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阅读答案

2022-11-23

第一篇:永远的丰碑阅读答案

祝福永远是美好的阅读答案

①记得当年每一位姐姐结婚,我都很难过。说实在的,我舍不得她们出嫁,可是,一旦她们披上了嫁衣,我便装出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并祝福他们“____”(填一个成语) ②我奶奶早已年逾八十,明知道她不可能长生不老,可是,我在她每年生日都祝福她老人家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祝福的话)

③几位朋友合伙开了一间咖啡屋,明知道做生意会有亏本的可能,但在开张那天我还是真诚地祝福他们“祝你们生意兴隆!”

④我明白自己的话不是灵丹妙药,但每次去医院探病,总忘不了对病人说上一句“_________________”(填一句祝福的话)

⑤我明白人生不会万事如意,但每年春节去拜年,我都把一声声的“万事如意”送给我的亲戚朋友们。

⑥祝福永远是美好的。

⑦当然,我道一声“祝你幸福”,别人未必就能幸福;我道一声“祝你健康”,别人未必就能健康;我道一声“祝你成功”,别人未必就能成功。毕竟,祝福并不能改变现实中的什么,但总可以令这个世界变得更温馨吧?我觉得别人永远需要我祝福,给别人一份祝福,便等于给别人一个希望,生活是离不开祝福的。

⑧我祝福别人,别人也常常祝福我:每年的节日和生日,我都收到无数的祝福,那些祝福来自一封封书信,来自一张张贺卡,来自一个个电话,来自一份份礼物。感谢朋友们的祝福给我的生活抹上一层缤纷的色彩。我想,假如没有祝福,多彩的节日就会变得(),热闹的生日将变得()。

⑨我愿把无尽的祝福献给我的朋友们和所有需要祝福的人,同时,我也需要你们的祝福。 ⑩只要天在、地在、人在,祝福便永在。

1.按要求在短文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

2.将第⑦段中的“未必”改成“并不”可以吗?为什么?

3.概括全文的内容。

4.这篇文者的中心是:()a.第⑥段b.第⑨段c.第⑩段d.第⑦段最后一句 最佳答案 1.百年好合暗淡无光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冷清无比

祝你们早日康复

2.不能,因为“未必”是指有可能,而“并不”指完全没可能

3.写了祝福的美好和祝福带来的快乐

4.d

第二篇:永远的丰碑

——《亮剑》观后感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便是‘亮剑’精神,也是中国军人的军魂。”这一段铁骨铮铮的话,出自近期央视热播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中,是主人公李云龙在军事学院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之军魂的总结。电视看到了尾声,令人感慨颇多,李云龙几乎没有文化,性格粗暴,爱说脏话,但又极为豪迈,善于指挥,拥有天马行空般的作战想象力,直率、粗糙、无矫饰、心底透亮,有一颗赤子之心,他的部队在他的带领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是我们的军魂,首先他体现了一种魄力和勇气,人们常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何谓勇者,勇者不仅仅是指那些敢于直面敌人炮火的革命英雄,同时也是指那些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发展的人。在战争年代,两军对峙,双方争夺的是阵地,退一步就等于是把自己的阵地让给了敌人,也等于是把胜利的希望让给了敌人。正因为解放军在敌人面前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才将鬼子赶出了中国,把国民党赶出了大陆,成为真正的勇者,成为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其次,他体现了一种大气,一种豪气。古语有云: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从古至今的成大事者,没有人是因为算计个人的得失而成为伟人的。他们总是为了一个信念、一个目标去努力,到最终他们得到的东西也都是水到渠成。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是难以做成大事的,因为他把所有的精力全都用在了细枝末节上,而忽视了全局的统筹规划。如果李云龙每打一次仗就计算自己到底能得到多少钱,会升官几级?那么他不但不会取得一场又一场战争的胜利,恐怕早成为敌人猛烈炮火下的牺牲者。因为计较这些个人利益的得失会让他失去理性的判断能力,更会让他失去一帮为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为在个人与全局利益的天平上,总是添加个人利益的砝码,天平就会失衡,也会使人的心胸变得狭窄,心胸狭窄的人是不会赢得与他共事者的尊重和肯定的。然而最终李云龙成为了将军,这并不是他苦苦争夺来的,也不是他计较个人得失计较来的,而是他做过这么多事情之后,公道自在人心,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他应该得到的东西。再次,“亮剑”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壮志豪情。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做人应当有志气,解放军的志气是赢得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正因为凭借这一点,我们的解放军在装备差、敌我力量悬殊,用“小米加步枪”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任务。

