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

2022-11-15

第一篇: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

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感受延安精神

2009年11月27日,利用工作间隙,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久已向往的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再一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接受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延安精神的教育。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王家坪。1950年7月成立。初称延安革命博物馆,馆址在南关原陕甘宁边区交际处院内,1951年2月,文物陈列室正式对外展出。1952年纪念馆迁到城内凤凰山麓,并改为现名。该馆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

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毛泽东长征时用过的手枪,转战陕北时骑的马(已制成标本)为该馆的独藏。

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成,并免费向广大游客开放。作为“一号工程”延安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的主体,从2006年10月10日起,总投资5亿多人民币,历时近3年重建完成。它主体建筑气势恢宏,主题广场视野开阔。整个陈列面积为10677平方米,展线长达1600米,其中基本陈列7030平方米,序厅1008平方米,半景画630平方米,临时陈列面积2009平方米。整个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品以及灯箱、图标、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半景画、多媒体演示等现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延安革命史陈列分为《红军长征落脚点》、《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六个主题。第一单元《红军长征落脚点》展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中国革命奠基西北的史实。第二单元《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全面抗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过程。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表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各项事业的建设,包括政权建设、法制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第四单元《延安精神的发祥地》采取原生态表现的形式,将延安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做了具体介绍。第五单元《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反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六单元《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包括为和平民主而斗争、用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转战陕北、夺取全国胜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看着这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不禁使人感慨万分:是什么样的力量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仅有3万余人的中央红军,在陕北黄土高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不但站稳脚跟,而且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而最终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那就是延安精神!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肘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府,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

“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这里,人民发自内心唱出了“东方红”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他一生中最为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沁园春·雪》。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今天我们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重温延安精神,就是要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就是要以延安精神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就是要以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实践。只有牢记延安精神,不断保持和发扬延安精神,才能战胜我们面前的各种困难,与时俱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才能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完成我们的既定工作目标,使我们的学校在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中取得新的成绩。

第二篇: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阳光明媚的五月,晴空万里,苍山县财政局组织我们前往红色之旅瞻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旧址。一路上大家精神抖擞、意气风发,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参加这次特殊的活动。

经过几天的参观学习使我受益非浅,感出最深,体会如下几点:

一、延安时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时期,又是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必胜如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克服了重重困难险阻,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随后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延安,在中国来说,实属弹丸之地,却经受了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军事包围如经济封锁。当时的中共中央就凭着必胜的信心,号召全体军民,团结一致,开展生产自救,垦荒种地,纺纱织布,一边生产,一边练兵,既保卫了革命根据地的安全,又“把一个处处是荒山野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正是那个年代,全国各地许多爱国青年和有志之士,对国民党失去了信心,而向往着延安,千方百计地、千辛万苦地,冒着生命的危险奔赴延安,其目的是寻找对祖国的信心和希望。当时人们把那种挑着地追求,称之为“朝圣”,延安早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革命圣地。

二、此次红色旅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昔日建党初期,我们党走过的艰难旅程及无数先烈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深感来之不易。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的课题:如何继续保持党的青春活力?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只有处处为广大群众、为广大劳苦人民服务,才能不被人民所唾弃。苏联共产党的解体、印度同人党和墨西哥人民党退出执政党的地位,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借鉴。

三、最后我们来到宝塔区后家构村观感学习,重点是“学习延安精神,学会做人”他们民风淳朴,村民个个朴实无华。在后家构村,我们参观了苹果园,这片果园由原先区区几亩十地发展成现在的448亩。由原来每户年收入几千元发展到每户年收入20万元,他们村干部带头生产,靠着上上下下,万众一心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走出了困境,走向了富强。 通过学习 使我更加懂得今天的来之不易,为了明天,沿着先烈们开创的道路,克服各种困难,接受新的挑战,为努力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新的贡献。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办公室

陈锋

第三篇: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活动策划书

岚县中医院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考察教育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与意义

