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科学到云科学:即将发生的科学革命和人才革命

2022-10-06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基于网络的合作与运行日益兴起, 云计算就是代表之一。众所周知,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 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服务。科学事业中也有大量的网络应用, e-Science就是利用互联网实现科研人员的全球合作与资源共享, 所谓的科学2.0等也是此意。但是, 目前支配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核心要素 (学术评价方式、学术优先权制度、学术资助方式、学术规范、学术声望获得方式、学术竞争胜出机制和人才识别方式乃至主要的科研组织方式、科技活动方式等) 都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文献资料不多、科研人员不多的工业时代形成并延续下来的, 其效率和品质不高。虽然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多年, 但由于惯性和延迟效应, 支配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核心要素至今并没有多大变化, e-Science也没有触及这些核心要素。笔者提出“电子学务”、“电子学务革命”概念, 对这些核心要素逐一探讨并提出改革方案 (刘益东, 2007, 2008a, 2008b, 2009a, 2009b, 2009c) , 在此基础上, 笔者借鉴“云计算”概念, 又进一步提出“云科学” (Cloud Science, c-Science) 概念:把提供智力资源的网络称为“云”或“智力云”、“科学云”, 把管理与运行智力资源网络的活动和社会建制称为“云科学”。其涵义有二:一是从用户的角度看, “云科学”不受地域和机构的限制可以随时提供智力资源和研究服务, 按需使用, 按需扩展, 高效实现科研人员为其所用而无需为其所有;二是从作为智力资源的科研人员的角度看, 只要他们加入到“云” (“科学云”) , 遵循相应的规则, 云科学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 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云科学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学术活动、科技运行、科研组织及管理、科技体制、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等领域大规模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 并配合相关的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理论的一系列创新与变革, 以改进、更新、提升支配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核心要素, 使得科研经费和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与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得到充分的利用、优秀人才能够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 从而全面提升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效率及品质, 科学事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云科学的核心是人才及时充分地发挥作用, 特点是根据需要从大量用网络联系在一起的学术资源和研发资源中迅速按需选择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或按需组建研究团队, 迅速配置研究经费和科研平台, 多快好省地完成研究任务。这将引发一场科学革命和人才革命, 笔者称之为“云科学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是学术人才体制的变革, 是高层次创新型学术人才的大解放。笔者认为职业学者有四大需要:成果获得及时承认和获得声望的需要;获得研究经费的需要;获得工作条件、选择合作伙伴、助手与同事及归属科研组织与学术共同体的需要;学术成果得到传播、转让和应用及赢取回报的需要。云科学正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与一系列相关的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与理论的创新, 构成了能够及时充分、合理高效地满足职业学者的这四大需要的网络和机制, 从而全面提升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效率及品质。云科学有四大特点:人才识别和使用的效率及品质大幅提高;科研经费、资源的配置、利用和共享的效率及品质大幅提高;合作研究与交流的效率及品质大幅提高;研究成果传播、转让、应用及回报的效率及品质大幅提高。若把目前的科学称为“山科学” (Mountain Science, m-Science) , 则这场革命就是从“山科学”向“云科学”的转型, 其实质是工业时代的科学向信息时代科学的转型。本文将对“山科学”和“云科学”进行对比分析, 从新认识、新理念、新规则、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启动方案等方面简述云科学革命。

1 山科学, 云科学:工业时代的科学与信息时代的科学

小科学与大科学是我们至今为止谈论最多的科学类型, 虽然它们有种种不同, 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但是笔者认为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工业时代的科学, 笔者称之为“山科学”, 这不仅是为了与“云科学”对应, 更主要的是山的特点确实也与工业时代科学的特点相近。无论属于小科学还是大科学, 迄今为止的科学家的处境有五个特点:一是在比较固定的科研组织任职, 其学术地位、名气与所在机构密切相关;二是晋升按部就班, 因成果获得承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三是流动性不强;四是难以自行创业, 不能自由创办可参与平等竞争的科研机构, 新办研究机构也难以成长壮大;五是研究经费的获取费时、费力。即科学家处在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等级分明的金字塔型的组织中和学术社区中, 可用“山科学”喻之。山科学的组织成本高、官僚成本高、后来居上的成本高, 组织之间常有利益之争, 类似“山头”之间的争权夺利。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现在已经到了将工业时代的科学全面推进到信息时代的科学的时候了, 即从“山科学”发展到“云科学”。减少中间环节及其成本是信息时代的大趋势和重要特征, 云科学将大幅减少科研经费从国家到科学家手中的中间环节和科研成本。“小科学”与“大科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规模上, “山科学”与“云科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结构上, “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矛盾, 可以在云科学中得到妥善的协调和解决。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只是云科学出现的必要条件, 还需要在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理论上进行一系列变革与创新才能创建云科学, 才能解决科研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低效、优秀人才不能及时充分发挥作用等问题。在云科学中, 人才识别和评估是关键中的关键。

