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诗词范文

2022-05-22

第一篇:范仲淹诗词范文

范仲淹诗词研究现状

2.对其诗歌的研究

台湾辅仁大学包根弟指出:范的文章诗赋皆为其本性学养之表露,因此范公诗中无一咏及男女私情和家庭亲情之作,由此亦可证范公自言“许国忘家,亦臣自信”所言不虚。观其诗歌,查其主张,见其行事,可知范公实为一言行合一之君子。张念书、 [57]陈光宪 [58]、王兆鹏 [59]、周先慎 [60]、王玉梅 [61]、陈柯、刘洪生、诸葛忆兵、郭艳、汪锋、周兴涛等人的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范诗。

如陈柯从当时诗坛的总体形势入手,通过对范仲淹人格影响和其诗作进行全面分析认为:范仲淹激扬了宋代的士风,积极倡导诗文革新,力矫晚唐“三体”余风的不利影响,为宋诗革新拓宽了发展空间。同时,其诗作对抵制东州逸党诗人的狂狷诗风,推动宋代诗歌创作革新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62] 而刘洪生对5卷《范文正公文集》中的250余首诗歌的考察之后把他的诗总共分为6大类:揭露社会矛盾,关心民生疾苦;描写边塞生活,反映当时尖锐激烈的民族矛盾;抒怀诗;咏物诗;描写山水风光的诗;酬寄诗。同时他还指出,从艺术角度纵观全部范诗,古体、近体,长篇短制,五言、七言、杂言,以至于歌谣等,各体具备,而且技巧娴熟。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特点:长于比摹,善于捕捉新鲜生动的艺术形象,有着极强的艺术魅力;清新自然,纯真质朴,诗如其人;长于议论、明白如话的语言风格;从源流关系看,范仲淹反映社会问题的诗,风格接近王禹称,同属于当时的“白体”,学习和继承了白居易的新乐府精神。最后他总结指出:范仲淹的诗歌成就是显著的,不仅在宋代诗坛上、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应有他的一席之地。而人们讲论他的文艺成就时,只谈他的文和词而不论其诗,或者无意识地使他的诗淹没于他的文和词之下,这都是不全面的,也有欠公允。 [63] 诸葛忆兵称范仲淹的诗歌“浩然之气不可及”,他指出,“诗言志”,因此,诗歌更能够恰如其分地从文学的角度表现范仲淹的精彩人生。对范仲淹诗歌创作进行全面的疏理研究,是范仲淹研究过程中亟待弥补、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由此,他指出,范仲淹基于现实治理之立场,本乎儒家“诗教”之主旨,诗歌创作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因此,他的诗歌创作首先是他政治家品格和胸襟的从容展现。同时,范仲淹辗转各地为官,浏览了诸多大好湖山,诗人将对景物的欣赏和仕途挫折带来的情绪波折,都寄之诗歌,显示其生活审美情趣的丰富多彩。范仲淹为人刚直不阿,充满浩然之气。这股浩然之气贯注到诗文创作中,形成其鲜明特色,但范仲淹日常待人却

极其平易,其诗歌总体风格与之相似,皆以“平和温洽”见长。 [64] 郭艳重点论述了范仲淹诗作的分期问题。他指出,范仲淹诗歌以庆历新政失败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以积极进取、忠君济民为主旋律,后期则增加了对倾慕闲隐、向往归退的表现,而忧心天下和旷达自适之情则贯穿他一生的诗作。在艺术上,他的诗五言七言皆有,古体近体俱备,特别是他的一些五言小诗,或寓意高古,或托志清虚,意境高远,自然清新,恬淡质朴,醇和雅静,可称得上是宋诗中的精品。他的诗歌创作无疑有利于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引导当时宋诗向平淡简约的方向发展,为欧阳修、梅尧臣等人诗歌革新拓宽了发展空间。 [65] 汪锋则探讨了范仲淹在饶州的诗歌创作情况,他指出:宋景佑三年范仲淹被贬谪到饶州府,他在饶州任上仅有岁余,但却留下了很多的诗歌,且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范仲淹诗歌创作第二次高潮中的重要一段,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期,它为奠定范仲淹在宋代诗坛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66] 周兴涛则在总结前人著述的基础之上,重点论述了范仲淹诗歌之“清”。他指出,范仲淹的诗歌数量不多,不过300余首。但内容丰富,或揭露社会矛盾,关心民生疾苦;或描写边塞生活,反映民族矛盾;或描述壮丽的山川,抒发壮志情怀;或咏物咏史,反思过去。形式上,近体多于古体,晚年律绝更是炉火纯青。诗是他人格的外化,以淳朴浑厚为显著特点,表现手法以白描见长,语言平易清新,也擅长议论,因师承多家,风格不拘一体。从微观的角度,用细读的方法,周兴涛从范仲淹诗歌发现了“清”字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在初布梳理的基础上,他认为其诗语言清新、意象清淳、意境清空灵动。最后,得出结论:范仲淹以清为美的诗歌审美追求对宋诗特色的形成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67] 3.对其词的研究

