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效应范文

2022-05-24

第一篇:旁观者效应范文

破解旁观者效应美文

我们点的菜迟迟不上,这种情况在生意比较红火的饭店里会经常遇到。催服务员赶紧上菜,服务员的态度都很好,说:“好的,很快就上菜。”可是,都喊了五六个服务员了,还是等不来所点的菜。有朋友说,通常最有效的办法,是告诉服务员:“如果三分钟内菜还不上就不要了!”据说上菜的速度立马提升了很多。

这种“最后通牒”式的催菜看似有用,实际上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催菜者本人的焦虑而已。其中问题出在服务员与后厨之间的沟通或流程环节上,即便威胁退菜也不太管用。

其实要想有效地催菜,我们要动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首先要了解服務员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一击必中。

服务员的第一个心理是,怕厨师的心理。餐馆里,端盘子的地位远低于掌勺的,厨师大哥吼一嗓子能把服务员小姑娘吓着。所以让她去催菜,等于在难为她,她能不去就不去,减少被吼的机会。服务员的第二个心理是,侥幸与躲藏。面对顾客,先答应下来,敷衍了事,转身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了,绝大多数顾客并不记得刚才叫的是哪一个服务员。

所以,有效的催菜方式是,叫一个服务员过来,看一眼对方的胸牌,然后说:“我记住你的员工号了,现在请你去催一下我的菜。”而且最后要强调:“你自己去,不要转交给别人,催菜的事我就找你了,不找任何人了。你要负责到底。”

这个办法的好处是,直接责任到人。因为在服务员的心里,他已经被记住了,躲不了了。不赶紧照做,就可能有无法推脱的责任,不确定的风险陡然升高。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责任分散效应”,这么做,责任明确到人,就是专门应对这种心理现象的。

现场指定一个责任人,这个办法可以用到很多场合,比如老人在散步时突然中风摔倒,可以现场指着某一个人说:“那位蓝上衣、戴眼镜的姑娘,麻烦你帮我打个急救电话。”被指定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通常都会照做。

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比如“你把我送到医院”之类。因为那意味着更多的时间成本,还有不可预测的责任风险,被指定者通常会想到迅速离场。

再比如,带孩子出门,就算只有夫妻二人,也会认为对方会管,然后自己就不用去管了。结果两个人谁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这时就要在心里清晰一点:我的孩子只有我一个人负责,我不指望任何别的人,连我老公(老婆)也不指望。有了这个认识,就不太可能发生丢孩子、甚至把孩子忘在车里的惨剧了。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管理者也要了解这个心理效应,做到把责任细化到人,明确到人,划分清楚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责任范围,从而避免缺位或相互推诿的局面。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的“责任分散效应”,也叫旁观者效应。这个心理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了解它并破解它,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第二篇:旁观者效应有感 薛棋文

“无声的伤害”——旁观者效应

而关于旁观者的事例不胜枚举,诸如小孩子落水旁边站着众多的大人却没人出手相助,又如公交车上有人被抢劫公交司机却无动于衷,亦如马路上老人摔倒了众过客依旧当过客···

去年长江大学的5名英雄青年勇救落水同学,不幸罹难后竟有丧尽天良的船夫要求不给钱不救人的可耻行为。而旁边如此多的行人也仅仅是驻足观望,秉承了我们国人一向“看客”的形象。

再看看我们最为熟悉的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大家都像犯了错误一样齐刷刷的将头埋在课桌下面,有的甚至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仅有几位平时积极的同学依旧翘首以待,真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佩服!

不仅如此,在一些管理严格的地方诸如机场也时常出现犯罪分子将易燃易爆物品带进机场,带上飞机,然后可想而知,飞机一起飞便是世界罹难日!这如果不是安保人员对此的疏忽或者想着我疏忽了还有别人的检查不是吗?

最近还有众多城市频频出现的血荒,就是“旁观者效应”困局。很多人并非没有爱心,冷酷无情,他们在遇到车祸等需要用血的个体事件面前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但面对常规献血,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被稀释,产生一种“我不去献,也有别人去献血”的集体无意识。

旁观者效应不仅在人类生活中如此常见,在动物群体中亦是如此,为什么羊总是被狼吃,即使是一大群羊,而狼却只有一只,狼依然能如尝以愿,原因就在于狼来了,而羊总是躲在一旁鹜自祈祷“不要吃我就好”然后就等着狼一次次的得手,而当狼面对狮子老虎等竞争对手时总会群起而攻之,这样就使来犯者落荒而逃。这就是羊为什么只能是羊,而狼却能成为狼的原因!

