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纸的装饰设计论文

2022-05-08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壁纸的装饰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设计和美术是受西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设计艺术发展初期呈现明显的“西化”特征,但“西化”不等于“现代化”。

壁纸的装饰设计论文 篇1:

之生活的哲学

本期交换空间的两位设计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将红蓝两队的家打造得极具美感,蓝队的家纯美自然,吸引了无数翩跹起舞的蝴蝶,弥漫着浪漫、醉人的气息;红队的家透出时尚、高贵、典雅的氛围,折射出主人幸福甜蜜的生活。而编辑在这里想和读者朋友们谈谈48小时节目背后的故事,本期的选手和设计师们都让人很感动,蓝队的小两口在装修的时候无论是贴壁纸、摆弄饰品,还是打理软装等劳动都是激情投入,全力完成;而红队的小两口也是辛苦勤劳地串起一只只蝴蝶,琢磨出创意不凡的核桃按摩器;红队的设计师黄河不仅一一满足了选手的要求,还细心考虑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迸发了不少的设计亮点,并周到地为未来参加节目的设计师列出注意事项;蓝队设计师孙娟顶住压力,在作品接近尾声的时候坚决地给墙壁整体换了一遍壁纸,成就了一幅美丽的作品……这些都是来自生活、工作中虽平凡却令人很有感触的事情,在这里也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并修行这门博大精深的生活哲学,你会发现其乐无穷!

1、生命中一段关于家的美妙体验2、百宝箱里呼之欲出的装修基金和家电基金3、拿到对方家钥匙进入装修倒计时阶段喽

本期《交换空间之生活的哲学》首播时间敬请关注央视国际网站,详细报名方式请登陆交换空间首页:http://space.tv.cctv.com/ podcast/jhkjgroup下载报名表将资料发送至kongjian@cctv.com

《交换空间》栏目播出时间如下:首播每周六18:30 重播次周四16:33 次周日17:00

蓝队栖息之蝶

业主心声:

第一,家里有个4岁的小宝宝,想让家居风格以他为中心,变得活跃一些;第二,因为女业主的鞋子特别多,目前家里的鞋柜放不下,想让玄关处的鞋柜更实用美观一些,以前的那个比较土,影响家居的美观;第三,家里非常干,就算有加湿器,空气依然干得很难受,希望家中的绿植多一些,大自然气息浓郁一些,或是养一些金鱼,让家更加灵动,并培养小朋友的爱心;第四,家里的主题风格喜欢活泼、时尚、温馨的感觉。

男业主:王现明女业主:黄涛涛

非常佩服设计师的坚持,相信生活中的我们如果多一份坚持,也许今天的足迹会更远,更深,更辽阔。短短48 小时的过程中因为前期考虑的不太周全,之前贴上的素雅底纹的壁纸不太适合空间的主题,所以设计师在最后的8个小时坚决地提出换壁纸,并自讨腰包。因为她的坚持,就有了眼前这份纯美、自然。虽然只是提取了地中海风格中最简约的元素,没有海蓝色的屋瓦、粗犷的白灰泥墙,却拥有了“海天一色”和“艳阳高照”的浪漫情怀,活泼的家中传来孩子铜铃般的笑声,如阳光般洒满空间、心扉……

需完善的地方:

电视背景墙较为单一,业主可以后期为之配一组简约的隔

板,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感,还可以置放一些零碎的物品。另外,可能因为经费的关系,家中没有加入绿植的元素,业主可以后期去花卉市场购买一些适合客厅摆放的植物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由于房屋建筑结构的关系,所以不同于常规的“进门见客厅”的格局,蓝队家则是“开门见餐厅”,所以设计师在考虑餐厅空间设计的时候既需要和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又必须为开门所见的情景描绘一幅久看不厌的构图,还需要满足用餐的实际功能,清新靓丽的色彩搭配让一家人在用餐时既赏心悦目,又有好胃口享受美食。

5. 如果每天吃饭只是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生活步骤,没有任何新鲜的元素,那么就错过了人生中很多精彩的篇章,让进餐也变成一种惬意的享受从美丽的餐厅开始吧,浪漫的桌布和椅背散发着自然纯美的气息,有时候改变只是从细节开始就能带来全新的感受。

