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干部问题剖析

2023-04-25

第一篇:新疆少数干部问题剖析

对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对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论文

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本质要求。新的历史条件,给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总体是和谐的。但是,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现象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如何纠正和防范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突出倾向

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关系的行为,概而言之,就是思想上背离群众,工作上远离群众,生活上游离群众。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种倾向:

(一)对群众尊重不够,思想上背离群众。主要呈现为三种现象:一是不能以“平等”之心看待群众。有的总认为群众是“大老粗”,眼光浅、见识短,视群众的纯朴憨厚为愚笨,把有民主法制意识的群众看作是“刁民”,觉得群众胡搅蛮缠不讲理,打心眼里瞧不起群众。二是不能以“平民”之心接待群众。有的以“父母官”自封,总觉得自己比群众地位高,喜欢在群众面前打官腔、说官话,摆架子、抖威风,对群众的来访态度生硬,习惯于对群众指手画脚、发号施令。三是不能以“平常”之心对待群众。有的总以为自己站的高、看的远,遇事比群众高明,与群众“扯不到一块儿”,习惯于“我决定你执行”的工作模式,而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关紧要,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不乐意听群众说心里话、道烦心事、讲真想法、提好建议,不能做到与群众“面对面”的亲密接触、“心贴心”的真诚交流,甚至形成群众不上访不面对、不出事不交流的现象。

(二)与群众沟通不够,工作上远离群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大决策前沟通不到位,群众不认同。有的热衷于“坐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调查工作不深入,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不全面,在定政策、作决策、上项目时,不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这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 “拍屁股”走人的作法,导致工作决策与基层实际脱节,甚至触及到了群众利益问题而受到抵触。二是工作落实中沟通不到位,群众不支持。有的在执行法规政策、贯彻上级意图、推进预定项目等工作落实中,不注重与群众沟通,不建立基层上报情况的渠道,不开辟群众表达需求的空间,因不善于发动群众推动工作落实,缺少民意温和式参与的途径,既使上级对群众的思想脉搏难以准确把握、合理要求难以及时反映,也让群众丧失了对事关切身利益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种不够公开、透明的“暗箱操作”现象,导致一些群众因对工作不了解而不予以支持、甚至故意唱反调。三是难题处理后沟通不到位,群众不信任。有的在处理敏感性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等难题后,对群众有一种“戒备感”,信息不够公开,通报不够及时,而对群众的种种质疑,有的也不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不善于解疑释惑、疏导情绪。这种防着群众、瞒着群众的遮遮掩掩行为,导致一些群众对党委、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

(三)给群众关心不够,生活上游离群众。主要凸现为三大行为:一是对群众合理诉求关注不够,“高高在上”刁难群众。有的高高在上、官气十足,忘记自己的“人民公仆”身份,习惯于在群众面前“摆谱”,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理不睬,对前来办事的群众故意刁难,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卡拿要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对群众切身利益关切不够,“眼睛向上”疏远群众。有的热衷于溜须拍马、迎来送往,邀了这“官”请那“官”,吃了东家赶西家,一天到晚沉迷于吃喝玩乐,迷恋于高档酒楼,往返于歌厅舞池;而对群众切身利益置若罔闻,遇到群众牵肠挂肚的事不主动作为,而是消极应对,或打“太极拳”、“踢皮球”,能敷衍就敷衍、能搪塞就搪塞、能推诿就推诿、能躲避就躲避,或用行政手段、靠权力压制,“通不通、三分钟,时间一到龙卷风”,往往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三是对群众生活疾苦关怀不够,“一切至上”冷漠群众。有的不把基层群众当亲人,而把上级领导当“神”供,只亲近上级领导不亲近基层群众,只关心上级领导不关心基层群众,三天两头往领导家里钻,逢年过节加劲跑,费尽心机、想尽办法地接近上级领导,靠拉关系、走“后门”成为上级领导家里“座上宾”;而与此相反的是,有的很少到包括困难户、五保户在内的基层群众家里走一走、看一看,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高高挂起,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些领导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高兴”的种种作法,导致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至成为“水火关系”。

