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的名言范文

2022-06-21

第一篇:夸美纽斯的名言范文

夸美纽斯的名言警句

1、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

2、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3、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需由教育去形成。

4、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

5、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6、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7、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8、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

9、耐心去打开潜在学生身上的知识泉源。

10、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11、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12、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

13、要使我们的学生在这个教学场所不是为学校而学习,而是为生活而学习。要使从这里出来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

14、时间应分配的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15、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之云,无水之源,无光之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

16、学生之所以善恶学问,原因在教员自己身上。

17、没有德行,文学技巧算得什么呢?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一句古话说),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

18、“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这是很对的。因为如果你从磨坊取去了水,磨坊便会停止,同样,如果你给学校去掉了纪律,你便算是去掉了它的发动和力量。

19、有人说,人是一个“可教的动物”,这是一个不坏的定义。实际上,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0、你们不要以为自己有知识就够了,你们要用你们的全力,去增进别人所得的教导。

第二篇: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论泛智教百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 泛智教育强调2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用一名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他有时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并通过对"周全 的教育。的解释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他强调,周全的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懂得 (确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实际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因为每种科学都是极广泛极复杂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 "(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夸美纽斯还具体地谈了泛智教育的3个特点,一是"认识事物"。泛智教育强调"把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粹的总和"灌输给学生,"使他们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运用。"二是"行动熟练"。泛智教育强调知行结合,要求它所培养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又勤奋的人,同时还要求青年在行动中表现出诚实的德性和对上帝的热爱。三是,语言优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养的学生在语言方面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2点: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夸美纽斯认为,秩序是"事物的灵魂,"世界之所以稳定正是由于有了秩序的缘故。他说:"我们通过考察知道,真正维系我们这个世界的结构以致它的细微末节的原则不是别的,只是秩序而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础也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在夸美纽斯看来,"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只要把握住秩序的原则,泛智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夸美纽斯解释道:所谓“秩序”就是,按照地点、时间、数目十大小和重量把先来的和后来的,高级的和低级的十天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异的种种事物加以合适的区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实践它的功用。"夸美纽斯通过大炮、马车、钟等例子,说明一切事物 只要按照秩序和谐组合就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同样地,学校教学也需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

夸美纽斯还认为,教育应当考虑儿童的性格和年龄特征。他发现,"有些人是伶俐、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此外,他还要求学校教学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二)论教学原则 3条教学原则:

1、 便易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便易性原则旨在使教学的过程来得容易而且快意。为此,教学应该尽早开始;应该使学生的心灵有接受教学的适当准备;教学应该由一般到特殊;教学应该是由易到难;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应该过重;教学的进展应该是缓慢的;教学应该按照学生的年龄和天性采用适当的方法;教学应该通过感官去进行;教学应该教那些有用的知识;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都应该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2、

彻底性原则。教学应该只教真正有用的学科;教学应该考虑整体性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教学应该注意彻底打好基础;教学的基础应该扎实;教学应该从基础开始;教学应该尽可能把各个 部分联系起来;在教学中一切后教的都以先教的为依据;教学应该极力注意相似学科之间的相似之点;一切学科的安排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教学应该有适当的实践。

3、

简明性与迅速性原则。教学应该采用班级授课制;每门学科只应该使用一种教科书;在教学中全班学生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练习;一切学科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开启学生的悟性;一切相关的事物都应该联合起来教;每门学科都应该分成明确的步骤去教;教学应该抛弃一切无用的事物。 (三)论道德教育

4、 夸美纽斯认为,人类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强调指出,道德应当通过学校这个"人类的锻炼所"来培养。在夸美纽斯看来,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要求学生学会坦率大方地与人交往并养成忍劳耐苦的品格。

5、 至于如何进行德育,夸美纽斯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德行应当通过练习养成,"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实,从有恒学会有恒";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儿童必须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道德教育需要用纪律制止邪恶的倾向。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 (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6.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7.教育管理思想