2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认识、新规则、新标准与新方法

2.1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认识与新理念

笔者提出“学术研究是全世界研究者在同一规范和流程的约束下的知识生产”、“研究能力就是约束条件下的竞争性创新 (创意) 能力”、“有条理地提出新观点就是战胜或局部战胜或暂时战胜了全世界的同题研究者;问题越重要、参与竞争的优秀学者越多或水平越高, 就越不容易提出新观点、做出新推进, 如果还能够有条理地提出新创见就说明该学者的研究能力强” (刘益东, 2008a, 2008b) , 发现了“规范化竞争性创新壁垒” (刘益东, 2007) , 从而发现了提出新颖重要的学术创见为何极为困难的奥秘, 确立了提出重要的新观点、新创见与学者研究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之间的高度关联性。据此, 笔者提出相应的新规则、新标准和新方法, 以及配套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2.2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规则与新标准

以成果论英雄是最合理的人才评价原则, 但成果水平的高低要由同行评议和承认, 至今人们信奉的“同行承认是硬通货”这一金科玉律在笔者看来是错误的, 因为它没有考虑时效性, 长时间尺度看如此, 短时间看则见仁见智, 不少创新性成果不能得到及时承认、优秀人才不能及时胜出。为此笔者提出两项新规则用于对成果问世时间不长的成果评价与人才评价:一是“用规范确认取代普遍承认”, 二是“确立创新力度是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2.2.1 规则1:用规范确认取代普遍承认

笔者认为创新是集体行为, 创意是个人行为, 个人的创造力是通过创意体现出来的, 或者说, 创意是个人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诺贝尔科学奖奖励的就是成功地发展成为原始创新的原始创意。但迄今为止, 学者提出新创见并不能很快得到承认或重视, 而往往会遭遇四个不利问题:它是不是新颖的, 世界上那么多学者怎么就轮到你最先提出来呢?即使是新颖的, 那是不是正确的?即使是正确的, 又有多大学术价值?国际上有多少学者承认你呢?所以即使你提出了重要而正确的学术创见, 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承认, 胜出效率很低。规则1可解决此难题, 它是用对研究成果的创新点的规范确认取代对创新点的普遍承认。创新点是能得到学术优先权的知识贡献, 创新点由新颖性、规范性、重要性三个要素组成。规范性主要是符合逻辑, 与事实相符, 没有颠覆性错误, 能自圆其说。笔者将对研究成果的创新点三要素的确认称之为规范确认, 包括查新、挑颠覆性错误和定级定位, 是规范化、程序化的操作。查新按科技查新规则进行, 在目前尚无学术观点数据库的情况下, 用智能检索、数字参考服务和向同行专家咨询的方式解决, 着重考察研究思路的新颖性;由同行专家挑颠覆性错误, 让其做“有”“无”判断, 如“有”则要具体说明, 并给成果持有人答辩和修补的机会;重要性可根据研究文献回顾类比和研究意义阐述来大致确定, 也可根据科研进展图谱进行定位。重要性是指创新点的重要性, 而非研究课题和问题的重要性。与遭遇上述四个不利问题相比, 规范确认对创新成果的及时胜出极为有利。规范确认还可用于确定学术优先权, 便于创建学术优先权制度。将规范确认用于盘点, 就形成“规范盘点”, 对前沿成果进行扫描盘点, 极利于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及时胜出。

2.2.2 规则2:确立以创新力度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当然地以“学术水平”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存在种种弊端, 因此笔者提出用创新力度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和划分创新力度等级的象限模型。强调不比学术水平, 只比创新力度。当然这个原则适用较短时间尺度, 而职业学者最关心的四大需要恰恰都主要集中在较短时间尺度内。详见拙文“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 (刘益东, 2009b) 。

2.3 关于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新方法

笔者通过分析优秀学者的能力、行为、心理、素质等特征和学术研究及竞争的流程与规律以及历史经验和现实观察, 提出一组学术评价和人才识别的新方法, 包括“程序型学术评估法”、“创新点分项展示评估法/盘点法”、“创新点定位展示评估法”、“创新点清单分项展示评估法/盘点法”、“创新点清单展示型成果规范盘点法”、“DI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个人创意指数和个人创意峰值自评法”、“知识英才三问识别法”等 (刘益东, 2007, 2008a, 2008b) , 这里简要介绍后者。