二、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具体成因

纵观少数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种种表现,究其根源,既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具体分析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思想认识偏位,名利思想占位。一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忘记了群众这个“衣食父母”,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丢掉了做好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错误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成为脱离群众的思想前提。一是“官贵民卑”思想严重。有的总认为群众觉悟低,遇事喜欢无理取闹,往往提出一些难以满足的过高要求,是麻烦制造者、障碍设置人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跟他们打交道没意思、风险大,导致遇到棘手问题不想接触群众、不愿接触群众、不敢接触群众。二是“上智下愚”思想严重。有的把市场经济错误地理解为能人经济,看不到群众的主人翁地位,认为只要与上层能人、精英搞好了关系,地方经济就能发展,群众就会得到实惠,从而把群众利益抛到九霄云外,热衷于傍“小阔佬”、结交“大老板”,陷入疲于应酬的泛泛之交、吃吃喝喝的庸俗之交、蝇营狗苟的势利之交。三是名利地位思想严重。有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作决策时不是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而是热衷于提“立足于快、着眼于早、致力于超”等一些不切实际的大口号,上一些具有轰动效应、立竿见影的项目,大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面子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以此树立个人声誉和威望,为“升迁”捞取政治资本;有的不是用好手中公共权力为群众谋福祉,而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不管群众满意不满意,只想自己能不能得实惠,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把权力当做谋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有的见到好处就像打篮球抢来抢去,碰到问题则像打乒乓球推来推去,把矛盾上交,将责任下推,惟恐自己挨“板子”、掉“乌纱”。凡此种种,导致一些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愈来愈远,甚至出现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

(二)群众观点移位,工作方式错位。一些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化,群众感情淡漠,群众立场动摇,实际工作不问社情民意,只追求所谓“政绩”,导致工作方式错位。一是侧重于对上、忽视对下。有的“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以给上级交账为目的,弄虚作假,虚报浮夸,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却不把群众放在心里,置难办的群众利益问题于脑后,根本不顾及群众的感受,这种对上“看天气”,对下“耍霸气”,办公室里“找灵气”,却唯独不到基层群众中“接地气”的工作方式,群众很反感。二是侧重于对内、忽视对外。有的对一些敏感问题和重要情况,只是在党内公开甚至只在少数领导干部中公开,而把群众视为局外人,对群众或隐瞒、或掩盖,甚至以“官方的无语”应对社会上的“小道消息”,导致一些群众被传言谣言所惑、为杂音噪音所扰,从而出现以讹传讹、人云我云的现象。三是侧重于点上、忽视面上。有的认为深入联系点就是深入基层,慰问几个典型就是联系群众,精心培养“小盆景”,热衷打造“新闻点”,根本不注重面上的工作,导致对真正困苦的群众、复杂的问题、艰苦的地区、矛盾的焦点心中无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只愿到经济发展好、工作亮点多的地方去,不愿到复杂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即使勉强去了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做做样子、走走形式,听半小时汇报,作大半天报告,因听不到群众的真话,看不到基层的实情,难以研究制定出符合基层实际、有利于推进工作的政策举措。

(三)制度建设缺位,监督落实虚位。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方面,没有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能把领导干部手中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难以全面形成鼓励、支持和维护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环境。一是规定尺度不够严明,实际操作难以把握。有的制定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制度,大都软性要求的多,硬性规定的少,因规定内容过于原则,实际操作中随意性较大,往往难以把握尺度。二是履行程序不够严格,实际落实难以到位。有的联系群众制度没明确“怎么联系”的问题,缺乏规范运作的程序,实际履行过程中往往是应付差事,导致一些好听的制度放在嘴边、挂在墙上、写在文件中,成为“美丽的画饼”,遭遇“落实难”。三是督查考评不够严厉,实际执行难以奏效。有的对联系群众制度的检查监督和考核评价缺乏量的规定与质的标准,目标考核手段太软,特别是群众对干部职务升降、人员去留的话语权被“边缘化”,以及存在失责不究、违责不罚的现象,导致建立的制度流于形式,最终沦为“牛栏关猫”成摆设。因制度约束力不强、激励性不够,加之执行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导致有的在执行有关群众政策上大打折扣,在处理群众工作时缺乏耐心,在接待群众来访中不够热心,造成群众深感不理解而流露出不满情绪。

