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的人生思考

2023-04-12

第一篇:泰坦尼克号的人生思考

关于人生的思考

关于人生的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

最近从很多媒体上看到很多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消息“清华高材生严俊投河自尽”;“暨南大学两名女研究生发生服药和跳楼”;“某北大中文系大二女生自北大理科2号楼9层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据不完全的统计,去年中国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63起。看到这些让人叹息悲痛的事件,我想到了一个关于人生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为什么活着?

首先,我们为自己而活着。我们正处于青年期,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太多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你所喜爱的职业,你所憧憬的爱情,你所钟爱的兴趣......这么多美好的东西还在吸引着我们,费尔巴哈说过:“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我们作为一个有理智的人怎么能够因为一时的挫折、失败放弃这最宝贵的生命呢!?没有了生命,你便失去了一切,你也没有了人生。

其次,我们活着有自己的责任。对于家庭而言,我们是子女是亲人,将来我们是要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的,就算是有天大的理由我们也不能抛弃为了我们的成长含辛茹苦的父母,自己一走了之,给亲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这是极度的不负责任的。同时国家社会为了培养我们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们占据了其他人想要深造学习的资源,我们负有回报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随意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罗曼.罗兰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为了责任珍爱自己的生命你就是一个英雄。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一种责任。

最后我们活着是因为有人生价值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价值,哪怕是乞丐,哪怕是犯罪分子,他活着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是价值的大小不同罢了。有些人常常想我活着有什么意义,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问题你的存在就是一种意义,你的存在就是美得,就是有意义得!席慕容有句话我很赞同“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不论再渺小,再失败为了自己活着的小小的价值,我们也要活着,为世界贡献出自己的色彩。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所能做出最傻的事就是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也许我们活着不需要什么理由,我们活着就是活着,我们活着就是人生中最成功的一件事之一。在人生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不论你有再大的痛苦再大的挫折,有时候这些也是一种幸福和财富呀!

活着吧!只要活着你的人生就有意义!

第二篇:人生哲学的思考

班级:电信学院12-2班

姓名:魏强

摘要:

哲学,它是思想的老师,是人们行为活动必不可少的指导老师。社会的形成,各种学术的研究都离不开哲学,就因为它像水一样利于万物。我从小就看过不少哲人的思想火花,而我的祖国,就拥有着哲学顶峰的成就,中国古代史的发展正是哲学的发展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之景,依然是国人的骄傲,我等凡夫,拥有哲学思想给予我们的力量,一切困难与挑战都显得微妙了。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哲学书,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当问题发生时,每个人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待。问题处理的结果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都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这个都要看事情的发展如何,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与错,如果将事情看成一条直线的话,那么在这条直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可能代表正确,又可能代表错误。

关键字:哲学、人生、思考、价值、意义

人生哲学的思考

人生哲学的定义

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学说,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思想、意义、态度等。历史上产生过不同派别的人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有的把自己的哲学体系称为人生哲学,如存在主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人如万物,真正的人生,是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自发性阶段、自觉性阶段、自然性阶段。现实中的人生只有春、夏二季(普通大众),充其量有极少数的人到了秋季(所谓杰出人物、精英),而能够完整到达冬季的人(先知圣人)微乎其微。所以,现代人生哲学对当下人类个体命运做出了如下的科学诊断:夭折——当下人类个体的宿命。“夭折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人来世间一辈子不容易,带着无尽的遗憾而去不值得。故,斩断当下人类个体“夭折”的宿命,活出一个真真实实的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完整、完美的人生,就是现代人生哲学的最高使命。

