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2-02

一、三亚市外部旅游交通现状

三亚市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 东邻陵水县, 西接乐东县, 北毗保亭县, 南临南海。三亚市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以山、海、河为特点的自然环境, 吸引着各地游客的到来。尤其在2018年5月1日起, 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推动下, 三亚旅游产业进入了的高速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旅游成了人们放松休闲, 增长见识的首选。三亚作为中国唯一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接待过夜游客逐年增长。 (如图1) 。

旅游交通使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成为可能, 是旅游活动中贯穿始终而不可或缺的要素, 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为推动三亚旅游产业发展, 三亚近年来在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在为游客出行方便上加大力度, 为三亚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如表1、表2所示) 。

二、三亚市区旅游交通存在的问题

三亚市陆地总面积1919.58km2, 海域总面积6000km2, 其中规划市区面积约37平方公里。东西长91.6公里, 南北宽51公里, 常住人口为74.19万人。而三亚每年接待游客高达千万人次, 尤其在旅游旺季, 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 接待大批量的游客涌入, 为三亚市区旅游交通带来了巨大挑战。

(一) 车辆混杂, 道路规划不明确

三亚市区除少数双向四/八车道外, 大多数车道为双向二车道, 还有部分单行车道。受道路实际宽度限制, 市区内多数道路未划分非机动车道, 导致三亚市区非机动车行驶极其混乱, 非机动车辆占据机动车道行驶属于普遍现象。在旅游旺季以及上下班高峰期, 出租车用车十分紧张, 长期以往, 催生出大批摩托车非法运营载人情况, 为节省路程时间, 无视交通法规, 在道路逆行、闯红灯, 随意穿插行驶在机动车道的情况属于普遍现象。由此产生的交通事故更是屡见不鲜。在旅游旺季, 大批游客涌入三亚, 并在三亚做短暂停留, 混乱的车辆行驶路况给游客对三亚市区交通的印象带来了十分不好的影响。

(二) 公共交通旅游功能薄弱

为了更加自由、方便, 不受他人约束, 自由行因时间安排可以随意调整, 行程上的游览也可以随心意改变成了新兴并且热门的旅行方式。三亚著名的景点景区, 以三亚市区为中心, 以南有西岛、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南山寺等著名A级景区。以北方向有亚龙湾、蜈支洲岛、海棠湾、免税店等游览胜地。还有分散在三亚市区各地的景点、景区。可以发现, 景区位置并不完全集中, 距离上离市区也比较远, 公共交通工具成为前往景区的首选交通工具。

但三亚市区公共交通上, 旅游专列较少, 导致出行等待时间偏长, 而且运行时间比较短, 从景区往市区方向的最后一班车在19点左右就结束运营。而三亚市区的公共交通一般23点左右才会结束运营。运营时间的巨大差额, 导致大部分南北景区傍晚以后交通十分不便, 直接导致游客在旅游交通上得不到良好的体验。

(三) 旅游交通信息智能化发展缓慢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上说, 旅游是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 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 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2]。由此可知, 离开惯常环境, 达到一个陌生地区, 了解该地区的各类信息是出行的必要条件。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下,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从传统的媒体、报纸、广播变成了互联网,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询任何我们想要获取的问题。三亚作为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高达千万, 而就目前的三亚来说, 在旅游交通信息方面, 查询位置可以用手机地图, 查找公交信息可以用车来了软件等, 但目前来说, 并没有一个可以融合各类交通信息的平台, 而且网络信息获取来源也比较繁杂, 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 准确程度不高, 想要在各类信息中筛选出需要的旅游交通信息比较困难。

(四) 旅游交通从业人员服务质量问题突出

旅游交通从业服务人员, 是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个接触的人, 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根据自身经历和随机访谈了解到, 在三亚市区内旅游专线车辆中, 因实施分段收费, 存在段位划分模糊, 售票员存在加价收费情况, 还有部分售票人员服务意识不佳、态度恶劣以及为谋取私利、公然违反原则, 向游客推销景区门票和介绍非正规旅行社的情况。还有出租车司机故意绕路, 多收费, 拒载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 在发生上述事情时, 投诉处理不及时, 无处投诉等情况也多有发生, 给游客的出行体验带来了十分不良的影响。

三、三亚市区旅游交通发展对策

(一) 根据道路通行能力, 科学合理规划交通道路

改善道路网络系统, 提高路网容量, 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对人行横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进行合理划分, 实现机非分流, 在交通压力较大, 高峰时段设置隔离栏, 防止非机动车辆随意占道, 扰乱交通秩序。同时, 在人车拥堵多发地段, 考虑建设环形公路或者人行天桥, 实现人车分流, 缓解交通压力, 减少交通事故。

(二) 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运行机制

三亚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旅游产业是其重要发展的产业支柱。公共交通作为旅游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情况关系着三亚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就目前三亚公共交通的发展, 在三亚旅游旺季的时间里, 应再加大公共交通运营车辆, 延长旅游专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 努力将三亚市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打造成成惠民工程, 倡导“公交优先”政策;推进“公交都市”建设。

(三) 发展智慧旅游, 打造智慧交通

智慧旅游, 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 传统的旅游市场需求也因此发生了新的变化, 旅游市场需求像产品智能化、价格低廉化、消费大众化、旅程便利化发展。而智慧交通是在交通领域中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3]。通过信息综合管理, 可以使游客更加便捷、快速的了解三亚市区旅游交通信息。

(四) 加大对旅游交通服务人员培训,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 被包含在服务业里面, 顾名思义, 是提供服务的业务, 旅游交通中相关服务人员对游客的态度与业务素质, 是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印象的重要因素。

针对三亚旅游交通中服务人员存在的各类问题, 相关负责应该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指导, 加大平时监管力度, 建立有效投诉机制, 将服务质量与薪酬待遇与晋升挂钩, 完善奖励机制, 树立榜样带头作用,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提升三亚旅游交通的服务满意度的同时带动三亚旅游满意度。

建立并完善适合三亚的旅游交通管理建设体系, 可以更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交通需求, 加快旅游服务自由化进程, 促进更好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旅行作为放松休闲、增长学识的一种方式, 而想要出行, 交通是否便利通常是游客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选取三亚市区旅游交通为研究对象, 通过三亚旅游交通现状分析三亚市旅游交通存在的问题。并从更好的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角度出发, 为完善三亚旅游交通, 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三亚,旅游交通,旅游业

参考文献

[1] 王人龙, 董亚娟, 赵玉萍.西安城市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经营与管理, 2018 (12) :144-146.

[2] 李筱文.粤北瑶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资源与潜力[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02) :29-33.

[3] 吴志婷.“互联网+”视域下景德镇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现状[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7 (04) :126-12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校报在信息多元时代的定位及发展对策下一篇: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