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计划

2023-01-03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初中英语教师教学计划

初中英语教师教学案例 初中英语教师招聘教学目标分析及案例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初中英语教师招聘教学目标分析及案例”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案例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Knowledge objectives a. To enable all the students to read, to spell , to understand the vocabulary correctly. b. To help most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2.Ability objectives. a.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kill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b.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using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 . 3.Emotion objectives a. To train the Ss to cooperate well in groups and in pairs. b. To be interested in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案例二 人教版《Don’t eat in class》

1、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这一单元主要话题是“Talk about rules谈论规则”,其中主要涉及内容如下:

A、Functions功能:大部分学生能谈论规则,并制定规则。 B、Structures语法结构:大部分学生了解祈使句和情态动词Can和have to的用法。

C、Target Language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日常交际用语与词汇: Don’t eat in class! Can we wear hats?No,we can’t. We don’t have to wear a school uniform等。 D、Vocabulary 词汇:rule、classroom、hallway、fight、have to等。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句型谈论规则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 惯。 (3)情感目标

A、谈论规则有利于学生守秩序,遵纪守法,使学生感受到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好处。

B、有些规则是必要的,但规则太多却使人感厌烦!学生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会体验到不同的情感。 案例三《How was your weekend?》 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

本单元的整体语言目标,即Language Goal, 是“谈论最近的过去所发生的事情(Talk about recent past events)”。教材的安排也是通过听说读写各种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谈论过去(教材中体现为“上个周末)发生的事情。本课时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过去时的概念几乎一无所知,他们即使在表达现在的概念时,对已经学过的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也常常搞混。因此,本节课需要对常用动词的一般现在时作一定的复习,在此基础上引出一般过去时,通过听、说和写的训练逐步领会其用法。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A.大部分学生初步领会一般过去时的概念及构成; B.全体学生基本掌握play, clean, watch等规则动词和do, go, be等不规则动词的过去时的用法; C.大部分学生学会运用How was your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两个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2)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所设置的听、说、写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逐渐领会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3)情感目标

通过谈论学生所喜爱的周末活动,以及对自己和同伴的周末活动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学习的活动。

归纳总结模板(听说课):确立依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遵循四个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新课标突出关注学生的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优先考虑学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而不是教师要教什么。

[案例一]:一位教师在确定“It’s a nice day, isn’t it?”(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10)课堂教学目标时,把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讲解语法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点,致使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暗示教师重视“教”字,使得学生感到很枯燥,造成“老师讲评书,学生看天花板”的课堂局面。而同样是这一堂课,另一位教师是这样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与陌生人闲聊”这个话题展开 教学,首先提醒学生聊天应注意的事项,该聊些什么,如何将话题展开。然后让学生打开书本,看图说话,用句型描述,小组对话表演。最后对比中西方文化。此堂课教学目标,虽然教师语法讲解很少,但对学生的导学非常成功。这样既体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性很高,整堂课学生都在尽情地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愉悦和快乐,又能通过与“陌生人”的闲聊,达到了解、关心别人,从而增进友谊,培养学生语法的应用能力。

二、综合性原则

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都应指向多种教学目标。教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尽量顾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增长知识,又培养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无论是从学生的现实兴趣,还是发展需要,以及教育的功能上看,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都应体现综合性的原则。 [案例二]:教师在确定“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7)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To learn to use How much questions, to learn to ask about price and talk about clothing, to learn to thank someone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学习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一些特别的情景,促使学生达成口语能力提升的学习目标和与人交际的能力。

三、系统性原则

新课标规定了初中英语课程总目标,但是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时,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必须要把握好各个学段、各个单元以及各个课时的目标,并使之系统化,做到前后照应,密切相连,从而有效推进课堂教学。

[案例三]:一位优秀教师上示范课“What should I do?”(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 2)时,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既核心突出,又尊崇循序渐进的系统性学习法则,做到了前后照应,使知识得到了延伸与深化。整堂课围绕“Talk about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展开教学,并结合已经学过的“What’s the matter?”(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进行复习,从身体方面的问题扩展到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提出建议,并想尽办法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演绎课堂教学活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可操作性原则

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生活阅历、兴趣习惯等,应准确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最大限度地克服模棱两可的陈述现象,使之教学目标具体化、简明化,并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在课堂目标表述内容里,像“Master”、“Understand”、“Improve”、“Revise”等抽象动词,由于它不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以及它的涵义宽泛,各人均可从不同角度理解,给课后的教学评价增加了