其实中国古代,有一种十分盛行的“隐士”文化,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适逢乱世,他们为社会制度黯然神伤,悲天悯人,同情百姓,但就是少了一点牺牲和亮剑精神。从来不争取,鲁迅先生反思国人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话确实是事实,我们就是少了亮剑精神;古往今来,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很多知识分子饱读诗书,但是很可悲的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却数不出几个。像谭嗣同这样为革命呐喊和流血牺牲的人确实很少。灿烂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少像孔乙己这样的人,这难道不可悲吗。就算是在今天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人们在职场里,在仕途上也没有想说就说的时候,该你的依然没有争取的情况,我们依然缺少了那一份亮剑精神,于是李云龙成为了人们心底里感情释放点。!

总而言之,“亮剑”精神是一种敢于战斗,永不服输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就不会叫苦连天;“亮剑”精神是一种坚毅果断、契而不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更大的工作潜力;“亮剑”精神是一种谋定而动、坚决执行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战胜困难;“亮剑”精神是一种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才能集团队智慧,重拳出击;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团队才能始终保持一种气势,勇往直前。《亮剑》中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面对任何困难和敌人都永不言败的精神,对事业的执着、忠诚和高度的执行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应用于生活、学习上,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所向披靡,成为真正的钢铁长城了

班级:14应电3班

姓名:孙鹤

学号:14230850

第三篇:永远的丰碑20090506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来园谒陵。 杨国华 张学坤

1950年,古老邯郸的发展史上又增添了厚重的一页。

10月21日,移葬左权将军暨诸烈士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落成典礼纪念大会隆重举行。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典礼,参加大会的既有政务院、军委总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华北军区,又有河北省人民政府、平原省人民政府的代表以及烈士亲属。

这是一次共和国的祭典,朱德、邓小平、刘伯承、罗荣桓、傅钟、肖华以及中共中央华北局、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交通部、教育部、中科院、最高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妇联、《人民日报》社,以及张霖之、李达、陈赓、宋任穷、蔡树藩、陈锡联等单位和个人送来挽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来唁电,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长谢觉哉剪彩并宣读《祭文》。

一、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连

邯郸位于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北望京畿,南眺黄河,西依太行,东据平原,是历史上著名的“四战之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中心,边区政府的首府。晋冀鲁豫边区创建于1937年,1948年与晋察冀边区合并。11年间,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曾经历了千万次浴血奋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野蛮的扫荡和蚕食,击退了国民党军队大规模的挑衅和进攻,消灭了数以百万计的敌人,成千上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流血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永远纪念他们,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举行的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以“七大”名义召开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的决定。大会闭幕后,“七大”代表及延安人民代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酝酿抗战胜利后建立烈士陵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为建立陵园题了词,并委托参加大会的代表转交边区有关部门。于是,建立烈士陵园便成了全区党政军民的一项重大任务。

1946年3月19日,晋冀鲁豫边区第一届第二次参议会在邯郸市隆重开幕。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在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立烈士陵园的问题,即被列入大会议程。30日,大会对建园问题结合优抚工作进行了讨论表决,同时确立了建园地址。决议通过的当天下午,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和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副政委薄一波等偕同全体参议员到预定地点———邯郸城南郊原日本东亚神社遗址上举行破土奠基,刘伯承司令员挖了第一锨土,并发表讲话。

