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第13课五四运动

2023-06-25

第一篇:部编版第13课五四运动

(2018部编版九年级语文): 13课《诗词三首》教案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2.品析诗句,体会诗人“仕路难行”之感以及“壮志未酬”之心。

3.结合写作背景,深入领会诗人复杂的情感,了解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品析诗句,体会诗人“仕路难行”之感以及“壮志未酬”之心。 2.初步感受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

3.结合背景,深入领会诗人复杂的情感,了解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说收集的关于李白的相关信息。

师引导:这样一个洒脱、浪漫的诗人,在四十二岁时得到了做官的机会。但两年后,他却连连感慨“行路难,行路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入背景,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和诗人相遇,看“行路难” 1.读诗,划分节奏。 生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本诗为七言,也有三言,且对偶句较多。关注诗句音律的节奏,便于学生对以上特点形成直观的感受,也为下面改诗做准备。) 2.以诗改诗,晓其意。

语言学家王力曾说“多数七言诗可缩为五言”。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将七言诗改为五言诗。要求:语句要通顺,不改变诗句的原意。 以同伴互助组为单位活动,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改诗,促使学生理解诗句之意,提取关键内容,知晓诗人“行路难”难在何处,

为赏析语句做准备。)

三、和诗人对话,品“行路难” 1.感受“仕途难行”。

师引导:本诗题目中的“难”字,有艰难、困苦之意。本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难”之意? 生读诗,思考。

赏析: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②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④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⑤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示例: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此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茫然,这是“以乐景写哀情”。②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意思是“仕路难行”,反复吟唱,反问诘责,唱出了李白无限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艰难之意。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 2.感受“壮志之心”。

师引导:“难”字的右边是“隹”,即“隼”,食肉猛禽,本义为鸟;而李白也曾作诗以鹏鸟自比,渴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喻指自己有大鹏展翅之志。本诗中哪些语句可读出这份壮志豪情? 生读诗,思考。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生自由朗读诗,读出壮志之情。个别学生示范读,师指导。全班齐读。 3.以诗比诗,解其味。

比较原诗和改后的诗,体会被删去的字的意味。 4.感受“壮志难酬”。

追问:诗人有壮志,有理想,可现实能不能如他所愿,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呢? 明确:不能。诗的题目和诗中慨叹的句子都表明诗人壮志难酬。

(设计意图:在读中品味诗句,以“读”带“品”;在品中加深理解,帮助朗读,以“品”促“读”。同时,此环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联系其他诗句,感受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四、和诗人前行,思“行路难”

1.深读全诗,感受情怀。

著名古代诗歌评论家严羽评价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而李白只要把心中那口气喷涌而出就行了。”那么为了强化情感的宣泄,拆读可否?(和原诗比较) 出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提示:“茫然”一词有“失意”之意,还有“迷茫,不知所以”“模糊不清,不知所措”之意。 明确:迷茫与追求,失意与振奋,两种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才是诗人矛盾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从古至今,中国文人理想与现实矛盾不可调和的映照。也许“矛盾”真的是李白诗的一个代名词。

引入:元代杨载评论李白的七言古诗“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

(设计意图:拆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诗“波澜起伏”的特点,以及诗人矛盾的心情。) 2.知人论世,解读其人。

(1)引入:诗人在《行路难(其二)》中写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他也曾直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面对残酷的现实会做何选择? (2)思其人。

出示李白生平资料(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的关于李白的生平资料)。

纵观诗人李白的一生,他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与努力——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确信。这份心怀理想的豪情真是难得。 3.学生激情读诗。

先自由读,然后个别学生示范读。

(设计意图:李白晚年经历有助于学生深刻了解诗人,也有助于理解本诗中虽有哀叹但仍以激昂为主调的特点。)

五、课堂总结,师生诵读 【板书设计】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内心苦闷行路难(其一)坚冰塞川、大雪满山——道路艰险

闲钓碧溪、乘舟梦日——相信希望长风破浪、挂帆济海——信心坚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正确解释“酬”“弃置”“空吟”“翻似”“歌”“长”等词的意思。 2.简要评析“用典”在诗中的作用。

3.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产生认同感。 4.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能够说出诗中名句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刘柳贬谪

《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生答“柳宗元”)柳宗元有个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答“刘禹锡”)刘禹锡多次遭贬后,还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本诗的故事。

二、朗读白诗——感受大意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欢乐气氛

诗歌大意:你为我举起酒杯斟满酒,咱们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敲击碗碟吟唱诗歌。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

三、辨体解题——朗读探究

1.久别重逢,酒宴写诗,白居易先赠诗,刘禹锡后酬诗。可见,这是一首酬赠诗。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悲叹,刘禹锡是怎样酬答的呢?从题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可知哪些信息?