三、加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主要对策

保持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统筹考虑、标本兼治,思想教育是前提,转变作风是关键,健全机制是保证。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在强化群众观念上下功夫。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首先就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一要坚持科学理论武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理论。要通过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坚持理论系统培训、建立学习评价体系等办法,激发领导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热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利益观,着力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自觉地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对群众的真挚感情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用个人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二要加强群众路线教育。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生命线”。加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对于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抵御“四大危险”,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加强“为民”教育,做到群众感情纯真,以心系群众的情怀温暖民心;加强“务实”教育,做到工作作风纯朴,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凝聚民心;加强“清廉”教育,做到为人处事纯净,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民心。三要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最为崇高的价值取向。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认识到联系群众是“最大优势”、脱离群众是“最大危险”、伤害群众是“最大罪孽” 、服务群众是“最大责任”,而且要认识到顺应民意、尊重民权、化解民忧、维护民利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党性所需,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本理念、“群众上访有理设定”的认识理念、“发展依靠人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和实践自觉,以敬畏之心面对群众,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以赤诚之心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二)改进工作方式,在转变干部作风上下功夫。群众工作既是一项崇高的政治使命,也是一门复杂的沟通艺术,正确的方法和扎实的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保障。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是党心民意的深切期盼,更是执政为民的根本遵循。要按照“八项规定”,注重改进工作方式,树立良好工作作风,恭恭敬敬向群众学习,勤勤恳恳为群众工作,忠心耿耿为群众服务。一要加大事务公开力度,坚持以民主的作风让民“参政”。要进一步扩大党务、政务、财务、商务、服务“五务”公开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推进“三重一大”、“三公”经费的阳光透明,实现从事前公开向全过程公开、定期公开向随时公开转变,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生活的透明度。要主动适应媒体社会,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记者发布会等途径发布信息,传达党的惠民政策;开设新闻中心、网站主页,定期搜集、整理和分析各类社情民意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或调整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对涉及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特别是重大项目、重要工程的研究、论证和决策要吸收群众参与,通过重大决策问计于群众、难题攻关借力于群众、检验成果求证于群众,着力聚集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正能量。二要实行工作重心下移,坚持以务实的作风为民服务。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情抓在手上,通过建立联系点、蹲点工作等办法,对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作出时间规定,促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特别是到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研,并借助全面深入的社会调查,对大量调研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客观、精确地反映当前的社会舆论和民意动向,努力倾听来自群众的真实声音,以调整工作部署;真情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积极探索服务承诺、结对帮扶、领导领衔、专项治理、挂牌督办、现场办公等破解难题方式,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要以“燕子垒窝”的韧劲、“水滴石穿”的恒劲、“抓铁留痕”的狠劲和“九牛爬坡”的拼劲,切实做到能办的事当场办、不拖,难办的事想法办、不等,该办的事坚决办、不推,务虚的事着实办、不空,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三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坚持以担当的作风帮民维权。在尊重群众民主权利,扩大群众在各项事务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同时,要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通过实行领导干部接待日,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和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等信息网络手段,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建立电视、电台、报纸、网络联动机制,推广电视问政、网络问政、微博问政,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方便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气有地方消;条件允许的,要建立政党网站、个人博客或组织领导干部与民众网络对话等方式,实现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快捷沟通,实现党群关系的良性互动。通过不断完善利益表达、权利诉求、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等机制,确保群众的意见有表达出来的通道,有向政府传递的管道,有最终得以解决的渠道。

(三)完善配套制度,在落实监督考核上下功夫。引导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契机,按照“既有正面导向又有反向制约、既有激励措施又有惩处办法”的原则,逐步构建针对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的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配套制度体系。一要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采取日常督查、季度总结、半年评估、年终评定的办法,把经常性检查监督和有针对性的抽查结合起来,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规定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在加强专门机关监督的同时,要通过聘请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业代表、老干部和群众代表等为监督员,有效发挥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基层群众监督的作用,以广泛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规定持久落实。二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各级实绩考核办公室要建立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个别座谈等形式,切实加强对各地各部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情况的动态考评;重点要把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评价权交给群众,把是否获得群众认可作为检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把群众口碑作为评价领导干部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眼睛向下、立足实际、埋头苦干、服务群众。三要完善奖惩问效机制。要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客观、公正、透明地运用考核评价结果,把联系群众工作情况的好坏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表先评优、奖励惩戒、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以严格的奖惩制度激励和约束党员干部真正把密切联系群众规定落到实处。特别是对漠视民生疾苦、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该澄清的要澄清,该整改的要整改,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法办的要法办;对领导干部作风粗暴、滥用职权、与民争利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要让其掉“帽子”、挨“板子”、甚至进“笼子”。