知识英才三问识别法, 或称为拔尖创新人才三问识别法。一问是否做出了自认为重要的学术发现/重要的学术突破/重要的技术发明/重要的技术突破?为什么认为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其研究思路及其独特新颖之处是什么?二问是否围绕着这一新发现、新发明或新突破发表了论文、申请了专利、出版了学术专著?要求社科学者出版学术专著。 (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性的知识增长点?有没有自己的“一套”?) 三问是否愿意在网上或一定范围内公开展示自己这些创见、新颖的研究思路及其意义阐述?是否愿意接受规范确认和可行性分析?拔尖创新人才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认为有重要的学术发现、学术突破, 或自认为有重要的技术发明、技术突破。对于绝大多数拔尖创新人才或高层次创新人才来说, 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也是自我评估的一个有效方法。三组问题层层加码、相辅相成, 互相印证, 缺一不可。当然, 回答“否”或不接受询问的专家学者不一定不优秀, 可能这样的成果正在撰写或正在申请专利, 或者出于商业考虑而刻意低调, 或者是与世无争。“三问识别法”特别适合理论界和社科界, 也适合于自荐, 可称为“知识英才三问自答自荐法”。

3 以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为绩效考核与竞争优胜的依据:科研经费与资源配置的新方案

学术优先权之于学者犹如专利权之于发明家, 即使是政策和战略研究, 创意、创新都是关键, 战略研究是要提供“可行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定有它新颖之处。

3.1 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科研绩效考核与竞争优胜的关键依据

笔者提出学术优先权是“科研的有效产出”, 以此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关键依据, 以此克服以论文数量、发表刊物的等级和引用率为考核依据的弊端。以规范确认学术优先权为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对优秀学者、科研经费提供者和公众都极为有利一举三得:能够在重要的研究领域有条理地提出学术创见并通过规范确认绝非易事, 通常只有优秀学者才能做到;经费提供者通过审视学术优先权可方便地评价投入产出率, 评估资助对象的能力, 这远比面对几篇论文容易做出判断;公众和学术界通过扫描和盘点学者的学术优先权清单可方便地了解其知识贡献、学术水平和科研状态, 并据此确定其学术声望。这种新考核方式能够有效提高经费利用率、有效治理学术腐败。

3.2 同研究领域学术优先权优多者胜出:经费配置的新规则

笔者提出“同主题或同研究领域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优多者胜出”、“预研究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优多者胜出”的课题公开竞标制度和“课题验收公开展示成果创新点 (学术优先权) ”制度 (刘益东, 2007) , 对优秀学者最为有利, 同时使滥竽充数者望而却步, 从而真正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它也适合以一个团队或机构的业绩为依据进行财政拨款, 予以稳定支持。 (刘益东, 2008a2008b, 2009c) 。

3.3 科研成本理论:分析科技体制改革与优化的基本框架

笔者提出“科研成本理论”, 作为系统分析科技体制改革与优化的基本框架。科研成本理论围绕节约科研成本、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这一中心, 以科研成本为分析单位, 讨论科技体制与科研成本的关系,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技战略、政策、制度安排和组织建设与管理, 制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案。科研成本包括人员成本、条件成本 (研究经费、实验设备、办公费用等) 、分配和申请经费的成本 (耗时相当的成本、申请费等) 、决策与执行协调的成本等。拔尖人才的及时识别与充分发挥作用是“科研成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突破口。

