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一般性规则

2023-02-27

第一篇:建筑设计的一般性规则

台湾房屋拆迁的一般处理规则

【内容提要】台湾的拆迁抗争,虽然始终不断,但已经有一套较为定型的处理模式。政府对拆迁户会根据行政执行法,尽到警告及拆迁之义务,而后才会进行强制拆迁行为。对于征收的拆迁,台湾会进行较充分的沟通,协调买卖的可能性,以及尽可能给予较高的补偿费,依法重置价格,以减低民众的抗争。万一民众仍然进行抗争,则依处罚违法聚众的集会由刑法及妨害公务的刑法来处置。不过,台湾是尽量适用比例原则及政治协商的方法,来避免造成不幸的后果。

【关键词】台湾 拆迁抗争 先建后拆 征收补偿 比例原则

最近在大陆发生的拆迁“钉子户”的新闻,在台湾受到相当大程度的重视。类似抗拒拆迁的行为,在台湾过去也经常看到。台湾最多产生抗争的案例,是在所谓违章建筑的拆迁之上。台湾在1945年日本战败离开台湾之前,已经将全台湾的土地所有权制度规定得很详尽,土地不是属于公有,就是私有,没有无主地。这也是因为台湾很小,只有3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而已,不存在民法无主物、未登记土地所有权而先占取得所有权的可能性。

人民如果在私人土地上非法占用,所有权人势必不会容忍,可以依据民法的规定诉请法院判决,并强制执行。这种类型的占用缺乏正当性,也不会受到任何人民的支持。所以没有太多抗争的事件。

反而在占用公有土地方面,才是拆迁抗争主要产生之处。1949年之后,台湾涌入许多来自大陆的军公教人民,不少宿舍都是临时性质且简陋。这些小区多半盖在公有土地之上。同时,不少民众也违法兴建房舍,当时政府也基于各种理由容忍。等到台湾逐渐发展,城市都市计划推行后,这些旧房舍的拆迁,都会面临抗争的问题。

在一般的拆迁,如果是对合法土地的征收,台湾有一套颇为完整的法制,依据2000年2月2日公布的“土地征收条例”,已经将士地征收的程序完整的规定出来,包括由征收计划的制订公布、补偿费的发给等,都有很清楚的规定,特别是在征收计划公布前,要经过公听会程序,此时民意机关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此外征收前还要经过广泛的协商手续,例如可否经过买卖方式或是透过租用、设定地上权方式来取得土地,而不必非征收不可。即使必须征收土地,也要给予公平、合乎市价的补偿费,这也是一般人民最注意之处。由于人民对自有土地视为身家性命,所以土地的价格都必须很迅速的反映市价,每年地方政府都会有专业的地价委员会来评定地价。这个所谓公告地价,也是人民据以缴付地价税的依据。所以是比较公平的地价。

而在实际征收时,还会提高若干的成数,例如现行政策可以高到四成的补偿。至于地面的农作物也按照市价补偿。当然如果土地价格公告太低时,也会引起民众的抗争。例如2004年11月4日,台湾桃园便有300位民众抬棺抗议。2006年10月27日台南县也有上百位民众抗议。这些事情发生后,地价委员会大多调整了地价的幅度。

台湾对于土地价格的评定有许多内部的评价规则,以掌管地价机关的“内政部”而言,便有33个法规可以在网上搜寻到,可以看出来对于土地价格评定的重视。这也是预先对日后征收补偿的准备。

另外,台湾的征收法制还有所谓的买回权制度,土地被征收后,如果征地机关没有依照征收计划来使用土地,原所有权人可以在一定的情况下,以原价买回土地。这也可以给拆迁户多一点期待跟保障。

至于违章建筑的拆迁,是行政执行法的规范内容,拆迁户会受到交出房屋土地或自行拆迁的书面警告以及一定的期间完成此一义务。而后,如不遵守,才会宣告将定期进行强制拆除。因此,这是行政程序法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公权力强制的行为。

