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抗洪事迹材料

2022-08-05

第一篇:消防抗洪事迹材料

消防官兵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吴xx,一级士官,特勤车驾驶员。

入夏以来,xx县多次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出现了50年未遇的洪灾,多个村庄和人员被困的险情。xx消防大队临危受命,出色地完成了6.

19、7.13等抗洪抢险任务,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吴xx同志在每次抗洪抢险行动中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精神,连续三次参加抢险救援,每次都勇挑急、难、险、重任务,为xx6.197.13抗洪抢险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7年6月19日,xx县突降大雨,洪水猛涨,导致xx至xx路段三处桥梁被洪水淹没,时置中考,xx县教育局中考试卷、监考老师及全校学校学生吃的蔬菜无法及时送达xx镇,一但延误,后果不堪设想,县政府刘国芳副县长紧急向消防大队求助,大队长杨斌同志派战士吴xx同志驾驶大功率消防车前往运送试卷。此时xx路段的多处路桥都被洪水淹没,水深处达1米,且水流甚急,中小型车辆根本不能通过,吴xx同志凭借自己过硬的驾驶技术,来回六次安全地把老师、试卷、蔬菜安然无恙的送达了学校,确保了xx镇07年中考工作顺利进行,受到刘国芳副县长高度赞扬。

7月13日10时15分,县公安局110调度指挥中心再次指令:xx镇xx桥居民点有群众被洪水围困。吴xx在副中队长陈锐带领下,驾驶1辆消防车迅速赶赴现场。xx桥桥下洪水水流十分湍急,不断冲击着两边的居民房屋和树木,不时有树木被洪水卷走,同时伴随着水位不断上涨,洪水漫过xx桥墩淹没了桥两旁居民房屋的一楼,此时水位已经深约为1.6米。经了解得知:由于居民点沿xx桥旁河沟呈川字排开,水下到处存在陡坡和大量的石头,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吴xx建议利用携带的安全绳,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通过安全绳在洪水中摸索行进,挨家挨户搜寻被困人员。由于水下地形十分险恶,吴xx和战友们的腿大都被水下的石头和家具撞伤,搜救行动开展的十分缓慢。在一家居民楼,吴xx发现二楼有一男一女由于极度紧张和害怕试图跳水逃生,吴xx一边安抚劝说,一边努力寻找救人办法,二人情绪迅速得到稳定,经过对地形和水势的进一步探测后,危险仍然极大,但没有其他办法,为了尽快解救被困人员,吴xx在安全绳的保护下, 强行涉过横流湍急的洪水,采取背、扶的方法将他们转移上岸。在另外一家居民楼内,由于一楼通往二楼的房门被锁住且房主没有钥匙,房主在二楼大声喊叫,情绪十分激动。吴xx和战友们在通过喊话安抚房主的同时一边寻找破拆房门的工具,由于现场多为漂浮的家具和木棒,吴xx等救援人员试图用椅子和棍棒敲打门锁,但多次未果的情况下,吴xx等救援人员轮流用身体进行撞门,经过多次努力,最终将房门打开,并成功将被困群众背出房屋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后经过55分钟的连续搜救,共营救被洪水围困群众5人,其中老人1名。

10时40分,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再次指令:xx镇xx桥居民点有群众被洪水围困。吴xx等三名战士在大队张继强参谋带领下,在搜索中发现居民张宏义一家6人被困二楼,但是4米左右的水沟和一堵围墙阻挡了道路。在尝试利用绳索无效的情况下,吴xx同志急中生智,提出利用6米拉梯和挂钩梯联用,在围墙和水沟之间把挂钩梯和拉梯架设成一个V字形救援通道,并通过梯子进入被困人员所在地点,扶上扶下,背上背下在围墙和水沟之间往返六个来回,几次失足,险些被洪水冲走,凭着他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张宏义全家(其中2名儿童)才得以脱险。

12时05分,八里途经济开发区温泉路xx县慧楷炉料加工厂发生爆炸,有大量人员被困,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指挥中心的命令,已是疲惫不堪的吴xx在中队指导员的带领下驾驶消防车赶赴现场。温泉路正在扩建,路边停放的一长排轿车使道路十分狭窄。吴xx安排战友下车调整轿车规范停放,他以过硬的技术驾驶消防车,给紧随消防车运送冲锋舟(县政法委书记现场决定从惠亭水库调运的一艘快艇)的货车开辟通道,为快速施救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吴xx同志还协助其他人员把冲锋舟抬下水,积极帮助操作人员安装发动机,并被分配作为地面接应和后备人员。第一批6名被困人员送往岸边时,由于冲锋舟无法靠近岸边,在离岸边10米左右停下来,这时吴xx同志忘记了水里还有血吸虫,冲过去和其他救人员一起,把6名被困人员一一背下船,送到安全地带,就这样冲锋舟6次靠近岸边,吴xx同志就6次利用背、抱、扶等方式把被困人员一一转移到安全地带,共安全转移受困群众34人。吴xx同志冒雨背送老人的镜头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湖北电视台新闻频道不断播出,中国消防在线、百度、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的点击率不断攀高。