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利他行为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有很多原因解释为什么旁观者在他人在场时不会提供救助,社会心理学家比较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解释:

一、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是更加小心的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比较结果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二、社会影响结果(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而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

更为突出。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况下,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三、多数人忽略: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情况进行判断。人们既缺乏对行为措施的心理准备也缺乏对行为的信息资料。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事情的真实、自己的模糊认识。从他人行为动作中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罪恶感、羞耻感,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他人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第二个解释是对让会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我们总是能有意无意间温柔的伤害或者杀死我们亲爱的同胞,而这仅仅只需要我们符合一如既往的看客形象就好,当鲁迅的文章不能唤醒国民对于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当雷锋的牺牲不再成为我们颂扬的榜样,当我们依旧无动于衷的站在那里,看着别人遭受苦难而形同陌路,那么,我相信我们离2012也不再遥远

醒醒吧,我们不能再用我们的温柔伤害我们的同胞了,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伤不起啊~~~

第三篇:蘑菇效应、立鹤效应

当一个新人——无论是刚刚招收的基层员工,还是直接空降来的公司总裁——刚刚进入到公司时,遇到一种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麻烦。

因为 “异质性”是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因此,与其他亚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介入性”——进入某个特定企业以前,每一个员工都已经成年,都已经完全渡过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性格可塑期,在经历了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对自身的影响和浸染之后,员工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文化因素都已经成型,这时,特定的企业文化对他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异质”文化,它是一种成年人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之后,又开始进入到另一种不同的环境之后才感受到的文化类型。

对于新员工来讲,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要先做一些不起眼的事情,而且得不到重视。当他默默无闻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出色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不出色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蘑菇效应”。

相反,空降兵来到公司,又会面临另一种“立鹤效应”:空降兵一般都有着卓越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被空降到公司担任重任,一定会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公司的老员工对空降兵往往敬而远之,甚至背后拆台。这也会导致空降兵在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和新公司的企业文化达到河蟹。作为空降兵来讲,一般都会抱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念头,希望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这样一来,空降兵的“立鹤效应”就会更突出,也就更难以得到老员工的配合。

我们说,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其实,作为一种“亚文化”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企业文化不是一种建立在法规条例基础上对员工的约束和制裁,而是一种建立在对人的“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对员工生命价值的提升。

因此,对于作为一种作为“异质”文化的企业文化,基本出发点就是在于如何做到“同”:怎样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取决于两方面的工作:第一,选择具有与企业相同或相近价值标准的员工,第二,通过培训使新员工适应企业的价值标准要求。从这个角度讲,规范化是企业文化的先驱。

企业文化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规范人”。只有每一个员工都愿意承认并接受这种“规范”,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但是,这种“规范”不同于企业制定的各种 “法规”。“法规”和“文化”的一个区别就在于对组织中个体生命不同引导上:“法规”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引导人达到最高标准。“法规”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遵守,达不到或者违反了这种要求就要受到惩罚。而“文化”的目的是让人们实现更高的追求,让人们感到自己从属于某种文化而感到荣誉和自豪,并愿意维护这份荣誉和自豪而自觉自愿地做得更好。

惩罚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达到最低标准,奖励的目的在于让人们追求最高标准。这就是

法规和文化的区别。你要避免某种行为,就惩罚这种行为,这就是企业法规;你要提倡某种行为,就奖励这种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而言,“追求最好”还是“避免最坏”,就成了区分企业文化和企业法规的出发点。因此,企业文化体现个体和组织的价值、意义和追求,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员工的生命质量和价值。

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不是要求员工做到什么,而是企业能为员工提供什么;不是要求员工如何提升企业,而是要求企业如何提升员工。

因此,针对新人的“蘑菇效应”和空降兵的“立鹤效应”,公司老总首先要做的不是急着去发挥新人的工作效能,而是先让他们融入组织。在一个成熟稳固的环境中,任何外来的“异质”因素都会遭到排斥。与其频繁地更换空降兵,不如好好琢磨一下如何让空降兵更快地融入公司文化。

第四篇:心理学效应——“贴标签效应”