现代人生哲学否定、扬弃了世人皆知的俄狄浦斯解答的谜底为“人”的“斯芬克斯之谜”:如果将谜面和谜底进行语言学的置换和颠倒,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俄狄浦斯仅仅在动物的层面上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谜”(人仅仅为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走路的“动物”而已),而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是马克思所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就是一场与“斯芬克斯”决斗的过程:斯芬克斯牢牢地抓住人天生的两块软肋——“贪婪”或“贪欲”和“懦弱”或“恐惧”,对之施以“诱惑”和“恐吓”。现代人生哲学识破“斯芬克斯”的真相——“现实社会”即“诱惑”和“恐吓”,从而彻底地解开了困扰人类千古的“斯芬克斯之谜”。现代人生哲学力求彻底地实现其最终的理论信念——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庄子说过: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台湾中原大学林治平教授不久前在“省身楼”为南开学子做的“人碰到了人”的学术报告中用通俗的例子表达了同样的思想:“蝌蚪”无法理解“青蛙”的自由,“毛虫”难以理解“蝴蝶”的浪漫。何以然?物,非人也。孟子从仁义的角度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其实,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万物)者,乃人有理性思维,有超越现实而达于理想境界的精神能力也。现代人生哲学“要旨”明确地指出,现代人生哲学是一套关于个体的人如何变“石墨”为“金刚石”的具体操作系统或装置。现实中,我们虽然是漆黑一团的“石墨”,但,我们那独有的异于禽兽万物的理性思维可以让我们眺望到那金光闪闪的“金刚石”的未来的。我们人就是这样,当我们尚是“蝌蚪”、“毛虫”、“石墨”之时,就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未来是“青蛙”、“蝴蝶”、“金刚石”。

青年人最大的困惑和迷惘在于没有或失去了方向。没有或失去了人生方向的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神经病、自杀等等社会问题的出现都与人生意义的缺失有关。——现代人生哲学尝试为每一个大学生指明人生前进的方向——“金刚石”。现代人生哲学是所有青年人精神疾病的克星。 现代人生哲学认为,个体的人要实现从“石墨”到“金刚石”的飞跃,必须完成这样两条路径:第一,社会化——人-从-众;第二,个体化——众-从-人。青年大学生正走在第一条社会化的路径上。在这条路上,“斯芬克斯”时刻蹲守在青年人的面前,一会施以“诱惑”,一会施以“恐吓”。没有认识自己的人,必败倒在她的脚下,被她“吃掉”。那些在现实中失败了的年轻人,莫不如是。相反,那些认识了自己的人,就会在“斯芬克斯”的“诱惑”面前“富贵不能淫”,在“恐吓”面前“威武不能屈”,于是,“斯芬克斯”就会黔驴计穷,败下阵去。正是在与“斯芬克斯”不屈不挠的战斗中,个体的社会化得以完成,同时,他的个体化进程得以顺利展开,这样,最终的自我实现才有了现实的可能。

现代人生哲学建立在科学地揭示的“人生基本矛盾”——精神与精神形态的矛盾——基础上,实现了人生哲学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它将它之前的所有人生哲学(包括宗教神学)称之为“古典人生哲学”。古典人生哲学处于“空想”的水平上,就如“勾股定理”之“勾三股四弦五”,现代人生哲学则达到了“科学”,一如“勾股定理”之“a²+b²=c²”。在现代人生哲学的光照之下,古典人生哲学亦可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人生哲学:

(1)人生哲学是关于人生观的哲学理论。人生观人人都有,但不是所有人的人生观都是系统的、始终如一的。把某种人生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个思想体系,这就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是人类从总体上对人生目的、意义等认识的概括,是对人生根本规律的概括,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形态。马克思主义把人们的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物质关系是指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以生产关系为首当其冲和主要代表的各种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和地位、产品分配形式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一部分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某些物质形态的关系 ,如人们的政治地位、法权关系 、国家机器等。思想关系则是指“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它包括人们的道德关系、宗教关系、政治、法律思想等。每一关系不仅以自己的特殊矛盾与其他关系相区别,而且正是这些特殊矛盾为每门学科规定了自己的对象。人生哲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思想关系,它所研究的不是人们整个的思想关系,而是思想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关系,即人生普遍的根本的规律。

