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设计片段教学

2023-04-13

第一篇:体育教学设计片段教学

体育课片段教学

体育课片段教学一般情况下是要求展示学习提高部分教学的片段,教师应将开始准备部分结束后导入基本部分,开始把教师教学的队列、口令、站位、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及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等环节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按课的结构与顺序一一展示给评委。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展示过程中不要去说明,这为什么,那为什么。)体育学科片段教学也具有其规律,可以预先准备好一个基本模式,届时补充抽到教材的重难点,其他的环节、套路都基本一致。

先向评委老师问好,接下来不管什么教材按以下语言顺序展开()里是提醒内容。

全体同学听口令:立正、向右(中)看齐,向前看、稍息。很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行了(与主教材有关的准备活动)练习,大部分同学都表现的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行(抽到的教材)练习。全体同学听口令:立正、向中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教师移动位置)前面两排向前三步走,向后转。(教师移动位置到学生中间)前面两排的同学蹲下。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示范。(教师讲解示范抽到教材的动作、要领、重难点要强调,示范的动作要规范,有的教材要讲保护与帮助)老师发现刚才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观察,现在老师再进行示范一次。(换个方向重新讲解示范要求同第一次)前排起立,(教师移动位置)前三排向前三步走,向后转(还原成4列横队,教师移动位置面向全体学生)接下来,请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进行练习。(抽到的教材不管是什么项目,先安排辅助练习比较适宜。如果是球类项目就安排熟悉球性,手、步型等基本功练习几次。如果是跑、跳、投也一样安排全体学生进行徒手练习。辅助练习一定要与教材相结合,不能脱节,并实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全体同学听口令,立正,向中看起,前排两手侧平举,后排两手前平举,向前看齐,放下。(针对抽到教材进行辅助练习,基本功练习,次数三到五次,教师下达口令要准确。练习一到二次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巡回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刚才大家练的不错,下面我们进行分组练习,由各小组长带队,男生在1号、2号场地练习,女生在3号、4号场地练习。(场地安排以抽到教材为准,下达口令。如果是跑的项目就教师带队跑步到跑道上进行练习)练习中注意安全,分组带开。练习中教师要巡回指导(移动位置,走几步,停一下。)某某同学,停一下,刚才你完成这个动作很漂亮。来,再来一次让全组同学欣赏一下。开始,很好。同学们看清楚了没有?我想其他同学也能完成的很好。(教师再走几步停下)某某同学,你这个动作完成的不够规范,来看看老师怎么完成这个动作(可以再次强调动作重难点)看清楚了吗?来现在和老师一起完成动作。好,进步的很快,继续努力。(如果感觉时间较短,接下来可以全体集中,由2-3位同学进行展示。两位动作规范,一位动作完成不够协调或标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场顺序进行点评并突出重难点。)

体育课片段教学

一、定义

片段教学可以被看成是某一节体育课中的某一片段,一节体育课它是由若干个片段教学组成了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片段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学练过程。

二、分类(实境与虚境)

(一)实境片段教学(有学生参与)

根据以上的定义,所谓的片段教学是指一节体育课中的某一片段,我们可以把一节体育课看成3个或4个片段。下面我列举4个片段的内容及要求:

1、开始部分的片段,主要应体现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与目标、教师提出本课注意事项以及队列或集中注意力练习等内容。

这一片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落实教学前的常规,检查学生出勤,通过队列或集中注意力的练习,使学生能尽快集中注意力,明确本课的内容与目标。

2、准备部分的片段,主要应体现慢跑或游戏、原地徒手操或行进间操以及针对主教材学习的辅助练习等内容。

这一片段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体委或指定的同学领跑、组织做操;或是由教师统一指挥下,全体学生慢跑、做操或辅助练习。其目的是通过不同手段的准备活动,让学生 能充分活动开,尽可能避免受伤的发生,同时为接下学习主教材做好充分准备。