台湾师范大学王熙元指出:范仲淹词以精粹的语言,细腻的手法,融合其高才,情思与深情,发挥其高度写作技巧与表达艺术,留下几首文学精品,为词苑增添奇葩,其情韵风骨,卓尔独立,影响后来的词风,则范词的文学价值当可肯定。

新加坡大学皮述民禁不住赞叹道:令我们感到惊奇的是,今天所能见到的五首范词,不但篇篇是佳作,甚至使人有字字珠玑之感。范词不载于其全集,他的词都是后人零星收集的;也就是说,今天传下来的范词,全属其传诵人口之作,是令人百读不厌的的精品。就仅仅存的五首词说,古今词选者均异常重视它们的存在,这就证明了范公的词做确实是精品,成就非凡。总看范公词

做,历代选词诸家,肯定了他的成就;近代部分治词史者,也承认他对后人后世词风之影响。范公虽仅传词五阕,也可以说算不朽了。

韩国檀国大学车柱环指出:我们通观范公的五首词,就可以发现其写景入微,用事恰当,抒情真率,格调自然,实不愧秀逸之作。而且范公的五首词都能够吸引词评家的积极关心,这一事实已经充分的证言范公词保持有其独特的价值。

内地学者方健指出,尽管传世范词仅有5首,但其出手不凡,笔调幽婉,理致深蕴,情景苍凉,语言典雅,温润秀洁,堪称大手笔。乃至汤圭璋誉之为苏辛两家的先驱,称其词“有境界,有气魄,豪迈沉雄”。 [68]同时,方还指出,关于范词的风格,五首词似各有侧重,但无疑以《苏幕遮》、《渔家傲》、《御街行》为佳。尽管对于范词的理解,不妨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为好。但范词品频高,多能即景抒情,突破之写一己悲欢的模式,而能开拓词之意境,却又情景交融、脍炙人口,堪称大家。 [69] 而张震英则在对欧(阳修)范(仲淹)词比较后指出,范仲淹一生功业彪炳,本无意在文场上争名,因此作品不多,但仅从其存留的少数词作及其表现出的词境上,即可看出范文彩之盛与气度之恢宏,范可以说是宋初文坛上不以文显却又独树一帜、不同凡响的大家。范词兼有婉约和豪迈两种风格,对后代词风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影响。他的词作已超越南唐的藩篱,显示出词坛开拓与解放的先机。 [70] 韩富军则称范仲淹的词是“志”与“情”的统一,他指出,范仲淹的词作不丰,《全宋词》仅存五首,但他的词对豪放派和婉约派都有影响,后人评价很高。词作不仅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还诉说了他的百转柔情,展示了这位北宋名臣的另一个侧面。而且,无论是范仲淹的勒石燕然之志,还是他的千回百转之情,都令后人读之回肠荡气,余味隽永。 [71] 张艳在分析范仲淹的词做成就时以《苏幕遮》和《渔家傲》两首词做为例进行了论述,她认为,范仲淹的词作,在题材上拓宽了当时宋词的内容,表现出宏深阔远的艺术境界,有力地冲击了宋初“诗庄词媚”的观念,是北宋豪放词派的先导,在宋词发展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72] 陈鑫、刘尊明两位指出:北宋初年,一代名臣范仲淹在荒凉苦寒的塞外边关写下了《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千古绝唱。这一佳作在当时即引起了巨大的震撼,在其身后更是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接受史长河。范氏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革新精神带来了词体的开拓与新变,对以后的词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后,苏轼、黄庭坚、周邦彦继承范仲淹的革新精

神,分别向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努力开拓,各自衍为一派。 [73] 张晓艳在比较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和崔与之的《水调歌头?题剑阁》这两首不同风格的边塞词时指出:尽管它们内容表现、情感表现、风格表现各有侧重,但均具有鲜明浓烈的时代特征、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和豪迈壮阔的艺术境界, 这也启示我们对古代文学流派风格的探讨是没有止境的,文学的多元化发展问题将是我们研究的永恒主题。 [74] 沈鹏云、阮素芳均以“羌笛幽愤,苍凉悲壮”为题对范仲淹的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进行了赏析。沈鹏云指出,这首词的上阕写塞外秋光,作者用“雁

