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观改造设计说明

2023-02-26

第一篇:建筑外观改造设计说明

既有建筑外观改造说明书

天威路两侧既有建筑外观改造规划说明书

一.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设计条件及1:500红线地形图。

2、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委托书。

3、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规条例、设计规范。

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设计规范》CJJ83-99

6、《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G 50016-2014

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9、《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二.设计范围

现有二层教学楼外立面色彩改造与校园内景观,附属工程设计。

三.现状分析

1.现状概况

盘龙二小位于广元市利州区盘龙镇西下关街至永华大街段规划道路红线宽3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二块板,局部一块板。其余路段红线宽50米,最小建筑控制线宽6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三块板。

按照《保定市总体城市设计》景观分区,天威路自西向东分别穿过城西传统工业园区、市中心综合景观区、古城历史景观协调区、古城历史景观区、城东教育居住景观区。

2.存在的问题

(1)教学楼外墙漆脱落严重,色彩与新建教学楼不统一。 (2)教学楼屋面漏水严重,屋面防水构造层失去作用。 (3)教学楼普通教室后,无储物柜影响学生使用。 (4)校园内宣传栏样式简单、普通,影响校园内整体环境。 (5)校园出入口没有特色,无景观形式体现入口重要地位。 (6)校园内运动场为水泥地面,且运动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师生使用。 (7)校园内缺少“校园文化,办学理念”展示。 (8)校园内,地面铺装样式简单落后。

(9)校园内整体环境落后,无法给师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四.设计定位

以“拆”和“绿”为主,结合七一路、东风路、外环水系及府河景观廊的建设,把天威路打造成保定市第三条东西向景观大道。结合区位优势,集中打造展示城市建设成果的实体展廊。目标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弘文:延续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 强品:强化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品味

增绿:增加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整街:梳理道路交通,整治街廓景观

五.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 3.传承复合型建筑文化的原则 4.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

六.区段划分

根据道路各段所处区域和沿街风貌特点,天威路规划路段景观分为四段

1 区域:新城风貌景观区(防洪堤至建华大街)、古城历史风貌景观协调区(建华大街至恒祥大街)、古城历史景观区(恒祥大街至长城大街)、古城历史风貌景观协调区(长城大街至玉兰大街)。

七.规划内容

包括建筑立面和色彩整治、校内地面铺装,校园文化体现,绿化景观与运动设施完善。

(一)教学楼立面整治

建筑立面整治围绕统一街区风格、尊重历史文脉的原则展开,通过改造建筑的勒脚、入口、檐口,增加线脚,以及更换立面材质、古城区应用传统符号等措施,统一建筑立面风格,形成独具风貌特色又整体协调的街区。

(二)建筑色彩

根据沿街建筑所处区位、建筑性质和现状风貌特色,全路段规划建筑风貌分为3个区段:城西新城风貌景观区;古城风貌景观区;古城风貌景观协调区

新城风貌景观区建筑色彩以白色、暖黄、砖红色等亮色为主色。 古城风貌景观区及协调区建筑色彩以灰色为主色,白色、褐色、红色为辅助色。

(三)街道设施配置

充分考虑人的需要,设置配套齐全的街道设施,如候车亭、电话亭、垃圾箱、休息座椅等,以满足市民的使用要求。街俱的造型、色彩、元素符号等要与街道风貌协调一致,能够反映街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沿路布置的街道设施主要包括:垃圾箱、电话亭(非中心地段不建议设置)、候车亭、报刊亭(结合街头绿地布置)、花坛(结合街头绿地布置)、座椅(结合街头绿地布置)、雕塑和小品(结合街头绿地布置)以及公交站亭(采用 港湾式停车)等。

(五)广告牌匾整治 1.楼顶广告和墙面广告

原则上禁止设置楼顶广告和墙面广告,纯商业建筑立面设计方案中含广告设置设计的,经规划管理部门审批后可按设计方案设置。

2.门牌店招

(1)原则上一店一牌、一单位一牌。写字楼性质的建筑物,实行一楼一牌,驻大楼的单位招牌,可统一在大楼入口处集中设置。一店两面临街的,允许在两面设置招牌。

(2)应采用制作平面造型、透空立体字或内光源灯箱形式在墙体镶嵌,不得破坏原建筑物立面造型,不得遮挡建筑物特色装饰细部或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景观。仿古建筑可采用木质书法牌匾并加配灯光。

(3)同一建筑上的广告牌匾位置尺寸要整齐划一。相邻建筑物上设置的牌匾,原则上要协调一致,力求统一框架,在框架内有所变化,使相邻牌匾的高度、形式、造型、规格、色彩等达到比例适当,和谐统一,相互协调。