4 云科学体制的创建:高效满足知识创造者和经费提供者需要的科技体制大变革

云科学以新型人才体制为核心, 通过新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识别方法和高效的集思广益机制, 选择最优秀的智库学者和科学家, 组成国家科技决策系统;通过发达的网络支持与云合作实现高效的宏观管理及协调;在公共研发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之上, 通过研究共同体和兴趣共同体的网络组织化, 形成高水平的科研组织, 实现科学家之间的自由互动、自主合作与自组织, 产生比以往依靠大型研究机构人为安排的多学科布局所促成的互动合作更为有效的“协同效应”, 乃至产生“大规模协作效应”。强调个人品牌和自由组建研究团队、研究机构, 与志同道合者组成“意愿共同体网络组织”, 是云科学的一大特点。云科学能够同时高效合理地满足职业学者的四大需要 (见上文) 和研究经费提供者 (政府、企业、基金会、非营利机构等) 的四大需要 (目标性、效率性、易布局、易考核) 以及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监督科学的需要。运用经费引导的方式能够解决科研为国家目标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的问题 (如美国的成功模式) , 在此前提下, 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应该设计成拔尖人才最喜欢、最能发挥作用的形态, 云科学正是如此。可以说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继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人才体制之后的第二个最成功的人才体制, 让高层次创新人才获得空前的解放。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合作特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学者的声望、地位不再依赖所供职的机构, 而是直接取决于云科学网络。自主性和自由性很强的“科学家工作室/研究团队+平台式园区”将成为主要的或最有活力的科研组织形式, 正如贝尔实验室1980年代的研究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彭齐亚斯所说:“我发现管理成功的科学研究, 更多地取决于确保个人之间想法的交流, 而不是来自上面的固执领导。”在云科学平台支持下, 工作室/研究团队可以方便地进行联合, 扩展研究能力, 承担大课题, 克服单一的PI制的不足。云科学平台支持下的工作室/研究团队及其合作制, 既保持科学家的自主、自治、自由和自组织性, 又可以在经费引导下完成服务国家目标、服务经济社会的研究课题。云科学是对网络时代的科研机构的再建制, 促使科研机构组织扁平化、网络化。云科学的核心是让优秀人才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云机制, 它是借助信息技术和有关新的规则、标准、方法, 实现学术竞争与合作的高效机制。云机制还适合市场竞争、政治竞争等, 是比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更深刻的机制。激励均衡与分配革命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办法, 云机制可以解决激励均衡问题 (有另文详述) 。“云研发”体制化地实现了“全球人才为我所用” (而无需为我所有) 。尊重和善待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

科学革命分知识体系变革和科技体制变革两类, 云科学革命首先体现为后者, 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也将在研究方法、研究环境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等方面引发空前的变革, 因此云科学革命将包括两类科学革命。此外, 云科学对人才培养同样有突破性意义, 笔者认为培养拔尖人才最好的方式是建立让拔尖人才及时胜出的体制。“云教育”也将兴起, 通过云科学革命和云教育革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云科学”与“云教育”相结合形成的“云科教”将成为信息时代我国科教兴国的新战略 (有另文详述) 。

云科学革命即将发生, 驱动这场科学革命发生的五大力量或因素是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政府迫切要求尽快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科技竞争和人才争夺日益激烈、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渴望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以及有关认识、理念、规则、标准和方法的一系列创新。科学2.0、维基工作站、创意集市 (唐·泰普斯科特, 2007) 等提供了一些意向和雏形, 但是其核心要素还需要更新为本文提出的有关内容才能够真正进入云科学时代。显然, 我国在率先发动云科学革命方面有着更迫切的需要和更大的可能性, 通过实行“规范确认”来创建信息时代的学术优先权制度和基于学术优先权的业绩考核制度、创建“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区”等对崇尚公平竞争的优秀学者极富吸引力, 率先发动云科学革命的地方或机构将立刻成为拔尖/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汇集区, 迅速确立起竞争优势, 创新回报极高, “高投入、低产出”问题迎刃而解。详见拙文“电子学务革命与创新人才特区的创建” (刘益东, 2009a) 。

摘要: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相关的认识、理念、规则、标准、方法、理论的一系列创新, 形成了云科学。它改进、更新、提升了支配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核心要素, 使科研经费和科研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与高效利用, 使得优秀人才能够及时胜出并充分发挥作用, 学术活动和科技运行的效率及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科技体制由此发生巨大变革, 科学事业从工业时代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这是一场科学革命与人才革命, 可称之为云科学革命。创建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区是这场云科学革命的启动方案。

关键词:云科学,云科学革命,云研发,云机制,山科学,电子学务,科技体制,云教育,云科教

参考文献

[1] 刘益东.智业革命——致毁知识不可逆增长逼迫下的科技转型、产业转型与社会转型[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7.

[2] 刘益东.电子学务:下一次科学革命[J].跨世纪, 2008 (3) .

[3] 刘益东.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J].时代教育, 2008 (5) .

[4] 刘益东.电子学务革命与创新人才特区的创建:人才革命是解决金融危机和自主创新问题的突破口[J].跨世纪, 2009 (5) .

[5] 刘益东.创新力度:评价学术成果的首要标准[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6.

[6] 刘益东.通过电子学务革命迅速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27.

[7] 唐.泰普斯科特, 安东尼.D.威廉姆斯[著], 何帆, 林季红[译].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展望下一篇:培育当代民族精神,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