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当官与发财的关系

2023-04-12

第一篇:谈谈当官与发财的关系

要想发财你就不能当官

用权要做到“四不”:一是当官不想发财。当官不是发财的岗位,要想发财你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当官。当官和发财是犯冲的。当官要只想为民,为民是职业不是境界,为民是平凡不是崇高。

二是为民不遗余力。对老百姓的诉求麻木不仁,这不应该是共产党的态度。对领导干部而言,为民不需要动用个人资源,而是动用社会资源、财政支援,只要想解决,都能解决好。

三是办事不图回报。给老百姓办事,就是给个执照、批文,这和服务员刚才给我倒杯茶水,递个毛巾没什么不同,没有高低之分,服务员管我们要感谢了吗?

四是工作不带私心。领导干部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党章、党纪都有很多规定,如果实在记不住的话,把“四不”记住,也能抵挡一阵子。

第二篇:谈谈对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协调的认识

秘书协调和领导的关系

无论是机关办公室秘书还是首长秘书,都是在一定的领导集团之下做辅助工作,都有一个处理好同领导集团各成员的关系问题。秘书虽不是领导成员之一,由于所处的特殊地位,对领导集团的思想、团结、工作具有特殊的协调作用。秘书处理好同领导集团成员的关系,发挥好协调作用,就能增强领导班子团结,提高工作效能;如果搞不好,会造成领导隔阂,妨碍领导工作的正常运转。秘书在处理同领导集团的关系中,发挥协调作用,应注意遵循下述具体原则。

遵守组织法规。秘书人员所在的党、政、军、团体、企业等单位,都有其相应的组织章程、条例或工作制度,这些法规是领导集团必须遵循的规定。比如党章规定了各级领导集团的政治原则、思想原则、组织原则和各项工作的程序和办法,按照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规定了领导班子的内外关系,党还专门制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秘书人员处理同领导各成员关系的依据和判别领导集团各成员意见是非的标准。如某个领导要秘书去执行已被党委否定了的意见时,秘书应如实说明党委的决定而不能贸然执行;如某领导修改已经主管领导签发的报告或指示的重要论点时,要及时向其说明情况,如仍坚持要改,则应请其直接向主管领导商量决定,不得擅自发出;若几位领导下达的指示相矛盾时,秘书应请示主持全面工作的领导人裁定,并请其向有关领导进行必要的解释。领导层各领导人是分工负责的,秘书人员要尊重职权分工,实行单向请示;有关事项向主管该项工作的领导人请示报告,并照其指示办理,不应多头请示;综合性的、涉及多方面工作的事项,应请示主持全面工作的领导人,并向与之有关的领导人通报情况,如通报情况后有关领导人有不同意见,则请他们当面研究,不再往返传话;如果某负责人对不属于他分管的工作下达指示时,可向其直接建议,请其与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打个招呼,也可求得主持全面工作的领导人同意,并将其意见向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通气;在事情紧迫时,可先办完再报告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处理此类问题,秘书人员熟悉有关组织法规,尊重领导人之间的职责分工,不可简单从事,应考虑周密,把工作做细。

坚持“一视同仁”。秘书人员在工作上、生活上、思想感情上,对同级领导人应“一视同仁”。在工作上对他们同等热情服务,对他们的交办事项应愉快接受,以同等的努力去完成。在生活待遇方面对他们同等照顾、同等对待,在政治待遇(发文)和生活待遇上都尽可能按照规定,不对谁随意放宽,尽可能做到同级同有,做不到时,宁可缓办。如既无规定,又非在同级领导的主管与非主管之间区别不可的政治或生活待遇,或对老、弱、病、残的特殊照顾,应请示主持全面工作的最高领导确定。在思想感情上,对同级领导人同等尊重。同等尊重他们的职权、意见。切忌在感情上分亲疏,更不应在能力上分好恶,不应因与某领导人同自己的分工一致,而特殊亲近、照顾,不应自持有“才”而瞧不起一些领导人。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秘书人员加强思想修养。通报情况。维护团结。秘书负有在领导者之间通报情况的任务。通报情况是秘书协调领导关系的重要手段。秘书给领导集团各成员提供党的方针政策的情况,提供本单位工作发展状况的情况,提供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情况,提供对解决问题各种意见的情况,反映群众的情绪和要求,介绍其他单位的经验教训,这些情况的通报,有利于统一领导成员的思想认识,达到工作上协调一致。秘书还