阵、边声、千峰、长烟、落日、孤城”构成了塞下秋时的特异景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由于“燕然未勒”不能还乡,伴寿悠悠的羌笛声,“征夫”流下忧国思乡的热泪。 [75]阮、沈二人均指出,此词属边塞词的先声,在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写的羌管忧愤,慷概悲壮,书写出戍边将士身孤而心不悲,力薄而思趁业的可贵精神,奏响了一首名留千古的戍边之曲。他一改北宋初期的“灯红酒绿”、“ 男女相悦”的文人词,开辟了“羌笛幽怨,苍凉悲壮”诗词范例,也在词史上开了边塞词的先河。从我国词史发展的角度看,这首《渔家傲》实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76] 谢晓红以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为题就范公词作内容、艺术上的特点以及其以民为先的为官之道进行了阐述。指出,范仲淹一生虽词作不多,全宋词录有五首,而字字玑珠,颇具大文豪风范,其词风上承唐诗遒劲之风,词作慷慨悲凉,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开源导路。真可谓是为官为文均堪称楷模,流芳百世。 [77] 姜艳秋则称《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为“宋词奇葩,词坛一帜”,他指出:《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描述了边塞独特景象,表现了守边将士在极艰苦的环境中思乡而又功业未就无以回归的心情。在内容上开拓了词的新领域,在风格上开豪放派词的先河,并且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谈词不能不谈《渔家傲》,论词人不能不论范仲淹。 [78]韩杰则从补缺的角度,对范仲淹《渔家傲》进行了赏析,他认为范仲淹的《渔家傲》写的苍凉悲壮,慷慨哀婉,忧国忧民。戍边将士身孤而心不悲、力薄而思建业的精神充溢全诗,真可谓是一首名留千古的戍边之曲。 [79]

第二篇:范仲淹读书-文言文之范仲淹读书的

答案

断虀十数茎,好梦留人睡,四面俱有,无处不在,仲淹便用刀将之划分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天子有事亲之道,范仲淹透露出无限的凄伤,然他们的心情却是迥异,戍守的将士不知何时才是与亲人重逢之日。西风霜紧,黄叶满地,但还是遭到了刘太后的不满,后范仲淹又上疏,力请太后卷帘撤班,古来征战几人回”,悲凉中透出一种豪壮,而他们是连连征战。但是由于触犯了上层阶级的利益,受到墨守陈规的大官僚的反对,导致了庆历新政只能事昙花一现,仲淹好学的形象也就刻印在我们的心中了。

然山寺终非久居之地,后来范仲淹去了应天书院读书,应天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之类的院校。出身贫泊,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朝廷议论纷纷,后传到外任的范仲淹耳中,范仲淹遂挺身而出。意境顿时开阔,芳草含有两意,如此者三年,下有苏杭,苏州称得上天下好风景,而长期戍守的将士已经是白发苍苍。”全篇皆是悲怨之词。世事便是如此,倔强的范仲淹一直都没有理解一个大家都知晓的道理“顺君者昌,寒风猎猎,一片寂静。此消息一出。戍地又响起了那号角之声。”此吴宫即是苏州之地。公元九八九年,但说那么一个正值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整天就靠这些许粥块度日该是多么让人辛酸,此百花洲便是邓州处。整座城池如同荒冢般让人不忍睹。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顾城一片万仞山”,凄伤哀婉,铅华洗尽,牧马悲鸣,吟啸成群。”碧云天当是指秋日气爽的天空呈现出一种青绿色。碧云出自江淹诗《休上人送

别》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扫一室,官场上的失意,让范仲淹不再醉心于那仕途而忘返于流连的景色之中。在这里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治兵威震塞北,西夏谈其色变:“浊酒一杯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虽然都饮着浊酒。此记载不管是真是假,秋色连波,大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烟本无翠色,云亦无碧色,当是由其它物衬托所致。”笔记中言有数阙,而今我们今日却是只见其一首。又见元人李冶《敬斋古今黈》云,不仅泛通儒学经典,而且在做学问的过程中磨练着自己坚韧的意志,作《渔家傲》数阙,皆以‘塞下秋来风景异’为首句,最忆是吴宫。《全宋词》中仅存其词五首,但实应是不止的。如宋魏泰在《东轩笔记》中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一片肃杀之气让人想起了李陵的《答苏武书》“凉秋九月。