1/2. 改造前的空间餐厅里有一个粉色的暖气片,和空间的整体风格不太融合,显得比较杂乱,改造后的空间加入了一个鞋柜和隔板,将粉色的暖气片和鞋柜链接起来,避免了杂乱,而且隔板的上方还可以陈列一些装饰品,妆点这一方空间;另外,鞋柜内部具有强大的收纳功能,一举解决了女主人鞋多、家里乱糟糟等问题,鞋柜的外面用茶色镜面处理,拓宽了空间感。

3/4. 设计的主题为“栖息之蝶”,餐厅上方的吊灯是由选手们手工完成的,大约200只蝴蝶栩栩如生,在空间中翩跹起舞,活泼而灵巧,契合空间的整体风格。吊顶上蓝色的条纹和淡雅的壁纸相得益彰,流淌着醉人的浪漫情怀。

会客区往往被主人用来休闲娱乐、招待亲朋,发呆小憩,可谓是家居生活中承载功能最多的一个地方,所以这里必须具有舒适、整洁、宽敞、放松等关键因素;而面积较小的居室会客区选用的家具、沙发等物品更应和空间大小、风格相匹配,同时给小朋友留出玩耍的区域。

1. 白色的地毯平衡了空间的跳跃色彩,整体感觉更加和谐,复古的电话呼应着古典文化,闲适的午后也可以和小朋友坐在地毯上童言童趣,幸福不过如此……

2. 改造后的客厅和餐厅之间换掉了之前笨重的咖色木柜,以一组通透的照片墙取代,一方面让空气和光线有个很好的自然过渡,一方面照片墙由座蒲团制作而成,照片更换也非常便利,读者朋友们在装修家的时候也可以借鉴。新换的沙发和配置的茶几给空间节省出大部分面积,小朋友可以在这里骑车、搭积木、听故事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3. 草绿色的柜子给空间增添了一抹春意,也提供了一部分收纳空间,用来放置家居的杂物,解决女主人头疼的收纳难题。柜上的配饰让家层次更丰富,点缀了些许文化气息。4/5. 将空调换成壁挂式留给电视背景墙区域更多空间,此处的蓝色边框和条纹壁纸依然沿用空间的整体风格,下方的艺术花瓶配上寻常的大葱和树枝让家居更加别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如果地上有一些干枯的树枝,我们也可以捡回家喷上喜欢的漆色,插入花瓶中具有一番自然之美。

重新设计后的飘窗让人眼前一亮,撤掉笨重的大沙发,将这块的空间空出来,这里不仅能收纳小朋友的玩具,给他提供一个玩耍的平台,另外还可以作为休闲的场所,和朋友喝喝茶,聊聊天,晒晒午后温暖的太阳,因为透明的大玻璃,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白天看窗外的车水马龙,晚上看满天繁星,谁说生活不能精彩浪漫地过呢?

旧物改造:核桃——按摩器

此创意是红队男选手在石径小路上漫步捕捉到的灵感,所以生活不乏美,需要发现美的眼光,而此次旧物改造的核桃和水泥结合后就是眼前这款核桃按摩器,将核桃一定次序地按进水泥中,待水泥完全干透后就可以使用了,脚面通过按摩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健康。

设计师:孙娟

从业时间:8年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擅长的设计风格:美式风格,混搭风格。设计师的话:

这次设计主题叫栖息之蝶,因为蝴蝶属于有色彩的,而且是动感比较强的一种动物,飞来飞去,它需要一个安全又有归属感的港湾,人类也是这样。

整个设计的过程非常曲折和复杂,到现在完工了觉得身心疲惫,最后设计完成的风格为简约地中海,而8小时之前还是欧式风格,因为之前准备的不够充分,导致的材质,时间、环境产生了一些曲折,第一次壁纸贴上去后觉得不太合适,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本着对业主和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决定还是换壁纸,虽然受到了大家的质疑,但我很庆幸坚持了自己。后来壁纸换上,大家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对于这次设计给自己一个80 分,只能说较为满意,不能说最满意,等下次再参加《交换空间》的时候,会拿出最好的作品出来,而这次参加交换空间,自己学习到了如何和团队配合,时间、流程如何安排更合理,这个对设计师也是一种挑战。另外,短短48 个小时让自己再次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对自己,对工作,对业主一定要认真负责,未来也会继续在工作