2.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悲叹?教师范读,学生指名读,集体朗读。感情基调似乎不仅仅是悲叹,似乎与白诗不同。到底是什么呢?引出下文具体分析。

四、朗读探究——理解诗意

1.朗读前两句。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承接白诗的哪句话而言?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二十三年折太多。”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写诗人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来被朝廷抛弃置放在那里。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其间苦楚可以想见。首联直抒胸臆。“凄凉地”和“弃置身”两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心酸愤懑之情表现了出来。

2.朗读前四句。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把它们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明确:运用了“向秀作赋”和“王质烂柯”两个典故。“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此联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3.朗读前六句。赏析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

明确: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言。 (2)如何理解此联的字面意思?

明确: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

(3)显然本诗不是以写景咏物为目的的诗歌,“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明确:“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4.朗读八句诗。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而言?此联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此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诗人振作精神、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气概。 5.总结。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充满同情和悲叹,而本诗前四句承接白诗,后四句翻出新意,表达出不同于白居易的思想。前四句的感情基调为:沉郁、愤慨、哀叹、愤懑。后四句的感情基调为:雄健、昂扬、雄浑、豪迈。

五、缘情探旨——刚健有力

面对白居易的同情和劝慰,诗人刘禹锡的情感变化是沉郁中见豪放,语调变化是从低沉到高昂。这种雄浑豪迈的诗歌风格让白居易大吃一惊,赞佩不已,你知道他给刘禹锡起的别名是什么吗?——“诗豪”。我们尝试用这种“沉郁中见豪放”“从低沉到高昂”的情感和语调来朗诵诗歌。这正是:乐天赠诗悲愁肠,梦得酬诗志昂扬,进退得失奈若何,人生需要正能量!(《学习酬赠诗有感》) 【板书设计】

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酬乐天扬州初逢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寓理于景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寓情于叙

席上见赠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韧不拔

《水调歌头》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学会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阅读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方面:

1.学习欣赏古诗词的方法。

2.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养成良好的诵读诗词的习惯。

2.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本词情景交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课外查找资料、自主探究、拓展迁移等。

(2)诵读品味法: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通过反复朗读,读出词的韵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联想想象法: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教具准备:笔记本电脑、PPT课件、配乐FLASH动画等。 3.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昨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同学们是怎样过的呢?中秋节又有哪些习俗呢?(吃月饼、赏月等)同学们知道哪些中秋咏月的诗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秋咏月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出示相关课件,板书课题) 2.交流诗人的有关资料及写作背景。(出示相关课件) (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传诵甚广。 (2)解题及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演变为宫廷乐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调》开头的一段,另填新词,因而得名。

本词小序中的“中秋”“兼怀子由”,透露出了词人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丙辰中秋”,即1076年中秋,当时41岁的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六七年没有见面。词人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于是写下此词。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词。 2.学生自由试读。 3.学生齐读。

4.播放配乐FLASH动画《水调歌头》,让学生初步感知词的意境及音乐美。(可以边看画面边想象词的意境) 5.学生默读全词,结合注释,感知大意。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边点拨边出示相关PPT课件):

(1)上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què):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

起舞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 何似:哪里比得上。

上片大意: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年该是哪一年。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恐怕月宫里美玉砌成的楼宇,经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在月光下起舞,身影也随着舞动,(回到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2)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不该。 何事:为什么。

别时圆: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 千里:相隔千里的人。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下片大意: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三、品赏探究

1.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词的意境描绘出来。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边出示PPT课件边点拨:

丙辰年(1076)的中秋夜,孤身在密州的苏轼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他端起酒杯,遥问青天: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不知道月中宫殿,今年该是哪一年?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于是,只好在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相随,但也令我陶醉,清冷的月宫怎么比得上人间!夜色渐渐地深了,月亮还是那般明亮,他回到房里准备休息。只见那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又慢慢贴近雕花的窗户,却照得我无法入眠!他想:那可人的月亮不应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别离的时候又圆又亮?唉!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乐,月亮也会阴天隐藏、晴天出来,圆满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既然如此,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吧! 2.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1)诵读全词:女生读上片,男生读下片。(要读出情景交融的意味) (2)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现词人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出示课件:

①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这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追问:那么他为什么向往月宫呢?

明确:因为他写这首词时正被贬官,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向往月宫,进而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思妙想。 ②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矛盾的意念。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③这里的“归去”应怎样理解?

明确:“归去”带有归隐、超然世外的意思。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词人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

明确:“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无法入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表明了“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遗憾,因而开始自解自叹、自我安慰了,巧妙转入下一句。 ⑦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明确: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将人世的悲欢离合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正因为蕴含了人生哲理,这几句也成为千古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中秋祝福的流传千古的名句。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安慰,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这句与上片结束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以美好的境界收束全篇。 ⑧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词人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课堂小结。

(1)逐步引导学生对全词作小结。点拨并板书(参见板书设计):

本词上片写饮酒问月,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片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探求人生哲理,进而表达对离人的祝福。全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情景交融,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师生共同总结欣赏古诗词的方法(用PPT课件出示): 第一步:初读全诗,感知内容。 第二步:联想想象,感悟情境。 第三步:品味探究,体会诗情。