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夸美纽斯说过:“如果要使一个嫩芽变成一棵树就需要培植,浇水,篱围保护并且以支柱把它撑起„„”“对于父母,儿童应当比金、银、珠宝和宝石还珍贵”

“上帝既已将这种责任交拖给父母,他们就应明智地承担起来并应备加勤勉地把一切属于知识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输到儿童柔弱的心灵之中„„”

他称儿童为“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是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具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另一方面,儿童必然会发育长大,成为未来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就是国家的未来。由此,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应该加倍的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 1.胎教

认为教育应当从胎儿时期就开始。孕妇的心理状态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如果孕妇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经常处于恐惧、愤怒、仇恨、悲哀、忧伤的不良情绪中,就会生一个怯弱的,易激动的婴儿,甚至可能造成死胎或生下孱弱婴儿。因此,孕妇的情绪要稳定,行为要谨慎、敏捷 ,生活要有规律。 夸美纽斯在17世纪前期就明确提出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 2.德育

他认为德育还应包括:节制、整洁、礼仪、尊老、不伤害他人、不嫉妒、质朴大方、爱劳动„„尤其要重视节俭和勤劳,这是一切品德的根基

在德育方法上他重视榜样、教导、训练、惩罚、表扬等方法的作用。 3.智育

具体内容包括:

(1)自然事物; (2)光和光学方面;

(3)地理学方面; (4)时间和年代;

(5)家务和家庭; (6)国家及有关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幼儿通过感官积累对外部直接的初步观念;发展语言能力;训练手的初步技能。给他们打下各种科学知识的最初基础。

4.体育

在体育中,他敢于向旧传统挑战(西欧中世纪学校中没有体育)。他提出:

“健康的精神高于健康的身体”;“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健康”;“精神快乐是人的生命源泉” 。

婴儿出生后的主要问题是合理喂养,饮食要有营养。另外,要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为此要求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为儿童以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

婴儿应由母亲亲自哺乳;幼儿的食物应该是软的、甜的、易消化的,不宜吃刺激太强的食物;幼儿生活应有规律,情绪愉快;要给儿童充分活动、游戏的机会,利用玩具、音乐、看图画等促使他们活泼健康的成长。

5.游戏教育

夸美纽斯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他指出,爱好活动、喜欢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游戏的时候,智慧总是在紧张的活动,甚至可以得到磨练;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以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儿童从游戏里可以学到许多日后所需要的有用事项。

因此,他在论述幼儿的智育、语言发展、体育和德育时。都提到了要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6.入学前准备

夸美纽斯还认为,母育学校还应该为儿童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工作。

首先,家长应以快乐的心情告诉儿童上小学将带来的愉悦,消除儿童对学校的焦虑感和恐惧感,唤起儿童对学校生活的向往。

其次,要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唤起儿童上学校学习的兴趣。 再次,要培养儿童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感和敬爱感。 7.教育原则

(1)主动性原则

在教育方法方面,他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强调儿童参与的主动性,“凡是儿童喜欢的东西,只要对孩子没什么坏处,就应当让他们从玩中得到满足。”他主张在实践中让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观察进行学习,如学光学,可以观察太阳、天空、日月星晨、天空、颜色、镜子等。他主张教育时要注意适合儿童的方式。孩子是好动的,他的活动不应加以限制,最好是以游戏方式进行。

他认为这样做一则,可以锻炼身体,使身体健壮起来;二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最后还可以使儿童身心都能灵活起来。他认为“教与学的活动是另人高兴的和愉快的一种纯粹的消遣和心智的爱好”这种思想到现在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循序渐进原则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他认为从应当充分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3)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导儿童认知事物的方法上,夸美纽斯主张“不要把这类的教导精确地分配在某几年或某几个月”,每个家庭有其自己的特殊情况,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和方式,而每个幼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他们的天赋能力不等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教育,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不要给儿童太大的压力,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4)直观性原则