中坚持和努力。

红队

业主心声:

想淘汰家里一些旧的东西,空间有点大,餐厅区最好能改造成一个隐蔽式的房子,想要两居变三居,希望它白天是装饰的屋子,晚上又兼具卧室的功能;男业主希望一旦踏进这个空间,能感受到文化

气息,生活在书卷气的氛围中。女业主希望家里能够温馨、浪漫,就像韩剧的女主角一样生活在梦幻、浪漫的环境中。

男业主:王正女业主:伍娟

需完善的地方:

第一、因为空间突出了新奢华的风格,所以在收纳方面,设计师未做太深的考虑,但是生活往往充满了琐碎,幸福的生活一天一天过,甜蜜的“负担”也会悄然增加,却没有合适的收纳空间,时间久了可能会让家里显得杂乱。建议业主可以增加和空间风格匹配的柜子或搁架满足收纳需求。

第二、阳台处改造成客卧的空间,但原先的书柜却没有改动,两者在一起使用起来会比较不方便,建议业主将书柜改造成盘腿躺卧合适的高度,拓展收纳空间,弥补48 小时改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收纳功能。

黑色诱惑男业主希望家里具有文化气息,而女主人喜欢温馨、浪漫、梦幻的氛围,而且还希望家里增加客卧的功能,并将巴基斯坦带回来的饰品、家具融入到空间设计中……寥寥几句却给设计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难度,但他还是在短短48 小时内完成了所有的要求,将空间设计为新奢华的风格,以黑、白、灰、金等色彩勾勒出时尚、高贵、典雅的氛围,透出主人的格调和内敛,还加入了自己对于家的理解。整个空间既有对比又有融合,客厅的冷、餐厅的暖,客厅硬朗的男性主张,餐厅温馨的女性主张,两个区域又属于同一空间,将之组合搭配在一起,不仅不突兀反而和谐交融,这也是对主人幸福甜蜜生活的一种折射。

因为装修经费有限,加上业主家之前颇具风格的家具,所以设计师在软装方面下足了功夫,黑色鳄鱼皮革华丽地袭上墙面,田园式风格的餐桌椅换上一套金色的衣服,华丽梦幻的羽毛灯、大气典雅的婚纱照……都让餐厅美轮美奂,契合整体空间华丽、奢华的格调。

1/2. 黑色、金色、白色几种典雅的色彩撞出令人惊艳的火花,餐厅右边大幅男女主人的艺术喷绘画面,给整个家带来温馨的氛围,充满幸福感。餐厅上的羽毛水晶灯寓意主人翁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生活。3/4/5. 为了让餐厅有更加开阔的感觉,设计师在餐厅的一面布置了一面装饰的镜子,并描绘上金色的线条,而镜子的形状仿若一把钥匙,寓意打开家人幸福甜蜜的生活;餐桌上晶莹剔透的花瓶,红色的康乃馨,带给空间无线的生机和乐趣。

客厅是业主家居活动中最频繁的一个区域,不仅是业主关注的重点,更是室内设计师花心思最多的地方之一,作为家居重心,最值得花钱的地方,它要满足空间宽敞化、最高化、景观最佳化、光线最明亮化等通用的基本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自己最喜欢的风格和功能性。红队的客厅改造前后的空间有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去吸取最实用、最完美的设计手法运用于自己的空间吧。

前因为家里较为拥挤,所以它们一直被藏在餐厅的角落里,这次改造后的空间,设计师在客厅留出一部分面积,用来摆放它们,一方面为家里注入了文化气息和异国风情,另一方面,小家具也具有收纳和使用的功能。

1/2. 沙发背景墙造型采用质感非常强的黑色鳄鱼皮装饰,使整个空间在其衬托下凸显高贵和奢华的品质,加之抽象艺术化的镜面造型呼应,让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洁白柔软的地毯柔和了客厅硬朗的气质。