建造一处规模宏大的烈士纪念建筑物,就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说是十分艰难的。据烈士陵园老员工、今年83岁的宋秉忠老人回忆,当时特聘请了著名画家邹雅负责工程的总体设计,由他先画出一个外观效果图,然后再由匠人们边施工边进行土木结构设计。

然而,仅隔了3个月,国民党政府便对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首当其冲,成为进攻的重点。战争中,纪念建筑曾两次遭到飞机轰炸,将左权将军墓前70米处炸成深坑。为了支援解放战争,减轻人民负担,1947年初,烈士陵园主要工程停止修建。当年,解放区军民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开始实行战略性大反攻,9月,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为了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决定在陵园南面建立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和单人墓穴。

1948年春,解放区不断扩大,晋冀鲁豫边区由战争转入和平建设时期,政府又拨给小米50万斤,冀钞16000万元,恢复了施工。但是,由于铁路运输不便,建筑材料难以调运,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等主体建筑仍不能着手修建。为此,经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批准,修了一条从武安县牛洼堡村一直到烈士陵园的小铁路,解决了石料运输问题,为日后全面施工创造了条件。

1949年春,全国各大城市相继解放,革命胜利已成定局。在胜利的凯歌声中,陵园开始了全面施工。2月5日,华北人民政府民政部来函,决定将左权遗骨移葬陵园,并请朱总司令题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陵园直属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内务部领导。

二、中国烈士纪念地之最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为纪念牺牲在晋冀鲁豫地区的原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一二九师暨晋冀鲁豫军区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是我国建设较早、规模较大的一处革命烈士纪念地,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浓缩史,堪称中国烈士纪念地之最。位于人民英雄纪念墓西面的四·八烈士阁,是根据陵园筹建委员会负责人刘伯承和邓小平提议,为纪念1946年4月8日因从重庆赴延安的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

难的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修建的。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新四军领导人,毛泽东曾当面称他为“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据陵园管理处副研究员阳双承介绍,修建四·八烈士阁时并没有刻意设计,但建成后人们却发现,俯瞰烈士阁,恰是一个飞机的形状。这应该解读为天意,还是说成历史的巧合?

人民英雄纪念墓东面长眠着的左权将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也是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墓前牌坊上的“人民共仰”为谢觉哉所题,牌坊下汉白玉石碑上的“左权将军之墓”为周恩来所题,墓旁还有朱德的挽诗和彭德怀撰写的墓志。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以其较久的发展历史,宏伟的园林建筑,丰富的陈列内容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聂荣臻、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为这里题词赋诗,周恩来、刘伯承、林伯渠、罗荣桓、徐特立等为各纪念馆、堂、碑、阁题名,留下了珍贵的墨宝,这在全国的烈士纪念地中是屈指可数的。

建国以后,党和国家许多领导人来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谒陵、题词留念,或应邀而作,赋诗抒怀,缅怀革命先烈,颂扬他们的献身精神。

中央领导同志对陵园珍藏的大量题词极为重视。1996年3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同志在参谒后,提议应建一座题词碑林。题词碑林的建立,无疑将成为中国革命烈士纪念建筑中的又一胜景。

三、 风物慰先者 光彩照后人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刚动工修建时,朱德等就再三叮嘱,要把烈士陵园建设好,让烈士有一个安息的地方,让生者也有一个纪念缅怀的场所。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董必武等“往来邯郸道,数度谒陵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周恩来、江泽民、李鹏、万里、聂荣臻、邓颖超、薄一波等先后来园参谒,亲笔题词,并对陵园的建设做了重要指示。

5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陵园愈来愈凸显出她的人文价值。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宣部和国家旅游局等13部委确定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园以来,先后有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日本、美国、前苏联、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友人前来参观拜谒。据初步统计,每年清明节期间,来自河南、山西、山东及省内拜谒的达20多万人次,每年前来参观、谒陵的达45万人次之多。