李文慧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贴标签效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训练期间心理学专家们对他们不过多地进行说教,而特别强调犯人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如何地接受教育,改过自新等。专家们要求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专家们要犯人给亲人的信中写自己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他们在战斗中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后来,心理学家就把这一现象称为“贴标签效应”,心理学上也叫暗示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这一心理现象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你想要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你会选择用浆糊?胶水?双面贴?还是透明胶呢?不管你会选择用哪一种方式,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就是:当你把纸撕下来要换新内容的时候,不管你多小心,不是墙上会留下印痕,就是纸上会撕下疤痕!而当你为孩子的性格、行为、处事的态度贴上小标签的时候,会给孩子的性格、行事的行为和处事的态度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什么贴上标签会发生如此大的效应?一般认为如下因素在起主要作用:

一是标签的以点概面作用。一般来说,原来个体的许多特征都散落于整体之中,某一特征很难为人特别关注,只有当它成为知觉对象时,它才会被人注意,被人认知。

二是标签的类化作用。一般来说,某一特征被标签后,人们就会按照所贴的标签去理解,去反映这一特征所代表的个体。

三是标签的暗示作用。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即使没有标签所具有的某些特征,由于标签的使用,常常会暗示自己必须与标签内容相一致,否则自我认知就会失调,心理就会不一致,从而产生自我印象管理,产生积极的标签效应。

四是标签的指向作用。一个人一旦被贴上某一标签,他往往会认为,我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摆脱这一标签的消极作用,因此就会错误地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放弃自己努力的方向,而转向于标签所定的方向,从而更像标签所具有的特征,成为名副其实的标签人。

这一心理规律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在家庭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如果我们老是对着孩子吼“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真的成为了我们所说的“笨蛋”。 因此,请你重视语言的力量,重视你对孩子每一个行为的评价,请你一定要学会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去评价我们的孩子;不用消极负面的语言去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做任何的界定。对孩子多贴正向的标签,孩子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五篇: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

11新闻1班

王超飞

111505427

摘要: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过程是人、行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方设法激活人、行为和环境的因素。特别要充分发挥替代性强化和认知的中介作用,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去理解。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在新闻传播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工作者利用其可使新闻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以及方引领受众的关注方向

关键词:暗示效应 反暗示效应 新闻传播新闻采访新闻编辑

一、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定义:

暗示效应(effect of hint)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反暗示效应:是说反语或过分夸大产生相反结果的效应。与暗示效应相反,这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

二、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案例:

(一)暗示效应

案例一:《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曹操有次率兵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流。于是曹操大谈:“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因为梅子是酸的,所以一提到梅子,“酸”的心理暗示便发挥了作用,于是,人们的口腔便大量分泌唾液,起到了暂时解渴的效果。你看,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不自觉地运用了暗示效应。 案例二:赵本山,范伟的小品《卖拐》,也是暗示效应的幽默体现。买者说,自己虽然“脸有点儿大”,但自己的腿没问题。卖者则说,“脸大,那是腿部末梢神经坏死,把脸憋大了”。买者说,“自己的左腿没毛病,只是小时候右腿摔过”。卖者说,“那是转移了,你把左腿跺麻后走一圈儿,肯定会有不适应感”。“末梢神经坏死”,以及“转移”等,都是医学的常用语,有极强的暗示效应。结果,买者对自己的“左腿有病”便深信不疑,于是,一场骗局便大功告成,《卖拐》也成了小品的经典之作。

望梅止渴,卖拐,分别出自小说和小品,很可能是作者的虚构,但它们却艺术地反映了生活真实。但是文坛却流传着一则发生在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身上的暗示效应。叶圣陶有严重的失眠症,每天都由夫人给他三片安眠药服下,才能安然入睡,这已成了他的入眠习惯。可是,谁又能想得到,夫人提供的安眠药居然是三片维生素C呢!叶圣陶先生也始终被蒙在鼓里,倘若他知道服下的是维C而不是安眠药,那么,他肯定会辗转反侧而不能入眠(见《名人趣事》)。