3. 客厅的电视背景墙贴上了淡雅、质朴的花纹壁纸,却透出低调的奢华,和对面的沙发背景墙、华丽的窗帘相呼应,冲淡了大面积运用黑色带来的沉重感和压抑感;优雅、剔透的水晶灯熠熠生辉,实现了女主人想要置身梦幻韩剧生活场景的梦想。4/5. 男主人之前是中国驻巴基斯坦的外交官,所以家中有不少他从当地淘回来的富有异国风情的家具,之

考虑到业主希望增加一个客卧的功能区域,设计师觉得餐厅不太适合用来改造,所以将阳台略做软装,实现了业主的这个家居心愿,将阳台铺上一层软垫子后,这里不仅可以用来招待临时住宿的亲朋,也可以在暖暖的午后,盘腿坐在这里享受浮生半日闲的美妙滋味,只需要配一套坐蒲团和小桌子即可。另外,阳台侧面用奥松板雕刻成古典气息浓厚的雕花,喷上白色亮光漆,将客厅的奢华延续到阳台,这是一种由内向外扩展式的设计手法,体现出主人由内散发到外的感染力。

旧物改造:核桃——家‘核’万事兴

平时只用来吃的核桃也可以用作家庭装饰,一个旧的装饰画加上一堆核桃,摆出一个“家”的字样,寓意家“核”万事兴,喷上银色的漆,再将背景处理成黑色,搭配金色的框架,一幅漂亮、别致、又有一番深意的装饰就跃然眼前了。

设计师:黄河(原名:黄伟星)

毕业学校:北京城市学院

从事本专业年限:近5年设计理念:设计能创造幸福,设计需要社会责任。擅长风格:现代简约、新奢华、英式新古典

设计师的话:

第一次参加交换空间节目的录制,在紧张的设计准备过程中也改变了自己和同事原有对交换空间的看法和态度,原以为只是很轻松、不需怎么设计的小空间处理,但其实设计项目的经费很紧张,设计不仅需满足业主本身的正常功能和审美需求还得考虑电视观众的审美和心理感受;所以设计项目对设计师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新的考验和挑战,要求设计师在作品上必须精益求精,在此设计作品的完善和改进中也受益匪浅,得到了朋友的热情帮助,以及体验了另外一种新的设计形式和手法。

参加节目的心得:

1、施工中如有木工项目,除少量必须现场做的外,尽量在开工前做好并上漆,现场只是组装的过程就可以了。2、细小的配件、工具一定要带齐,避免中途出去找。3、家具和窗帘及布艺一定要尺寸量准。4、如果购买绿植尽量用真的,少用假花。5、软饰品不一定很贵重的,但是一定多买一些,否则空的展示柜等看起来没有居家的氛围。6、工人要做好加夜班的思想工作。7、旧物可以提前准备好,要双份原料。8、造型要有炫酷,服装不要穿细条细格、带英文字母、有LOGO 的衣服。

作者:范娜

壁纸的装饰设计论文 篇2:

论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艺术的“西化”倾向与民族化探索

摘要:

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设计和美术是受西方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设计艺术发展初期呈现明显的“西化”特征,但“西化”不等于“现代化”。20世纪前期,以“民族化”为设计艺术发展的方向,以陈之佛、张光宇、都冰如为代表的书籍设计家,以杭稺英为代表的月份牌广告画家,以“上海装饰风格”为代表的建筑及室内设计,借鉴西方美术与设计技法,消化吸收,成为探索中国近现代民族化设计的先行者。

关键词:

20世纪前期 中国设计的“西化”倾向 民族化探索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前期的中国设计和美术是受西方美术和设计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西方设计在设计手段、形式以及理念上先进于中国,对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设计发展初期呈现明显的“西化”特征。但“西化”不等于“现代化”,中国设计发展的方向是“民族化”。20世纪前期,在中国早期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以陈之佛、张光宇、都冰如为代表的书籍设计家,以杭樨英为代表的月份牌广告画家,以‘上海装饰风格”为代表的建筑及室内设计,以中国传统审美风尚为基础,借鉴西方美术与设计技法,消化吸收,成为探索中国近现代民族化设计的先行者。

