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结构和顺序

2022-08-04

第一篇:文章的结构和顺序

搞定文章的逻辑结构和逻辑顺序:文章精彩不用愁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文章的逻辑结构,也就是你写作一篇文章是用演绎推理还是用归纳推理来架设文章结构的,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文章逻辑结构。有了这个前提后,写作才变成了有的放矢的事情,而不是天马行空乱写一通,文章才会有清晰的思想、贯穿如一的主题和引人深思的写作效果。在这一篇文章里面,我再谈谈文章的逻辑顺序。一篇文章,逻辑结构严谨、逻辑顺序清晰,那么你的文章精彩自不必说。文章的逻辑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三种。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思想组,都会涉及到一些逻辑顺序。比如,按照演绎推理写作时,文章结构就是“问题—原因—对策”。在“问题”的这一个思想组里面,一般作者都会罗列多个问题,所以要进行适当的时间空间组合。在时间顺序里边,你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采取行动步骤的顺序,进行文章布局。它是一种前因后果的关系,以时间先后次序罗列出来,让读者阅读时有一个清晰的时间概念。这是时间顺序问题。有时,作者对某个课题研究深透,在行文中,某个思想组出现多个过程步骤,有的甚至多达8~9个之多。其实,条目太多了会显得累赘和啰嗦,一般不要超过5个主题,多了读者不好记忆,也不好理解。再说,多过5个主题就会产生重复的罗列。所以,可以把相同的主题进行组合归纳。比如,把各个主题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外部因素或者内部因素这个思想组,再拆分的若干个小主题。把部分归纳成整体和把整体再拆分为部分,也就是先把一个思想组进行汇总组合,再在大主题下面拆分成若干个小主题进行论述,这就是结构顺序问题。最后说说程度顺序,也就是,按重要性程度来进行排列。一般来说,这种重要性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主要的和次要的,外部的和内部的,上行的和下行的。文章布局时,你应该是把涉及国家层面的、宏观的、主要的、外部的、上行的放在前面,行业层面的、企业层面的、个人的、次要的、内部的和下行的放在后面,按程度主次和重要性之分来进行排列。这样得出来的文章顺序结果,让读者阅读起来感到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这是程度顺序问题。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文章逻辑顺序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即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写作时要注意恰当运用。掌握了文章的逻辑结构和逻辑顺序,你写文章来是不是更有底气、更有信心呢?相信你在这样的情形下写出的文章,一定是人读人爱,花见花开,一定更精彩,更受读者欢迎。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第二篇:文章的基本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

文章的基本要素

第一章 主 题

一、主题的概念和特点

文章的主题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全部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主题”一词源于德语词thema,原指乐曲中的主旋律,即乐曲的核心,后来被移植到文章理论中。日本把“thema”译为主题,我国在20世纪翻译外国文学理论时从日本引进。现在已成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写作术语。我国古代文论中所说的“意”、“旨”、“道”、“义”、“理”、“志”、“主旨”、“题旨”、“主脑”等,其涵义与“主题”基本相同。

当然,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主题”有不同的含义:在记叙文中,主题是作品对所记述的人物和事件的基本看法。在议论文中,主题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基本观点或中心论点。在应用文中,主题就是作者在文章阐述过程中对问题的客观科学的解释。所以,主题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称谓:在文学作品中称“主题”或“主题思想”,在记叙文中,常称“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在论说文中,常称“中心论点”或“基本观点”;在应用文中,常称为“主旨”。 文章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因为任何人写文章都有目的性,都要通过所使用的材料或宣传某个主张,或阐明某个问题,或抒发某种感情。而这些都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主题。当然,不同体裁的文章在表现主题的方法上不尽相同,或直接提出(如议论文),或曲折展示(如文学作品),但不论表现方法如何,主题思想都应该是明确的。

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其中却包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明确的写作目的和意图。鲁迅先生绝不是单纯地为了把他所见到的这件小事告诉读者,而是要通过这件小事来歌颂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现自己深刻的自我剖析的精神,从而使人们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教育与自己一样的知识分子。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二、主题的形成

(一)主题的作用

主题是文章的主脑和灵魂,在文章中起着统帅的作用。明代学者黄子肃说“意者,一身之主也。”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事实上,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好坏,关键就是看它的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新颖不新颖、指导意义大不大。没有主题,文章不过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主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的始终,它不但体现着文章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倾向,而且统帅着全文的人物、事件和细节,也决定着文章的层次、结构和表达方式。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主题是文章的“纲”,纲举才能目张。

具体地说,主题在文章中的统帅作用表现在:

第一,要围绕主题安排材料。写作时,要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材料,并确定各个材料的详略程度和表达次序。如果文理不顺,行文无序,或杂乱堆砌,就会造成主题不突出,以至淹没主题。

第二,要围绕主题安排结构。元代程端礼说:“作文,以主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之必由将军号命”。(《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转换开阖”指的是结构布局,就是“行军”的路线。文章怎样在开头点题,怎样在中段充分论证、表述主题,怎样结尾,各层次之间怎样起承转合等等,都要听从主题的调遣。

第三,要围绕主题遣词造句。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主旨是最主要的东西。语言文字是用来传达、表现这个主题的,只有根据主旨需要来调遣才不至于流散杂乱。清代袁枚讲,主题象“主人”,文辞只是“奴婢”、“兵卫”,不能“主弱奴强”,那样它就不听调遣了。只有把词语变成了作者手中的“精兵”,用的时候才能做到“指挥若定,心到字从,文笔生辉”。

(二)主题的产生

主题不是附在事物表面的现象,而是包含在事物内部的精髓。确立主题是综合运用多种能力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作者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素材和工作实践在相当高度、深度上和谐地结合,反复地求索以至形成主题。可见形成主题要具备客观的生活、工作实践与主观的思想感情两方面的条件。

首先,主题具有客观性,它是全部材料思想意义的集中概括。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正象金属是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的一样。若没有矿石,拿什么提炼出金属来呢?毛泽东同志从认识论的高度,深刻地指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实践论》)可以说,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和依据。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题是第二性的。总是先有材料,而后由此形成主题,但主题一旦产生之后,又反过来对材料起统率作用。

材料所能显示的思想意义是客观的,一定的材料只能“提炼”出一定的主题。有时,材料的思想意义可能是多方面的,自然允许从不同的方面去确立不同的主题,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种“选择”是有限度的,它不能超出事物所确有的“蕴含”的范围。所以,从根本上说,材料对主题的形成起着制约和规定的作用。

其次,主题又具有主观性,作者的思想、世界观对于主题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的主题虽然来源于现实生活,产生于全部材料之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至终地受着作者思想感情及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因为,主题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态,它虽然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但是这个反映却并非消极的、被动的,象“镜子”一样对于客观事物的摹拟和照像,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和表现。主题,是客观事物和作者思想感情相感应的结果,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产物。

仅仅具有丰富的材料,并不能决定一切,材料只是一块“璞玉”,决定性的东西是“眼力”,是“琢磨”,否则,再好的材料,也会被写“歪”,写“坏”。同一个材料,不同作者所作出的判断和评价不尽相同或截然相反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主题所能达到的高度,都是和作者在思想和世界观上所实际达到的高度相一致的。

再次,主题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通往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产物。没有对事物的深刻、完整的内部规律的认识,就没有主题。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所谓“去粗取精”,就是要摒弃事物那些粗糙的、偶然的成分,只选取那些反映事物内部规律的“精要”的材料,即材料“典型性”问题。

所谓“去伪存真”,就是要舍掉那些虚妄的、惑人的假象,只留下那些能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确切的材料,即材料的“真实性”问题。

