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村庄绿化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

2022-11-30

村庄绿化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个部分。不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进程, 提高村庄绿化质量, 对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 也可以为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的基础保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绿化, 离不开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高标准村庄绿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村庄绿化也是不少地方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村庄绿化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量植树种草, 可充分发挥林木的生态作用和社会作用, 林木能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灰尘和有害物质, 清新空气, 改善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精神文明发展。村庄绿化不仅能改变村容村貌, 同时可以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 问题表现

六合区村庄绿化总体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多数村民群众感到满意, 但也有部分村民认为政府的绿化投资还不够、绿化的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园林绿化设计不够美观等问题。具体来说, 突出的方面表现在。

1.1 无特色、村庄绿化的效果不明显

一些村庄的绿化与城市小区绿化毫无区别, 没有农村特色。缺少长远规划, 标准低, 档次低, 品种结构单一, 乔灌花草搭配不当。个别的单纯为绿化而绿化, 没有把村庄绿化与环境综合整治很好地结合起来, 有的村庄周围垃圾、废弃物随处可见, 桔杆杂物是乱堆乱放, 虽然搞了绿化苗木但效果仍不理想。

1.2 资金投入有限、村庄绿化质量不高

种树种草成本大, 养护费用大。一般来说, 绿化每亩的直接费用项目包括: (1) 草坪; (2) 树木; (3) 栽植费及一年内养护费; (4) 其它间接费用:草坪、树木的成活率, 如果没有成活, 又要补种上去等。只有不断地投入, 没有收成。目前, 六合区的村庄绿化的所有资金主要来源于市财政补助经费 (一般每个村庄补助5万元, 少数重点村庄每个补助10万元) 。而区、街镇、村是没有相应配套资金投入的。仅靠区区的5万或10万元的有限资金, 也只能是简单的在村庄周围种些廉价的花、草、树木, 而且数量有还不能过大, 只能是为绿化而绿化, 所以造成整体村庄绿化质量不高, 根本谈不上什么整体规划, 达到美化和绿化的统一。

1.3 差距大、村庄绿化发展不够平衡

在六合, 绿化工作做的好的村庄已从绿化、美化向香花、净化方向发展, 而差的村庄, 停留在一般性的绿化上, 低档次, 低水平。主要是缺乏整体规划设计, 绿化标准、档次低, 绿化品种单调, 搭配不当。打造园林式村庄, 起码要有公共休闲绿地, 有条件的还要营造小广场、景观公园之类, 但不少村庄很难达到这个要求。相反, 经济条件好的村庄, 绿化意识强, 绿化品位和档次高。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扩大之中, 绿化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经济条件制约;二是绿化意识淡薄。

1.4 管养差、村庄绿化后的管护不到位

存在资金缺乏、管护经验不足和无专职管护队等问题, 目前六合区所有的已完成绿化工程的村庄, 其管护工作一般都是当年有施工方养护一年, 一年后由各村自行管护。因为没有资金的投入, 大多数村没有专职的管护队, 只是靠村民的自觉自愿的看管自家家前屋后的花草、树木, 形成公共的绿地和道路绿茶不同程度地绿化失管的现象。

2 改进思路

2.1 要加大指导力度, 认真搞好规划, 实行技术指导

要根据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对编制中心村的村庄规划, 应按照省、市、区政府相关文件精神, 坚持人和村庄环境的和谐, 贯穿生态理念, 体现文化内涵, 反映区域特色, 生活与生产区布局合理, 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对有基础的村庄, 要根据规划每年指导1~2次, 对一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 加大绿化投入, 按创建园林式村庄的标准组织实施。对暂时尚不具有创建园林式村庄的行政村, 也要本着一次规划、分年实施、以点带面、成熟验收的思路来推动村庄绿化建设。另外, 本文建议各乡镇林业工作站、街道农服中心要全面掌握各村的绿化动态, 全力做好绿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有必要在村庄绿化规划和树种苗木选择等方面予以技术指导和帮助。

2.2 出台政策, 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多方增加投入资金

政府、领导重视是搞好村庄绿化的关键, 领导问题解决了, 绿化规划才能得到执行, 绿化资金才有保证, 一个地区、一个村镇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尤其是街 (镇) 党委政府应把村庄绿化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在上级政府给予补助奖励的同时, 各街镇也应出台相关奖励扶持政策。总之, 要加大扶持力度, 争取资金支持。对创建园林式村庄应予以配套奖励。研究财政支出盘子,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加大对村庄绿化的投入, 在保证苗木数量的同时, 要更注重苗木的规格和档次。

2.3 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管理力度、及时地强化考核

本文建议省市区有关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对村庄绿化进行抽查考评, 并且加大考评力度。要制定考评标准和奖惩办法, 以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对标准和办法进行不断的充实、完善和提高, 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绿色村庄的实施标准和考评办法。对由于管护差, 通过复查达不到标准的, 要实行问责制度。各级政府一定要深入研究搞好村庄绿化的政策和措施, 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好土地补偿、管护责任、苗木确权受益等关键环节, 着力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村庄绿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强化措施, 倒排工期, 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加快进度, 并切实加强管护, 确保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成一片, 保证村庄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2.4 精细管护, 加强整体规划的方法和手段

凡是精细管护比较好的村庄, 无论是村庄整体规划, 还是村绿化规划都搞得较好, 村庄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绿率都比较高。反之, 未开展旧村改造的村, 由于没有村庄建设和绿化规划, 房屋陈旧, 村道狭窄, 绿化布局零乱, 绿化效果差。所以, 本文提议:由村统一规划, 统一设计。合理规划在绿化地上种植农业经济作物;实行统一指导, 由村聘请技术人员作为指导员, 指导村民适时耕种, 利用村里的宣传橱窗、黑板报、网站、宣传资料等及时发布农时信息, 指导村民适时播种、施肥、除虫、收获, 及时更换信息, 实行统一播种, 根据瓜果蔬菜等的农时, 四季错开, 选择适宜的品种, 按时轮流, 确保四季常绿, 四季瓜果飘香。做到分层次、立体种植, 让果树的瓜果蔬菜的种植错落有致;统一搭架, 使藤类瓜果生长有序, 漂亮美观;坚持谁投入、谁受益原则, 形成种植、养护、收成、销售一条龙服务。既节省了大量种植树木草坪的投入, 又节省了养护费用。经济作物经济苗木不仅美化了环境, 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 自产自用自销, 一箭双雕。

3 结语

总之, 本文建议, 今后相关建设部门应继续强化对乡村整治的园林绿化力度, 精心设计园林绿化景点, 美化农民家园, 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结合林木生态型、林果经济型、绿化美化型、综合绿化型村庄等绿化的模式及其实施的具体措施, 按照村庄自己的特色, 积极建设、精细绿化。

摘要:新时期, 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容整洁, 各村都开展村庄绿化工作, 但眼下, 六合区新农村建设中, 村庄绿化只是简单的在村庄周围种些花、灌木。缺乏整体的规划, 达不到绿化和美化的统一, 也毫无农家特色可言。本文认为新农村的村庄绿化应有别于城市的绿化, 因地制宜, 突出农字的特色, 做到既投入少又见效快、既美化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的两全其美的局面。

关键词:村庄绿化,问题,改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期的观察及护理下一篇:浅谈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作用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