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2023-02-18

第一篇: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如何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如何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稳定的基础和关键。最近,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采取多种形式,对底庙镇镇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专项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据调查分析:当前村级干部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存在着“三难”问题。一是素质偏低,村级干部难当。主要表现为:思想转变不快,特别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服务型领导方式适应力不强,少数村支书对本村发展无目标、工作无计划、责任无落实;政策水平不高,部分村干部工作习惯于经验主义,出现了“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现象;发展能力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和办法。二是报酬偏少,现任干部难留。目前村主职干部年工资最高的可达万元以上,最低的仅为3000余元,大多数在5000元左右。付出和获得形成巨大反差,致使不少现任村干部想撂担子。同时,现任村干部普遍感到政治上无奔头、经济上无想头,退职后无靠头,思想波动大。三是人才偏缺,后备干部难选。目前,村级干部年龄、知识结构老化。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切实解决好村级干部难当、难留、难选的“三难”问题,我们认为,关键要结合实际,及时采取对策措施:

第一、完善管培机制,解决村级干部“难当”问题。一要严格教育管理。采取上党课、开讲座、办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村级干部学习各项专业知识,增强发展经济、搞好新农村建设的本领。经常性组织村级干部走出去,引导他们开阔视野,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不断提升村级干部的领导水平。要强化对村级干部的工作监督和年终考核,重点抓好考核结果的利用。二要强化技能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制定村级干部长期技能培训规划,重点开展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村干部的致富技能。依托县党校阵地对村干部进行轮训,提高理论和政策的理解能力;选派年轻村干部到先进地区的村挂职锻炼,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尝试村干部进机关单位跟班学习制度,提升与机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对符合条件的村干部,鼓励参加党校、农校学历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建立村干部教育基地,以“样板基地”的实践,提高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三要注重典型示范。注重树立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村级干部尤其是村支书典型,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适时开展“勤政廉政村干部”事迹宣讲,以此来激发村干部特

别是村支书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二、完善激励机制,解决现任干部“难留”问题。主要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落实好报酬,调动积极性。要建立现任干部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工资标准,要设立特困干部救助基金,对特殊困难且工作实绩突出的现任干部进行重点帮扶。二是落实好保险,解决后顾之忧。县镇两级要联合推动现任村干部保险由农保过渡到社保,及早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三是落实好制度,关心生产生活。镇领导应坚持走访慰问制度,重视村活动场所建设。同时,重视在优秀村干部中推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任镇领导干部和考录公务员。使村干部能够实现“政治上有盼头、经济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干头”。

三、健全选培机制,解决后备干部“难选”问题。一是注重党员发展。村支部必须制定发展党员五年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党员的目标任务。每个村每年要培养3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名党员。重点实施“四个培养”:把致富能手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的村干部培养成村支书,逐步解决村干部来源短缺问题。二是拓宽选配渠道。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做到全方位选人,无“村界”任职。可采取在能人中“选”,动员在外务工能人返乡任职;在社

会上“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干部;在退伍军人中“挑”,把有志于农村建设的青年选拔为村干部;在机关、单位中“派”,选派中层干部到村挂职,指导、帮助村里培养村干部。三是加大培养力度。要建立健全后备干部人才库,加强重点对象的定向培养,提升其素质和能力;定岗锻炼,有目的安排其在计生、征兵等岗位上,承担独挡一面的工作,在实践中加快成长;定人帮带,以师带徒的形式,实行“一对一”传帮带,逐步让其适应岗位;定期考察,采取测、评、询等方式,了解工作情况,适时配备、充实队伍。

第二篇: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增强村级组织活力的重要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农村和谐稳定、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群众认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解决后继乏人问题,为村级班子建设储备后备人才资源,已成为当前亟待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一些村党支部不断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村级后备队伍不断壮大,素质和能力逐步提高,年龄和知识结构进一步改善,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村级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发展党员无“人源”,干部选拔无“才源”的现象,诸多村级干部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主力军作用,缺乏政治素质能力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二是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不足,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力,存在不愿培养,不会培养,不知怎么培养的问题;三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村级干部把关不严格,培养手段单一,管理措施滞后,致使工作流于形式,如果这些工作不尽快解决,将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将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为村级组织储备“新鲜”血液,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迫在眉睫!

