查辨别真假好坏,常用于对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

5.震荡vs振荡: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的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振荡,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

14 ———

3月2日

1.暴发vs爆发:暴发,指突然得势或者发财,也指洪水突然难以控制。使用范围狭窄,一般只用于形容洪水、发财、得势等方面;

爆发,本意指火山内部岩浆冲破地壳向外喷发,比喻突然发生、突然发作。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火山、雷电、地震、火势以及大事件、大举动、大声音等。

2.不止vs不只:不止,表示连续不停,或超出某个数目范围;

不只,与“不仅”同义,常与“还有”、“而且”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3.篡改vs窜改:篡改,指故意改动原文或歪曲事实,一般接较大的事物或事件,如“篡改历史”、“篡改事实”等,侧重指用假的、错误的东西去取代真的、正确的东西;

窜改,指改动文字、记录、文件等,如“窜改原文”、“窜改古书”等,侧重指对原来的东西进行错误的改动和变更。

15

4.迟缓vs弛缓:迟缓,指缓慢; 弛缓,指放松、缓和。

5.反映vs反应:反映,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所引起的思维认识的过程,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反应,指由刺激引起的一切活动,包括意见、态度或行动。

——————————————————————————————————————————————————————————————————————————————

3月3日

1.肤浅vs浮浅:肤浅,多指学识等浅薄、不深厚,理解不透彻;

浮浅,多指思想作风、文章结构等不切实际、流于浅薄。

2.灌注vs贯注:灌注,指注入、浇进(液体,包括比喻性的心血、知识、思想等),也比喻精神集中;

贯注,指精神集中,也指说话或行文语言连贯。

3.界限vs界线:界限,指抽象意义上的尽头、限度;

界线,指两个地区或不同类型事物的分界,多指具体事物。

4.勉力vs勉励:勉力,指尽力而为,尽力去做;

勉励,指鼓励别人去做。

5.启示vs启事:启示,指启发、指示、引导。常用于解释事物的道理,让人有所认识、提高;

启事,是一种公告性的应用问题,为了声明某事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刊登在报刊或贴在墙上的文字。 ——————————————————————————————————————————————————————————————————————————————

3月4日

1.启用vs起用:启用,指开始使用,对象通常是物;

17 起用,一是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免职的官员;二是提拔任用新人。对象通常是人。

2.祛除vs驱除:祛除,使去掉、去除之意。多指疾病、恐惧、鬼神等抽象事物;

驱除,赶走、除掉之意,多指蚊虫、敌人等具体事物。

3.声明vs申明: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明事实真相;

申明,指郑重地说明,侧重较为正式、严肃地强调解释说明。

4.实验vs试验:实验,指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证;

试验,指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观察。

5.退化vs蜕化:退化,指生物体的某部分器官在金华过程中全部消失或部分残留,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

蜕化,指昆虫的幼虫经过脱皮以后增大形体,变为另外一种形态,也比喻腐化堕落。

——————————————————————————————————————————————————

18 ————————————————————————————

3月5日

1.委屈vs委曲:委屈,指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

委曲,指事情的经过、底细,也指去掉、道路、河流等曲折。

2.协调vs谐调:协调,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可作动词用;

谐调,侧重比例匀称,常用语声音、颜色、气氛等。

3.行迹vs形迹:行迹,侧重指行动的踪迹;

形迹,侧重指形态神色、举止神情。

4.淹没vs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通常指水;

湮没,指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埋没,通常指时间。

19 5.隐晦vs隐讳:隐晦,指意思不明显;

隐讳,指隐瞒不说。

——————————————————————————————————————————————————————————————————————————————

3月6日

1.原型vs原形:原型,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事件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原始人物或事件,是事物的所指;

原形,指原来的形态,本来的面目。

2.琢磨vs捉摸:琢磨,指反复思索,仔细考虑;

捉摸,指揣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式中。

3.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门庭冷落:指门庭前很冷清,形容人少。

4.门可罗雀:形容为官者昔日权势熏天,门庭若市,前来拜访的宾客甚多。而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或形容事

20 业由盛而衰,宾客稀少之状;

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指荒凉偏僻的地方。

5.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很清楚,形容人人皆知;