3、基本部分的片段,主要应体现教材的教与学过程,这也是一节体育课中的主要部分,整个过程要体现教与学完整的片段。 例如: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①提供教材的完整动作挂图或示范动作并讲解 ②分解及完整动作的教学 ③分组后的巡视指导 ④组织集体纠错 ⑤组织观摩与评价等,教师通过以上的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2)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可以采用:①引导学生注意观看、听讲与及时消化,建立动作概念 ②跟随教师学练,体验分解与完整动作 ③两人或多人的合作学习,互相观察与纠正 ④单人的自主学习,在建立正确动作概念的基础上,复习提高、

巩固技能 ⑤两人或多人的探究学习,围绕特定的主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⑥观摩与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

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与练,就能学到教材的知识与技能。

4、结束部分的片段,主要应使学生摆脱疲劳;然后教师针对本课的过程,组织学生进行简要小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勉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下课前,布置学生整理场地收还器材。 通过以上的组织,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课的价值。

(二)虚境片段教学(没有学生参与)

1、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由教师处理教与学的过程,把一节课同样看成3个或4个片段;

2、每一片段都有基本的内容和要求;

3、每一片段应体现教师有步骤的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听讲、学练,并达到各片段的基本要求。

片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片断教学时间为15分钟,在这之前提供几个课题让学生抽题;然后在30—60分钟内完成编写教案;

2、片段教学主要应体现教材的教与学过程,开始、准备与结束只是过渡; 学

3、片段教学时间的长短,主要应根据参评的人数确定,一般情况:如参评人数少,可选用有学生的上课,时间可定在25—30分钟为好;若参评人数多,应选择虚境教学较为合适。

4、下面列举虚境教学的设计,供大家参考。如虚境片段教学时间定为15分钟,那么,建议按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设计:

(1)第一部分为准备部分约2分钟

教师在组织过程,需完成整队、检查人数、师生互问好、宣布内容与目标以及简要的过渡性准备活动。要求过程流畅,各部分内容、手段合理,并可观察到。 (2)第二部分为基本部分约12分钟

教师在组织教与学过程中,应完成教材的讲解与示范、组织分解与完整学习、组织分组练习与巡视指导、组织集体纠错、组织观摩与评价等(可根据教材学习需要,选择教学手段)。 要求各部分组织手段清晰、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并可观察到。 (3)第三部分为结束部分约1分钟

教师在组织过程,应完成整理活动与小结、安排值日生等。要求各部分组织手段清晰、简练过渡,并可观察到。特别是整理活动可以用语言带过。

5、举例:虚境教学(立定跳远)

(1)准备部分约2分钟

师:哨音,全体面向我,成四列横队集合(口令、手势);

全体听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

每一排报数(这时可插一提示,如教师可提示某一排的报数不连贯,应如何改进)。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立定跳远的完整技术;

通过分解和完整的学练,只要大家认真听讲,领会要点,主动学练。 这节课就一定能学好立定跳远的完整技术。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呢? 师:好,看到大家的眼神,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好。

师:下面老师带大家慢跑两圈,然后由体育委员带领大家再做八节原地徒手操。 师:好,准备活动就做到这 (2)基本部分约12分钟 师:请同学们围拢到挂图旁;

同学们,这节课主要学习立定跳远的完整技术;

要想跳的远,关键要看大家在完整动作的技术上是否掌握到位。 预备姿势要做到……; 下肢发力要靠上肢的配合……; 落地前上体要快跟……。

师:同学们听清楚吗?好,下面成四列体操队形散开! 下面请同学们先跟老师做原地蹬、摆、跳的模仿练习------;

全体注意:

一、二跳------

一、二跳------;

不错,大多数同学都能按照动作要领去练习,只有少部分同学的蹬、摆用力不够协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主要通过模仿练习让大家体会上下肢的配合;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画好的标志,由各组组长负责组织练习,先一三组跳,二四组注意观察并提出动作上的问题,然后再互相交换;

好,各组练习开始……。

同学们,这节课的练习就到此结束,下面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做放松活动,先抖动左腿,再抖动右腿……。

师: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动脑子,主动学习,使大多数同学基本上能掌握立定跳远的完整技术,希望大家在今后的体育课学习中仍然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好。下面请第一组的同学留下收拾场地器材。

师:立正,同学们再见!

