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永远杨绛答案

2023-03-25

第一篇:人生没有永远杨绛答案

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

想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也只有在想你的时候才会显得那么孤独而美丽……

初冬的夜心里有点潮,静静的听着自己的呼吸声,静静的想你……

似乎已经好久不曾听你唤我一声“姑娘”了,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称呼了。可我却想念那个称呼了,似乎像梦境般的出现过。其实知道你从未将我放入过你的心底,却还是那样执着的想念着你。

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是我们忘不了的,与时间,记忆,人和景都没有关系。因为爱过,所以长久的留在脑海中。即使会模糊,都会有烙印,深深的印在心底……

一直以来都掩饰着对你的思念,思念的越深疼得越厉害。这是我无法控制的。爱情有点雾,雾散了会留下露珠,这露珠会撒在心里,伴随着阵痛,这种阵痛会让我们成长。

记忆里的天空,无风、无雨,平平淡淡的日子,简简单单的生活,欢笑时刻挂在脸上;纯的梦幻、纯真的无暇,一直牵着手,走向永远。每天醒来,都会去镜子面前,看着梦中遗留的笑容,心中默念,我的时光,庆幸有你。

人生没有永远的爱情,没有结局的感情,总要结束,不能拥有的人,总会忘记。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再深的伤口总会痊愈。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你不可以坐在坎边等它消失,你只能想办法越过,人生没有轻易的放弃,只要坚持,就可以完成优雅的转身,创造永生的辉煌。这些道理自己真的明白,可是,此刻,依旧还是那么的想念你。

记忆里的时光,轻风吹过,充满着激情的岁月。好似遥远前世的约定,我轻声在你耳边轻喃,你是我永远的牵挂。

天空依然无风、无雨、只是所有一切慢慢灰色,也许依旧笑容满面,却是泪的苦涩,模糊的视线中,幻现着洁白的身影,对你的思念依旧存在。我没有很想你,只是在每天早上醒来,看看有没有你发来的短信。我没有很想你,只是听歌时,会被莫名的歌词击中,脑海里出现短暂的空白。我没有很想你,只是想看看你的样子,听听你的声音。

看过我文字的人,似乎每个人都问我。真的有你这个人存在吗?我总是笑而不语,其实从神情看,她们似乎都已经知道了事实。很庆幸,我把你留在了我的文字里,如果没有未来,我也会用文字美丽我们的曾经及未来。似乎对于你的爱及想念,我太过于执着。

我一直认为你是我生命中的启明星是我航程中的探照灯。我们之间的回忆已在心底深深烙印让我们忘记彼此除非我们能忘了自己。或许我一无事处,你天真纯洁的那段时光建立的感情是最真的!这也是我把它放在心底深处默默封存的理由吧!

人生是一条寂寞的长廊,心总是在偶然与必然之间找到回声,找到无奈,找到伤感。我想这也许是真的吧!毕竟我恍惚之间所经过的心声竟与此如此的相似。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我好想可以心止如水,有一片静静的天空不抗不争;直面恩怨情愁,人世苍凉;不随波逐流,在一个人的世界深深思索。让生活归于平淡。秋时我在外奔波做市场看到片片的落叶,想起那句叶的离开是风儿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曾挽留,心底难免有些惆怅!那是一种隐隐约约的痛。或许,我仍然 要独自奔波却无法抚平那兔跳的归心! 从毕业到现在,近7年的时间。可就在这长长的路途中,没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就是有时真的,真的好想你所以我会尽可能的利用一切能见到你的机会去见你一面,看你一眼!即使你从没为此感动过!好想停下脚步,深深沉湎,但身后却没有了归途,这就是人生的无奈!淡淡的哀愁,有谁能懂?花开是一种绚丽,花落是一种销魂;在静谧的夜晚我总是会想很多很多。我想我仍然走不出爱的宿圆。却也走不出现实无奈的圈。

