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扫盲工作总结范文

2022-06-27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扫盲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乡扫盲工作总结范文

九岘乡扫盲工作汇报

师永春

(2011年3月25日)

扫盲工作是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我乡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规划,进一步完善措施,继续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农业技术培训与制止辍学工作结合起来,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下面,就九岘乡扫盲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九岘乡位于桦甸市县城以东7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339平方公里, 全乡干部专职2人,学校专职教师5名,在校生478人,全镇15至50岁青壮年10583 人, 2007年至2008年两年共扫除文盲53人,其中女35人,15至50周岁非文盲率达到97%。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从科教兴国、科教兴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扫盲工作,首先在党政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认识,把扫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扫盲工作摆在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考核、同总结,切实抓实抓好。同时通过加强对广大群众宣传教育,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扫盲工作中切实做到步调一致,认识统一。

(二)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任务

每年年初,乡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和成立扫盲领导小组,下设扫盲办公室,并制定工作日程、安排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同时各村也及时、相应成立了扫盲领导小组,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目前全区配备扫盲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50人,明确职责,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该项工作全力、有序推进,与各行政村、学区、中学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监督

多年来,我乡群众由于受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因素影响,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群众中读书无用的思想比较普遍,特别是以往扫盲工作中,扫盲学员抱着应付的心态参加扫盲班,使扫盲工作流于形式,扫盲成效不明显,脱盲率不高。为此,我乡把加强思想教育和提高群众的教育意识贯穿在扫盲工作的始

终,利用干部下村、群众集市等有利时机,发放扫盲知识宣传单、扫盲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大力向广大群众宣传新《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和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广泛宣传及深入细致的讲解,广大农民群众对教育重要性和有关法律法规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了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自觉性,为扫盲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三)明确重点,整体推进。

⑴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为方便更多的文盲参加学习。主要采取以夜校形式集中面授开展扫盲,尽量不耽误学员的务农时间。扫盲教师可巡回指导,也可动员子女教父母,丈夫教妻子等不同形式开展扫盲工作。

⑵根据实际需要聘请小学教师、乡村干部以及社区内有文化、有专业技能的离退休干部、工人等作为扫盲教师,因为他们熟悉学员生活、习俗,教学语言、事例贴近学员生活,效果好。因为这样容易形成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良好风气。

⑶安排乡政府干部根据各自的职能,举办适用技术培训,让“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

⑷加强管理。建立扫盲档案,制订扫盲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使扫盲对象、扫盲时间、扫盲地点、扫盲教师、扫盲经费一一到位。并提出教学要求。

(四)落实经费,保证扫盲工作有序开展

乡政府进一步落实政府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增大对扫盲经费的投入,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与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扫盲教育人员和资金援助,特别是教育、待分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到扫盲工作中,弥补了扫盲经费和扫盲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乡扫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扫盲工作宣传力度还不够,群众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盲工作。二是不少文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外出打工,给扫盲和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开展带来困难。三是对《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盲工作。从调查资料看,当前扫盲工作对象80%是妇女;从思想状态看,她们只顾眼前利益,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不愿参加扫盲学习,困难较大。

四、今后设想和建议

1、继续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扫盲教育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举,严格控制流失生,从源头上堵住新文盲的产生。

2、深入开展扫盲工作,坚决堵绝15—24周岁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鼓励50周岁以上的文盲接受扫盲教育,加强对流动人口中文盲的监测,及时造册登记,要求他们参与脱盲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不断巩固扫盲成果。扫盲的第一目标是脱盲,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文盲人员脱盲了,仅是他们终身教育迈出的第一步,我们要继续给予他们实用而急需的学习内容,如开展脱贫致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继续教育。让脱盲学员以知识改变命运,以视野开阔胸怀,以文化体验幸福,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共沐现代文明的阳光。

第二篇:2013年大禾乡扫盲工作计划

我乡文技校工作继续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省政府“海西建设”精神和县政府“打造三个武平”精神为中心,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力度开展农村新一轮扫盲工作,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具体工作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2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坚持脱盲与脱贫、脱盲与致富、脱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全乡扫盲工作依法实施并取得实效。

二、目标任务

1.以“六普”数据为依据,完成上级下达的扫除文盲任务。青壮年文盲率降到0%。

2. 加强成人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拟要求烟草站、农技站对烟草的种植、烤烟技术、仙草种植技术等举办3期以上培训,人数不少于200人。

三、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扫盲工作组织机构,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中小学校长任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各村及相关站所负责人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师任两教”的原则,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扫盲教师队伍、技术培训队伍。

四、工作要求 (一)、扫盲工作

1.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乡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落实扫盲工作队伍,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领导,落实好扫盲经费。在各村采取悬挂宣传标语集中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的意识。

2.认真组织扫盲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学员学习扫盲教材,如实保证授课教案备课资料齐全,作业布置到位,学员名册及签到册真实有效,有真实图片体现,扫盲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3.认真总结扫盲成果。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档案资料,认真撰写好总结材料。