在这次xx县50年未遇的特大洪灾面前,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吴xx等官兵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畏艰险,临危不惧,用赤胆与忠诚,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洪魔的坚强柱石,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壮丽赞歌。吴xx和战友们的事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4台、香港凤凰卫视以及楚天都市报、中国消防在线、新浪、搜狐等诸多新闻媒体和网站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扬。

第二篇:平利县消防大队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7月中旬平利县境内降雨倍增,暴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实属罕见。大小自然灾害事故频发,且涉及面广,抗洪抢险任务较往年明显增加,平利消防大队全体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战天斗地,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赞歌。 “7.18”以来大队共参加抗洪抢险11次,抢险救援3次,社会救助2次,捐款2000元,排水排涝1次,运水运物5次,出动警力63人次,出动车辆34次,疏散群众1700余人,抢救财物20万元,保护群众财产损失410余万元,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抗洪抢险任务。

一、危难之处显身手 众志成城战洪魔

7月16日至18日,平利县暴雨最低降雨量为115.8毫米,最高降雨量为202.1毫米,境内坝河、黄洋河、岚河、吉河四大河流水位猛涨,均超过警戒水位,古仙洞、投洞子电站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汛情异常严峻。

18日张昌虎大队长为加快消防队站建设进度,按照支队安排前往商洛市镇安县考察队站建设,途中他看到山间河流猛涨,凭着职业敏感,他知道安康市暴雨灾害更为严重,便迅速返程赶回安康,此时安康市区洪水告急,他主动请缨参加支队抢险救援突击队,同时他要求大队全体人员严守岗位,听从政府和县公安部门统一指挥,做好执勤备战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18日下午平利县防汛抗旱指挥部1号、2号命令后,大队干部迅速参加抢险救灾任务,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抢险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期间,大队干部按照县防汛指挥部统一安排,赶赴城区周边几处形势最严峻的前线,组织指挥群众防洪自救,并多次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协同县公安局民警一起冒着滂沱大雨徒步巡逻在城区一河两岸,开展群众的疏散、撤离工作。

7月18日15时许,在获知城区商贸小区出现严重险情时,大队干部火速赶往现场,只见街道洪水急剧上涨,回流水不断涌入街道、住宅搂,附近群众四处惊慌逃离,现场一片混乱,大队干部一边指挥群众开展自救,一边迅速组织群众转移和物资抢救,其中有一位老人躺在床上,行动不便,儿女均在外地工作,若不及时转移,后果不堪设想。时间就是生命,周塑镇参谋不由分说立即背起老人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小区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刚想松口气、整理一下满身泥泞的衣服时,大队干部再次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陈家坝村告急,部分村民房屋后面山坡发生泥石流。大队全体人员又投入到新的抢险工作任务中,又经过近3个小时奋战,受灾村民300余人全部安全转移,无一名群众伤亡。

就在大家刚准备休整时,城关镇大院坝又发生新的险情。到达目的地后,道路的状况让大队官兵大吃一惊:熟悉的小路已经不见,昔日不足半米宽的小溪此刻却形成了宽度将近六米的河流,洪水夹杂着滚石急流而下,受困群众刘某站在齐腰的深水中瑟瑟发抖,看到消防官兵后,用微弱的声音呼喊着“救命啊,救命啊”。

看着群众无助的样子,大队干部心急如焚。而大雨仍然继续着,水位还在不断的上涨,脚下的路也在一点一点的被河流吞噬。这时,救援人员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救援队,用绳子拴在救援人员的身上,徒步渡河营救被困人员。绳子被找来了,公安民警也来了。可由谁来渡河呢?这时,白江涌参谋说:让我试试吧。话音一落,他用绳子拴住自己的腰,小心翼翼的下水了,没过大腿的水位让他在水中艰难的摸索着。岸上的救援人员看着带着近视眼睛的白江涌参谋紧紧地拉住绳子,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经过十多分钟的艰难涉水,终于拉住了被困群众的手,将其成功营救。