人生有这样一些基本的规律:人生历程受社会关系制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发展方向和趋势;人生动力来自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人生目的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人生价值的评价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客观标准等 。普遍的人生规律在人生历程的各个侧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反映,如生与死、苦与乐、公与私、荣与辱、名与利等,它们成为展现人生规律的范畴。没有对这些具体领域认识的深化,就不可能完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人生的普遍规律。

(2)人生在身体上有生老病死,在情感上有喜怒哀乐,因此,在精神上我们需要找到一些调节和化解的东西,在情感的各种元素之间进行协调,避免走向极端,在意志上付诸行动,以利于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人生哲学的主旨。有了人生哲学,我们就可以从容地应对灾难,化解心灵的创伤,勇敢地生活下去。当胡书记跟吴伯雄说,汶川大震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伤痛,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了爱国热情和战胜灾难的勇气时,他是在应用人生哲学;当温总理告诉灾区的孩子们“多难兴邦”时,也是在应用人生哲学。

人生主宰:

淡淡的灯光,柔和的月光,眺望着远方总会勾起我悠远悠远的思绪,把我引入深深的思绪:在成败之间,我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我得到了什么? 而我又失去了什么?我讶然了。

《安娜之死》这篇文章中,安娜临死时,人生最大的感悟是:一切都是虚伪的一切都是谎言。她把自己一切的幸福与快乐都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最后的到的是心灰意冷带这深深的怨恨离开了这个界,我们在感叹之余,又会怎么想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使人想到更多的是独立自主。我想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不让自己受制与他人,做人生的主者。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我不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却没有任何的记忆,也没有怒哀乐,那么你的人生就是空白的,没有任何意义。”而相反的,只有主宰的人生,才会牵着你的思想,你的感情或多或少留下些记忆,至少见证了某些东西。

树叶没有眼选择风的方向,但它在每一次狂风之中都牢牢地抓着树枝。所以,每次有风刮过的时候,总会看到树枝 在那里摇曳。虽然树叶是无奈的,但它选择面对,选择挑战。挑战它人生的极限,它努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征服着自然,征服着人类,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我惊奇于沙漠中的绿洲,我佩服于它们征服自然的勇气,我感叹于它们顽强的生命力。植物亦如此,而我们人类有何惧之呢?但生活中往往是相反的,我们眷恋于我们的懒惰,依赖于别人,思想受制于他人,我们习惯着不习惯,没有反抗,没有创新,所以大多数人的生活就那样的平淡,无奇,没有色彩。我想我们需要“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势气,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超然。

在生命的开始,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升,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外貌;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和社会上的许多东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生活,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而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就让自己成为人生中的主角,剧情是自己制定的,也是自己演的,因为人生这本书你自己是导演是演员,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里面的主宰者,我愿每一位对生活热情的人谱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人生书,没有摘录,没有仿写,没有虚构的一本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书。

我欣赏海子的一首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她把自己的人生定的如此简单,现实,充实,而又那么的幸福与快乐。也许每一个人对人生有不同的见解,所以对生活的态度也不同。古往今来,凡有所作为的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也不同。是他们自己把人生主宰在自己的手里,所以才会展现出绚丽的色彩。

常言说;“不想当将军上午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不能主宰自己人生的人,他的人生是枯燥无味,没有色彩的,就让我们做一个有准备,有理想的人,把握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做好人生的挑战,迎接未来。因为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让我们主宰好自己的人生,做生活中的强者。

(2)

一个满脸笑容,蓝眼睛、浅黄色头发的小男孩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他那充满热情而腼腆的神情中,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这是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童年时的写照。几十年的岁月中过去了,比尔·盖茨创造了世界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人们发现:在比尔·盖茨成功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帮助他。

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过着“吃一顿饱饭过个年”的苦日子。20多年以后,当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当经济发展的奇迹之光在中国出现的时候,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帮助中国人。

