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乙型病毒肝炎的传播及护理防范措施

2022-10-22

乙型病毒肝炎是由乙肝病毒 (HBV) 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 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 一般人群无症状Hbs Ag携带者占10%~15%, 我国以西南地区感染率最高, 约为3%[1]。人体免疫系统的强弱与肝脏的受损是有密切关系的。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不按照生理代谢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作息, 那么生理的代谢系统就会紊乱, 导致肝脏的排毒遭受障碍, 大量毒素的堆积, 会更加加重肝脏的损害, 此外, 长时间的不健康饮食, 营养得不到平衡的吸收, 也是造成乙肝的重大危害。为此, 本文针对乙肝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并阐述简要的护理指导及预防措施。

1 乙肝的传播途径

1.1 血液传播

是主要的传播方式。比如一些带有乙肝病毒的注射器, 日常生活中的牙刷、剃刀等, 或针刺、输入含肝炎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隐藏的病毒随时会侵入人体, 所以要做好防护措施, 对各种输入血液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切断血液传播。

1.2 体液传播

是次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和各种体液和分泌物的接触有关, 包括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 另外性接触传播也日趋增多, 特别是多个性伴侣和同性恋者。所以, 要注意生活方式, 为了自身安全, 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

1.3 母婴传播

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是由母亲传给婴儿, 通过胎盘、产道分娩、哺乳等方式传播。母亲体内的全身体液都含有乙肝病毒, 会造成直接的传播。其中, 宫内感染是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经朱启容等报道95例孕妇为无症状HBe Ag携带者, 其中28例系双阳性 (HBs Ag、HBe Ag) , 所分娩新生儿16例证实宫内感染, 感染率为15.78%[2]。

1.4 医源性传播

主要是指一些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 包括注射器、针具、胃镜、口腔器材等, 此外也包含补牙、修脚、修面等途径。作为医护人员要严格遵行消毒制度, 做到无菌操作;作为病人, 要为维护自己的安全而更加注意器械清洁度的使用。

1.5 其他途径

过度劳累, 造成免疫力的低下, 病毒更易入侵, 生活中经常出入人多的地方, 不注意防护, 也容易遭受病毒的袭击。

2 乙肝的防范措施

2.1 血液管理

在医院, 医护人员要做到血液的严格检验, 对于有乙肝病毒血液, 要隔离放置, 切不可将其与其他正常血液混合同放, 以免混淆。在生活中, 不要随便接触他人的血液, 如果不小心沾上血液, 要尽快的用流动自来水冲洗, 做到清洁。

2.2 避免传播

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使用专用的牙具、餐具、剃须用品等, 而且最好是单独放置, 以防传染;在公共场合, 注意个人卫生, 不随地吐痰。如果自身有伤口和皮肤破溃的地方, 要避免将伤口的分泌物沾染在公共物品上。如果夫妻之间有一方是乙肝患者, 那么另一方最好尽快的注射疫苗, 直到产生抗体了再结婚生育, 同时要把握好怀孕时机, 来更好的保护下一代。性生活中, 最好使用避孕套来防护。

2.3 注意个人卫生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 使用避孕套预防病毒感染, 不参与任何的方式吸毒, 自己的贴身饰物不与他人共享。根据天气变化, 适当的增减衣物, 来预防各种感染。尽量少吃马路边的不卫生食物, 因为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 排放的烟气和灰尘, 以及各种细菌, 都会造成病毒的侵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的生活规律, 提高自身的抵抗力, 来对抗病毒的侵袭。

2.4 休息与饮食

乙肝患者要多休息, 不干重体力活, 可以稍加活动, 但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比如做做社区的健身运动, 恢复期可以参加散步等轻微活动。要保证充足睡眠, 禁忌熬夜。肝脏是营养代谢的重要器官。乙肝患者对营养代谢出现障碍, 导致人体的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合理的饮食能改善患者营养, 促进肝脏的恢复。但是脂肪过高超过肝脏代谢能力, 则沉积与肝内, 影响肝糖原合成, 使肝功能进一步受损[3]。所以, 饮食宜清淡, 多吃新鲜蔬菜, 如青菜、芹菜、菠菜、西红柿等;多吃水果, 如苹果、香蕉、葡萄、柑橘等。多进食优质蛋白质, 包括鸡蛋、鱼、精瘦肉等;补充锌、锰等微量元素和钙、磷等矿物质的食物, 如海藻、香菇、芝麻等。如有腹胀者, 要减少产气的摄入, 比如牛奶、豆制品等。禁忌辛辣、烟酒, 少吃罐装瓶和瓶装的饮料及食品。

2.5 药物护理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滥用药物, 如吗啡、氯丙嗪等药物, 以免加重肝损害。此外, 不能因为忘了吃上次的药而在下次一同补上, 也不能因为感觉病情好转的时, 而自行停药, 这都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的血清型等指标, 以便随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 适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促进乙肝的康复。嘱患者按时按量吃药, 并介绍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副作用, 观察患者的反应, 可适时向患者解释药物反应的原因, 引导在校生患者对该病有积极正确的认识, 减轻心理压力, 从而减少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4]。

2.6 心理护理

熟话说“怒伤肝”, 如果经常陷入焦虑、愤怒的情绪中, 更将导致肝气郁结, 得不到发泄而加重病情, 所以乙肝患者要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有些乙肝患者有恐惧、否定的心理, 害怕被人嘲笑, 被人孤立, 所以首先要缓解这种悲观心理, 认识到乙肝并不可怕, 只要正确看待, 对病情的康复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有些患者会出现黄疸, 面部有蜘蛛痣, 还有肝掌等一系列乙肝的临床表现, 可能会带来自我形象的紊乱, 所以如果有需要的话, 女性患者可以稍微花点妆, 增加自信。同时要安慰患者,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不必有太多的担心和自卑。

2.7 预防接种

总所周知, 乙肝患者有可能随时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接触乙肝病毒, 所以, 为了更好的预防乙肝, 我们要积极的接种疫苗, 来保护自己。如果母亲HBs Ag阳性者, 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后立即注射高滴度抗-HBV-Ig G以及乙肝疫苗, 由于母体内含有乙肝病毒, 不提倡母乳喂养, 如有必要, 应该进行人工喂养。

摘要:我国是乙肝的高发病区, 传染性强, 主要以散发性发病为主, 本文针对乙肝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并阐述简要的护理指导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乙肝,传播途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 2010.

[2] 张定风.乙型肝炎发病机理及临床[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2.

[3] 王宇鸿, 张海.食品营养与保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74~175.

[4] 李国宏, 耿德勤.护理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176~17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性化居住区环境空间设计方法探讨下一篇:VPN技术在军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