四、拓展迁移

1.创设生活情境,回答问题。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亲人,这时可以引用《水调歌头》中的哪一句来表达祝福? (2)妈妈十分想念你外出上学的哥哥,请你引用《水调歌头》中的句子来劝慰她。 2.交流课外积累的咏月诗句。(师生共同交流,用PPT课件出示部分诗句) 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背诵本词,背诵中要想象(联想)诗词抒写的情境。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情中寓理 月照无眠 不应有恨

抒发达观情怀下片人有离合 共寄婵娟把酒问天 不知何年

追求美好生活上片欲归又恐 起舞弄影借月抒情

第二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13 诗词三首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金樽(  )  珍羞(  )  投箸(  )

侧畔(  )

宫阙(  )

婵娟(  )

琼楼(  )

长精神(  )

低绮户(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盛酒的器具)

玉盘珍羞直万钱(同“馐”,美味的食物)

B.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

C.何事长向别时圆(什么事)

我欲乘风归去(回到天上去)

D.千里共婵娟(这里指月亮)

玉盘珍羞直万钱(同“值”,价值)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

A.怀旧空吟闻笛赋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到乡翻似烂柯人

D.拔剑四顾心茫然

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C.直挂云帆/济沧海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名句默写。

(1)          ,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2)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其一)]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        ,        。

(4)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表达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5)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        ,        ”展现了词人对人事与自然进行的哲理性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情怀。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了达观的人生态度,蕴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6.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个瑰宝,它璀璨夺目、耀眼生辉,那就是古诗词。学完本课后,班级拟开展主题为“诗海泛舟”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分门别类,辑录名句。(各写连续的两句)

①爱国类:

②战争类:

③劝学类:

(2)指出下列诗句歌咏的对象。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②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

③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

(3)有人就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的上片拟了个上联,请你根据下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望月怀逸兴壮思,自具雅量高致

下联:

【课内精读】

(一)阅读《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热闹的宴饮气氛;第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隐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着无限的失意。

D.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的悠闲生活的渴望和政治失意的悲愤。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题目。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                 的哲理。

10.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

(三)[2019·河北]

阅读《水调歌头》,回答问题。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前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及写作的缘由,并领起全篇。

B.词人把酒问天,写出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C.词人在“我欲”“又恐”“何似”的情感波澜中,含蓄地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写对明月的埋怨,实际表达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12.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类文精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①

[宋]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

①此词大约作于词人知颍州时。

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3.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

14.词的下片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

[甲]

水调歌头

[宋]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定风波

[宋]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5.甲词中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1分)

16.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两词中画线的句子具体阐述。(3分)

(三)[2020·遂宁]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晚次乐乡县①

[唐]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②荒烟断③,深山古木平④。

如何此时恨,噭噭⑤夜猿鸣。

[注]

①乐乡县:地名,唐时属山南道襄州,故城在今湖北荆门北九十里。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③断:断绝,消散。④平:此处指景象模糊一片。⑤噭(jiào)噭:号叫声,这里指猿啼声。

17.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颈联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3分)

18.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在抒情方式上,与他的《登幽州台歌》有何不同?(3分)

答案

1.zūn xiū zhù

pàn

què chán qióng zhǎng qǐ

2.[解析]

C 何事:为什么。

3.D

4.[解析]

D 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1)欲渡黄河冰塞川

(2)玉盘珍羞直万钱

(3)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6.(1)示例: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①雪 ②梅花 ③画

(3)示例:怀人写悲欢离合,颇显旷达胸襟

7.[解析]

D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姜尚垂钓与伊尹梦日的典故。姜尚与伊尹都是有才能的人,但都曾一时得不到重用,最终他们得到了明主的赏识,理想得以实现。诗人运用这两个典故,是相信自己也一定会遇到明主,从而实现理想,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从政仍有所期待。故“对乘舟垂钓的悠闲生活的渴望和政治失意的悲愤”表述有误。

8.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9.乐观(旷达)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意思对即可)

10.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写出自己孤身归来,友人多已离世的境况,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意思对即可)

11.[解析]

C 由“何似在人间”可知,“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厌弃”表述有误。

12.①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们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②体现了词人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化解了人们分别时的苦闷与惆怅。③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使得词的意境豪放而阔大,蕴含的情怀乐观而旷达。

13.示例一:“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示例二:“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生机。

14.写出了词人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蕴含着词人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15.月亮

16.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甲词画线句体现了词人感悟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乙词画线句写词人在雨中潇洒行走,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

17.(示例)诗人放眼四周:入城前见到的野外戍楼上的缕缕荒烟,已在视野中消失;深山上参差不齐的林木,看上去也模糊一片。

18.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与浓重的乡愁。《登幽州台歌》以素淡的笔墨抒写真情实感,质朴明朗,苍凉激越;而这首五律,笔法细腻,结构完整,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又有含而不露的特点。

第三篇:部编教材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部编版第四单元教案

1、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一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难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认识新的偏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