(一)改进选拔方式,多措并举储备后备力量

抓好源头开发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选拔确定村级后备干部,要破除“无人可选”、“随意指定”等陈旧观念,解决好“选不出”、“选不准”的问题。

一是明确选拔标准按照管用、精干的原则,立足于严要求、高标准,把“靠得住、懂经营、能致富、讲公道”作为基本选拔条件;二是拓宽选拔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求全择备的用人观念,宽选拔范围,破除在“在少数人中选人、在圈子内选人”的现象,重点选拔党员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回乡高中毕业、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大学生村干部和乡镇机关干部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三是改进选拔方式,为提高后备干部的公认度,按照“公开、平等择优”原则,创新公开选拔方式,规范选拔程序,实行“阳光选拔”,采取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村党支部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推荐产生后备干部初步人选,乡镇党委派员会同村党支部进行调查考核后乡镇党委审核把关确定村级后备干部名单,并向村民公布;四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张贴公告、座谈走访等形式,讲清讲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工作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公开选拔条件、公开推荐职数、公开推荐范围、公开选拔程序,多渠道公开推荐村级后备干部,做到明确标准,坚持条件,注重广泛性、代表性,从而提升村级后备干部的影响面和知晓度,为优秀的后备干部顺利当选奠定基础。

(二)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后备干部健康成长 开源活水储备力量是基础,全方位培养锻炼是村级后备干部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只有适应村级班子建设和农村发展的需要,创新培养模式,才能有效解决“备而不优”的问题,后备干部才才能健康成长、及早成熟。

一是注重培训强素质。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递进式培养机制。各乡镇要把后备干部培训纳入每年开展的村干部计划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政治素质、市场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同时,依托科技示范基地、致富示范点开展致富技术的实践培训,强化后备干部的发展意识,增强创业本领,提高致富技能。

二是结对帮带教方法。建立联系村的乡镇干部+村“三职”干部+后备干部结对帮带培养机制,明确帮带责任和目标,让后备干部尽快熟悉村务管理的工作方法,掌握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压担培养提能力。根据后备干部的特点和专长,开展设岗定责,交任务、压担子,每村为村级后备干部设村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团支部书记、妇联主任等岗位,每周至少到村上坐班一天,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加快成长步伐。吸收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会议,使之熟悉掌握村级事务的议事程序,提高议事决策能力。

(三)管理使用并重,激发后备干部队伍的活力 严格管理,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放手使用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最终目的。要多管齐下,把严格管理贯穿于培养选拔使用的全过程,促进后备干部的健康成长,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建档立卡,注重日常管理。要按照一人一档的要求,建立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台账,完整地记录后备干部成长经历,记录后备干部培训计划、日常表现、履行义务、科技致富能力、为民服务、考核评议等方面的情况,强化日常管理,促使后备干部健康成长。

二是考核评议,强化跟踪管理。村级的后备干部培养联系人要经常性、不定期地访谈联系对象,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定期分析制度,重点考评后备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现实表现。结合村干部年终民主评议对后备干部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议,采取民主测评、与后备干部本人谈话、个别征求村干部意见、走访党员群众等多种方式,掌握村后备干部在群众中的“公认度”,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情况,准确评价后备干部,考核评议结果及时填入村级后备干部档案,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

三是优胜劣汰,推行动态管理。坚持能者上、庸者下,严把入口,畅通出口。结合对村后备干部跟踪考察、日常管理、考核评议等情况,实施村后备干部队伍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补充,形成良性循环、动态管理的机制,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经不住考验、没有培养前途、群众基础差的及时淘汰;对新发现的基本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群众公认的才员及时补充,确保数量相对稳定。本着及时使用、量才使用、发挥所长的原则,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对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优先充实到缺额的岗位上去;对政治素质好、有才干、会管理、实绩突出的优先选拔到村领导岗位;在村级换届选举时,按照法定程序,努力使村级后备干部成为村两委候选人,通过选举进入村班子。

