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2023-02-19

第一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思考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基础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改进行政执法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社会预期比,与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要求比,行政执法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从根本上消除。目前,我国行政执法队伍中存在着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公等现象,部分执法人员甚至执法犯法,野蛮执法,假公济私,吃拿卡要,刁难群众,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究其原因,一是执法人员良莠不齐,法制意识淡薄,法律素质较低;二是有些执法人员职业道德和修养不够高,受利益驱动,以权谋私;三是我国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不够健全。

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必须严格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下决心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行政执法队伍。

(一)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实践表明,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是做好行政执法工作 1

的基础,只有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才能有效提高行政执法总体水平。因此,要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思想和管理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的理念,确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不渝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责为民所负。要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只有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人员,才能明确其行政执法资格,允许其上岗执法。

(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一方面应强化内部监督,切实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凡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复议主管部门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脱拒绝,必须依法受理。重大疑难案件要在“听证”或“质证”之后,依法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积极探索简易复议等便民快捷的复议形式,不断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应加强对行政执法的评议考核。各有关部门都要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定期进行考核。要广泛开展“开门评议”活动,通过设臵举报电话、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卡,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可以把人民群众请进行政执法机关,让被

管理者评价管理者的工作,给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打分”,评议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并作为考核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是强化外部监督制约,各行政执法机关应自觉地接受同级人大、政府、政协、检察院、法院、纪检(监察)等有关机关和新闻媒体及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监督网络,形成监督约束的合力,保证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执法,依法履行职责。

(三)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

行政执法过错既损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会给执法机关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负面作用较大。为了确保提高执法水平,必须加大对执法过错责任的追究。只要是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错案,不管涉及到哪一级,哪个人,都要严肃查办。要抓住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形象的典型案件,毫不手软地进行处理,从而起到“惩处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警示作用。

(四)加大执法方式改革力度

执法方式改革,应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滥用权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应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导致的执法扰民现象,消除由此给执法队伍造成的不良影响。合理调整有关部门的职责权限,合理确定分工,在人员编制不增加的情况下,整合行政执法资源,尽力避免

多头执法和重复执法现象。尤其是在城市、集镇管理上更应及早推行综合执法改革这一方式,以提高效率,改善管理。

2、应加快建立并规范集中行政审批和集中收费制度,公开法律依据、办事制度、办事程序等相关内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消除执法队伍中个别人员以权谋私、滋生腐败的根源,促进执法队伍建设。

(五)维护执法人员的权益

对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刚正不阿但受到打击报复的执法人员,要予以坚决的支持和大力保护,增强执法人员依法办事的积极性,鼓舞整个执法队伍的气势。要在行政执法队伍中大力开展学习任长霞、宋鱼水等优秀执法者活动,弘扬正气,在全社会充分营造一种有利于公正执法、严格执法的良好环境,有效保障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

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和深化,基层的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法治观念、执法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把各项依法行政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应注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努力实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这个未来十年政府建设的目标。

第二篇:如何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浅谈加强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对策与途径

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工作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最前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仅关系到交通运政执法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为此,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新形势下,切实加强运政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运政执法队伍,全面提高交通运政执法水平和“三个服务”能力,树立良好的交通行政执法新形象。笔者在此,浅谈几点想法。

一、制约与影响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在维护交通运输市场稳定,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与此同时,交通运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在交通行政工作中也得到了稳步的提高。交通运政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服务意识等得到了明显增强。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和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与影响了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

——意识(理念)问题。一是思维僵化、意识落后、墨守成规,表现在工作中习惯于用计划经济时代的集决策、执行、监督为一体的管理模式,或沿用以往的经验和方法去处理与解决行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穿新鞋走

1 老路”,缺乏与日俱进的现代意识、创新意识;二是“轻服务、重管理”的意识,在一些地方的运政执法部门和运政执法人员的潜意识中,根深蒂固难以根除;三是法律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在少数运政执法人员身上仍存在不依法办事,不按规范程序办事,工作中冷、硬、横、推诿扯皮、不负责的问题。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换位思考的服务意识淡薄,主导思想上未能真正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观念转变;四是综合素质偏低。突出反映一是执法人员的文化程度、政策法规水平、工作技能上参差不齐;少数执法人员对待执法相对人(车主)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影响了交通行政执法部门的整体形象。

——体制问题。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现行交通行政体制是交通运输部内设运输管理局,其余各省、市、县、镇(乡)自上而下均设有各级运管机构,隶属于各级政府管辖,人、财、物、干部调动、任免管理权限实行属地管理(块状),而行业管理上,则实行垂直的系统管理(垂直条状),运管上级机构只能管业务不能管其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交通运政执法队伍管理与建设,

