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中西医病因研究论文

2022-04-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卵巢早衰中西医病因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熟地又名伏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加工炮制而成,性甘,归肝、肾经,故中医常用其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肾虚导致的不孕症患者。而肾精不足可使女性卵巢功能提前衰退,继而引起不孕等一系列症状的发生。本文通过综述补肾中药熟地干预治疗卵巢早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寻找新的靶点。

卵巢早衰中西医病因研究论文 篇1:

奚社苗主任治疗卵巢早衰经验辑要

摘要:卵巢早衰是一种育龄期妇女常见内分泌疾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心理健康。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多采取激素等药物治疗,副作用明显,而中医药在治疗卵巢早衰方面的优势已有所体现。奚社苗主任治疗卵巢早衰以肾为基本病位,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为肾虚,以其独有的辨证论治体系,遣方用药,效果显著。

关键词:卵巢早衰;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提前衰竭而引起的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本病以月经紊乱和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兼有面色潮红、烘热汗出、生殖器及第二性征逐渐退化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卵巢早衰在中医古籍中并无记载,根据其在临床特点未至绝经年龄而出现过早绝经,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血枯”“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卵巢早衰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往往是脏腑、气血津液等相互受损,虚实夹杂而以肾虚为主导,形成了卵巢早衰的病機特点。由于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给患者尤其是未生育的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女性生活及工作压力越来越大,POF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向年轻化发展[2]。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卵巢早衰及预防其发生,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奚社苗主任是扬州市名中医,江都中医院妇科专家,有近30年的妇科临床经验,其在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其独到之处。卵巢早衰属中医“经水早断”范畴,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严重威胁妇女生殖健康,西医治疗相当棘手,中药服用补肾调经方调治,临床疗效较好。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论治卵巢早衰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明确病因病机

1.1肾虚为本奚主任认为肾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病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而精又为化血之源,直接为胞宫的行经提供物质基础。《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肾气本虚,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明确指出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冲任二脉的盛衰以及月经的行与止。先天不足、早婚多产、房事不节、物理、化学毒物刺激[3],均可损伤肾中精气[4];肾气损伤,肾精亏虚,阴阳失调,从而造成卵泡发育不成熟,月经稀发,经水难至,从根本上影响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轴的功能,继而闭经、不孕及出现类更年期综合症证候群等一系列肾阳、肾阴亏虚之表现,最终卵巢功能不足或衰退。

1.2肝脾、气血失和为标奚主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肝脾功能减退,先天之本失养,后天气血失和,为卵巢早衰的另一病机特点。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月经为气血所化,气血是胞宫行经的物质基础。《傅青主女科》“吾以为肝脾之气之郁者,盖以肾水之生,原不由于心肝脾,而肾水之化,实有关于心肝脾……肝脾俱郁,即肾水真足,尚有茹而难吐之势。”由此可见卵巢早衰与肝脾亦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卵巢早衰的病程长,发病年龄早,性欲淡漠、阴道干涩等原因,常致夫妻生活不和谐,积郁在肝,思虑过度伤脾,致精血亏虚[5],气虚血弱,不能下注养胞,肾精无所生,肾气无所化,天癸无所养,冲任不足,经血无源,终致经闭不行,月事不下,形成该病。

2中医治疗

奚主任从多系统、多环节的角度调治卵巢早衰,能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进而恢复和改善卵巢功能,避免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

2.1补肾填精,调理冲任临床治疗卵巢早衰以滋肾补肾为主,滋补肾精常选用加减归肾丸,原方主治肾水真阴不足,精衰血少,形容憔悴等症,由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茯苓、当归、杜仲、山药等药组成,有滋肾填精、肾肝脾同治之效。韩延华[6]治疗卵巢早衰自拟经验方延灵丹(菟丝子、巴戟天、桑寄生、续断、杜仲、山茱萸、怀牛膝、白芍、香附、牡砺、熟地黄、甘草、龟板、枸杞子、海螵蛸、女贞子)加减,有良好疗效。临床研究显示[7]:“补肾疗法”与“激素替代疗法”两者有异曲同工之效,服用补肾益精药具有促卵泡发育成熟的作用,提高雌激素水平,进而恢复和改善卵巢功能,增强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西药相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疗效优于雌孕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