追忆延安革命历史丰碑, 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以及观看相关延安革命英雄人物资料增强党员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 进一步激励同志们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同志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构建优秀党支部,提高我院党支部的精神风貌和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

“红色凝聚力量,党团引领成长”

三、主办单位: 岚县中医院党支部

四、负责人: 总负责人:刘杰 支部负责人:李松林

五、活动时间: 2017年9月

六、活动地点: 延安革命纪念馆

七、活动对象: 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十、活动注意事项

1) 及时应对天气变化,做好准备。

2) 在过马路及坐车途中要注意安全,严守交通规则。

3) 参观过程中要严各遵守博物馆的相关规定。不许大声喧哗、注意着装得当合体。要按工作人员的要求游览。在参观完毕后随队安全回校,杜绝单独行动。 4)注意保护周围环境。

十一、活动后期

1)就活动及时出新闻稿,连同图片一起编辑后上传支部微博、微信平台。(宣传委员负责)

2)各位团员参观后进行总结,院内各班团支部各出一篇心得体会,后期进行评比、展览。

十二、活动经费预算:

1、乘车路费: 元

2、购买饮用水 元. 3.讲解人员花费 元。

总计 元

第四篇:常州革命史纪念馆讲解词

欢迎大家参观常州革命史纪念馆。本馆讲述了1840年到1949年,常州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革命胜利而英勇奋斗,谱写了光辉的革命历史。下面请大家参观第一部分:求索。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851年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1860年太平军攻克常州。常州城内遗存的忠王李秀成的行辕、志王府、护王府,以及金坛的戴王府、溧阳的侍王府,是太平天国在常州施政达4年之久的见证。

1863年,清廷淮军和英军洋枪队围攻了常州城和金坛县城。常州人民在护王陈坤书率领下,奋勇抵抗达5个月之久。这个场景就是护王陈坤书率领太平军将士浴血守卫护王府的场景,1864年4月,终因寡不敌众,城破失败,护王陈坤书慷慨就义。5月,清军占领了金坛县城。

请大家继续参观。为了摆脱屈辱和悲惨的命运,寻找救国之路,常州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进行了不懈的求索。李伯元发表的《官场现形记》和陈范、陈撷(xie)芬父女主办的《苏报》,都是进步思想涌入我国的表现。此时,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渐成风尚,新式学堂、新式图书馆陆续涌现。常州选派许多年轻的学子出洋留学,赵元任、赵燏(yu)黄、孟森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基者之一的盛宣怀,在他的家乡常州创办了最早的内河招商局。1906年起,晋裕布厂、裕纶布厂等一批民族工业也由此兴起。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以常州府中学堂监督屠宽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建立了常州军政分府,并开始实行社会改革。

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所篡夺,常州人民再次陷入苦难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常州人民的求索仍在继续进行。常州人民的优秀儿子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怀着“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宏大抱负,踏上了新的征途。下面请大家继续参观第二部分:星火。

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常州“三杰”分别成为北京、天津、武汉学生运动的骨干,并以此为转折点,走上革命道路。五四运动消息传来,常州人民热烈响应,这幅浮雕就是当时五四运动期间,常州的民众抵制日货,将日本的商船从惠民桥赶出常州城外。五四运动大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 1925年,上海爆发了五卅惨案,激起了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浪潮。在上海、广州,常州“三杰”和董亦湘等成为五卅运动的组织和领导者之一。

请大家继续参观。随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本地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觉醒,中共常州地方组织开始建立。1926年2月,中共横山桥支部成立,这是常州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 1927年3月20日,国民革命军进驻常州。这个场景就是常州人民欢天喜地迎接革命军入城的场景。党组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掀起工农革命运动高潮。常州的工农群众开展劳资斗争、抗租抗税,当时的震华电厂率先实行8小时工作制。