从噩梦中醒过神来的刘永兵紧紧拉住消防官兵的手,不断感谢消防干部的挺身相救。可是大队干部没有做片刻的停留和休息,立即冲进暴雨中,开始了下一轮营救。

此时,安康市区上下游的水库调节已经无法控制水位的迅猛上涨,安康水库水位达329.08米,入库流量2198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19100立方米每秒,加之月河、吉河汇入流量,安康城区段汉江流量达20500立方米每秒。防洪堤外东西二关淹没严重,电力中断,陆上交通已全部瘫痪,上万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张昌虎大队长奉命参加支队兴华建材市场抢险救援,灾害现场电力中断、地形复杂、可见度低,且强降雨仍在继续,水位持续上涨漫过电线、光缆,水面板材杂物垃圾漂浮,民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见到这种情形,张昌虎大队长主动向苗文歧支队长请缨:“支队长,我是老大队长了,抢险救援经验多些,而且熟悉水性,让我带领2名水性好点的战士先上吧!”,在苗文歧支队长叮嘱注意安全,并下达救援命令,他迅速带领战士驾驶冲锋舟前往地形复杂的白庙村一带救助被困群众。怀着不抛弃不放弃每名老百姓的决心,他不停的穿梭在险象环生的洪水中,洪灾过后大量的虫子爬到露出水面的房墙上,人一靠近虫子就大量的爬到人身上,但张昌虎大队长每次都是第一个冲进房中救人,几次下来,身上被虫子咬的红肿难忍。救援中部分群众舍不得放弃家中财物,迟迟不肯撤离,他便耐心劝导说服。有老人、小孩子行动不便,他立刻涉水过去将他们背上冲锋舟。脚崴了,手破了,他顾不上休息片刻又冲在了往返的冲锋舟上。战斗持续一整夜,张昌虎大队长与战士们驾驶冲锋舟往返6次,成功救出被困群众72多人,且无一伤亡,而自己却因涉水时间太久,高烧不退。但他得知自己辖区和单位也遭洪水灾害,天刚亮便马不停蹄的折返平利继续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当中。

二、深夜暴雨侵袭队站工地 平利消防群策急营救 7月18日深夜,洪水突袭平利消防队站建设工地。工程围墙建设施工时挖断村间水渠,较长时间的持续降雨,使邻近的山头、田地排水汇聚成山洪,山洪冲垮大队建设工地旁边的临时排水渠坍塌30米,直冲大队建设工地。施工机具搅拌机、弯曲机、电焊机等受到雨水冲泡、门前道路未完全硬化被水冲毁、沙石等建材被淤泥覆盖,水泥仓库告急……,刚从抢险一线归队的大队干部深夜冒雨和工地工人,对工地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物资疏散搬运。

7月19日一大早,获知大队建设工地受灾后,张昌虎大队长不顾自己高烧不退,道路泥泞,山洪、泥石流不断,他便匆匆往回单位。沿途他还不断帮助的受灾群众搬东西、疏水渠、修道路……。从上午10时出发到下午16时,平时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那天他整整用了六个小时,等回到单位工地,车上、身上都已经裹满了泥浆……

顾不上休息,大队长张昌虎详细查看工地各处情况,发现水渠洪水仍大量排在建设工地上,且因市政主管道排水也存在问题,工地的洪水也无法正常排除,洪水溢流至工地旁农田后,进入西侧和北侧的农民家中,房屋不同程度受到损害,最严重的出现地基下沉,主体承重墙出现垮塌。虽然大队干部和施工工人已经加堤防洪了,但附近村民仍然情绪激动,不断涌至大队建设工地,制止大队继续施工。 掌握现场情况后,大队长张昌虎迅速调来一批排水塑料管道,组织施工单位,发动周围群众对水渠洪水进行加固引导,并加粗塑料管道直径,加大排水量,使洪水再次流回围 堰渠道。同时,周塑镇参谋从长安消防警务室调来消防水泵,并从水利局、市政公司借来大功率水泵,对附近低洼稻田和工地进行排涝减灾。7月19日下午19时,灾害现场洪水影响基本消除,各项施工恢复正常。随后,大队积极与城关镇政府、陈家坝村组取得联系,安抚周围群众。请城关镇政府和民政部门出面协调后,协商决定由城关镇政府解决居民吃住等临时安臵问题,县民政部门依据相关规定予以灾后补助,消防大队给每户灾民发放救助金予以帮助,一场危机逐步得到解决。