2.2健脾疏肝,调和气血本病病程长,多数患者情志不畅,终致气滞血瘀,虚实夹杂,虽滋补肾精为本,但不可忽视调畅气血。《万氏女科》云:“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可见健脾疏肝,调和气血在治疗卵巢早衰中同样重要。奚主任多用阿胶养血,认为经血同源,血足则经充;气以行经,气行则经畅;注重补与通的结合,促使胞宫推陈致新,冲任条达,血海满盈,经血自下。柴松岩教授认为[8]:脉络瘀滞是卵巢早衰持续存在的病理状态,在补肾养血基础上,配以疏肝解郁中药(如柴胡,香附等),攻补兼施,疗效显著。若脾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则可聚湿成痰,故卵巢早衰患者在补肾的同时要注意补脾(如茯苓,陈皮等)。灵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合理配伍中药,从调理“肝、脾、肾”入手,疏肝郁、健脾胃、滋肾精、调和气血,通达冲任,逐渐恢复性腺轴的平衡机制,阻止或延缓卵巢早衰的发生发展。

2.3治未病,防治卵巢早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历来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对于预防POF更应如此。卵巢早衰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多数患者在POF前期都会有一些月经的改变或是其它不适。因此,奚主任临床治疗重视月经的改变,如月经稀发、月经过少或突然闭经,尽快逆转临床出现卵巢早衰的倾向,达到未病先防,病从浅治;对已是卵巢早衰者应尽快治疗。虽然现代医家多已认为后天因素引起的POF并不是不可逆的,但是一旦出现POF,治疗效果还是相对较差。因此,找出发生POF的高危因素,及早的预防和保健,延缓或防止可能发生POF的进程,是预防POF发生的关键,对预防或治疗卵巢早衰具有重要意义。

3病案举例

李某,女,38岁,已婚,2017年2月8日就诊,月經推迟2~3个月反复1年。既往月经:初潮14岁,周期30~35天,5 d净。量中,色红,少量血块,无痛经,经前轻微乳胀,末次月经:2016年11月底(具体不详),3 d净,量偏少,色暗红,伴有血块,无腹痛。既往体健,生育史:1-0-2-1,患者1年前突然出现月经推迟渐至闭经,月经2个月~3月余一潮,查性腺激素: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SH):51.12 mIU/L,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40.86 mIU/L,血清雌二醇(E2):58.34 pmol/L,B超:子宫4.2 cm×3.6 cm×2.8 cm,内膜4 mm,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刻下:偶有烦躁易怒,阴道分泌物少,性欲低下,失眠,纳可,二便调,舌质淡黯,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卵巢早衰;中医诊断:闭经(肝郁肾虚证)治疗原则:补肾填精,健脾疏肝,佐以安神。药:熟地黄10 g,山萸肉10 g,山药10 g,茯苓10 g,陈皮10 g,龟板10 g先煎,菟丝子10 g,黄精15 g,阿胶10 g烊化,党参15 g,炒白术10 g,白芍10 g,酸枣仁10 g,柴胡10 g,制香附10 g,炒谷芽20 g,炒麦芽20 g,炙甘草5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 1次。2017年2月 15日二诊。药后情绪好转,寐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上方加巴戟天10 g,桃仁10 g,鸡内金10 g 7剂。2017年2月25日三诊,药后月经于2月22日来潮,3 d净,量少,色黯,一般情况可,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于上方加红花10 g,益母草15 g,茺蔚子10 g。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治疗6个月,月经基本按月来潮,诸症悉平。

4结语

奚主任认为:治疗卵巢早衰益肾养血固然重要,但仅凭患者临证时的中医证候,忽视致病原因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其医治效果往往事倍功半。中医历来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因此,预防卵巢早衰,出现月经不调时就要积极应对,调整心态,注意自我保健,出现卵巢早衰应及时用药物治疗。目前,中医治疗卵巢早衰多以补肾养阴为主,兼顾疏肝、健脾、活血,以促使月经来潮,改善临床症状,恢复卵巢排卵功能。在卵巢早衰先期出现月经不调,经性激素测定发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时就积极治疗,若已是卵巢早衰,加大补肾养阴力量同时不忘调理气血,以此恢复和改善卵巢功能,延缓卵巢早衰的发生与发展,或许是治疗卵巢早衰的一种有效方法。具体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Kalantaridou SN,Davis SR,Nelson LM.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J].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1998,27(4):989-1006.

