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气囊装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

2023-02-1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符合条件的102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自制气囊引流组 (观察组) 和血肿常规引流组 (对照组) , 2组间年龄、性别、入院时血压水平、GCS计分及出入量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三通气囊装置的制备及置管应用情况

利用三通式弗雷式尿管的原理, 改进制成引流管腔较大、末端有直孔和侧孔且稍长出气囊的三通式气囊装置;根据HICH患者的出血量及术后脑组织压力与血肿残腔情况, 可注入20~40mL不同容量的气体, 满足手术的需要。

2 结果

术后再出血情况:观察组再出血2例, 再出血率为5.13%。对照组术后再出血14例, 再出血率为22.22%。

3 护理

三腔气囊止血装置是一项新技术, 要全面了解止血原理、出血量、部位、气囊内注水量等, 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观察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血压高、肥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等, 术后24~48h易出血, 3~5d颅脑损伤性脑水肿反映达高峰, 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神志瞳孔及血氧变化, 特别是渐进式放气, 拔管后更应警惕再出血的发生, 同时要警惕脑缺血的表现。因气囊压力大时压迫周围脑组织, 血压下降过快, 缺氧, 枕冰袋降温等情况下容易发生, 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我在观察中发现行早期气管切开的病例发生再出血几率较低, 这与早期气管切开, 解除呼吸道梗阻, 减轻了咳嗽躁动引起的血压升高, 二氧化碳蓄积等有关。

3.2 体位

术后尽量平卧或健侧卧位, 头部垫无菌巾并抬高15~30°, 有利于静脉回流, 减轻脑水肿, 翻身时动作轻柔缓慢, 取舒适卧位, 以免不适引起躁动等。

3.3 血压的维持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术后再出血的重要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引流后部分病例可出现血压突然升高, 导致血管灌注量明显增加, 易发生再出血。观察组2例术后收缩压>200mmHg。因此要24h监测血压动态变化, 血压过高按医嘱给降压药, 使血压控制在150~160/90~100mmHg, 同时要控制药物浓度和速度, 血压下降不能过快, 以免引起供血不足[2]。本组6例血压维持在170/110mmHg以上, 现使用一般降压药物不能有效控制, 则选用硝酸甘油10mg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入, 以20mL/h输液泵维持直到血压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3.1 三腔气囊止血引流装置的护理

因病人翻身躁动, 搬动原因等, 常可引起引流管脱落不畅, 应定期巡视, 一般每20~30分钟巡视1次, 注意随患者的体位变化, 随时调整, 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 折叠等现象。对于意识不清, 躁动的病人要适当的约束双手, 防止将引流管拉出, 对病人家属加强引流管护理的宣教, 使其主动配合, 保持有效引流。

3.3.2 控制引流量及速度

引流袋易低于穿刺部位5~10cm, 过高不利于引流或管内液体反流到颅内引起感染, 过低会产生“拔囊罐”效应[3], 使血肿腔负压过大而再出血。与脑室相通者, 我们使用带调节器的引流装置, 高于穿刺点10~15cm, 根据病情严格控制引流量150~320mL/d, 防止引流速度骤然变化引起颅内压变化导致脑疝的发生。动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班班纪录, 并24h纪录在体温单上。

3.3.3 预防感染

三腔气囊止血装置属于侵袭性治疗, 在治疗的同时也增加的感染机会,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头部垫无菌巾, 保持头部敷料清洁干燥:搬动病人及做各种检查时应先夹管, 固定妥当严防接口脱落;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引流时间为5~7d不要过长, 按时拔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生引流管内有小血块堵塞, 应从头部向引流管方向挤压;病室内通风换气, 按时消毒。

3.3.4 保证止血引流装置的完好性

使用前先向气囊内注水5mL, 使其顶端形成膨胀的水囊, 检查是否漏气然后将生理盐水抽出。气囊内注水不易超过50mL防破裂。术后6h及24h等不同时间定时复查CT。 (1) 检查血肿吸收情况; (2) 检查气囊内有无漏气现象, 根据情况渐进式放气, 严格掌握每次放气的量, 并加强病情观察;每次冲洗或注尿激酶时, 严格掌握冲洗的量, 抽吸的速度夹管的时间, 尽量冲洗干净。

3.3.5

任何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诱因均可导致再出血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至关重要, 去除诱因, 加强生活护理, 也是促进康复的关键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 (HICH) 术后近期内再出血是影响患者预后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对于预防以往常采用术中操作细致, 术后严密观察, 控制血压, 去除引起颅内压增高诱因外, 无其他有效的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始采用自制三通式气囊止血装置[1]。用于控制HICH术后再出血, 随机选择了39例观察, 并与同期63例相同条件的常规引流患者对照, 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再出血,自制气囊,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智, 栾文忠.清除引流术后血压增高及影响因素[J].北京医科大学报, 1996, 28:317~400.

[2] 何家荣.实用神经医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翻译公司, 1998:105.

[3] 孙树青, 刘欣.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急诊医学, 2000, 9 (2) :84.

上一篇:浅谈影响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下一篇:如何让幼儿对创意美术感兴趣论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