第三篇:关于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村级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领导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探索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提高和激励保障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状况有明显改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下面,就此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目前我场村级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较高,作风也较扎实,受到群众拥护。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年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近些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劳动力结构日趋失衡,这种失衡严重影响了村级干部队伍的结构。据统计,我场9名村干部中,30岁以下的只有1人,占11.11%,30-35岁的3人,占33.33%,35岁 1

以上的5人,占到了55.55%。由此可见,干部年龄偏大趋势比较严重。

(二)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为官一任,带富一方”。2010年,经过场党委、管委及村民委员会对村干部进行了调整,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不可否认,我们村级干部的文化层次还是比较低,其中高中及中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就达5人,占到了总数的55.55%,这种知识结构的干部群体必然是靠行政命令的多,靠义气感情办事的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依法行政的本领弱,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少。

(三)精神状态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工作任务繁、责任重、压力大、困难多,环境差、条件苦、待遇低,不少干部思想上存在着“政治上没盼头,经济上没搞头,退休后没靠头”的不健康心态,精神萎靡不振,任务消极应对,工作难见起色。

(四)后备干部还有待进一步充实。一方面缺少“造血功能”,推不出干部。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村,有志有为青年不愿意当村干部,那些想为群众办事的人,或因人缘关系,或因家族房头势力影响,无法通过正常程序进入村领导班子,村级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受到限制,导致领导班子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断层”严重。另一方面又缺乏“护血功能”,留不住干部。相对艰苦的环境,相对辛苦的工作,相对清苦的生活,使得部分年轻干部不恋乡村恋城镇,不爱村官爱财神,外出经商打工搞活钱,去追求经济上的现实利益。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主观认识的根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转型的冲击。一方面随着形势的发展,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群众对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人“有吃有穿不求你,不批不斗不怕你,事不关己不理你,有了事情就找你,办得不好不依你,触犯利益要告你”,村里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上级对村级干部的工作要求高,群众对干部的期望值更高,希望村干部、“无所不能,样样精通”,像如来法力无边,像孙悟空神通广大,使村级干部压力更大。

二是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目前我场村级经费来源主要靠场部自收自支经费中拨款,而场部历史债务包袱相当沉重,严重影响了两级组织的正常运转。据统计,我场总负债达一百多万元。因此,形成了集体经济发展无本钱,公益事业建设无资金的局面。

三是农村工作的环境不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由于村队干部队伍人员少,事却不少,千头万绪的工作压在村干部

头上,村干部深感权力不大责任大,工资不多工作多,“得罪上级鞋子小,得罪同级支持少,得罪下级选票少”,身背多个一票否决,哪路神仙都得罪不起。

四是农村干部任管机制不完善。首先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总的来看,对村干部要求多给予少,约束多激励少,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的力度还不够。据了解,村干部待遇年平均陆千余元,这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村干部的付出极不相称。对村干部工作布置多检查少,指导多监督少,村两委班子干部之间缺少严格的监督,村民缺少知情权和参与权,也难以实施监督。第三是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因为经费紧张,财力有限,村干部培训机会较少,再加上村干部本身工作繁忙,自我充电明显不足,使知识得不到更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场党委、管委近年来已经采取了一些整治优化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还有相当的差距。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以拓宽选人渠道为突破口,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在选用村干部的问题上,应以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快速致富农民为目标,选好村支书,配强班子。提高素质,增强活力,建立一支干大事,办实事的村班子,在注重素质的同时,大胆选拔市场经济意识强,

信息渠道宽,见多识广,在发展经济,带头致富中的“冒尖人”担任村干部。把回乡青年、退伍军人、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外出打工经商的“能人”作为村干部的主要来源。真正把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农村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