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他以玩具、图片教育孩子,注重材料的直观性,还亲自为孩子编了《世界图解》。这本书出版后译成多国文字,在这本书的影响下,各国也都为儿童编写了类似的儿童读物,对培育儿童德、智、体起着巨大作用。 8.评价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并且主张在家庭普遍实施的思想,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总的说来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够充分,同时在他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剔除的。

第三篇:夸美纽斯的生平及思想

1592年,夸美纽斯出生在一位“捷克兄弟会”成员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磨坊主。夸美纽斯12岁时就失去双亲,是在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的。1614年,夸美纽斯担任兄弟会一所拉丁文法学校的校长。两年后,又被推选为兄弟会的牧师。在此期间,他以极大的热情探索教育改革,编写简易拉丁文课本。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1620年捷克新教势力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些兄弟会会员辗转流离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子和儿女,境遇十分凄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夸美纽斯仍埋头研究和著述。

即1618——1648年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欧洲国际性战争。起因于德国新教诸侯与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宗教冲突,之后演变为欧洲各国的政治冲突和领土争夺大战。德国新教诸侯及其支持者丹麦、瑞典、法国、荷兰、英国为一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国天主教诸侯及其支持者西班牙、教皇和波兰为一方。战争以后者的失败而告终。“三十年战争”沉重地打击了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国的政治分裂

1628年,夸美纽斯被迫迁居于波兰的黎撒。在此期间,他担任兄弟会的文科中学校长,并先后撰写了《母育学校》(1628-1630)、《大教学论》(1632)等教育理论著作和教科书。

1642年,他应瑞典政府邀请,去编写拉丁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前后达6年之久。1650年,他又应邀到匈牙利,受聘担任教育顾问。这期间,他的主要著作有儿童看图识字课本——《世界图解》。1654年,夸美纽斯再返黎撒。两年后,黎撒毁于战火。他又被迫迁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并于1670年病逝于阿姆斯特丹。夸美纽斯受到人文主义的深刻影响,对人具有的智慧和创造力充满信心,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获得和谐发展,希望通过教育改良社会,实现教派和民族的平等。泛智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主张学习广泛的知识,掌握学科知识的精粹;强调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各种语言的学习;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等。在其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它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并试图通过教育实验来实现“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的理想。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诱导原则、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等。这些原则依然是我们今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夸美纽斯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在教育史上他最早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相关的学年制、学日制、考查、考试制度。虽然早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在耶稣会派和路德派等教派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分班、分级教学制度,并且按年、月、周规定教学进度。但是,夸美纽斯是对班级授课制等作系统理论阐述的第一人。他以太阳的“光亮和温暖给予万物”而“不单独对付任何单个事物、动物或树木”为依据,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认为班级授课制是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手段。他指出班级授课制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将儿童分成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拥有一个专用教室;每个班级有一位老师,他面对全班所有学生进行教学。与班级授课制相关,他还提出了学年制、学日制、考查和考试制度。他主张在一般情况下,各年级都应该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其他时间不应该接收任何儿童入学,以保证全班的学习进度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考试升入更高年级。每日上课时间为4小时,在每学习1小时后休息半小时。每年有4次较长的休假日,每次休息8日。关于考查和考试制度,他提出建立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季考试和学年考试。其中学年考试是最重要的考试,通常在学年结束时举行,通过抽签进行口试,合格者均可升级,不合格者必须重修或勒令退学。夸美纽斯以他在教育理论上的卓越贡献,奠定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普及义务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实际上是对所有儿童授以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只有那些有志于从事脑力劳动的男女才能享受,高等教育则更是少数“智者”的权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夸美纽斯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主张人人有权利接受教育的主张,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四篇: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

世界学前教育思想课程可以追溯到幼儿园诞以前的17世纪。从17世纪到幼儿园诞生之前,对世界学前教育课程过较大影响的教育家或哲学家主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自然主义教育家和哲学家卢梭(J、Rousseau,1722~1788)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1746~1827)三人。他们虽然不是专门的学前教育家,但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学前教育,后来产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和思想可以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找到根源。

