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中国军队战斗力

2023-03-01

第一篇:抗战中中国军队战斗力

八年抗战历史中,中国国军抗战王牌部队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主要会战:

日期 地点或名称 中方主官 胜方

1937年8月 保定会战 刘峙 日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 蒋介石 日

1937年12月 徐州保卫战 李宗仁 日

1938年6月 武汉保卫战 蒋介石 日

1938年10月 广东战役 余汉谋 日

1939年3月 南昌会战 薛岳 日

1939年5月 随枣会战 李宗仁 中

1939年9月 长沙会战 薛岳(代) 中

1939年11月 桂南会战 白崇禧 中

1940年1月 豫南会战 李宗仁 中

1940年5月 枣宜会战 李宗仁 中

1941年3月 上高会战 罗卓英 中

1941年5月 晋南会战(即中条山会战) 卫立煌 日

1941年9月 第二次长沙会战 薛岳 中

1942年1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薛岳 中

1942年5月 滇缅公路会战 Stilwell, 罗卓英 日

1942年4月 浙赣会战 顾祝同 日

1943年5月 鄂西会战 陈诚 中

1943年10月 滇缅会战 卫立煌 中

1943年11月 常德会战 孙连仲(代) 中

1944年4月 豫中会战 蒋鼎文 日

1944年5月 长衡会战 薛岳 日

1944年8月 桂柳会战 张发奎 日

1945年3月 豫西鄂北会战 刘峙 中

1945年4月 湘西会战 何应钦 中

八年抗战历史中,中国国军抗战王牌部队(排名)。

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后期全美械。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15万主力部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而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双方损失接近1:1。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去,不愧第一主力。

第二名: 5军, 编制:3个整旅(师) ,5万余人。后期全美械。

第5军是国军最早的一个机械华装甲军,其下辖的200师更是中国第一个装甲师。200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 46年进攻苏北解放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5军主攻连续攻克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 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困守40多天。

成军以后,老杜便提出“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39年军事考核中被重庆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击和迂回(如豫东战役战役解黄百韬之围),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击,中央破。

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

第三名: 18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后期全美械。1946年5月整编为11师。

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18军的骨干基本上都是黄埔系,这些人都能以身做责,作战勇敢。18军的巅峰期是胡涟当11师师长时,胡涟,黄埔四期,由于其作战有一套,后共军送他一个外号“狡如狐,猛如虎”,从这个外号就可以看出他有着优越的指挥才能。11师在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43年,正当11师在加固石碑要塞的时候,日军发动了鄂西攻势,在渔阳关失守后,国军准备全线撤退,但18军要坚守要塞掩护友军撤退。11师师长胡涟除鼓舞士气外,还写下了遗书要与阵地共存亡。随着日军的疯狂进攻,阵地反复争夺,胡涟亲往阵地第一线督战,他们受了要塞1个半月左右,11师孤军奋战,直到友军全面反击并彻底击败日军为止。当时有报纸说石碑一战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虽然过分夸张,但是这一役在整个会战的胜利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胡琏也被毛主席老人家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大王庄一战为淮海战役最惨烈战斗。

第四名: 新6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4万人。全美械。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在异国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大败2纵4师。

第五名: 新1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4万人。全美械。

驻印军主力“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41年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由此声名大振。第二次印度缅甸战役武器新颖精良,智取强攻,歼灭野人山敌寇,孟拱之战,围攻密支那、八莫,整个反攻战役中战果辉煌。缅北与滇西的反攻战,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

四平之战在新6的配合下终于第一个攻进四平,重创东北民主联军。德惠守卫战充分显示了不凡的战斗力,“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军”是东野部队在前期的口号。

第六名:10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后期美械。

在衡阳保卫战中最为出彩,以一个不满员的军(常德保卫战中损失巨大尚未补充完)17600余人顽强抵抗日军4个师团10万余人的进攻达47天之久!创了一个伤亡比和坚守时间的记录,虽然最后弹尽粮绝放下武器了,但是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仅以日军防位厅战后统计来算,日军在进攻衡阳的过程中伤亡即达30000多人。此外在39年冬季攻势大反攻、第

2、3次长沙保卫战、常德会战中均有突出表现。在第3次长沙会战中是坚守长沙的主力,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为国军的反击争取了时间。常德会战中是最早打到德山接应74军57师残部突围的部队。

第七名:8军(不是八路军), 编制:3个整旅(师) ,2万余人。全美械。

抗战中表现优秀的部队,国军1944年反攻缅甸时的远征军的主力,内战中在山东和河北也是赶着共军跑,荣誉一师更是老兵不死。建国后逃出国境的少许残部仍能打的缅甸国找不着北,在西南边境与共党作对多年。

第八名:52军 编制装备不详,人数比较多,有4.8万人。装备则不见得怎么样,战斗力强。

52军有个绰号叫“千里驹”因其善于长途奔袭,在抗日战场上,52军先后参加过长城抗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中越边境防御,在中国战场上都少不了52军的身影。香港歌星张明敏曾经有一首《爸爸的草鞋》就是说的52军的故事。我来简单说说长沙会战中的52军,1939年,冈村集中了其精锐第六,第13师团5万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湘北一路猛杀,由关磷征指挥的第15集团军,下辖52,79,37三个军来阻日寇。其中就52军能打,充当主力,张耀明当时任52军军长,52军在新塘河与日军展开激战,守军赵成武部胡春华营自战斗一开始就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坚守三日,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阵地几乎被炸平,除7名重伤号先后退出阵地外,自营长以下全体官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第3日拂晓,阵地失守。在以后的2天里,双方展开了一场极其惨烈的阵地争夺战,失去阵地后,常常几经肉搏,又重新夺回。52军各部均英勇抗敌,其中以守草鞋岭的三营官兵尤为悲壮。营长史思华带领全营官兵500余人在这里与5千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日军久攻不下,他们想不到在大军面前竟被一营把守的小小的草鞋岭档住去路,战到第3天,潭异之师长打电话给三营“如无法坚持,不得以可向东靠”可史思华回答说:“军人没有不得以的时候”此时所有官兵决心成仁。第2日,全营500余人全部战死。日军支队长奈良晃少将毕恭毕敬地向他的敌人鞠躬。内战时期,光头将军刘玉章任52军军长,这位黄埔四期的将军,说话粗鲁,颇有点巴顿的风格。他率领52军猛攻山海关打开进入东北的大门,而后又参加了打营口,四平,在战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刘也喜欢大纵身长驱直入的进攻,在东北战场上象一只奔腾的骏马奔跑在辽阔的黑土地上,被共军视国军中少有的硬骨头。东北战场的失利,在多数部队被歼的情况下,52军能成建制的撤出,已数不易。后成为中原战场的主力,后也是为数不多成建制退回台湾的军之一,52军最后成为蒋在台湾的头号王牌。