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会儿 “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配乐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指导书写

1.学习撇、捺的写法。

我们首先来练习两个笔画的书写,教师示范讲解书写要点。 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 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

2.指导书写“人”。

(1)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强调书写规则:先撇后捺,呈三角形,撇从竖中线上起笔,两个笔画收笔处在一条直线上。 (2)学生练习。

3.运用迁移法学习书写“大”。

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三、词语游戏 1.摘果实游戏。

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 (课件出示:秋 树 叶 会)

四、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3.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词语说一说: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飞) (2)课件出示句式:一会儿„„一会儿„„。 (3)练习背诵。

(4)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指名背诵,男生女生竞赛背诵。 4.齐声背诵第3自然段。

5.小结方法:背诵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都是不错的背诵方法。

6.出示课文画面,齐声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2.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并写上一句话。

六、总结全课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天风儿轻,夏天百花开,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秋天 美

2. 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月、儿”四个字。认识横折钩、竖弯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睛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准备 :歌曲《小小的船》,生字及拼音卡片各8套。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配乐)出示美丽星空图:一个小女孩儿坐在月亮上,一只手托着小星星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

(2)导问: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件中月亮的形状,引导想象: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 (2)引出课题:叶圣陶老爷爷把它写成了一篇韵文,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小的船》。

3.读课题。

(1)教师指导正确读课题:“船”字谁会读?谁还想读?大家一起读。你们见过哪些船?教师出示各种船的图片,并相机指导学生认识“舟”字旁,了解带有“舟”字旁的字一般与船有关。

(2)导学:在“船”的前面加个“小小的”,请你读一读,你感觉这艘船怎么样?(小小的、很轻、很可爱„„) (3)教师指导学生感受小船的可爱,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4.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想知道些什么? 5.过渡: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看插图,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2)用“

”把要求会认的字画出来,用“____”把要求会写的字画出来。

(3)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多读几遍。

2.学生同桌互相检查读,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1)开火车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

(2)教师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并及时评价。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练习朗读课文。

5.教师检查练习朗读情况,提示学生读准字音。(“月儿、船儿”的“儿”要读二声。“在”是平舌音。“闪、船”是翘舌音。“的”读轻声。)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全诗。

2.启发想象: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并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朗读成果,及时评议。 5.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画出停顿。

6.学生自由练读后,教师指名读,大家评议。

7.多媒体出示课文填空,指导学生朗读叠词,巩固识字效果。

四、指导识记,书写生字 1.组织学生做采蘑菇的游戏。

(1)讲明游戏规则后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2.给蘑菇找朋友。

(1)导学: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你还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3.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范字“月、儿”,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月”和“儿”都有钩,但钩的方向不一样。) (2)教师一边示范,一边指导新笔画的书写。 横折钩的写法:横要平,竖要直,向左向上钩。 竖弯钩的写法:竖要直,弯要圆,向右向上钩。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引导回顾:谈谈你的收获。(这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你还记得课文写了什么吗?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配上音乐,出示星空图片。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想象: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一闪一闪的星星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快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第

一、二行诗。

(1)导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船,它就是月儿,你感觉怎么样啊?

(2)(出示月亮的图片)导学:图片上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指导朗读。出示句子: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请学生自由读,个别读,最后互相评一评。

(4)指导学生画出描写“月儿”“船”的词语。

(5)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6)指导朗读。“小小的”“弯弯的”读出欢快的节奏,表达出月儿的可爱、有趣。

2.学习第

三、四行诗。

(1)过渡: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 (2)出示词语:星星、蓝天。

(3)课文写星星是什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4)设疑:为什么用“闪闪的”和“蓝蓝的”?

(5)练习叠词:星星是(闪闪)的,天空是(蓝蓝)的,船儿是„„,你还能说出这类词吗?(红红的太阳、绿绿的小草、白白的云、黄黄的梨„„) (6)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闪闪的星星”要读出欢快的节奏,突出星星的调皮可爱。“蓝蓝的天”要读得略慢且声音响亮,读出天空的美丽和神秘。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3.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

(1)课件随机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读句子并填空。 星星很像________,多美呀!(钻石、珍珠、小眼睛、明亮的灯) 月亮很像________,真好看啊!(小船、眉毛、镰刀) 蓝蓝的天空像________。(写比喻句) (2)学生自由选择句子先组内练说,再汇报。 (3)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内容。

4.导学: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真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响起)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配乐表演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三、感情朗读,展开想象 1.配乐表演《小小的船》。

2.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3.进行说话训练。

课件出示:我看见了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例:我看见了校园、北京、外星人、嫦娥、玉兔„„

4.检测背诵效果。

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背诵。(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学会唱、学会背。)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复习词语。