——编制问题。其一,这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不能不说的问题。所谓“热点”是全国十多万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十分关心,因其关系到运政机构和执法人员的前途、命运的切身问题,尤其是各级政府在公务

2 员管理与工资福利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待遇与政策,使得问题更加突出,热度提高;所谓“难点”难就难在目前全国除广东、海南、北京、福建、深圳几省市的运政机构人员为行政编制及个别设区市参公外,绝大多数尤其是基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均为事业性编制。广大运政执法人员工作在运管行业的前沿,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同在一个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但在人员机构编制性质、福利待遇等方面,却与行政编制的其他人员相差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挫伤了运政执法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运管行业发展负作用较大。

——素质问题。一是由于各级运政机构的运政执法人员来自五湖四海,社会各行各业,年龄、文化、民族、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差别较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逐步加快,新的理论、新的行业、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设备等一切新事物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许多运政执法人员在知识结构,专业理论水平,接受新概念、新技术、先进管理设备等能力,难以跟上运输行业发展的步伐,亟需补课,由此引发运政执法人员素质“危机”。

——执法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就业、分配等各种问题和矛盾日渐凸显,导致执法环境恶劣,暴力抗法事件严重,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执法工作中

3 运政执法人员有畏难情绪,瞻前顾后,主动性、积极性差,对执法队伍建设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

——执法规范问题。部份运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不规范。突出反映一是未按程序执法或程序不到位。如未经过调查取证、做好询问笔录就下达行政处罚文书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等;二是执法文书填制、送达不规范。如字迹潦草;执法人、执法证号等填写不全等;三是法律法规掌握的不准,执法依据适用错误。四是执法随意性大。如乱用自由裁量权,对接受处理所谓态度不好的违章者任意加大罚款数额等 ——法制问题。法律法规是交通运政执法和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核心与保障。我国运政执法机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长期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之低,法规之混乱,运政机构执法主体地位的模糊,责权不相统一,管理制度不严,使交通运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挺不起“腰杆”,说话底气不足,时时担心成为被告,严重影响运管行业对运输市场管理力度和权威性,制约和限制了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运管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尽管酝酿多年的《道路运输法》未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下简称道条)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这对推进运管行业向法制化发展和规范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与保障,但《道条》执行至今,许多方面已难以适应行业发

4 展需要,亟需进一步修订,并尽快出台(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对《道条》进行了多次修改,拟上报国务院)。

二、对策与途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运政执法队伍服务意识。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把两个“务必”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作为党和政府的执政准则,而《道条》所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的管理原则正是党和政府执政准则的具体体现,为此,要建好运政执法队伍。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运政执法人员的头脑,在引导广大基层执法人员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的生机活力和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的同时,告诫和提醒执法人员,改革开放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各种不良的倾向也在不断地侵蚀着执法人员的思想,这无疑给运政执法队伍建设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因此必须及时地解决执法人员思想上一些深层次的认识与观念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项教育,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三政三观”问题,即引导和帮助执法人员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牢固树立“公

5 仆意识”与“服务意识”,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切实把管理过程作为道路运输发展和为运输经营者服务的过程,真正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再次,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提高他们知法、守法和执法的自觉性,规范执法行为,树立行业新风,引导广大执法人员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饱满的精神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交通运政执法工作贡献力量。

2、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运政执法文明形象。加强基层交通执法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交通运政执法队伍要立足当前,开展教育活动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内部执法监督检查,抓住苗头防微杜渐,严肃政纪,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文明形象。要着眼于队伍的长远建设、长足进步,开展外树形象活动,坚持改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努力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在作风建设上,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要建立健全以评促纠、以评促建为主的长效考评机制体制 ,对执法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科学有效整治,并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的拒腐防变能力。

3、大力推行学习型运政机构建设,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者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