三、抢险古仙洞水库 保护人民生命之源

“7.18”特大洪灾,给平利县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使古仙洞水库表面形成了厚约40公分、近30000平方米的杂物漂浮带,严重威胁大坝安全和城区7万多人饮水安全。7月25日,平利县政府立即组织公安、水利、卫生、武警等部门开展水库表面漂浮物打捞抢险工作。张昌虎大队长从大队新建队站施工现场回来,得知这一消息后,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主动带领大队全体干部请缨参战。上午11时各路力量相继抵达现场。这时,大家才发现宽阔的湖面上漂浮着大树、破碎的小渔船、芦苇杆、玉米杆等杂物不计其数。因古仙洞水库是人工湖,湖面宽广,两岸峭壁,打捞人员没有作业面,主管部门未准备任何的打捞船只。经简单商议后,大队干部和抢险人员只能从两处一米宽的石阶下到湖面,驾驶小船在湖面用钩耙一点点打捞,运到河边后由人用手轮流传递运至指定地点。在想办法找大型船只打捞中间的漂浮物时,不禁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大家发现湖面上漂荡着的一只能承载三吨铁壳船,上面竟然装有数个柴油桶,此时太阳高照,湖面温度极高,如果一旦出现意外对库区的污染,对打捞人员和大坝的安全可想而知。这时张昌虎大队长再次请战,决定携带绳索将铁壳船绑定后把它拉上岸来。此时古仙洞的湖面上由于几天来的暴雨冲下来的漂浮物厚达30—40厘米,漂浮物大量腐烂,动物的尸体也开始生蛆,散发阵阵让人呕吐恶臭。他全然不顾带领了两名熟悉水性的库区工人上了一只民用小橡皮舟,小橡皮舟到达铁壳船必须三人配合默契,一人拔开前面的漂浮物,后面的人划,稍用力不当,就有皮舟侧翻,人就会掉入湖中丧生。岸上的指挥部也不仅为他们捏了一把冷汗。张昌虎大队长在小皮舟上小心的指挥着,一边在前面拔着漂浮物,一边嘱咐后面的库区的工作人员。一段不到100米的湖面,用了近两个小时,因湖面温度高,湿度大,他上岸时,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水和泥水浸透。

上岸休息的间隙,张昌虎大队长看到近百人的打捞队伍,用如此原始的方式,速度缓慢,效果甚微,持续3个小时的打捞,清理了不到200平方米的湖面,心里不由暗暗着急,在与库区管理人员的攀谈中,库区技术人员介绍湖心的漂浮物可以用绳子往岸边收拢,由人员再进行打捞。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他顿时心中有一个的大胆的想法,库区外有一段七八公里的坝河,水位相当低,如果库区不放水的情况下,基本处于干涸状态。如果将所有的漂浮物收拢到大坝闸门口,然后每隔五到十分钟一次开闸放水,用水流动过程中产生漩涡的吸力将漂浮物全部流到坝河中,然后组织附近村民对柴草进行打捞,可以作炊事燃料,组织卫生防疫部门动物尸体进行填埋消杀。水在流动过程中本身就能自我净化处理。这样短时间内既可以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处理,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顾不上休息,张昌虎大队长立刻调来皮舟,请技术人员随同上船,演示对漂浮物收拢方法,清理效果明显。上岸后,他立即向指挥部汇报了方案和思路。副县长、公安局长周益军指挥长对他的大胆想法表示了赞同,但开闸必须要经县政府常务会讨论决定,特别是库区外这一段七八公里的坝河,经常有人取沙石料,涉及人身安全,必须方案要周全,开闸放水必须确保群众人身财产的绝对安全。周益军副县长指示由张昌虎同志负责组织实施放绳“圈湖”,先将漂浮物收拢,由他向政府汇报方案,晚上召开会议讨论方案。 接到命令后,大队长张昌虎让工作人员找来近千米的绳子再次下到湖面,将绳子的一头系在水坝一段的钢筋上,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他乘小船将大绳绕湖铺设了一周,并每隔一段都在剩上绑上一定的漂浮物,使用绳索对湖区漂浮物形成“包围圈”,最后将子绳的另一头交给岸上的抢险人员。方案简单易行,但下湖操作时困难重重,因小船操作面狭小且船面湿滑,张昌虎大队长几次险些掉进湖里,此时烈日当头,天气炎热,湖面漂浮物已经严重腐烂,散发阵阵恶臭,因频繁接触污染湖水,他两手以及胳膊出现过敏症状,起小红点一片,且瘙痒不止,但他全然不顾直至将绳子交给岸上的人员。在抢险大军齐心协力的拉动下,漂浮物被大量聚集在一起,渐渐的湖水又慢慢露出它羞涩的笑脸。他上岸已经是下午19时了,看着他疲惫的身影,在场群众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还是消防兵厉害”,他只是淡淡的说这时他应该做的。

