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耐火防火管理论文

2022-04-24

小编精心整理了《厂房耐火防火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工业厂房作为火灾发生概率较高的建筑类型,一旦发生火情,便会产生严重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对企业的损害是巨大的,因此工业厂房的防火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并充分考虑到厂房生产原材料及生产流水线的火灾隐患,合厂房建筑的结构、通风条件以及货物性质进行防火设计,既要保证厂房的消防标准,又要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必要性和重点问题两方面介入考量。

厂房耐火防火管理论文 篇1:

工业厂房消防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隨着我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使得国内各地厂房建设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厂房的面积和复杂程度都在不断提升,消防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相关设计工作得到高度关注。本文先分析了工业厂房消防设计的作用,根据工业厂房结构耐火性、火灾危险性有针对的提出了消防设施设计要点,旨在为同行今后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厂房;消防设计;耐火等级;防火卷帘;防火分区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6.03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模式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厂房建筑是目前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伴随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面积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全面、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工业厂房建设的时候高度重视消防设施设计、布局,确保厂房建设安全的同时,为工业厂房功能的发挥提供安全保证。当前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经对各种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做了详细的规定,给建筑设计人员工作开展提供了方便,为工业厂房消防设计工作开展提供了参考。但是由于工业厂房消防设计本身是一项复杂、系统、综合的内容,在设计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为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工业厂房消防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1、工业厂房消防设计概述

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是各类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其是一项复杂、系统和综合的内容,在工作中必须要遵守现行消防法规和行业规范,强化消防技术的应用和落实,充分开发研究新技术,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还要同科研、设计、管理、施工人员进行反复讨论,进而科学解决消防设计问题。就工业厂房消防设计特点和作用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1 工业厂房消防设计特点

在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大厂房、超大厂房越来越多,层高七八米、长数百米、宽度数十米的厂房不断涌现,这类工业厂房给机械使用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给消防设计安全埋下了先天隐患,此时消防系统的应用就显得格外突出。因此,工业厂房消防设计特点有空间大、可燃物多、易燃易爆物品多、火气烟气扩散速度快、灭火难度大的特点。

1.2 工业厂房消防设计作用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中明确规定建筑物消防设计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这些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建筑物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从而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方式和应对措施,确保建筑物整体安全。工业厂房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防设计工作亦是如此,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有效的消防设计不仅能保证工业生产安全,保障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还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内容

目前国内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2015年颁发并且实施的,其在修订的时候严格遵循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国内工程建设情况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吸取了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火灾事故、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国内消防工作经验,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审核定稿。相对于过去的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合理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消防设计相关规定更加完善,这不仅为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导,也为消防监督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工业厂房消防设计现状

工业厂房对促进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积极作用,对保障关联企业工作效益、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就目前工业厂房消防设计工作现状分析,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消防安全等级较低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厂房空间越来越大,防火隔离普遍采用防火墙、防火门以及防火帘为主,这些防火措施应该是从地面隔断至顶板底部的,屋面板的恼火等级需要设定在0.5h以上,防火墙要高出燃烧体0.5m以上。但是就当前大多工业厂房消防等级设定而言,与实际消防等级明显不符,绝大多数大型厂房范国强设定在钢结构横梁下方或者屋顶面板的下方,严重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而且防火墙设计防火门的时候,大多采用封闭式防火门,而实际使用中常闭式防火门往往需要长时间开启,根本无法发挥防火隔离的作用。

2.2 消防安全意识较差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各类工业厂房不断出现的同时,造成的火灾隐患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的整治之后的反弹问题也极为严峻,厂房消防工作难度和火灾隐患的发生急剧上升。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工作人员对于消防工作不够重视,消防管理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不足,管理不到位、设施陈旧、观念落伍等现象表现的较为明显。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大部分工业厂房发生的火灾都是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消防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大工作人员消防意识培养,但是不少企业至今都没有重视这方面内容,厂房区域工作人员消防意识较差的现象较为明显。

2.3 消防池设计问题

消防池是消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消防灭火提供充足水源的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人员对建筑物火灾延续时间、消防栓用水量计算不科学,工程改造之后自动喷淋系统计算不合理,造成消防水池设计与实际消防用水量不匹配。这种问题的存在,一方面造成消防供水不足问题的发生,给消防工作开展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由于计算不科学造成消防池设计过大,造成水资源浪费。