2、以提高能力为基础,建立教育培训机制。要注重思想观念的更新、能力水平的提高和理论素养的提升,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需要、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帮助村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打造“复合型”、“实践型”、“服务型”的干部。一是要鼓励村干部积极参与学历培训,力争使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村干部80%以上达到高中及中专以上水平。二是要加强岗位培训。加强村干部的党性锻炼,增强他们的宗旨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三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场机关应当把对村干部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使村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得到提高。

3、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加强村干部管理的核心在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要以村级规范化管理为突破口,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用目标引导人,用实绩评价人。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评比,突出发展主旋律,把工作实绩和村域经济发展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量化考核,把结果与村干部的政治

经济待遇挂钩,真正做到以绩定酬,解决村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三是积极推进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大会的作用,实行村务公开、政务公开,这样既能提高村务管理水平,又能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4、以培养后备干部为着力点,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村干部职数减少,村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现象严重,培养后备干部刻不容缓。对村后备干部一要严选:观念上要突破,真正做到以绩取人,方法上要突破,真正做到广纳人才,标准上要突破,真正做到重在创新,要打破身份和地域界限、采取组织推荐、自荐,群众举荐的方式,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公示等程序确立后备干部,优中选优。二要优育,对于选中的年轻后备干部要着力培养,要给职务、给任务、压担子,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培养,在锻炼中得到提高,促使他们尽快成熟。三是要强管。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每村1-2名的要求,按期进行全面考察和调整充实,优胜劣汰,在滚动中真正把那些思想解放,勇于创新,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第四篇:关于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

为建设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切实解决嘎查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我旗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嘎查村干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嘎查村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决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嘎查村干部队伍。大力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一直是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前瞻性和长期性工作。选拔培养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优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对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改善嘎查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对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保证了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的数量和基本素质。但是,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苏木镇对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的管理流于形式,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二是有的嘎查村在职干部对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存在顾虑,不愿主动为其交任务、压担子,后备干部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即使上岗也没有合理的待遇补偿,极大地影响了村级后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有的嘎查村后备力量长期匮乏,多年培养不出合适的村级后备干部,“后继乏人”问题严重;等等。因此,各级党组织要从保证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二、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按照选拔更加民主、教育更加严格、管理更加规范、考核更加科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形成有利于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制度环境,全面提高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的致富能力和帮富素质。

三、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 采取“两荐两考”(党员推荐、群众推荐、支部考核、党委考核)的方式配齐配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探索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带薪试岗等方式加强培养锻炼。通过三年时间,建设好一支以3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带领致富能力强为主体的嘎查村后备干部队伍,每个嘎查村后备干部始终保持3名以上的常量,在嘎查村“两委”换届中,进入班子的人选力争达到30%以上。

四、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培养,增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活力

1、拓宽选人渠道。以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为标准,把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和回乡青年学生列入重点培养对象。主要采取“三为主”(即年龄在35岁以下为主,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为主,致富能力强为主)、“三倾斜”(即向退伍军人倾斜,向懂经营、善管理的外出务工返乡的能人倾斜,向回乡大学生和妇女同志倾斜)、“四定”(即户代表推荐定人员,村民代表会议票决定人选,镇党委考察定去留,村民议事会表决定岗位)原则,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致富能力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热心村级事务管理、办事公道的后备干部,保持嘎查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

2、优化梯次结构。注重眼前使用和长远储备相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分层储备一批急用型、近期可用型、有发展潜力型的后备干部。对班子整体战斗力较强、干部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嘎查村,要注重嘎查村级后备人才的长期储备,吸纳更多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人才,充实进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库;村级班子整体战斗力偏弱、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的嘎查村,在抓好嘎查村后备干部长期储备的同时,更要突出急用型和近期可用型后备人才的培养,确保嘎查村班子成员有序衔接。

3、注重培养方式。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探索实施“两荐两考”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机制。按照村两委班子集体推荐和党员群众举荐相结合的“两荐”办法,推荐产生后备干部;采取嘎查村党组织考评和苏木镇党委考察的“两考”办法,确定嘎查村级后备干部正式人选。