7月26日上午,在总结前一天抢险工作经验后,古仙洞水库抢险打捞清理工作继续展开。指挥部决定由公安局副局长万志担任打捞组组长,由消防大队长张昌虎协同指挥各路救援力量,等待县政府下达开闸泄水的命令。此时,为了保证泄洪时能尽最大量冲走漂浮物,不断的给自来水公司的职工、武警支队的战士、公安局的干警作动员,好一次性“收缴”。一直参战的武警支队“抗洪抢险突击队”的队长,安康武警支队副政委曾海遥看到此情,动情地对张昌虎大队长说,“一个没有兵的正营职干部,如此的尽职,身先士卒,深刻发扬了部队 “不怕苦、不怕累” 的传统精神,我不能再说什么了,这支“武警抗洪抢险突击队”就交给你指挥了,”为了使收拢漂浮物的力量均匀,没有现场通信指挥工具的张昌虎大队长不停地在三支收绳队伍中穿索,作动员、下命令。

下午,县政府副县长李黎、市公安局副局长何甫强在慰问抗灾一线人员时,听了公安局的汇报后由衷的说:“消防部队我打了十几年的交道,我了解他们,他们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部队,是一支党和政府用之放心的部队,是一支能为公安队伍增光添彩的部队”。

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库区大坝中间的3号闸门开闸放水,压力巨大的洪水夹杂着大量的漂浮物冲向下游,大坝上顿时散发阵阵恶臭,张昌虎大队长指挥抢险人员不顾一切继续收紧绳索,加紧漂浮物向坝前靠拢聚集,有效增加库区漂浮物清理效果。随后经过2个小时3号闸门与东西侧的

1、5号闸门的轮流放水,库区漂浮物清理效果明显。下午19时,打捞清理工作暂时停止,此时,他的嗓子明显地嘶哑了。

经过2天全力奋战,平利县古仙洞水库抢险任务进展顺利。7月27日,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县供水公司3家单位冒着酷暑再次来到库区,对湖面残存漂浮物进行彻底清理。按照事先安排,抢险人员再次铺绳圈湖,然后拉动绳索将漂浮聚集坝前,经过3小时间歇性开闸放水,漂浮物被彻底清理干净,库区再次露出明亮如镜的湖面,至此古仙洞水库大抢险取得全面胜利。

在平利县古仙洞水库清理打捞抢险任务中,张昌虎大队长积极请缨带队参战,在任务进展缓慢陷入僵局的时候,他能够凭借自身抢险救援经验和知识,为抢险指挥部出谋划策,对古仙洞水源打捞清理任务的完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大队干部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冲在抢险救援最前沿,周塑镇参谋在无个人防护装备的情况,不断的用手抱出打捞物,造成过敏严重,但他一直坚持到最后。并积极协助民警前往下游参加泄洪警戒任务。白江涌参谋不顾安危跟随前沿宣传报道,用相机记录下了抢险中一幕幕感人的瞬间。

四、天灾无情人有情 颗颗爱心汇暖流

“7.18”洪灾中,大队驾驶员彭小勇家,因洪水突然来临,原来经营数年才有起色的沙砖厂被洪水冲毁,生产资料和设备损坏殆尽,租借的小型挖掘机被冲入河道,放养的大量家禽也被尽数冲走,不见踪影……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在了解到大队职工家中出现的灾情后,大队官兵无不感到痛心。7月24日大队全体人员在大队长张昌虎的带领下前往彭小勇家中进行慰问。在其父母带领详细查看灾情后,张昌虎大队长与老人家促膝交谈安慰他们,表示大队和他个人都会竭尽能力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并鼓励彭小勇要树立信心帮助老人恢复家园,最后大队干部捐助1000元慰问金表示慰问。7月27日上午平利县政府举办7.18赈灾募捐仪式,大队作为驻地部队积极相应地方政府号召,每名干部早早准备好捐款,8时30分,活动仪式开始,在县领导做出简短动员讲话后,大队长张昌虎代表大队全体官兵迫不及待的走向捐款箱向受灾群众捐款1000元,支持群众灾后重建。

洪水灾害后,大队干部不顾劳累,连续几日前往灾情最严重的商贸小区清洗街道,并帮助受灾群众送去生活饮用水,慰问受灾群众。白江涌参谋在白天参加晚抢险救援工作后,晚上加班加点撰写抢险救援宣传报道到深夜,及时将大队救援工作开展情况反馈给上级领导部门。