[2]朱玲,罗颂平.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J],中医药学刊,2003,21(1):143.

[3]夏天,韩冰.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8):707.

[4]王霞,施艳秋.卵巢早衰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J].吉林中医药,2009,29(9):939-940.

[5]王占利,李坤寅,桑霞,等.张玉珍运用膏方调治卵巢早衰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2):2341-2342.

[6]龙莉.韩延华教授治疗卵巢早衰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8):3.

[7]雷丽,钟启腾,李映姗.补肾调周法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1,43(7):73-74.

[8]滕秀香.柴松岩辨治卵巢早衰用药规律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98-100.

作者:邱美林 奚社苗

卵巢早衰中西医病因研究论文 篇2:

补肾中药熟地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

【摘 要】熟地又名伏地,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加工炮制而成,性甘,归肝、肾经,故中医常用其与其他中药配伍治疗肾虚导致的不孕症患者。而肾精不足可使女性卵巢功能提前衰退,继而引起不孕等一系列症状的发生。本文通过综述补肾中药熟地干预治疗卵巢早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寻找新的靶点。

【关键词】熟地;不孕症;卵巢早衰;中医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女性不孕症患者也逐渐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不孕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第三大顽疾,因此,如何治疗不孕症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不孕症常见的因素有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宫颈因素、阴道因素和免疫因素等,卵巢早衰也是女性不孕的一个重要因素[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妇科临床常见的卵巢功能衰竭性疾病,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排卵和分泌激素功能紊乱或停止,继而引起不孕、性欲减退、月经失调、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一系列症状[2]。卵巢早衰还易造成心理困扰、骨质疏松、自身免疫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等,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因此,研究如何保护女性卵巢功能、提前发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并及时治疗变得至关重要。

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属于病因混杂性疾病,约超过半数的患者临床上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中医与西医对卵巢早衰的病因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西医认为卵巢早衰的主要病因包括:①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是卵巢早衰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最常见的是X染色体异常。②医源性因素:放化疗及盆腔手术会使卵巢早衰的发生率增加,盆腔放疗发生卵巢早衰几率相对较高,化疗药物对卵巢的损害与患者年龄、化疗药物种类、剂量、用药长短相关。③自身免疫因素:约30%的卵巢早衰与卵巢自身免疫性损害有关。④环境因素:吸烟或被动吸烟会使女性绝经年龄较非吸烟女性早1年~2年;病毒感染也可导致卵巢早衰发生。⑤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对女性生殖分泌方面造成严重的伤害。

中医古籍中并没有“卵巢早衰”这一确切病证, 统归纳予中医“月经过少”“血枯闭经”“经断前后诸症”“妇人脏躁”“不孕”“年未老经水断”等诸类病证的范畴中。《傅青主女科》“经水出诸肾,经本于肾”。”《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形坏无子也。”肾藏精,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脾统血,肝藏血,可见卵巢储备功能与肾、肝、脾、任脉密切相关,而主责在于肾[3]。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为经血之本,孕育之基。卵巢的功能活动体现了肾所藏生殖之精的功能活动。先天禀赋不足则肾精不充,后天损伤消耗则肾精过耗。肾精不足,天癸亏竭,冲任虚惫,胞宫胞脉失荣,经血无源,卵巢功能衰减,导致卵巢早衰的发生出现闭经。