难度,因此这些词语应尽量避免使用。

[案例四]:在市上举行的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上“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 9)的Section B时,之所以被评价为不成功,原因在于他把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为了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spoken English, reading skills and writing skills。其中“Improve skills”表现程度定位过高, 涵义过宽,不具备实际操作性,诱使他没有把How to learn to describe movies with adjectives and write a movie review作为重点, 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课堂学习浮在“水面”上,而没有很好掌握scary, funny, interesting, sad and exciting等形容词,以及如何运用它们来描述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电影。

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教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崇尚“有效教之、高效学之”的课堂教学,必须从“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方面去思量,并遵循一定的确定原则,才能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潜能,才能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才能全面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

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要根据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对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语法等方面的不同程度的要求) , 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objectives) 则应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语言知识或某项技能上, 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 知识和能力) , 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为了贯彻 “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的教学原则, 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从而确定德育 (情感情意) 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具体、简洁、全面。

3.依据理论选择如下:

1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此外,每一门课程都应该尽可能结合学科特点,把培养学生的情感融化到日常教育教学中。 3根据以上我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应遵循()的原则,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本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词汇与句型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所设置的听、说、写的)训练,培养学

生听,说,读,写(选择)能力,使学生掌握()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 谈论(),培养学生()

案例:人教版“新目标”8年级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 ,1a-2c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 语言目标

A.复习已学过的简单的日常活动短语,例如,watch TV, go shopping, read books, exercise。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以上短语并灵活运用在表达频率的句子中。

B.要求大部分学生学习并掌握书中所提的活动短语,要求学生对于老师拓展的其他活动短语能看懂,能听懂,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能运用到表达频率的句子中。

C.大部分学生能恰当使用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once a week等频率副词来表达日常活动的频率。

D.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并运用以下句型进行顺畅的对话: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I usually go to the movies. What does he do on weekends?

He sometimes goes to the movies. How often do you shop?

I shop once a month.

How often does Cheng watch TV?

He watches TV twice a week. (2) 能力目标

学习描述课余时间的活动安排,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 德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如何合理分配课余时间,来安排课余活动,做一个拥有好习惯的学习者和生活者。 归纳总结模板(阅读课):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大纲中规定,阅读课教学要求学生尽可能运用阅读技巧获取大量信息,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和观点,扩大词汇量,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我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词汇运用,如()等;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同时注意开发学生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比较和分析等多种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师生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英语语言的美,体验成就感和合作精神。

案例:八年级下册Unit9 Reading: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基于我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阅读技巧,情感价值,文化意识。 1语言知识:Southeast, quarter, population, simply, excellent, dark, natural, environment, temperature,equator, Night

safari, Wake up,all year round„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 Yes,I have been there before. No, I have never been there.

2能力目标:

A学生可以用现在完成时谈论“过去的经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与表达方式。(主要体现在Guessing-game中)

B阅读技巧: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体现在对文章的处理:scan, skim, careful-reading, post-reading.)

3情感目标

A通过评选最佳旅行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然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体现在moral-education中)。

B(文化意识)学生对新加坡的各个方面有所了解(体现在post-reading中)。

C通过讨论过去经历,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城市,甚至是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体现在guessing game中)。

案例: SEFC B1 L37的教学目标可表述如下。 ( 1) 语言知识目标: A大部分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本课中规定的四会、三会词语及日

常交际用语 (略) 。º

B复习和学习体育运动项目( 略),通过谈论体育爱好, 帮助学生

联想起奥运会, 为阅读课教学做铺垫。 ( 2) 能力目标:

A围绕运动及运动项目话题,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refer A to B表达个人喜好。智力发展目标: 在连贯的听、说活动中,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体育, 争做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

四.说教学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说课稿要写出该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别是什么, 并写出确立该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理论依据, 即在列举该课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同时, 说明为什么该重点是本课教学的最主要部分或最重要内容, 为什么该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是学生最难理解和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部分 ( 有时重点和难点相同), 为什么该关键点对本课教学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案例: JEFC B3L21 说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其依据可表述如下: JEFC B3 L21 的重点和难点均是 “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和用法”。现在完成时态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时态之一, 本课是该项语法教学的第一课,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语言输入, 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 “现在完成时的基本结构和用法”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现在完成时的动作发生在过去, 强调现在的状态或对现在造成的影响, 它与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 正确理解现在完成时的概念是掌握其用法的关键, 对本课教学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师 教学风格