负有在领导者之间传话的任务。通报情况,代为传话,都要有利于统一认识、增强团结、消除误解.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因此,秘书在领导者之间的传话,要坚持有利于团结的话就传,不利于团结的话要守口如瓶,只通报工作意见,不传闲话;有的领导在你送呈阅件时,可能顺便谈些不同看法,不能传给有关领导,促使领导意见分歧;有时几个领导在一起议论工作,可能涉及某个不在场的领导人工作的是非,秘书听到就是,要知道“说话轻,过话重”,不能犯自由主义,引起班子的不和。对于领导相互间的某些误解,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做出必要的解释,以消除隔阂。对领导之间的分歧,绝不能外传,并应尽力予以缓和调解。在这方面秘书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如当向一位领导汇报另一位领导对某项工作的布置或对某个问题的处理时,可以在客观陈述中不露声色地强调其为工作着想的意图;在呈送文电时,领导中一方的礼节性言词,可稍加渲染传达给对方,使之逐渐融通感情;对双方矛盾的方面,尽量不讲,非讲不可时,也应使言词缓和,一带而过,如两个主管领导对某个文件起草的观点不一致,如此文可写可不写,就不写,如非写不可,则可找出内在联系,从更高的层次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如某个领导要查记录,查笔记,秘书应从维护团结出发,尽量回避,绝不能陷入领导矛盾之中,倒向一方,推波助澜,以致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在领导之间传话,要分清该传不该传,不该传的要向要求传话的领导说明,可以传的也应讲究方法和分寸,使之不致引起或加深误解和矛盾。

总之,秘书在辅助领导集团的工作中,要自觉地主动地发挥协调作用;这种协调作用,以组织法规为依据,以维护团结统一,提高效率为目的,以一视同仁为根本态度.以通报情况为主要方法,从而处理好同领导集团各成员的关系,当好领导集团的参谋助手。

参考二

一、秘书与领导关系的协调

(一)学习目标

领导是秘书公务服务的主要对象,正确有效地协调与领导的关系,使二者工作和谐、心理默契、相互信任,这对秘书发挥其职能作用,有着关键性影响。

(二)秘书与领导关系协调的步骤

1.检查自身

秘书要协调与领导的关系,首先要从检查自身做起。在政治意识上、思想品质上、业务素质上,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寻找差距。特别是在为领导和领导部门服务方面,应不断地对照有关要求,看看是否做到尽职尽责,是否能准确理解、把握领导的思路,在工作中是否贯彻好领导意图,是否圆满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等。只有发现了不足,才能提高进步。

2.提高素质

秘书必须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服从意识、参谋意识、全局意识;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对领导的依从性和独立性的关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观察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组织社交能力。只有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改进工作,更好地为领导服务、当好助手和参谋,使自己的工作日有所进、月有所进,以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认可。

3.主动交流:

秘书人员应尊重领导、体谅领导,参与领导进行各方面的交流,以便加强沟通,

逐步建立起秘书与领导的新型的和谐关系,即工作上领导与被领导、辅助与被辅助的关系,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生活上、道义上的友爱关系。

(三)相应知识

1.协调的内涵

以静态来说,协调是指各要素之间比例适当,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从动态来说,是指发展变化过程中,各相关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步调一致,共同发展;从心态来说,心理协调是指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中,排除各种心理干扰,克服各种心理变态和情绪失控,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清晰理智地去进行工作;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协调是基本管理职能之一,指将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手段与人、财、物、事、时、空、信息等管理要素连结成一个统一整体,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管理活动。总体说来,协调既可以描述某种和谐的关系状态,也可以用来描述缓解或化解某些关系失调或矛盾的措施和手段。

2.秘书与领导相处的基本原则

(1)服从领导、保持一致:秘书与领导相处的首要原则就是尊重和服从领导,既不能代替领导,也不能擅自作主,更不能越位越权。要同领导保持思想一致、工作步调一致。

(2)维护领导、忠诚服务:秘书必须自觉维护领导集体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忠于职守、精心服务、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计名利,通过自身的工作来维护领导所代表的组织的信誉。