小船 星星 看见 闪闪的 里面 两头 不在 2.做采花的游戏。(生字藏在花朵的后面) (1)请3组同学到讲台上来做采花游戏。

(2)请做游戏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鼓励学生质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2.小结: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人登上了太空,我们小朋友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遨游、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六、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背诵课文并把你能从夜空里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事物画下来。 2.回家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3.实践活动:夜晚出去看看月亮,说说它像什么,你还看到天上有什么。 板书设计

3. 江南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弯钩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弯钩2个笔画。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4、四季

教学目标:

1、

1、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2个偏旁;会写“天、

四、是”3个字和读准多音字“地”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画面渲染,激情导入

1.教师引言: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秋天的景色) 2.教师配乐朗诵。

3.教师引学:看了画面上的景色你们想说点什么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板书: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4.教师引问:秋天,除了我们刚从画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还能看到什么?一年之中,除了秋季,还有哪些季节?(板书:春、夏、冬)真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板书:四季) 5.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教师引学: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用圆形画出会写的字,用三角形画出会认的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教师引导:同桌交流,如果遇到困难要相互帮助。 3.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 4.教师引导学生汇报生字认读情况。

5.自由读文。(在读中体现层次,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引言:同学们把生字学得这样好,相信课文读得更棒。我们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比一比谁读得最熟练、声音最响亮、字音最准确。多媒体出示 6.学生赛读,师生评价。

(1)每组选一名代表,读后师生评价。 (2)组与组齐读,评出优胜组。 7.合作探究,朗读课文。

(1)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美美地读一读。 (2)(多媒体课件)启发、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 (3)生生、组组、师生挑战读。 (4)熟读成诵。

(5)离开课本,看四季的画面,试着背一背。 8.欣赏,背诵。

(1)学生离开座位,边欣赏画面,边做动作,边背诵全文。 (2)师生合作,共同背诵。

(3)思考:这么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谁带给我们的吗?(大自然)

三、教师指导,学生练写

1.认识笔画撇,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2.指导学生书写“

四、是、天”。

(1)引导学生发现“

四、我、是、天”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四”,第四笔是竖弯,不要写成竖弯钩。“是”,第二笔是横折,第五笔横从横中线上起笔。“天”,第一横短,第二横长,最后一笔是捺,从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汇处捺出。 (2)学生观察字形。

(3)提醒学生在书写每个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4)学生练习书写,每个字练写两遍。 (5)学生互评。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教师引言: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竖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妈妈请老师告诉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喜欢她,还要学会保护她,让她变得越来越美。对了,大自然妈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礼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课件展示四季图,学生观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抽同学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一年四季都是非常美丽的,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草芽、荷叶、谷穗、雪人分别喜欢的季节。那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根据学情,随机学文

1.春天视觉篇——万紫千红总是春

(1)教师导入:这么多小朋友喜欢春天,谁来说说理由?

(2)引学课文:有一个朋友也很喜欢春天,他还给春天写了一句话呢!课件出示: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3)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草”和“草芽”比较,“草芽”是什么样啊?(除了“尖尖”,还有“绿绿、嫩嫩”等)正因为春天才有尖尖的草芽,所以草芽说:“我是春天。”

(4)总结升华:欣赏了美丽的春天,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教师出示课文中的一句及学生补充的三句,组成一首小诗。) 2.夏天听觉篇——大珠小珠落玉盘

(1)激情导入:夏天多热闹啊!这是谁在唱歌啊?谁在说话啊?让我们赶快去听一听!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在读文的基础上,说说你知道了夏天的什么。(重点品味“圆圆”)美读词句并想象:青蛙跳上荷叶会说些什么?(荷叶圆圆,可以当我的„„) (3)教师引导拓展练句:让学生也以课文为例说句子。 ( )( ),他对知了说:“我是夏天。” ( )( ),他对(

)说:“我是夏天。” 3.秋天触觉篇——绝知此事要躬行

(1)激情导入:同学们看一看秋姑娘给我们送来了哪些礼物。指名说:秋姑娘给我送来了(

)。

(2)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分小组,看看、摸摸、闻闻秋姑娘带来的礼物,自己练说:秋天到了,(

)。

(3)教师导学: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果子熟了,庄稼也熟了。课件出示诗句: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4)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 4.冬天感受篇——熟读深思子自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冬天雪景图)请同学们读一读雪人的话。

(2)读文品味:你觉得雪人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顽皮。从“大肚子一挺”可以看出来)读出雪人的顽皮,比赛读。 (3)表演品读:让学生边读边表演,体会雪人的顽皮。

(4)练习说话:如果请你对冬天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课件出示句子: 冬天,(

)。

三、思维拓展,强化训练

1.你喜欢哪个季节呢?仿照书中的句子,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________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________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________对________说:“我是秋天。” ________对________说:“我就是冬天。”

2.教师引言:同学们说得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诗中所描写的这些景物,还有许多奇妙的景物。谁愿意把自己课前收集的描写四季景物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练习说话。 4.分组活动,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赞颂四季。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找找描写四季方面的小诗,读读并介绍给自己的小伙伴。 2.浏览有关四季的图片,朗读有关四季的儿歌。 板书设计