在山豪迈,在水温柔。在你我转身的瞬间,就已注定我要背负一世感伤,茫茫旅程为爱漂泊。哪怕这只是单厢情愿,因为有爱世界才如此的美丽。爱过,也无遗憾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并不见呢喃的燕子,只见那无边的落叶,和即将到来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心,如止水。在静寂的天空,俯瞰尘世的苍凉。那无法抹去的伤痛,那已结痂的疤痕,已被时光磨去了痕迹,仿佛沙滩上的足印,再也不见了痕迹。再不会隐隐地痛,亦不会在午夜梦回时突然惊醒,让泪湿了枕头。那些零零星星的回忆,那些曾经的心动的感觉和淡淡的哀愁,都随青春的翅膀,远远飞走,澄净的天空,再不见半点阴霾。花开时美丽,花落时销魂。待到无心时,就只有欣赏,让眼半睁半闭,人半梦半醒。静观这红尘曼舞,细听这流年沉醉,心不动,意不飘。

是谁说:叶的离开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曾挽留?风追得缠绵,叶离得潇洒,树也不曾挽留,只有当面真诚地微笑,静静地面对,而心却见一次痛一次。也许还爱着,也许是不舍,也许是心有不甘,也许并不曾淡去。但心分明会痛,隐隐的一痛数天。分明是说好的,分明是自愿的,分明是深思熟虑过的,为什么当面笑,背后痛?是为了面子的虚荣?是为了维护尊严的潇洒?是为了掩饰心底的不甘?也许什么都不是,爱了就会痛,除非没有爱过。酒喝多了,就会醉。爱过头了,就会伤。谁有千杯不醉的酒量?谁又练出了爱过了不会痛的绝世神功?也许只有风流浪子。

是谁说:爱是生命的启明星,是人生的探照灯?那照亮过你夜空的人,又去了何方?那你曾经照亮过的人,又在何处哭泣?也许已正在她爱的人的怀里缠绵,也许已花落人亡两不知。谁又是最后的赢家?谁又最后放弃了所有?岁月是幽深的小巷,谁又能从中找回点什么?是遗落的钟声,是迷茫的足音,亦或只有风的痕迹。回忆是沉寂的小院,那尘封的往事是小院里的繁花,花儿上的蜂蝶,依然在昨天飞舞。我心无痕,谁能看见明镜上的花影?我心无尘,谁能读懂虚空里的幻象?我心无言,谁能听见庄子睡梦中的蝶语? 曾记那个雨后初晴的下午,你在秋日的阡陌,款款走来。雨后的清新,淡淡的诗意。你走来,从诗经里,从唐诗宋词里走来,轻轻的,静静的,带着淡淡的纯,带着淡淡的韵,带着淡淡的馨香。那个珍藏在岁月深处的黄昏,是如此美丽。销声匿迹的,是伤痕累累的心,是晃动着的青春的悸动与不安。那斜阳浅浅,余晖脉脉,那收割后的田野,空旷而静美。忘不了那双深情眼,忘不了那静力立不动的倩影。在流逝的岁月里,依然怒放。我那怒放的青春,都已经去了何方?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错,我原是那错里美丽的花。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乱,我是那乱里怒放的芬芳。黄昏明媚而亮丽,渐渐有了忧伤的氛围,渐渐有了颓废的色彩。

谁错过了花期?又带走了芬芳?当余晖爱抚着大地,斜阳摩挲着晚天,花谢了。在潇洒转身的瞬间,我听见花哭的声音。那曾经美丽的怒放,那曾经绚烂的芬芳,渐渐凝结成心底最晶莹的泪滴,流走了。清风拂过,不留一丝一点痕迹。忍痛放弃,忍痛忘记,痛的不是我,是风声。忍的不是我,是岁月。缓缓坠落的秋叶,模糊了记忆,也淡去了伤痛,也许在下一个轮回,也许在岁月的尽头,我仍能看见你,静立成一朵秋菊,任思念洒满回乡的小路。永远被遗忘的风,孤独地吹过,又有谁会记起呢?人生注定要爱很多的人,也被很多的人遗弃。人生注定要被许多人爱,也要背叛很多人。每一段关于爱的遭遇,都会成为最珍贵的记忆。花开时已经开过,花落时已经落过,只剩这秋叶飘零,潇洒随风。

忘了爱,忘了你,忘了自己,在岁月的空寂里,我仍是那不染尘埃虚空,梦醒时开成一朵清静的白莲,无色无香亦无尘。

本文由http://整理发布!