(3)拾遗补漏,当好参谋:秘书对领导既要服务、服从,又要帮助、提醒,要敢于和善于为领导出主意、提建议。在领导工作中出现失当和疏漏时,秘书要从对工作负责的角度出发,拾遗补漏、帮助领导、提醒领导。

(4)照顾大局,维护团结:秘书是为领导集体服务,不是只为哪一位领导服务,因此秘书必须协调处理好与领导集体中每位成员的关系,自觉维护领导集体的团结和威信,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四)注意事项和要求

1.在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秘书应注意以下方面:(1)要善于总结领导活动规律,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在辅助领导工作的职能地位上,积极主动及时周全地为领导服务。(2)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事务,做到忠诚可靠,不假借领导的权威谋私,也不向领导献媚讨好。(3)维护领导的威信,不背后议论;若发现领导工作中的失误和疏漏,坦诚地当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做领导的诤友。(4)设身处地体谅领导。受到批评要虚心,受到误解不埋怨,找适当的机会向领导解释。

与领导关系的协调,对秘书人员来说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秘书人员应认识到,搞好与领导关系的协调,对组织运转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秘书人员的职能地位为协调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较多的机会。秘书人员应努力工作,使领导产生信任感。在与领导建立深厚的同志感情和友谊的同时,还要能够运用灵活的协调方法和艺术。

2.安排好领导层的活动

安排领导层活动是秘书经常性的工作,为搞好与领导关系的协调,秘书人员应该做到:一要统筹,忌"撞车",防止时间冲突;二要预报,忌突然袭击,不打无准备之仗;三要得体,忌过滥,注意维护领导尊严;四要适度,忌过累,每次活动时间勿过长。

3.遵纪守法

秘书人员从事的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必须注意自身塑造良好的形象,因此要有牢固的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本行业的规章制度。坚持在法律和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工作,谦洁自律,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如:在公务交往中,不能将经营、管理中的折扣、中介费、礼金据为己有,不违反规定贪取兼任职务的工资、资金;个人不私自经商办企业;自觉遵守收入申报制度等。

第三篇:谈谈你对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看法

姓名:孙社骏 专业:民商法

经济法试题

一、谈谈你对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看法?

1、经济法与民法都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经济法独立于民法,经济法为什么独立于民法,这就是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所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两者的调整对象不一样,民法调整对象强调了平等性,强调了私人性,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强调的公共性。第二,两者的主体不一样,民法的主体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自然人,一个是法人,经济法的主体比民法的主体要广泛的多,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很多社会公共机关,比如说反垄断机关、计划机关、财政机关、税务机关,都是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第三,两者的权力不同,民法的权力是一种实权力,实权的特点是可以自由行使、可以放弃、可以转让,是私人的权力,但经济法主要反映社会的公共权力,这种社会的公共权力要依法规定、有序行使,不能转让,不能放弃,它是一种社会公共权力,我们所说的民法是私人权利,可以自由的处分这种权利。第四,两者的构成要件不一样,民法包括物权法、债权法、亲属法、知识产权法,但是经济法主要包括市场规则法和宏观调控法。经济法的要素就是一个市场规则法和一个宏观调控。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互不相关,因为民法与经济法共同扎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现在的市场经济又不是纯粹的市场调节经济,也不是一种片面的国家干预经济,市场经济是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配置的经济,市场经济要发挥两只手的作用,一只是有形的手,一只是无形的手,有形的手就是经济法,无形的手就是民法,市场经济里面纯粹靠民法不行,纯粹靠经济法也不行,亚当.斯密名著叫《国民财富的软件和性质》,它所提出的是无形的手,它提倡政府是市场的守业人。朱容基总理始终是抓两个东西,税收和金融,提出的口号叫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期对市场发挥作用。宏观调控两只手方面的作用,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在市场经济里面要把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经济法是以民法为依归。第一,民法是生活中的法。第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这就决定了经济法要依存并且要服务于民法。第三,民法是一种进步的法,从家族本位到个人本位,从人治到法治,都是重要的法律武器,我们的经济法也应该为创造和维持民法的自由竞争服务。