2.4 疏散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建设了专门的工业区,这些区域普遍存在着工业厂房密集、厂房规模大且连体成片,各种生产机械设备密集、人员流动大、物品集中、活动空间小、疏散途径少的特点,发生火灾很容易因烟雾较大影响人员疏散,且因为工作人员长期从固定的路线上下班,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因紧张而呈现出趋众行为,给消防工作开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在工业文明日渐昌盛的新时期,厂房建设越来越大,不少厂房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设备安装之后的实际情况,往往在没有安装设备的空厂房内计算出科学的疏散距离,但是在设备安装之后疏散通道往往只能是设备之间的过道,疏散通道也由原来的直线转变成曲线,疏散距离增加的同时,难度也大大提升,造成消防设计与规范不符。

3、工业厂房消防设计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推动着建筑事业的多元化、复杂化、功能化发展,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筑物的宽度、高度、长度以及复杂程度都不断提升,给建筑物消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时,工业厂房消防设计工作中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有针对的控制火灾发生因素,预防火灾险情的发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工业厂房消防设计工作要点进行分析,具体有以下几点。

3.1 明确工业厂房消防等级

根据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厂房火灾危险系数按照火灾情况可以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就当前厂房设计工作分析,不少设计人员为了让疏散楼梯数量最少,让防火分区的面积增加,在设计中都尽可能的降低防火级别,这种做法造成设计工作出现繁冗,也给厂房改造工作的开展造成障碍。例如一些厂房在设计的时候采用了现代化设计模式,是由于企业工作实际的限制,没有设定相应的洁净区,考虑到企业发展需要在厂房内预留了一定的面积作为未来洁净区设置使用,為了让疏散楼梯数量减少,在设计的时候按照工作种类进行区域划分,在洁净区设计投产之后只是增加了疏散楼梯,而没有转换疏散通道,使得消防工作得到有效的确定。

3.2 消防设施的设计

3.2.1室内消防设施

在厂房消防设施设计中,对设有消防池的厂房各区域设定一定的消火栓。消火栓布置的时候应该确保至少有两支以上水枪有充足的水柱同时到达厂房室内的各个区域。水枪的长度以及水柱的喷射水量均需要提前计算,对于甲类、乙类厂房在水枪水柱设计的时候,其压力要确保水扬程在13米以上。在消防栓设计中,静水压力不得超过80cm,如果超过则可以采用分区处理的方式,或者设定减压阀。

3.2.2消防池设计

在消防池设计中,至少设置两根消防水管从市政自来水环网中引入自来水,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按照1根管道计算进水量,而另外一根备用。在设计中考虑到市政供水管网本身存在供水不均匀的特性,为此水流量计算的时候必须要严格按照消防栓设置数量和消防用水量进行计算。在工业区建设之初,市政自来水管道不科学的时候,则需要将消防水提前存储在消防水池中,而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则不能直接使用消防水池中的水,这些水只需要定期更换和清理便可。

3.3 防火分区设计

3.3.1防火墙、防火卷帘与防火分区

厂房消防设计是不容忽视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其对厂房生产安全、厂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厂房设计中,普遍存在宽度大、墙体高、机械设备种类复杂的现象,这使得防火墙设计难度非常大。为此在一些大跨度、超高度厂房设计中传统的防火墙设计很难满足厂房工作需要,此时在防火设计中经常会采用防火卷帘、防火门等新型措施,但是在一些跨度较大的厂房设计中防火分区难度较大,为此在设计中需要高度重视其具体划分,一旦防火分区不科学,今后维修工作开展必然难度增加。

3.3.2自动喷水灭火与防火分区

目前大部分工业厂房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装置,这种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消防安全性能,保障了厂房生产安全,但是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层高超过10米、长度超过百米、宽度超过数十米的厂房建筑中,其消防系统设计中很难直接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进行设计,而需要根据厂房实际有针对的进行设计,这就造成设计成本上升,给企业发展带来影响。