第二篇:体育课片段教学设计

授课者:付俊刚 授课年级:初二

授课内容:双手前掷实心球 重,难点:出手角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出手角度”对投掷项目成绩的影响作用,理解练习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全体学生知道投掷项目“38—42度”是最合理的出手角度,并能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角度进行投掷练习。

3.情感目标:能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进取与竞争意识。 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导入

2.双手前掷纸球

3.双手投掷不同高度的实心球 4.确定出手角度的投掷练习 5.打分投远练习 6.小组积分比赛

1.导入

意图:通过游戏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称叫“打靶”。游戏方法是,每人2发子弹(纸球),距标靶(悬挂一定高度,有记分环)2—3米投掷,单双手都可以,每人投掷10次,看看谁的环数最高。在“打靶”的时候,要求一轮2次投完后,集体一起捡好球,再进行下一轮。undstand? 学生:yes. 教师:有没有信心拿第一? 学生:有。

教师:好的,大家信心很足。但是可不只是嘴巴上喊喊就行的哦!我要看看大家的真本事。are you

ready? 学生:yes. 教师:let’s

go!

游戏过程中

教师:哦,不错,投的又高又准…..加油,差一点打到十分………唉,可惜,脱靶啦…..

游戏结束

教师:大家很认真很努力,有多少同学打到90环以上?80环以上?….. 学生:举手示意

教师:请“打靶”打的好的同学谈一谈怎样才能投到高分? 学生:瞄的准..力气大…

教师:怎样才能瞄得准?怎样才能发挥力气?

学生:对准靶心、出手角度掌握好……..;利用全身上力气…….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思考问题比较全面。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重点解决投掷时“出手角度”的问题,由于是实心球相对较重,所以今天我们的练习要求是双手,课的最后我们将看看谁通过学习投的更远、球飞行的弧线最优美。

2.双手投掷纸球

意图:安全教育;感觉体验“双手前掷”的动作概念 教师:(教师假装不小心掷一个纸球到一个学生身上,假装大惊失色,赶紧过去询问怎么样)啊,好危险啊。 学生表情:大笑,大惊小怪

教师: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投掷纪律。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试想如果刚才是个实心球、铅球,那可能就得上医院啦。

教师:好,大家现在看老师的示范动作,双脚前后站立,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持球于体前,两臂稍弯;接体前屈;将球举至头后方,身体形成满弓,右腿用力后蹬,将力量上传,上体前摆,快速挥臂;当球将达到头部正上方时,两手用力拔指将球向正上方投出,并完成空中交换腿,右脚落地制动。 教师:好,大家开始练习。

3.双手投掷不同高度的实心球

意图:体验不同出手角度(高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

教师:投掷起点不变,大家面前有高低不等的三条横线,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投掷高度(越过横线),看哪一个高度掷的最远?听我的哨音投、捡球。预备,开始(哨音)

学生练习中

教师:再高一点试试….你投过第二条横线试试看是不会远一点?……出手早一点

学生:老师我投不到线那里怎办啊? 教师:上前一步,近一点再试试 学生:好的。

教师:体会一下投过不同高度的出手角度以及对远度的影响、请大家找到自己适宜的角度

4.确定出手角度的投掷练习

意图:确定合理的出手角度、自己适宜的出手高度 教师:刚才大家体验了15—20次,请谈谈高度对远度的影响,是不是越高越好?不是的话,多大的出手角度最适宜?

学生:有一定的高度才有一定的远度,投掷高度因人而异…..,投掷高度是出手角度决定的 教师:大家思考、观察很仔细,回答很有见地。通过研究发现出手角度42度左右,投的最远。

教师:再体验练习10次左右,看看你的远度有没有提高。 学生:好的

教师:哦,不错,球飞行的弧线很优美、很漂亮…..有进步…..