3、民法以经济法为条件。这也是由经济法的性质决定的,民法的基础靠什么,民法的基础需要经济法去奠基和维持,有自由竞争,需要有经济法去维持,要反不正当竞争就要反垄断。民法是建立在平等、自由基础上,没有自由、平等就没有民法。民法与经济法需要互相依存。民法信奉独立平等的自由责任,这样体现社会的进步。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民法的自由平等是强调它要弘扬个性,个性的弘扬不能脱离社会,只有经济法才能确定每个人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保护每个人作为人的应有的权利,从而真正的解放人、解放社会。

二、试论“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的前提性与基础性权利,“消费者知情权”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的其他权利往往会成为无源之水,有关消费者权利的法律规定也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对于如何完善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提出建议,无论在法学理论还是法律实践上,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论题。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内涵与法理依据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规定与基本内容

“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的知悉有关商品或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规定的消费者知情权可分为三类,即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以及有关销售状况,如售后服务、价格等。但是在理解“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

(二)关于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

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行为状态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贯彻于购买(使用)前、购买(使用)中和购买(使用)后全部过程。消费者购买、使用应该理解为一个连续发生的行为过程。

2.从具体知情事项上来看,消费者知情权包括关于商品或服务的基本情况、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以及有关销售状况等众多内容。

3.从权利的相关环节来看,消费者知情权贯穿消费者的保障安全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和监督权等权利体系之中,甚至完全涵盖了“消费者获得有关知识权”等项权利。

4.从权利的法律保障手段上来看,涉及民事、行政与刑事多方面的法律保护。

(三)消费者知情权的法理依据

1.知情权理论。按照知情权理论,享有充分占有信息的知情权是进行理性决择及实现平等的基础。知情权的充分行使是平等权的必然要求。 2.民法诚信原则。民法诚信原则要求经营者在消费者交易中,应当真实,充分、全面地向消费者披露与交易有关的事实,它包括与商品服务的结构、功能、原材料、产地售后服务等有关的商品服务信息,也包括该商品服务的市场信息。

3.和谐社会理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需要建立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需要经营者认真实干、诚实守信;需要经营者本着最大善意,全面、如实向消费者披露所经营的商品及服务的真实信息,尊重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以及基于知情权而进行真正符合自己真实意愿的消费选择的权利,为实现商品消费领域的公平正义创造基础和前提。

二、完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建议

完善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完善生产经营者强制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而现有法律对生产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很模糊,结合现有法律对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规定的缺陷,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建立生产经营者强制信息披露义务制度: 1. 法律明文规定生产经营者的强制披露信息的方式

首先,生产经营者对其商品或服务的标示、宣传必须与真实情况相符,不得提供其商品或服务的虚假信息,以达到误导消费者的目的。其次,生产经营者所提供的关于其商品或服务信息应当真实,充分,应当如实提供,包括商品或服务的不利信息,不得隐瞒其商品或服务存在的瑕疵与缺陷。再次,生产经营者公开的信息还应该准确,在表达上清晰明白,不会产生歧义,不得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最后,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其信息应该通过普通消费者能理解的文字、图形等进行表达,其信息载体应该容易为消费者所注意,对于特别的事项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提醒消费者关注。

2. 法律明文规定生产经营者强制信息披露义务的范围

对于现有法律的模糊性规定,法律应该明文规定生产经营者的强制信息披露义务的范围。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强制信息披露义务的事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情况:

(1)有可能涉及消费者的安全,生命健康权的商品或者服务的相关信息。

(2)垄断性行业或处于强势地位的生产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

(3)一次性交易中商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

(4)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国家标准,行业规则和行业惯例规定生产经营者必须披露的相关信息。

3. 法律明文规定生产经营者违反上述强制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也是消费者知情权受到损害时的救济依据。

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需要多方面措施作为辅垫。该权利的完全实现仍有赖于权利主体的不懈努力,立法完善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竞争法试题

一、简述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危害性在合同关系及竞争关系中的表现形式及区别?