所谓“由此及彼”,是通过事物的外部联系在比较中去探寻事物的内部规律,即思维的“联想性”问题。

所谓“由表及里”,是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在钻研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即思维的“深入性”问题。

所谓“改造制作工夫”,就是经过头脑这个“加工厂”的作用,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通过对事物“连贯”起来的思索,从而达到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那个“飞跃”。

主题的提炼,又叫炼意,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最终确立文章表达意向的过程。准确地达到对事物全体的、完整的、内部规律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就是抓住了主题。

著名歌剧《白毛女》的主题确立,对我们是很有启迪的。“白毛女”原是一个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民间传奇故事:几个干部下乡开辟工作,起初群众发动不起来,召集大会,没人参加,群众都说到娘娘庙给“白毛仙姑”烧香去了。干部们研究了这种情况以后,认为是地主存心破坏减租减息运动,利用农民的迷信思想捣鬼,于是就日夜暗中进行调查。一天夜里,终于发现一个白发破衣的女人偷取了庙里的供果跑了,干部们立即跟踪追到一个山洞里找到了她。她才讲出了自己的身世:她是一个贫农的女儿,还是在抗战前,地主用高租重债逼死了她的父亲,糟蹋了她,又把她遗弃了。她怀着深深的伤痛和仇恨,逃进深山野洞,一直苦熬了好几年,因为吃不上盐,见不上阳光,以致全身发白。我们的干部把她救了出来,使她在太阳光下,在人民的政权下,重新过着真正的“人”的生活。这个故事传到延安后,开始有的同志认为这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神怪故事;有的同志认为可以做为一个“破除迷信”的题材写宣传“无神论”;也有的同志认为应该把“反封建”和“反迷信”两种主题处理在这一个材料里。经过了对这个故事的仔细研究,作者们才抓取了更积极的主题意义——“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显然,这个最后的提炼、确立的主题是正确的、深刻的,它揭示了事物的真正本质。

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对搜集到的大量材料,要从中提炼出具有一定高度、一定深度的主题,就应该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题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要想提炼好主题,首先要做到反复实践,注意调查研究,深入掌握第一手材料。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不能脱离工作的实践。其次,要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水平。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水平,充分理解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再次,还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去调查了解工作中的某一个问题,有人这样反映,有人那样反映,这种种反映很可能是互相矛盾的。我们就要根据材料和已有的经验,再对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全面的的分析,辨别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进一步综合,以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材料进行本质的分析,从中找出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其本质规律的主题来。

三、主题的要求

确立主题,应该做到正确、集中、鲜明、深刻。

(一)正确

所谓主题正确,就是要求主题能够正确地概括和揭示事物的本质,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符合科学规律,而不是歪曲的、主观的、片面的。对于应用文来说,正确性还应该包含着针对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的要求,即文章的立意既要针对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出切实可行的原则、措施,又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把话说满、说过头。要尽量避免“法立弊生”的现象出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作者的思想认识正确,要求作者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做指导来观察事物,认识问题。

(二)集中

所谓集中,主要是指主题的简明与单一。一般说,就是一篇文章的目的性要单纯。一篇文章不宜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心,只能有一个主题,作为文章的核心,全文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把它说深说透。因为一篇文章的容量有限,不要希冀在一篇文章里说明或解决许多问题。

主题要集中,还指文章的范围要小一些。著名语言学家王力说:“论文的范围不宜太大”,“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谈谈写论文》)。这两句话很对,要集中笔力于一个问题或一个方面。古人有所谓“小题大做”法,就是提倡从小事情中发掘出深刻的道理;还有所谓“宽题狭做”法,就是从宽泛的范围中选取一个方面立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应用文要求“一文一事”,主题单一,议论文也是如此,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其余的分论点都是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三)鲜明

所谓鲜明,就是要求主题是非分明,具有明确的倾向性。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憎什么,都应该态度明朗,毫不含糊。

主题直接反映了作者的立场和世界观。作者对写进文章中的敌我、是非、美丑等事物和问题性质,应表示出强烈的爱憎和明确的态度,不能含糊笼统、模棱两可。只有这样,才能把正确而深刻的思想性充分地表现出来,传达给读者。当然,文体不同,主题的表现方式可以不同。一般来说,议论文和说明文,主题比较直接地显露出来,而记叙文和一些文学作品常常运用隐蔽、暗示和含蓄的手法,间接表达主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含糊其辞,暧昧不明,或者说没有鲜明的主题。

主题鲜明,对应用文来说更为重要。应用文的写作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办好事情。因此,哪些事该办,哪些事不该办;事情该这样办,或该那样办,都应该说得明白无误,不留歧义。

(四)深刻

所谓深刻,是指主题要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不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叙述上。文章最好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否则,人云亦云,便是古人所谓的“庸人思路”,是断然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来。

元人陈绎曾《文说》云:“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这就是说防止平庸,就要多思,要三思而后才能提笔写作。另外,深刻的主题不能凭抽象的推论与无限拔高,而必须将其蕴含在具体生动的富有鲜明个性的材料之中。要使文章主题深刻,作者必须对摄入的生活现象有深入的感受,有透辟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

文章的主题不但要深刻,而且要新颖。主题的深刻和新颖是一致的。没有创见,雷同化,一般化,就不可能深刻。所以,主题应该富有独创性,别开生面,使人耳目一新,努力写别人没有涉足过的事物或没有涉及过的问题。对同一件事或同一问题,我们如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观察思路,也可能悟出新意。当然,在追求主题新颖的时候,决不能离开客观事物固有的本质,执意标新立异,以致牵强附会。那么会弄巧成拙,反而不妙。

四、主题和标题

主题和标题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但主题又不同于标题。标题是文章的名字、题目。它是文章的名称和基本标志,有了名称,就把这篇文章同那篇文章区别开来了。我国最初的诗文是没有标题的,随着文人写作的兴起,文章的独立,标题就成为文章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便精心设计标题,讲究标题艺术。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古人说,题是“额”,目是“眼”,“未窥其题目,未辨其指归”。这就是说,文章的题目一般都指示了全篇的意向。它虽然不是主题,但大多反映出了文章主题的总趋向,与主题有关联。论说文的标题经常直接揭示主题,如《为人民服务》等,文学作品的标题经常暗示主题,如《青春之歌》等。应用文的标题和主题的关系较复杂。有的标题和主题没有明确的关系,象标明文章内容的,标明时间、地点、背景或范围的,标明文章体裁的等等。总之,不管什么题目,一般都应受主题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着主题。但二者关系比较复杂,写作时一定要围绕主题构思文章,而不是围绕题目去作文。

与主题相关的概念还有课题和论题。

课题是指研究或探讨的主要问题,一般指科学论文和说明文的研究和说明的对象。课题不同于主题,它一般只概括反映文章内容的性质和基本范围,而不指对这些问题的观点、态度和评价。对这些问题的观点、态度和评价是主题。主题是对具体对象研究论证的结果。

同一课题,可以写出表达不同主题的文章,比如,同是“西部大开发”这个课题,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其一,“西部大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其二,“西部大开发重在观念的转变”;其三,“西部大开发首先是人才开发”等等。

论题是议论文中作者所要论证的问题,即议论的对象。从范围看,论题比课题具体;从写作过程看,它是作者所要论证或证明的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研究讨论阶段。论题不同于论点,不表示作者对事物的明确认识。论题的作用是规定和限制议论的范围、对象和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论题的选择是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其选择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价值,同一课题,不同的作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迥然不同的观点。比如,同是《谈读书》的论题,可以提出“开卷有益”的论点,也可以提出“开卷未必有益”的论点。