个别学生展示

教师:为什么他投的远?

学生:力气大、出手角度好。

教师:力气大是一个主要因素,怎样才能力气大?主要是全身的协调用力,这在下个课时我们重点解决。我觉得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的出手角度非常好,从球的飞行路线就能感觉出来。下面每个人再试投5次,我们比比赛,看看谁投得远。

5.打分投远比赛练习

意图:激发练习积极性、培养进取意识

教师:地上有1—10分线,大家试试看能投到几分。 教师:加油,看能不能再远一点? 6.小组积分比赛

意图: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就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与竞争意识。 教师:刚才是个人比远展示,现在各小组6个人,每人投2次,把每人分数相加,比比看哪一组的分数最高。

教师:每个人都得加油,为集体争光。加油… 教师:(总结)今天的练习大家不仅努力认真,还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探索与经验积累,这是我们体育学习必不可少的意识,希望下节课在“全身协调用力”的探索中大家继续发挥这种精神,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第三篇:体育学科片段教学的若干探讨

作者:赖素凤 发表时间:2011-6-13 8:53:16 来源:漳州立人学校 访问次数:1089

体育课是以室外课为主要教学形式的上课方式,在没有学生进行互动的情况下,很多老师对“片段教学”很是茫然。所谓“片断教学”是真实教学场景的一个片断,即一节课的教学片断的展示(一般是教学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一般来说,片段教学时间比较短,只有十几二十分钟。片段教学的选定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定片段,即就规定内容进行模拟课堂教学。这种情况的内容是定死的,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做文章。一是自选片段。即只指定课题,可根据课文内容,凭自己的理解与把握,自选教学段落内容,自选角度,自主设计教学片段。由于片段教学容易组织,又不用学生参与,因此在学科评职称、招聘新教师、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中备受推崇。

一、片段教学的特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片段教学虽然时间短,但是它也具备了正常课的完整性,同时,它又具备了自己虚拟性的特点。

1、 完整性

前面说过,片段教学相对而言在内容上只是局部的,因此这里所谓的完整性是指教学步骤的完整。因为片段教学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而是如同平时授课那样实现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要求进行片段教学时候也要有清晰而又完整的教学步骤实施过程。另一方面,片段教学也要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要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才是课堂实施,这一过程同样也表现了完整性。

2、 虚拟性

这是虚境型片段教学所具有的一种特征。因为这种片段教学虽然在本质上是教学活动,但又与正常的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平时教学实践的实施对象是学生,而虚境型片段教学面对的却是同事、同行,甚至是评委,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带有浓重的虚拟色彩。

由于虚境型片段教学不可能面对真正的学生,学生的发言、学生的活动、师生的交流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而片段教学的虚拟性又决定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只有加以预设,片段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做到眼中有学生,还要做到心中有课堂,按预设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

二、体育学科如何进行片段教学

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因此,执教者首先要树立“大学科”“大课堂”的教育新理念,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其次,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单元和本课的知识点,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下面具体说一说怎样进行片段教学:

1、要能把新课程理念展现出来

在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片段教学,必须表现新的教学理念。比如教学目标,就要根据三维目标来确定;教学方法,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能满堂灌;教学内容,也要采用新视角挖掘教材,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而不能老生常谈。只有用新理念来指导片段教学,才跟得上教育教学新形势,片段教学才显得有价值。

2、内容应做到完整

体育课片断教学与一节完整的体育课的准备和教学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它是一节完整体育课的浓缩。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加强动作练习,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技能发展身体等等。比如教学目标要有动作技术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思品的教育;教学的过程要有开始部分(包含常规教育和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包含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分组练习,教师的导优辅差)和结束部分(包含放松讲评)等等。

