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水而行——从新《水法》看城市节约用水的策略

2022-09-11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我国长期以来提倡和号召的基本思想。 自2002年新《水法》颁布以来,建立“节水型社会”成为了我国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对于我国的 “用水大户”城市来说,更应当承担起节约用水的千钧重担。 城市居民是节约用水的主体,尤其是城市的学生,更应在节约用水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节水思想。 对此,本文结合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相关内容,以及新 《水法 》对节约用水的要求,讨论了城市节约用水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1在教学中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节约用水的前提是形成节水思想和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课程,向学生渗透节约用水思想,是培养高中生节水意识的重要举措[1]。

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针对本课,笔者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学生进行了节水教育。 首先,在课前学生布置调查任务:1新水法(2002版)中对“水资源”的定义进行了哪些诠释? “水资源”主要包括哪些资源? 2本市水资源都作了哪些用途? 3调查当前本市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课前调查任务的完成情况,笔者引导学生对两个重点知识进行了学习:一是当前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课后,笔者再次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1了解本市主要水源、后备水源和辅助水源的利用情况; 2了解本市的水资源利用率;3了解本市的污水处理和再利用情况。 4了解本市水资源利用与《水法》存在冲突。

综上,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中,从始至终都隐含了一个线索,即节约用水。 严格来说,新《水法》中的所有条款几乎都与节约用水有关,同时,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除了加强污水处理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手段即是减少污水排放和节约用水。 那么,应当如何节约用水呢? 要制定有效的节水策略,就必须要首先对用水情况有所了解,如此,则为制定节水策略进行了铺垫,通过一系列调查和探究,更使学生对如何节水有所思考,从而形成节水思想。

2与学生共同制定节约用水策略

节约用水应从自身做起,作为一名高中生,更应当承担起宣传节水的责任,在家庭用水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要实现节约用水,就必须要制定节水策略。 然而,城市学生的生活水平综合来说要高于农村学生,家庭条件也比较优越,正因如此,很多城市学生没有节水的概念,而这为制定节水策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教师来说,仅依靠宣传倡导城市学生节约用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联系教材,利用每一堂课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用水状况,结合新《水法》对用水的要求,向学生普及我国的 “水文化”,从而转化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起节水的意识。

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中,笔者结合新《水法》相关内容,带领学生采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探讨了如何制定节水策略。

问题1:新《水法》中强调合理利用水资源,那么,导致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师生讨论:1自然原因,中国淡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第四, 但中国人口众多, 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同时,气候异常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中国南北跨度大,降水不均,导致水资源紧张。2人为原因。中国用水量位居世界第一,诚然,中国的工业发展导致用水量骤增,然而,个人不懂得节约用水,造成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了供水增长速度,从而导致水资源紧张。

对策:节约用水从自身做起,制定用水计划,控制每日用水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设计节水实验,探索节水的最佳策略。

问题2:新《水法》明确指出污染水源将承担法律责任,那么,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师生讨论:1工业用水直接排放污染地下水源,城市污水处理力度不足,生活用水排入河流,导致水源污染;2个人缺乏节制用水的意识,每日用水量巨大,导致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超负荷运转,从而造成水源污染。

对策:每一名学生都应担负起节约用水的责任,我们虽然对工业用水排放和城市污水处理无能为力, 但却可以通过宣传新 《水法 》来推动社会各界节约用水;个人方面,在班级和校园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氛围,共同创设校园“节水文化”,定期组织开展关于节水“小窍门”的交流活动,在个人节水的同时,也影响他人节约用水。

问题3:新《水法》第二十条至二十九条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那么,如何使水资源的利用更合理?

师生讨论并解答:1酌量开发和使用地下水;2修筑水库, 积蓄雨水;3开渠引水,跨区域调控用水;4海水淡化;5寻找替代水源;6加强污水治理,实现污水再利用。

3结语

节约用水是每个人责任和义务, 在我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当前,利用教育优势来宣传新《水法》,渗透节水意识,是广大教师的重要职责。 只有将节水思想引入教育, 才能加强人们对 “水危机”的认识,进而,也才能全面普及节水思想,营造节约用水的氛围,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构建“节水型社会”而奠定基础。

摘要:高中地理新课标结合新《水法》对节约用水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新课标倡导向学生渗透节水思想,是体现教育价值的重要举措。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水法,节约用水,高中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老年冠心病患者踝臂血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研究下一篇:国有企业财务监管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