第二章 材 料

一、材料的概念和意义

材料,就是作者为了一定的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具体事实或理论根据。

在文学创作中,人们把作家在现实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未经集中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叫素材;而把经过作家加工、提炼、补充后成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材料称为题材。题材是包括人物、环境、情节在内的用来表现主题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相比较而言,材料这一概念比素材、题材有更广泛的意义,在一般文章中,只要进入作者的视野,被积累占有,不管作者写进未写进文章中的生活事实或理论依据都被称为材料。

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写作的物质基础,是文章内容的最主要的成分,是主题的载体。写文章必须首先占有材料。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古人说,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要想使文章“言之有物”,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使其矗然屹立,就必须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材料作为文章的血肉,只有使文章骨架丰满敦厚,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否则文章必然干枯,难以成立。

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也就是说,主题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动笔写文章,总是要反映一种思想或认识的。正确的思想和认识,不是主观臆造或道听途说的,而是来自现实生活的,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人的头脑就好比一座“加工厂”,把现实生活中的原料或半成品,经过加工、制作、上升、飞跃为思想及理论,然后借助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离开了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原料或半成品,头脑这个“加工厂”就只能是停工待米,制作不出任何正确的思想、理论、意见、办法等“成品”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出文章来也正是如此。例如,我们要写一篇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如果没有掌握这个企业的干部和工人管理企业和进行生产的具体情况,更不知道这个企业历年来的发展变化,怎么能在报告中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呢?所以说,要写好一篇文章,就必须占有一定的材料。

材料还是表现主题的支柱。动笔之前,主题要从材料中提炼;在写作过程中,主题又靠材料来表现。我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事实就是材料,道理就是主题。不摆事实,道理就说不清。材料单薄的文章,即使主题正确,也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记叙文,尤其是文学作品,主题是依靠题材支撑的。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的主题在于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为了表现这个主题,作者选取了三件事:一是松骨峰或叫书堂站战斗;二是马玉祥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三是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的战士的一席感人肺腑的谈话。这三件事就是这篇通讯的题材。作者就是通过这三件事,有力地表现了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主题。议论文,论点是通过作为论据的材料得以论证的。离开了翔实而充足的论据,任何正确的论点都难以得到证明。应用文经常使用具体生动的事例、准确无误的数据和图表来说明主题。假如一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只提出了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而没有借助于大量的核算、计划、资料、市场信息等有关材料进行分析说明,那么,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只能成为徒具概念的一纸空文了。

二、材料的种类

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它的种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区分。从材料表达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从材料获取的途径来看,可以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从材料形成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从材料本身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从材料的认识价值来看,可以分为典型材料和一般材料。

第一、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

理论材料就是经过历史和现实实践检验并造成一定影响的人类思想成果,即道理和观点。这类材料的真理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确切证明了的科学材料,一种是约定俗成为人们所公认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科学原理、公理定式、法理政策、谚语箴言、名人名言等到。正确的理论材料,是几千年人类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当今人类发展的基础。

事实材料,又称实证材料。事实胜于雄辩,事实材料是文章中最有说服力的部分,因而即使是纯理论性的文章和一般议论文,也不能完全没有事实作根据,事实材料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事实材料可以分为经验材料、实验材料、调查材料、统计材料等。

理论材料一般只起依据作用,写文章一般应以事实材料为核心,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第二,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直接材料就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直接采撷的,有亲身感受的材料,即感性材料,直接材料的来源一般有两个渠道,一是作者平时从实际工作中观察和积累;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和观察是不同的,它是为某一写作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只有占有大量的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才有可能形成对客观事物比较正确的概念和认识,才具备了写好文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间接材料,是作者通过查阅书籍、报刊及其它资料获取的材料和别人转述的材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经历和生活范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直接经历和体验。借助书刊、杂志,我们可以吸收前人的成果,间接地获取信息和经验。无论是理论书籍,还是单位和部门的文字材料,如计划、工作总结、内部简报等都是可以摄取的间接材料。

第三,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

历史材料就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历史情况。现实材料就是目前的具体情况。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它的过程,既有它的现状,也有它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这两者是不能割裂开来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在政治经济学中,任何时候都决不能仅仅依据一年的统计材料就得出一般规律,常常需要引证六七年来的平均数字,也就是说,需要引证在现代工业经过各个阶段(繁荣、生产过程、停滞、危机)而完成必然的周期这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数字。我们现在撰写文章不光是需要现实材料,还要掌握了解一些历史材料,比如写一篇企业工业总结,要了解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了解企业历年来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供应情况。如果要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就不能只看其现状如何,要把历年各项经营指标、完成利税的水平加以对比,这样才能使人们全面地了解这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第四,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正面材料是指思想观点正确,能反映客观规律和本质的材料,反面材料则是指写作过程中,从反面来论述正确观点时使用的那些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的思想观点和事例。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真理总是伴随谬误而行的。所以,写文章既要掌握正面材料,又要收集反面材料,以便于在文章中通过对比展开议论,这样会把问题的各个方面考虑得更全面,更透彻,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使正确观点更鲜明。同时,对谬误的批判,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免疫力”,还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第五,典型材料和一般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具有代表性,能说明事物具体情况,深刻反映事件本质的材料。这类材料既是“个别”的、具体的,同时又能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特点,具有普遍意义,它是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如写论文若没有典型材料的剖析,往往会流于空泛,不能加深人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一般材料是指能反映事物全貌的材料。一般材料具有全面性和总体性。它不是指那些没有价值,失去意义的材料。如果说典型材料突出表现的是“点”,那么一般材料所要突出表现的就是“面”。运用一般材料,能使读者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写作中,应把典型材料和一般材料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做到“胸中有全貌,手中有典型”,深入反映事物的本质。

以上介绍的是材料的不同种类。在实际写作中,我们占有的材料常常是兼类的,一个材料是直接材料,可能同时也是典型材料,又是正面材料、现实材料、事实材料。这是我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材料进行分类的结果。

三、材料的采集

采集材料,也就是占有、积累材料,这是写作的首要阶段。

取之愈博,发之愈精,有了丰富的材料,我们才有可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采集材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一个“多”字,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材料都不能放过,正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花了40年心血,他研读和摘录过的书籍达1500多种。毛泽东为了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亲自到湖南五县进行32天的实地调查,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没有大量的、丰富的材料为基础,就写不出好文章。

采集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观察体验

所谓观察,就是指用眼睛科学地、准确地察看社会现象和自然景物。这就是说观察活动不仅要用感官注视,同时还要积极思维;不仅要“观”,而且要“察”。实际上,观察是在语言和思维的参与下所进行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所谓体验,就是主观感受。观察只是摄取生活的一种手段,只有通过亲自体验才能正确认识、准确反映事物。

观察体验是直接从生活中采集材料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于写作者来说,周围的人和事,现实社会中种种现象和问题,只要留心观察、及时捕捉、深刻体验、触发感受,就会获得很有现实意义的写作材料。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不细心观察体验,就谈不上发现。所以,必须注意观察体验,并善于积累。观察要力求准确深入,那就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象,而且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仅要看到事物的外貌,而且要看到事物的底里;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状,而且要看到事物的成因;不仅要看到事物的过去,而且要看到事物的将来。我们要培养自己观察体验的能力,养成观察体验的习惯,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为写作积累更多的材料。