在“7.18”抗洪抢险及灾后重建任务中,平利消防克服人员少、装备差等困难,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竭尽全力维护着地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扎实践行着胡总书记“三句话”,弘扬了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树立了消防部队的良好形象,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广大灾民的一致称赞。

第三篇: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王振月同志抗洪抢险先进事迹

王振月,男,汉族,1982年10月出生,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肇源县大兴乡人,现任大兴学校小教部主任。

灾难可以将人打到,也可以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力量。王振月在洪水面前,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他虽然身材高大,但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他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每一个和他并肩工作的同事,无不被他所折服。

2013年6月18日以来,肇源县强降雨频发,上游尼尔基水库泄洪,境内松花江、嫩江流域水位持续超警, 8月18日,超警幅度最高达1.27米,并继续增涨。8月24 松嫩两江将迎来第一次洪峰,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县委引领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奋战一线。2013年8月22日晚十点左右大兴学校接到县教育局抗洪抢险的紧急通知,为坚决打赢这场防汛抗洪攻坚战、持久战,按照肇源县教育局部署大兴学校增派以刘景波校长为首的22名中上层领导及骨干教师进入二战段,大兴学校接到任务马上启动抗洪救灾应急预案,实行24小时巡险、查险、消险。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清晨4时50分,肇源县大兴学校22名突击队员集合出发。5点30分到达县政府,7点到达指定江段防汛抢险。王振月在大兴学校指挥部了解情况,受领任务后,就带着突击队员赶

赴最危险地段打桩筑坝,运土固堤。做好堤防加固,对所有险工弱段及时加固,重点做好堤前防浪护坡、背坡倒渗、坝肩上土等工作,根据水情变化,及时调整防护标准。

他带领教师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在抗洪抢险救灾的2天2夜里,他没有回一次家,没有好好的睡一会儿觉、吃一顿饭,饿了,泡一盒方便面,渴了,喝一口冷水,身上衣服淋湿了,又穿干,又湿,这样都不知干了、湿了多少回,不停地在抗洪中,他给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作了一个最好的诠释,把所有教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进行了升华。

每一次洪峰到了之际,他总是站在防洪堤坝最前沿,掌握水情,了解抗洪部署情况,并具有一名共产党员的应有的职责,身先士卒带领大兴学校防洪突击队铲土装袋,然后身背土袋,纵身跃下坡底用一袋袋沙土,筑起新的堤坝。在24日最强洪峰到来之前,按照防洪指挥的部署将在二站段堤坝进行加高巩固,以确保洪峰顺利通过我县堤坝。他接到通知后,要求指挥部将我校突击队派到堤坝最危险、最紧急处,立即组织突击队奔赴抗洪前线,只见他脱下外衣身穿背心,挽起裤脚顶着炎炎烈日,挥洒汗水没有叫苦叫累,带领大家在短短二个小时就装起好几百袋沙土,堤坝上立即筑起了一条白色长龙。

学校“防汛抢险突击队”自组建以来, 在连续工作48个小时后,还要带领部分教师夜宿江堤连夜值班,他共参加抢险任务12次,发现报告险情2次 ,加固堤段100多延长米,装填搬运沙袋500多个。

王振月同志在整个抗洪抢险中,始终坚守岗位,在抗洪抢险工作上,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洪抢险工作中,尽量使受灾损失达到最低,作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干部,他带领骨干教师日夜守护着大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捍卫着大坝的安全, “要干就干好”是他平常的口头禅;艰苦朴素、雷厉风行是他的生活作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危难之际,更展教师风采。王振月在大兴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临阵不乱、果敢决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不畏艰难、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经过英勇奋战,圆满地完成了抗洪抢险各项工作,把国家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的精神,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风采,诠释“大爱无垠”的深刻内涵。

大兴学校小教部

王振月

2013年9月1日

第四篇:公安民警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风雨之中铸忠诚

——巡特警支队××大队大队长×××事迹材料

2012年×月×日至×日,受台风“达维”的影响,××地区持续降雨10多个小时,导致河水猛涨,多处发生险情,情况十分危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命令,雨场就是战场,××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大队大队长×××带领全体队员在支队党委的统一指挥下,闻警而动,快速反映,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用忠诚和汗水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击洪魔的铁军赞歌。