四季 草芽(尖尖)→春天 荷叶(圆圆)→夏天 谷穗(弯弯)→秋天 雪人(顽皮)→冬天

口语交际 “我们做朋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们做朋友”,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要求学生把自己想和哪位同学交朋友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以此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建立团结友爱的关系。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态度、语言习惯,以及语言交际能力。同时,本教案设计还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的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重点) 4.能讲清楚想和谁交朋友及原因;能在交际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学会自我赏识及赏识他人;能愉快和谐地和他人进行沟通。(重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学生自备彩色卡纸自制交友卡(名片卡:写上姓名和一个优点)。(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分享小朋友成长的快乐。

(1)学生们根据自己开学以来的表现,说一说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可以说学到的知识,可以说学会的本领,例如:踢毽子、跳绳、排球„„分享自己的点滴进步,做到声音洪亮,说话流利,不能重复。

(2)师小结:同学们,分享了你们的进步,老师打心眼儿里佩服你们,所以我特别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谁能说好这句——“我们做朋友”,谁就是我的好朋友了。

2.板书课题或出示课件,训练学生说话:我们做朋友。 课件出示要求:

(1)正确、流利地说出“我们做朋友”五个字。 (2)声音要洪亮。

二、说优点,介绍自己 1.谈交友标准。

师:谁认识这个同学?谁是他的好朋友?

师:瞧,多可爱!同学们,你们觉得他最可爱的地方是什么? 生1:他特别愿意帮助别人。

生2:有一次,我忘记带橡皮了,就是他借给我的。

师:他也是老师的好朋友。我觉得他上课时认真听讲,动脑筋思考问题的样子特别可爱。

那么,你想和什么样的同学成为好朋友呢?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交友标准:

2.找自己的优点。

师:看来,我们要想交到好朋友,必须得有自己的优点。在老师的心目中,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今天交友的第一步:向别人介绍自己。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大屏幕,赶快找找自己的优点,好好介绍自己。(课件出示:自我介绍) 3.说话训练。

师: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优点了,请你对照自己的优点,完成句式练习。[课件出示:你好,我是一年级(2)班的(

),我的优点是(

)。] 4.介绍我自己。(学会自我赏识) 师:同学们已经完成句式练习,接下来你可要好好介绍你自己。怎么介绍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向别人介绍自己。要求:说清楚,听仔细。) (1)对同桌介绍自己。 (2)在四人小组介绍自己。 (3)面向全班介绍自己。

三、看优点,选朋友

1.过渡:看完了幻灯片,又听了那么多小朋友的介绍,我想同学们心中肯定都有了自己的好友目标,那么,你想和谁成为好朋友呢?让我们进入交友第二步:看优点,选朋友。

2.多媒体课件出示:我想和(

)交朋友,因为他(她)(

)。我还想和(

)交朋友,因为他(她)(

)。

3.学生认真看大屏幕,细心听老师读要求。参照大屏幕上的句式,大声读出你选择的朋友和选择他的原因。

4.过渡:大家既然都有了好朋友的目标,就让我们进入交友的第三步:用诚心,交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你好(

),我叫(

),我的优点是(

)。因为你(

),所以我想和你交朋友。 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活动中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可以一起做手工、画画,可以和好朋友说说悄悄话或讲讲故事,也可以一起玩玩具„„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要冷落了任何一个学生。

四、诚交友,谈收获 (《找朋友》的音乐停止) 师:音乐已经停止,请同学们赶快回到座位坐好,交到朋友的同学请举手!哇!这么多!赶快数数你的交友卡,看看你交到了几位好朋友。

同学们快速数出自己的交友卡。

师:恭喜王博同学成功交到4位好友,获得今天“最佳人气”奖。 师: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生:谢谢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积累更多的优点,成为大家心目中最棒的朋友!

师:感谢王博同学精彩的获奖感言,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全班同学最棒的朋友。同时,祝贺所有交到了好朋友的同学。

师小结:今天我们都将自己的优点告诉了自己的朋友,又看到朋友身上都有那么多可爱的地方,每个同学也都知道了自己身上同样有很多让人喜欢的地方。我们生活在朋友中间,是多么快乐!我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和朋友一起快乐地成长,也能勇敢地认识更多更好的朋友。请每个同学在课余时间亲自设计“夸夸你,真快乐”友谊卡,送给自己的朋友,作为你们友谊的见证,好吗?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拼读、对比发现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反义词的奥秘,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引导学生认读四季及景物名称的词语,激发学生说出喜欢的词语,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3.通过《展示台》,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难点) 4.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七字成语,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重点)

5.通过和大人一起读书的活动,巩固拼音,提高阅读能力,并激发读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课件。(教师) 2.(1)学生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学生) (2)搜集生活中自己认识的字,准备展示的成果。(学生) (3)搜集带数字的词语,并积累几个。(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点明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导语:拼读音节很有趣,因为能考查出哪个小朋友最细心,最认真。请看屏幕中的这几个音节,谁能准确地拼读并发现生字间隐藏的小秘密?(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书中的“趣味识字”。) 2.学生独自拼读音节,并找一找其中的秘密。