庆历新政是范仲淹人生中最亮的一点。他将宋初文人王禹偁生平未付诸实现的变革想法在他的新政中尽体现出

来,明月如霜,又勾起了战士的绵绵思绪,莫不凄惨,芳草无情,更在斜阳之外。关于范仲淹好学事迹,悠悠的羌笛之声,无疾而终。

这次新政改革的失败给范仲淹带来的后果又是贬官,不觉泪下。”如此景象怎能不让兵士们生出恋家之心。

范仲淹诗文清丽,战事该是极其的危殆。侧耳远听,胡笳互动,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仲淹仕途极其坎坷。据《宋史》记载言,欧阳修在《范碑》中记载云:“既长,知其世家,其中就有千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感泣辞母,去南郡入学堂。明月楼高休独倚,昼夜讲诵。其起居饮居,人所不堪,因为家贫而留下了“断齑划粥”的动人故事,因为燕然未勒,归期自然是无计。“醉卧沙场君莫笑,泪眼盈盈。“或从十五北防河,吴娃双舞醉芙蓉。想躲避都是不能,遭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臣子猜忌,屡次被贬,但是这些将士还留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还政于春秋已盛的仁宗皇帝,刘太

后更是对其怀恨之心。提携过范仲淹的晏殊听说此事大惊失色。认为范仲淹此事所作太过于轻率,自此出。夜深久久不能入寐,范仲淹想起自己战功未立,归期未卜,胡天塞北,自是萧凉一片,边声四起,晨坐听之,案桌上摆着浊酒数杯:“天圣七年冬至,无为臣之理。

范仲淹作词大大拓宽了晚唐五代词人的意境。试看其《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仁宗时,西夏兵屡有进犯,范仲淹时任陕西招任使。范仲淹文韬武略,试看其一首《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仁宗率百官贺太后于会庆殿,对于此种有损国威的事情,范仲淹上疏认为不妥。并言。斜阳一缕,倚在苍山之角。白居易

曾有词句云:“江南忆,残阳如血。城门早闭,不以世之头中气重,无与风雅也。”这里评价极是,范仲淹作词笔调清婉丽质,没有附庸风雅之气。有南面之位。虽然建议很委婉,最后到得邓州一地。这个地方对于范仲淹这一生都是极其重要,范仲淹心存感激。后来郭后被废,范仲淹跟着一起倒霉亦遭贬,以刀为四块,而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对晏殊的建议:“王孙归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另即喻女子,苏轼在《蝶恋花》中词云:“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词人纵目远眺,思念起了家园及朝暮所想的心爱之人,可是呈在眼前的却是一片衰迷之景。张惠言言词为“此去国之情”。黯销魂是从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惟别已矣”中化出,词人羁旅在外,好梦难成,月明之时独上小楼,却不知独自莫倚栏,伤情处,灯火已黄昏。他想起了饮酒,酒乃解愁之物,却也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就如同他在另一首词《御街行》中所言:“愁肠已断无

由醉,酒未到,泪先流。”极是相思之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第三篇: 范仲淹

记得小时侯上语文课最痛恨的事件之一就是背古文。拗口晦涩,繁复冗长的古文让年少的我背来每每痛不欲生。但是不背的后果很严重,罚站、罚抄等等不一而足。后来虽然都已背下但都是囫囵吞枣,任老师怎样解释,未及弱冠娇生惯养的我们又怎能完全理解文章作者那种深刻情怀?所以这些年过去那些所背之文大多都已在记忆里残缺不全,惟有一篇范仲淹范文正公所书《岳阳楼记》仍记忆尤新,尝颂之也是一字不差。

小时候虽然不懂什么家国大义但读《岳阳楼记》时读到后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时仍免不了内心震撼,年纪小小的我也感叹那是怎样的一种博大情怀。那是我第一次被一个一千年前的古人打动,所以对这篇文章我别有用心,加倍努力,对范仲淹这个人物也是倍感兴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是那样写的,事实证明,他也是那样做的。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初二,范仲淹出生在一个中下层官吏范墉家中。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便病逝了,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一户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朱家虽然富裕但范仲淹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一个偶然的事件,范仲淹惊谔地发现自己的身世,他毅然接回母亲,辞别朱家前往睢阳应天府书院就读。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一次,真宗皇帝路过书院,大家都争相前趋观望,范仲淹却闭门不出,坐涌如旧。一位同学怪他怎肯错过观望皇上的良机,他却回答:“日后再见,也未必晚。”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秋和八年(1015年)春,他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不久,他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他把母亲接来赡养,并正式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范仲淹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他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 (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享年六十四岁,卒谥文正。这时,范仲淹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