新课标更注重英语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立足于教与学个性化的真正形成,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探索新概念英语教学之风格。

一、以自己的风格培养有风格的学生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一直重知识轻能力,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灌输,却忽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教师一手拿教材,一手拿“教参”,讲练不分家,根本不考虑英语学科的独特性。

如今,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所以,当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如何学,如何科学地学,如何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具有永久性指导意义又能不断完善的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初中阶段的英语学有成就,更重要的是将对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深造及走向社会后的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二、新课标下英语教学风格的实践性内涵

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规范字词、语法及英语修辞方法,甚至也可以规范思考英语知识的逻辑性,但我们决不能让每个学生依托老师的框架把学习和思维均达到整齐划一,我们必须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拓展思维和独立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教材视为一部固定的机器,而是要经过教师精心策划使之变得丰富多彩、姿态万千。每一篇英语课文甚至是每一句话都允许按照规律来显示师生自己的理解,体现放权观念,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能让学生做的老师不做。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养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不该也不能拘泥于考试命题和标准化答案来教学,而应重在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中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长能力。根据新教材中安排的实践活动,及时举办如朗诵、唱歌、演讲、讲故事、表演、英语角、办英语墙报、展览等活动,给学生以展现自己的机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学案。在课堂整体过程中学生“画龙”,教师“点睛”,然后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比如:精选课中就出现的重要词、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练习,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对问题思考上,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特点,通过提问、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角度思维,使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思维方法训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精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主体

旧的教学模式一直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常常会产生“高分低能”现象。而如今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寓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为学生在教学中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途径和手段,并与学生形成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教学的成败就在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教学风格的感染力度。当代的教师必须自觉地、不断地追求科学的教育教学风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第三篇:初中英语教师研修计划

所谓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教育、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口、着眼点,以预定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发展规划为基本方向,以满足学校内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以学校自身力量、资源优势为主要依托,在学校、教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在教师发展共同体(教的相互作用(影响)下,进而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与专业引领下,由学校自行设计与策划安排实施的一系列、分阶段、有层次的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教师培训、教师进修、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育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及常规教研、教育科研)有机融合的促进学的过程与活动。核心是学校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阅读课的有效教育为学科主题,聚焦课堂,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重点围绕课例研修城乡联动、区域协作研修一体化开展活动。通过一系例的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力求英语阅读教学既扎实有效,又开拓创新,积极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本研修的基本思路

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进行符合我校的英语教学研究。英语校本教研是为提升英语教师的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发展学生英语意识服务的,其在各校开展的形式多样,集体备课是大家共同关注并不断探讨而又褒贬不一的形式之一。集体备课的优点是:同伴互助,发挥教师的群体优势,集集体之智慧,提高教师钻研、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不足之处是:英语集体备课在部分学校名存实虚,教师为了 省事,往往是按资料抄写的教案。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一大悲哀:部分教师可能对别人所给的教案不甚理解甚至连看都未看就走进教室,这对学生将是何等的不负责任!英语集体备课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发挥它的优势,我在这一校本教研形式上作了深入的探讨。

三、校本研修目标

首先要制定以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一套教材的实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摸索的过程,我们才能吃透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这一学段的知识框架,弄清各阶段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面。所以这一学年教研组活动及集体备课活动的主题就是深挖教材。在教研活动时,各备课组聚在一起,仔细研究教材,制订教学目标,查找资料,探索教学方法,落实重难点,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电子版的教案,课件,练习,试卷等,通过课堂教学、作业及课外辅导,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丰富的语言知识,愉快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持久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时为了让下一届的老师少走弯路,较快地提高教学能力,各备课组都把积累的资料及反思应毫无保留地传到下一个年级,供下一年级的备课组参考学习,经验共享,而下一年级的老师则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改,让教学资料日趋完善,质量不断提高。

其次开展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并制订本校英语课评价标准作为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要求教师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其中包括:师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素养等。教师先集体学习英语教师基本素养等理论之后,参照其中的各条要求,认真分析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制订切实可行的改进目标与措施,并落实到每天的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的实施情况案例的形式记载下来,并及时进行反思,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第三、开展以观评课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本学年我们计划以个人观评课、备课组集体观评课,教研组集体观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