6 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精神素质等,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管理的行业发展和政府的形象。一项政策的好与坏,除政策的内容起决定作用外,具体执行者能否理解、掌握、贯彻、落实好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作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各级运政机构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从运管行业发展角度出发,一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多途径加强业务建设,通过在职学习、函授、自学等形式,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支持鼓励运政执法人员参加学习活动,把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同学历、学位教育相结合,作为知识更新,提高素质的主要手段,或结合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组织运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种法律、专业技能等业余学习或酌情选派出具有发展前途的运政执法人员去运输经济发达的国内城市和国外城市考察学习,或安排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较强的运管人员到大专院校学习与行业管理相关的理论与知识,如现代物流业、IT业等,以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为运管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三是开展法制教育,把执法培训作为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重点,普及法律知识,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为目的,全面推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制、执法三分离、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费收减免、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减少自由裁量权,坚决杜绝一人包办、越权办理现象,使执法权力能够在有效地控制下规范行使。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政执法。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建设要注重制度建设,形成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首先。要重点抓好《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自我约束机制的完善和落实,实行人有定岗、岗有定规、职有专能、事有专责,以制度规范运政执法行为,确保依法行政。其次是建立执法绩效考评系统,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要打破运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高低一个样,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建立科学的执法行为评价系统。要通过该系统对运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优劣、执法量的多少进行评价,形成正常的评价、奖惩监督机制,激励运政执法人员积极进取,认真规范执法。再次是以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为目的,坚持定期检查考核,在执法过程中实施跟踪管理,全过程督查。全面推行重要岗位人员定期轮换制、执法三分离、重大事项集体研究等制度,进一步明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减少自由裁量权,防止和杜绝一人包办、越权办理现象,使执法权力在有效地监控下能够规范行使。

5、健全与完善运政执法机构设臵,强化运政执法主体地位,实现运政资源与人员机构的合理配臵与有效调控。具体做法:一是确立改革的指导思想。既道路运政体制改革必须按照全面建设文明、民主、小康与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从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和促进道路 8 运输业跨越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出发,建立起与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精简、高效、统一规范的交通运政体制;二是道路运输归口运政机构管理,《道条》明文规定县级以上地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道路运输管理工作,已明确了各级运政机构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和主体,为此各地区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权应全部归口各级道路运管机构,以避免多头执法,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突出运政执法的主体地位;三是以“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三项主要工作为主体框架,做好“三定”既“定机构、定岗位、定编制”,“因事设岗,以岗定责,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严控制运政执法人员编制,争取将由各级财政全额拨款的运政执法人员正式纳入行政编制,在编制性质未改变之前,借鉴和参照公务员管理方法与制度,招聘工作人员,凡进必考,严把进人关;运政机构设臵可按研究、决策、许可、监督、收费、咨询、协调七大板块设臵;突出道路运输政策、法规专门机构的设立,行业管理实行“垂直管理,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运政体制新模式。

6、继续争取提高立法层次,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道条》内容,推动运政法制建设。首先根据国内外运输行业发展与行业管理的具体情况,适时择机出台《道路运输法》,以提高立法层次;其次对《道条》中诸如道路货运物流等属于道路运输管理范畴的行业,应作为一项内容明确写入《道条》, 9 对涉及“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方面内容,应与日俱增地尽快完善,具体明确,以提高《道条》的可操作性与时效性,再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懈地努力,去争取《道路运输法》早日出台,以使运政执法水平和运政执法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

总之,要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交通运政执法队伍,必须有计划分步骤扎扎实实的抓落实,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才能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踏实、业务精通、执法严格、形象良好”的高素质的交通运政执法队伍。

甘井子区公路运输管理所

二〇一一年五月五日

第三篇:关于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

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要求和市交通局的部署,结合我县交通工作实际 ,现就加强我县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务院于2004年3月制定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规定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县政府、市交通局对此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县局结合交通工作实际制定《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将对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实现交通系统全面依法行政的工作目标,必须建设一支具有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具有依法行政、文明管理的业务技能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几年来,我们注重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执法队伍现状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文化水平达不到要求;执法能力较差,在执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定违法事实不清,收集证据不全,使用法律法规不准,随意简化执法程序,混乱使用执法文书等现象;个别执法人员缺乏职业道德,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是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各单位都要充分认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抓好执法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解决好执法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把依法行政作为一项根本准则,以规范执法和文明服务为中心,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制度建设和执法监督,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能高、工作作风硬,能够让党和政府放心、群众满意,更好地适应交通发展和行业管理需要的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 工作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开展四项教育,严格推进两制,狠抓两头,健全一个体系。

一个中心,就是要以规范执法、文明服务为中心。

四项教育,就是践行"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教育,依法行政的法制教育,文明服务的作风教育,严于律己的廉政教育。

推行两制,就是要继续推行执法责任制和"两错"责任追究制,做到真追实究。

狠抓两头,就是要一方面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另一方面严肃查处以权谋私、吃拿卡要等行为。一个体系,就是健全和完善交通执法管理和监督制约体系,全面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