第九名:71军 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全美械。

71军,原辖下8

7、88师属于国军仅有的三个模范全德械师,可谓铁血虎贲,先后参加了淞沪、南京等会战,战功彪炳。抗战后期71军改编为全美械军。71军长陈明仁,字子良,1930年4月7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冬,日军渡过怒江,开始进攻滇西。陈明仁奉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之命,以副军长名义指挥七十一军,主攻龙陵,经过大小几十次激烈战斗,龙陵守敌二千敌人大部被歼。战后,陈明仁接任第七十一军军长。1945年1月,率部主攻回龙山,他采取空军出击,步炮协同,很快占领回龙山,歼守敌八百多人。陈明仁也被联军视为“杰出的中国名将”。随后,陈明仁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不久,陈明仁配合友军反攻湘桂,收复柳州、桂林等地。日军投降后,陈明仁部被调往无锡,担任南京、上海的卫戍任务。1946年1月,第七十一军奉命开往东北进攻解放军,多次被解放军击败。6月,该部退守四平,抵抗解放军的围攻,30日,解放军主动撤围。陈明仁以少数兵力坚守四平四十多天,巷战十九个昼夜,被蒋介石擢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1949年,4日,程潜、陈明仁领衔通电起义,将第一兵团改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官,并兼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

第十名: 35军, 编制:3个师 ,3万余人。前期国/日械,后期美械。

抗战中打出来的名将名军,傅作义的本钱,打的聂帅找不到牙,毛泽东发誓要洗“奇耻大辱”,让毛的三线四城计划变成笑料。军纪优良,也有很好的装备。抗日战争中曾被称“七路半“军。同样在偏僻贫瘠的地区,傅部队的战斗力强于该地区的共军部队。在华北48年底还敢孤军在北平张家口间来回溜达,视华北共军几个兵团如无物。可见其在华北的嚣张。

第二篇:弦歌不辍 精神永存——纪念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弦歌不辍 精神永存

——纪念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弦歌不辍 精神永存——纪念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多年前,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保家卫国的英雄壮歌,他们的壮举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但是今天,我要讲述的不是他们的故事,而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大学!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爱国的含义。他们在战火纷飞中,坚持笳吹弦诵,保存并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种”。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这首西南联大的校歌生动描述了1937年那一段曲折的大学内迁经历。大家知道,“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的铁蹄开始侵入华北。为了实现从根本上灭亡中国的计划,他们开始对中国的高校进行狂轰滥炸,并肆意捕杀师生,一时之间华北告急,中华告急,中国的教育告急!面对敌人的侵略,各大高校开始了漫漫内迁之路,师生们带着大量书籍、实验器材风餐露宿,迢迢千里从华北、华东迁到内地。

当年参与迁徙的几乎囊括所有的高校,大部分学校迁入了云南、四川、贵州等西南几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北大、清华、南开迁到云南昆明组建的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战火的不断蔓延,很多高校的迁徙一波三折。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一些高校迁徙次数甚至高达

5、6次之多。同济大学几经辗转,最后落脚在四川一个小镇——李庄。师生们一到李庄,

1 就受到当地士绅为代表的李庄人夹道欢迎,一时间,小小李庄的街头巷尾,走来了梁思成、童第周等一批国内、国际顶尖学者。李庄人口由3600人激增到15000人。该如何来安置这上万的外来人口呢?这个问题可难不倒聪明豪放的李庄人,他们居然想办法找来了吊车,为土地庙里的神像“搬家”,把专管一方土地命运的“神仙”请出正殿,而让手执教鞭的师长和莘莘学子高坐堂上,真正体现了“师为重,神为轻”,此举一时被传为佳话。

如果说大学师生们在抗战烽火中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不远万里、远赴内地是一种壮举的话,那么,这些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资极其短缺的严酷环境中,非但维持着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还使教学规模得到了扩张,就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了。战争结束时,大学数量由108所增加到141所,学生从4万多增加到8万多。不仅数量上有增长,而且当时这些学校培养的人才和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质量也是首屈一指的。让我们看看这样一组名字:国学大师陈寅恪,哲学家冯友兰,文学界的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汪国真,社会学家费孝通,数学家华罗庚,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这个名单还有很长、很长„„在短短的八年里,西南联大培养了超过北大、清华、南开30年里培养的人才,取得了可与当时的牛津、哈佛、耶鲁相媲美的辉煌成就。

而辗转迁往贵州湄潭的浙江大学,更是在校长竺可桢的带领下,由一所后起的地方性大学一举发展成为全国名牌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到贵州,惊讶地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称赞其为“东方的剑桥”。

与师生们取得的辉煌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令人

2 堪忧的生存状态:以破庙为校舍,在桐油青灯下苦读,粗茶淡饭聊以果腹,在困难的时候甚至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据说闻一多先生为了生计每天上午在联大上课,下午到中学兼课,晚上还要刻图章卖钱,甚至于有一些教授已经到了不得不摆摊变卖财产以维持生计的状态。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力量和精神在支撑着师生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我想答案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们强烈的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当师生们的生存状态被反映到国民政府后,教育部从仅有的经费里拿出了一部分钱来补贴困境中的师生。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师生们经过商量,居然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集体联名拒绝政府的救济!这是何等的气节、这是何等的境界!

还记得,当年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说过这样一句话:“武力占据一个国家的领土是可能的,武力征服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不可能的”。在连天炮火中,中国大学依然书声琅琅,弦歌不辍,这本身就意味着信仰、勇气与力量,说明这个国家没有屈服,还在顽强战斗,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些内迁高校的师生们,虽然不以亲身上前线的方式报效祖国,但他们为国家、为民族追求知识,保存文化命脉,为战后中国的重建储备实力,用行动表达了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

今天,当我们在这和平年代享受美好生活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中国之文化享誉世界的时候,当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正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冲击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78年前一群文弱书生不畏艰难的万里迁徙,仿佛看到了一代代中国学者用他们羸弱的肩膀扛起中国教育的猎猎大旗,弦歌不辍,精神永存,让我们向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致敬!

谢谢各位!我的演讲结束了!

第三篇:中国60年抗战胜利

中国人民怎样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

六十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所取得的完全胜利。它改变了近代中国抗击列强入侵屡战屡败的历史,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重新振兴奋起的重要起点。

那末,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赢得伟大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呢?怎样认识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据、推进抗战走向胜利的直接动力和取得最后的完全胜利的动因呢?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爱国的、进步的、正义的性质

中国人民所以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应当说首先是由于这场战争的爱国的、进步的、正义的性质所决定的。

我们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保卫祖国反对侵略的爱国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关系到中国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然而,我们知道,当时的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正面临着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因此,在这个历史阶段爆发的抗日爱国战争,就其本质来说,乃是旨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合乎历史潮流的进步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用血与火的洗礼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战斗豪情。任何一个抗日的中国军人和中国民众都可以自觉地意识到,我们所进行的抗战是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保卫祖国的爱国战争,是实现民族解放的进步的战争,是反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正义战争,因而是有着崇高的战争目的,能够极大地鼓舞战斗士气的战争。而替日本法西斯卖命的士兵是被欺骗或被强迫为侵略其他国家去作战的,因此他们所进行的战争是野蛮的、罪恶的、非正义的。日本兵没有能够鼓舞他和使他引为自豪的高尚光荣的战争目的,因此也不可能有积极正确的誓死奋战的战斗意志。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爱国的、进步的,正义的性质,是我们赢得这场战争完全胜利的内在根据。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的人民战争

中国人民所以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除了战争的爱国的、进步的、正义的性质这一内在根据外,还在于中国共产党承担起领导统一战线和人民战争的历史重任,坚持团结抗战和全面抗战的路线,使之成为赢得战争胜利最直接的动力和动因。