对于违法住宅的拆除,以及违章住户的拆迁,由于居住者大多数是经济上的弱者,许多是除此处外,别无居处。社会颇多同情这些人民。他们的抗争也更激烈。例如外省眷村的拆迁,许多位于市区的老旧眷村,隔邻的地价已是极高,为了市容及交通必须拆迁,但住户几乎没有乐意离开者。台湾政府对于这种类型的拆迁户,多半采取“先建后拆”,先在较便宜的地方兴建国民住宅,安置拆迁户。而后对不愿离开者,采取强制驱离。基本上不会使用武器,而是用警察人力把人架走,用推土机推掉房舍。政府用处理这些昂贵土地的收益的一小部分,来作为安置拆迁户的经费是足够的,所以拆迁户的抗争,多半是讨价还价的手段,例如希望购买国民住宅的补助条件能更好,包括房间更大、价钱更便宜等。但是尽管如此,台湾还是有出现“钉子户”的情形。最近的一次,是发生在约10年前,台北市最后一块大面积的违章建筑群一一七号公园预定地进行拆迁。当时的市长陈水扁强力进行,结果引起一位老兵住户上吊自杀的抗议,这件事情在往后陈水扁与马英九进行市长选举时,一再被提起。所以台湾的地方政治人物对于拆迁户的安抚极为重视,也希望千万不能闹出人命。

对于民众抗争的情形,在台湾是运用“集会游行法”的制度来处理。警察会对民众经过三次的举牌警告,告知再不解散,便会根据本法来强制执行驱散民众,同时在场的民众,尤其是领导者,也会依据本法的规定送交法办。这是属于刑事犯罪的范围。在这种行为发生时,警方都会进行搜证、照相,所以转变成为一般民众违法集会的案件。如果民众抗争时,有攻击警察的行为,或是在警察进行驱离行动时,进行反抗,且造成警察受伤的情况,就属于刑法妨害公务的行为,也会移送法办。少掉了一大群旁观民众或是在场助势的民众,其它政府机关进行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就容易进行。

关于拆迁户的抗争,也同样会构成妨害公务的行为。台湾过去拆迁违章建筑时,往往有住户用泼粪水、丢石块的方式来抗拒。往往此时会动用防暴警察部队来强行逮捕,而后拆除房屋。

就法律的立场而言,对于无权占有者,当然可以毫不犹豫的行使公权力。这是西方式的思维,虽然西方公法学也有比例原则的适用,但对于非法行为还是得靠合法手段来处理。但是对于弱势的族群,也应当给予帮忙。台湾也有发放所谓慰问金的制度。例如为了使征收工程更加顺利,会在征收补偿费上列上一个救济金的项目,对不是征收所有权人给予补偿。例如对于在公有土地上违法占用者,给予拆迁补助。虽然台湾的行政院曾经发函表示反对(2001年台90交字第041383号函),认为此举会违反公平正义,也会鼓励其它人非法占用公有土地,更会使公家财力负担很重。不过这种情形很普遍,尤其在地方议会可以议决征收预算时,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形。

公权力对于征收的拆迁问题似乎应当实行“法与情理并重”的方式。对于拆迁的必要性,应当进行较长时间的准备与沟通,包括拆迁的必要性应当和拆迁户进行对谈,对于拆迁的条件,应当尽量从优,拆迁户应当先有安排安置处后,才进行拆迁。这应当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城市进行区域调整的大型建设时,会进行所谓的市区重划。这些原来老市区的居民,绝对必须用心安置其居所。所谓市区重划是,市政府将市区土地作整体的开发与分配,使得城市会有新的面貌,这也是现代都市应有的建设。在重划后的新都市住宅区,应当保留一部份作为安置原来居民之用。一般是在经济价值较差的地段,例如离商业区较远的住宅区。其它商业价值较高的土地可以卖出,作为建设费用。台湾的“土地征收法”也在第59条规定,都市计划变更而使征收土地不再为公用,政府若标售时,应当公告1个月,而经标售后,原财产权人及继承人,可以在决标后的10日内,优先取得同价钱的购买权。但无论如何,对于旧市区的原住民,必须加以安置的义务,是避免造成“钉子户”的主要因素。