三、主要措施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事关交通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事关交通行业形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强对执法队伍建设的领导,县局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局领导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 。各有关单位“一把手”作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主持制定本单位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具体实施意见,定期研究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落实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强化对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领导和监督。县局的法制、人事、监察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共同做好执法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法制部门要认真组织法制培训,做好执证件和标志的管理,规范执法主体、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组织好文明执法创建活动。人事部门要严把人员调入关,对不符合执法人员资格条件的,不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加强编制控制,研究对策措施,逐步解决执法机构人员超编问题。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对于那些在执法活动中以权谋私、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要严肃查处,并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处分。

交通工会要组织执法岗位技术练兵和竞赛活动,激发执法人员爱岗敬业、奉献进取。

(二)开展“四项教育”,为执法队伍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一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深入查找思想差距,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彻底纠正一些执法人员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动摇,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等不良现象。二是开展法制教育。以 "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为核心,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意识,规范执法行为。三是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结合 "爱我交通,我为交通做贡献"活动,教育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职业纪律, 重点解决工作态度"冷、横、硬"及以权谋私、吃拿卡要、营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四是开展警示教育。以反面典型为教材,引导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正确把握人生的轨迹,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做到自警、自醒、自重、自励。 各有关单位要把 “四项教育” 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好。从2005年1月至4月底为全县交通系统集中教育期,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尽快制定教育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确保教育效果。学习期间,局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就“四项教育”情况进行抽查,学习结束后,将组织考核验收,验收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重新组织学习。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的日常管理,规范管理机制

1 、严格执法人员准入条件。按照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关于对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的有关要求,今后凡拟进入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5个条件 : ①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②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业务知识;③具备大专以上学历;④普通执法人员年龄应在 35周岁以下;⑤杜绝临时工、合同工从事执法工作。

2 、严格执法人员准入程序。执法机构需要新进执法人员的,要以上述5个条件为标准,从本单位或本系统职工中提出人选名单,上报同级交通主管部门法制机构。法制机构会同人事部门对上报的人员名单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由法制机构会同市局职教部门组织岗前培训和考试,对考试合格人员,人事部门负责办理调动手续,法制机构负责核发执法证件。

3、强化执法人员培训。一是抓好岗前培训。由市局法制机构会同市局职教中心组织实施;二是抓好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培训。由各执法机构组织实施,法制机构负责监督;三是抓好学历教育培训。到2005年,在岗45岁以下的执法人员,必须达到大专以上文化层次,45岁以上、50岁以下的执法人员,必须达到高中文化层次。四是抓好年度培训。在岗执法人员每年培训1-2次,由执法机构和法制机构共同组织实施。

4 、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权力的约束。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执法责任制。各执法单位要修订完善本单位执法责任制,根据《行政许可法》和其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执法领导责任和岗位责任。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各执法单位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和权限依法做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行为,依法履行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做到不失职、不越权。三是抓好考核工作。按照《 " 两制 " 考核评议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市、 县交通法制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每年第四季度对执法机构落实执法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被考核单位年终进行奖惩的依据。

5 、加强执法证件管理。执法证件是具备执法资格,成为执法人员的唯一法定证明,未取得执法证件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执法人员在执行任务时, 应随身携带并向当事人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在执法证件注明的执法门类和辖区范围内依法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o 对无执法证件从事执法工作或者不按规定持有、使用执法证件的人员,由法制机构会问监察部门按照执法证件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四) 加强执法监督 , 建立制约机制

l 、落实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对“两错”责任真追实究。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职责分工。法制机构负责“两错” 认定,按照规定取消“两错”责任人的执法资

格;监察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人事部门按照规定将“两错”责任人调离或监督调离执法岗位。二是落实查处渠道。对经过行政诉讼被法院终审判决败诉的错案、经过行政复议被复议机关认定的错案、在执法检查或者办理上级部门批转的案件中发现的错案以及受理当事人举报申诉中发现的错案, 市县局和执法机构都要严格按照“两错”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三是落实追究重点。要重点对公路“三乱”和违反市局五条禁令“五条禁令”以及贪污私分罚没款物、违法扣押车物、敲诈刁难车主司机、无执法证件上岗执法、不遵守法定程序的“两错”责任人加大追究力度,使“两错”追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 、改进交通行政执法检查。县局针对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执法检查的重点,争取每年解决1一2个突出问题。执法检查采取全面检查、专项检查、专案调查等方式。2005 年执法检查重点有五个方面:一是落实《行政许可法》,按照规定的程序、时限和权限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情况;二是贯彻实施《道路运输条例》,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情况;三是依法开展治理超限运输的情况。四是治理“公路三乱”的情况;五是“两制”落实情况。

3 、强化外部监督。县局及各执法机构要通过积极参加行风评议活动,特邀监督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定期召开行政管理人座谈会等形式,倾听他们对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投诉、申诉、控告和举报,做好查处和处理工作,切实解决问题,取信于民。针对群众评议提出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执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并积极整改。