正当工农革命运动高潮迭起的时刻,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紧接着,武进、金坛先后发生了“四一四”、“四一八”反革命事件。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共产党人,他们面对白色恐怖,继续坚持斗争。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瞿秋白主持了八七会议,担负起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重任;张太雷组织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恽代英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常州“三杰”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党组织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大力开展农民运动。王若飞、陈云先后来到常州指导农民运动。这是当时的陈云,他与武进县委书记管文蔚进行交谈,在他们的正确领导下,天宁寺佃户的抗租斗争取得成功,并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持续了近3年之久,创造了苏南农运史上的奇迹。

请大家继续参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相继发生,常州民众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这是当年戚电厂工人制作的刻有反日口号的石凳。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发生后,常州学生积极响应,并卧轨请愿。在抗日救国运动中,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无理地逮捕了七君子,其中李公朴和史良是常州人。这是史良在法庭上怒斥国民党人,她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后被广泛传颂。下面请大家参观第三部分:烈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相继爆发,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1月29日,常州沦陷。灭绝人性的日军烧杀掠夺,常州城乡遭受空前浩劫。 在民族危亡之际,常州的爱国志士奋起抗击日军暴行;中共领导的华东武装抗日会也派员来到澄武边区,建立了中共澄锡虞工委,开展抗日工作。

1938年,陈毅、张鼎丞率新四军

一、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在溧阳水西村建立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新四军作战英勇,威震敌胆,赢得了“威武之师”的美誉。陈毅就是

2 当时结识了妻子张茜,这是他俩的合影。这是溧阳水西村的江南指挥部,陈毅的办公室兼住所,陈毅和粟裕经常在这里研究作战方案。

请大家继续参观。敌后抗战形势的迅猛发展,使日军惊恐万状。日伪联手发动了极为残酷的梳篦式“清乡”,敌后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新四军和常州民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并都取得胜利。

这个场景是新四军和常州民众焚烧日军的竹篱笆,当时为了冲突日军的封锁线,新四军和常州民众前后共7次焚烧日军的竹篱笆,规模最大的一次共有上万人,使日军的竹篱笆顷刻化为灰烬。下面请大家上二楼继续参观。

欢迎大家继续参观。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使常州成为烽火连天的敌后战场。这里展示的安中里战斗、塘马战斗仅是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战例,它充分反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巨大威力。

(请大家观看陈巷桥伏击战的战斗场景。) (请大家继续参观。)1939年,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金坛建昌圩(wei)召开。这是当时大会的会址,会上通过了苏皖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选举周婉如为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会后不久,各游击区陆续建立了县委。各游击区县委建立后,十分重视党建工作和党员的教育培训。在党员、干部中认真开展了整风运动。使他们增强了抗战必胜的决心。

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陈毅堪称是建立统战关系的模范。这位是茅山地区的大资本家纪振纲,陈毅当时亲自做了他的工作,纪振纲深受感动,主动帮助新四军募购物资,在他的合作下,很快打开了茅山地区的统战局面。原国民党区长樊玉琳,开明士绅李学书、陈湘甫等,也都在陈毅的指引下,积极投身抗日工作。

1940年常州地区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时常州的医生和群众,为新四军设置了后方医院、疗养所等,这就是金坛建昌第三疗养所。 许多青年涌跃参军。此时涌现出了许多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事例。请大家观看幻影成像——鱼水情。讲述了革命妈妈王吉娣的感人事迹。

请大家继续参观。常州城区由于受到日军的严密控制,党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了秘密、“合法”、特殊形式的斗争。

设置秘密交通联络站。这就是设在常州西门豆市河萃昌豆行的联络站,这位是谭震林,他当时奉命从茅山到苏南东路加强领导,经过常州时,由于通行证没有办好,在这里住了近1个星期,由联络站站长办理好通行证后,安全护送到常熟。

3 请大家继续参观。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投降书上签字。8年抗战,艰苦卓绝。它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下面请大家参观第四部分:破晓。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毛泽东等与国民党谈判,签署《双十协定》。中国共产党主动撤出包括苏南在内的8个解放区,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但北撤途中,国民党“镇波军”却在魏村等地沿江一带进行围截,新四军英勇反击,扫除了北撤的障碍。