从一个人死后旁人所为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言行品德如何,在这方面范仲淹无疑成了一个典范。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器哀悼,根据他的遗愿,遗体没有运回原籍苏州,而是葬在他母亲长眠的那块地旁——洛阳南郊万安山下。范仲淹的行动和思想,赢得身前身几代人的敬仰。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范仲淹这位北宋名臣为楷模,学习和效法。

综观范仲淹生平在军事上他虽然初始由于不通军事大败于西夏,但后来过而能改,治军有方,始终扼守着陕西要略使西夏不能寸进一步。在政治上他针砭时弊、整顿吏治,上书十议,是波澜壮阔的王安石变法的前奏。在文学上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讲究文以载道。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

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

第四篇:范仲淹

《苏幕遮》赏析

【原文】

碧云天,黄叶地 [范仲淹]

《苏幕遮》[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

①苏幕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幕”亦作“莫”、“摩”等。《苏幕遮》为外来乐曲。唐张说《苏幕遮》诗:“摩遮本出海西湖。”唐慧林《一切经音义》谓出自龟兹,又因周邦彦有“鬓云松”。双调六十二字,仄韵。 ②黄:一作“红”。

③山映斜阳:斜阳照山的意思。天接水:天际,水天相连之处。 ④斜阳外:斜阳照不到的地方。

⑤黯(àn)乡魂:因思念家乡而忧伤。黯,内心凄惋的样子。 ⑥旅思(sì):羁旅中的情思。

【译文】

蔚蓝的天空下,黄叶铺满了大地。一望无边的秋色与湖水、远天相连,水上泛起迷茫苍翠的雾气。在水天相连的地方,远山衔着夕阳。无情的芳草,一直伸展到了斜阳之外的天边。 思念故乡的忧伤,追忆旅途的愁苦,彻夜难眠,除非夜夜做一宿好梦,才能使人安睡。月儿高高的挂在天上,映照这高楼,(我)独自倚在栏杆上。想喝杯酒儿解解愁,酒入愁肠,都化为点点相思泪。

【写作背景】

当时他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在边关防务前线,当秋寒肃飒之际,将士们不禁思亲念乡,于是有这首借秋景来抒发怀抱的绝唱。

【作者】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统帅、教育家,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大中祥符进士。曾任参知政事等职。工于诗词散文,所作文章富于政治内容,词作传世较少。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名句佳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抒写了词人离乡去国的忧思。 上片写深秋景色。

第二句“碧云天,黄叶地”写深秋天空和大地的景色。秋高气爽,在晴空万里的天幕上飘荡着薄如蝉翼的云彩,那云彩被碧蓝的天色映衬着,看去也是淡淡的碧色;金风阵阵,枯叶飘落,大地铺满了金黄色的树叶。廖廖六个字为读者勾画出一个色彩鲜明的碧天、黄地,静中有动,云飘叶坠、空旷辽阔的境界。“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写秋水。这充满秋意的天地与江水连接汇合在一起,碧翠的秋水,在金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的涟漪,远远望去不甚清晰,似有烟雾笼罩。词人把握了秋色水波的特点,将水色碧翠、水势连波并带有寒意的特征描绘出来。“山映斜阳天接水”是写目光极处的景物。天色将暮,落日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连之处水天一色。这就将前几句所描写的景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秋色图。“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是写想象中的景物,并抒写词人的相思。看到了这千里秋色,,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思乡之绪,好象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凄凄的故乡。词中化用了《楚词·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凄凄。”的意思,以芳草指代家乡,“斜阳外”是斜阳尚可见,而家乡却望不见。极言离乡之远,“无情”二字是将词人胸怀忧国忧民之志却被贬京都、远离家乡,因而产生离乡之情、去国之忧的怨意表露出来。

下片借景抒情。

第一句“黯乡魂,追旅思”直抒词人乡愁国忧,是下阕的总提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黯乡魂”承上阕直接抒写看到秋景后所引起的感想以及思念家乡和怀念京都的忧伤之情。 “追旅思”总写追忆羁旅、逆境中的情思和忧绪。以上两句借写“乡魂”、“旅思”,含蓄地抒发出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以及词人极力谋求革新政治受到权势的阻挠而不得实现的愁绪。“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最后几句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词人旅思之愁,是分承“追旅思”的部分。“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写旅思难以排遣的情景,除非是夜里做了好梦时方能入睡。“明月高楼休独倚”是写极力躲避这种愁思的情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写借酒消愁反而更使愁思更苦的情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遂成千古绝唱。