第二篇:新疆少数民族科技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 骨干特殊培养

学员手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学员手册

目 录

一、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培工作简介

二、第四批新疆少数民族特培的目标和任务7723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学员手册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

工 作 简 介

特培是经国务院批准专门针对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的一项特殊培养工作,这是由中央财政全额支付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培训项目。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新疆与祖国周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保持新疆长治久安,对全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4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区人口的61.5%。截止2010年,新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27.9万人,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8%。在各类人才队伍中,少数民族科技人才队伍占有很大的比重。少数民

- 1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学员手册

省市和新疆所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和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为期数月至两年的特殊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纳入全国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积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形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市、培养单位大力支持,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特培工作机制。

特培工作实施以来,共为新疆培养2367名中高级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学员来自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11个民族,涵盖教育、卫生、农业、畜牧、工程、经济管理等12个专业领域。通过特殊培养,学员普遍更新了观念,拓宽了视野,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岗位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广大学员充分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把握国内外最新科研前沿,将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实践中,承担

- 3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学员手册

第四批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一、特培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和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高级少数民族科技骨干为重点,采取实际工作锻炼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从2011年至2015年,每年为新疆培养400名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同时开展3期专家服务团活动。5年共为新疆培养2000名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开展15期专家服务团活动。

二、特培任务

(一)内地培养

5年共选拔1000名学员,每年选拔200名,到内地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有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1年的特殊培养和实践学习。重点培养卫生、教育、水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兽医、草地资源与生

- 5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学员手册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工作指南

一、什么是“特培”?“特”在哪里? 答:特培是经国务院批准专门针对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的一项特殊培养工作;主要做法是根据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各行业中选拔出的有发展潜力的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业务骨干,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到疆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数月至一年的培训学习;这是由中央财政全额支付的少数民族科技骨干培训项目。

二、“特培”的组织管理形式是怎样的? 答:特培工作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卫生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八部门共同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会同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负责特培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及内地培养的安排、管理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学员选拔、管理服务、疆内培养的组织实施及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的联

- 7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学员手册

家评审后拟定人选名单,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审核备案。

(二)选拔条件

1.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学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在本职岗位表现突出。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

3.具有本科以上学历,部分地区和部分紧缺专业可放宽至大专。

4.参加长期特培的学员,年龄要在45岁(含)以下,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扎实,参加过本专业某项课题研究、项目开发等,被公认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

5.参加中短期特培的学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学术能力,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6.参加专家服务团活动的学员,具有高级以上

-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

第三篇: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

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自2004年开始实施以来,相关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成果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

(1)对新疆双语教师培训工程的总结思考库热西•艾赫麦提在《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几点思考》中总结三点思考内容:确定培训目标是做好培训工作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才能实现培训目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地、各校齐心协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⑤王永刚阐述了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应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准确把握双语教师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做好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采取分科、分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是做好双语教师培训工作,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合理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利用,是我们做好双语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措施和保证。

(2)通过实地调研,提出问题,并给予建议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参加培训的教师专业课水平较低,有的不能胜任教学工作。部分参加培训的双语教师汉语水平不达标。应该加强学员专业基础知识培训。2)HSK不宜作为“双语”教师结业考试的标准。而专业知识考核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致使考核流于形式。“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既要提高学员的汉语水平, 同时要采取措施, 努力把学员的汉语水平转化为使用汉语讲授专业课的能力。”②3)培训时间过短,缺乏教学实习。这是针对一年制双语教师培训提出的问题。在2007年3月,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改为两年制。4)违反规定安置参训后的“双语”教师,相当一部分学员在返回原单位后,在教学活动中仍然完全或基本上使用母语授课。应当“加强对教师培训后的跟踪管理。参加自治区和国家双语教师培训返回原籍的教师,是各地推进双语教学的宝贵人力资源,自治区和各地部要建立有效的双语教师培训陈督机制和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双语教师的培训和使用情况,切实做到把受训双语教师的安置情况纳入各地教育部门政绩考核之中,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领导及时予以通报批评。各地要按照新疆教育厅的要求,对双语教师统筹安排,统一调配,确保培训回来的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或者到汉语言学校实习,使双语师资力量得到合理配置。”