新四军北撤时,遵奉上级指示,在常州全境留下了很少一部分力量,建立了武工队,坚持原地斗争。1946年6月,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围攻,内战全面爆发。我留守坚持人员的处境更为艰险。他们住山洞,进夹墙。党员之间不发生横向联系。

下面我们将要走入的这个场景叫做“芦荡党校”,在当时极为险恶的环境里,党组织正是利用山洞整风、芦荡党校等极为特殊的学习阵地,使广大党员和留守坚持人员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国民党反动当局为支付高额的内战军费,拚命搜刮常州人民,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怨声载道。为了求生存、争民主,常州人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这是戚机厂工人二月大罢工。这场罢工斗争历时十余天。罢工工人2000余人,得到常州周边城市的铁路工人有力声援,罢工斗争取得成功。

请大家继续参观。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常州地区的地下党组织的陆续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这是建在当时觅渡桥旁的大生书店,它用来掩护党开展地下工作,团结教育进步青年,为常州解放作出了很大贡献。

1949年初,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向南岸纵深推进。在武进潘墅与敌遭遇,发生激烈战斗。激战中,常州籍的瞿钦民不幸壮烈牺牲。他为解放家乡常州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24日金坛解放,25日溧阳解放。至此,常州全境解放。

历史的丰碑上镌(juan)刻着一条闪闪发光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解放后的50多年中,常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使常州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合作,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延安革命史

延安革命斗争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2年西北党组织成立—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后,1922年8月,陕西也建立了党团组织。陕西的党团组织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先后组织发动了清涧起义、渭华起义,逐步把陕西的革命斗争推向高潮。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陕西出现了刘志丹和谢子长两位民族英雄。刘志丹,1903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省保安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他和谢子长一起领导了渭华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先后担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红26军、27军总指挥、红2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瓦窑堡警备司令、北路军总指挥和红28军军长。1936年4月率部东征抗日时,在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遭国民党反动派阻击,英勇牺牲,时年34岁。毛泽东称他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为了纪念他,陕甘宁边区政府将保安县命名为“志丹县”。谢子长,1897年出生于陕西省安定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组织领导了清涧起义,1928年5月参与领导了渭华起义。

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红26军第42师政委、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曾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后在清涧河口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身负重伤,1935年2月,因伤势恶化在安定县逝世。为了纪念他,陕甘宁边区政府将安定县命名为“子长县”。 1932年2月,刘志丹、谢子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抵达照金(今耀县境内),创立了照金革命根据地。

12月,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1933年3月,陕甘边特委成立。11月,红26军42师回到南梁地区,在刘志丹的领导下,建立了南梁革命根据地,并于1934年11月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习仲勋任政府主席。与此同时,谢子长率领陕北游击队开辟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 随着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的发展,两块根据地日益接近。1935年2月5日,陕甘边和陕北特委在子长县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刘志丹的领导下,先后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靖边、保安6座县城,从而把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联成一片,初步形成了西北革命根据地,这是当时全国唯一保存的革命根据地。 第二阶段:(1935年中央红军到陕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历经千难万险,行程两万余里,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10月22日,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讨论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行动方针,作出了把陕北作为全国革命大本营的战略决策。随后,中央红军南下到达甘泉县下寺湾,在这里纠正了陕北肃反错误,释放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习仲勋等受害同志,挽救了西北革命根据地。11月21日至24日,中央红军在富县直罗镇赢得了著名的直罗镇战役,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在瓦窑堡期间,中央红军还进行了东征和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6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撤离瓦窑堡,并于7月3日抵达保安(今志丹县)。 1936年12月12日,

驻扎在西安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受我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扣押了亲赴西安督战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在保安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分析形势,商讨对策,作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决策。并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去西安,协助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由此实现了国内战争到全面抗战的重大转变。 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凤凰山麓成为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的第一个驻地。1937年2月,国共两党的合作由秘密走向公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共中央在延安及时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民族迅速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全面抗战。并召开了延安干部紧急动员大会,整编部队,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同时,致电蒋介石,红军主力将要全面投入抗日。