第二篇:读《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有感

读《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有感1

这是一篇活到了101岁的老奶奶写的,她名叫摩西奶奶。书中文字虽少,但其中蕴含的哲理不少。读完后令人回味,感慨万分。

摩西奶奶1860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落林威治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时读过几年书,从事女佣15年。27岁时,遇到了雇农托马斯。萨蒙。摩西,并与其结婚。后重回纽约州,离出生地不远处生活了近30年,开始刺绣。76岁,她因关节炎放弃刺绣,开始尝试绘画。80岁,在纽约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风靡美国。90岁,他的作品在美国及欧洲畅销。100岁,她启蒙了日本青年渡边淳一,后者因她的鼓舞终成一代文学大家。101岁,摩西奶奶去世,时任总统致词,并称其为“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在她去世后,他的画作穿越了国界。从美国蔓延至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给无数年轻人带来最纯净的心灵启迪,受到了不同文化被背景的人们一致的欢迎,呈现出一道美丽世界的文化景观。

这就像她说的: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为你打开成功的大门,哪怕你已经80岁了。是啊,有些人碌碌无为,还不是因为没有上进心吗,没有上进心也不就是因为他不喜欢做这件事吗?

回顾过去,我的生命就像是一天的工作,我因他的圆满结束而满意。我开心而又满足。我认为最好的生活就是充分利用生活所提供的一切。这是摩西奶奶总结的经验。

这本书中,大部分是摩西奶奶的画作。她的画作一般是以古朴恬静的田园生活作为背景。看起来虽没有正规的画家好看,熟练,却让我们感到了童真,田园风光的无限魅力。当你非常近距离地去观赏摩西奶奶的画作时,你会看到画作中精巧的变化、简洁的纹理和混合的色彩,这些色彩的柔和度一起影响着你的视觉。在你的眼中,这幅画的尺度会变大,会让你立刻感受到亲切。于是,美就产生了。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想去追求的梦想,但因为某种原因一直未达到。但不能放弃,我们为什么要去追求?应为我们渴望,因为我们想活得更加多彩,因为我们不想留下遗憾……但又有几人能不留下遗憾?摩西奶奶这一生虽贫穷,虽不太起眼,但,她会去追求之前遗忘的梦想。

还是那句话:做你自己想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为你打开成功的大门,哪怕你已经80岁了。读《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有感2

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翻阅某杂志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这样的话,多多少少的是吸引了我的眼球,也打动了我的内心,于是,终是想探究,这样的人间美言,是出自谁之口,于是仔细查阅,终得知,这是出自《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一书,作者摩西奶奶。

摩西奶奶,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老奶奶,她出生在美国纽约州格林威治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时曾读过几年书,后辍学在家,她的大半生像所有美国家庭主妇一样,忙碌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琐事之中,闲暇之余,摩西喜欢上了刺绣,一直坚持到晚年。76岁那年,因关节炎复发,摩西不得不放弃刺绣,改为绘画。作为个人喜好,她开始在当地画展零零散散地发表作品,慢慢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80岁那年,她在纽约举办了个人画展,引起了巨大轰动,一夜之间,摩西奶奶成为美国画坛的重量级人物。

摩西奶奶,那么大岁数了,仍然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她的作品给人带来正能量,令人心生欢喜,因为她的内心平静乐观,所以她永远是那样的优雅迷人,即使老了,照样活得有魅力,想想生活中的自己,常常觉得已是过了而立之年的人了,似乎什么都晚了,梦想呀,希望呀,也是渐行渐远的样子,偶尔的,因为坐柜时间久了,腰酸的.不能直立的时候,也是会抱怨几句生活的糟糕,以及无奈。其实现在想想,真不该这样,因为最好的生活就是充分利用生活所提供的一切才对。