一 20世纪前期西方美术的影响

20世纪前期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受西方美术的影响颇深,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设计人才的培养,二、美术风格、设计元素的借鉴。

在设计人才的培养方面,1864年上海天主教会开设的土山湾孤儿院美术工场(亦称土山湾画馆图1)为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和设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较大贡献,周湘、张聿光、徐咏青等著名西画家都出自这里。他们先后开办美术学校或在相关美术教育机构任教、任职,绘制照相布景、舞台布景、月份牌画和商业广告画,推动了西洋画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早期设计艺术的发展。此外,20世纪上半叶来中国任教的日本、欧洲籍美术教授以及留学日本、欧洲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西洋画科、图画手工科的日籍教师(具有扎实的西洋画功底)的教学活动对中国早期的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的发展具有拓荒意义。

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留学(游学)欧美的教育家的推动下,来自欧洲的美术教授(师)在中国的美术院校担任油画、雕塑、建筑装饰、舞台装饰、广告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在引导学生掌握西方美术的阴影学、透视学等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向学生传授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打破了清末美术教育以日本模式为主导的格局,开拓了中国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的新局面。

在美术风格、设计元素的借鉴方面,20世纪前期,西方各种艺术风格对当时中国的艺术界都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丰子恺(图2)曾调侃说:“差不多外国一切画风,在中国都有继承者,古典画派、浪漫画派、写实画派,在中国都有存在;而后期印象派、表现派、立体派似乎在青年画界中尤为盛行。”例如,英国著名插画艺术家比亚兹莱的装饰艺术风格曾对中国的书籍设计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种风格的作品有叶灵凤的插图《洪水》(1926年),闻一多早年的插图《梦笔生花》则既有中国传统线描的风格,又有比亚兹莱的影响。此外,苏联的构成主义追求抽象造型和几何图案的美学观也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各种类型的平面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述,20世纪前期中国早期设计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西方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呈现出明显的“西化”特征。但这种“西化”是阶段性的特点,不等于现代化,如何把西方的美术和设计发展成果为我所用,进而发展中国本土化的设计风格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以陈之佛、张光宇、都冰如等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对此进行了多样化探索,产生了不少代表性的本土化书籍封面设计、字体设计、包括月份牌画在内的广告作品以及室内设计作品。

二 代表性设计师的本土化探索

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先进印刷技术的引进,中国书籍装帧逐渐脱离了古籍的形式结构,开始向现代书籍的生产方式和设计形态转变。在吸收西方艺术元素的同时进行本土化设计的书籍设计师中,影响比较大的是陈之佛。

1919年,陈之佛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当时图案是英文design的汉译),系统学习了日本画、雕塑、西画、图案等课程。1923年,陈之佛从日本回国,到上海从事图案教学和设计工作。1925年-1935年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书籍设计作品,以《东方杂志》和《小说月报》杂志的封面设计最有代表性。1925年,陈之佛开始为《东方杂志》作封面设计,采用取自汉代画像砖的人物、鸟类等素材构成纹样和边缘图案,具有浓郁的民族化色彩,很受读者欢迎。此后他连续6年为《东方杂志》(图3)作装帧设计。1927年,他为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作封面设计,这种与其他杂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意。1921年茅盾主编《小说月报》以后,大力革新,将这本“鸳鸯蝴蝶派”风格的刊物改造成为宣传新文学的重要阵地。陈之佛的封面设计正是这—重大变革的体现。此外,20世纪30年代,陈之佛也为开明书店等具有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作了大量的书籍装帧设计。陈之佛的书籍艺术设计注重形式美的表现,题材风格丰富多样富于变化,同时运用了大量民族特色的图案装饰,在当时的中国出版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为中国早期设计艺术的先驱者之一,张光宇在西方美术和设计艺术的本土化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张光宇将中国传统绘画常用的语言——线描与中国民间艺术、京剧艺术、古代青铜器、古代石刻艺术以及德国表现主义、墨西哥壁画的造型特点相融合,在画面构图和色彩上打破传统的惯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语言,开一代新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西方现代设计风格的兴起,张光宇自1929年3月起积极在《上海漫画》(图4)、《时代画报》上不定期介绍、宣传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并付诸实践,通过自己的设计作品向公众展示现代设计的理念和美感。从他公开发表的设计作品——台灯和柜台式写字间的效果图可以看出,后者与近代欧洲流行的室内设计风格非常相近。这在当时工业设计水平还比较低的中国是难能可贵的。