1、完整地观一节课,分析这节课中所蕴涵的理念,总结课例所提供的行动策略。

2、把两节同课题的课例进行分模块分析,比较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及其达成的教学效果,评价他们的优缺点及对自己所产生的借鉴意义。

3、把网络上与自己公开课同名的课例进行对照分析,剖析各自的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练习的设计,进行讨论,获取新的认识与感悟。

第四、以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研组教师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我组有一位区骨干教师和两位高级教师,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业引领作用,带教3位青年教师,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采取相互听课,评课,解答她们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指导她们撰写论文,参加各种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让她们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自己;让她们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快速提高。同时,还可以邀请市区教研员到学校里来,进行指导,听课,研讨。

第五、开展人人小课题活动,每位老师针对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的体验选择确立一个研究小课题,独立或合作研究、攻克。要求选题小,富有现实性、实效性,研究周期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然后整理,撰写,择优在校杂志《教坛幽兰》上发表。

第六、除基础型课程外,加强创造性、探究型课程的开发,各年级可以组织如小翻译家、英语歌曲欣赏与学唱、视听英语乐园、英语电影赏析等课外活动小组,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视野,汲取知识,发展个性,并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采取分组协作、逐层推进、校本科研的工作策略,构建以校为本的英语教研活动模式;

3、为期一年,采取以研修一体为主,集中研修为辅的方式,抓好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以常态教学的研究为重点,切实提高英语新课程的教育质量。

4、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学习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在学校安排下,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五、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培训,作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已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使用现代教学设备能力。

4、空余时间利用电脑进行网络研修。

教师的自身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而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根据学生实际,探究和改进教学方法,解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努力贯彻执行本研修方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篇:初中英语教师工作计划

初中英语教师>工作计划

(一)

以下是初中英语教师的工作计划>范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一、教学工作的计划

1、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研究教学方法,继续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一直不好,两级分化较严重。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但个别优生缺乏进

取心,在听力、写作和阅读的部分题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提高。上学期班平均及格率基本达到学校的要求,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在学习方法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方面还有待大力加强。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依然是本学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3、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传授:

围绕任务型教学,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进行教学。

2)能力培养:

在完成基础知识巩固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延伸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加强自主学习。

3)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认识祖国传统文化,认真学习的态度。

4.教学内容

1)500个左右生词及200多个短语。

2)学习下列话题:

①北京奥运②世界人口③希望工程④社会环境⑤英美语言⑥科学天地

3)语法:①现在完成时②动词不定式③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与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④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⑤宾定从句

4)教材重难点:

a)教学重点:各单元语言目标、话题和语法。

b)教学难点:现在完成时和被动语态,词汇教学。

5.教学方法形式

交际法、迁移法、讲授法、启发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法。

6.教学措施

1.加强单词检测。

2.培养学生听力。

3.注重课堂教学。

4.扩大学生阅读量。

5.多角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6.进一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其学习能力。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1.如何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

A类学生:课堂上要求能回答较难提问,思考问题积极,教学任务能当堂完成,课后要求阅读一定量课外读物,考试时要求失分不大。

B类学生:加强双基教学,多鼓励多表扬,使他们爱好英语,并且用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使他们时时有危机感。 要求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能回答上课提出的稍难问题。

C类学生:教学中多关心、多爱护他们,平时与他们多进行谈话,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另对他们要求严格,但要求不过高。

2.如何利用多种辅助教学手段优化教学

1)呈现形象教具。(实物、自我演示等)

2)使用可视资料。(图片、单词卡片、教学挂图等)

3)精选适用教材。(录音材料、教学教案、课件、配套练习等)

3.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1)培优补差。(分层教学)

2)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英语报刊杂志。(《英语周报》《学英语》等。)

3)收看有关英语学习的电视节目。(CCTV-10希望英语栏目等。)

4)开展多项英语活动。(譬如:设英语角、唱英文歌、看英文影片等。)

此外,本人将积极编写适合各层次学生的练习;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争取本学期内发表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每周利用教研和备课活动一起研究一个课题。同时,积极参与校内外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

三、继续教育的计划:

博览群书,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平时多关注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自订杂志,多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等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同时,面对新课改,积极进取,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理念,以新课改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只要有校外或远程教育>培训的机会,本人一定积极参与,并做到学习、实践、反思、提高,努力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具专业化、系统化。