中日矛盾的发展和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使得中国各社会阶级的阶级关系和政治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严重的民族危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民众的抗日爱国精神。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抗战胜利,挽救民族危亡,动员千百万群众起来参加抗日战争,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经过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并在全国人民的强大推动下,共产党提出和切实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是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根本性力量。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人民战争,是既包括正面战场又包括敌后战场,既包括阵地战又包括山地游击战,既包括全国军事总动员又包括全国人民总动员,既包括实行抗日的对外政策又包括实行对内的战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政策,既包括发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又包括发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群众抗日斗争的全面抗战。共产党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理念和全面抗战的路线,坚定地领导全民族的人民战争,是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直接的动因。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对中国人民、人民军队和革命政党的严峻的历史考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积累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诸方面的新的丰富经验,成为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完全成熟和巩固的革命政党,成为领导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核心和决定性力量

三、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世界反法西斯军事力量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

抗日战争是对凶残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取得完全胜利的极其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对灭绝人性的法西斯强盗进行殊死搏斗,为人类生存与尊严作出重大贡献和巨大民族牺牲的无尚光荣的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援助了欧美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反之,欧美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也援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世界反法西斯军事力量的援助,

使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后的战略反攻阶段的时刻提前到来。苏联红军胜利地进军东欧和德国本土,追击德寇直至攻克柏林并迫使德国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经历了八年波澜壮阔、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并在世界反法西斯军事力量的援助下,赢得了最后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历史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是和平与进步事业的胜利。而团结统一,坚忍持久,机动灵活,顽强不屈,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众志成城,夺取胜利的抗战精神,则成为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凝聚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永远记取抗日战争悲壮的历史,以抗战精神作为一支号角激励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奋勇前进吧!

第四篇:八年抗战中,国军十大王牌部队

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后期全美械。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15万主力部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而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双方损失接近1:1。比起另外 “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去,不愧第一主力。

第二名: 5军, 编制:3个整旅(师) ,5万余人。后期全美械。

第5军是国军最早的一个机械华装甲军,其下辖的200师更是中国第一个装甲师。200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 46年进攻苏北解放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5军主攻连续攻克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 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困守40多天。

成军以后,老杜便提出“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39年军事考核中被重庆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击和迂回(如豫东战役战役解黄百韬之围),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击,中央破。

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

第三名: 18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后期全美械。1946年5月整编为11师。

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18军的骨干基本上都是黄埔系,这些人都能以身做责,作战勇敢。18军的巅峰期是胡涟当11师师长时,胡涟,黄埔四期,由于其作战有一套,后共军送他一个外号“狡如狐,猛如虎”,从这个外号就可以看出他有着优越的指挥才能。11师在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43年,正当11师在加固石碑要塞的时候,日军发动了鄂西攻势,在渔阳关失守后,国军准备全线撤退,但18军要坚守要塞掩护友军撤退。11师师长胡涟除鼓舞士气外,还写下了遗书要与阵地共存亡。随着日军的疯狂进攻,阵地反复争夺,胡涟亲往阵地第一线督战,他们受了要塞1个半月左右,11师孤军奋战,直到友军全面反击并彻底击败日军为止。当时有报纸说石碑一战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虽然过分夸张,但是这一役在整个会战的胜利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胡琏也被毛主席老人家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大王庄一战为淮海战役最惨烈战斗。

第四名: 新6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4万人。全美械。

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在异国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大败2纵4师。

第五名: 新1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4万人。全美械。

驻印军主力“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41年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由此声名大振。第二次印度缅甸战役武器新颖精良,智取强攻,歼灭野人山敌寇,孟拱之战,围攻密支那、八莫,整个反攻战役中战果辉煌。缅北与滇西的反攻战,是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

四平之战在新6的配合下终于第一个攻进四平,重创东北民主联军。德惠守卫战充分显示了不凡的战斗力,“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军”是东野部队在前期的口号。

第六名:10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后期美械。

在衡阳保卫战中最为出彩,以一个不满员的军(常德保卫战中损失巨大尚未补充完)17600余人顽强抵抗日军4个师团10万余人的进攻达47天之久!创了一个伤亡比和坚守时间的记录,虽然最后弹尽粮绝放下武器了,但是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仅以日军防位厅战后统计来算,日军在进攻衡阳的过程中伤亡即达30000多人。此外在39年冬季攻势大反攻、第

2、3次长沙保卫战、常德会战中均有突出表现。在第3次长沙会战中是坚守长沙的主力,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为国军的反击争取了时间。常德会战中是最早打到德山接应74军57师残部突围的部队。

第七名:8军(不是八路军), 编制:3个整旅(师) ,2万余人。全美械。

抗战中表现优秀的部队,国军1944年反攻缅甸时的远征军的主力,内战中在山东和河北也是赶着共军跑,荣誉一师更是老兵不死。建国后逃出国境的少许残部仍能打的缅甸国找不着北,在西南边境与共党作对多年。

第八名:52军 编制装备不详,人数比较多,有4.8万人。装备则不见得怎么样,战斗力强。

52军有个绰号叫“千里驹”因其善于长途奔袭,在抗日战场上,52军先后参加过长城抗战,台儿庄会战,长沙会战,中越边境防御,在中国战场上都少不了52军的身影。香港歌星张明敏曾经有一首《爸爸的草鞋》就是说的52军的故事。我来简单说说长沙会战中的52军,1939年,冈村集中了其精锐第六,第13师团5万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湘北一路猛杀,由关磷征指挥的第15集团军,下辖52,79,37三个军来阻日寇。其中就52军能打,充当主力,张耀明当时任52军军长,52军在新塘河与日军展开激战,守军赵成武部胡春华营自战斗一开始就决心与阵地共存亡,坚守三日,打退敌人多次进攻,阵地几乎被炸平,除7名重伤号先后退出阵地外,自营长以下全体官兵全部战死,无一生还,第3日拂晓,阵地失守。在以后的2天里,双方展开了一场极其惨烈的阵地争夺战,失去阵地后,常常几经肉搏,又重新夺回。52军各部均英勇抗敌,其中以守草鞋岭的三营官兵尤为悲壮。营长史思华带领全营官兵500余人在这里与5千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日军久攻不下,他们想不到在大军面前竟被一营把守的小小的草鞋岭档住去路,战到第3天,潭异之师长打电话给三营“如无法坚持,不得以可向东靠”可史思华回答说:“军人没有不得以的时候”此时所有官兵决心成仁。第2日,全营500余人全部战死。日军支队长奈良晃少将毕恭毕敬地向他的敌人鞠躬。内战时期,光头将军刘玉章任52军军长,这位黄埔四期的将军,说话粗鲁,颇有点巴顿的风格。他率领52军猛攻山海关打开进入东北的大门,而后又参加了打营口,四平,在战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刘也喜欢大纵身长驱直入的进攻,在东北战场上象一只奔腾的骏马奔跑在辽阔的黑土地上,被共军视国军中少有的硬骨头。东北战场的失利,在多数部队被歼的情况下,52军能成建制的撤出,已数不易。后成为中原战场的主力,后也是为数不多成建制退回台湾的军之一,52军最后成为蒋在台湾的头号王牌。