他曾在《时代》第一卷撰文向公众介绍欧美或日本的广告摄影,期望借此推动中国广告设计的水平。他把所拍摄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图像加以巧妙布置,构成新颖而富有美感的图案,并在《时代画报》第7卷第7期、第1卷第8期连续开辟专版发表。同时,表明他的目的是向公众推荐这种广告摄影图案,希望能把它们“应用于染织、壁纸、画面的装饰…一以供中国美术工艺(设计)的需求”。此外,在字体设计方面,张光宇创造了一些新写法的美术字,如《上海漫画》杂志、《万象》杂志和《装饰》杂志的刊名字体,他把中国书法、中国古代的青铜装饰风格消化吸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体现了他既善于继承又善于创新的可贵。

在字体设计的本土化方面,另一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都冰如。都冰如是20世纪20-30年代活跃于上海的设计艺术家,他从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毕业以后,进入商务印书馆作设计工作。1931年《东方杂志》“五卅临时增刊”的封面设计是他的作品之一。受“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流行的“图案字”的启发,他和其他艺术设计家一起创造了至今依然流行的新型汉字“美术字”,并且将“美术字”运用到《申报》等报刊的广告设计中,这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 西洋广告的中国化:月份牌广告

20世纪前期,包括月份牌画在内的广告作品在吸收西方美术的透视、明暗等表现技法的同时,也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进行了本土化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周慕桥(图5)、郑曼陀、杭樨英等月份牌画家。

面向中国商品市场的月份牌设计构思很独特,在主题元素比如人和装饰图案等的选取上是中国式的,在表现手法上却借鉴和参照了西方明暗透视画法,有西化的一面。这种中西结合,取长补短的方法适应了大众的审美趣味,从而形成中国独具特色的商业广告风格。从世界范围的平面设计广告史来讲,这一创新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月份牌广告是近代兴起的、外商根据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开发的一种新型广告形式,也是西洋广告中国化的结果。其内容投中国人之所好,多采取传统年画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民俗题材。1888年,《申报》随报赠送一幅1889年的新式月历牌,其中既有日历又有24幅国人熟知的“二十四孝”故事图。1894年,设在上海的英商利华公司印行了《八仙上寿》月份牌。这些民俗内容的月份牌比起那些外国画片内容有着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民众对民俗题材月份牌的喜爱令中外商人深受启发,因而这种新型广告形式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化妆品、食品、药品、香烟、布料、橡胶产品、颜料、电池、百货、保险、火油等几乎无所不包,极富生命力,至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鼎盛。月份牌的题材也趋于多样化,除了上述“二十四孝”、“八仙上寿”等民俗题材,还有以西施、貂婵、昭君等古代美女以及《煮酒论英雄》、《华容道》、《曹阿瞒许田打围》等历史题材,另有以上海等大城市的时髦女子(图6)、跳舞女郎以及母子嬉戏、中国风景为主要内容。月份牌广告迎合了中国受众的心理,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相契合,画面精美,色彩艳丽,实用审美功能兼具,因此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外国香烟牌子在上海等地也是影响较大的广告宣传形式。其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总的趋势也是逐渐中国化。最初内容多为时装美女,如英美烟草公司的品海牌香烟曾附有一套共372片色彩艳丽的清末摩登女郎。英美烟草公司还印制以“中国古代女子”、“封神榜人物”、“三国人物”、“聊斋志异”等为内容的香烟牌子。此后,以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电影、风景、伦理教育等为内容的香烟牌子风云而起,供民众收集、品玩,这种借助香烟牌子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推销策略,在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风行一时。由此可见,香烟牌子这一广告形式虽然是由洋商传人中国,但在本土化过程中,内容、题材等方面明显是受后起的国产香烟牌子的影响,这一变化适合了中国的民情,受到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宣传效果显著。