(二)调查研究

所谓调查就是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的实地考察。研究就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及其规律。调查研究的过程,正是搜集、积累、分析、整理材料的过程。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发现平日不易发现的问题的真谛,以便解决问题。我们不论是写学术论文,还是写调查报告、工作总结、新闻报道、经济信息等等,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来采集具体、真实、生动有力的材料。可见,调查研究是采集材料的重要方法。

调查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观察、亲自实践等等。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该切实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学习好党的方针政策,搜集、查阅有关书面材料,力求对调查的对象、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以便考虑并制定出调查的方法、步骤和纲目。

其次,在调查研究中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调查研究的过程,首先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如果颠倒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自以为高明,把群众看作是材料的“提供者”,那是根本得不到真实材料的。 再次,要注意调查的方式方法。开会要采用讨论式。个别访问,要避免“你说我记”、“我问你答”的生硬方式,应采取促膝谈心的办法。问题要提得明确、具体,要抓具体情节、抓问题实质、抓思想活动;要深入发掘,不要草草收兵。调查的“面”应尽可能地宽一些,对现场要亲临其境,获得一些亲身的感受;适当参加一些劳动和实践活动,以加深自己的体验。

调查研究,要注意把调查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调查和研究是人们认识过程的两个密切相联的阶段。调查只能得到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研究才能上升到认识的理性高度,因此,“研究”应该贯穿在“调查”的全部过程之中。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在写作思想的指导下随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经过认真的对比研究,剔除那些思想意义不大的,或者不太真实的材料,或是内容有些重复的材料,按照一定的准则,将材料归纳为几个类型。归类时,如果感到某些类型的材料还不足,或者某些材料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应再次进行调查研究。

(三)阅读集录

我们除了从现实生活中采集大量丰富多彩的写作材料外,还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书报杂志中集录、剪裁大量的文字资料,这是采集材料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要集录,必先阅读。要学会利用图书馆,查阅与本专业有关的书刊;同时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和专业资料索引、年鉴等,这些都有助于指导查阅。

集录资料有两种方式。一是摘抄。要建立专用卡片或笔记本、活页纸等编号分类,科学集录。一般来说,可记新颖的论点,精辟的论据,巧妙的论证方法,或精美的语言、格言、警句等,凡是与自己写作有关的内容,都可以摘抄下来,以备应用。摘抄时要注意:抄录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的原文,并注明出处以备查考。二是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既有书的内容,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既要记录内容要点,又要写下心得体会。特别要及时捕捉在读书时所产生的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即灵感,它很可能成为产生新的发现的契机。当然,写读书笔记既可以品评文章,也可以探讨事理、抒发感慨。我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为写作积累更多的材料。

四、材料的选取

在采集到的大量材料中,我们只能有选择地使用。如果材料选择不当,必然会影响文章的质量。

选取材料,贵在一个“严”字。采集材料,我们提倡“以十当一”,多多益善;选取材料,则要“以一当十”,以严为上。

有的作者占有较多的材料,但写作时不忍心割爱,往往以自己占有材料的优劣为取舍标准,以自己的偏爱为选取尺度,这样形成材料堆砌,文章松散、臃肿以至淹没了主题。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于割截,或失于繁多”。我们应极力避免这种现象。 那么,应当根据什么原则选取材料呢?

(一)选取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选材之本,在于紧扣主题。各种不同的材料,所包含的思想各不相同。选材要完全服务于表现主题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把主题表现得鲜明、突出。有助于表现主题的材料要尽量铺开,充分发挥;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甚密切的材料,再生动也不要选用,“忍痛割爱”,不让过“卡”。否则,材料芜杂,枝蔓丛生,就会“繁花损枝,膏腴害骨”了。

(二)选取真实准确的材料

选择材料,必须强调真实、准确。所谓真实,一不是虚假的,不是凭主观臆想编造的,而是“实有其事”;二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是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即内部规律性的。所谓准确,就是事实须确凿无疑。可靠无误,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要素乃至具体细节上都来不得半点差错。对第二手材料更要多方印证,防止误会巧合,以假当真。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一般文章和文学创作是不完全相同的。前者要求“生活”的真实,后者则要求“艺术”的真实。文学作品中能写的事实现象,可以是生活中虽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东西。即便如此,离开生活基础的胡编乱造也是不允许的。

(三)选取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指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

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典型”反映“共性”,这是所有文章写作反映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时的一条共同规律。一篇文章的内容既然不能什么都说,不能“包罗万象”,那么,就有一个选材应当典型的问题。典型材料既反映事物的共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它的概括力强,思想意义深刻,不仅能代表一般,而且能指导面上的工作。因此只有选择了典型的材料,才能有力地表现主题,说明问题。典型材料是能够以一当十的材料,但不一定都是“大事”,有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同样能反映事物的本质,那么,这“小事”同样可以是典型材料。选材时就要注意选这些能“小中见大”的典型材料。

(四)选取新颖生动的材料

材料新颖、生动,才能表现出新颖、活泼的思想,才能吸引人、感动人。“新”的含义,一是指新出现的,有新价值的事物,如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企业竞争、人才需求等等,都是颇具新意的材料;二是指从熟视无睹或广为人知的材料中发掘其深刻的意义。我们要善于从新颖的角度发掘出材料的不同意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一个材料从不同方位去看,状貌也各不相同,写作时能如此移步换形,各臻其妙,就能别致新颖,给人以更多、更丰富的新鲜营养。

五、材料的使用

选材的目的在于用材。材料使用得好,可以有力地表现主题;使用不好,则会相应地削弱主题。

使用材料,重在一个“活”字。材料吃得透,运用就灵活。使用材料时要掌握集中、强烈地表现主题的原则,在此前提下,灵活调遣。

一般地说,使用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顺序得当

要从表现主题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选出准备使用的材料重新梳理排队。全文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用几个材料,哪个先写,哪个后写,都要事先安排好。或根据材料的轻重;或遵循时间的先后;或考虑事件内部的逻辑联系等等,恰当地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前倒后,顺序不清。

(二)详略适宜

材料的使用不能平均放置力量,应该从表现主旨着眼,求得整体和各个局部之间的和谐统一。如果平均用力,不分详略疏密,就不能取得好的表达效果。一般来说,需从全文着眼,重要的材料宜详,次要的材料宜略;具体的材料宜详,概括的材料宜略;“新”材料宜详,“旧”材料宜略;人所难知者宜详,人所易知者宜略。

(三)叙述生动

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运用,结果可能很不一样,其原因就是各个作者驾驶语言的文字功力不同。有了好的材料,还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力,才能使材料展示出它的魅力,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因此,要想写好文章,把材料用活,平时就要加强写作技能的练习。

第三章 结 构

一、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结构”一词,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整体布局。后来借用到写作学中,用以表现一篇文章布局的艺术。因此,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

如果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曾说:“正如‘结构’两个字的字面含义同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材料多么优良,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这就很形象地说明了结构在文章中的重要意义。占有了材料,确立了主旨,仅仅只解决了文章的思想内容问题,那还不成其为“文章”。材料,只能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只能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而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所以,古今中外的作家,对于“结构”问题都无例外地予以高度的重视,执着地追求“结构美”。列宁在写《新的任务与新的力量》一文时,先后一共制订了七种不同的结构方案,直至找到正确的、严谨的方法为止。可以说,“结构”是文章表达,即表现形式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达,不在结构上下一番功夫,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