4.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执法人员末位考核待岗转岗。各执法机构要按照自身执法工作实际,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执法人员末位考核待岗转岗办法,明确每个执法岗位年度工作目标和考核评价标准,确定适当待岗转岗比例,每年年终,计算每个执法人员的各项测评要素得分,然后进行排序,把排序结果作为确定考核末位对象的主要依据。一年考核不合格,待岗培训;连续两年排在末位的,转到其他非执法工作岗位。各执法机构的执法人员末位考核待岗转岗办法要在2005年4月底前制定完毕,并向县局法制机构备案,下半年全面实施。法制机构负责指导督促执法机构制定考核办法,并加强对办法落实的监督工作。

(五)培养树立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活动”

各执法机构要注意培养和选树优秀执法人员代表,大力宣扬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心系群众、竭诚为民的崇高理想;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通过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活动的开展 , 在全系统唱响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主旋律。

深入开展文明执法创建活动。在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法制与文明相结合,全面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监督意识和人权意识,使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成为习惯。在文明执法创建活动中要抓住重 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要突出抓好 “窗口”单位建设,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落实到“窗口”单位执法工作中,改善服务态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二是要把创建活动贯穿于行业管理中,进一步规范交通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秩序;三是要在交通行政执法单位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等群众性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行业文明程度。县局计划设立交通法制工作基金,对在文明执法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文明执法集体、文明执法标兵、优秀法制工作干部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第四篇: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质监执法队伍建设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

质监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旅办发[2009]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

现将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质监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旅游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关于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质监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

二OO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关于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

质监执法队伍建设的意见

我国旅游质监工作和队伍,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旅游业快速发展,逐步建立和壮大起来的。十几年来,我国已经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和有一定规模的队伍,在受理旅游者投诉、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开展检查、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为进一步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建设,落实国家赋予旅游部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加强市场秩序监督管理的工作职责,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质监执法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

(一)实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需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式正在由数量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提高型转变,确立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世界旅游强国,需要全行业高度重视旅游业的素质、质量。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对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二)贯彻落实大力发展国内旅游方针的需要。国家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举措,旅游特别是国民旅游在扩大内需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市场、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特别是国内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检查工作和旅游质监执法队伍建设。

(三)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依法行政的需要。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执法发展,要求政府职能从注重管理到注重服务转变,行政管理从权力导向型向规则导向型转换,行政执法从多头执法、权责不对应向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责一致转换。国务院制定的旅游行政法规、国家旅游局制定的行政规章,各省区市出台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都需要有一支正规有力的专门旅游执法队伍。

(四)解决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我国在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市场秩序和员工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诸如低价运作、无证照、变相出让证照和超范围经营、旅游购物价格虚高、私收佣金等突出问题。在旅游质监执法工作中,也存在职能定位不准、法律地位不明、工作力量不够、法规依据不足、工作手段不力、工作条件不好等突出问题。履行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职责,稳定壮大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需要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

二、明确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性质和任务

(五)合理确定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性质。各地应根据旅游业发

展和旅游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明确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性质、地位和职能,承担全面受理旅游投诉、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和旅游行政执法工作任务,并行使相应监督检查权。

(六)明确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主要任务。当前,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承担起三项主要任务,即受理旅游投诉、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开展旅游行政执法。

(七)明确国家、省、市、县等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职责分工。国家旅游质监机构,主要负责旅游质监政策、方针、制度的制定,负责协调、指导和督促其贯彻落实;省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承担组织、协调、指导省内旅游质监执法工作职责,同时依法开展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地市州和县市区两级质监执法机构,具体承担旅游质监执法的主要任务。

(八)逐步统一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的组织形式。目前,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在全国基本是一致的。各地相继设立的旅游执法机构,省级可以设立旅游行政执法总队,市(地、州)可以设立旅游行政执法大队,县(市、区)可以设立旅游行政执法队。各地组建旅游行政执法队伍以及按何种方式组建,由本级政府根据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需要决定,省级旅游部门应该予以指导、督促和支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与旅游执法机构,可采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

三、进一步加强旅游投诉受理工作

(九)全面受理旅游投诉。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从专门负责受理旅行社投诉,尽快转到受理旅游者对各类旅游服务企业的投诉,包括对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店和旅游文化娱乐单位的投诉,要坚持有诉必理、理后必答、及时处理和化解投诉纠纷。

(十)明确投诉处理方式。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对所接受的旅游投诉,一般采用居间调解、转送其他部门、建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和处罚、建议采取其他途径解决等方式处理。依法取得行政执法