从月份牌广告画的发展来看,早期的月份牌广告画中的美女与商品并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从二、三十年代开始,美女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开始与广告画所宣传的商品建立直接的关联,她们开始成为产品的使用者并将其推荐给受众,商品消费者成为她们新的身份。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与中国近代经济的畸形发展有关,也与几千年的封建余存有关,是二者共同造就的产物。因此,某种意义上,月份牌广告画是对当时中国社会文化、消费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也是适应民众需求的产物。

四“上海装饰风格”的产生

20世纪30年代初集中体现在建筑和室内装饰方面的“上海装饰风格”也是设计艺术本土化的重要体现。“上海装饰风格”的产生可以说是欧洲文化涌入上海这个开放的窗口,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1925年,“装饰艺术”展在巴黎举行,这种艺术风格很快在欧美各国流行开来,也很快传入作为国际都市的上海。这种新潮风格、样式首先出现在当时上海外国洋行所做的设计工程旧,如公和洋行设计的沙逊大厦(1926年-1929年)、汉弥尔敦大厦、都城饭店、河滨公寓、峻岭寄庐,英商业广地产公司建筑部设计的百老汇大厦(1930年-1934年),邬达克设计的大光明电影院(1933年)等,都属于这种“装饰艺术”风格。中国建筑师也随之设计了一批地道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和带有中国式图案装饰的“装饰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时尚、摩登的艺术风格,装饰艺术在上海风行一时。像大光明电影院那样以板片横竖交织,突出大片玻璃体块的装饰艺术手法,已具有很强的现代感。到20世纪30年代初,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新的‘上海装饰风格”形成。它不同于法国的装饰艺术风格,而是在法国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中国特色的华丽图案而形成的一种新风格。

现代设计艺术最早出现在欧洲,它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它伴随着西方现代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共通性”和“一致性”特点在现代设计艺术的传播、发展中表现十分明显。为了学习西方发达的设计艺术,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家一方面不得不接受“西化”这一严峻的现实,另—方面又力图通过“本土化”、“民族形式”等途径,保持中国设计的独立发展。中国现代设计艺术不是西方现代设计艺术的简单抄袭和模仿,也不是狭隘民族意识的展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不是割断和分裂传统,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回归。在学习西方的设计艺术的同时,能为我所用,与本民族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形成自己的风格,才是发展中国民族现代艺术设计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玉花 王树良

壁纸的装饰设计论文 篇3:

浅谈建筑装饰设计中常见误区与对策

【摘要】本文就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处理对策,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误区、处理对策

建筑装饰设计起步较晚,尚且属于未成热的行业,其设计理论以及相关的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加之有一此建筑装饰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审美能力差,大多模仿他人作品,缺乏创新性。另外,人们对建筑装饰设计认识不足,相关的管理工作也不是很规范。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目前的建筑裝饰设计市场比较混乱,优秀作品较少。本文就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应的处理对策,以供参考借鉴。

1. 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常见误区分析

1.1存在较为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

我国现今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都是以"高贵"、"华丽"等等为设计目标,这就

严重导致了许多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其设计工作时盲目追求建筑外观的豪华,而没有结合建筑本身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多数的设计人员没有认识到建筑装饰设计的本质,以及受外来观念的影响较大等等。此外,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只是盲目的效仿欧美风格或者是我国古代的风格,而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时,又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够、对欧美建筑的

风格或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不够了解等原因,使得设计出的作品达不到该有的效果,严重造成了资金浪费,奢侈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1.2没有实现个性化设计

我国现今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意识到设计作品个性化的重要性,而只是模仿他人较为成功的案例,或者是在设计时将不同的装饰风格胡乱进行结合,严重导致其建筑装饰设计缺乏个性。虽然我国今年来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我国的装修却缺乏创新,特别是在装修风格的设计上,多数都有相似之处,缺乏特色。其主要原因就是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导致了整个装饰设计的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实际上,在进行设计时是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多方面的因素的,如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文化传统等,而不应该盲目从众。