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比喻无人过问;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

3月7日

1.缔造vs创造: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重大的事业;

创造,指想出新办法、提出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或东西。

2.见证vs目睹:见证,指当场目睹,可以见证。主要强调可以见证;

目睹,只是强调可以看见,与见证的侧重

21 点不同。

3.仿造vs仿照: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

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样式去做。与仿造相比,更加侧重于已有的样式、方法。具体题目中要看后面是否有所提示,如具体样式等。

4.疑惑vs困惑:疑惑,心里不明白,强调有疑问;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怎么办,强调有疑难。

-------------------------以上四个是今日做题所见,参考答案解析以及具体语境,加上个人所理解的区别方法,如有错误,大家指正啊~~

5.昙花一现:昙花的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了。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

22

3月8日

1.佶屈聱牙:形容文句艰涩,读起来不顺口。

2.左支右绌:应付了这边,那边又有了问题,指力量不足。

左辅右弼:泛指起重要作用的任务。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

3.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身心交瘁:身体衰弱,精神不振。

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

精疲力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4.珠联璧合:比喻美好的人及事物凑在一起。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相互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相辅相成: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5.后悔莫及:后悔也来不及了,倾向于主观性追悔。

悔之晚矣:后悔也来不及了,倾向于第三方的客观评价。

23 悔不当初:后悔当初没有那样做或不该那样做。

————————————————————————————————————————————————————————————————————————————

3月9日

1.名不虚传:指传出的好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侧重不是虚传的;

名副其实: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侧重符合。

2.一目十行:指看书时一眼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速度非常快;

走马观花: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3.舞文弄墨:形容玩弄文字技巧,多含贬义;

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4.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多含贬义;

24 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5.显赫一时:指在一个短时期内名声权势极大;

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 。

————————————————————————————————————————————————————————————————————————————

3月10日

1.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或者首先接受任务、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按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2.高瞻远瞩:指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高屋建瓴: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25

3.养虎遗患:比喻纵容坏人做坏事,留下后患。

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停止斗争。

4.蠢蠢欲动:形容像虫子一样缓缓行动,比喻敌人或坏分子准备行动。

杯弓蛇影:指讲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以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5.见仁见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或立场有不同的看法。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3月11日

1.矫枉过正:指把弯曲的东西扭直,结果过了头,又歪向另一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臵。

2.火上浇油:指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

26 展,强调“事态发展的结果”。

剜肉补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强调“手段”。

3.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侧重 不知道怎么办。

无所适从:不知道听从哪一个好。侧重 不知道听从谁。

4.南辕北辙:想到达南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适得其反: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大相径庭:指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

截然相反:指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完全相反。

5.星罗棋布: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鳞次栉比:指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

3月12日

27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入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八面玲珑,指为人处世圆滑世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光阴;

时光荏苒,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是什么样的命令

28 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指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

3月13日

1.不负众望vs不孚众望: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2.惨绝人寰vs惨无人道:惨绝人寰,侧重指人世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惨痛,语义较重,一般不用来形容人;

惨无人道,侧重指没有人性,不

29 讲道理,语义相对较轻,常用来形容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情。

3.陈词滥调vs老生常谈:陈词滥调,侧重指所谈内容又陈旧又空泛,不合时宜,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老生常谈,侧重指老话、旧话,但并不一定就没有现实意义,通常表达中性的感情色彩。

4.趁火打劫vs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别人有危难时捞取好处;

浑水摸鱼,指在浑浊的水里去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5.蹉跎岁月vs峥嵘岁月:蹉跎岁月,指白白虚度了光阴,而并非时间飞快地度过的意思;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30

第五篇:词语辨析

1、留恋 和 流连

“留恋”和“流连”都有“难舍难离”的意思,但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关键是它们舍不得离开的对象。

“留恋”的词义是“不忍舍弃或离开”,是一个常用的双音词,词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表示对人、对事、对物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如“留恋亲人”“留恋学校生活”“留恋故土”;

“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意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

2、出席 和 列席

出席: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成员(有时也泛指一般人)参加会议。 举例:出席代表大会;报告出席人数,出席重要会议。