(3)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中个别科目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初中物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存在问题包括专业汉语课所使用的教材名不副实,不适应语言教学的需要和缺乏奖惩机制,培训效果不理想。应当编写符合语言教学规律和特点的专业汉语教材同时择优录取参训双语教师,引进竞争和激励机制。④2)美术专业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专业汉语》开课时间晚,致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受到影响;美术专业课程设置需调整。“应在中小学美术专业双语培训的第一学期就开设《专业汉语》课程,以便在学习后期方便专业教师的授课过程。”“建议将《透视》等专业理论难度较深的课程调整为《美术字》和《基础设计》等课程,相关的基础设计也可以为后期开设以软件课为主的《电脑美术》课程作设计理念的引导。”①

第四篇: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

[ 摘 要 ]近年来,新疆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下,“双语”教育发展迅速,双语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起来。所谓新疆双语教育是指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使用汉语进行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育。 在过去的50多年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的语言政策 ,实施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新疆在不断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 紧密结合国情、区情,努力营造一个更加优化的双语和多语教育环境 ,为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 关键词 ] 新疆 ;少数民族 ;双语教育政策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 、多语种 、多文化的地区 , 自古 以来就是东西方语言与文 化的交汇之地。世界六大语系中的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在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 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塔塔尔、达斡尔和俄罗斯 l 3个世居民族中, 除汉族 、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汉文外 , 维吾尔、哈萨克、 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民族不但有语言, 还有本民族的文字 。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已形成了多种双语类型 ,其中又以“民一汉”双语型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后,废除了民族压迫、民族歧视,开创了民族平等、 团结 、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尊重。1 9 4 9年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同纲领》、1 9 5 1 年颁布的第一部《 宪法》、1 9 5 1年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各民族教育会议的 报告》、1 9 5 2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 9 8 4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同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 、1 9 9 5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0 0 2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都对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平等权利作出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强调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并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以国家的政策、法律为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逐步确定了民族语文与汉语文(双语)的关系,制定了少数民族以学 习 、使用和发展 民族语文为主 ,同时又自愿学习、使用汉语文的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回顾新疆 5 0多年的双语教育政 策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期

新中国建国初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明确了我国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 的关系 ,并使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范围史无前例地扩大了。民族语文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日常交际工具,而且已经成为少数 民族地区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在处理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上,突出了民族语文的地位。2 0世纪5 0年代至 6 0 年代中期,新疆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制定了相应的语言政策 ,突出了以民文为主、民汉两种语言并用的原则 ,同时提出了民汉互学语言的双语政策。“ 以民文为主”,即少数民族认真学习、使用和发 展民族语文 ,这对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切实贯彻和落实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 和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

一、继承和发扬新疆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加速新疆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因此,新疆有传统语言和文字的维吾尔 、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在 学校教育中均采用母语授课 ,建立起了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到大学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汉两种语言并用”则是要服从汉语是我国通用语这个大前提 ,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新疆在学习 、使用和发展民族语文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汉语的学习和使用 ,必须实施二者相结合的双语政策。

基本社会共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地区,双语的社会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决定了双语教育的存在。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对推进双语教育也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共识。

共识一:推进双语教育是关系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举措,关系到国家统一强大,关系到各民族团结,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共识二: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加强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共识三:推进双语教育顺应广大群众期盼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适应了年轻人就学、就业的竞争要求,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人现代主流社会的一项民生政策。

二、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期 1 9 7 6年 ,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正常发展 的轨道,民族教育也走上 了复兴之路。尤其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民族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地位 日益突出。双语教育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但对双语理论和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诸如把“汉语教学 ”与“双语教学” 或“ 双语教育”相混淆等尚未理清的理论问题 。

这一阶段 ,虽然仍未明确地提 出“双语教育”的概念 ,但已涉及双语教育 的方方面面,如设置管理机构 、加强领导、调整教学计划 、明确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等。尤其是首次提出了“民汉兼通”,并把“民汉兼通”作为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充分显示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快速发展的轨迹 。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具体和系统化,从而使自治区双语教育工作在经历了1 0年浩劫之后 ,又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