(二)强化教育,提升嘎查村级后备干部能力

1、狠抓教育培训。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培训。旗委组织部将依托旗民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继续实施“千名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教育支持力度,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旗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全部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各苏木镇要充分利用培训中心、业余党校、远程教育等资源,重点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的培训教育,每年至少举行2次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集中培训,时间在8小时以上。

2、加强实践锻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锻炼,丰富实践载体,增强锻炼实效。以团支部书记、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综治协警员等兼职岗位为锻炼岗位,并结合本地实际,对地域相近、村情相似的嘎查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实行嘎查村级后备干部跨村锻炼。

3、强化帮扶指导。实行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责任制,明确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第一责任人,每名嘎查村后备干部都要落实1名培养人,培养人一般要每月与所培养的后备干部进行1次谈心谈话,了解后备干部思想状况、工作动态,并将具体情况记入后备干部档案。同时,要将后备干部培养情况纳入培养人的年终考核,特别是纳入“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和“五个好”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健全机制,规范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监督管理

1、推行档案管理制度。重点围绕后备干部个人情况、培养教育计划、民主推荐情况、考核评议情况、思想工作情况五个方面设臵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档案,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

2、推行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定期报告制度,除每月一次培养人谈心谈话外,村级后备干部每季度要向嘎查村党组织口头汇报1次思想工作情况;半年要通过交流座谈、书面汇报等形式,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向村党组织汇报1次思想工作动态;年末要进行一次村级后备干部述职会议,由后备干部向村党组织汇报全年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3、推行考核管理制度。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苏木镇党委每年都要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评议,通过当面约谈、征求村干部意见、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进行综合评定。凡被评定为不合格的村级后备干部一律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并及时递补进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

(四)发挥作用,提高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公信度

1、激发干事热情。加大在非党嘎查村级后备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吸纳入党员队伍。积极推荐嘎查村级后备干部担任各类社会职务,力争在苏木镇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推选上,给予一定比例的名额。积极推荐嘎查村级后备干部担任职能部门行风监督员等职务,不断提升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增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的工作热情。

2、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渠道,积极推荐嘎查村级后备干部担任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同时,可在嘎查村级公益事业、村屯环境整治等具体事务中,积极推荐村级后备干部担任临时项目负责人的办法,进一步发挥其服务新农村建设和服务群众需要的作用。

3、提前任岗履职。对于确实优秀、可担重任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可以通过公开、合法的途径提前安排到嘎查村工作,优秀的党员后备干部可安排担任村党组织委员或副书记,非党后备干部可安排担任村主任助理等职务,使村级后备干部能提前进入角色,提前发挥作用,提前赢得信任。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组织要把嘎查村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摆上重要位臵,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形成旗、镇、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旗委组织部将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列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抓好宏观指导;各苏木镇(场)党委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的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经费,切实担负起具体培养职责,并抓好村级后备干部实践锻炼、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等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苏木镇党委书记作为加强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第一责任人,每年要听取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汇报,及时了解掌握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动态情况;分管副书记、组织委员作为直接责任人,要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和督查;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具体责任人,要全程参与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管理、考核等工作,切实关心、关爱村级后备干部成长。

(三)营造舆论氛围。各苏木镇要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不断营造浓舆氛围,切实调动广大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将有素质、有能力、有群众基础的农村青年人才吸纳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同时,要加大对嘎查村级后备干部的推介力度,不断提高他们在党员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公信度,努力营造重视后备干部、关心后备干部、信任后备干部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科学发展

加强普宁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杜元兰

普宁市现有518个行政村。去年村级组织换届后,全市村级干部队伍精神面貌较前有了明显的改观,一批年富力强的经济能人被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班子成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结构有所改善,年轻干部、妇女干部也有所增加,村级干部的总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明显增强,“两委”关系总体较为协调。近年来普宁市通过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和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提升,但对照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当前普宁市村级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观念和领导能力未能完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目前,普宁市仍有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力素质相对偏低,“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依赖性较强,自我发展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发展精神,竞争意识和机遇意识不强,日常工作中满足于完成上级指标任务,应付上级检查,当村干部日久,政绩平平,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部分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思想还不够解放,视野还不够开阔,思路还不够清晰,缺少“敢冒、敢闯、敢试”的勇气,缺乏开拓和开放意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少数村干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陈旧、简单。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随之增多,而少数村干部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领导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工作作风粗暴,重指挥轻指导、重集中轻民主、重命令轻服务,工作上倾向于老办法、