200多年前,欧洲及其它国家开始向北美大陆“移民”,几十年以后,当这些“移民”的文明超过了北美土著人上100年,当美国在世界各民族的竞争中真正成为世界强国的时候,人们开始意识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帮助美国人。

是谁在主宰着人类的活动?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上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永远都在追问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期盼着成功,但真正能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只能是人类中的少数。这是因为:无知总会在命运的起点上诱人,人类是刚强的,同时也是软弱的,他们站在成功与失败的交界线上,周旋于自由与限制之中。

人们不会忘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向稻田里浇水,他十分勤劳,不惜一切,当他把一大水池水全部浇完,精力已经耗尽。但是,水并没有灌到稻田里。原因在于:这位农夫并不知道水渠中途已断裂,他全部的努力,换来的是一无所获。这种“空耗时间和精力的现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中,在所避免。

人的命运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彼岸是命运的目标,在过河的途中,我们虽然无法预知前方是风平浪静,还是暗礁险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是顺水而逝,还是与激流抗争。命运实际上始终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因为,许多人已经凭借自己的知识造出了“过河的船”,你现在拥有到达理想彼岸的“船”吗?

人们终究会发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宇宙徘徊,这只“无形的手”就是“知识的意志”!并且终究会理解到:比尔·盖茨的成功,得益于计算机发明的力量;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价值;美国人的成功,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财富对人生的意义

(1)今天不小心起的早,突然看到各大媒体头条纷纷报道陈晓旭的去世消息,曾经我很是喜欢她扮演的出尘脱世的柔弱林妹妹角色,那么清雅,不沾有一丝尘埃。没想到却去世? 想起前段时间去束河,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雨过后,地上到处零落着那些花瓣,依然美丽,却有些清冷有些寂寥,朋友还在说,现在终于能体会到“黛玉葬花”的心情了。还想起前段时间刚刚看到充斥报纸的消息,说陈晓旭和丈夫散掉亿万家财皈依佛门,当时极其不解。那么柔弱的女子,应该不会在这么年轻的时候看破万丈红尘啊!也曾经考虑过财富对人的意义。现在来看,也许人真的是生来赤条条,死去亦无所带走,尘世的一切拥有,只是过眼云烟,假如你的心灵再不好好体会活着的每一天,那这个人世,真的是白来一遭!也许当初陈晓旭遁入空门,真是因为晚期癌症的出现。这个时候,财富对她的意义,不过是加深了她的失落吧!财富多了,不过是束缚而已。当你忙忙碌碌疲惫拼命获得财富,失去和忽略很多,终于拥有可以随意挥洒的金钱,让那么多辛劳苦闷挣扎却仍然备受生活压力的普通老百姓仰望羡慕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在人世已经没有时间去体会这些财富带来的快乐,这个时候,回首往事,一定会从心中感受到大彻大悟的人生感慨吧!财富之于人,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拥有亲情,拥有友情,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快乐幸福的心情,然后,对自己负责任,对家人、朋友负责任,对需要帮助的人尽力帮助,这该是多么满足的人生。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明天就要离开人世,我们也都会死而无憾吧!也许我们都承受着生活的巨大压力,偶尔会无奈。但是,其实我们都可以学会满足,让自己充满责任的去做,但也要学会放轻松。其实所有的压力都来自我们自己的内心。没有哪一个爱你的人,希望你那么辛苦,那么累。记住,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财富的傀儡。生活,差不多就好了。

钱真是身外之物,工作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你不停的忙碌,而忽略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时,请一定要让自己停下来,歇一会,关爱家人,照顾自己,出外旅行,学会及时享受生活!