大量的文献也表明卵巢早衰和肾功能是否完好存在一定联系,比如:罗颂平教授致力于生殖障碍的中医药研究30余年,经过临床结果证明,他认为卵巢早衰的病机特点为肾精早亏,天癸早衰,冲任早虚[4];苏先芝等人从肝、脾、肾论治,认为卵巢早衰的病机是脾肾亏虚、肝郁血瘀[5];冯静、康幼雯也认为卵巢早衰的病机主要是肾气不足、肾精亏损导致冲任失调[6];故中医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是补肾填精[7]。

当今对卵巢早衰尚无根治方法,而中西医在治疗卵巢早衰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

传统西医治疗主要局限于激素替代疗法(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基因疗法 、免疫疗法等,效果欠佳,副作用大。如HRT主要 经HPO轴(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负反馈调节,降低FSH(卵泡刺激素)水平,但患者治疗停药后卵巢功能仍无法重新恢复,且 HRT并不适用于所有 卵巢早衰患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禁忌证,长期服用激素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病、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险,单纯应用受限;基因疗法现在只限于动物实验,其疗效仍需进一步实验证明[8]。

相对而言,传统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副作用较小,禁忌症也比较少,用于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调理等。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调整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卵巢组织形态、促进卵巢组织血液循环和调节免疫力,恢复女性部分卵巢功能,有效减轻激素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2]。补肾中药还可以从多方面调节卵巢功能,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症状,如:①调节HPO轴的功能。②调节性激素水平。③上调生长分化因子-9(GDF-9)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MP-15)促进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优质生长。④抑制卵泡颗粒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对POI小鼠的卵巢颗粒细胞过度凋亡有抑制作用。Fas及其配体FasL是一对调节细胞凋亡的蛋白因子, FasL蛋白能与Fas特异性亲和, 激活Fas蛋白介导的信号通路。因此调节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 能有效抑制卵泡颗粒细胞的过度凋亡, 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起到治疗作用。⑤对卵巢自我修复起到促进作用[9]。综上,由于卵巢早衰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复杂,临床组方遣药时不能很好把握中药间的配伍关系,故挖掘中医辨证治疗卵巢早衰的有效方药及用药规律,对临床合用中药配伍依据有着重要意义。

熟地作为一种补肾中药,由玄参科植物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的根茎炮制而成,又名伏地,属玄参科植物,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是一种上好的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熟地还有内分泌激素样效果, 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卵巢发挥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调整人体HPO轴, 达到双向调节的效果[10],同时,大量的研究表明表明熟地常用于治疗卵巢早衰,如李兰等人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集了多个名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的病例,以主题词为“卵巢早衰”检索CNKI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2月所收录文献,以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Apriori关联规则结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文献103篇,筛选出112个中药复方,涉及165味中药,药物总词频1671次,药物使用频次≥30次的统计,见表1[11]。

由表1可知,中药熟地的使用频次最高。近年来临床用中药治疗卵巢早衰的配伍药中大部分也都含有熟地,如何晓霞治疗肾精不足证卵巢早衰使用的还经煎(方剂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萸肉、当归、黄精、淫羊藿、巴戟天、丹参、炒白芍、菟丝子、川芎)[12];杨敬红等人的滋肾育胎丸(配方:熟地黄、菟丝子、桑寄生、人参、何首乌)[7];以及王文朋的加味桑葚汤(配方:桑葚、当归、百合、熟地黄、白芍、淫羊藿、甘草、肉苁蓉)[13]。综上,中药熟地在中医治疗卵巢早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来有研究发现,卵巢中HGF/c-Met信号通路也具有同样的作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为多肽生长因子,主要源自肝脏的储脂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GF-receptor,也称c-Met)为HGF唯一的受体,多表达于上皮来源细胞。人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上也含有HGF、c-Met,二者通过特异性结合,可调控性腺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增值。不仅如此,HGF还可通过自/旁分泌调节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雄激素的产生等来调节或刺激原始卵泡的发生发育,故HGF在卵巢的表达与女性性腺疾病、妊娠率低发病相关[14]。

综上所述,中药熟地很可能通过调控HGF/c-Met信号通路共同调节HPO轴、刺激分泌性激素以及调节卵母细胞、颗粒细胞的增值,恢复女性卵巢功能。因此对补肾中药熟地、HGF/c-Met信号通路进行双向研究,可以为后续治疗卵巢早衰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参考文献

[1] 陈慧,任玉环.继发性不孕症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J].系统医学,2019(4):178-180.