3.组内拼读音节,交流自己的发现。(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把音节拼读准确。) 4.班内交流:比一比谁拼读得准,发现生字间的秘密。 5.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句子)学生独立阅读小句子,并在句子中填入反义词。 水龙头总是开着,你去( )一下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读儿歌,并在儿歌中找到反义词,画一画。 上对下,小对大。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高对低,粗对细。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1.导学:同学们刚才的表现证明你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下面老师要继续考考你们,看谁的眼睛最敏锐。(课件出示书中的“读一读说一说”中的词语。)读读这些词语,不会的可以请教他人,也可以查找工具书。你读后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

(1)导学:这些词语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个词语?说说原因。

(2)学生自由说喜欢的词语,和喜欢的原因。 3.引读这些词语。

四季都很美,让我们记住它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我们周围的景物更美,有——树叶、大地、青草、莲花;我们身边还有好多的朋友,他们是——飞鸟、小鱼、青蛙、雪人。

4.拓展:你还喜欢哪些词语?说一说原因。

第二课时

一、我爱积累

1.导语:同学们,你们学过了哪些数字?让我们一起数一数。你们知道哪些带有数字的词语呢?(学生自由交流)汉字很丰富,不仅有带数字的四字词语,还有带数字的七字成语呢!让我们一起去积累吧!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词语。 3.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试着认读七字成语。 4.班内指名读词,教师正音。

5.多种形式读成语,读中感悟,了解其含义。(教师领读、同桌赛读、班内抢读、开火车读。) 6.比一比谁的记性好。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这四个成语。 7.结合课外知识,比一比谁了解得多。

8.运用:从教材中的七字成语中任选一个说一句话。 9.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带数字的词语?

二、我爱读书

1.导语:读书使人进步,读书让人快乐。让我们一起读书好吗? 2.导读:我们一起读书得做到什么呢?

3.学生讨论后明确:大家一起读书时,尽量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向他人请教问题时要小声。

4.课件出示“和大人一起读”内容——《小松鼠找花生》。

5.师生一起读。(教师也坐到学生中,和学生一起拼读,一起感受读书的乐趣。) 7.提出倡议并小结。希望同学们以后每天中午都能和老师静静地读书10分钟,吸取书中的精华,感受读书的乐趣。就要下课了,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点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小结,掌声鼓励。)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部编版(1)

少年中国说(节选)

现状分析: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瑰宝,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探索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拓展古诗词的学习空间,丰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实践中,我领悟到,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现状,更要交给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如批注法,还有传统的吟诵法,长期实践教学告诉我,“采用批注式阅读与背读法结合,夯实农村小学生语文素养”,是我一直探索的。反复吟咏让他们在吟诵中得到乐趣,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古诗的精髓,才能让古诗词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

教学目标:

1、反复地有感情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3、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本文运用反复、排比、对偶句式的表达效果。

重、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解全文大意,借助重点语句吟咏,了解本文比喻、象征中蕴含的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体会本文运用排比、比喻、对偶、象征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2、批注法预习、朗读法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1、回想本版块主题“胸怀壮志”

回忆学过的主题古诗

预设:《龟虽寿》《十六字令三首》

师:《龟虽寿》中感受到了一代枭雄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襟,也从《十六字令三首》中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远大抱负和豪情壮志。今天让我们走进本版块第三篇文章,相机板书《少年中国说》

二、新课探究

(一)课题及作者

1、我们来看此文又抒发了怎样的豪情壮志?齐读课题。

师:大家已经采用批注式阅读方法预习本课,我们先来看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生:“少年中国”就是像少年一样朝气蓬勃的中国。

生:“少年中国”是有希望的中国。

师:“少年中国”只是课题的一部分,其他部分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谈谈”的意思。

师:“说”这种文体可以用于记叙、说明、议论。你们以后还会学到这种文体的文言文,像《爱莲说》《师说》《马说》。

生:节选就是原文很长,从原文中选一段。

师:那你知道原文由多长吗?

生:我通过查资料知道原文由3000字左右。本文228字(算题目7个字)。

2、师:课题大家理解得很好,那你对梁启超有哪些了解?

预设: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3、知道梁启超为什么要谈少年中国吗?

预设:《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百日维新”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割地赔款!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些无知的中国人也跟着叫嚷“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为了驳斥帝国主义无耻滥言,纠正国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唤起爱国热情,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的梁启超写下这篇慷慨激昂的政论文《少年中国说》。

(二)小组学习字词、读文

1、师:大家对课题及作者预习得不错,端书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字音及断词。

2、小组长检查组员的认字识词及读文情况。

3、师: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还想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

预设:雄(注意部首“隹zhuī_短尾鸟总称”)——公的,雌雄;强有力的;宏伟有气魄的;强有力的人或国家、渊(意思“深水或姓氏”)、鳞(同音字)麟、磷、霖、粼、嶙嶙、履(意思“鞋、踩、步伐、链带、领土”)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干将发硎

4、出示字词指名读,齐读。

5、把这些字词放到文章里,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文?