(二)反暗示效应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15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也没有多少军队。在众人都大惊失色的情况下,诸葛亮对众人说自有妙计可使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口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来到城前看后,疑惑不已,就下令撤退。别人不解,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法国的克隆堡啤酒在打开美国市场时,当时运用了这样的广告:描述了法国的男女们到码头与运送克隆堡啤酒的轮船依依惜别的情景。片中人们一边哭一边说:“美国人呀,少喝点儿我们的酒啊!”。这个广告在美国一播出后,立即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到底多好的酒让法国人如此留恋?结果人们争相购买。 香烟商有意在广告上写:“抽烟有害,请勿抽烟,其中包括××牌香烟。”而人们便偏要去买这种香烟尝尝。这与逆反心理不同,而与调动人们注意力有关。但有时候广告过头,也造成了反暗示效应,如油嘴滑舌的小贩,把商品说得天花乱坠,反而使人产生怀疑而不去买其商品。

这就是“反暗示效应”。是指暗示者发出信息后,却引起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都 可能引起这样的结果。

反暗示可分为有意的反暗示和无意的反暗示两种。前者是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的效果。例如在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面前故意说他遵守纪律,以期激发这个学生的羞耻心而改正迟到的毛病。有意的反暗示必须注意分寸,不能说得过分了,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得不到反暗示的效果。无意的反暗示是指暗示者故意进行正面暗示,却无意得到相反的结果。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未曾偷”的故事,就是无意反暗示的例子。

三、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一)暗示效应与新闻传播 1.新闻编辑中暗示效应的运用

新闻受众群体有接受暗示的心理特点,接收暗示心理是指受众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接受将某种意图隐蔽其中的新闻报道影响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客观报道”的原则下报道新闻,把作者的态度与观点隐藏在所叙述的事实中,让受众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新闻传播中的暗示主要通过文字、语言、画面、版面编排等进行,比如文字中的含沙射影,语言中的旁敲侧击,画面中突出意在言外的镜头,版面编排中突出与压低等。

(一)暗示效应在编辑中的应用:暗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受众,比如在平面媒体中,编辑通过词语的选择,利用版面样式、栏目设置、头条位置、标题大小等说明自己的意图,使读者领会编辑对专刊的设想以及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扬子晚报有个副刊叫“繁星”,该副刊的名字对此刊的定位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星星不同于太阳的耀眼,让人联想到微小但是仍然闪烁的光芒,而以“繁”来修饰“星”,“繁”又与“凡”同音,意味许多星星,而不是一家之言,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一版不是刊登一两位名家之作,而是选取平凡百姓的来稿,意在让众多平凡的“星星”也闪烁出光芒。再从版式来看,它的板式很普通,显示了与平民的生活有关,此外,每位作者名字前由所在省份的名称,说明是向全国征稿的;再就是报眉上留有Email地址。这几点是对有意向这个版面投稿的作者最好的稿约。

编辑用这种手法说明刊物的定位、表达了他对稿件的要求,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工作以及繁复的约稿、退稿、筛选工作,这种方法已被作者和编辑认同,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比如2007年3月31日的新京报娱乐周刊,整版以许多刘德华的照片为背景,又用五分之四的版面呈现出一张刘德华微笑的脸,而版面的右下角则是杨丽娟对着许多话筒流泪,表情悲伤的照片。在杨丽娟照片的右边,红色飘带般的一段底色上,用白色字印着小标题:“本报记者赴甘肃、香港调查杨丽娟生活的真相见B版3页到B版6页”,以及白色字的大标题:《悲剧,与刘德华无关》

虽然整个版面的文字只有这样一个标题,但其中暗示的信息非常丰富。从整个版面来看,整版上并没有别的新闻留出条目,可见这则新闻是当时娱乐周刊的重头戏,很可能不是一篇文章,而是通过一组稿件进行系列的报道,这点我们可以从小标题的B版3页到B版第六页,即文章占据B3到B6四版这一信息得到证实。其次,编辑选择了杨丽娟哭泣的照片和刘德华微笑的照片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哭泣相关联的悲剧一词镶嵌在大标题中,而小标题中的真相、大标题中的无关,无不暗示这一组稿件的基调:杨丽娟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需要探讨她的内因。报道的着眼点不会关注刘德华的反应和他的经纪公司的表态以及读者的观点上,而会从杨丽娟的生活本身去寻找这一事件的症结。文字为白色,那种惨惨的白印在红色的底色上,这样肃穆但是鲜明的颜色让我们联想到血和太平间的寿衣,联想到杨丽娟父亲的惨死,进而想去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暗示手法在编辑组稿中虽然不可或缺,但是也常常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这种手法的使用需要先决条件,即读者群中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并且有一定的阅报经历。由于大多数读者存在着选择性理解,当被暗示的人群没有接受暗示时,编辑也就无能为力了。暗示的含蓄特性使稿件更加温和,但是也可能达不到明示的效果。因此,使用暗示需要注意在适当的环节中,在一定的范围中使用,并且要注意技巧。 2.新闻采访中暗示效应的运用