随后,蒋介石同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领导八路军的抗日军事行动。长征前留在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从1937年9月至1938年10月的一年时间里,八路军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抗击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作战1600余次,歼敌5.4万多人,收复了大片国土,创建了19块抗日根据地,牵制了大量日军,阻止了敌人的战略进攻,使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在此期间,毛泽东在延安写下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和《战争与战略问题》等许多军事著作,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抗战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政权建设。1937年9月,中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正式宣告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为首任政府主席。10月12日,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会议通过决议,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一个模范的抗日民主区,中央在边区实行了广泛的民主,在县、区、乡都实行民主选举,还选举产生了参议员。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这篇光辉著作对边区政权建设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41年12月至1943年底,边区又进行了精兵简政,精减了机构和人员,减轻了人民负担,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冲破重重阻力,跋山涉水奔向延安。为了造就抗日救国的人才,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创办了30多所干部学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央到延安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军事学府,先后培养了10多万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人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是培养党的中高级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毛泽东于1943年还为中央党校亲笔题写了“实事求是”的题词,这个题词一直被奉为中央党校的办学宗旨,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延安时期,党中央特别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41年7月,将陕北公学的民族部、中央党校民族班以及抗大、女大的少数民族学员集中起来,成立了延安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汇聚了藏、蒙、回、苗、彝、满、汉等各民族的优秀青年。桑吉悦希、扎喜旺徐、沙那、孟特尔、袁效则、罗德干、王寿才等都是藏族学员。学院还成立了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及社会风俗的藏族研究室、蒙古族研究室和回族研究室。在课程设置上,还开设了藏文、蒙文等少数民族语言课程。而且,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学员也格外关照,在当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予特殊优待,每人每月多发10斤白面,每人每年加发一套单衣、一套棉衣。每逢民族节日,还按照民族风俗习惯庆祝、会餐。在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民族学院还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党的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和相互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对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延安时期,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了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边区的财政经济和军民生活遇到极大困难。1941年到1942年,边区几乎到了没有衣穿,没有饭吃的严重地步。面对十分严峻的形势,党中央、毛主席号召边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迅速在军队、机关、学校、工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央领导带头参加劳动,毛泽东和他的警卫人员在杨家岭挖地种菜;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种菜;周恩来、任弼时参加纺线比赛。1941年3月,三五九旅开进南泥湾开荒种地,经过3年的辛勤劳动,把昔日一派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好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中的一面旗帜。大生产运动不仅使陕甘宁边区克服了困难,度过了难关,达到了丰衣足食,而且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改善了党政、军政、军民关系,积累了生产建设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专家和人才,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2年2月,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拉开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序幕。

整风运动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任务,确立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整风运动方针。经过全党的整风,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了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矛盾,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加强了党内的团结和统一,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胜利召开,历时50天。大会选举出了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五位同志组成的中央书记处,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七大”也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永久地载入了史册。 第三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7年中央离开延安) 1945年8月15日,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蒋介石向毛泽东发出了去重庆“共商国事”的邀请,中央政治局经过讨论,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重庆谈判。通过谈判,中国共产党不仅保住了八年抗战所取得的成果,而且在政治上取得了有利地位。在此期间,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成立了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并派10万部队和2万干部奔赴东北开展工作,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7年3月,蒋介石违背谈判协议,调集了39个旅、23万多人的部队大举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中央主动放弃延安,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在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与进犯的敌人周旋;刘少奇、朱德前往华北,组织华北前线的对敌斗争。从1947年3月到194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央机关历时1年零5天,行程1000多公里,在陕北成功地指挥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战役,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大举进攻。1948年4月22日,西北人民解放军胜利收复延安。1948年3月28日,毛主席和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迁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在那里指挥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取得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最终赢得了全国的解放。

摘自延安革命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烟草局案卷评查制度下一篇:乡镇组织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