老经验、老套路,惯用计划经济时代简单的行政命令,从而导致了工作中党群、干群之间矛盾增多,解决化解矛盾的办法不多。

(三)一些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双带”能力欠缺。一些村由于集体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处于“无钱办事”或办事实力不强的状况。同时,部分村干部缺乏致富本领,“双带”能力明显欠缺,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意识不强、思路不清、眼界不宽、信息不灵,找不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的有效办法,错失了一些发展的良机,不仅自己致不了富,也带领不了群众致富。目前,由于村集体经济空虚而导致村正常开支难以保证,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缺乏认同感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个别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实行村民自治以来,个别村在如何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组织对村委会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一是领导核心不能形成。书记、主任互不服气,明争暗斗,比大小,争权力,“两委”变成两驾马车。二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坚持,各唱各的调。村“两委”大事不讨论,小事不商量,遇事互相推诿、扯皮。三是拉帮结派,闹不团结。村级“两委”选举,一些村由于掺杂着房界、姓氏、自然村落等因素,选出来的少部分村干部缺乏公心,不谋大局。此外,个别村党组织放松了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责任,疏于过问村务,个别村支部书记则对村务包办包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两委”关系。

(五)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村干部存在后顾之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干部承担了基层大量的工作,而目前市财政发给的生活补贴仍然相对较低。在市财政统发的编内干部每人月450元的基础上,只有部分集体经济较好的村能再发一点生活补贴。同时, 2

村干部退休退职金发放制度仍不健全,村干部普遍存在后顾之忧。虽然大部分乡镇场街道和村都建立了村干部退休退职金发放制度,但大部分乡镇场街道和村由于经济原因,只能发给退休退职干部每人每月几十元生活补贴,部分人退休退职后生活十分困难。同时,还有一些现任村干部担心因做计生等工作得罪个别村民,今后退职了遭打击报复。

二、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部分村干部对自己放松要求。一些村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不重视学习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等知识,致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思想 观念、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不到提高,适应不了新形势的需要。

二是村干部选拔渠道单一。从调研情况来看,普宁市多数村干部基本都是从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和普通党员群众选上来,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渠道不宽、来源单一,部分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视野有限,开拓创新的能力相对较低。

三是村干部教育培训手段和方法落后。发展市场经济要求干部要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和经营能力;实行村民自治要求干部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主素质和法律知识。然而用于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的教育培训手段和方法也相形见绌,村干部普遍缺乏做农村工作本领和带头创造财富,带领群众致富,带动一方共富的能力。

四是规范“两委”职能的制度不健全。村民自治的出现使得原有的村党组织一元化权力结构变成为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二元权力结构,由于缺乏一套有效具体的规范“两委”职能的制度,使得村党组 3

织和村委会出现权力重叠,职能难以明确分开,必然导致了“两委”的矛盾和冲突。

五是市和乡镇两级财政困难。从普宁市的情况来看,市和乡镇财政已经结束了辉煌的历史,已经步入“吃饭型财政”、“要饭型财政”的尴尬时代。特别是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普宁市普遍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难以填补资金缺口,乡镇负债的现象十分普遍,也较为严重。由于市、乡镇财政的窘迫和村集体经济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干部保障机制的投入。

三、对策与建议

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把村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凝聚智慧和力量,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提高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村级班子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要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要树立科学选人用人观念,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注意在农村经济能人、优秀农村青年、复退军人、农业科技带头人中发展党员并培养、选拔为村党组织干部。要通过“两推一选”等办法加快选聘大学生“村官”步伐。尤其是要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高农民群众对党组织的政治认同。实践证明,“选准一个人,带好一班人,致富一村人。” 如普宁市洪阳镇宝镜院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文标抓住村民早有种植培养花卉苗木传统的优势,带领群众做大做强花卉产业,闯出一条“花木致富”的新路子,并探索出了“立足本土外出拓展,特色农业全民致富”的“宝镜院模式”。2008年全村农业总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比2002年增长60%;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比2002年增 4