[2] 舒瑾,李俊玲,郑鑫,惠雪莲,等.二仙汤加减联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46例[J].环球中医药,2020(13):1803-1806.

[3] 孙银玲,金凤丽,陆艳玲,王敏,等.治未病思想在卵巢早衰防治的应用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90-92.

[4] 朱玲,罗颂平.罗颂平从阴阳论治卵巢早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841-843.

[5] 苏先芝,史云,罗明理,刘一斐,等.從肝脾肾论治卵巢早衰临证用药撷粹[J].江苏中医药,2020(52):38-41.

[6] 冯静,康幼雯.卵巢早衰的中医学病机[J].现代中医药,2018(38):102-104 .

[7] 杨敬红,唐丽华,未欢,等.滋肾育胎丸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女性卵巢早衰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3803-3806 .

[8] 张兵,刘金星.卵巢早衰的中西医临床研究及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643-3648.

[9] 张莹,王佩娟.补肾中药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9,(41):69-72 .

[10] 牛丽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291-1292.

[11] 李兰,钟达源,杨开锋,等.基于名医验案探讨卵巢早衰用药规律[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65-168.

[12] 何晓霞.还经煎治疗肾精不足证卵巢早衰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02-104.

[13] 王文朋,刘琼辉,方毅.加味桑葚汤治疗卵巢早衰30例[J].河南中医,2020(40):1074-1076.

[14] 李康梅.HGF/c-Met信号通路调控生殖细胞发生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3413-34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794);广西中医药大学引进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8BS007);广西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0320);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2021年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青年基金项目(2019XK035);广西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0KY07028)

作者:冯敏珍 周艳平 蔺彦 钟柳泳 何国珍 钟静 黄愉淋 白琳 黎明星

卵巢早衰中西医病因研究论文 篇3:

卵巢早衰的中医药治疗

摘 要 卵巢早衰(POF)是以初潮到40岁之间任何年龄发生的继发性闭经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雌性激素(主要是E2)降低的综合征。近10年来其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但是目前其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其诊治仍是近年来需要研究的方向。本文对卵巢早衰近几年的中医药治疗概况做以下综述。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中医辨证论治 专方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针刺治疗

卵巢功能早衰(POF)是指月经初潮至40岁之间的妇女出现的卵巢功能衰退现象,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并伴有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及雌激素低水平所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和问题,且该人群死亡率为一般人群的2倍。现就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有关报道综述于下。

中医辨证论治

温鸿雁将本病分为4型:肾阳亏虚型,药用: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等;肝肾阴虚型,药用:熟地、熟大黄、炒白芍、炙甘草、紫河车、紫草、当归、元参、知母、黄柏、淫羊藿、丹皮等;气虚血瘀型,药用:黄芪、党参、鹿角片、仙茅、鸡内金、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补骨脂、三棱、莪术、肉桂等;肝郁气滞型,药用:柴胡、当归、白芍、枳壳、香附、郁金、茯苓、荔枝核、川牛膝、路路通、薄荷、甘草等。陈秀芳分3型论治: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养血活血,用熟地、淮山药各20g,炒白芍、全当归、山萸肉各15g,紫河车、龟板各10g,淫羊藿、丹参各12g,枸杞子30g,炒大黄68g;气虚血瘀型:用益气活血通经之法,组方:生黄芪、党参各30g,白术、补骨脂、全当归、川牛膝各15g,鹿角片、仙茅、鸡内金、赤芍各10g,桃仁、川芎各12g;痰湿阻滞型:治以益肾健脾,化瘀豁痰,药用:茯苓30g,桂枝、陈皮、半夏、车前子各10g,白术、党参、菟丝子、枸杞子、丹参、牛膝各15g,甘草6g。许昕等用补肾养血调经法治疗有卵泡性卵巢早衰患者,方药组成:鹿角、女贞子、熟地黄、全当归、柏子仁、泽兰、香附、桃仁等。服药后,所有病例临床症状获得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其中1例妊娠成功。徐萍用滋肾培元、填补精髓、调理冲任的巢衰汤(制黄精、大熟地、淮山药各15g,山茱萸、龟板、紫河车粉各10g,女贞子30g,覆盆子15g,菟丝子20g,陈皮6g)治疗卵巢早衰31例,总有效率为77.42%。张雅萍等用滋肾补肝、养血调经的补唷调经(补骨脂30g,淫羊藿、杜仲、白芍、当归各15g,仙茅、枸杞子、熟地各20g,菟丝子、山茱萸各25g,川芎10g,甘草5g)治疗46例患者,治疗后FSH、LH、E2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93.48%。在辨证治疗上众医家多从肝肾入手,兼及气血痰湿,这是促进性腺轴功能正常活动,恢复卵巢功能,防止卵巢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使性激素达到平衡的重点所在,辨证治疗该证应当着重注意之处。