初中英语教师工作计划

(二)

>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了,在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多年的学英语的热潮了,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才能够将英语教学教好,在不断的发展中,英语教学已经改变了很多,这是一直以来不断的成长得到的后果。英语词汇在几十年里多了非常多,这是最难学的,因为我们的汉语词汇都是有字体组成,很容易就形成词汇,而英语却不一样,这是英语的弊端。但是英语是国际语言,我们必须要学好。

一、本学期教学时间安排:

本学期我校从9月1号开学,2012年1月19日进行期末测试,教育教学时间大约只有21周,在这期间我们要授完预备教材及7a前4单元的内容还要进行多次月考和期中测试。时间相对紧张。所以我对本学期所要进行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如下的安排,希望能够按照这一时间能够顺利的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因为本学期时间短,工程部>工作总结 任务重,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必须抓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进行教育教学,才能够顺利完成应该完成的教育教学任务。特别是今年的测试次数增多,讲解试卷所花费的时间必然会增加,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英语的学习,所进行的教育教学必然会非常的缓慢,要顺利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非常的困难,要考好期末考试就更加不容易,所以必须抓好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二、本学期教育教学重点:

我认为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可以分为两大块来看:

(一)语法知识点。

1.一般疑问句及回答;

2.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

3.名词复数的变化;

4.方位介词;

5.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回答和对划线部分提问

6.实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及变化;

7.情态动词的用法;

8.日期和月份;

9、名词所有格;

10、一般现在时

11、时间表达法;

12、形容词和副词的三个级别;

(二)、交际用语。

1. greet people 2. introduce yourself 、introduce people

3. 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

4. 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

5、identify ownership/ people / things/colors.

6、talk about ownership ; make suggestions

7、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8、ask about prices; talk about clothing; thank someone

9、talk about dates

10、talk about preferences; make plans.

11、talk about abilities.

12、talk about routines; ask about and say times

13、talk about preferences; give reasons

三、本学期教育教学难点:

我认为本学期的教学难点也可以分为两大块来看:

(一)、语法知识点。

1.一般疑问句及回答;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回答和对划线部分提问

2.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方位介词

3.名词复数的变化;名词所有格;

4.实义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及变化;形容词和副词的三个级别;

英语教学本来就是十分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有着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来解决,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好这一切。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多的进步,这才是一直以来我们不断教学的最根本,这是最好的事情,这是我们最好的现实情况,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好!

第五篇:初中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阅读课的有效教育”为学科主题,聚焦课堂,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重点围绕“课例研修”通过一系例的研修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力求英语阅读教学既扎实有效,又开拓创新,积极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修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和教育行动研究,力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努力去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轻负高效的教学;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强化教研组建设,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完善校本研修体系。积极参加“研修一体化”,开展“区域协作研修活动。

三、依托合适平台,引领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结合教研室和学校的其它工作安排,本学期有一些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评比活动。组内应落实专人进行针对性辅导。

1、继续贯彻上级关于师德师风建设有关会议精神,通过政治学习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进一步端正教职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对待苦乐观、荣辱观以及质量关。以工会活动为载体,开展学陶师陶活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坚决杜绝违背教师职业道德,有损教育和教师形象的现象,一经发现,即予教育,批评指正。

2、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纲要,了解掌握当前课程改革的任务,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教师发展目标,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3、以同轨学科为单位,组织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确立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同学科的教师要做到“一结合、两发挥、三定、五统一”。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内容、主讲人;统一进度、重难点、作业练习、单元测试题和教学目标。4认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做到人人上教研课,人人、参与说课评课。集体备课,同时开展“一课例三讨论”活动,切实提高教研质量。

4、交流个体学习感悟,包括理论学习体会自学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知识,认真研读有关新课程教育理论,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

5、专业知识和课程标准学习(包括新课标解读、教材分析、试题分析、学科发展前沿、学科方法、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英语)研修计划

为全面提升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全市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x〕13号)和《吉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中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实际,拟定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吉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中国教师研修网、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为网络平台,以教师在职校为研修基地;以远程培训、网上研修、区域研修、校本研修为手段;以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目标来实施公主岭市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

二、工作目标

自201x年起至2017年止,按着《吉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对我市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完成我市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测试认证任务。本工程将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的网络研修体系和符合能力提升工程要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测评系统,以“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采用诊断测评、分段引导、任务驱动的研修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切实提升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并尝试以实施本项目为契机,带动建立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区域性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参训对象