人之一生,行之匆匆,回望过去,日子过得比想象的还要快。年轻时,爱畅想未来,到遥远的地方寻找未来,以为凭借努力可以改善一切,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到几年光景,年龄的紧迫感和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我们无一幸免地被卷入残酷生活的洪流,接受风吹雨打。但是,正因为残酷的生活,才更能打磨我们的意志力,当你专注于生活的每一天,你会发现,日子似乎是在重复着昨日,而又不同于昨日,比如你依然在柜台接待着每一个前来的客户,可是每天的客户又是不同的,当你办完一笔业务后客户临走一句:"麻烦了,姑娘,谢谢你!"时,内心瞬间温暖无比,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两个本来陌生的人,因为某种业务需要而接触,然后,大家以礼相待,这个世界,因为客户的一句"谢谢",让你突然有了被需要的满足感。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每一天,踏实上班,善待生活,多点正能量,少点抱怨,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就。等到多年以后,我们才不会继续悔恨现在的自己是怎样的敷衍了生活,我们应该为自己真切的活过而感到坦然,淡定,不是吗?

第三篇: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读后感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读后感

(一)

这本书是大器晚成代表摩西奶奶的一部人生哲学随笔。 这是一本励志之作。不是功利地追逐梦幻泡影,只安静地做自己,活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美国101岁老奶奶画家摩西给世人的启示。

摩西奶奶,本名安娜·玛丽·罗伯森·摩西。她在晚年成为美国最著名和最多产的原始派画家之一,因此,摩西奶奶常被当作自学成才、大器晚成的代表。

安娜·玛丽·罗伯森于1860年9月7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一个叫格林威治的小村庄。她的父亲罗素·金·罗伯森是一个农夫,同时经营着一家亚麻厂。从12岁到27岁,安娜·玛丽在附近农场的富裕家庭做女佣,直到她遇到了雇农托马斯·萨蒙·摩西,并与其结婚。

1932年,摩西去照顾患结核病的女儿安娜时,安娜给她看了一幅刺绣画,并让她制作一幅一模一样的。从此,摩西开始刺绣。后来,摩西抱怨关节炎使她很难拿稳针,她的妹妹建议她用绘画替代。不久,摩西就画出了很多她生活中根本用不完的画,绘画成了她的嗜好。

80岁,在纽约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引起轰动,风靡美国。

90岁,她的作品开始在美国及欧洲畅销。

100岁时,她启蒙了日本青年渡边淳一,后者因她的鼓舞,放弃不喜欢的医学,该从事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101岁,摩西奶奶去世,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致讣告词,称其为“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艺术家”。

我想这本书给与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

人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谁明确规定。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

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恰当的时候。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方面具有自己的才能生长点,蒲松龄屡试不第,写作《聊斋志异》却身手不凡;柯南道尔行医无所作为,创作《福尔摩斯》却让世界上最高级的侦探叹为观止;陈景润笨嘴拙舌,却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问题是一个人找准自己的才能生长点决非易事。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75岁以后开始作画,80岁举行首次女画家个人画展。美国学者称这种现象为“摩西奶奶效应”。他们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去唤醒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转化或自行泯灭,这就是所谓“短路理论”。摩西奶奶效应昭示人们认识自己,选择自己,正像格拉宁说的那样:“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千万别让才能“短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生活之路,也是成功之路。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读后感

(二)

刘洋

买这本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书时,以为这是一本摩西奶奶的传记。直到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关于摩西奶奶,这本书介绍的她的事迹并不多,更多的是关于摩西奶奶的>故事带给人们的精神财富。 ,

摩西奶奶心目中,画画实在没什么高深莫测的地方。她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回忆来作画。 这本书中展示了她很多出名的画作,每一幅画都能给你带来一份 平和与纯真 、 静谧与和谐。只看那些色彩柔和的画,你甚至想不到这是一个高龄的农妇画的,你很少能看到那种所谓的与命运抗争的东西。