(2)财富与人生是不可分割的课题,财富不只是有钱,而是心智和力量,是智慧和能力的结晶,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那些能吸引财富的东西其实都在赚钱之外。在财富观念广为充斥各个角落、社会价值取向变得多元开放的今天,财富已不单是金钱的代名词,“财富在金钱之外”所包含的理性智慧,不能不说是在精神层面上对生命、生活、生存方式的一种升华。拥有人生的财富是每个人的梦想,拥有创造财富的智慧,则是打开财富宝藏的钥匙。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财富都有着不同的定位和追求,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物化的财富可以是金钱,但金钱永远无法替代财富。《财富的智慧》一书最大的有别之处,就是在各种物欲和金钱诱惑面前,叩问“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告诉我们物质财富是外在的、变化的,不要让金钱成为我们的主人和负担,惟有精神财富是内在的、恒久的,才是我们一生的真正依靠。也正因为如此,莉雅女士把自己过去多年的经历转换成对周围人有帮助的财富,开出了一个个经营人生的“智慧”菜单,如设计好自己一生的“航海图”和“比萨饼”;打理好自己的第一笔财富——职业;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管理好自己的欲望;用好最大的资本——时间;为财富安个永久的家等等,这些无不是莉雅女士对人生与财富的诠释与思考,也是驾驭财富、超越金钱、珍爱生活的人生箴言和实践积淀。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创造和拥有多种财富,但财富的增加不等于金钱的累积,并不意味着人生注定就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无止境地追求金钱的目标,而是善用人、善待生活,找寻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体验那份和谐、恬静与安宁。《财富的智》难能可贵的是,始终把“幸福”作为财富与人生的注脚,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教你为了幸福如何理好财。全书从“构建你想要的人生”开篇,解读财富人生之旅,让我们学会为自己的人生配上财务规划;制定一个有别于投机和赌博的人生理财计划,包括理好孩子们的“才”;提前规划好富足的晚年等等,而那些金融产品如股票、债券,只是这个计划所需要的一些材料而已。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人生真谛的分享,正是莉雅女士对财富文化的深邃思考,也恐怕是她积多年珍贵体验而编辑此书的初衷吧。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生智慧是一个丰富、瑰丽的思想宝库。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富而教之”的财富理念。今天,我们细读《财富的智慧》一书,既为莉雅女士在投资理财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而高兴,也为她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造诣而佩服。书中处处闪烁着儒、道、释等思想和智慧,蕴含着哲理,如“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长,但却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富不富有,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知不知足”;让财富与“道”同行;“金钱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金钱只是一座桥梁,„„我们只不过是要借助它到达幸福的彼岸”等等。同时,无论每个富于寓意故事的选择,还是财富大师经典论述的辑录,都显得极具匠心,通彻朴实而又发人深思,让人在回味中得到心灵的启迪,仿佛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对话。

“生活的道路需要靠自己内在的智慧去指引,唯有内在发出的智慧之光才能永远照亮自己的道路,同时也为别人照亮道路。”这是莉雅女士写在《财富的智慧》一书中的一句话。

圆满人生:

(1)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圆满人生?

书上云:圆满人生,就是整体尚可,无大遗憾。可以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非竞技场上的单项冠军,而是一个全能选手。至于一个普通老百姓,但事业小有成就,与人和谐相处,感情有着落,不缺吃和喝,身体也不错,那就是圆满人生了。

其实,这么说,人只要知足,就会过上所谓的圆满人生。

人的追求决定了他的圆满人生的定义。

心态放端正点,欲望小点,容易满足点,圆满人生就很容易达到。

你是否能过上圆满人生,你是否有圆满人生的感觉,全在于你。

人生到处有缺憾,人生时常有不如意,但如果把这些事放到浩瀚的人生之海上,那不过是一朵朵溅起的浪花;和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时有小摩擦,但那不过是情谊之树上被微风吹起的一片小小的树叶。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来保持生活的圆满。