三、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期

2 0世纪 9 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信息化,一体化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有了更加迫切 的需求。这些变化,必然对原有的双语教育模式提出了调整和革新的要求 。另 一方面 ,随着国外双语教育理论的引进及国内外成功的双语教育实验的影响 ,新疆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双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各类双语教育改革 实验大规模开展,建立了相应的学术团体形,成了一支双语 和双语教育研究队伍 ,编写了成龙配套的双语教材,这些对自治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这一时期,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双语教育作出的各项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双,语教育的方针 、任务、地位和作用 ,确定了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办法和措施 ,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明确提 出了“ 双语教学” 、“ 双语教育”的概念 ,虽然两个概念仍常常混用。

四,新时期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既要积极进取,不等不拖;又要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把握好节奏,安排好衔接。

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既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又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既要立足于推动当前工作,又要着眼于实现长远目标,循序渐进。

第三,坚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双语教育工作,把普及双语教育与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推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坚持民汉兼通培养、民汉教学并行的原则。在努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合理设置课程方案,保证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坚持从幼儿抓起、从教师抓起的原则。

从双语教育推进的实际出发,集中双语教育资源,从学前和低段抓起,逐步推进。重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增量补充、存量培训、定向培养、滚动推进的方针,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满足双语教育要求的双语师资队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规模开展的各类双语教育改革实验是这一阶段 的突出特点,有关双语教育的理论与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因此,可以说双语教育政策逐步进入了完善时期 。

参考文献

【1】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2. 【2】滕星.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64 【3】戴庆厦。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J].民族教育研究,1996,(4)

【4】马寅.中国少数民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第五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总结

通过在江苏警官学院三个月的培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顶岗培训,都让我从每个角度获得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本领,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让作为一名农村警务室的民警。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使我从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不仅对本地本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开放先进的农村、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切似乎在瞬间,转眼之间三个月就已过去。从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逐渐从容,到最后的不舍,回顾培训期间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真的要对本次培训活动说声谢谢,感谢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新疆高校毕业生的重视,感谢中央,各级政府给了我这次机会,能参加新疆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进行为期两年的培训。在江苏警官学院的精心安排,领队、辅导员、各级骨干的支持和关心下,我在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个人素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和新疆克州培养这个充满荣誉和活力的集体是分不开的。在这一学期里,我经历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1、思想政治方面:

在新疆克州培养班党支部的积极领导和带领下,我充分利用上政治学习课的机会,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

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党史和党章,并经常看新闻或上网及时学习党中央的决议,关注并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会。在思想上保持和党组织一致。通过对党章、党的思想、政策等一系列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坚定了我一心一意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和意志。

2、在学习方面: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投入到紧张的日常学习中。在繁忙的学习中,我积极与任课老师进行问题探讨,及时完成相关作业;我积极和学员们加强交流,互相帮助,虚心请教。除了课堂的学习外,我还积极通过学校图书馆、网络、报刊等途径加强课外相关学习,以补充最新的专业知识。我合理地安排了课余时间,自学相关课程,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不懂就问,在学员们和老师的帮助下,普通话能力、我渴望了解公安工作、掌握公安工作技能与法律知识的愿望。在这两个月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接警、处警,如何使用警械,并学习了对敌战斗理念,这些都使我对公安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

3,生活方面:

学校给我们安排了舒适的宿舍,每间宿舍配备了两套床上用

品、脸盆、暖壶等生活用品,除此之外还为我们配备了电视、衣柜、桌椅、无线宽带等,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学院给我们发放了校园一卡通,方便我们就餐以及购买平时所需的物品,为了让我们吃上家乡饭,学校还特设了清真食堂。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任何困难,学校各级领导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组我们解决问题。让我们十分的感谢。

通过一学期学习委员的工作经历,使我在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但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理论知识的欠缺、思想上的惰性和安于现状的心态。今后,我一定认真克服这些缺点,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时刻牢记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不辜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各援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们做出的辛勤付出,坚定自己的信仰,明确自己所肩负的重任。那么,就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骄人的工作业绩来回报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运用自己学来的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江苏警官学院新疆班学员:阿地力江〃阿不都许库尔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写简历的九个关键要点下一篇:夏季高效养猪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