文章一般都可分为开头、中段和结尾三个部分,这就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形式。布局一篇文章,一般都要先考虑这三部分的构成方式、内容及结构技巧。元人齐梦符对这三部分要求作了形象而又具体的表述,曾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就是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这是很符合内容对结构的要求的。古人都以这种结构和谐的文章为好,而视“寿星头、马蜂腰、水蛇尾”的文章为劣作。古人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给我们潜心作文,精心构思指出了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文章的结构,实质上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通过作者的构思,在文章中有层次的反映。因此,结构是作者思路的再现,它体现了作者由认识事物、掌握其规律性,一直到构思成文的全过程。一篇文章结构的严谨,是和作者思维的严密性、认识事物的深刻性分不开的。

二、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一)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文章的结构是千变万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结构离不开表现主题这个宗旨。安排结构的过程即是使材料和主题统一的过程,因此,层次的确定、段落的划分,材料的详略,叙述的先后,以至于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照应等等,都必须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进行安排。

(二)结构要符合事物的内部规律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本身都是有其内在联系和固有规律的,所以在安排结构时应该努力反映事物的规律性。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越深入,越透彻,反映出来的结构也就越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刘勰曾提出“总文理”和“总纲领”,就是要求作者在安排结构时,首先要表现文章的主题。抓住了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纲领,然后才能“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文心雕龙·附会》)可见,文章的内容尽管复杂多样,而在布局谋篇时,都必须紧密围绕主题确定材料的主次详略,先后秩序以及相互联系。同时,结构安排的各个环节,也必须紧扣主题,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这是安排结构的首要原则。

议论文开展论述的顺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的结构形式是纲举目张,层次井然,这些特点都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和相互联系为依据的。而记叙文一般都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来安排结构。有些记叙文虽然运用“倒叙”、“插叙”手法,使顺序发生变化,但也只是局部的变化,从整体上看,依然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结构要适应不同的文种特点

文章有各类文体,结构要服从于不同文体的特点。只有适应文体的特点,精心设计结构,妥善安排材料,才能更好地反映文章内容。

议论文是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在结构上就应通过论据对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记叙文偏重于记事写人,记叙事物的发展变化,就必须要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进行。因此,在叙述时,就应以事物的发展过程,时间的先后及空间位置的变化为顺序来安排结构。说明文主要是说明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理的,其结构就要根据事物、事理的情况进行安排,说明功能和用途的文章,要分清主次。至于总体报告一类的应用文,其结构多表现为“概况、做法、经验”等几个组成部分,以适应解决问题的需要。

(四)结构要巧妙新颖,富于变化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因此,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结构式样也应是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的。一篇好的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它的特点,有它的“个性”。文章的结构就应该表现出每篇文章独特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

把文章的结构看成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程式”是错误的。文章的结构总是和文章内容相结合、相搭配的。内容一变,结构即变,从来都没有万古不变的结构模式。古人说文章“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即死框框是没有的,通常的格式还是可寻的,只要作者孜孜以求,初可模仿学步,继则勇敢走自己的路,力求创造,力求出新,就能写出好文章。

文章结构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严谨,指的是结构的周严缜密,无懈可击。思想是严密的,没有挂一漏万顾此失彼的情形;组织是严密的,没有颠三倒

四、破绽百出的毛病。对事物的来龙去脉,因果联系反映得准确清楚。

自然,指的是结构的顺理成章,行止自如。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更不是牵强附会的拼凑,象苏轼说的那样“当行于所当行,当止于不可不止”。全篇格局浑然天成。

完整,指的是匀称饱满,首尾圆合。它没有缺头少尾、主干不全的情况,也没有七零八落、残缺不全的弊端。全篇文气连贯一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统一,指的是结构的形式和谐,通篇一贯。它浑然一体,决无前后割裂之感;格调一致,并无上下乖异之病。文章各部分均衡匀称。

三、开头和结尾

文章结构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组环节(六个方面),即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

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流连,苦难邃别,此一法也。”开头结尾的特殊位置,使它们对文章主题的揭示,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完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开头,往往是文章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它显示了事件的发端、故事的缘起或问题的提出、矛盾的产生。好的开头应该新奇脱俗、引人入胜。结尾,又称“收笔”,是文章的总收束,是全文内容发展的结果。结尾应当点明题旨,画龙点睛,对全文起着定局、回应、深化的作用。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一原则必须遵循,这就是开头一定要有利于开展主题,要有利于作者开展思路,结尾要绾结全文,给人以简明的印象,发人深思,正如古人所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开头和结尾大致可归纳为平实简明和形象含蓄两大类型。所谓平实简明,即笔法朴实无华,表意简洁明朗,开头“落笔入题”,结尾“卒章显志”,简捷明快地直接展开和深化主题。所谓形象含蓄,多是运用文学笔法,或渲染铺陈,或描写抒情,或由远及近,或引而不发,开头重在引人入胜,借题发挥;结尾重在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一篇一章究竟采用何种写法,应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等具体情况而定。白润生在《写作趣闻录》中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种种》一文中,列举了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形式,可供参考:

开头:一是交代写作动机,二是揭示全篇内容,三是开门见山的点题,四是利用精彩事例,五是交代写作背景,六是引用神话传说,七是进行议论抒情,八是引用名人言语,九是进行景物描写,十是提出设问号启后。

结尾:一是提纲挈领作结论,二是承上启下题点明,三是要嘎然而止笔利落,四是由此及彼转笔锋,五是言犹未尽诱人思,六是有意重复打烙印,七是问已问人辨是非,八是引经据典回味浓,九是发出号召激斗志,十是抒发感情意远深。 古人云:“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以上谈的只是开头和结尾的一般性原则,变化则全在自己的妙用。也就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四、层次和段落

(一)层次

结构布局时,要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组成一篇井然有序的文章,首先需要围绕主题,形成文章的层次,并要加以有机地排列、组合与连贯。层次,就是指文章中思想内容的表现次序,是作者在表述主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思想单位,又叫“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

层次,或者是事物发展的一个阶段,或者是事物矛盾的一个侧面,或者是中心论点的一个分论点。安排层次是作者思想脉胳的直接体现,因此,在结构诸要素中,层次居于核心地位。

文章中划分层次的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纵式。即按照纵向进程的顺序划分层次,各层次之间是延续和承接的关系。纵式层次,又有以下三种形式:

(1)时序式。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 (2)递进式。按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安排层次。

(3)逻辑式。按事理的内在联系安排层次,如从属关系、因果关系、总分关系、分总关系、总分总关系等。

2.横式。即按照横向展开的顺序划分层次。各层次之间是依次展开的并列关系。横式层次,又有以下两种形式:

(1)条款式。按问题的性质分为条款安排层次。

(2)部分式。把一个完整的主旨划分成若干部分来安排层次,每一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整体思想的某一侧面,几个部分合起来反映主旨思想的全部。

3.纵横混合式。即将纵式和横式两种层次安排形式结合起来,或是先纵式后横式,或是大层次为纵式,纵式里面包含着横式,或是横式当中包含着纵式。这种形式往往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一“经”一“纬”,相互关联,既在纵的方面注意了时间的连贯性,又从横的方面照顾了空间的平列性,纵横交错,使文章层次分明。

4.总分式(或叫分总式)。文章的几个部分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说是为了概括或总结全文,分说是为了展开内容,逐项、逐条论述有关问题。这种有总有分,总分结合的划分层次的方式形式也是多样的,有先分后总式,有先总后分式,有总分总式,还有分总分式等。 总之,划分层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写作中,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

(二)段落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它具有“换行”另起的明显标志,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的停顿,也称“自然段”。

一篇文章,不仅要划分层次,而且要划分段落。层次和段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着眼于文字表达的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时是一致的,即一个段落就是一个层次;有时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由若干段落组成;有时段落大于层次,即一个段落之中包含了几个内容有别的层次。 段落是为了表达内容的,所以划分段落要以文章内容的需要为依据,文章分段的原则是

1.注意段落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单一性,是指每个段落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完整性,是指一个中心意思要在一个段落中说完,而不要分到两个以上的段落中去。

2.注意各段内容的内在联系。一篇文章的段落不论如何划分,都要以层次的明确性和连贯性为依据,使每段均成为全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做到“分之为一段,合则为全篇”,不可随便移易。

3.注意整体的匀称,做到轻重得当,长短合度。段落的长短当然要以内容的多少来定,不必强求一致,但也要防止过长过短。

五、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气血贯通、脉胳分明的一个重要手段。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转换;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

文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过渡呢?

