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2-09-10

粤港澳大湾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带,是国家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推力,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粤港澳大湾地区的快速发展和新的经济定位,对高端金融人才的需求猛增,这对该地的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新的挑战。为了能够快速适应经济带和国际金融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地区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培养高端金融人才的模式,为当地的发展提供优质、专业素质过硬的金融人才。但因涉及到的地区过多,每个地区的教育制度和资源存在差异,这也为该地区统筹教育资源、统一进行金融人才培养规划带来了难度,这一矛盾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解决,只有各地政府和教育机构互相协商,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情况进行调整。本文将针对粤港澳大湾地区的特色,分析该地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目前粤港澳大湾地区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适当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之后进行该地区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粤港澳地区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建设粤港澳区经济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规划、部署的战略举措,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粤港澳地区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粤港澳地区产业体系完备

一直以来粤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体系已经相当完备,具有成形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地区间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强。香港、澳门两地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较为发达,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好,已经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粤港澳地区拥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这为当地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活力。同时该地区还有一大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地区经济和科技实力雄厚。规划要将粤港澳地区打造为充满活力、创新能力突出的地区,这一理念和粤港澳地区长期的发展理念相符,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定和规划。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粤港澳地区能够快速融合,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当地交通条件便利。一直以来香港都是国际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程度高。澳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地,同时也是我国和葡萄牙语国家进行商贸交流的重要基地。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地区,在全国推进创新体制建设中具有很好的示范和领导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将为香港、澳门、广东继续发挥其经济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当地持续创新提供新的动力,也为我国和国际社会进一步接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平台,将不断推动我国经济朝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二、粤港澳地区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金融人才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政府也在努力培养高职金融人才,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几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一)“脱节”现象严重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存在一个问题“脱节”,和社会脱节,学校教授的内容和社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学校一味追求学生成绩、考试分数,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少。内地的学校培养学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缺少社会实践,而香港、澳门的学校因接收西式教育较早,所以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两地在对学生能力考核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也为双方共同培养高职金融人才增加了障碍。内地学校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但是这些理论知识也没有根据社会实际、新的案例及时更改,所以很多金融理论知识仍然还停留在几年前。这些理论知识的教授并不能满足当前粤港澳地区人才的培养,这也必然导致市场需求和学校培养方向发生偏离。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不利于向粤港澳地区培养更多合格的金融人才。

(二)教学形式化现象严重

金融专业是大部分学校都会设置的课程,学校也开设了各种金融课程和金融讲座、交流会,但是从这些组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课程的内容大部分都是过于形式。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的重点在于教学课程内容,进行科研项目,教授课程的老师大都缺乏实际的实践经验,这些金融课程大多由教学岗位的老师任职。而真正参与到实际的金融案例中的老师极少,这也导致了很多的金融知识只能停留在课本上,学生很难从这些理论知识中学到实际社会中会运用到的金融知识。同时虽然设置了很多金融交流课和讲座,但是这些讲座有的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或者即使进行案例分享,学生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也对这些难以理解,这对他们增长金融知识其实没有太大的帮助。

三、粤港澳金融人才培养建议

在推进粤港澳金融人才的培养中存在以上问题,只有努力推进解决才能为进粤港澳建设提供优质的金融人才,基于以上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静下心改进。

(一)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在粤港澳地区经济建设的背景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和技能要求更加全面。因此我国的教育要努力破解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广东省相比,澳门和香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广东省在进行高校金融人才的培养时可以借鉴澳门和香港的培养方法,在学习理论知识外,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对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不断更新,用最新的金融知识对其进行补充。在选择教授课程的老师时,可以选择具有金融实际工作经验或者实际参与过社会金融工作的老师进行教授,他们以自身的实际经历为学生进行讲解,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学校还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定期请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学校为学生进行案例讲解,技能培训。同时还可以和金融公司合作,让学生定期去公司实习,通过实习增加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我国高校的很多老师是理论界的高手,但缺乏实际经验,这会让课程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老师教授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水平。如何尽快提升高校老师指导水平的高低是粤港澳地区培养高职金融人才的一个突破口。其实,粤港澳地区的发展为该地区培养实践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这也能够很好解决教育脱节的现象。在教授金融知识时,学校可以适当提高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比例,有金融经验的老师会比没有金融实践经验的教师在教授课本时更具有说服力。可以让教授金融知识的老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访谈,进行实地查看,提高老师对实践案例的把握,跳出课本知识。同时学校也可以请知名的企业家兼职担任学校的讲师,让其通过自己平时的实际经验为学生们进行讲解,用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们进行理解。除此之外在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察外,还要鼓励他们多去金融企业进行实践,加重考察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粤港澳三地加强合作交流

目前粤港澳经济区的建设缺乏高端的金融人才,但三地都有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力的学校,这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资源。三地高校可以进行交流合作,签署战略计划,共同培养高职金融人才。由于香港、澳门和广东地区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教材都有区别,三地的高校可以筹建项目组,讨论是否有符合三地共同的教材可以使用,或者由三地高校联合协商根据粤港澳经济区建设发展要求共同出台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案。三地高校可以选拔人才进行联合培养,为粤港澳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优质人才。对目前紧缺的人才进行优先培养。广东地区的高校可以借鉴澳门和香港高校的教学经验,加大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考核。三地因为教育制度、社会制度的差异,导致其在金融理论、金融法律方面存在差异,为了顺利推进粤港澳经济建设,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三地政府也应该根据国家要求,找到其中差异的地方,然后努力协调,找到共同适合三地同时又符合国际社会的金融理论、金融法律,统一金融考试、金融类方面的证书,为粤港澳经济建设减少阻碍。三地政府不仅应该考虑短期内金融人才的培养,也应该将目光放长远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金融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应该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战略规划中。

结束语: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符合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要求,对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全国其他经济带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建议。面对巨大的金融人才的缺口,广东省、澳门、香港应该努力协调,共同搭建培养高端金融人才的渠道和方法,解决短期内人才紧缺的现状,同时签署长期的战略合作,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培养优质人才作为长期的发展计划,自觉承担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责任和使命,提高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和人才专业能力,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软实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新的制高点和发展机遇,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经济朝着利好方向发展。

摘要:粤港澳大湾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近年来随着该地区各主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国家新的发展规划下,将粤港澳大湾区划分为一个整体,要将其努力打造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而这其中最紧缺的就是金融人才。面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金融人才缺口,粤港澳大湾区学校和政府机构应该如何推进人才培养,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建设需求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该集中精力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粤港澳大湾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的金融人才。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金融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文彬,聂劲松.粤港澳大湾区中等职业学校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5):18-21.

[2] 王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9(01).

[3] 吴婷婷.“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教育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世界教育信息,2019(14).

[4] 李海东,张文静.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12):8-10,31.

[5] 章熙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105-108.

[6] 李梓嫣,李丰盈,许力.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3):79-8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探讨下一篇: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