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危害性在合同关系和竞争关系中的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在合同关系中,它表现为当事人规避合同义务,使基于合同约定而为交易的对方当事人期望受挫甚至遭到损失。

在竞争关系中,它表现为经营者采用各种虚假、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手段,不正当地获取竞争优势。

当然,不论是哪种情形,都给公开、透明、公平的市场运作蒙上了阴影。

二、简述搭售行为的构成条件?

(1)其行为主体是经营者,并且通常是具有经营优势的经营者,是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

(2)经营者主观上存在故意,客观上侵害了相对交易人的权益,表现为经济优势滥用。搭售行为常见的是发生在该经营者的商品具有一定独特性,并具有一定市场支配力的情况下。

(3)搭售行为是不合理的,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违法性。

(4)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相对交易人的意愿强行搭售商品或服务,交易人被迫接受。

三、试述行政性垄断的特征?

(1)行为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及其部门。一般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都是经营者,而此类行为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包括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2)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行政权力。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法行使管理经济的权力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干预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但这种干预应是统一的、间接的和合法的;而行政垄断则是行政权力的滥用,它对经济的干预是分散的、直接的和违法的。

(3)行政垄断行为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行政垄断是以政府命令、决议、政策或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形式表现,行为的内容针对不特定的经营者和不特定经营行为。

(4)行为具有鲜明的强制性。行政垄断行为以行政权力为支撑、借助行政权力的权威干预经济活动,普通市场主体不能抗拒和逃避行政垄断的强制力量。

犯罪学试题

一、 简述预防犯罪的基本原则,以及犯罪社会预防的特点?

一、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1、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原则。

2、治标预防与治本预防相结合原则。

3、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原则。

4、系统化原则。

5、法治原则。

二、犯罪社会预防的特点

1、

二、试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

第四篇: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复兴的想法。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复兴的想法。

文化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我们也就有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这两个层面的文化。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五千年时间的沉淀,孕育了我国让世人瞩目的传统文化。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数代炎黄子孙的精神食粮。也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伟大的民族。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弥纶天地之大道的易文化;有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文化;有内圣外王的儒文化;有不占屈人之兵的兵文化;有涅槃境界的佛文化;有天雨栗,鬼夜哭的汉字文化;有上工治未病的中医文化;还有入乎神,通乎道的武术文化和人生三宝精神气的养生文化。这些文化的合体,构成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有客观自在的规律,它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时至今日,我国文化已由传统文化发展到了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有着它自身的特点。但这也并不是说,现在文化与传统文化毫无关联,它们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

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习惯,那就是大家都特别注重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其矛头所指首先是儒家,五四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即证明了这一点;极力为中国传统文化做辩护的,其捍卫的中心也是儒学;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其分析的对象也主要是儒家。这种习惯,近来颇受到一些人的怀疑和批评。如有人认为,从先秦开始,中国文化思想就是多元构成的,而不是儒家思想统治下单一的传统;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不是儒家,而是道家,中国传统文化从表层结构看,是以儒家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学说,从深层结构看,则是道家的哲学框架;有人甚至认为,中国国民的真实心态不在思想家的言论著作中,而体现在诸如谚语一类的东西中。我认为,儒家思想、儒家文化虽然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但却实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现代文化,我觉得可以说是对于儒家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和宋明理学所倡导的一些儒家方面的思想,在现在,也被运用到了很多方面。如在教育方面,我们继承了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诲而不倦”等等的儒家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了发展;在外交方面,我国现在所倡导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为人处事和与人交往方面,儒家所倡导的“有朋自远方来”的观点,现在也广为任用,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当然,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体现在其他的很多方面。总而言之,现代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它也有自身的特点。我国的现代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构建与发展为核心,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为基本内容,以实现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为宗旨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说,这继承并提升发展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现代文化,不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而且也保持了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实现了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造就了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一个“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的科学体系和动态系统,其基本精神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有容乃大、和谐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文化是有利于我国发展,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所以,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并不断地探索,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体系。