市历史学会副会长、烈士陵园副研究员尚荣生从学者的角度认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记载着中国革命历史和边区发展历程的象征性建筑物,作为历史的见证,她向人们讲述着从边区创建发展到结束的演变过程和无数人的流血牺牲;作为邯郸红色文化很重要的载体,她不仅丰富了邯郸历史文化的内涵,也成为一个品牌,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和文化品位。可以预见,伴随着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烈士陵园将越来越成为邯郸历史文化的一抹亮色,成为一座万世仰慕的不朽丰碑。

第四篇:主题征文——永远的丰碑

“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主题征文

题目:永远的丰碑

作者:黄 鹏

学校:苏生小学

永远的丰碑

黄鹏

芜湖市无为县汤沟镇苏生小学六年级

雷锋,他是谁?

他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七岁就成了孤儿。但他并没有被生活和困苦压倒,没有愤世嫉俗,在新中国的培养下,他努力学习,奋发向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士。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年仅22岁的他却在工作中意外地牺牲了,留给世人的是遗憾和不舍。

雷锋精神,它是什么?

它是衣服破了缝补又缝补,从不舍得花钱为自己买件新衣服;它是把自己省吃俭用存下的钱物,毫无保留地捐献给国家和需要的人,却不愿留下姓名;它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主动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却从不要求回报;它是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去努力工作,从不喊苦喊累„„

对我来说,雷锋并没有离开过,他一直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对我来说,雷锋精神从未过时过,它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向上。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每当我唱起或听到这首歌就会心潮澎湃,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便会浮现在眼前:卖血帮助藏族孤儿上学的孔繁森,烈火中永生的赖宁,倾囊相助凝聚大爱的郭明义„„

在我的身边也有“活雷锋”,我班的劳动委员——李妍,就是一名活雷锋。她如雷锋叔叔一样,是那样的热心,那样的无私,那样的体贴。犹记得是去年冬 天。那一天早上,天气十分寒冷,北风呼呼地怒吼着,路途中的河水都结了厚厚

的一层冰。不巧那天我值日,要清扫班级责任区的垃圾,不想我刚扫了一会儿,还未等我感到暖和,布满冻疮的双手已是疼痛难忍。正当我感到难过之时,我的身后突然传来了“唰唰唰”的扫地声,我扭头一看,原来是我班的劳动委员——李妍,她正在冷风中帮我清扫责任去呢。只听她大声地对我说:“别看了,有什么好看的。”她的语气是这样的生硬,但我却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最终在她的帮助下,地很快扫好了,而且扫得特别干净。

其实雷锋随处可见。一天中午,我看到我班的王娟,背着一个包袱,手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盛着一些生活用品,后面跟着一位一瘸一拐的老大爷。我原以为那是她爷爷,所以没有多想。可不一会儿,我发现她不是朝家走,而是向敬老院方向走去。我正纳闷时,刚巧旁边走来一位四年级的小同学,我一打听,才知道那位老大爷是敬老院的一位孤寡老人。他带着被褥和生活用品要去敬老院,在路上被王娟看到了,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今天,雷锋精神的学习传递到了我们这一代。相比于雷锋,我是如此的幸福,有爱我的父母,衣食无忧,有明亮的教室和关心我的老师,有遇到困难热心帮助我的同学,我有什么理由不去敬爱我的父母,不去努力学习呢?相较于雷锋身上传出的精神,我的身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有什么理由不向他学习呢?