4、工业厂房消防设计的具体措施

4.1 提高厂房材料的耐火极限

在目前城市发展中,以钢结构为主的建筑结构逐渐成为工程建设领域的特点所在,也是工程设计人员关心的热门话题。由于钢结构建筑物本身存在施工简单、安装方便、承压能力强、刚性强、抗震性好、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厂房建筑中被广泛的应用。但是钢材本身存在着耐热耐火性能差、厂房内部人员和设备密集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惨重的损失。为了更好的确保厂房安全,以钢结构为承载材料的厂房消防设计中重视材料耐火极限,采用外包防火层、发泡防火漆的方式。外包防火层主要指的是采用有保护功能的防火板作为厂房建设材料,无论梁、柱、楼顶还是墙面,都采用隔热材料,进而降低钢结构升温,将耐火极限提升,并且使其达到预计耐火极限要求。发泡防火漆则是以阻燃剂、成膜剂、发泡剂等材料构成保护层,利用这些阻燃材料提高钢材耐火程度,减少火灾的发生,将耐火性能发挥到极致,为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宝贵的时间。

4.2 优化烟气排放措施

在进行厂房的设计时需要将建筑的厂房的门窗或是其他的通口设计在较高的地方,当由于火灾产生大量的浓烟或是热气时,若是建立的窗或是门的位置较高时有利于浓烟和热气的排放,这样不仅降低了厂房的温度和厂房的浓烟和热气的浓度,如果排出浓烟和热气的速率比产生的速率大很多的情况这样会使得厂房的温度不至于上升很大。为此在排烟口的细节设计的时候,很多排烟口设计选择的是无需控制的百叶窗排烟口,还有注意排烟防火阀在排烟机工作过程中的作用,防火阀具有手动调节,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的功能,平时处于关闭状态,火灾报警后,相关消防设备自动打开防火阀,同时排烟风机启动,进行排烟工作,由于排烟口和排风口处于分开设置,排烟口一般不进行工作,上端的风管和排烟口的烟管是相连的,当火灾报警时,着火的防烟分区排烟口自动开启,同时关闭相连的排风电动阀。

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防火技术和防火材料不断涌现,为消防设计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进行工业厂房消防设计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面因素,做到顾全大局、统筹兼顾,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考虑经济、合理、适用,进而确保工业厂房安全,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宾,黄力生,李怀明,等.铸造厂房与铸件成品库的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9(5):5-8.

[2]王庆德.工业厂房给排水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研究[J].山西冶金,2019,v.42; No.179(03):199-201.

[3]翟雨森.基于某丁类厂房及其附属建筑谈建筑防火设计的实际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 2019,000(001):157.

[4]吴学凤.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及规范建筑消防设计的审核工作分析[J].精品,2019, 000(009):P.116-116.

作者:刘佳男

厂房耐火防火管理论文 篇2:

工业厂房建筑防火设计要点研究分析

摘要:工业厂房作为火灾发生概率较高的建筑类型,一旦发生火情,便会产生严重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对企业的损害是巨大的,因此工业厂房的防火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并充分考虑到厂房生产原材料及生产流水线的火灾隐患,合厂房建筑的结构、通风条件以及货物性质进行防火设计,既要保证厂房的消防标准,又要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必要性和重点问题两方面介入考量。

关键词:工业厂房;建筑防火;防火设计;设计要点

一、工业厂房防火设计的必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厂房用地的限制导致厂房的建设趋向于高层、密集型结构发展,在减轻了管理压力和相应费用的同时,也给防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然而从目前来看,很多厂房的设计仍旧延续陈旧的防火设计理念,防火设施和细节设计过于简化和粗糙,并不能适应当下厂房结构的变化,使其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1]。

工业厂房的防火设计并不能一概而論,相对于过去的厂房消防设计而言,新型厂房防火设计不仅要注重严格的生产工艺、建筑消防布局,更要根据不同的厂房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防止出现过犹不及的资源浪费。例如,如果厂房中存放的是甲醇一类易燃化学品,此类厂房为甲类厂房,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一般不允许采用多层厂房结构,而存放木材、电子产品或面粉等易燃固体的厂房则属于丙类厂房,不同等级的厂房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符合规定的设计,从细节上规避消防隐患。

二、工业厂房建筑防火设计的要点分析

(一)疏散规划设计

对于标准型厂房库房布局而言,为了保证人员疏散过程的顺畅,厂区必须划归多个独立的小型区域,在标准厂房面积为两千到三千平方米的情况下,一般可采取分散组合或集中布局两种形式,既方便厂房的单独租售,又保证消防疏散的整体要求。

