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中的

2023-02-10

第一篇: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中的

化学实验现象描述中的四忌四要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初中生不但要做好化学实验,而且还应该能用客观、准确的语言把实验现象描述出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概括和梳理出中学生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一、忌以偏概全,要面面俱到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到新、奇、特,在观察化学实验现象时,往往只看热闹,不看门道;只观察到声、光、热、响等明显现象,而忽略细微变化的情 况。如镁条的燃烧,只看到“发出耀眼的白光”,而没有看到石棉网上有白色固体生成。又如钟罩内红磷的燃烧,只看到“冒白烟、发出白光”,而没有看到钟罩内 水面上升的现象……。细心观察每一个化学实验,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观察习惯,养成清晰、 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正如门捷列夫所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

二、忌实验现象描述口语化,要用术语

许多同学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往往用词不当,使人啼笑皆非。如“点燃酒精灯”说成“酒精灯烧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描述成“碳酸钙化了,有泡 放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描述成“石灰水变白了”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语言描述,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讲解实验的基本操 作,讲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如加热与点燃;烟与雾;溶解与熔化;组成与构成;吸水与脱水;酸碱性与酸碱度等。另外,教师要身体力行,作好实验操作 示范,语言讲解规范,用语贴切。要向语文老师学文采,向数学老师学逻辑,向政治老师学哲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 业的一切”。

三、忌本末倒置,要有先有后

不少同学在描述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时,往往顺序颠倒,说成“紫色石蕊使盐酸变红”、“澄清石灰水使二氧化碳变浑浊”等。究其原因,没有掌握化学反 应的本质,需要教师加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规律教学。在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顺序与实验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通、点、熄、停”四 步,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因此,在做每一个实验时,要弄清化学反应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不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这样,实验现象 的描述才具有科学性。

四、忌人云亦云,要实事求是

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有位同学由于没有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导致没有氧气放出,但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没有分析失败的原因,而是抄袭他 人的实验成果。这种不良的实验风气在中学生身上经常出现。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准确的描述实验现象,纠正弄虚作假的不良习 气,是化学教师一个重要的职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如戴安邦所说“科学教学不单只传知识,而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包括人的科学思想 和品德的培养”。

如何做好初中化学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再现,能简单、明了的突出主要因素,给人以直观、生动的感受,它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驱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奥妙。如何做好初中化学实验?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会全面观察。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状态,仪器形状,连接方法,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作全面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片面性。例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许多学生被耀眼的强光吸引住了,却忽视了生成的白色粉末,而这才是本实验所要说明的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火星四射而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

(Fe3O4)。要指导学生捕捉瞬间突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敏锐性。在实验过程中,应力求做到四看,一看反应物的色态,二看反应条件,三看反应现象,四看生成物的色态。有序观察全面感受,充分发挥视、听、嗅、触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不但要 “看”还要让学生“摸”(如反应中的放热、吸热现象)“闻”(气体的气味、如氨气、二氧化硫)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树立好榜样,运用口诀。课堂的演示实验,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有的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演示实验都应在45分内完成,并尽力做到操作规范,现象明显,分析清楚准确,而且尽量让学生参与演示过程,对部分演示实验做适当的补充和

改进,增强实验效果,从而使学生在这过程能容易轻松地接受化学内容。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要点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要用准确而细致的测量,尊重事实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事例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模仿的心理感应,这些对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科学态度,具有耳濡目染的作用。3,拓展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许多实验还“留有余地”,在化学实验总复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改进、完善、拓展这些演示实验,增强实验的探索性、综合性(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使之更贴近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这是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根本。特别是某些存在一定危险因素的实验,如浓硫酸的腐蚀性、点燃氢气(不纯)会爆炸等,更要作好引导,消除学生对实验的恐惧心理。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2010年中考化学备考的6招策略

发布:王老师时间:2011/1/12 18:40:36来源:育才苑教育人气:1560 【文字:大 小】

2010年中考化学备考的6招策略

再过两个月,同学们就要迎战中考了。如何在剩下的时间内,使自己的化学课成绩再上一个台阶,是每位初中生关心的问题。在此,我就如何备战中考谈 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明确目标,降低重心,建立稳固的知识体系

初中化学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或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中考复习中,若想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复习时就要以《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范围与要求》为指导,了解中考内容和层次要求,把握复习的 高度与难度,从而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降低重心,回归课本。中考化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都源于教材,关注教材细节也往往成为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首轮复习时:

首先要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其中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用语、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课本例题习题、 教材插图、单元小结等等。

其次,所谓“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就是指化学不仅有理科中的逻辑思维过程,还有文科中的记忆任务。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要依据知识的特点,采用简 化、理解、对比、归类、联想等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既可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减轻大量记忆的负担。

建立知识体系。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在建立知识网络时,一方面要以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用途”为主线,另一方面还要关注知识的延伸和知识点间 的联系,以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外延的分析及应用。