我们将逐一在中西育儿栏目为大家介绍海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学者及他们教育思想。希望从他们传承几百年的教育观点中,你能找到适合的育儿实践方法。

夸美纽斯和他的学前著作《母育学校》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我国教育界所熟悉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所传递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这本名著中,他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探索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的反泛智学说。在此书的第28章,他概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被后人命名为《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这两本书是世界教育史,特别是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中压迫著作,后被译成多过文字出版,在欧洲各国被用作儿童启蒙读物达200多年。

对于学前儿童的的教育,最早予以关注的西方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以后,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等都曾经留下精辟见解。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儿童在棍棒下苟且偷生,学前教育早是无人问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才提出重新提出学前教育问题,但在此以后的近200年中,还没有人写过全面论述学前教育的专门著作。是夸美纽斯完成了这一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他的《母育学校》堪称世界第一部《学前教育学》。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阐述了儿童的价值,父母的责任,学前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渡与衔接问题。他还详细论述了孕妇应注意的事项,母亲亲自哺乳的必要性,学前儿童的饮食营养、生活习惯、运动、游戏、玩具等。他特别重视儿童的活动与表现,这个观点100多年后成为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的中心思想。《母育学校》这本不足5万字的小册子,其社会教育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本身。

《世界图解》这本学前儿童读物,也为夸美纽斯赢得了世界性声誉。此书共有正文150课,每课有一幅插图,序言和结束语各有一幅插图,全书共有插图187幅。这本小书以其方法上的直观性和所阐发的教育新观念、新思维、新概念,如教育是生活的准备,为永生的最好准备就是充分过好今生的幸福生活;要有益地利用现世人生,就要把一切事物的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感官得来的等,预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确立了夸美纽斯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类的天性中即蕴藏着知识、道德、宗教,应依靠教育的力量去启发、培植,而启发和培植应及时,因而提倡学前教育。其理由是:幼小儿童虽然软弱,但也容易塑造;人的年岁有限,可学问无穷,应尽早利用时间学习;神之所以赋予幼年特别长的时间,就是为了使儿童能接受充分的教育;幼年时所受教育的影响最大最久;人心好动,如不施教,则有损无益。因此,学前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期,是知识的播种期,如错过机会,则难以后补。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1、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课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这个问题,人们至今仍在试图回答,但无一致性意见。夸美纽斯几个世纪前就在《母育学校》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生活的前六年,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所接受的课程是简易的实物课程。应教儿童认识石头、植物和动物,儿童自身肢体的名称和用途,辨识光亮和黑暗以及各种颜色;认识周围环境,如房间、农场等。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课程定性为实物课程,是基于他对幼儿、幼儿的活动以及学前教育性质的认识。他认为,“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诚如谚语所说:‘幼年的追求就是老年的爱好。’”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因此,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课程就应是实物课程。实物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1)自然事物;(2)光和光学方面;(3)地理学方面;(4)时间和年代;(5)家务和家庭;(6)国家及有关知识。除此之外,课程还包括语言、体育、德行和德性训练。这些内容,也是母育学校所开设的课程。

2、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两个教学的基本思想:一是,一切教学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一是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因此,他特别强调,对幼儿教育,第一年必须在摇篮里摇播,让幼儿听大人唱歌和细语,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尽量给予温暖和安全。第二年,应经常与幼儿做游戏,或让他们自己玩耍,跑动和追逐,并利用音乐及适合的图片,增进幼儿的身心愉快。要发展幼儿的关观知觉能力,重视幼儿的活动。

关于教材的选择,夸美纽斯认为,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切勿超过其理解程度,否则,教师的努力将无法把握最佳时机,难让儿童做最大量的吸收;教材的选择应由浅入深,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应实用。