疏散指示系统是紧急情况下消防疏散秩序和速度的有效保证,对于指示装置的定期维护和断电供电情况,消防管理部门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当前的照明设备和控制装置一般都采取有线集中控制系统和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相对于人工巡视和维修,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也能够更加快捷地进行灯光调节、预判电量消耗情况,方便管理部门进行定期的维修,减少因不及时更换而造成的消防隐患。

从技术方面,当下的厂房疏散规划设计还充分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视觉认知系统,通过VR影像模拟火灾发生现场的疏散情况,完善厂房的疏散设计,对场景内包含的指示灯、灭火器和应急灯等装置都设置了消防实验设置,通过灯光、烟雾和火焰等因素营造紧张的心理效应,以最真实的场景还原提高测试的准确性。测试过程中被测试者要综合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工作性质,综合不同的实验数据进行防火设计完善。

(二)防火规划设计

1、水平防火设计

(1)分区隔离设计

水平防火设计方面,最应该注重的就是防火区域的绝对隔绝,包括防火墙的设置,大空间的厂房隔绝一定要注重企业生产需求和消防要求的平衡,分散化的消防布局可以设置多个防火卷帘门,明确要求严禁在卷帘门周围堆放杂物,并保证应急开关的定期检修,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做到随关随隔,防止横向串联引起的连带火灾。对于一些因特殊原因需要整改的大面积流水作业厂区,无法再进行防火墙的建造,可以采用水幕设备代替防火墙,提高建筑的消防力度。

(2)功能分区设计

工业厂房的防火设计有加工生产和储存等复合型要求,因此在功能性质分区方面,也有相应的消防考量,按照《防火规范》第3.3.4条规定,特殊贵重的仪表、机器或仪器等应设置为一级防火等级,而一般的工业厂房则会设置为二级防火等级。在厂房中将生产区、动力区、办公区进行隔离和划分,有利于降低区片的消防难度。同时,对于不同地方的消防部门规定,也要进行相应的消防设施布置,对于裸露电线布设密度、明火作业强度等情况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分区的防火墙设置要注重等级设置,例如在生产区和动力区进行合并,与办公区进行消防隔离,设置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2]。

同时,对于以钢架结构为主的建筑,存在防火设置成本较高、难度较大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加强厂房空间内消防设施布置的密度,根据《防火规范》3.3.3条规定,甲乙丙类厂房在配备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前提下,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以增加一倍,自动灭火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小、灭火效率高、自动报警效率迅速的特点,是当下厂房防火设施设计使用的优先选择。

2、竖向防火设计

所谓竖向防火分区是指为了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楼层范围内而进行的沿建筑物高度方向划分的消防分区。

竖向防火的因素主要包括楼层之间的钢筋混凝土隔板、空洞、竖井、缝隙以及上下相邻窗口等部分,这些部分都具有较强的通风串联作用,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引起烟道串联,从而引发不同楼层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危害。因此在竖向防火设计中,要严格控制竖向空洞的密封,尤其是井道的日常密封设置,为了方便可能出现的通风需求,通道可设置为防火楼梯间的样式。

(1)建筑隔板

楼层间的建筑隔板必须具有一定的耐火能力,一般来说用材会选择钢筋混凝土材质,对于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得小于1.5小时,而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楼板则要求其耐火极限不小于1小时。

(2)窗口防火设计

对于上下相邻的窗口而言,不仅要注意窗口相邻间距不得小于一点五米,更要足以下层窗户的上沿要设置不小于一米的防火挑檐和阳台,特别是对于落地窗和玻璃幕墙等防火等级很低的建筑用材,下一层窗口的防火挑檐必须保证不小于一米的长度。对于窗间墙、窗槛墙的内部填充材料选择更是要选择不可燃烧材料,窗口周围外墙是阻隔火势蔓延的最后一层屏障,一旦墙体出现缝隙或可燃性,则会使灾情迅速蔓延到相邻楼层,给营救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分秒必争的消防抢险现场可以说是决定生死的要素。