这样想了,心情就豁达了。

这样想了,阳光就灿烂了。

这样想了,不去信佛也有了佛心了。

那些在我的生活中丧失的可贵的品质和个性,应该逐渐回归到我的身体里。

我本洒脱。

(2) 圆满人生,通俗地讲,就是整体尚可,无大缺憾。圆满人生,可以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优胜者,并非是竞技场上的单项冠军,而是一个全能选手。有的人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人生经历,甚至就是个普通百姓,但事业小有成就,与人和谐相处,感情有着落,不缺吃和喝,身体也不错,相对而言,这就是圆满人生了。

缺憾人生与圆满人生相比,缺少的不是别的,而是某些方面的人生智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乐”的智慧,二是“自爱”的智慧,三是“知足”的智慧。

先说“行乐”。几年前,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在中国科学院为他举行的70岁生日庆祝会上曾说过:“我一辈子做人、做事以杜甫‘细推物理须行乐,何为浮名绊此身’两句为准则。”李大钊也曾说过:“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行乐,不是醉生梦死,而是享受生命的福。近代白话诗人刘大白毕生追求解脱,最后悟出的人生观是:“充分使用生命的力,充分享受生命的福。”古人在主张行乐的同时,还主张及时行乐。所谓及时行乐,并非是一些人所误解的趁着年轻寻欢作乐,而是抓住时机,把握当下,去做使自己快乐的事情,不要等到事过境迁、老之将至而悔之莫及。

再说“自爱”。“自爱”一词最早是老子提出来的,意思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与声誉。遗憾的是,人们对自爱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对自己声誉的珍惜,而忽视了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老子曾这样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声誉和身体相比谁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谁更多?有人常常抱怨自己缺乏爱,却不知道去爱自己;常常希望别人爱自己,却懒得自己去爱自己。人是感情动物,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必需相互关爱,但如果不懂得自爱,那他人的关爱也难以奏效。

最后说“知足”。这里所说的知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求进取,更不是盲目乐观、骄傲自大,而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对自己的肯定、对生活的感恩和由此而来的欣然;是对无法改变现状的达观和由此而来的释然,是因为知道人心欲壑难填而保持的平常心。关于知足,我想引用三句古人的名言。第一句是老子的“知足不辱”,在老子看来,人的要求和行为应该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不能超越应该和可能的范围。第二句是“知足常乐”,人欲无穷,人力有限,完全的满足是不会得到的;既然得不到,何不以不足为足,自得其乐呢?如果追求完美,或盲目攀比,为自己设置不可能达到或无须达到的目标,非但享受不到生命的福,还会陷入痛苦的深渊,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事若求全何所乐”。还有第三句话是“知足知不足”,它出自一副流传甚广的对联:“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这副对联是做人的准则: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在物质享受上,在自己的拥有和他人的给予上,以及对无法改变的东西,应知足;而在精神追求上,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上,以及对可以改变、并应该改变的东西,应不知足。

时常有人说,高尚的道德情操,会提高我们的人生境界。确实,圣人之所以为圣,其中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古代,鼓乐是为有一定生活境界的人准备的,然而它在帝王将相听来,也仅仅是听了一个稀奇、饱了一个耳福,但在孔子听来,却可以使他三月不知肉味。这就是不同的道德修养所带来的境界差异。

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决定性,以道德作为人的判定,可以使人更远离动物、有更充分的理由成为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一个有着很高的道德的人,其就像奔腾的江河,会有无数的溪流汇聚在其身旁,他不需要去要求什么,在众人的帮衬下,他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高出很多。

人生是一个逐渐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不断完善和扩容的过程,在人的一生中,只要你设定好远大的目标之后,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甚至挫折。假如一个人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不放弃,而且从容面对,那么他们就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对象,因为境界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出来,如果一个人有高的境界,那么必然有着博大的容度,这点小小的问题算什么?