本次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参训对象为吉林省公主岭市小学英语教师。

四、培训内容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

五、实施步骤

本项目从201x年9月开始至201x年6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

此阶段组织全市小学英语教师网上报名注册,组织项目骨干集中培训,参培人员为市项目管理者、市学科工作坊坊主、项目学校校长及骨干教研组长,学习内容为项目方案与国家政策,熟悉网络家园、管理者和坊主工作任务、职责与平台操作。

第二阶段:为全市小学英语教师网上学习与研修阶段。此阶段分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参训学员熟悉网络家园、感受技术魅力

时间:10月15日—10月21日。

主要任务:本学习阶段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

1、T25。参训教师熟悉项目方案和研修平台操作;装饰自己的个人空间;去教师工作坊和研修社区熟悉学习伙伴,加入研修团队;学习研修课程,参与研修活动;学习通识课程(包括方案解读类、平台操作类、师德修养类、技术素养类等),该阶段为学员提供超20学时的课程,学员根据需要选学其中10学时即可。

第二步骤:参训学员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

时间:10月22日—11月11日

主要任务:本阶段学习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

2、T

3、T

4、T

5、T6。 请参训教师依据课堂教学需要,运用PPT、Flash、学科软件等技术手段制作一个教学课件。或根据本学习阶段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

4、T

5、T

6、T

16、T

17、T18 ,依据学生学习习惯,运用微课制作工具,制作一个微课。该阶段为学员提供的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20学时,学员根据需要选学10学时即可。

第三步骤: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

时间:11月12日—12月2日。

主要任务:本阶段学习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

7、T

8、T

9、T

10、T

11、T

12、T

13、T14。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学习,并运用所学,设计和实施一节课,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有效教学。或根据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T

19、T20、T

21、T

22、T23,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课程学习,运用所学,设计和实施一次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特点的教学活动。该阶段为学员提供的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30学时和学科专业类课程30学时,学员根据需要选学其中30学时即可。

第四步骤: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

时间:12月3日—12月23日。

主要任务:本阶段学习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

15、T6。请参训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借助Word和其他工具设计制作一份单元试卷;同时请参训教师基于单元测试卷考核结果,运用Excel等信息技术工具,分析单元测试卷,提供单元试卷分析报告。或根据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T

24、T6。请参训教师设计学生成长档案,将学生自学和参与合作学习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记录下来,以压缩包的方式提交作业。同时请参训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需求,设计一份学生学情调查问卷,并组织学生填写,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该阶段为学员提供的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20学时和学科专业类课程20学时,学员根据需要选学其中20学时即可。

第五步骤: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

时间:12月24日—12月30日

主要任务:本任务覆盖的课程专题为T

26、T27。请参训教师学会应用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社区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推荐或点评在研修过程中对你最有帮助的研修成果(活跃的教师工作坊、精彩的网络研修活动、优秀的研修之星,精品的作业),并附推荐理由或点评意见。该阶段为学员提供20学时的通识课程(包括网络社区类、教师专业发展类等),学员根据需要,选学其中10学时即可。

第三阶段:学校自主性研修阶段

时间:201x年1月至6月

主要任务:自主性研修阶段,参训学校根据实际,综合应用培训所学,制订研修计划,确定校本研修主题,创建学校网络研修社区;开展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校本研修活动,围绕学校设计的研修任务,提供校本课程(或网上选择相应的课程、工具、资源),组织开展混合研修活动。研修网项目组同时推荐“综合实践,改进教学”主题的任务包,提供课程资源、研修工具、专家指导等研修支持。也可以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评价反馈改进教学、指导学生的策略;基于学科单元,掌握“从备课-上课-评价-反馈改进-上课”完整教学过程的整体教学技能,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六、学习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模式,即“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有效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优化培训课程资源,推动教师学用结合。

(1) 网络研修:即教师依据xx网提供的必修与选修的课程,进行线上学习和研修活动,主要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实施。同时,教师根据自身需求,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明确研修主题,选择研修任务,着重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

(2) 校本研修:由xx研修网、xx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将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

(3) 课堂教学实践成效培训: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平台和专家团队,由公主岭市教师进修学校与辖区内各中小学校通过组建以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来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冬奥会吉祥物主题班会下一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