(3)竖井防火设计

厂房建筑的竖井一般有电缆井、管道井、电梯井、排风井、排气井、垃圾井、送风井等几种类型,对于这些竖井来说,一般都具有通风的特点,在灾情发生时很容易引起烟囱效应,引导火势蔓延,因此在竖井的防火设计方面首先要肃清通道内物体,任何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都不可在竖井环境下铺设,在电梯井中除了电梯门洞和通风孔洞之外,不可再铺设任何电线或电缆;对于各种竖井要分功能进行分区单独设置,不可混合使用,管道内要填充不可燃材料,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可燃砌体,井壁上安装丙级防火门。

(4)中庭防火设计

中庭、天井,作为连同建筑整体结构的空间,一般设置有玻璃或钢结构的天幕,防火等级较低,且一旦发生火情很容易快速蔓延到各楼层,伴随空旷范围和穿堂风的效应,消防难度较大。因此对于中庭的消防一定要注重防火间隔的有效性设置,包括在中庭与走廊、门窗、大厅相连接处设置甲级防火门窗,保证3小时耐火极限,同时设置自动灭火设备和排烟设备,配备自动报警系统。对于中庭排烟设备的设置要保证灵活、方便的设计,对于净空高度小于12米的建筑,在排烟设计方面可以采取自然排烟法,即通过将天窗和高侧窗的排烟窗口面积设置为不小于中庭面积的5%,保证排烟窗口可以自动开启、闭合,并能方便地进行人工控制,对于有美观要求的建筑可以设置电动机械式的排烟设施。

3、灭火装置和报警装置

大部分厂房当下都配备了自动灭火装置,即在出现烟尘和高温的情况下,自动灭火装置会喷射水柱、干粉或冰粉等灭火材料,同时进行报警操作,这种自动装置相对于简单的灭火器、移动灭火设备来说更加稳妥,保证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情火势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压制,并尽快通知消防人员[3]。

对于厂房内的消防通道、消防水管、消防用水储备等设备的常备和维护,厂房内的管理人员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及仓库使用者的消防意识,在设计的过程中,消防设施的安全标示一定要注明检查周期、维护重要性,以醒目的标志提高消防装置的存在感,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起到应急的作用。

(三)建筑本体防火设计

1、防火墙厚度设计

不同类型工厂和仓库场所需要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的防火墙厚度,甲乙类的工厂和甲乙丙类仓库的防火墙至少要保证4小时的耐火强度,不同区域之间的防火墙要保证至少3小时的耐火强度。从用材设计上来说,传统意义上的砖墙是成本较低且防火效果较好的墙体材质,但同时也具有灵活性差、承重过重的弊端,很多承重强度无法满足要求的建筑无法进行砖墙防火墙建设,或者需要保留后期改造的可能性,就需要采用更为轻量的防火墙材料,如98SJ140防火博罗墙,这种墙体胜在量级较轻、易于装控,缺点就是成本较高,为了满足成本和安全的平衡,需要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要求做调整,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要尽量保证建筑的负载能力,防止过多只能采用轻量防火材料的墻体设计。

同时,对于人流密集量较大的场所,其防火墙设置要保证预留出人员疏散的时间条件,在食堂、大堂等场所要至少保证耐火极限1.5个小时,走道两侧的墙壁则要保证至少1个小时的耐火能力。在选材上,一般的轻钢龙骨石膏板无法满足1.5个小时的耐火能力要求,必须要有两层的石膏板用材,在验收工程时一定要注重墙体防火材料的检测,防止因偷工减料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2、防火门窗的设计

《消防法》规定,防火墙转弯处两侧的门窗间距要保持四米及以上,防火墙体两侧的门窗间距要大于等于两米,只有当耐火极限大于0.9个小时的防火门窗才可以例外。因此在防火墙、防火门窗的设计建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具体情况的间隔设计,这对于风向贯通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在火灾发生时,如果窗体间距过小不仅会加大营救难度,也会加速火势蔓延,增添人员财物伤亡的概率。

同时,对于防火门的设计也要注重等级、实用性的设计,防火墙体上的防火门与普通楼道内的防火门等级要有所区别,需采用甲级防火门,而楼道、空调房门等场所的防火门可以采用丙级,厂房隔离门可采用乙级防火门,同时,针对仓库内存放的物品的可燃危险等级要进行具体的调整,并灵活安排单向、双向弹簧门的设计,保证人员流通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防火门处于常关状态。