第九名:71军 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全美械。

71军,原辖下8

7、88师属于国军仅有的三个模范全德械师,可谓铁血虎贲,先后参加了淞沪、南京等会战,战功彪炳。抗战后期71军改编为全美械军。71军长陈明仁,字子良,1930年4月7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冬,日军渡过怒江,开始进攻滇西。陈明仁奉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之命,以副军长名义指挥七十一军,主攻龙陵,经过大小几十次激烈战斗,龙陵守敌二千敌人大部被歼。战后,陈明仁接任第七十一军军长。1945年1月,率部主攻回龙山,他采取空军出击,步炮协同,很快占领回龙山,歼守敌八百多人。陈明仁也被联军视为“杰出的中国名将”。随后,陈明仁协助友军攻克了中缅边界重镇畹町。不久,陈明仁配合友军反攻湘桂,收复柳州、桂林等地。日军投降后,陈明仁部被调往无锡,担任南京、上海的卫戍任务。1946年1月,第七十一军奉命开往东北进攻解放军,多次被解放军击败。6月,该部退守四平,抵抗解放军的围攻,30日,解放军主动撤围。陈明仁以少数兵力坚守四平四十多天,巷战十九个昼夜,被蒋介石擢升为第七兵团司令官。1949年,4日,程潜、陈明仁领衔通电起义,将第一兵团改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官,并兼湖南省政府临时主席。

第十名: 35军, 编制:3个师 ,3万余人。前期国/日械,后期美械。

抗战中打出来的名将名军,傅作义的本钱,打的聂帅找不到牙,毛泽东发誓要洗“奇耻大辱”,让毛的三线四城计划变成笑料。军纪优良,也有很好的装备。抗日战争中曾被称“七路半“军。同样在偏僻贫瘠的地区,傅部队的战斗力强于该地区的共军部队。在华北48年底还敢孤军在北平张家口间来回溜达,视华北共军几个兵团如无物。可见其在华北的嚣张。

可见,部队的战斗力和党派性质关系不大,关键还是在训练、打仗和给养!

第五篇:大后方抗战诗歌中的诗词

第一节

概说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摧枯拉朽之势,以文言取代白话,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字载体。自从1918年元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1期发表胡适等人9首白话诗开始,就宣布了新诗的诞生;从此,传统诗词作为文学革命的对立面被打入冷宫,成为文学的弃儿,被排斥在诗的主流之外,几近无家可归。1920年秋,由于校方的提倡,清华大学校园里又出现了学习古诗的一股小小的潮流,当时还是学生的闻一多立即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敬告落伍的诗家》予以猛烈抨击,非常肯定地宣称:“若要真做诗,只有新诗这条路走。”“若要知道旧诗怎样做不得,要做诗,定要做新诗。”旧诗的处境简直是到了“老鼠过街”的地步。

从1918-1937这20年间,在中国的诗歌舞台上,各种流派的新诗纷纷登台亮相,各领风骚,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不是就没有旧体诗的位置了呢?也不尽然。在这20年间,新诗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诗词。不但继续写作诗词的仍然大有人在,甚至若干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借此抒发感情(例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王统照等都擅长此道),而且还有若干诗社组织及其活动的存在(如著名的南社),还有发表诗词的刊物(如《甲寅》、《学衡》)。可以说,虽然处于不利的环境,其研习、创作却不曾断绝。甚至南北各都会以至中小城鎮,文人经常組织雅集,诗酒風流,唱酬切磋,留下作品。诗词还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呢。

这是因为,历来诗歌形式的发展方式就不是取代、更替,而是不断丰富,多样化;人为地要“打倒”一种形式如同推翻一个朝代那样取而代之是没有先例,不符合规律的,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而且中国传统诗词这一整套形式体系达到了成熟的地步,其生命力之旺健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时代内容表达之需要。

抗战时期,为什么已经被放逐了的这样一种古老的诗体,会突然间重新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繁荣起来了呢?这决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必然原因与深厚根基的。

首先,这是时代赐予的机遇。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浩劫,同时也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大觉醒,大团结,大奋起,大抗争。江山不幸诗家幸。正是如杜甫所处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样的时代。家仇国恨,同仇敌忾,怎能不诉诸笔墨,讴歌吟唱?长歌可以当哭,这时候,诗歌自然成为形式的最佳选择。

中国历史上,以诗歌反映抵御外侮的战争,反映战乱中人民的疾苦,有着悠久而优秀的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无衣》、《黍离》、《君子于役》、《扬之水》等名篇;后世的民歌中也有《木兰诗》、《十五从军征》这样的不朽篇章。至于中国诗歌的高峰盛唐时代,更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留下多少辉煌的绝唱!下至宋词的苏辛豪放派,陆游的爱国诗篇,又有多少无价之宝!如此丰富优良的传统,当然不能不对当时的诗坛产生巨大的影响。

诗自然要出自诗人的笔下。当时离辛亥革命不过二三十年,一些活跃在各界的知名人士,包括共产党人在内,大多正当壮年,其青少年时代都受过古典文学熏陶,有很好的诗词根底。所以一旦情积于怀,不吐不快,便很自然地选择了诗词形式来倾吐。于是,祝捷,感时,纪事,抒愤,悼亡,怀人,种种过去习用的题材通通在诗词中有所反映,而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内容。一些文学界中人,更是本色当行,纷纷大显身手。吴组光1942年在重庆写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及此:“ 近来复古之风甚盛,许多埋没已久的古书古人古迹都得到机会在伟大的抗战年代里重新出头露面了。只以诗来说吧,甚至二十余年前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抱着凌厉无前以创造中国的新诗为职志的大师们,也兴高彩烈地大做起旧体诗来。事实甚多,不烦枚举。”这样的人物可以毫不费力地拉出一个长长的名单:郭沫若、沈尹默、田汉、张恨水、郁达夫、叶圣陶、老舍、罗家伦、阿英、王统照等等,至于本来就是著名诗词家或古典文学专家的,如柳亚子、赵熙、唐圭章、潘伯鹰、谬钺、胡小石、向楚、汪东、成善楷、易君左、霍松林等等,经常活跃诗坛,为抗战诗词多所奉献,就更加顺理成章了。由此可见,从事抗战诗词创作的诗人队伍是相当庞大而精锐的。

这样,整个中国诗坛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新诗人们奋发踔厉,以诗为枪,投入这场殊死的搏斗的同时,传统诗词也焕发青春,重登大雅之堂,发出正义的怒吼,“兵气每于文字见”(卢前句)!一些原本不理解、不认同、不喜爱新诗,却受过传统诗词熏陶、懂得其格律规范的各行各业的人士,因为表达内心情感的需要,就纷纷拿起笔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新文学中许多骁将早年都受过传统诗歌熏陶,这时也不禁技痒,重操吟事,佳作迭出。队伍之壮,作品之丰,使诗词创作走出低谷,形成高潮。于是一些优秀之作不胫而走,传诵一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五四”以后传统诗词的复兴。这些抗战期间的诗词创作,我们称之为“抗战诗词”。

第二节

不容忽视的民族文化遗产

实际上,局部抗战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就已开始,相关诗词也因势而生。前文所称抗战诗词,则是指写于1937年7月-1945年9月的以抗战为题材或与抗战相关连的诗词作品;而囿于本书的研究范围,又主要涉及以战时陪都为主的大后方产生、发表、流传的诗词作品。

抗战诗词的内容主要是正面歌颂民族抗战图存,揭露日寇滔天罪行,以鼓舞士气,坚定信心;与此相呼应的则是反映中国百姓的苦难生活,艰苦历程,战争带来的深巨创伤:离乡背井,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抗战诗词的佳作精品,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均足以传世的很多。只是囿于长期存在的偏见导致歧视甚至抹杀,这部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收集整理研究工作亟待加强。比起抗战时期新诗所享受的“待遇”,实在是差得太远,令人遗憾。