对于中国的文化复兴,我认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主体精神;另一个是吸收国外先进的文化,走中西文化融合之路。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我们来说,弘扬我们民族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独立的意志和民族的尊严,就很有可能任人宰割。保持我们自己的独立性,是我们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屹立的最基本的保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并不是代表我们要墨守陈规。我们同时要具有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气魄和胆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联系的不断加强,已经形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封闭、因循守旧、孤芳自赏、以大国自居绝对是没有出路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不论是文化事业建设,还是其他各方面的建设都蒸蒸日上。我坚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的繁荣与富强,祖国的明天必定会更加的美好。

第五篇:当官与送钱

古往今来,官与民,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帝王、国王、王公卿相,显赫高官、军中统帅、名将,并非都是天生的。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国家和朝廷是属于皇帝的私家天下。国家的大官小吏,包括丞相、统兵元帅、朝廷重臣与地方官吏,都是属于皇帝的私家雇员。封建时代,皇帝主宰着全国所有的官员的任免与生杀大权不管是身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宰相还是品级低微的地方官吏,都由皇帝主宰任免和生杀大权。封建时代的官吏,如其说是为民办事,还不如说是为皇帝办事更加恰当。孙中山推翻了封建王朝后,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国家就是全国人民的天下,而不是皇帝的私家天下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从此,人民成为了国家当家的主人。党和国家领导人成为了人民的领袖和导师。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干部成为了人民的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时代变化了。现在的官员,为人民服务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与遥远的记忆。现在的官员不管是身为最高层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身为高层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是身在一线的基层官员,有几个是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呢?很多官员,身居高位,当官的目的,不是为民办事,而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那些基层官员为了自己的官运亨通,往往去结攀夤缘上级领导村里的村官要想进入乡里镇里当国家公务员,当然唯一的办法就是夤缘乡里镇里的官员。而乡里镇里的官员要想进入县里市里,就必须去县里市里走动。这不禁是我想起来我们在戏剧中看到的一幕:有一天,县太爷正在与几位同僚闲谈,忽听有人击鼓告状,县太爷一怕惊堂木,吼道:堂下是谁在击鼓哦?不一会,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遢遝的老头子,大为生气,说:先交银子,在办案。老头子说:老爷,小人没有银子?县太爷说:八字衙门大打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不知是何事?审案交银钱。没有银子见,快快滚一边!于是,不由分说,将那位老头子赶出了衙门。

现在,要想当官,门路很多。有本事、有能力,可以通过全国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党政机关,成为国家公务员,从而进入仕途。公务员是中国最好的职业。公务员具有优越的待遇。因此,许许多多的人,都想进入党政机关,成为国家公务员。参加公务员考试,凭着真才实学进入党政机关当然是最好的途径。当公务员是当官的前提。当官有巨大的诱惑,谁不想当官?当官待遇好,但是,当官并不容易。参加全国国家公务员招生考试,当然是最好的机会。不过,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太多,而能够被录取的公务员名额很少。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录取成为国家公务员的。首先,报考国有公务员的要求很高。报考国家公务员,首先要具备国家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那就难住了很多不是全国性重点大学毕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其次,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容易素质普通很高至少是全国性重点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绝大多数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都是硕士、博士研究生或者博士、博士后等高学历。还有很多是很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在经营云集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人员中,要想力压群芳,脱颖而出,并不容易。能够通过全国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党政机关录取,进入党政机关成为国家公务员的人,当然都是非常了不起的精英了。一方面,是读书人进入官场当官不容易,一方面即使进入了官场,要想在官场中左右逢源也很不容易。既然当官那么难,那么想当官的人,自由会寻求良策。找关系,联络感情,当然是当官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去而找关系,联络感情?送情送礼就成为了当官找关系、联络感情的主要途径。而送情送礼的具体表现当然既是在于两个方面了一个是现金,一个是物资。现在,中国官方的新闻媒体包括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广播网等中国的中央主要主流新闻媒体,总是夸耀中国如何富有。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中国现在有具有十亿美元以上财富的数以千记,拥有千万元财富的有几千万。我相信那些中国官方新闻媒体的记者先生的报道,也相信中国那些官方的官员先生的统计数据。从城市到乡村,中国是富有了。中国富有的地方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房子多了,房子好了,二是铁路多了,高速公路多了。三是车子多了。四是票子多了。五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中国的富人,集中在几类人员:一是党政机关的官员,即是那些有职有权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官员。只要是手中有一定实权的官员,没有不富有的。有权者自然有发财的秘籍。二是官商。那些人,那是属于国家公职人员或者国有企业负责人,后来,摇身一变,成为了那些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总裁,国有企业成为了私有财富。三是精英阶层。而对于广大的普通人,并不富有。当官者,手中有权,生财有道。官员生财的门道很多。官员生财的门道,有上中下三种策略之分。官员生财的上策,当然是既能够得到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实际得利者,又不露出一点声色。甚至不用自己亲自出马,自有心腹代劳。那当然包括几个因素首先,是手中掌握着实权。那实权包括:既包括政治方面的,又包括经济方面的。譬如说,党委书记是一个地方或者单位、部门的最高领导,在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具有绝对权威。譬如说:省委书记是一个省的最高领导人,市委书记是一个市的最高领导人,镇党委书记是一个镇的最高领导人。省委书记是省里的绝对权威。市委书记是市里的绝对权威。镇党委书记是镇里的绝对权威。镇党委书记要想调到市里当官,就要给市委书记送情送礼,这是联系感情的礼券。同样,市委书记要想调到省里当官,就要给省委书记送礼。书记手中有钱,好办事,组织部长、掌握住领导干部的任免大权,宣传部长掌握住宣传舆论与新闻出版的审编大权,同样好办。政府官员与政府主管职能部门的官员,有权就好办事。譬如说,省政府省长是一省之长,固然有权,市政府市长是一市之长,同样大权在握。镇政府镇长是一镇之长,同样有权。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各有不同的权力。譬如说,在国家行政机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中,财政部门是最为重要的核心部门之一。政府财政部门掌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具有很大的实权。