为了避免行政机关不合情理的强制执行,应当妥善动用人民代表与协商的机制,让双方有转圜的余地。在台湾,每一次较大规模的拆迁抗争,都可以看到民意代表的出现。民意代

表的出现主要是向人民表达他的关心,这有吸引选票的作用;同时,因为民意代表的在场,警察也较会尊重,不至于轻易行使粗暴的行为。同时,各个政党也会出面表示关切,也可以吸引媒体的注意。这说明了靠政治手段的协商,仍是一个最可行的方法。

因此强制拆迁手段应该视为“最后手段”,也唯有当公权力向拆迁户,以及向社会显现、证明出其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照顾拆迁户的利益,已经进行了最大的诚意及耐心来协调拆迁,到最后仍然无法获得拆迁户的理智配合,此时才可以进行最后的“拔钉子”的强制行为。这样子的公权力,才可以显现出一个进步的法治社会所应有的“执法文明”。

最后,我们可以引用美国一位总统威廉·塔虎托所说的一句名言:“宪法保障最重要的基本权利,除了自由权之外,便是财产权。他与人身自由结合在一起。这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任何人类所创设的其它机制。”来强调国家必须用“割自己肉”的感觉,来体会被征收土地、房屋之人民所遭受的痛苦。

【作者介绍】台湾“中央研究院”法学所(筹)。

第二篇:一般现在时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的变化规则

1、一般情况下,动词后直接加s,

如:works,gets,reads等。

2、以s,x,ch,sh或o结尾的动词,在后面加es, 如:goes,teaches,washes等。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把y变为i,再加es, 如:study--studies,try--tries,carry--carries等。

4、动词have遇在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have改为has,

如:He has an interesting book .

5、动词be遇有主语是第一人称单数时,be改为am,遇有主语是第二人称时,be改为are,遇有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be改为is

第三篇:《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设计

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设计

大关县第一中学 黄德建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设计的一般原则》是高一《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原则、(2)实用原则、(3)经济原则、(4)美观原则、(5)道德原则、(6)技术规范原则、(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变和主次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后面各章节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学生今后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及作品”作知识准备。

教材中针对每个原则,都列举了不同的实例进行分析、验证,事实上每个产品的设计都遵循着好几个设计原则,因此本节课使用两种产品的分析和归纳,让学生归纳出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以致用的环节,通过教师提供一个学生的原创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物品。

设计的一般原则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而下一章开始学生将体验完整的设计过程,因此本节内容拟作为常识了解,使用一个课时教学,但在今后学生体验设计的过程中,贯彻设计的一般原则都要作为一个重点来落实。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①通过产品的分析,归纳出设计的一般原则,②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物品;教学难点是: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比较陌生,但前面两章节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它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2.学生的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载体的选用上,使用都知道的产品,提高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并使学生意识到设计的一般原则不是高高在上,而是隐含在每个物品中。

3.高中学生生活经验比初中学生丰富,能够模仿生活中已有一些产品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但大多是出于某种兴趣而进行的一种随意的制作,没有相关的理论作指导,也不会对自己的设计作品优劣之处做出客观准备的评价。学习完本节知识后,学生会在产品设计上有一个指导原则,进行设计作品制作就不会盲目进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 (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交流、归纳、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在活动中体验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和实例的分析,增强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四、教学策略

1.以学生熟悉的物品、学生的原创物品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含出设计的一般原则,再由师生共同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对设计一般原则的理解,通过直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2.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评价,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

五、教学准备

1.收集与内容相关图片及资料 4.课件制作

六、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让学生欣赏一款成功的设计—鸟巢和一款不成功的设计—魁北克大桥。接着提出问题:如何去评价一个产品的设计?设计是否有一定的原则可遵循呢?(引出设计的一般原则) 【合作探究】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典型案例和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一些案例来说明产品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创新原则:

(1)案例1:“易拉罐装饮料和玻璃瓶装饮料”(详见幻灯)引发思考 (2)生活处处皆创新(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创新,激发创新的积极性

呈现创新的定义,规范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通过我们展现的这些创新思考:怎样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

2、实用原则:

(1)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韩非子 掌握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实际需要

(2)产品实用性内涵(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

3、经济原则: (1)围绕课本的例子呈现关于卷纸堆叠的图片讲解在卷纸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很很多的空隙所以增加了卷纸的运输成本,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我们设计作品本身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的经济问题。