最新的例证是,2012年结题的,在国内10余位著名学者的共同参与下,经过近8年的精心撰写,通过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通史” 仍然沿袭所谓“新文学”观念,无视中国诗词创作在1911年之后的客观存在,将其顽固地拒之于诗歌的门外!即便是跨越清代和民国的诗歌团体南社,该书只承认她在清代的历史,而蛮横地处以腰斩酷刑,强行扼杀了她1911年之后的鲜活生命!当然其中的抗战诗词也被蛮横地开除了诗籍! 既然如此,我们编写此书,就更应该对这部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给予充分的重视,以纠正那种显而易见的偏见,有意无意的误导,以期对当代诗词创作和新诗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三节

恢宏翔实的抗战诗史

抗战诗词有一个方面是新诗无法比肩的。那就是从1931年“九一八”国难日开始,几乎每一场重要的战役、每一个重要事件都留下了相应的诗词作品。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壮烈牺牲,后方百姓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字字血,声声泪,贯注浸淫于字里行间。当此“四海惊波围古国,域中烽火念苍生”(王统照《忆老舍与闻一多》)之际,诗人们“蓄将心力补危艰”(田汉句)。这些海量之作品,如果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就成为一部辉煌的抗战诗史。

全面抗战的第一枪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打响,举世皆惊。敏感的诗人们纷纷发出愤怒的吼声,歌颂抗战的英雄。其中最可贵的是由50首七绝构成的大型组诗《卢沟桥抗战纪事诗》。作者王冷斋时任宛平县县长,是参与了整个事件的亲历者,这组诗从“七七”一直写到7月28日佟麟阁、赵登禹二位将军英勇殉国,还结合了当时全国大势,不仅具有很高艺术价值,而且每首诗后皆附“本事”,堪称信史。王冷斋后来到大后方参加抗战,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王冷斋赴东京出庭作证。解放后,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馆副馆长,1960年在北京逝世。这是后话。

7月8日深夜,我军大刀队冒雨突袭敌营,与寇肉搏,一度夺回卢沟桥,王蘧常用班超率三十六骑攻杀匈奴之典,以《大刀勇士》颂之,豪气干云。按王蘧常为著名书法家,其抗战诗文,编为《抗兵集》,诗如《八百孤军》、《闻平型关捷报歌》、《大刀勇士》、《胡烈士歌》,文如《论倭不足畏》、《胡阿毛烈士传》,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抒发了民族正气。抗战胜利后,王蘧常在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开始,在无锡中国文学院任副院长。1951年起,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调哲学系为教授,直至1989年去世。

常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当年的“第三种人”杜衡也有《卢沟桥衅起》七律,抒写“关河百战终摧虏”的必胜信心呢。 郭沫若是新诗的开创者之一,同时又擅长诗词。1937年7月25日从日本回国投身抗战,写下一首步韵鲁迅的七律《归国杂吟(之二)》,其结句为“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唱出了时代最强音,立即不胫而走,广为传诵。紧接着,是年10月,上海闵行仓库八百壮士英勇抗敌的事迹传遍中华,又掀起一个吟唱热潮。郭沫若的七绝《弹八百壮士大鼓书付潜修》:“枯肠搜索费沉吟,响遏行云弹雨音。词与健儿同壮烈,自拟身亦在枪林。”既歌颂了壮士抗敌的壮烈,又赞赏了表演的精彩,堪称酣畅淋漓。

此前的上海“八一三”战事,八路军平型关大捷(9月),以及稍后的南京陷落、日寇屠城,无不有诗词反映。

抗日战争虽然开始战局不利,但是也打了不少胜仗,所以祝捷之作很多。庆祝台儿庄大捷的诗作当时不知几多,不少是气壮山河,令人斗志倍增的大气之作,如胡厥文的《台儿庄大捷》、欧阳翥的

《闻台儿庄大捷喜赋》就是。为武汉空战胜利,涂康作七言长歌相庆,并且讴歌了飞将陈怀民的英雄事迹:“猛撞敌机愿同尽,足动天地泣鬼神!”

这还只是抗战前期的一些反映“战史”之作。随着战事的进展,几乎所有重大战役、事件,直至抗战胜利,全民狂欢,莫不留下诗之记录,可以彪炳史册。甚至那些易为时间淘洗而为后人所难知的史实也在诗词中得以存留。如1938年2月23日,中国空军出征台北,炸毁日机40架,全部安返。冯玉祥、杨沧白皆有诗咏飞将之奇功。另如1938年秋,空军烈士孙景灏于汉口驾机撞毁敌舰,陈禅心即集唐人诗句以歌之,将其誉为博浪沙锥击秦始皇之壮举。对于敌军暴行,大如重庆大轰炸自是得到充分反映(代表作有杨沧白《哀巴渝歌》),就连奉节这样的小城挨炸也有所记载(重庆诗人李重人《闻奉节被炸简问亲友》1938)。

抗战诗词所涉猎者,还及于境外战场。如李根源(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的《滇缅战场纪事诗》共九题十一首,起自1944年3月4日,迄于12月15日,历述中国赴缅远征军之战功,其小序曰:“贼胆已寒,国威远张。欣慨之余,随口吟唱。” 一些诗人的眼光还关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这方面的作品以姚伯麟、李竹侯二人为多,由一些诗的标题就可知其内容。如《日关东西遍遭轰炸》(姚伯麟)、《美军在菲律宾中部登录》(李竹侯)等等。沈祖棻《减字木兰花·闻巴黎光复》如下:

花都梦歇,枝上年年啼宇血。还我山河,故国重闻马赛歌。 秦淮旧月,十载空城流水咽。何日东归,父老中原望羽旗。 由巴黎念及南京,殷切盼望胜利之情感人肺腑。

抗日战争是空前惨烈的,许多将士“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所以也不乏悼亡之作。陶铸的《悼左权将军》写出了同仇敌忾的气势:“此日三军同痛哭,河山誓死逐强梁。”而“生前气已吞胡虏,死去魂犹作鬼雄。”(濮智诠悼念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和 “拼死留得真面目,图存不惜好头颅。”(汪巨伯悼念王铭章师长)皆为绝妙对句。

正面描写战争生活,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女诗人李蕙苏填有《减字木兰花.从军乐》三阕,其一为:

和衣卧雪,笑拔霜刀映冷月。一响冲锋,跃马声嘶战雾浓。

枕戈待旦,斩敌男儿终不倦。奏凯回军,手弄弦声欲上云。 金戈铁马,豪气干云,巾帼不让须眉。

战时生活的生动写照

日寇的入侵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对此,许多作品有沉痛的描述,将作为罪证,作为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永远的控诉。像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无不铁证如山,记录在案。而山河破碎,兵荒马乱;流离失所,背乡离井;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血雨腥风卷落花”(丰子恺《七绝》,1939),“家仇国恨两悠悠”(柯尧放《送内之湄潭》),“抚时伤事心如焚”(何鲁《黑龙潭》,1937),“睇笑中原泪未收”(汪辟疆句),中国人民无穷的灾难尽都入木三分,有诗为证。这样的诗例太多了。著名词家唐圭璋的《雨霖铃·流亡图》如下:

风狂雨急。向前途去,不辨南北。乡关极目何处?但迷雾里,千山遥隔。负老怀婴,浑不管衣履都湿。只念念谁收?庐舍成灰火犹炽。

茫茫四野天如漆,问无村一饭何能觅?荒庐败苇深处,凝泪眼几星磷匿。忍死须臾,伫望三军,扫荡腥迹。会有日万众腾欢,相伴还京邑。

离乡背井,饥寒交迫,还念在期盼胜利之日。

1938年1月,叶圣陶举家入川避难,行至宜昌,有诗纪实:“下游到客日盈千,逆旅麇居待入川。种种方音如鼎沸,俱言上水苦无船。”

纯用白描手法,流民惨状如在目前。1942年,他在重庆思乡心切,夜不能寐:“终日驰车不见津,滔滔江水未归人。渝州万籁一时寂,夜雨啼鹃听到晨。”宛敏灏的《新春偶成》:“一从西走避胡沙,道路流离到处家。底事新春动乡思,他乡胡豆又开花。”柳诒徵的《霞坳》:“荷叶街头早稻肥,霞坳雨后翠成围。频年客路飘零惯,但听乡音即当归。”与此异曲同工,都是难以排遣的离人愁绪啊。

抗战期间,齐白石陷身北平。徐悲鸿时常念其安危:“烽烟满地动干戈,缥缈湘灵意若何?最是系情回首望,秋风袅袅洞庭波。”一往情深,却山遥路远,不通音讯,无可奈何。 田汉是新文化运动骁将,亦以诗词名世,被屠岸称为“巨擘”。1944年他到了贵阳,一首七绝道尽物价飞涨的艰难时世:“爷有新诗不济贫,贵阳珠米桂如薪。杀人无力求人懒,千古伤心文化人。”(《赠人》)。

诗人们的悲愤之情无时不有。成都诗人闵虚谷有两句诗: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形象写照:“惊心故国事全非,剩水残山夕照微。”“南天魂已断,故国恨难平!”(刘大杰《哭郁达夫》,1945)。则更加突出了悲愤之感。“戴花村女歌牛背,不似中原战六年。”(屈义林《渝蓉道中杂咏之六》,1943)就是面对美景,亦不忘国难。刘孟伉《答友》第三联云:“身边妻女从何托,眼底流亡大可哀。”不止于一己之苦,更瞩目同胞之哀。

老舍是文学全才,亦擅诗词,抗战期间寓居重庆。作于1941年的《述怀》是一首于沉痛中不失信心,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辛酸步步向西来,不到河清眉不开。身后声名留气节,眼前风物愧诗才。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

再摘取一些精彩的片段:陈禅心听逃难者说日寇暴行后,集杜诗记之:“焚烧何太频,谈笑行杀戮。„„积尸草木深,天地日流血。”唐圭璋这样写成都遭受空袭的惨境:“悲恻。弹雨密。料血染游魂,楼化瓦砾。城堙火炬连天赤。”优秀女词人沈祖棻以《声声慢》一曲记述了“闻倭寇败降”的复杂心情,喜余还忧,十分沉痛:“肠断吴天东望,早珠灰罗烬,乔木荒寒。故鬼新茔,无家何用生还!”

毋庸讳言,抗战期间百姓所受灾难痛苦也不能完全归咎于日寇,当时社会也存在着种种腐败行径、丑恶现象。对此,诗人们满怀义愤,不吝笔墨,给予有力的揭露、鞭挞。试举诗词大家向楚《感时之三》以见其犀利:“铜臭摸金手,重重刮地层。人为窃食鼠,官似撞钟僧。民贱妻孥贵,天通鬼蜮能。终南开此径,捷足让先登。”卢前的《内江行》写了“乞儿满街走”,“一人哀号数人和”的惨状后,结尾直指当局:“邑有流亡责在谁?寄语内江贤父母。”

第五节

几位有特色的诗人

如前所述,抗战诗词数量之多难以统计,而诗人队伍亦及其庞大,名家辈出,众星争辉。本书已经选出号称“当代李清照”的女词人沈祖棻作为个例详说,为了更周到一点,这里再举出几位有特色的诗人予以介绍,仅可略见一斑耳。

卢前,是抗战期间名头很响的学者、诗人。他原名正绅,字冀野,自号饮虹、小疏。江苏南京人。1905年3月2日生,1951年4月17日因肾脏病逝于南京大学医院。卢前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曾先后受聘在金陵等多所大学讲授文学、戏剧。主编过《中央日报·泱泱》副刊。卢前自小聪颖,1921年16岁,投考南京东南大学,虽中文成绩优异,因数学0分,未被录取。一年之后再考东南大学,以“特别生”名义被录取入国文系。当时吴梅应东南大学聘,举家南归,成为卢前的老师,对卢前一生学术上的影响甚大。卢前后来成为元曲、戏曲专家。在抗战诗坛上,他以大量的曲作见重于时。兹举其《商调梧叶儿·募寒衣慰问信》为例:“单绵袄,一封书,寄到战场无?争执殳,作前驱。可忘了他们痛苦?”语言浅近,而情长意深。再如《仙侣游四门·劫后成都》:“停车夜宿锦官城,重向御街行。暗中空想楼台景,荒芜独心惊。腥!血债记分明。”记述成都遭到空袭后的一片惨象,声讨日寇罪行。

卢沟桥“七七”事变后,卢前立即写就《水调歌头》一词,加入了抗战诗词的“合唱团”,并成为其中的优秀歌者。此词写情势之危急有云:“火焰已燃眉睫,如箭在弦头!”而以“何以消吾恨,不共戴天仇”诉说对日寇的仇恨,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卢前除了自己创作,对抗战诗词的重大贡献还在于,他从1938年5月出到1945年12月,主编了《民族诗坛》,共出版五卷二十九册,为诗词提供了发表园地,对诗词创作的兴盛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禅心,1912年9月生,1936年9月加入中国抗日空军第四大队,参加保卫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的大小战斗。在其戎马生涯中著有爱国抗日诗篇《抗倭集》(全系集句)、《沧桑集》两卷,计2000多首,部分在《中国空军》、武汉《民族诗坛》等报刊发表,鼓舞同胞们抗日斗志,因而被郭沫若、柳亚子、于右任、董必武等称誉为"抗日空军诗人"、"爱国诗人”。他对中国古典诗词非常熟悉,名家名作烂熟于心,所以常常以集句方式叙事抒怀,得心应手地把本来毫不相干内的诗句集中起来,做到恰到好处,天衣无缝,因而又被时人成为“集句圣手”。

1937年冬,陈禅心在南京光华门送飞行员晓战,集唐诗得二绝曰:“重叠遥山隔雾看(李白),山川龙战血漫漫(胡曾)。更催飞将追骄虏(严武),千里追风也不难(曹唐)。”“越岫吴峰尽接连(李中),男儿酬志在当年(伍乔)。我军气雄贼心死(朱湾),来保江南一片天(沈彬)!”如果隐去原作者姓名,实在很难容易视为新创之诗;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除李白外,其他诗人都不算知名。

1944年,有一位抗日战士、诗人陈国柱将其手稿《沧州吟集》请陈禅心保管,陈禅心竟以陈国柱诗集成200首新作,再集李贺句得此:“帐前轻絮鹅毛起,七星贯断姮娥死。真是荆轲一片心,半卷红旗临易水。收取关山五十州,地无惊烟海千里。明星灿烂东方陲,人之得意且如此!”抗战胜利后,陈禅心分别集王建、常建、李贺句得诗三首:《日妇哭夫》、《哀战地日寇遗骸》和《吊中华抗日无名英雄》,简直是无所不能!其腹笥之丰,运用之巧,叫人叹为观止。 所幸陈禅心是一位长寿诗人,解放后是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出版诗词集、文史著作14本,各大图书馆广为收藏。1995年他已83岁,还曾来渝参加纪念抗战40周年学术研讨会呢。