4.认真总结,详实收集资料与图片归类装档。

(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由烟草站、农技站分工负责实施。根据我乡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及土壤状况,养猪、茶叶、苗木、 烟草、仙草、毛竹等作物种养前景可观,且群众种植积极性高,作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可塑性强,水稻良种的推广及种植是本乡保证农民生活的传统产业。为此,本校大力开展相关的实用技术培训,争取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由有关专业人员授课指导,逐步形成乡、村两极培训网络,确保本乡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切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地方经济、保障民生做出一分贡献。

五、具体措施 (一)教师配置

1、根据扫盲需要,从中小学校教师、农技站与烟草站中抽取若干人作兼职教师。

2、文技校工作人1人。

(二)教材内容选用

按照省颁扫盲统一教材实施教学。 (三)教学方法

1、开发、编写采集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远程教育资源,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帮助文盲学员掌握所需知识或技能。

2、采用送教上门、包教包学和“小手牵大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科技知识、适用技术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播放录像与讲授结合的方式进行,田间地头等实际场所,召开实用技术培训会。

六、具体工作步骤

(一)、扫盲工作

1、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和扫盲工作小组,安排扫盲工作议程。

2、明确工作任务,确定扫盲对象,文盲对象分类分年龄造册并召开扫盲工作会议,制定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扫盲办法。

3、安排布置扫盲工作小组任务,开始扫盲工作。做到扫盲有实施方案,教学有计划,扫盲教师队伍名册,教师授课教案齐全,作业布置到位,学员名册及签到册真实有效。

4、组织学员脱盲考试。

5、认真总结扫盲成果。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档案资料,认真撰写好总结材料,迎接上级各部门的检查监督。

(二)、实用技术组织讲授技术及注意事项和看光碟,然后组织讨论。应采取典型引路学、个别引导学、项目带动学等形式进行,不断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大禾乡文技校

2013.1.15.

第三篇:腰站子东乡族乡2008扫盲工作总结

2008 年,扫盲工作继续坚持“一把、 二堵、三提高”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市县扫盲会议精神,把扫盲工作列入乡上重要工作日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我乡“两基”工作成果得到显著提高,已全面完成了今年的扫盲工作目标,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今年扫盲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2008年腰站子东乡族乡扫盲工作计划》和《2008年腰站子东乡族乡扫盲工作实施意见》,切实加强了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召开了2008扫盲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乡的扫盲工作。并要求各村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加强扫盲宣传,增强扫盲意识,保质保量完成扫盲各阶段教育任务。各村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扫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确保工作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使扫盲各阶段的工作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根据全乡文盲年龄和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重点攻坚,扫盲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多种形式开展扫盲教育,为方便更多的文盲参加学习。主要采取以夜校形式集中面授开展扫盲,尽量不耽误学员的务农时间。扫盲教师可巡回指导,也可动员子女教父母,丈夫教妻子等不同形式开展扫盲工作。二是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教师、乡村干部、有专业技能的致富能人当扫盲教师,因为他们熟悉学员生活、习俗,教学语言、事例贴近学员生活,效果好。三是邀请县农业服务中心、县职中等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举办适用技术培训,让“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四是加强管理。建立扫盲档案,制订扫盲学习计划和实施方案,使扫盲对象、扫盲时间、扫盲地点、扫盲教师、扫盲经费全面落实到位。实行脱盲考试制度,学员完成扫盲学习后,参加统一考试,合格者颁发脱盲证,不合格者继续参加学习。经考试颁发证书,2008年全乡共计374名脱盲,圆满完成了扫盲任务。

三、加强师资队伍。为保证每位学员都学有收获,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选拔一些奉献精神强,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师选拔任课教师,并要求认真备课、授课、课后辅导,结合文盲、复盲学员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把学员感兴趣的知识,细心传授,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学校利用远程教育媒体,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农村致富经验的技师及致富能手的课程,给学员观看。结合本乡实际,主要以种植枸杞、甘草、红花、牛羊育肥为主,对教学进行有效的安排,使学员学习了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了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技术,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

四、工作措施得力。一是健全机制。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乡政府统一部署下,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村上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落实扫盲工作责任。督查组经常性进行督促检查,对扫盲工作进行评估验收。二是明确职责。扫盲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同时,明确学校是工作的扫盲主战场,切实承担起扫盲工作的责任,做好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的依据。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由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组织学员中存在一定难度;

(二)学员的文化层次不同,加上两个民族村群众语言不同,授课难度加大。

今年的扫盲已经结束,在下一年的扫盲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克服困难,坚持“一把、 二堵、三提高”的方针,坚持脱盲与巩固并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行目标管理,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大扫盲力度,完善扫盲档案,使今后的扫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计划乡2008年扫盲与巩固

工 作 总 结

在上级的关心和指导下,2008年的扫盲工作胜利完成,并于11月验收结束,同时将相关材料整理上交县教育局,在这项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于三月拟订工作计划,并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让每一个教师充分认识扫盲与巩固工作的重要性,为确保 “两基”迎国检顺利过关做了充分准备工作。