8月4日,××市气象局连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和橙色预警信号。根据支队指令,8:00全体队员回到大队备勤。×××向全体民警进行了动员:取消休假,全警备战,一旦险情发生,要全力打好抗洪抢险攻坚战,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求加强值班备勤,保证足够警力出勤,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8月5日凌晨1:00,接到巡防指挥部指令:迅速前往龙栖湾大道防洪指挥部集结!正在大队备勤的×××立刻召集警力赶往集结地点。到达指定地点后,根据防洪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带领特勤大队配合驻地某部的官兵到×××区的赵屯村疏散没有撤离的群众。

凌晨2:00,×××带领全体队员到达赵屯村。此时水已经没过膝盖,而且由于雨一直在下,水位还在不断上涨。他果断命令全体队员:凡是亮着灯的、没有锁门的人家就直接进入进行劝离、疏散,没有亮灯的人家要不停敲门直到确认确实无人才可放弃。×××把队员分成几组,他自己带领一组人立刻投入到救援工作中。赵屯村有很多村民没有撤离,他带领队员挨家挨户进行搜查。同意撤离的村民,就立刻安排人员护送他们到达部队的转移车辆上;有的村民舍不得自己的家、不愿撤离,他就向他们通报现在的险情,强调生命的重要性,一遍又一遍地做对方的思想工作;有的孤寡老人、小孩不方便撤离的,×××和队员们就背着他们、抱着他们赶往救援车,用自己的肩膀为百姓开辟一条生命之路。凌晨3:00,在确认所有村民都安全撤离后,经请示上级命令,×××带领队伍回到市局在×××区的指挥部附近待命。

凌晨3:30,指挥部命令:配合驻地某部的官兵到石桥子村疏散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带领队员到达石桥子村时,刚一下车,水就没过了大腿。而此时,全体队员都已经在水中泡了2个小时,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叫苦。在市局×××的现场指挥下,全体队员兵分两路,一路由中队长××带领负责村子的西部,一路由大队长×××带领负责疏散东半部的村民。由于石桥子村距离赵屯村较远,大部分的村民都认为水不会淹到他们那里去,所以并没有撤离,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带领队员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产、劝离中他发现:石桥子村有很多村民都是养殖专业户,他们不愿意撤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舍不得自己养殖的禽畜,这是他们的全部生活来源。×××立刻将这一情况向现场指挥员进行了报告。同时,他把队员召集到一起,要求全体队员对村民进行劝离地时候要着重强调在洪水面前只有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借着微弱的光线可以看见水中到处漂浮着动物的粪便、垃圾,经过一夜雨水的浸泡,气味令人作呕。但是,雨没有停,救援的脚步就不会停下。×××带领队员在水中艰难前行,一户一户地到村民家中劝他们立刻转移。遇有不愿撤离的村民,他就耐心地做对方的工作,除了通报现在的险情,还跟村民分析究竟是留下来被淹损失大还是及时撤离损失大;究竟是这些养殖的禽畜重要还是自己的生命重要。很快他的嗓子就哑了,在和村民谈话的时候直冒火星子。可他没有耽搁,而是不停地在指挥、劝说,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每一分钟都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由于石桥子村水深,有些救援车辆无法进入,而等待救援的村民又较多,直至早上7:00才将被围困的村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此时水位已到人的齐腰间,并且仍在不断上涨。时间就是生命,×××带领队员们再次冲进洪水中,他们要做最后一遍搜查,确认所有村民都已安全转移。经过2个小时的细致工作,他们又救出了20余人。上午9:00,水位已经齐胸深,连续奋战一夜的队员们作为最后一批撤离人员登上了部队的牵引车,艰难地从石桥子村撤离。

经过一夜地艰难奋战,特勤大队在×××地带领下与驻地某部官兵合作,成功转移受灾群众近700人。全体队员在大队长×××的带领下以大无畏的精神,迎着危险鏖战风口浪尖,挑战疲劳极限,战斗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用人民警察的忠诚,书写了一曲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壮歌。

第五篇:抗洪抢险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三十几个昼夜坚守,他站成了一面旗帜,彰显了当代国税人的风采。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熬得红肿的眼,磨出血痕的肩。当洪水来袭,他的足迹踏遍河堤,当险情出现,他的身影突击向前。不是义务,是赤子之心,义无反顾;不是受命,是奋勇当先,无私无畏。他用坚毅、善良和果敢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就是xx国税局副局长xx。