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方面何文扬取穴大椎、陶道、身柱、灵台、至阳、涌泉治疗卵巢早衰,认为取督脉诸穴,意在调其脉气,配以肾经之涌泉旨在上承肾水而达濡二窍之功,并以血清E2、FSH水平及B超检查为指标,总有效率为60%。刘氏取长强、关元、阴交、三阴交、子宫、合谷、太冲为主穴,随症加减,总有效率为80%。

综上所述,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中药有多系统、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它本身不是激素、但具有明显的调动能力,特别是能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进而恢复和改善卵巢功能。但中医对本病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证类分型不一,很难判定其疗效。故临床上应采取中西医结合辨因辨病辨证论治,或同时采用中西医两种手段进行治疗,则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建英,于传鑫.卵巢早衰的近代治疗.淮海医药,2002,20(3):264.

2 温鸿雁,范智斌.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研究近况.中医药研究,2001,17(6):49.

3 陈秀芳.辨证论治治疗卵巢早衰22例.四川中医,2000,18(1):35.

4 许昕,腾秀香,佟庆.补肾养血调经法治疗有卵泡型卵巢早衰.北京中医,2001,(4):21.

5 徐萍.巢衰汤治疗卵巢早衰31例报告.甘肃中医,2003,16(6):31.

6 张雅萍,薄丽娟,邵丽娟.自拟补仙调经汤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研究.中医药学报,2000,37(1):46.

7 张晓金.补肾复方调控更年期大鼠卵巢功能的实验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9):2044~2046.

8 杨兰英.六味地黄丸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3(1):21~23.

9 张朝辉,张亚辉.阳和汤治疗卵巢早衰症治验.北京中医,2001,(2):17.

10 李宗恒,钟雪梅,代加莉.雌激素顺序法与补经汤治疗卵巢早衰的比较观察.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3):17.

11 张立.卵巢早衰36例分析及其治疗.中医药学刊,2003,21(4):619.

12 秦薇,周梅玲,陈祥云.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功能早衰45例.国医论坛,2004,19(1):30.

13 衣忠玲卵巢早衰治疗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9):38.

14 张淑芬.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闭经30例.山西中医,2003,19(3):27.

15 和平,张艳婷.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早期的临床探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2):3~4.

16 徐洁,蔡昱,谢群.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预防.中国当代医学,2005,4(7):83

17 秦佳佳.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卵巢早衰72例临床观察.四川中医,2006,24(8):86~87.

18 何文扬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症15例中国针灸,2000,(7):399.

19 刘炳权针灸治疗继发性闭经86例.JCAM,2003,(2):16.

20 史文静,赵怡璇,李守柔.卵巢早衰.国外医学,2002,13(1):7~9.

21 马良坤,林守清.卵巢早衰与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198~200.

22 杨业洲,韩字研.卵巢早衰的防治原则.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4):201~203.

23 蔡立荣,李大金,孙晓溪,等.补肾活血方对小鼠实验性卵巢早衰防治作用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2):126.

作者:齐会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广告营销策略调整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