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艾略特《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诗歌技巧及其创新

2022-09-11

1前 言

英美现代派诗歌大师,诺贝尔文学奖(1984)获得者T.S艾略特是一个影响诗歌潮流的人, 是一位具有广泛世界声誉的大诗人,大批评家。评论家肯拉称他为“20世纪乃至从科尔津治之后英语世界中最富天才和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家”。无论是从创作还是从诗歌批评的角度看,英美现代派诗歌的中心人物都是T.S.艾略特。的确 ,他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所取得的难以企及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英美现代派诗歌的一位大师。

2艾略特的诗歌技巧

T.S. 艾略特的创造生涯如果以《荒原 》为分界线的话 , 在它之前属于早期,在它之后则是中晚期,因此《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和《四首四重奏》大致可以代表他三个时期的诗歌面貌。艾略特早期的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根据T.S.艾略特《诗中三种声音》的划分,《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里的声音属于第三种 ,即诗中的戏剧人物对另一个戏剧人物讲话。从讲话中,读者逐渐了解到诗中主人公是一个富有的头发稀疏的大龄青年的中年人。在“像手术台上一个麻醉过去的病人”,黄昏里,普鲁弗洛克邀请他心目中的“你”一道去参观他身不由己陷入的无聊生活圈子,看一看他周围的人如何醉生梦死。他由于受压抑太深而情不自禁地袒露内心的苦恼。他向往爱情,然而缺乏自信,在上流社会的风流女子面前自惭形秽,甚至缺少追求性爱的勇气。他的爱情之歌,如同诗的引言一样,永远闭塞在他内心的地狱里。他成天无所事事,疑虑重重,自怨自艾,消耗自己的生命。他对外界事物反应敏感,内心有对社会不满和异化的一面,但缺乏与之诀别的勇气。他的痛苦恰恰在于意识到自己的庸碌无能,不得不靠记忆和幻想麻醉自己。在这首诗里,T.S.艾略特把握了西方现代城市生活的腐败本质,成功地揭示了普鲁弗洛克自谴自责、自暴自弃、自爱自重的复杂心态,使这个近于扭曲的形象成为现代派诗歌中成功的典型之一。其成功之处还在于艾略特在厌恶高大形象的反英雄时代创造了一个窝窝囊囊的反英雄,一种荒诞派的剧中人。

不! 我并非哈姆莱特王子,当也当不成; / 我只是个侍从爵士,为王家出行, / 铺排显赫的场面,或为王子出主意, / 就够好的了;无非是顺手的工具, / 服服帖帖,巴不得有点用途, / 细致,周详,处处小心翼翼; / 满口高谈阔论,但有点愚鲁; / 有时候,老实说,显得近乎可笑, / 有时候,几乎是个丑角。

3《J·阿 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的技术创新

艾略特用玄妙的比喻开篇,使诗歌表现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奇特比喻。将“暮色”比作一位“病人被麻醉在手术台上”。这一黄昏景象与诗中人行动迟缓、性格阴郁、心情压抑、自我封闭等个性特征是吻合的。然而,更加令人回味无穷的是一只昏昏欲睡的家猫形象。暮色的黄烟被赋予了猫的属性:“擦着它的背”、“揉着它的嘴”、“徘徊”、“溜达”、“忽地纵身跳跃”, 似乎要有什么举动,但很快又蜷伏起来安睡“。用这只家猫那呆若木鸡的动作形象来衬托普鲁弗洛克那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人物性格真可谓惟妙惟肖了。此外, 艾略特还利用声音的效果来强化主人公被“麻醉”的精神状态。那黄烟弥漫的夜晚“在一连串重压头韵的英文单词中得到了强调(fog, fall upon, falls from, fell asleep)。在这段有关雾和猫的描写中,原诗的8行英文中,发[s, ts, tz]音的词多达23次,生动地烘托了一种聊赖的气氛。不难看出,艾略特通过一幅黄烟暮色睡猫图, 生动地刻画了普鲁弗洛克有欲无胆的性格弱点。

其次, 艾略特的早期诗歌在技巧上吸取了十九世纪初英国剧作家们以及罗伯特·布朗宁的特点,并结合法国象征派手法加以创新,因此其诗歌颇具戏剧性。所不同的是,布朗宁的“戏剧独白”在《J·阿尔弗瑞 德·普鲁弗洛 克的情歌 》中变成了 “内心独白”。这种并置技巧和诗中所体现的结尾的开放性,以及频繁的用典与反讽既是对以往诗歌的叛离, 也是为了强迫读者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进而消除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隔离状态。

第三,口语、俗语乃至粗语入诗。“then let us go,you and I”这种信手拈来的日常语句,增加了诗歌的现实感;还有“我将要卷起我长裤的裤脚”,“那我怎么能够吐出,我的生活和习惯的全部烟头”,这些语句击碎了传统诗歌的“高雅”。

第四, 采用了丰富复杂的象征。诗中营造一种特别的氛围———主人公生活的环境;如上了麻醉药的病人一样的黄昏,狭窄冷落的街道,到处弥漫着的黄昏之雾,落灰的烟囱,阴沟,使人感到强烈的压抑,是一种病态的环境,正好与主人公的畸形心态对应,整首诗歌的情绪是灰暗的。

第五,讽刺手法。根本没有爱但标题却叫“情歌”;通过强烈的对照和反差来达到讽刺的效果。譬如,主人公追求的那些美女“胳膊带着镯子,又坦露又白净(可是在灯光下 ,显得淡褐色毛茸茸! )”。诗人将蒙太奇的手法对准了黄色烟雾的动态,塑造了一个猫的形象:诗人使用拟人手法描写黄色的雾在玻璃上擦着背,嘴, 将舌头舔进了黄昏的角落……突然诗人来了一句:“温柔的十月夜晚”,将日常生活中的不雅观的动作与极富诗意的抒情诗放在一块,产生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到十分突兀,不和谐,产生一种震撼读者的效果。这种手法从题目开始一直贯穿全诗。

第六,把远古的神话和传说、宗教人物和说教、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以及现代西方的生活片段等奇妙地剪接在一起。《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采用了无数的典故,让读者挖掘出各种意向的象征主义,激发读者思索、对比。如一开头就用了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一段,以地狱中人的痛苦影射现实世界中人的痛苦。

最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思维的跳跃,诗歌场景的突然转换,类似于西方现代拼贴画,通过凌乱的拼凑,达到某种艺术美感。

4结 语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十分深刻而典型地勾勒了现代生活中的人物群像,不属于一个地方一个国家,而是整个现代世界的产物。因此庞德也很推崇艾略特这首诗歌里所运用的现实主义手法。当大多数风雅派诗人作田园牧歌式的吟唱时, 他却先于一般人观察到无聊的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无聊,敏锐地意识到西方的物质文明给人们造成的孤独感、隔膜感和失落感。这是他早期反复描写的主题。诗人往往喜爱用讥诮而冷峻的笔调,描绘沉沦在现代都市生活深渊的人物内心世界。他诗歌中的人物群像, 几乎没有过去史诗里的那种一身豪气的英雄或迷人的窈窕淑女,而是以迷惘者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该诗表现了孤独的普鲁弗洛克(一个爱情失败者)破碎的心灵。

正是由于《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上述特色,他被认为是英美现代主义的一部开山之作。总之,艾略特的创新是多方面的,这种创新贯穿他的整个诗歌生命之中。

摘要:艾略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本文通过对艾略特诗作《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分析,探索诗人在诗歌技巧和内容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艾略特,诗歌技巧,创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产业经济溢出效应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探析下一篇:职业价值观对警校生警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