因为喜欢画画,所以画画。千金难买我乐意! 她的画就没有那么功利;她没有上过专业课,所以她的画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是最原始的本心的体现。所以,她即使在成功以后,也并没有觉得画画多么了不起。

摩西奶 奶说“ 做你喜欢做的事 , 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 。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想想,我们比起当时的摩西奶奶是多么的年轻呀, 所以,做你喜欢的事情就对了。让生活慢下来,细细体味生活中的浪漫和美好,把心中的爱和>温暖传递给他人,你会发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凡的事原来是那么生动!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读后感

(三)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有人总说:“已经晚了”。实际上,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于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摩西奶奶从80岁开始学习绘画,她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其实,绘画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保持充实。”

我非常欣赏和敬佩摩西奶奶,欣赏的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敬佩的是她对待生活的坚持,始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生命每一刻的>幸福。

很多时候,当我们想做一件事情,都会有所顾虑,担心来不及,其实绝大部分可能是因为我们急功近利的心态。有时我们渴望三个月内实现梦想,会因时间紧迫而产生焦虑、紧张,变得手足无措;有时昂贵的参与费用又让我们望而却步;更多的时候我们被很多“重要的事”缠身,“求学、择业、结婚、生子、孝敬父母”等等,因此,我们总给自己找借口拖延你一直想做的那件事。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喜欢上一件事,那就慢慢去做吧,每天做一点点,每天都能感受到那份喜悦,不要去计较成功与否,不要去计较时间流逝,只是去享受你所喜欢的事,享受你所向往的生活。

第四篇:杨绛人生感言分析

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1、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2、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5、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

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6、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7、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8、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

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9、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0、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11、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12、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确认,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于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105岁。被钱锺书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先生,留下无数经典语录,腾讯文化将其关于读书、成长、处世、生死以及家庭生活经历、干校生活琐记的精彩片段分类整理,吉光片羽中可见其灵动的才思与平和之心境,关于生死,先生早已置之度外,在百岁之时,她已说过自己就要“回家”了。

一、杨绛谈读书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

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

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new experience and new feeling in everyday。

二、杨绛谈成长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我在融洽而优裕的环境里生长,全不知世事。可是我很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所谓“该”,指最有益于人,而我自己就不是白活了一辈子。我知道这个“该”是很夸大的,所以羞于解释。父亲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 就学小说? 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三、杨绛谈处世之道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我只是一杯清水,不是肥皂水,我不会吹泡泡。 我相信看不见的东西未必不存在。

我认为命运最不讲理。傻蛋、笨蛋、浑蛋安享富贵尊荣,不学无术的可以一辈子欺世盗名。有才华、有品德的人多灾多难,恶人当权得势,好人吃苦受害。所以司命者称“造化小儿”。 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四、杨绛谈“我们仨”

我第一次和钟书见面是在1932年3月,他身着青布大褂,脚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见面后老钱开始给我写信,约我到工字厅相会。见面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而我则紧张的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便 开始鸿雁往来,越写越勤,一天一封,以至于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难受了好多时。冷静下来,觉得不好,这是fall in love了。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

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默存和我住在清华的时候养一只猫,皮毛不如大白,智力远在大白之上。那是我亲戚从城里抱来的一只小郎猫,才满月,刚断奶。它妈妈是白色长毛的纯波斯种,这儿子却是黑白杂色:背上三个黑圆,一条黑尾巴,四只黑爪子,脸上有匀匀的两个黑半圆,像时髦人戴的大黑眼镜,大得遮去半个脸,不过它连耳朵也是黑的。它是圆脸,灰蓝眼珠,眼神之美不输大白。它忽被人抱出城来,一声声直叫唤。我不忍,把小猫抱在怀里一整天,所以它和我最亲。

做女人肯定比做男人苦。我一直抱歉的是没有做好一个妈妈,妻子做得也不够好,女儿也做得不够好。一个女人有好几个领域,每个领域我只能拿60分。

能和锺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锺书刻薄了。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锺书和我就以此自解。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锺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己,不求有名有声。