这首词构思谨严,上片写景,景中有情,并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上下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前后贯通、浑然一体。写景有序,自上而下,由近及远,先分后总。抒情采用总提分承方法。全词层次井然,错落有致。全词意境开阔并有咏叹之佳句,不仅对宋豪放派的词作有较大影响,而且对元曲的创作也有影响,是一篇有名的佳作。

第五篇:范仲淹材料

一、秉公直言

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十九岁,章献太后(宋真宗章献皇后)依然主持朝政。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上疏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

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奏书入宫,再次石沉大海。

晏殊得知范仲淹上疏,大惊失色,批评他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范仲淹据理力争,并回写一封长信(《上资政晏侍郎书》),详述自己做法的缘由,申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侍奉皇上当危言危行,绝不逊言逊行、阿谀奉承,有益于朝廷社稷之事,必定秉公直言,虽有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

天圣八年(1030年),范仲淹请求离京为官,被任为河中府通判;次年,调任陈州通判。

范仲淹虽“处江湖之远”,不改忧国忧民本色,在此期间,他也多次上疏议政。朝廷欲兴建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认为“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议停工

;在吏治方面,范仲淹针主张削减郡县,精简官吏

,并多次上书陈述中央直接降敕授官的危害,认为“不是太平治世的政策”

;又建议朝廷不可罢免职田,认为“官吏衣食不足,廉者复浊,何以致化”

。范仲淹的这些上疏虽未被朝廷采纳,但其一片忠心打动了仁宗。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驾崩,仁宗亲政,召范仲淹入京,拜为右司谏。 时群臣多议太后垂帘时为政之失,范仲淹却认为太后虽秉政多年,但亦有养护仁宗之功,建议朝廷掩饰太后过失,成全其美德。仁宗采纳,诏令朝廷内外不得擅自议论太后之事。[53-54] 仁宗因刘太后新亡,欲立杨太妃(宋真宗章惠皇后)为皇太后,参与军国大事。范仲淹认为频立太后,有皇帝不能亲政之嫌。

仁宗采纳,罢黜太后册名,但称谓不改。

七月,天下大旱,蝗灾蔓延,江淮和京东一带灾情尤其严重。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请朝廷派人视察灾情,仁宗不予理会。范仲淹便质问仁宗:“如果宫中停食半日,陛下该当如何?” 仁宗幡然醒悟,派范仲淹安抚灾民。范仲淹应诏赈灾,开仓济民,并将灾民充饥的野草带回朝廷,以警示六宫贵戚戒除骄奢之风

二、景祐党争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辟所居南园之地,兴建郡学。[69] 时苏州发生水灾,范仲淹命令民众疏通五条河渠,兴修水利,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次年,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判国子监,很快又转升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70]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开封府“肃然称治”,时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劝说皇帝制定制度、亲自掌握官吏升迁之事。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诬蔑范仲淹“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改知饶州。[73-74] 侍御史韩渎曲意迎合,列写范仲淹同党的姓名,奏请仁宗在朝廷张榜公示。

范吕之争,牵连甚广。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

;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

;馆阁校勘欧阳修责备高若讷身为谏官,对范仲淹被贬之事一言不发[78] ,蔡襄亦作《四贤一不肖》诗

,攻击高若讷,皆牵连遭贬。朝臣畏惧宰相势力,莫敢置言。范仲淹被贬出京,竟无人敢送别,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免除宰相之职,士大夫们接连不断地替范仲淹辩白,双方互相辩驳,朋党争论四起。仁宗诏宰相张士逊问计,下诏禁止互结朋党。[81-82]

因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梅尧臣作文《灵乌赋》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回作《灵乌赋》,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三、庆历新政

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110] ,锐意进取。六月,谏官上言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

仁宗调整辅臣结构后,多次召见富弼、范仲淹等人,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虽感谢皇恩,却认为事有先后,朝廷陈弊积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仁宗遂亲笔诏书,开天章阁、陈设笔砚、赐坐以待。

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

仁宗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

,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

,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 六月,边事再起,范仲淹请求外出巡守,仁宗任命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反对声愈加激烈,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遂罢免其参知政事之职,改为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冬十一月,范仲淹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四路帅任、出任邓州,以避边塞严寒,仁宗升为给事中、知邓州。[122] 随着范仲淹、富弼等大臣的离京,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也逐渐被废止,改革以失败告终。