(一)论述问题“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转折处需要过渡。 如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由总述转入分述时,用了一个过渡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逐次分析了各阶级的状况之后,总收一笔,由分而合:“综上所述,可知„„”由此引出结论。这些过渡文字使上下紧密相联,起到了很好的总上启下的作用。

(二)文章内容由一层意思转换为另一层意思的交接处,一般需要过渡。 如在某市财政局2002年上半年总结中,第一部分概述了工作基本情况后,用了一个过渡句:“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所抓工作叙述完毕后,又用了一个过渡段:“今年是治理整顿的关键一年,为了圆满实现全年财政工作的目标,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下半年,在搞好正常业务工作的同时,我们要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工作„„”

(三)叙述与议论、顺叙与插叙等相转接的地方,也往往需要“过渡”。 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佛山市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的调查报告》,在论述了佛山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著名的侨乡之后,用了一个过渡段:“上述三点,无疑是佛山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过去在‘左’的思想束缚下,这些优势未能得到发挥,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下面就插叙了一段佛山过去工业技术落后的情况。

过渡一般有三种形式:

用关联词语或转折词语过渡。一般将过渡词语放在句子或段落的开头。常用的过渡词语有:由此可见、总之、因此、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然而、可见、但是等。

用句子过渡。即在需要过渡的层次或段落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即过渡句。常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等等。

用段落过渡。即在需要过渡的层次或段落之间,安排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

照应是使内容相互呼应。文章前面说过的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准备提到的前面要有伏笔或暗示。前呼后应,文章的结构就显得紧凑,层次也就更为分明。

照应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开头与结尾照应,即首尾呼应。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可给人以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也可使文章的主题更突出。

如《扬长避短、发展地方工业——湖北省沙市工业的调查》(《红旗》1980年第19期)开头是:“地方工业,特别是中小城市工业,怎样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湖北省沙市创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结尾是:“扬长避短,劣势可以转化成优势,这就是沙市发展工业的结论。”

(二)行文与标题照应,这就要求行文紧扣主题,突出主题,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

如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全文共分四段,每一段都与标题的“小米”相回应,唤起了人们对小米亲切、温暖的感情,看到小米的深刻含意,主题脱颖而出。

第四章 语 言

一、语言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人们的思维活动、认识成果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就写作来说,语言是构成文章的物质手段。文字即书面语言,是语言的符号。如果说,文章的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骼,那么语言就是细胞,它是组成文章的最小单位,是文章的基础。离开了语言,任何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材料,精巧的构思都无法表达。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德意志意识形态》),思维活动的结果产生思想感情,思想感情借语言表现和抒发,所以思维、语言和文章三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互为表里,互相依从的关系。辞随意而生,无新意则无新辞;情依辞而现,无新辞则新意难表。所以,只有深刻的思想与精粹的语言互为表里,才能构成文章。

所谓写作能力的高低,实质上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技能技巧。这是写作的基本问题。具备较强的语言素养,是形成较高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加强语言的锤炼和运用,做到“意能称物”“文能逮意”,才能在写作中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如果语句不通,辞不达意,那还能写出什么文章呢?因此,我们必须准确而熟炼地掌握语言这个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

就形式而言,语言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别。口头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的语言。它是原始的,也是最丰富的,但无可否认,口头语言往往也是比较粗糙的。书面语言则是在口头语言基础上进一步予以加工,提炼,因而它比口头语言更为集中,更为纯洁,也更具有规范性。写作就是要运用书面语言,文学作品也好,应用文也好,都必须如此。人们常把那些有成就的作家称为“语言大师”、“语言巨匠”,这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过人的运用语言能力,做到了挥洒自如,曲尽其意,从原始的、丰富的口头语言中提炼出灿烂的书面语言之花。所以为了写好文章,充分发挥文章的作用,学习掌握语言,提高语言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语言的基本要求

语言的整体,是由字、词、句构成的。字、词、句是表达思想内容的基本因素。在写作中,对语言的要求原则上就是能准确纯熟地使用字、词、句,具有较高的遣词造句的文字功夫和辞章修养。

人类的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的工具是语言。因而,语言也由于思维的不同而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剖析事理、分析问题,它是理性的,高度概括的;一类用于叙事状物,描景写人,是具体的、形象的。一般说来,前者多用于应用文,而后者多用于文学作品。但实际上在写作时两者是经常交错的,相辅相成的,只是有所侧重罢了。我们在这里谈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是从整体上来说的,是各类文体对语言的基本要求。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简炼、鲜明、生动。

(一)准确

语言要准确就是说语言要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感情,反映客观事物。语言准确主要指用词要准确,造句要合乎语法,句子要合乎逻辑。

词是构成文章的最基本单位。只有用词准确才能正确表达文章的内容,不致发生歧义,产生误解。在浩翰的词汇海洋里,每个词代表着不同的概念,反映着不同的感情,各有各的用处。要避免用词不当的毛病,必须准确理解词的意义和感情色彩,词的应用场合和适用语体,词与词的搭配规律和习惯。只有准确地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准确地选用词语。

1、精心辨析词义

汉语的同义词非常多,要精心辨析同义词在含义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以便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贴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些同义词,粗看起来,意思区别不大,但细致考究,则含义完全不同。如“优秀”和“优异”,“把握”和“掌握”,“违反”和“违犯”,“保证”和“保障”,“侵略”和“侵犯”等等,必须经过精心辨析,才能准确地使用。

词的意义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它既有社会的习惯性,又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每个词都有它被大多数人承认的意义和用法。这是辨析词义时应该注意的。

2、区别感情色彩

在丰富的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语除了它们的基本词义之外,还体现出一定的感情色彩,有的体现喜爱、赞许、敬仰的感情,有的体现憎恨、贬斥、厌恶的感情,因此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为了表示不同的思想感情,必须注意词语的褒贬色彩。如“果断”和“武断”,“慈爱”和“溺爱”,“丧命”和“牺牲”等等。

另外,还要分清词义的轻重。如“侵略”和“侵犯”,“明显”和“显著”,“不满”和“愤怒”这几组近义词中,后面的词都比前面的词程度要深,分量要重。

3、注意搭配习惯

在辨析词义的时候,还要仔细区分词性。根据语法的习惯和规律,某一类词在句子中只能充当某些成分,只能跟某些类的词以一定的方式配合使用,如果违反了这些习惯和规则,就会产生不合词性的错误,句子就不通。例如“黑沉沉的乌云和瓢泼大雨倾泻而下。”这句话有两个主语,“大雨”可以“倾泻而下”,但另一个主语“乌云”怎能“倾泻而下”呢?主语与谓语搭配不当。可改为两句,“乌云”后加“满天”。

4、注意语序排列

语序是指词或词组在句子中的排列组合次序。语序不同,表达的语义也就不同。因此,语序不当,很可能出现歧义,例如,“在故宫博物馆里,陈列着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里容易使读者造成误解,应该改为“陈列着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这才语义准确,语气顺畅。