权的,依据授权进行行政裁决或做出处罚。

(十一)严格投诉受理工作规范。从接待、接受旅游投诉,到立案、调查、审理、调解、结案等各个环节,要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规范的受理文书,受理投诉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和工作规则办事,并注意文明用语、仪容礼貌 和专业素养,注意化解矛盾、协调关系、提高效率和质量。

(十二)设置并公布旅游投诉电话、投诉受理程序和工作规则。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积极支持、参与建设和开通“12301”旅游咨询投诉电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网上进行和受理旅游投诉。要在旅游经营服务场所、游客集散地和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向游客和社会公众公布旅游投诉电话,制定并公布投诉程序、投诉规定和工作规则。

(十三)开展旅游消费教育和指导工作。积极探索旅游消费教育和指导工作的形式,通过发布旅游公益广告、举办旅游消费课堂、发表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观点等多种形式,引导旅游者理性消费、合理维权。针对旅游服务中存在的热点问题、易发问题,建立面向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警示与提示机制,揭露旅游消费陷阱。

四、认真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

(十四)要依法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要在开展旅游团队、导游服务现场检查的基础上,依据授权或职责规定,逐步独立或与相关执法检查机构共同组织和开展对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餐馆、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店和旅游文化娱乐场所等各类旅游经营服务行为的现场检查。

(十五)创新现场检查方式。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在独立和共同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的同时,可以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业内专家、游客等为本地常年旅游服务质量督查员,通过明查暗访向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情况和意见。

(十六)加强工作制度和规则建设。要把加强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则建设作为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制定实行旅游服务质量现场检查工作程序、检查标准、检查方式、检查人员守

则等工作规范,以规范工作、规范执法。

(十七)建立督查和报告制度。实行上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对下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开展服务质量检查工作的督查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全国旅游服务检查工作统计报告和信息发布通报制度,及时反映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检查工作的状况。

五、积极开展旅游行政执法

(十八)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旅游行政执法检查。各级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运用制定、修订法规和调整工作职能等途径,积极争取旅游行政执法检查和现场处罚权。

(十九)认真履行旅游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职责。经法规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委托授权,开展旅游执法检查和现场处罚的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按照法规和授权,积极开展旅游执法检查。

(二十)积极参与联合旅游行政执法。政府授权参与旅游综合执法或联合执法的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克服困难,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行政执法工作。

六、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协调配合和内外交流

(二十一)加强地区间的协调配合。要加强区域合作,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合执法、协调办理旅游投诉案件的机制,鼓励、支持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开展横向协作交流。

(二十二)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建立跨境、跨国旅游质监执法协作交流机制,共同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

七、进一步提高旅游质监执法队伍素质

(二十三)明确对旅游质监执法队伍人员的基本要求。旅游质监队伍要有奉献精神,要熟悉业务和法律法规,善于开拓创新,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十四)要选择配备高素质的旅游质监执法人员。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选择配备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责任感的干部,要关心在旅游质监执法岗位上工作干部的成长。

(二十五)加强旅游质监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各地要建立制度、

制定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旅游质监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各级旅游质监机构和人员自身,也要认真抓好学习、培训、工作交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十六)建立专门的考核奖励制度。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质监执法机构和人员的考核、评优、表彰制度,促进旅游质监执法工作水平和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八、努力改善旅游质监执法工作条件

(二十七)进一步提高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地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有关方支持旅游质监执法工作,将其作为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和建设旅游强国、强省、强市的战略性工作,与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设施建设、市场推广和客源开发一起抓紧抓实。

(二十八)加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的法规基础。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要利用法规、规章制定、修订和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等契机,积极为旅游质监执法工作提供可靠的法规基础。

(二十九)切实解决经费来源和保障问题。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及时解决质监执法机构经费来源问题。目前暂无条件转变为行政性质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努力实现经费来源的财政全额拨款,坚决杜绝以罚养人、养人再罚的行为。

(三十)继续改善物质条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为旅游质监执法机构提供必要物质保障,要创造条件继续为旅游质监执法机构配备执法车辆。为增强旅游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协调性,具备条件的地区,应该统一旅游质监执法标识和服装。

第五篇:加强队伍建设 争创模范集体(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加强队伍建设 争创模范集体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

文化行政综合执法作为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单元,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保障环节,担负着保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等职责,因此在建立健全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中既要把握好建立法治政府的宏观要求,又要结合文化建设中独特的执法领域规范好执法工作这个微观要求。面对改革关键时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显现,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起着越来越着重要的作用。