基本解释:[attend;put in an appearance] 到会;出席会议。

列席:指参加会议而无表决权。

基本解释

[attend a meeting as a nonvoting delegate] 作为旁观者出席,有发言权,但没有表决权。

补充:出席表示是正式的参会人员,而列席是因为工作或其他的原因作为旁观者出席,是被邀请参加的。

3、宣贯 和 宣传

宣贯,顾名思义,即宣传并贯彻实行。通常是指对政府、上级机构、母公司等的法律条令、政策、方针、活动等的宣传,以达到思想意识的一致,从而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行动,最终达到或完成目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宣贯是个常用词,不但包括上述的意思,也包括认证的一系列活动。

宣传,向人讲解说明,进行教育、传播、宣扬。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议事日程,agenda)的讯息表现手法。在西方,宣传原本的含意是「散播哲学的论点或见解」,但现在最常被放在政治脉络(环境)中使用,特别是指政府或政治团体支持的运作。同样的手法用于企业或产品上时,通常则被称为公关或广告。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

4、必须 和 必需

“必须”和“必需”两个词同音,都含有“必要”的意思,较易相混。 第一,最实用的判断方法。“必需”一般是指一种物品或东西。如:这本书是上课必需的。“必须”一般是指一件事情。如:我今天必须回家;

第二、语法角度的区别。

(1)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

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如:①必须拿出勇气来。②我们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①后面带动词,②后面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如:要想进度快,必须大家齐心协力。

加强命令语气。如:①你必须一个人去处理这件事。

②他必须去医院认真检查一下。

“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2)“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如:①由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②空气和水是每个人所必需的。

③房间中只有一些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此外,“必需”常和“所”、“的”连用,如:这些软件是我们发展业务所必需的。

5、板块 和

版块

板块 bǎnkuài(1)板状的块体(2) 板块构造理论所谓由地壳分裂而成的巨大而可移动的块体;

版块:版块(事物类):具有共性的事、物的集合。版块(概念类):具有共性的名称、或概念的集合。版块(区域类):具有区域特征的连成一片的区域。

6、标的 和 标底

标的是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备条款。标的可以是“物”,一般的买卖合同中购买实物;也可以是“行为”(包括“不行为”)。

标底是由业主组织专门人员为准备招标的那一部分工程或设备,或工程和设备都有而计算出的一个合理的基本价格。它不等于工程(或设备)的概(预)算,也不等于合同价格。标底是招标单位的绝密资料,不能向任何无关人员泄露。我国国内大部分工程在招标评标时,均以标底上下的一个幅度为判断投标是否合格的条件。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 标底的编制是工程招标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是评标、定标的重要依据, 且工作时间紧、保密性强, 是一项比较繁重的工作。

度过和渡过

过渡和过度

“度过”主要是带时间性的经过,如:这个五一假期在海边度过。 “渡过”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间的经过,首先是涉水的空间转移,如:渡过重洋,渡过黄河;另外,也用于比喻义的通过,如:渡过艰难险阻,渡过难关。

“过度”与“过渡”。二者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过度”意为超过一定强度,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等,而“过渡”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表示正在或将要变化的某种暂时状态,如过渡政府、过渡时期等。

8、介于 和 鉴于

介于 两者之间的事物状态,发生或处于两事之间。 鉴于:

1、关于,考虑到 例如:鉴于他在那里任职

2、由于,按照,根据

例如:鉴于时事的发展,他的论点似乎颇能为人接受

9、尔后 和 而后

而后有以后、后来、然后的意思;

尔后除了有然后、从此以后的意思外,还有你的后代的意思。

“而后”是一个典型的连词,主要连接前后连续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而后”后面所叙述的行为或事件,往往紧接着前面的行为或事件发生。例如:他翻了翻眼珠,身子晃了两晃,而后跪在了地上。 “尔”本身是一个代词,指代一个特定的事件或行为,“尔后”相当于“此后”、“在这之后”。“尔后”前面所述的是某个相对独立的事件,后面的事件往往并不是紧接着发生。例如:我们是在飞机上认识的。尔后,又通过几次电话。有时,“尔后”后面叙述的是前面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例如: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三年前,尔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10、走进和走近

走进是走进去的意思,指进入到内部; 走近是走的靠近的意思,指靠近(在外面),未进入内部。

在具体语境中,走进的可以是一个地方,指身在其中,如走进这家书店。而走近,可以是地方,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强调身体距离接近,而自身可以不在其中。

11、综合征和综合症辨析

“综合症”和“综合征”应当写哪个?