暗示效应的运用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它需要调集情感因素和理智因素,综合运用采访主体的语言、神态、表情、衣着和环境等条件。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社会的、公众的、亲密的、私人的四种由远而近的心理距离。希望一个陌生采访对象能乍见之初就对你开启心扉是不近情理的,采访者必须想方设法缩短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也就是说,记者必须寻找达到采访对象心灵的引“桥”和开启采访对象心扉的“金钥匙”,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切合点”。所谓心理切合点,是指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和接近处,借助这些,他们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心理氛围,能够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双向对等交流活动,它包括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寻找情感的默契。找准心理切合点,有助于双方的心理沟通,使心理效应建立在记者(暗示者)与采访对象(被暗示者)之间良好的交际关系上。这也是心理效应产生效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即记者(暗示者)对采访对象(被暗示者)产生某种权威感,进而获得采访对象(被暗示者)的信任。

新闻记者的应变能力往往体现在变化中。比如在现场采访中,有的采访对象会脱离原定方案,信口开河、添油加醋、夸大事实,做出某些不负责任的情况介绍,或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此时,临场不乱的应变能力对记者完成工作尤为重要。沉着冷静地运用暗示技巧,含蓄而巧妙地或打断谈话、转移话题或婉转警告、间接反驳。例如在采访对象“跑题”时记者可以说:“您说得也有道理。刚才我们说到„„”;在采访对象有意信口开河时记者可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听到了另外的说法,您看„„”,这就在暗示“:您离题了。”“您这是一面之辞,说话请负责任。”接收到这种暗示信号,采访对象往往会自觉地回到原来的话题上,或悄悄地修正自己不负责任的说法。

总之,采访是一门艺术,在采访中暗示的技巧因采访对象的各自不同,变化无穷,记者通过自身素质和修养的提高,才能使采访艺术地运用得心应手,才能使提问的技巧相应而生。在采访实践中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提高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和控制能力,将会使采访获得一次次成功。

(二)反暗示效应与新闻传播

一般来说在现场采访中,记者是主动的、自觉的一方,而采访对象是被动的一方,所以记者往往能使采访对象按照他所期望的方向行动,从而达到引导和控制采访对象的目的。但是,采访对象并非完全被动,尤其是在涉及到自尊和道德等原则问题时,会产生抗拒抵触心理。记者应善于利于这种心理,巧妙地运用反暗示技巧,故意说反话,达到“请将不如激将”的目的。

例如一位记者有一次到某厂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问题,在一个车间里进行现场采访时,有一位老工人结结巴巴说不出所以然,笔者灵机一动,向其发出暗示信号:“我感觉转换(机制)后跟转换前比没什么两样,您觉得是不是呢?”这一反暗示语言引起了那位老工人的抗拒心理,他当即用车间里新气象的一些事例,针对笔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驳。采访机里录下了他的声音,伴着现场机床的轰鸣声,音响效果极佳。

反暗示效应是暗示效应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在现场采访中记者向采访对象发出暗示刺激,有意引起采访对象的与原本要表达的性质相异的反应。

四、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的启示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尤其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要学会利用他们,这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新闻。只要合理的应用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

记者必须明确新闻心理学的任务。新闻心理学的任务是多方面的,繁重的,主要为探讨人的新闻心理活动的规律,使之条理化、完整化、理论化,扩大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充实新闻学的理论内容,以及促使新闻工作者清醒地认识自我,自觉地改造自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适应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两个方面。记者作为采访主体,除了把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外,还要注意自身心理素质、采访技巧与职业品质,恰当使用心理暗示,从而达到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京林.《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2. 胡晓军.《广播电视现场采访的暗示技巧》.声屏世界,1994年

3. 钟坚.《浅谈记者的交际与采访对象心理的效应》.广西社会科学,1999年 4. 王小燕李广月.《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控制》.艺术百家.2004年 5. 裘小桦:《浅谈报纸专副刊组稿中的暗示手法》

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心理学期末作业

暗示效应与反暗示效应

班级:11新闻1班

姓名:王超飞 学号:11150542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平台宣讲会范文下一篇:品质保证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