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学校特色专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023-02-09

以专业建设现代化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培养新型农民至关重要。我校是全县唯一的一所职业学校, 服务“三农”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我们的责任。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强对农民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和非农职业技术培训, 增强农民适应市场, 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思想能力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实”对“实”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我校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的发展、办好特色专业, 在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使帮扶的农民, 不仅增加自己的收入, 而且还成为了一方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1 办好特色专业, 紧贴农村实际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实现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关系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性的一项紧迫任务。我校办学二十多年, 重点围绕当地经济发展开设专业, 以种植和畜牧兽医为特色, 为社会培养了近千名毕业生, 积累了一些服务“三农”的经验。

1.1 针对农村实际, 改革教学内容

张北县位于河北北部与内蒙接壤, 历史上是农业大县, 全县有耕地166.5万亩, 可牧草原159万亩, 人口37万人, 农业人口占80%, 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 农民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

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分成种植和养殖两个小组, 到全县12个乡镇的300多农户进行走访调查, 真正知道农民需要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我们怎么办?在调查中发现我们使用的统编教材与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联系不密切, 农民素质偏下, 理解能力差,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组织专业教师自编了《奶牛养殖》、《奶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错季蔬菜的田间管理》。采用了两条腿走路方针, 升学愿望强烈的学生主修国家统编教材, 准备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另一部分学生使用自编的校本教材, 由专业教师带领成立学习技术服务队, 活跃在牛舍、田间地头, 一方面给农民带去了技术;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服务中, 教师得到了来自基层的信息和资料, 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1.2 利用实训基地, 拓展服务

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坝上“一退双还”工程的实施, 我县目前农民分流成两部分, 一部分中老年和妇女在家从事种植、养殖业;另一部分是90%的青壮年到城镇打工。由于在家农民文化素质低, 缺乏必要的种养殖技术, 经济效益不高;出外打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没有一技之长, 工作不稳定收入低。造成农村贫困主要原因, 除自然因素外, 主要是很多人的思想观念落后, 不只是物质的落后, 更重要的是精神贫困。他们自我“造血功能”不强, 缺乏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从而导致致富无门。

为此, 学校不断加大专业实训基地的投入和科技含量, 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经营实体、成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集散地, 集教学、生产与一体, 促进农业科研、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我们在百亩农场里投资20万元, 建起十个大棚, 进行马铃薯、原原种繁育, 直接为八个乡镇的农民提供的高产优良品种, 使单产增长了一倍。种植专业的错季蔬菜种植组, 在50亩的实验里、示范种植了紫菜花、西芹、生菜等品种, 让农民直接参与从种到收的全程。从中他们既学到了技术又看到了可观的效益, 调动农民种植错季蔬菜的积极性。畜牧专业的养鸡场, 为农民提供种鸡饲料和养殖技术、带动周边30个养殖大户。在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推广过程和产品销售同时将先进的技术和信息传给农民, 每年利用农闲季节开展技术讲座、培训、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达1500人次, 并展示和推广农业新产品和实用技术, 创造了为农民服务的新形势。

1.3 开办村级后备干部学历培训班、培养农村基层管理干部

农村基层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农村干部年龄偏高文化程度较低, 在一些地方、找一个合适村支书人选都困难。这样的状况极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 中学的学生毕业后部分在外面打工, 这是一种比任何资源浪费都可怕的人才浪费。从2005年春至今, 我们与县委组织部合作, 共同举办村后备干部学历班, 招收农村初中以上学历青年、注册为普通中专主要学习、基础文化课, 种植、养殖和农村经济行政管理的知识和技能、重点学习农村实用技术, 毕业后由所在乡镇择优作为村级干部使用。

2 做好“阳光工程”为劳动力转移服务

“阳光工程”是党和政府对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我们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 设置专门“阳光工程”办公室。抽调8名高学历、高职称、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任教,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突出一个“实”字, 坚持“实用”“实效”的原则。内容涉及甜菜种植、獭兔养殖、食用菌生产、餐饮服务、计算机应用和引导性培训。阳光工程引导性培训的教材, 虽然编的质量较高, 但对广大农民来讲, 也有不适宜阅读理解的地方, 特别是对法律、法规和合同之类的问题。讲课教师就综合教材重写重编, 成为浅显易懂的具体问题, 如:“我进城我应该知道哪些知识”, 对劳动安全总结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每年我们完成引导性培训1500人、劳动转移技术培训150人。

3 坚持“三为”思想

对发展和巩固好县域农村职教要形成点基本认识:一是农村职教的“基点”在农村。二是农村职教的“活力”在农村。三是农村职教的“希望”还在农村。在广阔的中国农村, 农村职教发展大有作为。因而县域农村职中示范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土壤和生长点理应扎根于农村这片沃土。确立示范专业建设也要坚持主动“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发展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的基本宗旨.努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必要的智力支撑面对现代农村新的发展要求。即适应农村生产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对新型农村人才的需求, 需推进示范专业建设向更高目标发展在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新情况和融入市场运作中农民经济生活的新背景下。农村职教除继续坚持“为三农服务”的示范专业建设方向外。还需放眼为全球化的中国农村发展服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市场化的中国农民致富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在这一新“三为”理念的指导下辐射农村。服务经济。培养人才。努力把示范专业做大、做强、做优。

4 结语

几年实践证明, 只有用真情贴近农民, 服务农民, 坚定不移地走服务“三农”、振兴地方经济的路子。农民看到了希望, 尝到了甜头, 他们才会重视学校, 关注学校, 并把子女送到学校教育与再教育。地方政府看到学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才会从根本上扶持学校, 扩大办学规模。总之,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走出困境, 必须唱响为“三农”服务的主旋律。

摘要:学校紧贴农村实际, 办好特色专业, 为“三农”服务, 通过实训基地示范带动, “阳光工程”加强劳动转移培训,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办好特色专业,服务“三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合理利用重庆大学版英语教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下一篇:反转课堂的平面动画实施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