3、善于虚拟教学情景

虚境型片段教学没有真正的学生,教者必须虚拟教学情景,让教学逼真地进行到底。教师可以让某生进行朗读,停顿片刻后,通过评价该生朗读的长处与不足来完成虚拟的朗读情景。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某生回答,停顿片刻后,通过评析该生的回答来完成虚拟的答题情景。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在课堂上稍作巡视,通过对不同观点的评论来完成虚拟的讨论情景。还可以虚拟争论,虚拟质疑,虚拟辩论,虚拟活动等情景,使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给人置身其境的感觉。虚拟教学情景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间歇停顿等来建构,再现真切的教学情境,忌用提示语加以说明。

4、注意运用教学语言

既然片段教学是教学活动,不是说课,也不是课后总结,所以语言应注意准确性,如"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准备采取的方法"在片段教学时候是十分忌讳的。特别要强调的是,片段教学要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要像上课那样,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连贯紧凑,过渡流畅自然。教者要把听评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有问有讲,有读有说,用自己的语言变化将他们带入你的课堂教学中去,使之未进课堂却仿佛看到了你上课的影子,感受到你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是说,虽然片段教学不能像真实的课堂上那样进行操作,但是你要用好教学语言让听者犹如身置课堂之中。

5、体育课片断教学要充分展示基本功

体育课片断教学时间很短,执教者不但要体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合理安排教学顺序和步骤方法,还应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让评委对你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三、片段教学的几个注意事项

1、不要将片断教学与说课混淆在一起,将片断教学变成“说课”

说课是说明教学设计的理由,重在说清备课的根据与道理,说课更多反映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可以说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片断教学则侧重于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展示,主要反映教师驾驭课堂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它更侧重于师生的互动活动。

2、体育课片断教学步骤安排要合理

体育课片断教学步骤安排要符合教学原则,循序渐进,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由徒手到持器械等等。如快速跑,可这样安排:原地摆臂――专门辅助练习――快跑――接力游戏;投掷垒球,可先徒手练习――扔纸炮或羽毛球――垒球投准――垒球投投远等。

3、声行并茂,把课堂展示给评委

片断教学没有学生,师生互动无从实现,执教者要努力创设一种正常的教学情境,犹如表演“单口相声”。教学时,执教者既是老师,有时候也要充当学生和旁白讲解。绝不能只做教师的事,如果仅仅是讲解示范的话,那么会给评委一种空洞无物的感觉,评委会觉得你的片断教学太简单、没创意,有看不明白的感觉。

4、虚拟使用电教设施

在片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片段教学中虚拟使用多媒体或挂图等电教设施。多媒体在公开课上使用得较多,平常上课不方便使用,有人认为不切合实际。但适当时机使用多媒体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要求,如果安排得恰到好处的话,评委也会认同的。如,在篮球课的片断教学里,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刚才看了NBA球星乔丹的投篮精彩表演,现在让我们也做一次球星吧!”旁白:同学们欢快地奔向篮下,热烈地练习起了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

