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2022-10-12

所谓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内外, 以强制力量向师生实施暴力并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行为。校园暴力既有“体罚行为”, 也有“心罚行为”。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外人员与师生之间[1]。本文主要关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

1 成因探析

1.1 学生方面因素

现如今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较强, 在家庭和亲人的圈子中受到较多的关注, 极容易形成较强的自私心理, 并且,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因素, 使得自我情绪调控能力差, 挫折抵抗能力低, 加之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使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错位, 追逐不良风气, 产生不良崇拜。当自己容易得到满足的习惯受到限制或者自身利益受到冲击, 而自己的郁闷甚至恼怒的情绪得不到合适的释放时, 争强斗胜或者一时感情冲动的情绪将有可能以暴力的形式爆发出来, 从而对他人或者公共财物造成损害。

1.2 教师方面因素

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处于话语优势地位, 在心理上要求学生尊敬教师, 服从教师, 不允许学生有出格的举动甚至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行为。由于部分教师素质不高, 师德品质不良, 教育手段粗暴, 方法简单, 习惯或者有意识地利用体罚、心罚等手段, 导致在惩罚犯错误的学生时发生针对学生的暴力行为;有的惩罚由于超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而酿成祸端, 出现学生自杀或者报复教师的更深层次的校园暴力事件。

1.3 学校方面因素

学校对校园暴力的发生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有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经调查后证实, 由于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者管理措施执行力度不到位, 事件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公允, 导致学生之间甚至师生之间因一件小事而爆发大的冲突。

1.4 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在校园中, 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这些学生拉帮结派, 组织团伙, 欺负弱小围殴同学, 甚至收取保护费, 而在这些“问题学生”中, 居然也能发现一些女学生的身影, 更有甚者她们的行为更为粗暴, 对待自己同学侮辱其人格的行为更恶劣。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受了家庭的影响, 由于单亲家庭或者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孩子缺失父母关爱出现叛逆性格;有些是受港台影片的影响, 以帮会的形式寻求所谓“老大”的权威以满足权力欲;有些是被逼无奈加入以寻求自保或者加入对立团伙以寻求报复。

2 对策

2.1 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包括对教师师德的培养提高和对学生品德的教育改进。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 组织教师学习具有先进师德的教师楷模, 树立本校的先进典型, 以身边的优秀教师鼓励带动教师们热爱学生, 关爱学生, 为学生奉献, 切实把“以学生为中心”, “为了学生的一切”等口号落到实处, 从而堵住“为师不尊”和发生在师生之间的暴力事件。

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创新教育手段, 充实教育内容, 使德育教育切实发挥实效, 使学生的品德在这种教育之下能有所改进, 使科学的三观牢固树立, 使是非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扎根, 使学生做到团结友爱, 相互尊重, 互学共进。

2.2 加强法制教育

如果说德育教育是从心灵层面改变学生与他人交往方式, 是软性教育, 那么法制教育就是要从外在的强制力量教育学生增强学生对法律的敬畏, 属于刚性教育。只有标本兼治, 才能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 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教师法,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治安管理条例等, 还要学习教育系统和学校的管理规定, 使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增强培养优秀学生的使命感, 而不是培养教师家长制作风, 树立教师在学生面前的绝对权威。

学校在青年学生中更要注重法制宣传和教育, 通过上法律课堂, 组织法律讲座观看宣传教育影片, 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暴力事件给他人、家庭和自己带来的伤害, 认识到暴力事件对自己人生成长带来的危害性, 从而增强对法律的敬畏, 使同学们主动不参与、不涉及校园暴力事件, 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避免事件酿成悲剧。

2.3 做好心理疏导, 加强生命教育

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 配备专职的心理教师为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每一学期都应在全校中进行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 并为重点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跟踪调查[2]。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辅导员或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和宿舍深入学生中间, 与学生打成一片, 做到零距离沟通, 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过问, 并对重点学生进行谈话, 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学校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 应关注生命教育,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重视生命, 避免参与暴力事件, 通过合理途径与手段解决冲突。

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生活, 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 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以健康的文化思想占领学生思想阵地, 形成一种崇尚和谐、抵制暴力的校园风气, 并以此影响“问题学生”思想, 逐步纠正其不良行为, 达到以环境熏陶改进的目的。

2.5 开展警校共建活动, 进行必要的威慑

学校要和辖区派出所联系, 开展警校共建活动, 定期邀请公安干警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讲座, 剖析身边案例, 指出校园暴力事件的严重危害性;学校要设置警务室, 联系公安干警不定期到校园巡逻, 对易发暴力事件的时段与地点重点监控;针对已经发生的暴力事件, 要公开、公正地严肃处理, 视情节严重程度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加大打击力度, 确保校园的平安。

2.6 家庭与社会的关注

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或治理, 仅靠教师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是不够的, 还需要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与配合。作为家长, 当子女涉及到暴力事件中时, 不能不问是非就完全指责对方或无原则的护短, 要本着教育的目的积极配合学校的处理, 对于受到伤害的一方更要冷静对待, 本着教育孩子, 解决事情的目的出发, 不能为了泄愤而再挑起新的暴力事件, 造成更大的伤害, 从而使事件变得更为复杂, 使受到的伤害范围与程度更广更深。

社会, 特别是新闻媒体对校园发生的暴力事件不能一味的指责, 更不能为了卖点, 制造轰动效应而大肆宣传报道校园暴力, 详尽描绘事件细节, 给校园中的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社会各界理应把如何避免发生校园暴力事件作为自己的一项责任, 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学校的平安建设, 化解学生的冲突危机提意见, 谋思路, 只有全社会的正确对待, 正确引导, 校园暴力事件才能逐步的在校园中消除。

摘要:近年来, 校园暴力成高发事件, 频现报端和网络。校园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极大伤害, 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更给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者敲响警钟, 我们的教育存在缺失。本文分析了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 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校园暴力,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 胡勤国, 高先君.中学校园暴力的成因与对策探讨[J].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7 (6) :36~3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讨砌块墙体开裂原因及控制下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