(三)理清文章层次

1、“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看出下功夫了。结合你们的预习批注、快速浏览全文,看文章可以分几层?

师:说得非常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为课文分层,用竖线在文中标出。

师:谁来说说分几层?

生:三层,从开头到“红日初升”前是第一层(少年和国家紧紧相连),到“来日方长”是第二层(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最后一句是一层(少年和国家美好未来)。

师:大家预习时觉得哪一层好理解一些。

生:第一层。

2、师:那我们就来读读第一层,说说你的理解。

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层的意思是“所以说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师:在这段话中有几个重点字需要理解,谁找到了?

预设:“故”“则”“于”“雄于”

生:“故”所以。

师:请同学们在“故”的上面标上“所以”,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做笔记,这也是作批注。“则”字在本段中出现了很多次,怎么理解这个字?

生:“则”就是“就”的意思。

师:非常正确,请没有作批注的同学做好批注。

师:两个“于”字的意思一样吗?

生:“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的“于”是“过”的意思。“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于”是“在”的意思。

师:理解了这几个重点字词的意思后,谁再说说第一层的意思。

生说第一层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从内容上对第一层进行了理解,你还从哪方面对第一层有理解?

生:写法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师:排比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很有气势。

师:那你能试着读读吗?

生读,指导朗读。齐读。

师:少年和中国命运紧紧相连,“中国少年有责任建设少年中国”。其实,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是他的理想,他变法失败,实现不了这个理想,便寄希望于少年身上。

师: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学生接读“而全在我少年。”

师生共读第一层。谁能把第一层试着背一背。

2、师:第二层,同学们可能觉得不好理解,先看这层有几句话?

生:四句话。

师:以四言韵文的形式呈现,每句话都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有象征意义蕴含其中。

师:我们看第一句话,描述两种自然现象,分别是什么?

生:红日初升,河出伏流。?

师:怎样理解“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生: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水从地下冒出来,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师:“太阳”和“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

生: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初升的太阳,说少年中国像初升的太阳一样有希望,前途一片光明。

师:“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象征少年中国蒸蒸日上,前程灿烂(远大前程)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少年中国不可限量

师:再看第二句写了几种禽兽,又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

三句写了几种静物,又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

四句呢?

默读另外三句话,先理解字面意思,再想少年中国和所比喻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再揣摩其中的象征意义,补充预习批注。

生自主学习,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你的学习成果?

生: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意思是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象征少年中国非常强大,有声势,前途无量。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

生:“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珍奇的花儿含苞欲放,生机勃勃;宝剑新磨,锋刃大放光芒。

预设“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象征少年中国蒸蒸日上,前程灿烂(远大前程)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象征少年中国不可限量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象征少年中国突然崛起。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象征少年中国的巨大声威。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象征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象征少年中国的美好生活。

“干将发硎”象征少年中国初试锋芒,奋发有为。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象征少年中国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师:用第一层的词句来概括就是

生:国胜于欧洲,国雄于地球。

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意思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说中国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

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生:顶天立地。

生:中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雄踞于世界之林。

师:读读这一层,带着你的感受和理解。

生读。指名读,齐读。

师: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啊!是当时多少热血志士仁人的企盼!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用鲜血证明,梁启超言辞切切,写下这篇《少年中国说》希望唤起祖国未来的你们——少年的豪情壮志与努力拼搏!

师:追求着、企盼着,作者由衷地赞叹——,齐读第三层。

师:第三层进一步点明了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赞美了少年和国家的美好未来。作者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他没有见到。但我们实现了,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你能说说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吗?

播放阅兵式视频

预设:生:我们国家成功举办了2008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

生:从1999年11月,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2015年三月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畅想,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现在的中国——正如梁启超所期望的——————————(学生吟诵“红日初升……”)

师:“故中国之责任……”

课堂总结:

梁启超,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象征的手法,采用四字韵文,慷慨激昂的陈述还在耳畔!今天我们实现了他的理想!可科技飞速发展、生活日新月异,孩子们,只有你们不断探索努力,我们才会赶超走在我们前面的强国,也才不会被别的国家赶超,记住——落后就会被挨打,希望你们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作业布置:

A层:全文背诵;

B层:摘抄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

C层:找原文

读一读

D层: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播放歌曲《经典咏流传——少年中国说》下课。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少年和国家紧紧相连(排比)

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比喻)(象征)

少年和国家美好未来(对偶)

补充材料:爪zhăo

通常指天上飞的。如鸿爪、鹰爪、虎爪、前爪、爪牙、张牙舞爪、姓爪

Zhuă

通常口语。如鸟兽的脚。爪子、鸡爪子、猫爪、爪尖儿、爪哇国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部编版二上语文第11课下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