我至少还欠一只手,只好用牙齿帮忙。我用细绳缚住粗绳头,用牙咬住,然后 把一只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复写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只床分拆了几部,就好 比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门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处去。据默存来信, 那三部分重新团聚一处,确也害他好生寻找。

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五、杨绛谈生死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

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也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六、杨绛谈干校生活

成天坐着学习,连“再教育”我们的“工人师父”们也腻味了。有一位二十二三岁的小“师父”嘀咕说:“我天天在炉前炼钢,并不觉得劳累,现在成天坐着,屁股 也痛,脑袋也痛,浑身不得劲儿。”显然炼人比炼钢费事;“坐冷板凳”也是一项苦功夫。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

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 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 拍手欢呼。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这番送人上干校, 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断

再过几天是默存虚岁六十生辰,我们商量好:到那天两人要吃一顿寿面庆祝。再等着过七十岁的生日,只怕轮不到我们了。

补了一条裤子,坐处象个布满经线纬线的地球仪,而且厚如龟壳。默存倒很欣赏,说好极了,穿上好比随身带着个座儿, 随处都可以坐下。他说,不用筹备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至于家人团聚,等几时阿圆和得一乡间落户,待他们迎养吧。

我至少还欠一只手,只好用牙齿帮忙。我用细绳缚住粗绳头,用牙咬住,然后 把一只床分三部分捆好,各件重复写上默存的名字。小小一只床分拆了几部,就好 比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家门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处去。据默存来信, 那三部分重新团聚一处,确也害他好生寻找。

在北京等待上干校的人,当然关心干校生活,常叫我讲些给他们听。大家最爱 听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鱼的故事。当地竭泽而渔,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其芳同 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可是吃来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捞起最大 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未泡烂的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没有拿掉。大家 听完大笑, 带着无限同情。他们也告诉我一个笑话,说钱钟书和丁××两位一级研究员,半天烧不开一锅炉水! 可惜能用粗绳子缠捆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杨绛先生曾翻译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我和谁都不争》: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先生已去,当世之上,何处再寻一位女先生?最后一点民国风骨,风流云散。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

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 “媳妇”,从旧俗,行旧礼,一点没有“下嫁”的感觉。叩拜不过跪一下,礼节而已,和鞠躬没多大分别。如果男女双方计较这类细节,那么,趁早打听清楚彼此的家庭状况,不合适不要结婚。

抗战时期在上海,生活艰难,从大小姐到老妈子,对我来说,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锺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我成名比钱锺书早,我写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后,他在文化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我把钱锺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我赖以成名的几出喜剧,能够和《围城》比吗?所

以,他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我不仅赞成,还很高兴。我要他减少教课钟点,致力写作,为节省开销,我辞掉女佣,做“灶下婢”是心甘情愿的。握笔的手初干粗活免不了伤痕累累,一会儿劈柴木刺扎进了皮肉,一会儿又烫起了泡。不过吃苦中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使我很自豪。

钱锺书知我爱面子,大家闺秀第一次挎个菜篮子出门有点难为情,特陪我同去小菜场。两人有说有笑买了菜,也见识到社会一角的众生百相。他怕我太劳累,自己关上卫生间的门悄悄洗衣服,当然洗得一塌糊涂,统统得重洗,他的体己让我感动。

诗人辛笛说钱锺书有“誉妻癖”,锺书的确欣赏我,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对我的鼓励很大,也是爱情的基础。同样,我对钱锺书的作品也很关心、熟悉,1989年黄蜀芹要把他的《围城》搬上银幕,来我家讨论如何突出主题,我觉得应表达《围城》的主要内涵,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那就是: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锺书很赞同我的概括和解析,觉得“实获我心”。

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本文选编自《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