二、重视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材中演示实验、活动探究实验的操作与设计原理,还要关注对重 组、变式等综合性探究实验的评价、分析与改进等内容,尤其是情景实验探究题。此类试题貌似复杂,但解答起来并不困难。

这类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要么隐藏在题目中,要么就是课本知识的信息迁移。所以,解题时只要静下心来,通读题目,通过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 理、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环节即可顺利完成。

三、科学练习,培养阅读、分析、解题能力

在复习备考阶段,适当地进行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但试题一定要精选、精析。有一种说法叫“5×1小于1×5”,就是说将同一类题目做5道,其实际效果远 小于从5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讨论、探究一道题。

如果在做每一道题时都能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你的阅读、分析、解题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弱势,在复习中我们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或限时训练。例如,限时50分钟完成一套试题或用20分钟完成选择、填空等等。

四、整理错题,理清思路,提高审题能力。

考场上错误审题或多次在一个问题上反复出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致命伤。所以,在平时练习时,我们要养成将出现的问题、学习中的盲点、易错点及时记录在 更正本上的良好习惯。归纳和剖析常见的错误案例,不仅有助于及时弥补知识上的盲点,理清解题思路,避免犯重复错误,还能达到提高审题能力的目的。

五、注重语言表述的严谨性,答题的规范性

每年中考都会出现化学术语、仪器、药品名称的错别字,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实验现象、简答题语言表述不准确等现象。在复习备考 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把规范化答题、严谨准确的表述等内容提到复习日程上来。如,要分清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的叙述的区别、计算题的解题步骤等。

六、重视心态的调整

复习不是一个简单的拼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心理素质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同学们在考场上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一方面要科学地、有计划地复习,另一方面 还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复习和考试。从自我反省、自我调整、自我激励中收获自信。只要我们在中考备战中能重视双基、重视实验、把握复习方法、掌握化学学科本质,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生活与化学中的有趣现象

体会生活中化学变化带来的快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化学现象,就能有效避免“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循环。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节 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一想一些日常生活现象中的“为什么”:如让学生例举日常生活大家见到的电池种类,电池用了一段时间后为何出现电量不足和现象,为什么有的电池能充电,而有的电池却不能充电等等。又如讲到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这一章节,很多同学对烧开水锅和盛开水的热水瓶形成的水垢不理解,因为我们饮用的是清澈透明的水,根本看不到有固体颗粒存在,却为什么会形成水垢呢?这时,教师可以用一个烧杯,取半杯的自来水,往水中滴入少量的肥皂水,用玻璃棒搅拌,很快我们会看到水中出现悬浮物。讲解硬水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什么叫做硬水,硬水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软化。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成功与快乐。又如讲到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第1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启发:“人是铁,饭是钢,一日不吃饿的慌。”人每天都要吃饭,如果菜中没有放盐会是什么滋味?为什么把盐放在水里不见了,水却变咸了?

通过生活中一个个与化学有关的“为什么”学生会发现现实生活中许多快乐的事情都与化学紧密相连。

第三篇:英语作文300词-描述现在的现象

Which dynasty do you want to travel to?

Several months ago, a TV play named “Palace”, which made by Hunan Satellite TV, became very popular all around China. It tells us a story that a girl called “Qingchuan” travels back to the Qing dynasty, and is caught in a love triangle with two princes. Because of the two charming leading role, the play received a high audience rating. While with the modernized dialogs and the copy-style “original” plot, it seem to be more like a Trendy Drama. Though it gets more slaver than praise, nothing can stop its becoming popular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With all kinds of blame and taunt online, the conductor is firm and adamant enough to face everything put on him and enjoy the high popularity and profit returns.

Back to now. By coincidence, another girl travels back to the same dynasty with “Qingchuan”. She meets a much more complex multiangular love relationship with more princes. The dissimilitude is that this play has a same-named original novel “Bu Bu Jing Xin” with a much more elaborate fabrication. With no doubt, this play bring another torrent of high audience rating. And it also causes a drastic debate between fans of these two plays.

I still remember that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tched a TV player about a man who travels back to Qin Dynasty to “create”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and a girl travel for five hundred years to fall in love with Zhu Yuanzhang’s son----Zhu Di. These two TV play may be originators of all time-travel plays and films.

As time-travel plays are hunting a good future, the most popular question people will ask when they are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would be: which dynasty do you want to travel to? Then there comes some unrealistic imaginations.