语言要准确,除了遣词造句的准确外,逻辑也要正确。有些语句在语法上也没有什么毛病,可是不合事理。问题在于概念不清,判断失实,推理不当。这就是逻辑方面的问题。

(二)、简炼

简炼,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文简而理周”。

古今中外的作家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简炼。刘勰在《文化雕龙·熔裁》中形象地指出:“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鲁迅则提出:“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杜牧的《阿房宫赋》开头十二个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把秦始皇统一中国,营造阿房宫的奢华景象和盘托出,内蕴十分丰富。

一般来说,要使语言简炼,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力戒空谈,禁绝废话,提倡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语言要简明扼要,要言不繁。不要穿靴戴帽,拖泥带水。初学写作时经常会出现重复罗嗦的毛病,如何才能避免呢?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该从表达的实践需要出发,不要片面地滥加修饰词语。二是写成后认真读几遍,尽量把可有可无的词语删去。同一句中有字面相同的词语,应该酌情删减或另选一同义词替换。三是尽可能多用短句,尽量少用或不用那些又长又复杂的修饰语。

其次,说话要含蓄。清人刘大櫆说:“文贵远,远必含蓄”。用词含蓄,读者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有这样两段:

“天气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出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作者的满腔悲愤,尽在不言中。这就是含蓄之笔,能以少量的文字带出大量的意思。

再次,适当使用言简意赅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可以使文章显得简炼。

(三)、鲜明

鲜明就是语言要明白清晰,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要使语言表达清晰明朗,思维必须通达顺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还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语言的鲜明,特别要注意对客观事物理解和感受的准确和深刻。要把鲜明的思想内容,炽热的战斗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要强调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分寸感,精心斟酌和选择恰当的字、词、句。

语言的鲜明,在于把握事物的个别特征,使用具有鲜明个性化的语言,来刻划典型形象,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把人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语言的鲜明,还在于自然朴素,明白晓畅,不求粉饰,做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语言艰深晦涩,冷僻深奥,就会失去读者。

(四)、生动

语言生动,就是要讲究文采。古人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指文采。浓墨重彩,酣畅淋漓地绘景状物,使文章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如果文章干瘪枯燥,缺乏美感,就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写文章应该注意语言要生动。

要使语言生动,需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具体形象

语言是工具,当作者借助于语言来写人、叙事时,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写人则要求栩栩如生,使人如见其形,叙事状景则要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有时语言的形象化常在一两个词中显示出来,带动了全句,甚至全段。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里描写刽子手康大叔用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递给华老栓。这个“撮”字就是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词。“撮”字的本义是用三个手指取物,那个“鲜血还是一点一点往下滴”的馒头,谁也不会用满把手去握持,所以,将“撮”换成“拿”、“握”、“攥”、“捏”、“持”等字都不能准确贴切地表示这个特殊动作,唯有“撮”字最能表现特定环境下的动作特征。

2、要新鲜活泼 写文章要力戒那些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摒弃“学生腔”,才能使读者读来兴趣盎然,喜闻乐见。

语言要新鲜活泼,首先必须掌握丰富的词汇。词汇丰富,行文就能挥洒自如,左右逢源。要适当运用成语、谚语、俗语、文言文、古典诗词等。这些词语言简意赅,适当穿插在文章中可使文章明白晓畅,活泼生动。

其次,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言新鲜活泼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喻、比拟可以使事物更加鲜明,排比、对偶可以使文章更具气势,夸张、反问可以渲染气氛,层递、反复可以增加力量,等等。

第三,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各种句式。在汉语里,从语气上区分,有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从语法上看,有长句、短句、肯定句、否定句、整句、散句等。要注意整齐句(对偶、排比等)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的交错搭配,使文章跌宕起伏,摆曳多姿。

第四,要和谐匀称。语言除掉意义之外,还应该注意声调的和谐和音节的匀称,形成抑物顿挫的自然节奏,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可以使语势通达,语义连贯,语气顺畅。

应该指出的是,上面所讲的四点,实际上是分不开的。在写作实践中,它们也是经常融合在一起的。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才予以分别说明。

第五章 表 达

表达,指语言的的表达方式,就是借助语言文字表达事物和事理的手段。 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在应用文中,使用得最多的是叙述、说明和议论。

一、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

叙述是把人物的活动、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达出来。它是写作中运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凡是需要交待过程、显示发展、反映变化的地方,都要用叙述。

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这是叙述的六个要素。有时根据内容的需要可以省去原因或结果,但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这四个要素是必须具备的。

叙述可分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两类。概括叙述也叫略叙,是对事件主要过程作扼要介绍的叙述。具体叙述也叫详叙,是一种再现事件中的主要细节的叙述。在写作中,二者是经常结合使用的。同为根据表现主题、人物或事件的需要,有些事件可作概括叙述。但是,如果只有概括叙述,而没有具体叙述,文章就会显得空泛,流于概念化。如写一篇调查报告,往往是概述一般情况,然后再举典型事例加以说明。这“一般情况”就用概括叙述,内容要简明扼要,而这“典型事例”则用具体叙述,尽量做到具体、详细。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结合,就是点面结合,一般与典型结合。

(二)叙述的方法 叙述的方法主要有四种:

1.顺叙 顺叙,是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用顺叙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顺叙的优点是首尾圆合,来龙去脉清楚,比较容易为读者理解和掌握。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平铺直叙,容易写成“流水帐”。所以,使用顺叙时要注意材料的取舍、叙述的详略,不可平均使用笔墨。

2.倒叙 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放到文章的开头进行叙述;或者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最动人的一段提到开头写,然后再从头叙述。

倒叙的优点是行文活泼,能造成悬念,所以有人称其为倒悬。在运用倒叙时,一定要有表达上的需要,决不能为倒叙而倒叙。同时,要注意交待清楚倒叙部分的起讫点,从顺叙到倒叙,从倒叙又回到顺叙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过渡自然。否则,就显得突兀,令人迷惑。

3.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过程中插入的另一段叙述。这段叙述使原来的叙述暂时停顿一下,当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原来的叙述再进行下去。

插叙和倒叙,如果从形式上看,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区分它们要从全文着眼。如仅仅把事件的某个片断提到前边,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叙述,那是倒叙;如果全篇是顺叙的,插入的一段叙述,只是一个片断,并不影响全文的叙述安排,就是插叙。

恰当地运用插叙,可以补充介绍人物事件,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叙述有断有续,有张有弛,显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而要用好插叙,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保证主线突出,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

4.分叙 也叫平叙,就是分头叙述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一般是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用俗话来说,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分叙可以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而要用好分叙,除了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以外,还要把事情发生、发展的起讫时间交代清楚。

(三)叙述的人称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的立足点在文章中的表现。对于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确定的立足点,是无法把它们叙述清楚的。

叙述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分。

第一人称的叙述,即作者以参加人、见证者的身份出现,以“我”或“我们”的口气进行叙述。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能增加文章的真实感、亲切感,便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这种叙述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凡叙述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内容均不能写。

第三人称的叙述,即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以局外人、旁观者的口气叙述,称文章中的人物为“他”(或“他们”)。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灵活自由地反映客观内容,所以,多数文章都用第三人称来叙述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发展经过。用第三人称叙述,缺乏第一人称叙述的那种亲切感,也不便于作者抒发感情。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有些作者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增强读者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叙述的人称是以叙述者的立足点确定的。在有些文章中,可能出现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但那并不是第二人称的叙述。我们只要研究一下叙述者的立足点,就会发现不是第一人称,就是第三人称。所以说,第二人称的叙述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在一篇文章中,叙述的人称必须统一。如需要转换时,必须在转换处交代清楚,要有适当的过渡,以免造成混乱。