7月末以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xx市,全市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从8月6日开始,xx就率领30人,组成xx国税抗洪抢险突击队,投入了火热的抗洪事业。全面抗洪战役打响以后,突击队主动要求编入xx省陆军步兵师xx团预备役部队。xx率部奉命坚守xx镇xx村,转战城南xx路垒筑城区堤防,驰援三村镇二村沿江路与兄弟部队联防,奔赴xx路段巡查堤坝。南征北战,扛沙袋、堵管涌、抢修渗漏,xx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与防汛队员同甘共苦,以人格的魅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截止9月5日,历经30个日日夜夜,突击队先后在xxxx村,沿江公路,城南xx路,六屯共4个地段,消耗各类沙石土料20000余袋,封堵管涌22个,抢修渗漏17处,巡堤坝20余天,行走路程500余公里。

xx在抗洪防汛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以全局为重、以使命为重、以灾区人民为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8月7 日,远在佳木斯的女儿发来信息:爸爸,我好想你。看到信息,xx满心歉疚。大半年没见到自己疼爱的女儿了,答应她暑假一家三口出去旅游的计划也泡汤了。8月10 日,在汛情更加严峻的情况下,他接到妻子的电话:年高70 多岁的岳母病情加重,全身疼痛难忍,坐卧不安,站立难行,昼夜难眠,岳母希望他这个女婿能回来,尽早安排到哈市治疗。他想到二十年来从来不肯把苦和累告诉自己、从精神上全力支持自己,生活上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妻子,想到岳父岳母待自己视如己出,在这关键时候,却不能近身尽孝,他暗地里流下了眼泪。但他更想到抗洪处于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怎能放下手中的工作?想到几十万家乡父老的安危,他又怎能放弃阵地?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把家事压在心底,不顾因劳累血压升高带来的不适和炎症的病痛之躯,始终坚守在抗洪战斗第一线。

8月14日,汛情告急,xx镇xx村面临被淹的危险。他火速带领突击队深入到分散在相距25公里的两个村屯群众家中,挨家挨户宣传转移政策,帮助转移群众。不少老人故土难离,他都冒着雨,不顾泥泞的小路,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两位81 岁和86 岁老大娘转移时,怕雨水淋湿她们感冒了,他带头脱下迷彩服盖在老人的身上。当他了解到卧病在床的李大爷家中受灾,两个小孩面临上高中,生活十分困难,他毅然捐出身上仅有的680 元钱。由于连续劳累和雨淋水泡,他的嗓子哑了,皮肤出现明显红斑,又痛又痒,前指领导劝他休息一下,他只找一些药,坚持边用药边工作。历经四天,他率部共转移安置群众489人,妥善安置牲畜300多头,家禽500多只,及时避免了损失,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8月20日,突击队接到巡堤查险任务。巡堤查险是抗洪抢险重要而又关键的环节。xx所负责的防汛段长达4公里。白天巡堤已是困难重重,夜晚巡堤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他坚持把自己每天巡堤值班安排在下半夜。头发乱了,眼眶陷了,裤腿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的雨鞋布满了黄泥。由于堤段靠近草地,又是汛期,蚊叮虫咬更是防不胜防。汛情面前绝无退路,这是他给自己下的“死命令”。巡堤中,更是做到“手到、心到、眼到、脚到”,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任何一个险段,并将巡堤情况作翔实记录,反复比较查看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xx对他所负责的堤段上的险段险情了如指掌。正是这种不畏洪水、不惜生命、不分昼夜、心系群众的忠诚守护,才保证了受灾群众夜里能睡成安稳觉。

8月26日,新一轮洪峰再次来袭,我市汛情再度告急。8月26日凌晨3点,驻守在xx村的xx接到紧急指令,三村镇二村沿江公路堤段发生险情,14公里的沿路堤坝多处渗水,一旦决堤,路南的4000亩良田将化作一片汪洋。险情就是命令。他率领突击队火速驰援二村,与先期赶到现场指挥抢险的xx团官兵会合,迅速加入抢险战斗。此时,堤坝裂缝正在加大,外围继续在垮塌,险情仍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现场参与抢险的队员有的出现慌张情绪。xx处险不惊,在手持话筒喊话,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员抬卵石、运沙袋封堵垮塌口。年过四十的xx和突击队员以及抢险群众一道,50多斤一袋的沙土,扛一袋跑上百米,一口气来回十多趟,终于在河堤内侧垒起了一道防洪墙,缓解了险情。下午18时许,离垮口20米远的堤段又出现一处险情,来不及休息的突击队员又在他的带领下奔赴下一个战场,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加固了堤身,化险为夷。这时已经是8月26日早上的9:30分了,xx和他的队友们眼里已经充满了血丝,这个刚毅的汉子却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整个抗洪抢险工作中,xx立足汛情工作,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积极战斗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第一线,为把洪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消防中控工作总结下一篇:信访维稳工作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