在很多火灾现场中,防火门是否关闭,给室内营救带来的影响差别是巨大的,关闭防火门的房间,只是门框接缝处稍微发黑,而没有关闭防火门的房间,已经全面焦黑损毁,在设计弹簧门时要注重使用者消防意识的培养,在门体上嵌入永久性常关提示,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可以为了一时的方便而常开防火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厂房建筑的防火设计具有复杂性和灵活性,具体的建筑结构、企业类型和作业要求下有着不同的消防标准要求,对于工业厂房建筑的防火设计不仅要严格遵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更要有严谨、负责的消防意识,综合考量企业成本控制要求和消防要求,进行因地制宜的消防设计,保障工业厂房防火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卞志强. 工业厂房消防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 水能经济, 2017(5):2-2.

[2]张珂. 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要点分析[J]. 工程与建设, 2021, 35(4):2-2.

[3]熊俊, 贺利. 钢结构工业厂房中的建筑防火设计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1):00038-00038.

[4]卢军前. 大型工业综合厂房消防特点及消防措施探讨[J]. 工业C, 2016, 000(012):00088-00088.

作者:侯钦鹏

厂房耐火防火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关于钢结构厂房的防火设计

摘要:对钢结构厂房采取保护措施。一是对钢构件自身进行耐火保护,使其在火灾温度升高时不快速超过临界温度,规定时间内钢结构在火灾中也能保证稳定性,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二是可对工业厂房内部设置有效的防火分区,防止火势向其他区域蔓延、扩散。

关键词:钢结构厂房 构件耐火保护 防火分区

钢结构厂房由于其施工简便、节约经济等优点,在现代工业建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钢结构耐火性能低,使防火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接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对钢结构厂房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分析,提出几点关于钢结构厂房在防火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钢结构厂房的优点

钢结构厂房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材料的强度高,特别适用于跨度大或荷载很大的构件和结构。材质均匀,钢材内部组织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第二,钢结构制造简便,施工周期短。钢结构所用的材料单纯而且是成材,加工比较简便,并能使用机械操作,因此,钢结构构件可以工厂化批量生产,施工简单,安装快捷,大大缩短施工周期。第三,钢结构厂房在自重方面:可减轻建筑物结构质量约30%,特别在地基承载力低和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方,其综合经济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第四,从环保方面考虑:钢结构体系属于环保型绿色建筑体系,钢材本身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并且不需要制模施工。

2 钢结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

虽然钢结构有很多优点,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低。钢材虽是不燃材料,在未进行防火处理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提高,其力学指标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承载力和平衡稳定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下降,一般结构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理论计算显示,在全负荷情况下,钢结构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而一般火场温度达到800~1000℃,这种情况下,裸露的钢结构一般在15分钟左右,就会出现塑性变形,产生局部损坏,造成钢结构整体倒塌失效。 因此,钢结构的特性使得防火尤为重要。

3 钢结构厂房的防火设计

对建筑钢结构厂房采取保护措施。一是对钢构件自身进行耐火保护,使其在火灾温度升高时不快速超过临界温度,规定时间内钢结构在火灾中也能保证稳定性,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二是可对工业厂房内部设置有效的防火分区,防止火势向其他区域蔓延、扩散。

由于钢构件自身达不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因些需要对钢构件采取相应的耐火保护措施。常用的耐火保护措施有防火涂料法、发泡防火漆法和外包防火层法。

3.1 防火涂料法 防火涂料法就是在钢结构上喷涂防火涂料以提高其耐火极限。目前,我国钢结构防火涂料主要分为薄涂型和厚涂型两类,即薄型(B类,包括超薄型)和厚型(H类)。薄型涂层厚度在7mm以下,在火灾时能吸热膨胀发泡,形成泡沫状炭化隔热层,从而阻止热量向钢结构传递,延缓钢结构温度的提升,起到防火保护作用。其主要优点是:涂层薄,对钢结构负荷轻,装饰性较好,对小面积复杂形状的钢结构表面的涂抹工作比厚型要容易;厚型涂层厚度为8-50mm,涂层受热不发泡,依靠其较低的导热率来延缓钢结构温度的提升,从而起到防火保护作用。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场合,但是,无论那种产品均应通过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方可选用。