第四篇:片段教学设计

片段教学稿

各位评委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要上的课题是闽教版三年级下册Unit 5 Parts of the Body.Part A.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停顿几秒) I’m fine, too. Thank you. Sit down,please. Now let’s enjoy the song and do the actions: Follow Me. (唱出来并做动作). The song is about parts of the body. OK. Today we’ll learn Unit 5 Parts of the Body Part A. (转身板书在正中间) Read after me. Unit 5 Parts of the Body Part A. Very good. I can sing. I can dance. I can draw. Can you draw? Now let’s draw a face.(转身画脸并标上单词) Look, it’s a face. (带读)/ei/ /fei/ /feis/face,face,face(升升降).f-a-c-e face.OK. Now let’s have a competition. G1,G2,G3,G4. Very good. G4 is the best.Who wants to try? (左右看下) You,please. (点头) Well done. Any volunteers? OK, Wang Ming , please. (伸出大拇指)Very good. Now let’s draw two eyes. (转身画两只眼睛并标上单词)Look,there are two “e”s in the word. Just like our eyes. Right? Look at me. (手指一只眼睛说) eye, eye(手指两只眼睛)eyes,eyes. (带读)eye eye eye(升升降)e-y-e eye. Now let’s play a game. When I say eye(大声), you say eye(小声). When I say eye(小声), you say eye(大声). Are you ready? Yes. eye(大声读)eye(小声读)eye(大声读)eye(小声读)Good job. Now let’s draw a nose and a mouth. (转身画鼻子和嘴巴,并标上单词) 1.Read after me.(先读出双元音) Nose nose nose(升升降) ,n-o-s-e nose .Look,this is a word card. When I hold it higher and higher,you read it louder and louder. Like this. ( 师示范一个)Understand? Yes, one two,strat. (手举卡片越来越高) Excellent! 2. (手指自己的嘴巴说) Look at me. What’s this? Yes, it’s a mouth. (先读元音)mouth,mouth,mouth(升升降调) m-o-u-t-h mouth. Now read it one by one. (适时点头) Well done! Now who wants to try? You,please.Thank you. Very good. Another one? OK. Wang Fang,please. Good but you can do it better. Look at me. Mouth mouth(师纠音)Can you say it again? Yes,right, a clever girl. Sit down,please. Now let’s draw two ears. (转身画两只耳朵并写上单词) (手指一只耳朵说ear,ear手指两只耳朵说ears,ear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Read after me. E-a-r,ear. Ear,ear,ear(升升降)。Who wants to try? Can you try? Yes.Don’t be shy. Good girl! Now let’s play a game: hide and seek. (藏卡片游戏) Who wants to hide it? You ,please. Who wants to look for it? Zhang Wei,please. Come here. Let’s count one to ten.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OK. You can start. Oh,you found it. Congratulations.(鼓掌表示祝贺) Now let’s play a game: Mouth words. (看口型,猜单词) I will say words with the mouth move only and without voice. You look carefully and tell out what I say about.(学过的几个身体部位单词都要用) Another game:answer quickly. (快速反应)When I point to my parts of my body,you must read the words as soon as possible. (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 Great! Next I will play the CD-ROM. Listen carefully and repeat. Now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36. Read after me.(师带读课文一遍) Now I w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You, please. Very good. Give me five.(和学生击掌) 总结部分

What have we learned today? Yes. Let’s read them together. Face-eye-nose-mouth-ear. Now look at the screen and enjoy the song “ Head shoulder knees toes”.(停顿几秒) That’s all for today. Thank you. 板书部分

第五篇:《林海》教学片段设计-教学教案

1、教学内容

《林海》第十一册13课第2自然段:描写大兴安岭的“岭”。

2、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大兴安岭的岭多而温柔的特点,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生动细腻之美。

3、教学过程

(1)感知语言,体会特点。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2自然段,独立思考:兴安岭的“岭”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交流讨论,理解语言。

生:我认为岭的特点是“多、温柔”我是从“„„”这句话里看出来的。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

a、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

生:我从“这里的岭的确很多”看出岭多的特点。

生:我从“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看出兴安岭的样子多,也可以说明它不但多而且温柔。

生:我从“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的那种险句”可以看出兴安岭温柔的特点。

师:“云横秦岭”的岭是怎样的?

生:秦岭是“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的。

师:能不能自己动手画一画“大兴安岭”和“秦岭”。

通过画“大兴安岭”和“秦岭”理解孤峰突起和盛气凌人的意思,并明白写秦岭是为了突出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特点。

师: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应读出温柔的语气)

生先自己练读,再指名读,最后男女生赛读。

b、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生:通过“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说明岭多的特点。

生:通过“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明岭多的特点。

师:你认为这个句子该这样读?为什么?