3.各类底商建筑门牌店招设置技术标准

门牌店招设置在一层门窗上沿与二层窗台下沿之间,牌匾高度不超过1.1米。

九.整治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1.加强宣传

2.建立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 3.加强各管理部门协调 4.保障施工质量

第二篇:怎样撰写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外观设计简要说明是对图片和照片进行的简要解释,是对图片或照片的一种补足。简要说明不得有商业性宣传用语,也不能用来说明产品的功能和用途。简要说明应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有简要说明:

(1)省略视图。外观设计产品左右、上下,前后对称时,可以省略一幅视图,但要说明。例如:左视图和右视图对称,省略左视图。此外外观设计产品某一个不属于创作部位的方向,也可以省略视图,但要说明。例如:产品底部不属于创作部位,省略仰视图。

(2)突出主要创作部位。在外观设计较为复杂,对已有设计部分、创新部分不易被人注意的情况下,可以写明主要创作部位或设计要点。以加强专利批准以后的保护。例如台灯的外观设计.包括灯罩、灯座、灯架、灯头等几部分,如果创新只涉及灯罩部分,其他部分采用已有设计,应予以说明。

(3)补充图片或照片中难以清楚表达的内容。例如:产品外表或部分外表是用透明材料制成,图片和照片都难以清楚反映透明这一设计内容时,可以在图片或照片透明部位引出标记线,注上符号A、B等。并在简要说明中说明A、B等处为透明部位。

(4)图片或照片只表示产品局部时。较长的产品,如型材、 工字钢等,可画一段长度,在简要说明中说明产品全长及长宽比例。有些纺织物,例如:地毯上下左右都可略,只需画出局部花样和纹路,这样在简要说明中应说明地毯的长、宽尺寸。

(5)外观设计产品的效果与制造的特殊材料有关时,简要说明中应说明材料。

(6)对需要保护色彩的外观设计,除了提供彩色及黑白图片或照片各一套外,还应当在简要说明中说明。如:本产品要求保护色彩。

(7)新开发的产品,特别对在外观设计分类表中尚没有的,要在简要说明中写明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目的,以便明确保护类别和补充分类表。

第三篇:建筑外观设计课程作业

一 建筑设计类型任选一种:

1.博物馆设计方案

2.图书馆设计方案

3.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方案

4.建筑事务所设计方案

5.酒店设计方案

二 设计要求:

(1)建筑基地位于城市中心区,东侧和南侧邻城市主干道。

东西长50M,南北长40M 。

(2)建筑面积要求控制在4000㎡ 以内,并做室外环境设计。

(3)注意处理好内部各功能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室外环境也需要进行设计,布置小品、草坪、铺地、车道、室外停车等.

三 图纸要求:

(1)总平面图,比例自定,包括用地范围内的室外环境。

(2)其它各层平面图,立面图(4个)、剖面图(2个),比例自定。

(3)各层平面功能及流线分析图。

(4)建筑外观效果图不少于4张,室内空间效果图2张,整体鸟瞰图一张。

(5)设计说明,200字左右。

四 作业上交形式:

(1)展板(尺寸:900*1200统一外包小黑边,要求为竖幅,有板式设计。)

(2)光盘(以班为单位,刻盘上交)

五 作业上交时间:2012年3月28日

第四篇: 《建筑外观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建筑外观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11305802 课程归属单位:美术学院 制定日期:2007年6月28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建筑外观设计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性,了解建筑外观设计需关注的问题,知道建筑外观设计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并介绍一些国内外可借鉴、吸收的优秀设计理念、设计思想、设计典范,以及未来建筑外观设计的大致走向和趋势。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外观设计是受社会生产力、社会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制约的,是同当时当地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主观愿望的需求相适应的,是人们价值观的一种现实反映。我们既要认识到建筑外观设计的独创性、特殊性、多样性,也要看到时代及社会生产力对它的制约性,才能设计出既有时代精神风貌、又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外观作品,以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2、教学基本要求:

(1)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建筑外观设计典范,并认识其大致的发展过程。

(2)认识建筑外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和重要性。 (3)了解建筑外观设计的特点,以及可参考学习的范例。 (4)了解建筑外观设计应关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认识建筑外观设计怎样受地域、民族以及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建筑外观设计时如何利用和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建筑外观设计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建筑外观设计更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从而也就更有魅力。

3、本课程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总学时数为48学时。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家具设计)的区别在于设计的主体不同。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数种有关建筑及建筑外观设计的书籍及大量的图片资料,教师自编教材,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各种优秀建筑实物的观摩及参观。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与课外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工具和设备如下:素描纸、有色装裱卡纸,水彩画纸、有色纸,水粉色、水彩色、彩色铅笔、制图笔、钢笔、彩色水笔、水粉画等等。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课堂理论教学 1、教学基本内容、要求:

通过对建筑外观设计的重要性、现实意义及实际应用的理论讲解,结合大量古今中外优秀建筑图片资料进行。使学生对建筑外观设计有一个总的概念。 2、要求学生掌握:

(1)建筑外观设计的外延和内涵。

(2)在进行建筑外观设计时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3)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外观设计典范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4)如何灵活运用设计典范中的方法和理念为设计服务。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古今中外建筑外观设计图形资料及理论资料的观摩与阅读,对实物建筑外观设计的现场观摩。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难点:如何把一些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理念应用到学习中去,如何设计出具有独创性、实用性,民族性、代表时代精神的建筑外观设计作品。

4、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要求

教学内容:建筑外观设计理论及图形资料的浏览与观摹(实物与图片)建筑外观设计相关书籍

学时:12学时,老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第二章 建筑外观设计实物观摩考察 1、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外出考察、观摩建筑外观设计实物,要求学生对优秀的建筑外观设计有较明晰的印象,根据实物建筑的特性及用途,找出其设计中的亮点和不足处,并用相机或绘画方式记录若干图形资料以备参考应用,写出考察报告及体会2000字左右。 2、要学生掌握:

优秀建筑外观设计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及设计理念。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优秀的建筑外观设计的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和解读。 难点:如何从著名的建筑外观设计中心吸收优点,并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作业中去。 4、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12学时,外出观摩考察及资料的收集 第三章 资料整理归纳 1、教学基本内容、要求:

根据观摩考察收集到的建筑外观图形资料和文字资料,整理出有价值的设计文字资料及图形小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完善修改。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学生的文字设计稿和图形设计稿进行修改和完善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其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提炼、设计出有创意的作品是其难点。 3、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12学时,资料的整理和设计草稿的完成 第四章 作业制作阶段 1、教学基本内容、要求:

对设计小稿的放大制作,完成手绘作业一张(A3纸),电脑作业一张(A4纸)。按专业要求制作。

2、本章要求学生掌握一个完整的建筑外观设计作品的制作方法和过程,并独立完成。

3、难点和重点:

重点:指导学生严格按建筑外观设计的实际要求制作作业,解决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难点:学生的绘画水平以及对电脑软件的熟练应用将对其作业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4、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设计小稿的制作放大,12学时。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实践目的:通过课堂与课外的结合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2、教学实践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建筑的外观和风格。

3、实践教学的作业与实践报告:

(1)组织学生对优秀的建筑外观设计进行观摩学习,并对观摩过的优秀建筑外观设计进行充分的讨论,找出其设计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加深学生对建筑外观设计的印象和认识,从中吸收借鉴有益的成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作业中去。

(2)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查阅、浏览、考察大量的有关建筑外观的图片资料和具体的实物,并写出不少于二千字的考察笔记,整理出二十幅不同形式的建筑外观图片资料,结合自己的深刻感受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外观设计的创意设计和具体制作。 (3)根据所学理论及建筑外观图片和实物的启发,设计建筑外观作业(不分类型)。

(4)制作传统手绘建筑外观彩色作业一幅并装裱,传统工具材料,表现形式不限。

(5)计算机制作彩色建筑外观设计作业一幅并装裱,喷墨打印机照片纸喷绘,表现形式不限。

作业格式:附手绘及计算机制作作业格式各一幅。(略)

4、实践教学的时间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时48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法,成绩由平时的讨论记录及作业成绩综合评定。

第五篇:表0.2.6水利水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

表0.2.6填表说明

填表时必须遵守“填表基本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1、本表是水利水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表。表中各项质量标准确定方法与表0.2.2同。

2、表头的“分部工程”栏系指发电厂房、变电站、水闸等单位工程中包含的房屋建筑分部工程,在表中填写该分部工程名称。

3、观感质量等级评定工作是在单位工程完工后,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等单位组成外观质量评定组,进行现场检验评定。参加外观质量评定组的人员,必须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评定组人数不应少于5人,大型工程不宜少于7人。

4、检查、检测项目经外观质量评定组全面检查后,抽测25%,且各项不少于10点。

5、评定等级标准。

1好,指观感质量较优良;○2一般,指基本符合要求;○3差,指外观质量达不到要求,○

且存在明显缺陷者。被评为“差”的项目应进行返修处理,在达到质量要求后再检查评定。

6、外观质量评定后,各单位参加外观质量评定组人员应在表尾签字。如本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则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各派1人参加。项目法人(建设)、监理、设计各1~2人,管理运行单位1人。

7、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结论应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急诊手术医师培训计划下一篇:建筑行业商会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