(2)怎样提高我们的性能价格比:

1、价值优化原理

功能成本比=功能/成本

1、1提高功能成本比方法:

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新方法、能批量生产、方便运输„

1、2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功能

1、3在增加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4、美观原则:

(1)美观的设计:呈现书架 自行车 手机 台灯;(ppt图片); (3)如何实现外观美

外观美的实现可通过造型、大小比例、材质、色彩、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

5、道德原则:

结合课本案例进行讲解案列给瓜子“美容”。

6、技术规范原则: 通过课本案例进行讲解(移动电话技术规范 实现全世界移动漫游通话 案例飞机客舱中的窗户)

7、可持续发展原则 案列:月饼的包装 回收利用与在制造

8、呈现卡通笔筒图片导入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哪些关系知识点的讲解。

9、播放(利用卷纸芯制作笔筒)运用我们本节知识点进行评价。

七、总结本节内容:

通过知识竞答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作品为例,学生非常熟悉,感兴趣,所以课上起来比较轻松,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在体验中对设计的一般原则产生共鸣,容易将知识内化。

2、当今社会,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用技术课程应当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从而深化学生的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3、本节内容注意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如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进行环保教育等,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第四篇:涵洞设计的一般原则

1. 各类型涵洞特点

公路跨越沟谷、溪沟、河流、人工渠道以及排除路基内侧边沟水流时,常常需要修建涵洞。涵洞是公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与该公路的等级、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相适应,遵循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有利于环保的原则同时也满足了行车、排水、净空等要求。

涵洞的类型决定了它的功能、造价和使用年限,因此涵洞类型的选择基本按照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工养护等原则,同时要考虑到农田排灌的需要,综上所述可见涵洞类型的选择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

道路的等级、性质和任务涵洞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和水力条件 工程费用和造价 当地筑路材料情况 施工期限和施工条件 养护维修条件等 石拱涵的特点:

能充分利用天然石料,不需钢材,只需少量水泥,因而造价低,工程费用少 施工技术简单,专用设备少,适于群众建桥

结构坚固、自重及超载潜力大,使用寿命长,当然石拱涵也存在自身的缺点,那就是拱式结构需要较大的建筑高度,遭受破坏后难于修复,施工时占用劳动力较多,工期较长以及对地基要求较高等。由于以上这些优缺点使得石拱涵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但它是山区公路常采用的涵洞类型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特点:

建筑高度较小,不受填土高度限制

能采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施工简便迅速 为简支结构,对地基条件要求不高 遭受破坏后容易修复

由于需要水泥、钢筋等材料,所以一般造价很高 2. 涵洞择位时应遵循的原则

涵洞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由于单个小桥涵的工程数量不大,因而小桥涵位置一般是在路线走向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来选择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路线遇大洼深沟。路线与河沟斜交太大等情况)才进一步权衡利弊,在不降低路线标准的条件下局部调整路线,使之从较好的桥涵位通过。

小桥涵址应布设在地质条件良好、河床稳定、水文、水力条件较好的河段。不会因小桥涵位设置不当而造成排洪不畅、冲毁路基、积水淹田或使农业灌溉和正常交通受到影响。小桥涵位置和轴线方向确定,要满足设计流量的渲泄,使水流畅通,做到"进口要顺、水流要稳",不发生斜流、旋涡等现象,以免冲毁洞口、堤坝或农田。

位置选择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使桥涵工程量(包括桥涵主体及一切附属工程)最小,以减少工程造价和养护费用。

一般情况下,应在下列位置考虑设置小桥涵或涵洞:

天然河沟与路线相交处。凡路线与明显沟形的干沟、小溪、河流相交时,且当路线上游汇水面积大于0.1km2时,原则上应设置涵洞。

农田灌溉渠与路线相交处。路线经过农业区、跨越水渠、堰塘或水库的排水渠以及通过大片梯田,影响农田灌溉时应考虑设置涵洞。

路基边沟排水渠。在山区公路的山坡线,为排除路基挖方内侧边沟流水,应考虑设置涵洞。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00m~400m;在干旱山区,间距不大于400m~500m。 与其它路线交叉处。当路线与铁路、公路、大车路、人行路、农村机耕道及重要管线交叉,且路线又从其上方通过时,应考虑设置相应的小桥或涵洞。 其它设涵情况:

□在平原区,路线通过较长的低洼地带以及泥沼地带,为保证路基稳定,避免排水不畅及长期积水的情况,在地面具有天然纵坡的地方设置多道涵洞。如无灌溉和其它需要,涵洞间距一般是1km~2km。

□平原区路线穿过天然积水洼地,也应考虑设置数道涵洞,以沟通路基两侧水位,平衡水压。

□路线紧靠村镇通过,要特别注意设涵,以排除村镇内地面汇流水。

□山区岩层破碎及坍方地段,雨季时经常有地下水从路基边坡冒出,为使路基边坡稳定,及时疏干地下水,应配合路基病害整治设置涵洞。 3. 山岭及丘陵区涵位

顺沟设涵。山区河沟坡陡水急、洪水猛、历时短,冲刷及水毁比较严重,因此,涵位布置应尽量符合水流方向,顺沟设置。一般不宜改沟设涵,强求正交。

改沟设涵。只有当河沟比较宽浅,沟底纵坡平缓,水流较小时才考虑改沟设涵。改沟时要注意做好引水及防护工程,注意对下游农田的影响。

路基排水涵。涵位选择应与路基排水系统密切配合。布设涵位时,可结合路线平、纵面设计图,选择以下位置设置路基排水涵洞。

路线纵坡由下坡变成上坡的凹形竖曲线处,为排除内侧边沟水流,一般应考虑设边沟排水涵。

纵断面纵坡由陡坡变为缓坡时,内侧边沟水流由急变缓,容易产生水跃和泥沙沉积,不利排水。若在近距离内无其它涵洞时,在变坡点附近应考虑设边沟排水涵。 陡坡急弯处。当路线的偏角较大(大于90度),平曲线半径较小,路线进入弯道前的纵坡又为大于4%的陡坡时,tiffany co london,边沟水流直接顶冲路基内侧,在暴雨期甚至水流溢出边沟漫过路基,直接影响路基稳定及行车安全。在弯道起(止)点附近,应考虑设边沟排水涵。

在路基挖方边坡上,设有截水沟的地段,截水沟出口处应设置排水涵洞,以免截水沟水流顺边沟流程过长,冲刷路基和路面。

岸坡设涵。当河沟边坡稳定、土壤密实(一般多为石质或不透水亚粘土)、河沟又很深时,可考虑将涵位从沟底移至岸坡上,以缩短涵洞长度。岸坡设涵时应注意做好上下游的引水沟、截水坝及防护加固工程,避免水顺老沟冲毁路堤或农田。为排除地表积水,chenille patches,在原沟底面宜做片石盲沟,然后填筑路堤。

改沟合并。当两条溪沟相距很近(丘陵区在200m以下),汇水区面积又很小(一般在0.03km2~0.05km2以下),河沟纵坡小于3%,且水流速度不大,含沙量较小时,经过经济比较,可考虑改沟合并以减少涵洞数量。改沟合并要注意开挖排水沟或加深、加宽边沟并作好旧河沟的堵塞、截水墙及路基加固工程。若改沟合并后,使河沟产生过大冲刷或淤积,以至影响路基稳定,或改沟工程过大不经济时,都不宜改沟合并设涵。改沟时,引水沟断面一般要经过水力计算决定。由于水沟易于淤塞,一般断面宁可偏大些。引水沟距路基边坡应尽量远些。改沟方式应结合改沟条件灵活处理,如有条件,在河沟上游远离桥涵处挖沟引水则更为合适。

路线跨越丘陵地区的山脊线,在凹形竖曲线处可有开挖排水沟而不设涵洞的方案,但应注意设涵与挖沟方案的比较。

当必须在河湾处设涵时,涵位应设在水流较集中的一侧,以利水流通过。

涵洞位置应尽量避免布置在可能错动的断层、崩坍、滑坡及岩溶发育等不良地质路段。当无法避免时,宜选择设置在岩层破碎较轻、地质稳定或坡积层较薄的路段。相关的主题文章:

第五篇:6-设计的一般原则

《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辽源市田家炳高中 刘 洋

《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设计的一般原则》。下面我来谈一下对本节教材的分析处理和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苏教版必修一的第三章第二节。本节介绍了设计的七个原则,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创造的核心内容,也是激发学生设计创造热情的关键内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需要2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本节内容重点学习四个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旨在让学生“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同时,在实践中感受和欣赏设计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技术和设计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和学生实践,能初步应用这些原则去看待与评价一些现实问题与产品。学习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技术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对原则的感觉和认识情感,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审美情趣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初步应用.