生:我认为“疾驰、几个、既、也”这几个词语应该读得重一点。

指名读,先学生评议,再进行全班齐读。

(3)感情朗读,体验情感。

师配乐朗读,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学生的反复练读,将体会到的大兴安岭的特点和语言的生动细腻,用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并熟练成诵。

4、教学新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上教学设计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以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

(2)解放阅读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的美。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充分的,阅读思维空间是开放的,从感知性阅读到理解性阅读到品味性阅读,保证了阅读主体的解放。

(3)重视阅读积累。阅读教学中阅读的功能不仅是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对情绪的体会和把握,与之相伴的是思维水平的提升和良好语言的形成。教学片段中充分注意到了理解词句和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品味语言和感受语言的结合,通过熟读成诵,积累了优美的语言材料。 林海

北大附小潘东辉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大兴安岭的美景及产生的联想。 3.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 教具:

1.自制《林海》录像。 2.自制投影。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林海》 齐读课题:《林海》。 (《林海》)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思路,学完了第一节,请大家回忆: 齐读第一节,读出这种感觉。 板书:亲切舒服 板书:岭林花

(1)请一位同学读写岭的段落,大家思考:岭有什么特点? (一名学生读岭的段落。) 讨论:岭的特点是多和温柔。 板书:多温柔 讨论。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从“的确很多”可以看出岭多。 “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从“多少”看出岭多,从“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也看不完看出岭多。 “„„„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从“大不一样”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因为秦岭是雄伟、险峻的,而大兴安岭和它大不一样。 “„„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从“点”看出岭的温柔,因为它们的差别不大。

“„„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从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 师加示意图说明

“„„既看不完,也看不厌。”从看不厌看出了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美。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从每条岭都温柔看出大兴安岭的温柔。 “„„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从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看出岭非常的温柔。) 请大家自己练习读出感情。 (学生自由练习读第二节。) 你觉得自己哪句体会得好就读哪句。 (个别练读,指导,鼓励。) (2)下面自由读

3、4节,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如:为什么“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为什么绿得难以形容? 为什么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 为什么第一应夸落叶松? 为什么把白桦比作浪花? 为什么用“闪烁”? 为什么要把林比作海? 为什么只写“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几种颜色?) 人家提的都特别好,做到了积极动脑,下面老师提一个问题,林的特点是什么? (林的特点是:绿而像海。) 板书:绿像海

请小组合作学习

3、4节,并讨论:林哪儿像海?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 学生汇报: (如:“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可以看出林像海的浩大、一望无际,广漠。 “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可以看出林如海一样,有波浪,因为岭很温柔,林又很多,连成一片,像海的波浪。

“多少种绿颜色啊: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可以看出林如海一样,颜色有变化,颜色非常多。 “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里包含了许多许多的颜色,像海—样,因此说难以形容。 “只有画家才能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因为画家对颜色特别敏感。 “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可以看出林像海,因为落叶松太多了。这也是第一夸它的原因。 “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可以看出林像海,因为林海也有浪花。 海在阳光下是动的,发光的,白桦的叶子在阳光下,当有风吹过时,树叶摇动,也会反光的,所以用“闪烁”。) 师:这里不仅写出了林静态像海,还写出了林的动态像海。 自己练习朗读,准备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学生练习读

3、4节。

请学生个人读。(指导、鼓励) 再请愿意读的同学起立读同一句。

(3)这么美的地方想不想去看一看?(想。)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多而温柔的岭。绿而像海的林,同时想一想花有什么特点。(观看录像。) (4)花有什么特点? 讨论:花的特点是数量多,多姿多彩。 板书:繁绚丽 学生自学。

师:下面请一组同学读。 讲评。投影并重点分析:“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

讨论:(兴安岭像一位爱美的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穿着绿色的衣服,白色的裙子,还穿着绣花鞋,实在是太美丽了。俊俏、清秀,真让人感到亲切舒服。) 请同学读出这种感觉。 学生个别练读体会。 板书:爱赞景色美

让老师和同学们合作,一起读出这种感觉。老师读各节首句,大家接读。 师生合作读书。 板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太阳能路灯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