省财政局掌握全省的财政大权,市财政局掌管全市的财政大权,镇财政所掌管全镇的财政大权。省里的财政厅长、市里的财政局长、镇里的财政所长,都是大权在握。政府其他各个主管只能部门,都各有各自的权力。譬如说,国家国土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着国家土地使用的审编权,无论是国家重点工厂项目和地方重点工厂项目的建设性用地还是私人的房建用地的审编大权都决定于国家国土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掌管新闻出版工作。总之,只要是属于党政机关的官员,不管担任什么职务,只要有权就有生财的门路。基层官员为了自己能够有所出身,要给上级官员送礼。高层官员为了仕途的一帆风顺,同样要去送情送礼。就是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人中国的最高统帅与最高决策层同样经常去送情送礼不过,中国的地方官员送情送礼可以送给中央的高级领导人,而中国的最高领导人送情都是送给国际客人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不管是富国还是穷国,不管是强国还是弱国,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不管是远客,还是近邻只要外国愿意接受中国领导人就送钱。譬如说: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着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与强大的军事实力,称霸全球。美国为了在世界上摆出全球霸主的威风,经常派航空母舰到中国的航海搞军演示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文化的不同,中国领导人与领导人的思想截然不同每个人领导人在全球范围内霸气十足,一副山大头派头与流氓习气,用炮舰震撼别人。炮舰外交成为了美国历代领导人既定的政策和战略指导防方针。而中国是仪礼之邦,和谐世界成为了中国领导人的天真构想。送情成为了中国既定的国策。中国领导人有了钱,不是送给中国的普通了百姓,改善民生,而是送给外国的领导人,成为领导人赢得好名声的效果。中国有钱反正中国的领导人有吃有穿,有钱用不完,留给中国老百姓,世界上的人民不知道。送钱给别国,可以在全球有一个好名声。因此,中国领导人又是向美国送钱,又是向日本送钱,又是向越南送钱,现在又给泰国送钱。钱本是身外之物,钱多了留着也没有用,送钱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现在,中国还有几千万甚至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连温饱都没有解决。中国的领导人为什么不首先解决中国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呢?仔细一想老百姓的生命又值得几多钱?送钱给美国,可以保平安。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重要?自己的地位与前途才是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所在。

最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的领导人给外国送钱,而中国的很多官员和富豪都当移民既送钱,又送人。那是民智之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透水混凝土路施工方案下一篇:台湾对孩子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