总之,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可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为实物课程,而且还在于他提出课程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来编排,适应自然原则,通过周围生活发展儿童的观念,发展外部感官能力等。他这样依照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确定学制和课程,是西方教育史上的创举。

第五篇: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在中外教育史上,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方面是一位集大成者。在幼儿教育方面同样是贡献卓著,影响深远。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母育学校》一书中。以泛智论、自然适应性原则、人文主义、唯物主义感觉论为指导,他专门而详细地论述了家庭教育形式下学前教育的诸多问题。

(一)幼儿的价值

在《母育学校》一书中,夸美纽斯指出,儿童是无价之宝,是“上帝的种子”,在上帝的眼中他们具有不能估计的价值,他们是清白无罪的。“不仅如此,上帝还警告那些要欺侮儿童的人,哪怕是是最小限度,命令这种人尊敬他们向尊敬他一样并且用严厉的惩罚谴责任何人对儿童中最小的一个冒犯。”在他看来,儿童比金银、珍宝还要珍贵。儿童“是上帝生气勃勃的形象”,“是上帝指定给父母的独特财产”,永远在上帝的保护之下。他还把儿童比作一面镜子,“人们可以从中注视谦虚、有礼、亲切、和谐及其他基督徒的品质”。

由此可以看出,夸美纽斯充分认识到了幼儿的价值,他对儿童的认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原罪论”认识下的儿童观。尽管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那也正说明他对儿童的无比的尊重与热爱,无疑具有进步意义。

(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立足于其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他指出,“不付出勤勉的劳动而能把儿童教养成人,那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人虽生而具有虔信、德行和智慧的种子在身上,父母如果不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虔信、德行和智慧就不能自发地为人所具有。然而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会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力不从心、家务所累,认为子女教育无关紧要。这就有了学校,然而学校也早成了“折磨人的场所”,老师们力不胜任,行为恶劣、懒惰、卑鄙下流对于优良的方法一无所知。“但是上帝却为我们这一代保留着良好的教育方法。”

上帝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了父母,为了崇高的目的,父母都要承担起对子女的教育,使他们在虔信、德行和智慧方面获得进步,成为一个忠实的、能够智慧地管理自己各种事务的有才能的人。

“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在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指导下,夸美纽斯借用自然界生物生长的例子,论证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一切存在着的东西的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之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所以人类的教育也应始于幼儿时期。此外,他还指出,“假如我们希望在追求智慧上得到巨大的发展,便应从婴儿时期就把他们的能力引向这个方向”。总之,“学习的秩序应从婴儿期开始”。同时,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是未来社会的成员,学前教育对国家有重要意义,“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三)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及方法

夸美纽斯认为,为儿童奠定体力、道德和智慧发展的基础,是学前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学前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体育、德育和智育。 1. 体育

夸美纽斯认同“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一观点,并以之提醒父母们教育子女首要的事情就是保护他们的健康。

(1)强调幼儿身体健康从胎儿时期就应开始注意。提出孕妇应该注意饮食、防治疾病,行动谨慎,生活规律,并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波动,否则不良情绪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

(2)喂养方面,强调母乳喂养,认为这是母亲的责任,也有利于婴儿的健康;婴儿稍大一些应添加易消化的辅食;断奶后提供丰富多样的、低刺激性的饮食。

(3)注意安全。夸美纽斯指出,幼儿身体幼小柔嫩,“比玻璃还脆弱”,易受到伤害。因此,必须处处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 (4)提出合理安排幼儿作息,使其规律生活,保持愉快的心情。他认为合理的生活有利于幼儿的健康,而“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 2.德育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在《大教学论》中描绘母育学校的任务的时候,他说:“道德学的基础应当格外坚实地打好,因为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我们希望德行的实践能够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他认为,“成年时还未受过管理的,到老年就会没有德行”。因此,强调必须在幼年生活的头几年,就奠定他们的每种良好德行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节制、整洁、尊长、服从、诚实、正直、仁爱、勤劳、慎言、忍耐、谦恭、乐于助人、有礼节。