第四篇: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星光教育 一对一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的记忆

记住物质间反应现象,不仅可为迅速解答化学题提供重要依据,而且,通过现象的记忆,还可使学生牢固掌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谓一举两得。但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同学反映到实验现象零乱、无头绪、易混淆、记忆困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强化实验现象的记忆,下面的做法同学们不妨一试。

一. 做好各类实验,在观察中记忆

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因为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手,使化学变化重演出来并获得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乐趣,而对化学现象的解释,探究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又有利于引起和培养学生认识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以及概括性的认识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各类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指导学生做好各类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或将一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提供条件,指导做好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究。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增加动手机会,使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化学仪器的晶莹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化学装置的规范美,在此基础上,牢固记住实验现象。

二. 利用化学方程式,用联想的方法记忆

先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弄清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性质,对实验现象加以记忆。这种方法既可以记忆化学方程式,又可记忆实验现象,可一举两得。如记忆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这个反应的实验现象时,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2CuOH2OCO2

然后联想:Cu2(OH)2CO3——绿色固体、CuO——黑色固体、CO2——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样,根据化学方程式,就可将实验现象叙述为:

(1)固体物质由绿色变成黑色;

(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3)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又如:将——支充满CO2的试管倒插在一个盛满石灰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记忆时,先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然后联想:CaCO3一白色沉淀,由于CO2参加了反应,使得试管中气体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中的石灰水将被压进试管一部分,所以就可将此题现象叙述为: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进入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 抓住实验现象的特点,用归纳的方法记忆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一般归为六类:

(一)反应过程中的燃烧现象

燃烧现象的一般规律是:

星光教育 一对一

1. 剧烈燃烧,放热;

2. 发出“光”、“焰”、“烟”、“雾”等;

3. 生成物的色、态。记忆时抓住共性:燃烧、放热;然后按照燃烧中光、焰、烟、雾的不同及生成物的色、态的不同去记个性。

表1 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 共性 放热 个性 火焰、火星和光 生成物色、态 剧烈燃烧、发出生成白色固体 耀眼白光 生成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白色固体 2MgO2点燃2MgO 点燃CO2CO2 4P5O2点燃2P2O5 放热 发出白光 放热 冒出白烟 放热 放热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生成黑色固体 四射 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 点燃SO2SO2 蜡烛燃烧 放热 发出白光 发出淡蓝色火焰 2H2O22COO2CH42O2 点燃2H2O 2CO2 放热 点燃放热 发出蓝色火焰 发出明亮的蓝放热 色火焰 点燃2H2OCO2

(二)固体反应中有气体生成的

1. 电解水:电源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气体的

1,生成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2复燃;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气体的2倍,生成的无色气体可燃。

2H2O通电2H2O2

2. 氯酸钾制氧气:白色固体受热生成无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ClO3MnO22KCl3O2 

3. 高锰酸钾制氧气:紫黑色固体受热生成无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K2MnO4MnO2O2

星光教育 一对一

(三)溶液反应中有沉淀生成的

1. 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HCl AgNOlHNO3AgC3

NaC lAgNOlNaNO3AgC3

H2SO4Ba(OH)2BaSO42H2O

Na2SO4BaCl2BaSO4Na2SO4

2. 生成可溶于部分酸的白色沉淀

CaC2lNa2CO3CaCO3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CO2Ca(OH)2CaCO3H2O

MgCl2Ba(OH)2Mg(OH)2BaCl2

Na2CO3BaCl2BaCO32NaCl

3. 生成蓝色沉淀

2NaOHCuSO4Cu(OH)2Na2SO4

4. 生成红褐色沉淀

3NaOHFeC3lFe(OH)33NaCl

(四)溶液反应中固体消失(溶解)的

1. 固体消失,不伴随溶液颜色变化

(1)白色固体逐渐消失,放出热量,溶液无色:

CaOH2OCa(OH)2

(2)白(银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溶液无色

BaCOBaC2lH2OCO232HCl

ZnH2SO4ZnSO4H2

CaCO32HClCaCl2H2OCO2

2. 固体消失,伴随溶液颜色变化

(1)银白色固体逐渐消失,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2)红褐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星光教育 一对一

Fe2O36HCl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OH)33HClFeCl33H2O

(3)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uO2HClCuC2lH2OCuOH2SO4CuSO4H2O

(4)蓝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u(OH)2H2SO4CuSO42H2O

(五)反应中固体颜色有变化的

1. 只有固体颜色变化的

(1)红色物质变色

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银白色

2HgO2HgO2

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2CuO22CuO

(2)蓝色物质变色

蓝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试管壁上有水

Cu(OH)2CuOH2O 

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试管壁有水珠生成

CuSO4·5H2OCuSO45H2O

(3)绿色物质变色

绿色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u2(OH)2CO32CuOH2OCO2

(4)白(银白)色物质变色

白色固体逐渐变成蓝色

CuSO45H2OCuSO4·5H2O

(5)黑色物质变色

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固体,试管壁有水生成

CuOH2CuH2O

黑色固体变成亮红色固体,生成无色使石灰水变浑气体

星光教育 一对一

2CuOC高温2CuCO2

CuOCOCuCO2

2. 既有固体物质变色,又伴随溶液变色的

(1)红色固体表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呈蓝色

CuHg(NO3)2HgCu(NO3)2

(2)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着一层亮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FeCuSO4CuFeSO4

(六)其它现象

1. 加热滴有石蕊试液的碳酸溶液,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H2CO3CO2H2O

2. 向酸性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第五篇:化学实验现象总结 2

实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

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2-+S↓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 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化学品危险品管理程序下一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