一、 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现状

(一)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发展情况

2010年9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及省、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在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执法队伍的基础上,针对XX区地处“长三角”,市场经济相对发达、文化业态丰富多

1 样、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日渐繁荣的实际情况,组建了XX市XX区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在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殷切关心下,目前执法大队有在编人员XX名,执法用车X辆,配备了电脑、打印、摄像等设备,为大队顺利开展执法检查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取得的成绩

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成立以来,在文广新局领导关心下,全体队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大队累计共出动检查1157人次,检查场所985家,立案查处违规单位32家。开展了多项整治活动,5月初对网吧、娱乐场所开展集中整治,11月会同工商、公安在城区开展收缴“小耳朵”、“大锅盖”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同时文物保护方面新申报成功5处省级、3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完成如XX遗址前期考古、XX修缮等相关工作。2011年全体执法队员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迎“省检”、“国检”,不遗余力、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创建工作中,确保XX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省检、国检顺利通过。执法大队成立以后办理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如倍受省市相关部门关注的太湖湾明代墓葬遭破坏案;顶住各方压力对XX西太湖明都国际会议中心擅自安装卫星地面接收设施进行的行政处罚案等等。在文化管理的同时也对文化市场进行有利引导,例如大学城周边网吧低价恶性竞争导致经营困难,对此及时召集网吧经营者共同商讨对策化解危机。执法大队先后荣获2011年

2 XX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先进集体、2011年XX省“扫黄打非”先进模范县(市、区)等称号。

二、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执法范围广、地域大、任务重

目前全区现有网吧X家,歌舞娱乐场所X家,电子游戏游艺场所X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X家,书报刊经营单位X家,电影放映单位X家,演出经营单位X家,文艺表演团体X家,印刷企业(含打字复印)X家,各级文物保护单位X处,涉及文物点达几百处。由于执法范围与对象繁多,执法人员相对较少,常规检查已需要满负荷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检查就容易顾此失彼,检查任务过多也挤占其他培训学习的时间,缺少对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使得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得不到肯定与推广,不利于整个执法大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和集体意识的增强,引起了一些消极影响。

(二)执法环境复杂多变

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使当下的执法环境越发复杂,尤其是文化市场,经营者成份混杂,一些个体经营者往往是下岗工人、进城农民等弱势群体,其中有不少文盲、半文盲,法制意识薄弱,经常出现“说起来有理,做起来不理”的状况。在文物保护方面,由于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强,情况复杂,执法难度加大。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出现了酒吧、KTV娱乐城、艺术品交易市场、经营性演出等

3 新兴的文化娱乐产业,这些新的娱乐形式在满足人民新的需求时对文化行政执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管理好新兴娱乐产业健康发展又不限制娱乐形式多样化之间谋求平衡成为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新方向。

(三)执法配套条件有待提高

由于执法大队成立时间不长,配套设施及办公经费还未全完到位,现仍两地办公,办公条件相对简陋,没有专门的会议室、审片室、询问室、“净网先锋”监控室、仓库用房等,执法队员执法服装还未全部到位。文化部统一举报受理平台12318至今还未开通,一系列因素使得执法大队至今没有正式挂牌,同时2011年执法专项经费仅为X万元,其中还包含了临时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学习培训费用、执法费用、设备添臵费用等等,经费使用常常捉襟见肘。

(四)执法技能要求高

文化行政综合执法的执法范围涉及文化、电影、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六大类,行业跨度大,适用执法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繁多。如何熟悉、掌握、运用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全面、充分、适当地开展执法工作对于本身任务繁重的执法队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不久,执法人员来自不同的原文化执法机构,具有10年以上行政执法经验的队员所占比例不到50%,且执法技能相对单一,面对现在文化行政执法活动中交织的各种社会问题时,如处

4 理不好,容易引发事端,这就要求执法队员拥有较好的群众工作的经验和处理技巧。

(五)执法经验交流不足,工作理念需更新转变

文化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急、难、杂、重”的特点,决定了执法人员既辛苦又容易得罪人,使得执法队员中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观念滞后不敢于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缺少灵活应变的方法和及时解决的措施。同时,与不同区域执法机构,不同领域执法机构之间也缺乏相应的沟通交流,不利于协同工作的开展与相互交流学习提高。

面对文化改革发展新形势,全面提升文化行政执法大队队伍建设应对新的挑战变得迫在眉睫。

三、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构想

(一)加强队伍思想建设,提高政治素养

通过深入开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抓好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全体队员的思想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提高队伍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

