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2023-01-19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当一段工作完成后,或是一个项目结束后,回首工作与项目的过程,从中反思不足之处,可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因此,我们需要写一份工作报告,但如何写出重点突出的总结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大姚一中2017年9月26日 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为了提高学生防范自救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以达到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2017年9月26日上午9:15,我校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学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演练准备

演练前对学生组织教育,让学生熟悉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阐述应急疏散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我班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谣传和恐慌情绪。

二、演练要求

1、学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不要惊慌,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

2、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收拾物品,更不得喧哗打闹、开玩笑;

3、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擅自串线。

三、实际演练

1、为做好本次演练,我校保卫科于演练的前一天就把一切演练准备工作安排就绪。

2、演练当日,当信号员准时发出地震信号后,各线路负责指导学生疏散的教师已迅速到位,无一人迟到。科任教师认真及时指导和监督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到了课桌下,所有学生均做到位。

3、当解除地震信号发出后,各科任教师和各楼道口及拐角处指导疏散的教师指导学生迅速离开了教室,到广场上集队。全校所有学生仅3分钟已全部到广场上集好了队。

4、随后,各班由班主任迅速清查人数并报朱新平老师处登记、签名,无一学生落在后和留在教室里。

5、当人数清查完毕后,由周文武副校长对本次演练情况作总结,并再次对演练意义作强调讲解。

6、整个演练活动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全体学生互相帮助,均能做到安全撤离、有序集合,没有发生踩踏事故。

7、从总体情况看,各楼层各班级学生疏散楼口分配合理,负责指导疏散的教师安排恰当,演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8、有关自救互救演练由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指导演示,为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实效,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周文武副校长总结结束后,各班自行带到篮球场或足球场演练,学生基本懂得了自救互救的一般常识。

9、演练中,全体学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

2 安全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很快,都能有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

今后,我们将继续把这项工作形成制度化、长期化,为真正地震来临把灾害降到最小程度而努力。

四、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是:

1、部分班级程序不到位,无避险过程,首次钟响后直接冲出教室;

2、部分学生不重视,漫不经心、我行我素,与平常无异;

3、楼道使用不均,主楼西端楼梯最为拥挤,其次东楼楼梯也比较挤;

4、初中部无必要提前5分钟做准备,只需按时下课听钟声防震即可;

5、高三一些班级下课铃响不防震就往外跑,说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不清楚要求;

6、一些班级学生在防震中不当一回事,不严肃认真,嬉笑,随便蹲着不抱头,这要求老师认真负责督促;

因为一些班级听不见钟声,所以下次将改为警报声。

6、本次演练较为成功,唯一不足的是东楼顶层三个班级的学生因底层班级和人数多影响导致集队动作略微迟缓,这是下次演练需要改进的。

3 总之,本次演练是一次较成功的演练,其时间短,速度快。通过演练,使学生提高了防震意识,学到安全防护知识,懂得遇事不慌乱、积极应对,学会协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大姚一中

2017年9月26日

第二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南涧县乐秋乡中学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

总 结

一、学校高度重视

学校的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体师生一直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做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学校每个月至少要组织开展1次防震减灾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活动。我校自始至终突出应急演练的实效性和全员参入性,保证该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程,全员参入。并通过防震应急演练,真正提高全校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映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平时的演练真正为灾害的发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超前防范,减少损失。

学校本次组织开展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是学校安排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组织开展这项工作之前。学校首先分别召开了全体班主任、部分教师及各班级学生代表座谈会,结合以前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分别听取了师生对本次演练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应急演练方案及应急疏散预案,并将演练方案及疏散图发放到全校师生中,广泛征求意见,力求使演练方案更具体,更可行,使疏散线路图更科学规范、更切合实际。

二、充分做好本次演练活动的教育宣传工作

学校将应急演练方案及紧急疏散图发放到每个班级每名教师手中,让每个师生熟悉演练程序,明确疏散线路及要领,清楚本次演练的具体要求及规范,保证了演练活动的安全有序、快速高效的开展。

三、我校本次组织开展的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优点:

1、做到全员参与: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人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积极参与,达到了本次宣传教育的活动目标。

2、突出演练的实效性:通过全校师生的亲身体验,大大增强应急现场的真实性,提高了演练效果。

3、严格规范要求:全校师生在熟知演练程序的前提下,按预案要求,严格组织,规范实施,有序开展。

4、确保演练安全: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师生的安全,因此,确保安全是开展本次演练活动的前提。

5、建立应急领导机构:领导机构下设4个领导小组,各个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6、应急演练效果明显:本次应急演练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7、应急演练防范得当:在本次演练活动中,全校师生严格按预先制定的安全防范预案,有序的组织实施,无一意外事故发生。

四、不足之处

尽管我校在开展本次应急演练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全校师生也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应急演练活动毕竟是一个涉及人员多,组织协调性要求高的群体活动。我们在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个别师生对本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及演练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着拖延、敷衍的现象;

2、师生的整体协调性,迅速反应能力还不十分强,在疏散、集结过程中还显得有些乱。

3、在避震、疏散等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 针对我们宣传教育活动中及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要采取得力措施,通过不断的学习演练,逐步提高我们的实际应变能力,今后我校不断地加大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力争把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来,再上一个新台阶。

校园平安、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学校教学楼空间相对狭小,且学生由于自我防护能力相对比较弱,面临危险处于弱势,所以今天的演练,能切实有效地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提高学生的防震自护和面对地震逃生自救的应对能力。 附图片:

南涧县乐秋乡中学 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三篇: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为提高我校师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安全自救自护能力,学校特举行了这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为了今天的演练,学校精心安排,各班也积极准备。在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全校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学生安全撤离用时54秒左右,撤离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验证了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是可行的,是全面的。

校园平安、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学校教学楼空间相对狭小,且学生由于自我防护能力相对比较弱,面临危险处于弱势,所以今天的演练,能切实有效地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提高学生的防震自护和面对地震逃生自救的应对能力。 在灾难来临时最大的危害是心理恐慌,因为恐慌、无自救的常识,而造成较大伤害。只要保持冷静、有序,灾害是可以减小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教学楼、教室等公共场所,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有序,不恐慌、不尖叫、不起哄、不拥挤,就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保护生命。这些都是逃生上的安全知识,掌握了这些逃生知识,我们就能成功地撤离了。

这次演练我们做到了这两点,以后,如果真的遇到什么大的还是小的灾害,就可以按照今天的演练办法逃生。特别是我们的老师们做到了冷静面对,果断处置,迅速组织学生安全避险、有序疏散保护每一名学生。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自防自救的本领,保持冷静和秩序,既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护,也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小学

2015年3月10日

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小学 2015年3月10日

第四篇:桐星学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总结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距今已是第九个年头,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了,次次地震不停地给我们敲响警钟。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师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工作安排,今天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

本次演练我们强调细节,确保安全。要求各班班主任向学生介绍安全避震相关要领和熟悉地震警报。介绍地震的相关知识、应急避震的保护措施和震后自救知识,特别强调了在家中、在学校如何防震避震的知识。楼道疏散安全组人员,在楼梯上紧张有序,沉着冷静,恰到好处,控制好学生疏散速度,提醒学生注意躲避危险地带。

今天(

)分左右演练警报响起,各楼层的安全员和班主任迅速到位,组织600名学生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有序地向操场紧急疏散。到达操场后,教师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报告。整个演习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均能做到安全撤离、有序集合,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本次演练要求教师最后出教室,体现了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高尚品质。整个疏散过程用时(

)。

本次防震疏散演练存在以下问题:

仍有个别学生对本次活动不够重视、不严肃,有一种玩的心理,因此活动中有嬉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练的速度。

本次演练是一次较成功的演练,其时间短,速度快,通过演练,使学生提高了防震意识,受到了安全教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桐星学校

2017.5.12

第五篇:小学“5.12”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为了检验学校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相关责任人的到位情况及开展工作的程序,完善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切实提高全校师生紧急避险应急能力,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救自护的能力,也为了避免地震因疏散不力带来的沉痛教训,我校组织了全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保障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精心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场地、疏散路线、演练时间、参加人员、安全保卫、医疗保障、演练实施步骤等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学校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全校教师会议,分发活动方案,布置紧急避险演练活动的具体工作,特别强调责任意识和疏散安全。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

二、指挥到位,安全有序。

本次演练活动时间从5月12日下午2:40开始,一共进行了两次,全校师生参与了本次演练。演练中,各班学生迅速有序出班,以队列形式两列并排下楼,从三个安全通道向安全区域疏散。各个节点有空课教师维持秩序、应急疏导,队后有上课教师断后。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喊叫,无一人摔倒,无一例踩踏事件。从报

警声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两分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演练过程:

1.当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做出避险动作,任课教师就地指挥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空课老师迅速赶往相应地点接应;全校教师参与本次演练,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到教学楼前集合广场集合。

2.学校检查学生避险动作是否正确,撤离是否有序,任课教师是否在现场指挥。

3.集中训话,总结演练情况,找出不足,并宣布应对策略。 4.各班带回教室,班主任进行班级总结。

三、注重实效,成效明显

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了活动万无一失。演练完毕,学校领导面向全校师生作了讲评。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应急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存在问题

演练中也暴露了些问题。如:

(1)原则上疏散路线按照分配的进行,但在演练实践中发现有的同学在一楼的三个通道分流疏散时,只会按照固定的路线疏

散,缺乏灵活性,导致三个通道,人多的要么拥挤不堪,人少的要么空空如也。

(2)学生跑出危险场所,进入各班做操所站的位置时,出现左边的班级跑向右边,右边的班级跑向左边,于旗台前交叉撞面的情况。

(3)疏散过程中个别学生不能保持安静,有吵闹的现象。 (4)个别班级人数较多,出于安全考虑,学生没有全速撤离。(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慢慢加快撤离的速度)。

(5)疏散的教师没有随到班里队伍的后面一块撤离,而是老师们结伴下楼。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今后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具体到一楼三个通道疏散时,秉着哪边人少走哪边的灵活处理的方法演练。

第二、学生一旦跑出教学楼,秉着“走直线”的方法疏散到安全区,即从哪一个通道疏散出来的班级就就近走直线到离该通道最近的广场上集合。

第三、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安全教育;

第四、由班主任在本班作小结,明确撤离方向,强调纪律,避免引起拥挤阻塞;

第五、指挥人员加强责任感,经常培训,掌握撤离的原则和办法,提高实战能力。

第六、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修订完善紧急疏散方案和路线,加强演练,使安全疏散撤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灾难不分时间,残酷无情。学校安全工作应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增强师生防震避险意识,倡导用知识守护生命,培养师生科学防震、避险习惯。

xxx小学

2016年5月13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翻转课堂高中地理教案下一篇: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