(四)叙述的要求

1.头绪清楚。叙述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就必须抓住主要线索,安排好各条次要线索,这样才能使叙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把握所叙的内容的全局,其次要精心构思,合理安排全文的各部分,才能使叙述头绪清楚。

2.交代明白。叙述时,必须把叙述的各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交代明白。当然,这些要素,根据文体的不同和表达主题的需要,可以有所取舍,不能生搬硬套。但该交代的一定要交代清楚。同时,交代的方法,可以灵活掌握,或直接交代,或间接说明。总之,只要能交代明白就行了。 3.详略得当。叙述必须详略得当。这就是说,不能主次不分,不能平均使用笔墨,要有重点。在文章的关键处,要详写,可以铺开陈述,浓笔渲染,次要的地方,该略写,或简略叙述,或一笔带过。而考虑详略的原则,是表达主题的需要。所以,处理的好详略,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更好地表现主题。

二、说明

(一)说明的含义

说明就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解说事物、剖析事理,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或把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解说清楚。

说明的目的是对说明对象进行解释和说明,因此,它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不能带有说明者的主观色彩和个人好恶倾向。 说明最显著的特点是解说性。只有解说,没有描述,这是说明与描写、叙述的区别;只有解说,没有评论,这是说明与议论的区别。

说明在应用文中运用很广泛。

(二)说明的方法

说明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 1.定义说明

定义说明,是用精炼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性的解说。定义说明是以判断的形式表现的,例如,“人是能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

定义,分为“被定义者”——即要明确的概念,“定义者”——即用来揭示被定义者的内涵的概念。定义要正确,就必须使定义者与被定义者的外延相等。

2.介绍说明

介绍说明,又叫概括说明,就是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对事物作比较全面的介绍。介绍说明是一种基本的说明方法,通常用它来介绍人物、地理概况、科技发展情况、书籍内容及名胜古迹等。

3.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作比较,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现象、本质、特征、规律。

比较说明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同类事物相比,一种是异类事物相比。但不管用哪种方法,用来相比的事物必须同所要说明的事物有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用来相比的事物应是人们熟悉的,容易理解的。 4.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即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事物。这种方法可以把复杂或抽象的事物或事理说得清楚、明白。举例说明要注意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5.分类说明

分类说明是根据事物的性质、用途、形状及关系等,把事物分成几个类别,然后分别加以介绍的说明方法。

运用分类说明可以把纷繁的事物梳理得清清楚楚,使人易于理解。应该注意的是:给事物分类时要准确掌握分类的范围和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应按一个标准,不可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标准分类,也不能中途变换标准。

6.数字说明

数字说明,就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和事理,有许多事物可以从数量方面显示出它的特征和本质,所以数字说明法应用也很广泛。运用数字说明要注意数字的准确性。

7.图表说明

图表说明,是运用图、画、照片、表格、符号以及由符号组成的分式等来说明事物和事理。运用图表说明,可以化繁为简,节省许多文字,收到“文约事丰”的效果。

8.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就是引用有关的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来充实说明的内容,或者作为说明的依据。引用得当,可以使文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

(三)说明的要求

1.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任何事物都有其独自具有的某些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它与其它事物,特别是同类事物区别开来,但是有些事物,仅从现象上说明它的某些特点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本质上作进一步的说明。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和本质,才能解说得清楚而深刻。

2.作者要保持客观性

在说明时,作者是不能象记叙、议论时那样发表意见的,作者必须置身事外,使说明绝对客观地进行,不受个人感情好恶的影响,保证说明的科学性。

3.文字准确、浅显、详尽

说明是要把客观的事物和事理告诉读者,因此,文字应力求准确、浅显、详尽,使人容易理解。

三、议论

(一)议论的含义

议论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直接表明自己的见解和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是文章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文章中使用十分广泛。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的三个基本要素。

论点,就是在文章中加以阐述和说明的基本观点,它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点又是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中心论点应能统摄分论点,分论点则必须围绕并服务于中心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价值所在,因此,对论点的要求是:正确、深刻、鲜明、新颖。

论据,就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根据,是议论的基础,它解决“用什么证明”的问题。论据可以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大类。事实论据可以是具体事例,也可以是概括的事实、还可以是统计数字之类;理论论据包括数字、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一般原理外,还包括那些长期生活实践中概括出来,被公认的谚语、俗语、典故等。事实论据是构成论据的基本因素,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结合使用,才能更加有力地证明论点。对论据的要求是:真实、充分、典型、新鲜。

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的作用在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论证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所以,对论证的要求是:要合乎逻辑,正确地使用各种推理形式,合乎相应的推理规则。

(二)论证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立论和驳论两大类。 1.立论

立论即证明,就是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并且以确凿的事实和充足的理由,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证明,最基本的方法是归纳法、演绎法和类比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例推论出一般规律的论证方法。

演绎法是从一般规律推论到个别事物的论证方法。演绎法和归纳法是互为补充的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方法,写作时它们往往是交错使用、互相配合的。 类比法是从个别推论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即根据已知的事物的本质推论出相类似的事物的本质。

证明方法除上述的以外,常用的还有例证法、引证法、因果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反证法、排他法等。

2.驳论

驳论就是用事实和道理驳斥对方的错误观点,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反驳,可以驳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

反驳论点,即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争论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观点的对立,因此,论点是主要的反驳对象。反驳方式有直接反驳法和间接反驳法两种:

直接反驳法就是用事实和道理从正面直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

间接反驳法则是从侧面或反面来驳斥对方,常用的有归谬法、反证法等。归谬法又称引申法,即对错误论点做顺水推舟式的发挥,以充分显示其荒谬;反证法是证明敌论在对立中无法成立,从而证明与此论点相对立论点的正确。 反驳论据就是证明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从而证明其论点也不能成立。需要注意的是,驳倒了论据并不等于驳倒论点。论据虚假,论点也可能是正确的。如果认为对方论点也是错误的,则还需进一步论证。

反驳论证就是揭露对方推理论证的错误,也就是驳斥对方提出的论据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但有时也有论证不合逻辑而论点并无错误的情况,要反驳其论点,还需举出充足的论据来证明其论点的错误。 以上几种反驳方法,在文章写作中往往是结合起来使用的。反驳,无论从哪个途径入手,都要抓住要害,深入分析,充分说理。反驳论据和论证,最终还是为了驳倒对方的论点。

第三篇:写人文章的叙述顺序

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有一定的顺序,这就是叙述的顺序。 理清写人文章的顺序要注意两方面内容:作者常常先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反映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再选取具体事例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阅读时应注意:

1.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2.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形象。

第四篇:几种文章的写作顺序区别

答:

一、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我们读过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二、说明文的顺序安排一般有这样的几种:(1)假如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的,就采用“时间”顺序,可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2)假如是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的,就采用“空间”顺序。可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等。(3)假如为了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就以“程序”为序,

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4)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辑”顺序:一般按照因果、主次关系来安排。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议论文无所谓顺序问题。一般看论证的过程。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第五篇:砖混结构施工顺序(范文)

砖混结构施工顺序

1、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顺序

施工放线——基槽开挖——检查轴线、标高——浇垫层砼——养护——砌条型基础——地圈梁

2 、主体结构施工

砖砌体砌筑——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构造柱、圈梁模板施工——板模板施工——板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西安游玩攻略大全下一篇:网站主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