有关德育的方法,夸美纽斯提出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教导、训练、惩罚、表扬等手段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儿童好模仿,因此强调为他们作出良好的榜样,并在他们做得不恰当时及时教导。他还重视训练的作用,提出“要规定适当的训练”,使他们按照要求去做。必要的时候可以训斥甚至体罚,但反对威吓,还提出惩罚之后要适当地表扬,因为“许多有益的结果是来自聪明的表扬”。 3.智育

在夸美纽斯看来,智慧是虔信和德行的基础,“比宝石和珍珠还珍贵”。他认为学前阶段智育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幼儿的感官、观察力,获得各领域基础知识,同时发展语言和思维,为以后阶段的系统学习作准备。他曾说过:“必须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到他身上。”智育的内容,就是他所说的初步的全部人类知识:玄学、物理学、光学、天文学、地理学;年代学、历史学、算术、几何学、静力学、机械学、辩证法、文法;修辞学、诗歌、音乐、经济学、政治学、道德学、教义。概括起来,包含:各类自然事物;各类自然科学知识;各类社会科学知识;音乐知识;语言;绘画写字。

夸美纽斯认为,通过这种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启蒙教育,就可以为儿童奠定各学科知识最初步的基础。

有关智育的方法。受培根唯物主义感觉论的影响,夸美纽斯认为感觉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对幼儿“进行教导的主要媒介应当是感官知觉”,尤其是视觉。因此,他认为应当发展幼儿的体外感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引导幼儿通过感官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这是智育主要的途径与方法。

语言方面,提出要先教幼儿清楚准确地发出字母、音节和单词的音,然后说出其在家中所见的以及作业用的一切东西的名称。同时,还应打下发展思维的基础。其次,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为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有限,“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不同孩子能力发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注意因材施教,避免强求一律。

(四)活动与游戏

夸美纽斯认为,幼儿天性好动,血气旺盛,成人对幼儿的活动不应加以限制,而是应该让他们常常有事情可以做,“像蚂蚁一样不停地忙碌”。“凡是儿童喜欢的东西,只要没有害处,那么就应该让他们通过玩儿得到满足。”他认为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二是可运用和磨练思想;三是可练习四肢五官,使之趋于灵活。

在夸美纽斯看来,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活动方式。因为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会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他们受到自然本身的激发去做事。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就能够受到一种积极生活的锻炼,学会克服困难。在幼儿游戏的同时,作为父母,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导,或者是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

关于幼儿的玩具,夸美纽斯指出,幼儿在游戏中喜欢模仿成人所做的事情,成人尽管不应去阻止,但一些真的工具(如刀、斧之类的)可能会伤到幼儿。因此,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些替代性的玩具,如小的铁刀、木剑、锄头、小车、建筑物等。儿童也可以用泥土、木片、木块或石头去搭建小房子。

(五)进入国语学校的准备(幼小衔接)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的最后两章谈论了幼儿从母育学校进入国语学校的问题。首先就是入学年龄,他认为幼儿应该在满6岁之后再进入国语学校接受教育,因为孩子在6岁之前需要更多的照顾和看护,大脑也还未凝固。他还提出了判断孩子具备入学能力的三个标志:(1)是否真正获得在母育学校应学会的东西;(2)对问题是否有注意和辨别、判断的能力;(3)是否有进一步学习的要求和愿望。他认为,父母应该做好准备再送孩子入学,否则就是不明智的。 夸美纽斯的主要贡献是在历史上首次从普及教育角度将学前教育纳入统一学制;首次深入系统研究家庭条件下学前教育。第一部幼儿教育著作和看图识字课本,其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成就,可谓是前无古人,后近两百年没有来者。近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理论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4.杨汉麟,周采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外国幼儿教育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技与生活内容范文下一篇:科学道德与诚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