3.2 发泡防火漆法 发泡防火漆是由成膜剂、阻燃剂、发泡剂等多种材料制造而成的一种阻燃涂料。防火漆与一般油漆相比,在物理性能方面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它干燥以后,漆膜本身不易燃烧,遇火时,能推迟火焰延烧到涂漆的可燃物上,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据试验:将一般油漆与防火漆分别涂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同样的火焰烘烤,涂一般油漆的木板,不到2分钟就和油漆一起焦灼;而涂非膨胀型防火漆的木板,2分钟后仅出现阴燃现象,静置30秒后立即熄灭;涂膨胀型防火漆的木板,即使烘烤15分钟,连阴燃现象也未出现。由此可见,用防火漆涂于物体表面,一旦发生火灾,的确能在定时间里阻止火势蔓延,保护物体表面,从而为灭火取宝贵的时间。

3.3 外包防火层法 外包防火层法就是在钢结构外表添加外包层,可以现浇成型,也可以采用喷涂法。现浇成型的实体混凝土外包层通常用钢丝网或钢筋来加强,以限制收缩裂缝,并保证外壳的强度。喷涂法可以在施工现场对钢结构表面喷涂石灰水泥或是石膏砂浆以形成保护层,也可以掺入珍珠岩或石棉。同时外包层也可以用珍珠岩、石棉、石膏或石棉水泥、轻混凝土做成预制板,采用胶粘剂、钉子、螺栓固定在钢结构上。

4 钢结构厂房的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常用的防火分区做法有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自动喷水灭火和设置独立水幕,但由于工业生产厂房的特殊性,这两种方法均有缺点。

4.1 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自动喷水灭火

4.1.1 用防火墙将厂房分隔开来控制火势蔓延,在民用建筑是常用办法,但在工业厂房中,不仅因为厂房大空间被分割后影响其通透性,而且从生产工艺的连续性要求心以及厂房内物流组织的;若从生产管理的角度看,也不利于生产管理。

4.1.2 使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来划分防火分区。利用防火门与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在民用建筑中也是轻而易举的。可面对大跨度的轻钢厂房(经常采用13~36m跨),就很难实现。这不仅因为没有如此跨度的卷帘,而且这样大的跨度,在收放时很难控制,容易卡在滑槽里。所以利用防火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也不是十分可行的。

4.1.3 利用自动喷水灭火划分防火分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建筑,每层最大防火分区面积允许增加1倍。首先,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高度超过8m的大空间建筑物,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作用不大,而单层轻钢结构厂房的高度一般都超过8m,其次,虽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防火分区允许面积扩大1倍也无法覆盖全厂房。所以此方法不完全可行。

4.2 独立水幕 水幕可以起防火墙的作用,用独立水幕作防火分隔,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案。防火水幕带宜采用喷雾型喷头,也可采用雨淋式水幕喷头。水幕喷头的排列不应少于3排,防火水幕带形成的水幕宽度不宜小于5m。这种分隔方式灵活,不像防火墙要把车间截断,理论上多大跨度都可以。在正常生产时,就好象它不存在,一旦有火灾需要防火分隔时,它可以立即实现有效分隔。但独立水幕作防火分区分隔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需水量大;其次是厂房内发生火灾开始往往是局部的,只需几个灭火器就能解决问题,可此时若启动水幕,会对生产设备造成破坏,由此造成的损失比局部火灾的损失更大。因此需严格控制水幕的启动时机,防止误动,所以设计时采用人工手动启动更合适;还有就是有效维护麻烦。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钢结构厂房的耐火保护和防火分区分别采用防火涂料法和独立水幕是较普遍的方法,但是由于工业厂房因生产需要,实际应用时各方法也都有不如意的地方。我们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便找出更好的防火措施,在硬件上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同时也能尽量节约成本,提高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王光晃,钢结构缺陷及其处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2]严正庭,严立,简明钢结构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3]周绥平,钢结构,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

[4]谭巍,罗志远,丁卫,王肇民.压弯钢构件的简化耐火计算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9,2:26~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

205-2001),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国计划出版社,北京,2003.

[7]白音,石永久,王元清.火灾下大空间结构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1):34-38.

作者:李 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速公路养护研究论文下一篇:影响管理电力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