前文提到,中国新文学营垒中人,亦不乏擅长诗词者。其中田汉毕生不弃诗词,量丰质高,且于抗战诗词着力最多,成就斐然。他的抗战诗词中有许多感时纪事之作,亦具有诗史之价值。

1937年“八一三”沪战爆发,田汉即自南京奔赴前线,沿途写有《京沪征尘》七绝一组,其中有“无数人家归不得,泪痕应比弹痕多”这样惨烈的诗句。其《过大世界》也是惨不忍睹:“宛如霹雳下晴空,舞断歌残一击中。凄绝铁门纤手落,指尖犹有蔻丹红。”

紧接着,田汉又在沪松前线写下组诗《访闸北前线》,直击战场烽烟,讴歌抗敌勇士,其中不乏佳作。

11月上海沦陷后,他踏上了流亡之路,所写组诗《从上海到长沙》,计有七绝30首,在历经战乱劫波之后,犹自发出了“长沙岂止三千户,众志犹堪御暴秦”的铮铮之声。其中《晤某将军》则表现了必胜的信念:“国事原来尚可为,无边英气郁浓眉。河山尽使成军垒,直到倭奴屈膝时!” 1938年11月,田汉率国民政府军委会三厅抗战演剧队由长沙赴衡阳,又写下《衡阳道中纪行》组诗,共七绝11首,记录了文化人在抗战中的艰苦生活和精神风貌。其一为:“猎猎秋风卷柳丝,将军慷慨誓雄狮。画囊在背琴悬肘,齐向山村出发时。”英姿飒爽,意气风发,历历在目。

除了这几组抗战早期的力作,田汉一直保留了以诗纪实的习惯,写下许多单篇,成为抗战期间方方面面的生活实录。他是著名的捷才,往往“援笔立就”,堪比“温八叉”。多产的快手,而能保证艺术质量,在抗战诗词中独树一帜,实在难能可贵。

他如郭沫若、茅盾、老舍、叶圣陶、张恨水等新文学作家抗战期间均在四川大后方坚持诗词创作,成就斐然,就不一一介绍了。

抗战诗词的生态环境

之所以抗战诗词能够兴旺发达,取得重大成就,成为值得珍惜的诗文化遗产,是与其走出了“被边缘化”的困境,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分不开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报刊:园地的提供

抗战期间,许多报刊都为诗词开绿灯,提供发表园地,促进了诗词创作的繁荣。重庆战时首都的地位使其冠盖云集,人文荟萃,成为当时的全国文化和舆论中心。其报业兴盛,《中央日报》、《大公报》、《新民报》、《扫荡报》、《时事新报》、《新华日报》、《益世报》等报在此出版,其中不少报纸办有文艺副刊,发表诗词新作。其中来自战区、沦陷区的作品,也就自然包含在“大后方”范围之中了。

这些作品由于年代较久,零星分散,收集整理难度很大。根据《新华日报旧体诗选注》编者谷莺所撰前言,《新华日报》之《新华》副刊从1938年1月11日在重庆创刊到1947年停刊,共刊载诗词300多首。而该书共编选截至抗战胜利的诗词150余首。在这里显山露水的,不妨称为“《新华日报》诗人群”。他们的作品,引人注目者有朱德的名作《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1940年7月24日见报)神采飞扬,气势不凡。沈钧儒的七律《经年》也出手不凡:“经年不放酒杯宽,雾压山城夜正寒。”忧国伤时,难以释怀。尾联“痛哭狂歌俱未足,河山杂沓试凭栏。”则远望家山,忧心如焚。当时虽然大局是国共合作,但是矛盾、摩擦不可避免。毫无疑义,作为国统区唯一的中共党报,就是发表文艺作品,也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这些诗词的政治倾向性十分明显是必然的。不过抗日大局绝对不会违背,就是抒写个人感兴,也带有那个特定时代的色彩。

有一家名曰《民族诗坛》的杂志,1938年5月创刊于武汉,10月起迁址重庆。主编卢冀野,发行人项学儒,独立出版社印行。总经销处是正中书局,1941年5月开始变成正中书局服务部和中国文化服务社。每月一册,到10月第六册为第一卷,此后仍然是六册为一卷,到1945年12月为止,共出版五卷二十九册停刊。这是一处专门发表诗词、传播诗词知识的阵地,对于抗战诗词的发展自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族诗坛》杂志的宗旨是“以韵体文字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之情绪”。作品多以控诉日本侵略,表达国土遭受蹂躏的愤怒、憎恨、厌恶、悲哀之情为题目。每期都将有关诗词的论文或者随笔放在卷头,然后按诗(绝句,律诗等旧体诗)、词、散曲、新体诗(现代诗)的顺序刊登作品。

其作品略举二例,其倾向可知一斑:

村东蓝缕妇,云是战士妻。冰天雪地中,母哭儿饥啼。 夫婿少也壮,从军赴晋西。血肉当驳火,横飞山之径。 遗此小儿女,龙钟况母慈。饥寒胡足论,所望在此儿。 血债终须偿,九世犹非迟。

——贾景德《冬日杂咏》3卷1期

这首诗描写了丈夫战死,独自抚养幼儿和老母的痛苦的妻子,嘱托孩子要报仇雪恨。下面的诗刻画了日军空袭的惨状,表达对“倭奴”即日军的仇恨和诅咒。

再看: 笛悲鸣,断续时,空袭发警报、奔避不迟疑。

母唤儿,夫寻妻,东市尸枕籍,西市血成泥,不见所爱唯悲啼。

不用啼,不用哭,谁使人间成地狱, 齐心复大仇,杀尽倭奴恨雪足。

——许崇怡《空袭词》4卷2期

这是对日寇暴行的血泪控诉,和深仇大恨的表述。

《民族诗坛》的主要撰稿人有:曾琦、曾小鲁、陈家庆、贾景德、江絜生、李元鼎、李仙根、林庚白、卢前、钱少华、王陆

一、许崇灏、于右任、易君左、张庚由。从上稿频率看,于右任、卢冀野、易君左、王陆

一、江絜生、张庚由可视为核心成员。

于右任,陕西人,国民党元老。据于右任年谱作者刘延涛和刘凤翰记载,于右任1937年聚集学者、诗人成立“民族诗坛”。另外卢冀野的学生霍松林(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也在陈述中提到《民族诗坛》是在于右任的指导下出版的。1938年于右任已年近六十,又值担任监察院院长公务极其繁忙的时期,但他却与主编卢冀野同样成为最热心的撰稿人,除第三辑五卷外每期都有作品发表。

卢冀野即卢前,作为主编是支撑杂志的关键人物。1938年7月被选为国民参政会第一期参政员。国民参政会是为集结全国的力量参与抗战而设立的,卢冀野当选参政员据说是因为学术上的声望,他与于右任、陈立夫等国民党要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易君左,湖南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记者、学者和作家。抗战爆发后任湖南《国民日报》主笔。1938年秋开始任重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专员等职。与于右任关系密切,跟卢冀野也十分亲近。

王陆一因为同乡关系颇受于右任信任。1928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书记长,1930年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从1935年开始任国民党中央委员。