在医学上,“症”“征”并列时,“症”是“症状”,如头痛、视物模糊、呕吐等,是病人能感知的不适;“征”是“体征”,特指医生检查发现的异常变化,如眼底出血、心脏杂音、病理反射等。单用“症”字还有多种含义,如“疾病”(急症、并发症),“症候”(热症、虚症),中医学还把腹中结块的病叫“症”(症zhēng),而“征”字则用来表示“征象”“征候”“特征”等,可见,“症”字不能充分反映“综合征”的内涵,而且歧义较多,容易被误解为某种独立的疾病。

“综合征”的“征”除了有“现象、迹象”的意思外,还有“特征”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一群”或“一系列”的“特征性表现”,才能把不同的“症候群”区分开来。

相反,凡是病因相对清楚,症状、体征又多相对集中于单一系统的疾病,一般便不宜再冠以“综合”字样,也不宜称之为“征”,而应直接命名为某某“症”。

现在很多媒体上出现的“综合症”是一种错误的写法,规范的名称应为“综合征”。 请看语用实例:

(1)两个月的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中考,高考成绩也已陆续发榜,一些“考后综合征”现在也开始逐渐显露。(上海《文汇报》2002年8月5日)

(2)部份妇女在此时期(更年期)出现或轻或重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症状为主的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徵。(台湾健康生活家网,“徵”是繁体字, 简体为“征”。) (3)中文大学医科学者估计全港有七千名腕管综合症患者,多数是职业女性、待产妇女和计算机键盘操作员。(香港《大公报》2002年7月6日)

(4)黄玉贤博士领导的研究发现,由于大部分的冷气机都只能再循环卧房内的空气,因此如果冷气机一整晚开着,会导致房内的二氧化碳量高出可接受量,令人患上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2002年8月5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新闻?新加坡)

(5)“经济客舱综合症”这个讲法可能要改一改了,因为最近一名乘搭头等客舱的女乘客由美国返回英国的家1天后死亡,死亡原因是深层静脉栓塞,也即是我们通称的“经济客舱综合症”。(2002年3月22日,吉隆坡《南洋商报》) 上海和台北用“征”,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用“症”。实际上,这五个例子未必有代表性,例(1)、(2)用“征”,并不表示上海和台北都用“征”; 例(3)、(4)、(5)用“症”,也不表示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都用“症”。常见的情形是“征”和“症”混用。

Syndrome,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的释义是:①综合征、征群、综合症状;②(标明行为、看法、情绪等的)一组表现(或特征),同时发生(或存在)的一组事物(如情绪、举动等)。林连祥主编的《新世纪英汉大辞典》(台北远东版)释义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医]征侯群,综合症状”。“征”有“预兆、征兆或(将要发生某种情况而预显的)迹象”的意思,因此有若干预显的迹象,照理应叫做“××综合征”,如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等。

但是,“××综合征”也是一种疾病,因此常写成“××综合症”,混用的情况严重得连医学书籍出版社的编辑都拿不准。因此有人建议:①症:用于症状、并发症;②征:用于综合征、征象、体征、指征(郭有声:《“症”、“证”、“征”的用法应当规范》,《科技术语研究》2002年第2期第35页)。 12 修订和修定

修订:修改订正(书籍、计划等); 修定:修改确定。

修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但不是最终的结果,应该说修订到修定是有好几轮的反复。

修定是指修正确定,但是没有什么不可能,修定的东西还可能再修订! 13 透漏和透露

透漏:tòu lòu 1.透露泄漏。

2.谓因疏忽导致人或物潜入或潜出。

透露:tòu lù 1.显露。

2.显豁;明显。

3.私下通报或走漏。

示例:

1、大校向美方特务透漏了我方“确山演习”的具体计划;

2、透露了一下此次我系入党人员名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冲刺中高考每日激励语下一篇:成本核算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