(二)教学难点

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主次、联系、制约、促进关系的理解,并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实践及分析。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产生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但对知识化的设计的原则并不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本能够模仿设计制作一些简单的产品,同时,在前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学习中,已无形中学习了设计的某些原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识记并不困难,但要对设计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对较难。

五、说学法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法。

六、说教法及教学手段

依据新课改的理念,采用我校“两互两探”, 即互设自探,互动合探的教学模式,辅以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和启发法。为增强本节课的直观性,在课上我将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七、说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一款成功的设计—香皂存钱罐和一款不成功的设计—Hockey Puck鼠标。【提出问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设计有没有一定的原则可循呢?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要设计一个好的产品或方案,除了要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外,还应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它们是指导设计过程和进行设

《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第1页(共2页)

《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辽源市田家炳高中 刘 洋

计评价的基本准则。这些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些原则往往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成为指导设计过程和我们进行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由此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掌握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讲授新课

通过课前发学案,课上查学案,检验学生自探成果,让学生展示“案例分析”中的问题思考与讨论,按要求完成题解,尝试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设计原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阅读】(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由“案例分析”-“洗衣机的变迁”展开【讨论】(师生互动进行)

①洗衣机的诞生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洗衣机的变迁中,在那方面进行了创新?教师补充举例:(提供图片显示)电话机的变化;自行车的发展。以此体现创新原则,以及创新的含义;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学生讨论】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某一产品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吗?例:收音机、电视机、表、等。(找学生探究回答)

【过渡引入】:学生观看两瓶洗手液图片,以下两个洗手液瓶哪个更实用?为什么?从而引出设计的实用原则。

②通过图片说明:彩色遥控电视;自制台灯等设计始终以实用为根本原则;设计中实用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物理、生理、心理、社会等。【学生讨论】1985年格雷夫斯设计的水壶,从实用性出发分析其功能。教师强调:一个产品如果失去了基本功能,也就设有了价值。

③设计要追求“价廉物美”但不能粗制滥造;教师举例:卷纸的运输;木桶与塑料桶;【学生讨论】让学生举几个能说明设计的经济原则的案例(学生活动)。【思考】应从哪些方面着手降低成本,体现经济原则?材料(合理使用质优价廉、能优化产品品质的原材料)、技术、管理、工艺(加工方法)、包装、运输、仓储等。

④【过渡引入】:真正好的产品应该是在实现某种功能的同时,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精神上的愉悦,所以产品设计时,还要遵循美观的原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大众时尚;设计的美观原则体现在哪些方面;设计的美观原则受哪些因素影响。(教师使用大量的各种精美设计样图和产品图片给学生欣赏,体验设计的美观原则,并让学生谈谈某个产品美在哪里?)

为了突破难点,剖析设计的一般原则间的关系,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案例一:婚纱、包(美观与实用相矛盾) 案例二:节能灯(实用促进经济)。 设计上除经历科学合理过程外,还应遵循一些原则,除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外还有其他原则吗?(2)这些原则是孤立的吗?(3)这些原则能同时遵守吗?让带着问题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既为下节课做准备,也要让学生能够想有所学,学有所思,思有所想。

(三)课堂小结

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按科学的顺序进行,它保证了设计的方向性和设计的质量。设计的过程一般包括的几个环节不完全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有时是不断循环和反复的过程。

(四)课堂练习

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月饼的各种包装”,写出一个评价小报告。。

(五)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应用技术规范较典型的案例,并对技术规范的内容加以说明。《学记》里说,“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展示和交流,使我的教学获得较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设计的一般原则》说课稿

第2页(共2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考博英语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建筑业营改增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