雷锋,你是我前进的灯塔,奋斗的源泉。此时,我想对你说: 二十二年写辉煌, 半世余载美名扬。 一片赤诚凝大爱, 今昔英雄放光芒。

评语和推荐意见:这篇文章,小作者一开始利用两问两答,很好地介绍了雷锋的一生,对雷锋精神进行了阐释。在对雷锋精神进行解释时,并没有拘泥于一些表示高尚品德的词语,而是呈现了一个个画面,引人深思。由雷锋联想到身边的人时,过渡自然,对所选事例的把握较恰当,寥寥数语,写出了一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小雷锋”。文章的结束处,是小作者自己写的一首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这篇文章语言简练,语句流畅,过渡自然,是一篇较好的习作。(指导老师:朱金花)

芜湖市无为县汤沟镇苏生小学(邮政编码:238311) 电话:0553-6677551

第五篇:延安——心中永远的丰碑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更是中华民族不朽精神的象征,半部共和国的历史在这里演绎,民族精神在这里传承。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名字符号在这里响彻中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有幸参加了由集团党务部组织的“红色之旅-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活动,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历史的足迹,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我有幸品读这部史诗,去品味她的博大精深,感受她的兼容并包,并接受她的精神洗礼。也非常感谢由由集团党务部组织的“红色之旅-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活动,重走革命路,重走革命历史的足迹,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接受红色教育,让灵魂得到升华,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此次活动给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与信心。

虽说是新同志,但是对于我党的奋斗历史早就了然于心,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灿烂的光辉。1931年以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在陕甘宁边区和陕北领导游击战争、创建革命根据地,使陕北这片大地上处处闪耀着红色的光芒。

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一次又一次的把对于延安的意象像胶片样过滤。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奔驰在通往延安的高速公路上,车内我们自我介绍、拉红歌,活动的有声有色,当车子向延安驶进时,车上的同志们都激动起来:宝塔山、清凉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带我们,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陌生,却也那么的熟悉。陌生在那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熟悉在那巍峨的宝塔山、那清凉的延河水,仿佛不是第一次看见一般……延河大桥则如长龙横卧于宝塔山的脚下,宝塔山和延河大桥共同构成了延安一道亮丽的风景。仰视那傲然耸立的巍巍宝塔,心中热血沸腾,久久无法平静,宝塔千百年如一日屹立于此,看世间风云变幻,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的航程,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卓越功勋,成为人民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5月28日,我们参观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当年的窑洞还在,当年的陈设也还在,毛主席开垦的菜园,已泛出新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了保持我们党纯洁性和先进性,他们在这里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封锁和围剿,他们在这里发动了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做到了丰衣足食,自给自足;为了使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他们在这里创办了抗日大学,为革命培养了无数精英人才;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他们在这里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参观了这些简朴、简陋、珍贵的革命历史展览,使我们感觉到了我们党曾经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的艰难险阻,感受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

参观完革命旧址,我们参观了革命历史纪念馆。在纪念馆的序厅,“1935-1948 延安”的巨型浮雕前,我们唱响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东方红”两首歌,嘹亮的歌声响彻纪念馆,而此刻我们的眼眶也湿润了,我们的歌声也获得在场游客热烈的掌声。幸福、感动、激动……复杂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参观时,导游告诉我们,由于当地农作物一年中只有10月才能收获,因此当地的菜价比肉价还要贵,也难怪我们吃饭时,每桌都少不了几盘是“洋芋蛋蛋”的身影,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延安的物资仍然很匮乏,很难想象当时那个年代人们是怎样的一个生活……延安不是“安乐窝”!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延安是一片“乐土”,那些来自城市的青年纷纷奔赴延安,或许就是怀着“乐土乐土,原得我所”的信念而来!在那个时代,延安更是民族希望的象征,更是追求全民族解放的人们所向往的地方!在那个时代,难道还有比救国救民更为迫切的需要吗?还有比救国救民更高尚和伟大的事业吗?延安无疑是酝酿着这样的希望的!这就是它那样具有标志性和吸引力的原因!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可歌可泣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积累,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

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崭新表现。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此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延安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还要将延安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并努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当然,在我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何尝不需要这样一种延安独有的精神呢?也要时刻以党员的要求来鞭策自己,坚持理想和信念,认真、细致的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慎独,慎思,慎事。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电子公司党支部:刘宁

上一篇: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下一篇:英语复习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