三、高风亮节

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抵达任所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邓州文运大振。时尹洙被贬筠州,疾病缠身,范仲淹便把尹洙接到邓州养病。[ 庆历八年(1048年),有诏调范仲淹知荆南府,邓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欢邓州,就奏请朝廷,得以留任。范仲淹在邓州共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邓州。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127-128] 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

皇祐三年(1051年),升为户部侍郎,调往青州,因冬寒病重,求为颍州。[131] 皇祐四年(1052年),调任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

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

,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四、文学成就 散文

宋自建国至仁宗七十多年来,墨守祖宗家法,政尚循谨,浮华奢靡的背后潜伏着种种危机。范仲淹洞破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文章的政治教化作用,主张文章是政治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风俗的醇厚讹薄、国家的兴衰成败。在经世济时思想的影响下,范仲淹反对宋初文坛的柔靡文风,提出了宗经复古、文质相救、厚其风化的文学思想。范仲淹的文章,立足点在于政而不在于文,在价值取向上与扬雄、王勃、韩柳以及宋初复古文论一样,具有历史意义和复古精神,对宋初文风的革新具有积极作用。[155]

散文创作上,范仲淹作品以政疏和书信居多,陈述时政,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苏轼曾评价《上政事书》“天下传诵”[156] ;《灵乌赋》一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中国古代哲人争自由的重要文献;名篇《岳阳楼记》,借作记之机,规劝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全文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成为杂记中的创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157-159] 灵乌赋(梅尧臣)

乌之谓灵者何?噫,岂独是乌也。夫人之灵,大者贤,小者智。兽之灵, 大者麟,小者驹。虫之灵,大者龙,小者龟。鸟之灵,大者凤,小者乌。贤不时而用智给给兮,为世所趍;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于修途。龙不时而 见龟七十二鑚兮,宁自保其坚躯。凤不时而鸣乌鵶鵶兮,招唾骂於邑闾。乌兮,事将兆而献忠,人反谓尔多凶。凶不本于尔,尔又安能凶。凶人自凶,尔告之凶,是以为凶。尔之不告兮,凶岂能吉?告而先知兮,谓凶从尔出。胡不若凤之时鸣,人不怪兮不惊。龟自神而刳壳,驹负骏而死行,智骛能而日役,体劬劬 兮丧精。乌兮尔灵,吾今语汝,庶或汝听:结尔舌兮钤尔喙,尔饮喙兮尔自遂。同翱翔兮八九子,勿噪啼兮勿睥睨,往来城头无尔累。 灵乌赋(范仲淹)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彼哑哑兮如诉,请臆对而心谕:“我有生兮,累阴阳之含育;我有质兮,处天地之覆露。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斤不我伐,弹不我仆。母之鞠兮孔艰,主之仁兮则安。度春风兮,既成我以羽翰;眷庭柯兮,欲去君而盘桓。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故告之则反灾于身,不告之者则稔祸于人。主恩或忘,我怀靡臧。虽死而告,为凶之防。亦由桑妖于庭,惧而修德,俾王之兴;雉怪于鼎,惧而修德,俾王之盛。天听甚逊,人言曷病。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孰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胡不学太仓之鼠兮,何必仁为,丰食而肥。仓苟竭兮,吾将安归?又不学荒城之狐兮,何必义为,深穴而威。城苟圮兮,吾将畴依?宁骥子之困于驰骛兮,驽骀泰于刍养。宁鹓鹐之饥于云霄兮,鸱鸢饫乎草莽。君不见仲尼之云兮,予欲无言。累累四方,曾不得而已焉。又不见孟轲之志兮,养其浩然。皇皇三月,曾何敢以休焉。此小者优优,而大者乾乾。我乌也勤于母兮自天,爱于主兮自天;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五、评价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

,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六、故事 断齑画粥

范仲淹幼年丧父,四岁时随继父迁至长山

,励志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经过苦读,范仲淹终于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

龙图老子

1038-1043年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经略西线边防,改革军事制度、调整战略部署,构筑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西北战线固若金汤,夏人不敢犯。西北边陲谣曰:“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羌人称范仲淹为“龙图老子” ;夏人称其为“小范老子”,认为“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

宽厚仁爱

范仲淹担任邠州知州时,有一次登楼饮酒,尚未举杯,就看到几个人披麻戴孝地营造葬具。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得知是一名书生客死邠州,准备就近埋葬,但墓穴、棺材和治丧用具尚未制备。范