长56%。村民仅在宝镜院农信社的储蓄存款就达到5000多万元。要加强和改进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制度,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和“传、帮、带”工作,积极培养农村后备人才,努力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二)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教育培训村干部,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是全面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素质的“倍增剂”。面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部分村干部由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存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问题。只有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转化为科学执法、民主执政、依法行政的本领,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这就要求要通过教育培训帮助村干部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保持先进性。要采取“请进来讲”、“走出去看”、“送出去学”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分类、分期培训。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组织党校教师和有关涉农部门专业骨干组成辅导团巡回各乡镇对农村干部进行政策、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要以市委党校和乡镇党校为主阵地、主渠道,多层次、大规模地抓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既学知识、学政策、学技能,又教方法、换脑筋、引路子,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科学发展、服务群众、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以及应对复杂局面、突发事件的水平。要充分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起来的经常性教育机制,强化村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三)规范村级“两委”职责范围和权限,促进村级班子稳定和谐。实行村民自治以来,一些村“两委”关系便成为困扰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问题。协调好村“两委”关系,首先要正确引导村干部对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享有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权 5

力,村民自治组织享有自治权力进行充分理解,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各自的具体职责范围和权限,建立起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协调一致、良性互动、高效运转的运行机制。要将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保障村民自治的民主权利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村“两委”共同参与村重大决策制度、村党组织保障村委会依法行使自治权制度、财务会审制度、村民评议村“两委”成员等制度,把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如普宁市流沙东街道新坛村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的决定,创建权力制衡机制、创新自冶程序和冶村模式,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村党总支部领导下村民自治的议事、办事、决策制度,规范运作程序。该村成立了由16名村民代表组成的村务监督组和由村民、党员、老干部代表组成的8人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分别对全村村务管理和村财务收支情况、承包合同执行情况、固定资产及现金存款进行定期检查。在村重大事项决策上,先由村党总支部讨论后交党员大会表决,再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最后交由村委会负责实施,有效地理顺了村“两委”关系。2008年1月该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光荣称号。

(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科学发展实力。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根据各村实际,因村制宜,选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善于抓住“闪光点”,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通过开发资源、盘活存量、兑现承包、服务生产、吸引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增效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普宁市梅塘镇大东山村村干部针对该村土壤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实际,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与香 6

港四洲集团公司签订“种植大西洋马铃薯”合同,并经常邀请该公司技术人员前来指导。由于管理得当,今年马铃薯亩产达到1500公斤,村集体和村民都得到了实惠。对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应采取政策扶持、资金补助、项目扶持、争取上级部门结对等帮扶措施,在造血上下功夫,加快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同时强化报酬激励制度,把村干部报酬与创业实绩相挂钩,解决部分村干部“在职不在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并通过强化创业承诺制,使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实在在地看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怎么抓”、“抓的怎么样”,从而形成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合力。

(五)完善保障关怀激励机制,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完善保障关怀激励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内容具体体现,也是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提高工作积极性有效途径。一要完善村干部退休金发放制度。市和乡镇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有关政策规定,筹集壮大村干部退职退休基金,确保资金到位,专款专用,对于符合条件的退职退休村干部,按时为他们发放退休金,村自身也要多方筹措资金,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对于那些生活确实有困难的退职退休村干部实行生活救助,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二要探索村级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或事业单位的有效途径,在招考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为农村干部提供优惠措施,激励农村干部积极进取。三要创造条件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机制。市、镇、村三级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多方筹集村干部保险费,按月逐年为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村干部投保,让他们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四要教育村民尊重和善待村退休退职干部,对于那些恶意报复的村民,要依法依规进行严惩,保护退休退职村干部的合法权益,消除现任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和改进党组织建设下一篇: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