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科学饲养及疾病预防

2023-02-11

牛的养殖作为我国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多, 并使得现如今的肉牛数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 利用杂交改良牛并选用良种养殖

杂交是指由2个或2个以上的不同品种、品系之间开展的交配, 其后代所获得的超过双亲纯种平均数量的生活力, 其主要表现在繁殖力强、生长快、抗病兴强等方面。为此, 在选育配种的过程中, 应该积极使用当地或者外地优质的种牛进行配种, 甚至可以采用先进的肉牛冻精改良技术来进行对肉牛的繁殖, 不仅可以避免近亲繁殖所带来的危害, 还可以全面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

2 牛的饲养管理的主要技术

2.1 从营养的角度来管理

能量:能量是维持牛的生命活动、器官运行等重要的动力来源, 为此, 必须要满足牛对能量的需求。蛋白质:肉牛机体中的绝大部分组织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如肌肉等, 在对牛的热量供给不够的时候, 牛体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便会转换成能量供给身体所需, 从而影响肉的品质。矿物质:食盐按日粮干物质的0.25%将盐混合在饲料内饲喂。维生素缺乏维生素就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 如缺乏维生素A就会影响成熟种牛的生殖繁育的功能。此外还要满足肉牛对干净饮用水的需求[1]。

2.2 按发育阶段来管理

对于出生后3周至1个月的犊牛, 条件允许的应该开始放牧, 若没有实行放牧, 对其饲料应该适当补饲干草和含粗蛋白15%~16%混合精料0.5~1 kg, 到5-6月龄最多7月断奶。

育成牛即犊牛断奶到适合配种的公牛或母牛, 这个阶段是牛一生当中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如果饲养得当, 到18月龄其体质量就达到最高的93%。牛在断奶后至12月龄这一阶段应该重在牛的骨骼的发育, 为此, 这个时期应该让牛充分运动, 锻炼肢体, 12月龄后应该增加饲料, 才能使发育好的骨架上长肉, 并达到理想的体型状态, 这一时期的牛是一生当中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为此, 此期间的精粗料要充分。最后, 应该对肉牛经常进行刷拭, 保证肉牛的清洁。

对育肥牛的饲料管理应该对其进行每日喂养精料占牛体质量的2%左右, 且粗精料的比例为 (30~40) ∶ (60~70) 。

2.3 遵循日粮配合与参考饲料配方相结合

首先, 根据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的肉牛的饲养标准和饲料的营养配比来进行对饲养配方的计算, 配制出适合相应的牛的日粮, 不仅能满足肉牛对干物质的需要, 还能满足肉牛其自身营养的需要。其次, 对肉牛的日粮应该以青料饲料为主, 精料为辅, 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肥育牛的精料配方可以按:稻谷粉40%, 玉米25%, 蚕豆10%, 菜籽饼粉5%, 麦皮15%, 骨粉2%, 食盐3% (另外每头每天添加尿素50 g) ;酒糟40%, 玉米20%, 大麦25%, 豆饼12%, 碳酸钙2%, 食盐1% (加尿素50 g) 。而尿素的使用, 是一种成本低廉的蛋白质代用饲料, 一般情况下, 尿素在肉牛的用量为每100 kg体质量每天喂25~30 g, 并为精饲料的2%~3%。

3 牛的疾病预防

3.1 对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病毒性疾病一般是直接或间接地在肉牛之间进行传播的, 如口蹄疫。易感的肉牛容通常都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损伤性皮肤从而引起感染的。其病毒的携带包括肉牛的排泄物、血液以及呼吸出来的空气, 为此, 传播媒介包括水源、饲料等。为此, 对于此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应该要对于患病的牛及时措杀, 进行无害化处理, 同时, 严格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防止该病传染[2]。

3.2 对于细菌性疾病的预防

肉牛的细菌性疾病通常都是由于病菌而引起的疾病, 部分病菌甚至还可以引起人畜共患, 如布氏杆菌病, 其在家畜中最易感染的为牛和羊, 而母牛相比公牛更容易感染此病菌。布氏杆菌病一旦进入牛体便终身带菌, 不能治愈, 且能够随着牛分泌排泄物牌到体外, 扩大感染。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母牛流产或低烧, 严重时, 还会出现关节炎或关节疼痛甚至是卧地不起。为此, 针对此类的细菌性的疾病, 应该及时找出病牛, 并严格地采取扑杀措施, 对病牛进行彻底销毁;同时, 要对牛舍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避免病牛的尸体及其污染物再次污染牛舍。

3.3 对于寄生虫病的预防

肉牛的寄生虫病包括犊新蛔虫病、牛虱等。犊新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4~5月龄以内的犊牛小肠引起的以肠炎、下痢、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为特征的寄生虫病。该病严重的话会引起犊牛的死亡, 并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经济效益。为此, 可以采用杀虫剂对肉牛进行口服治疗, 如敌百虫, 按每千克体质量40~50 mg给予, 或一次口服或丙硫咪唑, 按每千克体质量10~20 mg。同时, 对牛舍墙壁可以0.33%的敌敌畏喷洒杀虫, 及时清理牛粪, 保持牛舍的干净卫生, 防止病牛排除的虫卵污染环境。

3.4 化学物质中毒的预防

由于在对寄生虫预防的相关措施实施过程中, 对有机磷杀虫剂有一定的使用, 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牛的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为此, 在对有机磷杀虫剂的使用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防止有机磷杀虫剂误拌到肉牛的饲料中。同时, 严格把握药物的浓度以及使用剂量。尿素的使用, 是一种成本低廉的蛋白质代用饲料, 为此, 在尿素的使用过程中, 应该严格把握使用量和使用方法, 对尿素还要妥善保管好, 避免牛因饥饿而偷食, 避免引起尿素中毒[3]。

4 结语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食用牛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从肉牛整个的饲养过程和环节入手, 不断加强对肉牛的管理, 对肉牛疾病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预防, 从而能够确保食用牛肉品质的同时, 进一步提高使用牛肉的安全性, 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优质、更安全的牛肉。

摘要: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食用牛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如今的肉牛数量和质量均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 对提高肉牛的产量和品质的相关问题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从肉牛整个的饲养过程和环节入手, 探讨肉牛疾病预防, 为今后肉牛的杨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肉牛,饲养技术,疾病预防

参考文献

[1] 周红海.牛的饲养与疫病预防技术[J].当代畜牧, 2014 (15) .

[2] 罗治霞, 叶克群.育肥牛的饲养管理和常见疫病防治[J].农技服务, 2010 (9) .

[3] 陈玉琪.牛的科学饲养及疾病预防[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 (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前置胎盘40例临床分析下一篇:广东省研学旅行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