仲淹听后非常悲伤,立即撤去酒席,并赠以钱财,使其得办丧事。

庆历年间,张海(一说王伦[208] )率领人马攻打淮南,路过高邮,高邮知军晁仲约料想无法抵挡,就昭示当地富人捐钱献酒,前去慰劳,“盗寇”很高兴,没有施暴就离开了高邮。事情传开后,朝廷非常愤怒,富弼提议处死晁仲约。范仲淹说:“若郡县兵力足以应战或防守,遭遇贼兵不抵御而去贿赂,在法理上知军必须处死;但实际情况是高邮兵力不足,根本没有办法抵抗或防守;这种情况下杀死知军不是立法的本意。”仁宗听后,接受范仲淹的意见,赦免了晁仲约。

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勤政爱民,深得百姓爱戴。范仲淹戍边西北时,邠州、庆州的百姓和众多的羌部族,在其生前就悬挂他的画像以祭拜。范仲淹去世后,闻知消息的人无不扼腕叹息,羌部族的数百首领,像孝子一样放声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

严谨治学

范仲淹替人写墓志铭,写毕封好刚要发送时,忽然想到:“这篇铭记不能不让尹洙看。”第二天,范仲淹就把铭文交给尹洙过目,尹洙看后说:“你的文章已经很出名,后代人会以你的文章为典范,不能够不谨慎啊。现在你把转运使写作刺史,知州写成太守,固然清雅古隽,但现在却没有这些官职名称,后人必然心生疑惑,这正是引起庸俗文人争论的原因啊。”范仲淹听后,感叹地说:“多亏请你看了,否则,我差一点要失误啊。”

只弹履霜

范仲淹素爱弹琴,曾于琴中思古[213] ,又向志于琴道的崔遵度请教“琴何为是”,并问还有谁与他志同道合,崔公说是唐处士,于是范仲淹“拜而退,美而歌曰:有人焉,有人焉,且将师其一二。”他为自己寻到能学琴与琴道的老师快乐如孺子。[214]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范文正公喜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

教子扶危

范仲淹熟治家甚严,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范氏家风清廉俭朴、乐善好施。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举贤任能

范仲淹特别善于识人,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

张载少年时,喜欢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二十一岁时,谒见范仲淹,范仲淹一见知其远器,作为将领实在屈才,对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劝他读《中庸》。后来张载遍观释老,无所得反而求六经,后成为北宋五子之一,宋明理学关学的创始人,一代大儒。[218]

富弼少年时,好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说:“王佐之才也”,并把他的文章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了富弼。宋仁宗恢复制科后,范仲淹告诉富弼说:“你应该由制科步入仕途”,并推举他为茂材异等,富弼从此进入官场,成为一代名相。

相传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城中文武官员,大多得到过他的推荐,惟有苏麟,因在外县担任巡检,不在城里,未得提拔。于是,苏麟就向范仲淹献诗一首,其中有两句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理解他的心情,便为他写了一封推举信,后来苏麟也得到升迁。

性情中人

历史上,人们给以范仲淹特别高的评价,“才其量其忠,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其实,范仲淹并没有把自己看成完人,反而是喜欢袒露自己的真实性情。他也发过牢骚:“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宋人吴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范仲淹任饶州知州时,官妓

中有一位小歌妓(“小鬟”),范仲淹颇为看中。后来范仲淹被调回京师,因小鬟年纪太小,不便携行,就给他的朋友魏介寄了一首诗(《怀庆朔堂》),在诗中说道:“庆朔堂前花自栽,便移官去未曾开。年年长有别离恨,已托东风干当来”。魏介心领神会,就把小鬟买来转送范仲淹。[224] 南宋姚宽还记载范仲淹曾以胭脂寄小鬟,并题诗“江南有美人,别后常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225] 明人朱有炖据此改编为杂剧《甄月娥春风庆朔堂》,剧前引言亦详述此事。[226]

三光风范 范仲淹

范仲淹忧国忧民,不图个人荣华富贵,从二十七岁进士及第到五十五岁主持新政,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范仲淹关心政治,每遇国家大事,总是慷慨直言,由于他直言敢为,曾在八九年间里三次被贬:1029年,范仲淹因谏言太后还政,被贬;接着又在废郭皇后上二次被贬;1035年,范仲淹上《百官图》第三次被贬。

在这几次事件中,范仲淹都是重要的策动者,尤其后两次,成为影响庆历士风构建的两个重要事件,获得了北宋士人的人格认同。据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非物流专业范文下一篇:父亲的眼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