境界和容度是有联系的。当遇上问题时,心有不平,无论是激动、高兴,还是生气、着急,这一定是因为容度不够,别人一眼就可以看穿你,很明显你的境界只是一般般。高的境界,面对这些,虽说不可理解,但心里依然很平静,但凡长寿的人,无一不是这样,张三丰即使在被别人称作邋遢道人时,也只是一笑了之,甚至还表示别人说得有理,这种胸怀的容度,正是他作为一代大师的最好印证。

境界高的人是思维层次高的人,但不是较劲的人,而是觉悟高的人,这与知识的多少没太大关系。有的人说学历高了,其思想、境界就会高,其实不然,很多人在有了许多知识后只懂得了一件事,那就是拼搏,却不知道放开。往往在有的人拼搏之后,认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于是心里就开始不平衡,这才导致了以后的痛苦和挫折。假如一个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快乐地面对,即使回报很小很小,但细水长流,终有一天可以汇聚成浩瀚大海。

这就是人生的哲学。生活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得很高的,但同时也是每个人都可以站得很高的。我们的目标不一定非得是圣人,因为他们太高太远了,遥远的目标会带来迷茫。有时,只需要从小事做好,把高雅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规范自己的道德言行,宽容周围的事物,那就已经有了超过其他人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8[m].梁实秋,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2]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7[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4[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4]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6[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5]马可·奥勒留.沉思录:卷2[m].何怀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009. 2009.

第三篇: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discover 1

作者:随心

宇宙,东西南北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空间和时间的四维构成这个世界。宇宙起源学说最强势的莫过于宇宙大爆炸理论,空间和时间起于0,终于0,如此反复,暗合道家庄子之“无”字。比如浩瀚的星云,恒星和行星恰如尘埃,世界的本质是虚无本身?湮灭才是永恒?

道若真为个人浅显所了解的宇宙的基本规律,从我们的认知范围它应该分为两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看出老子之自然应包括我们所理解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规律恒古不变,不以人力所变,社会规律却不尽然。古往今来,人类为了追求进化无不在接受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人性的阴暗面却无处不在,有史以来一直存在的杀戮、掠夺,皆因为资源,人类的痛苦和阴暗真的是欲望之无限对资源之有限?人类苦苦争夺到底是为了什么?生存?安全?交往?情感?自我实现?马斯洛需求层次有些乏力,村上、昆德拉、卡夫卡之生存的意义有些迷惘,孔子之“未知生,焉知死?”有些回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直有杰出的精英在探索世界至理,东西方的学术巨人倾其毕生探索,可并没有真正完全回答。爱因斯坦试图建立统一场论失败,牛顿归依神学,尼采陷入疯狂......博尔赫斯之平行宇宙类似科幻,薛定谔之猫貌似无解,黄易之探索意义即为本身类似循环,朱熹之理守仁之心看似难以相容……以有限求无限真的不可接近?真的无限趋近不可到达?宇宙本身只是程序,我们存在只是在运行程序,进化能量完毕程序结束?还是让上帝来解答吧,可上帝创造宇宙,上帝在哪里(宇宙之外or宇宙之内)?嘘......他也许在看着我呢_~

第四篇: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对一个人来说,一生的时间给我们的感觉既是那么长又是那么的短,有许多人带着对尘世的留恋和惋惜离开,又有许多人带着光环和满足离开人世。一个人的一生要怎样度过,这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决定的,外部的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决定和意志,而人自身的感受和思考又会左右我们的行动。如果问到作为一个学生的我,面对这个问题时仍是纠结怀有疑惑的。

曾经看到一本名著时,读到了其中一句话,曾让我一直平静的内心有了些许波澜。这句话写道“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生活,因为即使是一场暴病或意外都可能终止生命。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倒是没有像作者这样伟大的人生理想。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目标倒是有些不符实际,过于表面化;作为一名正在求学中的学生,我们将要面对的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压力和未来的生活境遇对我们的紧逼;一切的一切是要求我们结合现实情况做出符合自身的理想追求。