2、根据上级的安排和学校的计划,开足班额,并组织教师认真上课。

3、于每晚8点至10点上课,学员有时全部到校,有时部分到校,学校据情况与村委联系,基本保证人员到位,保证扫盲与公告工作的正常开展。

4、授课教师每节课都写有教案。每节课都有学员到校的签到册和乡领导包村干部到校督查的情况记录。

5、学校分管负责人经常参与和跟踪工作开展的情况,并根据上级的安排调整工作。

6、于2008年11月组织各学员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按上级要求操作。经验收扫盲班学员合格率达三分之二以上。

7、根据年初计划我们还做了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 1

第五篇:扫盲工作总结

近几年,南宁市对扫盲工作一直长抓不懈,结合“两基”攻坚和农民培训工作,认真开展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南宁市文盲现状

南宁市早就在1999年完成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当时全市除了1919名失能人员以外,所有青壮年文盲都已经脱盲。原南宁地区的横县、宾阳、马山、隆安、上林五个县划归南宁市以后,尚有少量剩余文盲,加上人口迁移、少数青壮年文盲复盲等因素,2007年我市结合“两基”迎国检的契机,对全市的文盲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全市共有文盲24063人,占人口总数的0.353%,其中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2492人,占15—50岁人口的0.062%。

二、南宁市开展扫盲工作的做法

1.努力巩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成果,杜绝新文盲产生。我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几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以“抓住机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瞄准目标、真抓实干”为指导思想,深入学习中央有关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和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市掀起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再学习、再宣传的热潮,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发展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增强了“依法治教”的自觉性。各级党委、政府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和任务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摆正了教育的位臵,切实加强了对“两基”工作的领导。同时,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教育方针,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进了全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的标准要求。

2.依法治教,“堵”、“扫”结合,堵住新文盲产生的源头。《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法律保证。近几年来,在每学期开学前,我市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把任务落实到人,实行领导包片,教师包村,切实完成任务。同时,要求各级学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防止学生中途辍学。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现象,有效地防止新文盲的产生。

3.扫盲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我局要求各县区要与乡镇签订扫盲成人教育目标责任状,责任状把扫盲和成人教育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各乡(镇)再以责任状的形式将任务分解到各村民委。各县区都建立县(区)、乡、村三级责任制,并把扫盲与发展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对积极完成扫盲任务的农户和扫盲对象,优先享受贷款和开发资金,同时,把扫盲与扶贫工作挂钩起来,每年的扶贫经费与项目经费的发放,优先扶持完成扫盲任务的农户。以提高文盲人员脱盲的积极性。

4.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开展。为了推动我市扫盲工作的开展,从2006年起,我局积极向市财政申请扫盲经费。从2006年到2008年市本级财政共投入资金26万元,用于支持各县区开展扫盲工作。我局还与广西科技出版社联系,委托广西科技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农民文化课本,并发放到每一位文盲手中,同时为每一位文盲购买了作业本、笔记本、水性笔等学习用品。我局还定购了一批文化学习与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各县乡镇中心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层扫盲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与时俱进,开展扫盲教育改革。根据近年来扫盲工作的新形势,我局要求各县区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学习,使他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学到了致富本领,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扫盲教育改革,使扫盲工作与脱盲人员的生产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既提高了脱盲人员参与扫盲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扫盲工作的效果。

三、南宁市开展扫盲工作的成效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我市的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我市“两基”工作顺利推进,遏止了新文盲的产生。2005年,我市的隆安、马山两个县顺利通过了“两基”验收评估,2007年,全市顺利通过了国家对我市“两基”工作的检查,我市的基础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8年,我市小学辍学人数为8人,辍学率为0.0015%,初中辍学人数为2178人,辍学率为0.75%,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是扫盲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正常开展。目前全市12个县区教育局都已经组建了扫盲工作机构,落实分管局领导,扫盲专干和扫盲教研员,使扫盲工作得到正常开展。我市现有的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为2492人,占15—50岁人口的0.062%,远远低于国家的控制标准。我市扫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马山县,15—50岁的青壮年文盲率从1998年的1.4%下降到目前的0.05%。

三是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扫盲工作把文化知识与实用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脱盲学员通过扫盲教育,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至两门科学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不少人成为振兴我县经济的排头兵,有的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致富能手。如马山县周鹿镇爱旗村龙那屯29名学员,脱盲后参加科技培训班学习,掌握了地膜种植玉米技术,种玉米夺得高产,平均每亩增产60公斤;该县古零镇石丰村角马屯20户农民,他们学习氨化养羊,全屯养羊500只,梁庆梅一个普通农妇养羊90多只,年收入2万元。这些都是扫盲工作取得效果的一个例证。

今后,我局还将在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不断努力工作,认真把扫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提高全民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石潭记导游词范文下一篇:销售经理的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