张庚由,也是于右任的同乡,因为有才而深得王陆一喜爱,娶王陆一之妹为妻。1937年受于右任之聘,进入监察院担任于的秘书。

由以上情况可知,《民族诗坛》具有明显的官方色彩。这对其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这也是过去对此刊较少关注的缘由吧。今天,我们对其以诗词为武器参与抗战的历史事实,在抗战文学史中给予应有的位置,是完全必要的。

二、诗社:组织的保证

大后方各地都有一些规模不一的诗词组织。 “饮河诗社”是抗战期间在重庆研究和创作诗词的文学团体,1940年由章士钊、沈尹默、乔大壮、江庸等人发起,创办。社名取庄子“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之句。社员借此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抒写爱国情怀。即以当时的年轻诗人许伯建为例,从1937年“七七事变”起,就每年写一首同韵《满江红》,直到1944年的《卢沟国难七周年八叠韵》,始终表现了高昂的抗敌激情,必胜信念。

饮河诗社不但团结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和社会名流,包括俞平伯、朱自清、缪钺、叶圣陶、郭绍虞、陈铭枢、肖公权、吴宓、黄杰、谢稚柳、徐韬、黄稚荃(女)、黄苗子、蒋山青、钱问樵、王季思、沙孟海、程千帆、沈祖棻、萧涤非、成惕轩、施蛰存、曹聚仁、萧赞育、叶恭绰、屈义林、陈寅恪、王遽常、游国恩、谢无量、李思纯、夏承焘、浦江清、潘光旦、马一浮等。一时群贤齐聚、俊彦荟萃。

社址在重庆市中区大溪沟下罗家院张家花园三号,附近是中苏友谊文化交流会办公地。入社的重庆人士有田楚侨、柯尧放、许伯建、芶梦陶。柯、许二人还为诗社提供了一定的活动条件。社刊创办了《诗叶》、《饮河集》、《饮河》刊物,还在《中央日报》《扫荡报》《益世报》《时事新报》《世界日报》上开辟专栏,潘伯鹰任主编,共刊出一百余期。

诗社活动得到重庆诗人柯尧放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活动方式是传统文人那种“吟集”,彼此唱和,自印刊物,也在报刊发表诗作,颇有影响。先后参加《饮河集》、《诗叶》和《饮河》渝版的作者共一百余人。通讯的诗友遍及全国各地。许伯建在《怀宁潘伯鹰先生家传》一文中写道:(潘伯鹰)“为饮河之社,以恢宏大义相鼓吹,声气所洎,应者万里。居恒诗简络绎,尽其晦明慷慨之思焉。”可见“饮河”影响之广。

顺便提及,在抗战胜利之后,“饮河”东迁上海,还继续活动到1049年底;而重庆还保留了“饮河渝社”至迟坚持到1947年(许伯建《饮河渝社丁亥小重阳社集柬》可证)。

三、活动:创作的推动

有了诗词组织,有了发表园地,必然就会开展以一些诗词活动,而活动则必然会促进诗词创作的繁荣。

诗人之间唱和赠答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产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篇,而且往往不止于友情的表达,还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抗战期间同样如此,这样的交流也活跃了诗坛,促进了创作,产生了若干优秀作品。

即以“新华日报诗人群”为例,他们在副刊上发表了许多此类作品。其中有一些有着明显的政治色彩,意在配合某种形势的需要。1941年1月皖南事变之后,郭沫若的话剧4月《屈原》在重庆公演,诗人们便围绕此剧纷纷唱和,一共在《新华日报》副刊“《屈原》唱和”专栏先后发表66首诗作,蔚为壮观。

另一种活动方式是诗人们的雅集、诗会。饮河诗社就经常举办这种活动。当时重庆青年诗人柯尧放在南岸老君洞的住所下临长江,可以由此俯瞰山城,便成为“饮河”诗人们经常品茶饮酒,高谈阔论之处,往往兴味高昂,触发灵感,即席吟诗,收获多多。 1940年重阳节前,缙云寺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院长太虚和尚,倡议举行“庚辰重九缙云登高诗会”。

这是一次激发抗日热情的聚会。应邀者28人,当天实际到会18人,聚集缙云寺,攀登狮子峰。与会者按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分韵,在狮子峰顶,每人拈得一字为韵作诗,当场朗诵。王维诗系28韵,缺席者由到会人员代拈,然后再函告本人,限期作好寄太虚汇集,共得诗31首,编辑成《庚辰重九缙云登高集》,发表于《海潮音》杂志上。

1945年8月15日夜,数十万重庆人民在街头彻夜狂欢,庆祝日寇投降,抗战胜利。柯尧放激情难抑,作长歌《快哉此夜行》,生动地描绘了空前盛况,巧遇诗友李春坪,“直欲买醉思新丰”。事后,此诗引起“饮河”诗友共鸣,纷纷跟进,辑成《陪都闻捷胜利唱和诗》,付梓印行,算是为永远彪炳史册的大后方抗战诗词留下一条刚劲有力的“豹尾”。 如此看来,抗战诗词从复兴到繁荣,是具备了充分的内在与外部条件的,这也是诗歌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结果。设想诗词真正被历史淘汰,整个的抗战诗歌只有自由诗,岂不少了半壁河山!

结语

抗战诗词的光辉成就,虽然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认识,取得应有的地位,但是,真正的珍珠决不会长久被历史的尘土淹没。当我们回顾抗战诗词辉煌成就的时候,不能不结合当前诗歌创作的现实,思考一些问题,从而获取一些启示。

首先,让我们惊叹的是中华诗词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如前文所述,古典文学在新文化运动中曾经遭到一次横扫式的几乎致命的打击,但是在抗战期间进又奇迹般地复苏了。

其次,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诗词(曲)形式对于崭新的社会生活内容的容受与适应能力。优秀的诗人运用这种古老的形式,完全可以得心应手,意到笔随。

这一事实,同样由新时期以来,20世纪传统诗词的第二次复兴所证明。抗战诗词创作高潮随着抗战的结束而消退。50年代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诗词创作再次遭遇厄运。如今,诗词创作的复兴已见端倪,其高潮经过20余年的酝酿,已经是呼之欲出了。也许就参与者的广泛而言,如今已经大大地超过了抗战时期。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形成的知识断层、认识误区,人们的古典文学修养与六七十年前相比,那就大为愧色了。就连大学的古典文学教授,不能做诗填词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无论怎么说,当今的诗词创作中之佼佼者,同样证明了诗词形式对于今天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证明了她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更令人鼓舞的事实是,2011年由国务院参事室和国家文史馆共同创建了中华诗词研究院,成为官方的研究机构,而诗词集也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的参评资格。这就为新世纪诗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让我们更加珍惜抗战诗词这笔无比丰厚的文化遗产,认真学习其精髓,汲取其精华,为有力地促进诗词创作在新世纪的繁荣兴旺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抗战诗史》,陈汉平编注,团结出版社,1995年。 《中国抗日战争诗词曲选》,重庆市文史馆编,重庆出版社,1997年. 《21世纪诗词注评》,钱理群、袁本良注评,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中国当代旧体诗词论稿》, 李遇春著,华中师大出版社,2010年。

《新华日报旧体诗选注》,谷莺选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

《巴蜀近代诗词选》,薛新力、蒲健夫主编,重庆出版社,2003年。

《重庆文史资料》第44辑,重庆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重庆师大出版社,1996年。

《民国旧体诗史稿》,胡迎建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路边侧方停车技巧图解下一篇:考研英语作文题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