我们当前在校大学生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在当下物质与利益风气越来越重的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他们既有一般社会人的存在价值和活动价值的一般属性.也有其特殊属性。在大学的整个学习阶段主要体现了大学生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大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其人生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方面。因此.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是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和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两者的完美统一。

大学生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以理想信念为导向,理想就是人生奋斗、追求的总目标。远大的理想就像人生航船的灯塔一样.始终引领着大学生的成才方向。一名大学生对理想的追求越强烈,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就越大;追求的目标越明确,成功的机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远大的理想还需要坚定信念的支撑,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理想信念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还影响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他们的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要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社会创造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的一切活动离不开社会.大学生亦如此。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学生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在于创造。奋斗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自身价值,片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忽略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个重要的内容。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索取而不在于创造,索取的越多、价值就越大。这种观点极其荒谬,因为个人存在于社会之中,个人的需要离不开社会的供给。

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很多。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需要的洪流中去,才能真正体现他的存在价值,才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首先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要追求幸福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的一生应当是不断的快乐的积累才构成幸福。我们主张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反对的是将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我们提倡的是将理想和现实、精神和物质统一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当中。其次选择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 再者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一个人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生被淡忘。因此,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坚守自己的理想目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在短暂的人生卷轴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第五篇:对时间的思考人生哲理

古人有言:时光似箭日月如梭,确实是这样,感觉时间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逝去的。回首往事,人们总会错愕,追悔也好,感慨也罢,留的还是留,去的终究去,作为当事者的自己也必然是时间的一枚棋子,随着时间的洪流而动,直到若干年后抵达终点方休。相信不少人,喜欢用暮然回首四字,有恍悟之隐意,多少有些做作,呈现给别人的暮然回首是如出一辙的,人们只会去听,去结合着倾诉者的话想象自己。与人交心,心自然是释放开的,其实交心交的也是片面的,很少有人会将自己全盘托出。再深入些,我发现这种交心也并非可以释放自己的不安和压抑。换句话说,它甚至会加剧不良情绪的蔓延和扩散。

心理是难琢磨的,因为它是感性的,用理性去诠释感性是极其幼稚的举措。因为感性包括理性在内。即使再权威的心理学书籍也是由人来创作的,人即是感性动物,既然是感性动物,去用一套逻辑理论研究心理还是未免有些牵强的。

再把话题转回来,接着来谈时间。我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得很慢,那我就敢断定,你生出那感觉时的处境是枯燥的,无趣可言。继而,又生“磨”时间的念头,找些安慰自己的话,比如状态不佳,被烦心的事所困扰,诸如此类。自己给自己找理由是最堂而皇之的,那是因为决策者和接受者均为自己。时间就这样被磨耗去了,回忆越来越丰满,现实越来越骨感。这是一个两级效应,咿呀学语时基本没什么回忆可言,耄耋之年时就可以把回忆当做一部书来翻。我们处在中间偏上或偏下的幸运位置,有回忆可品味,亦有现实可探索。这种幸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举个例子,我儿时在家种过一棵核桃树,种的时候如拇指粗细,现在听说已经长到碗口粗细了,我又听说,那棵柿子树近几年结了不少柿子,味道甜的腻人……我就萌生了想回家看看那棵柿子树的冲动,尝尝我亲手种的柿子树结的果实到底是什么味道。以上所提的便是回忆与现实的结合,不知大家理解这其中的关联否。能回忆那棵柿子树,亦能在现实中感受那棵柿子树,甚至还可为那棵柿子树做以后的规划,不正是我们处的这个幸运位置所能办到的吗?

言下之意,时间不会停驻,我们要跟着时间的步伐走,用自己的感觉与时间保持同步;言外之意,狭义的时间会停驻,那代表消亡,代表结束。身处中间的我们就要去呵护接近两个极端的人们——老人和孩子,也让他们更多的感受回忆和现实。于此,悲观所带给自己的阵痛也就该褪去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升企业品牌发展能力下一篇:特色社区便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