第五篇: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教育心得随笔:写给人生的边边

编者按:我们很多人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写给人生的边边。

写给人生的边边

乔亚龙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杨绛先生自问自答的一部小书《走到人生边上》。虽说是“自问自答”,杨先生在“结束语”里又提到,我是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这篇文字是把头脑里糊里糊涂的思想认真整理了一番,等待着聪明的读者,能对这篇“自问自答”给予批评并指出其中的错误。

突然想起小时候下雨天,爸妈不在家,我又无处可玩,只能和爷爷坐在廊檐下看雨。阴沉沉的天,雨密密地落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爷爷年纪大了,无论阴晴都很少出门,不过像这样的下雨天,倒也难得有个小孙子乖乖的坐在旁边听他说话。跟爷爷聊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无非是后天的考试万一考得不好怎么应付家长,昨天的评书里罗士信到底有没有搠死来护儿,柜子上陶罐里的葡萄干到底是谁偷吃完了诸如此类的一些事。和爷爷一起聊天很轻松,也很任性。想说就说,不想说就直接闭嘴不理。

他要是稍微带点责备的语气,我就会“噌”地立起来,威胁他“你再这样我就走啦!”老人也没办法,只能抽一口烟袋,轻叹一口气,然后找下一个能逗引孙子兴趣的话题接着聊。和家长就不行,跟朋友聊天也没有这样我行我素的。只有在爷爷这儿,他永远顺着你,而且永远受着你的臭脾气。我想他应该是很无聊吧,那么大年纪了,朋友们几乎都死了一大半了,活着的出门还得别人搀着抬着。像这样的下雨天,除了那个小小的收音机,也只有孙子能坐在旁边陪着说说话,解解闷了。

写这本书的时候,杨先生已九十多岁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在听一个积古的老奶奶絮絮叨叨的碎碎念,说生死,说灵魂。看到自己不感兴趣的篇章了,直接跳到下一节,前后意思居然还挺连贯,因为下一节她还是在絮絮叨叨的说生死,说灵魂。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是注释,但不是注释前一部分的文字,而是把前一部分涉及到的生活中的故事罗列出来。老人家摘下老花镜,浑浊的老眼开始闪现一些亮亮的光,提到那些曾经出现在自己生活里的人,她有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笑笑,有时候又会黯然地擦擦眼睛,好一阵感伤。可是却不会流泪。

老人都很少流泪。或许时间已经放弃了老人,任他静静老去,死掉,悲伤就更不能把老人怎么样了。老人们的眼泪已经干涸了。杜甫说,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不是无情,是没有办法了。我记得大伯去世的时候,爷爷还到儿子的灵堂去了一次。周围的人都看着老人从门外进来,背着手踱了一圈,然后叹了口气,一言不发的像来时一样的从门里又出去。烟袋在背着的手里一摆一摆的,佷通脱,很淡然的样子。《石头记》里绛珠草说,我此去只为还泪,泪尽了我也就走了。后来林黛玉没有了眼泪,只剩下呕血,然后就香消玉殒。这是小说,但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哪儿来的?又回哪儿去呢?这样的问句让我不由想起了祥林嫂的临终三问。是不是人到了能够看到自己尽头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疑问在宗教里是不成其为疑问的。然而宗教之外呢,那么多没有归依的人如果解决不了这样的疑问,他们或她们是怎样的老去,闭上眼离开这个爱恨交织的世间时,心里都在想着什么?

《春秋》里有一段话,“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后人不懂了,一个人有掌纹是正常的,怎么会有字呢?于是王弼煞有介事地说,嗯,有的人天生异相,手上有字乃是天命。孔颖达就不信,就说生而有字那是瞎扯,《春秋》里这句话不过是说仲子的掌纹有点字形的意思,那并不是字,只是有点像字罢了。看来,从古到今的那么多书,那么多人,皓首穷经的也只是为了寻找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相信那些不解之事的理由。

这本薄薄的小书可能就是在寻找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吧。老人说这是她的自言自语,自问自答。唉,我们都会活到那一天么,活到那个没有人和你说话,只能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时候么?

公众号:曲一奏雅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库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乐园下一篇: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