1.3对装饰材料的选择不当

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其具体的设计工作时,为了简单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在

选择建筑材料时只是考虑到了材料的美观性,而没有针对材料的实用、环保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考虑。因为,多数的装饰材料本身对人体有很大的害处。例如,许多壁纸、地板

中都还有大量的甲醛、苯等化学物质,而这些物质本身是致癌的,对人的身体有非常大的危害。另外,有些装饰材料还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装饰完成后甚至是装饰过程中都

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等事故。可见,我国现今的设计人员在进行其设计工作时没有合理的选择装饰材料,真正地考虑材料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实用性,这对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

展是极其小利的。

1.4没有足够强的防火意识

许多的装饰材料都会释放一些微尘,而这些微尘往往都是易燃的,及其容易引起火灾。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装饰及其设计工作时应该注意防火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我国至今为止的建筑装饰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相关人员的防火意识不足。这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的稳定,不利于我国的稳定发展。

2.建筑装饰设计中常见误区的处理对策[1-2]

2.1重视人才培养

解决装饰设计呆板、僵硬、跟风、盲目模仿等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提高人才素质,提高整体建筑装饰设计水平。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要重视人才培养,除要积极开展与建筑装饰设计相关的专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外,还要加强装饰设计经验的推广和交流,加强社会继续教育,使每一个装饰设计人员主动学习新理沦知识,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育,积极创新装饰设计理念、风格,将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当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凸显建筑装饰设计的人文魅力。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尤其是企业,重视装饰设计人员的再教育,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习型小社会,促使设计师主动学习新知识,挖掘别人的精髓,设计出更多满足人们需求的作品。

2.2加强社会群众审美意识教育

众所周知,建筑装饰设计结果不是设计人员一个人决定的,是设计人员与业主相互沟通的结果,而我国建筑装饰市场上的奢华、跟风等误区。很大程度是因为业主的审美能力太低导致的,他们无法品味有深刻内涵的设计作品,强制要求设计师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设计。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广大民众的装饰设计知识、设计理念、审美观的教育,让民众更好认识装饰设计的内涵,认识装饰设计必须服从于建筑设计实。另一方面加大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消除民众盲目追求奢华、时尚、从众的心理,凸显装饰设计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华文明的个性。

2.3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推崇和发扬的思想,我国的古代建筑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古代的建筑文化、社会文化、小众文化、民族文化、习俗文化等都有很多精髓可供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师选择和加以发扬。比如说:利用古代建筑合理的布局,从故宫、苏州园林等著名建筑中吸取空间布局营造的独特艺术风韵,将空间的虚实相间变化多端、淡妆浓抹、空间层次丰富多样、高低变化等运用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展现独特的装饰风格,形成相互流动的曲线,将自然事物也引入到建筑装饰设计中,提升空间美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装饰设计的最高境界。

2.4强化需求调研,提高装饰设计质量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设计要注重业主对装饰需求的询问,了解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需求、装饰需求,进行详细的市场需求调研,了解该类建筑装饰后的使用功能需求。如:对家庭住宅的室内装饰设计中,需要调研业主的装饰需求、业主经济条件、业主家庭成员、文化背景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满足业主审美和建筑使用功能的装饰设计,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创造良好视觉效果。在商用建筑中,了解建筑的使用需求,在借鉴经典设计的基础上突出该建筑的个性,满足大众审美需求,满足商用建筑使用功能需求。

2.5树立绿色文明装饰理念,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人造板材、胶、漆、涂料等是装饰设计中最常用的材料,这些材料中含有一定含量的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对室内空气质量有很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产生各种疾病,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设计师以及施工单位必须树立绿色文明的装饰理念,选用合格的装饰材料,重视环保,运用技巧减少装饰材料的使用,重视室内装饰的环保监测,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

3.结束语

建筑装饰设计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提供舒适、适用以及安全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伴随着建筑商品化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重视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装饰设计的种种误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鲍士平.浅谈建筑装饰设计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2,(10):66.

[2] 刘强.浅谈建筑装饰设计的误区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15):688-689.

作者:刘瑞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健美操运动美学论文下一篇:国学经典之党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