1、筹划建立党支部,进一步团结队伍,提升内部凝聚力。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全区“建设三型机关,实现超越期待”动员大会精神,认真制定学习教育计划,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路线、为民服务、反腐倡廉等教育活动,并由党支部牵头组织相关

5 的参观交流学习活动,真正发挥党支部基层堡垒的作用。

2、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单位为每位队员购买《做最好的公务员》,每个党员《做最好的党员》等读本。队员通过自主学习“创先争优系列读本”,写心得,谈感想,组织座谈会学习交流体会,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来激发队伍的工作热情,真正让“科学发展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完善队伍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机制体系

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纠正工作中的缺位、错位、越位等现象。

1、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国家规定,严格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执行,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得每个案件从立案到案件结束,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每一个步骤都体现执法人员的办案程序合法得当,真正把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促进社会经济公平有序竞争,营造平等、公正、公平的执法环境。

2、编纂执法队伍内部管理规章条款。通过借鉴其他地区文化综合执法大队规章,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大队规章制度汇编手册,详细规定了X项制度,共XX条规定,规章涉及从巡查到案件评查,从请假到档案处理,从公文办理到安全保卫,不可谓不详尽。认真贯彻执行这些制度,使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细节,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将整个队伍建设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3、建立健全有效监督体制。建立以自我监督、上级监督、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进一步细化自我监督中各个效能督查制度,进一步发挥上级监督中电子监督平台的作用,进一步落实社会监督中执法投诉、征求意见卡等监督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接受监督。

(三)规范队伍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工作作风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且折射了整个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的形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有利于提升执法大队服务效能。

1、深入基层调研,切实转变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执法各个领域的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和掌握新情况,以便理清工作思路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配合文广新局即将开展的“调查研究月”活动,发动全体队员共同参与调查研究,共同讨论提出对策,将调研常态化,使之成为日常工作的科学有效方法之一,以调查研究促进务实工作作风。

2、强调真抓实干,树立高效务实形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能忘,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结合起来,以XX书记在全区“建设三型机关,实现超越期待”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要求为目标,树立真抓实干的风气,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基层和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作风建设的成效。

只有坚持强化监督,积极推进长效机制的建设,巩固和发展

7 作风建设的成果,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才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风,树立和维护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强化队伍业务培训,提升执法水平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很大的拓展,领导水平和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建设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这要求执法队伍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具备宽广的眼界、先进的理念、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

1、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化,纳入年度工作考核。除了内部组织的培训外,2011年全体执法人员还参加了XX市举办的执法培训班,还有3名执法队员参加了省的执法培训,对于新招录的工作人员则安排到市支队和不同岗位进行轮岗挂职锻炼,接触不同的工作业务,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对于日常培训仍坚持常抓不懈,与时俱进,只有对业务知识、行业动态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才能在工作中及时作出调整适应新变化、新挑战。

2、总结执法经验,充分交流学习。利用在一线工作优势,科学地进行经验总结,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切实提出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与不同地区、不同领域执法部门与执法人员的交流沟通,及时学习补充新的技能知识。

3、努力培养“专业化”人才。文化行政综合执法队伍不仅要 “职业化”,还要培养 “专业化”人才,应当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对他们进行了科学的岗位分工,积极为他们提供个人

8 发展的舞台。让每个队员都拥有特点,都表现特长。在才能上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产生整体搭配的协同效应。 (五) 强调职业道德建设,促进公正廉洁

1、加强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操守。树立甘为公仆的精神,立足本职,认真工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批评与监督,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积极响应文广新局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征文、主题演讲、组织宣誓活动等等,深入开展、有效推进,切实提升执法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素养和水平。

2、推进廉政文化,构筑拒腐防线。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使队员树立忠实履职,为XX文化大发展建设建功立业的信念。以文广新局“队伍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积极开展勤廉形象、反贪警示等教育活动。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在工作中杜绝吃、拿、卡、要和收受相关管理对象的财物,落实“五个严禁”、“四牌一栏”等日常制度,使执法大队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工作风气。

(六)注重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

1、严格依法文明执法。作为文化行政执法队伍,必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认真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加强对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的监督力度。对执法行为的主体、依据、程序、文书、结果是否合法等问题加强监督检查,促进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提高。

2、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以文广新局“理念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举措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创新行动为向导,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在进行执法工作中对违规经营者,既要管得住,又要管的好,遇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要警告和教育在先,教育与疏导并举,对顽固不化的违法违规经营者,用“刚”的手段加以制止,对遵纪守法的经营业主用“柔”的一面加以鼓励。要使经营者配合管理,变“重管理”为“重服务”,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总之,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的创新执法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驾护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自身建设心得体会下一篇:金融风险案例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