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伴黄斑裂孔一4F8B

2022-09-11

1 临床资料

眼科检查:Vod FC/30cm, 矫正无提高, 光定位准确, 红绿可辨, Vos0.1, 矫正:-8.00/-5.00×93-0.25, 光定位准确, 双眼晶状体轻度混浊, 玻璃体轻度混浊, 右眼底见A:V=1:3, C/D=0.3, 黄斑区一小圆孔, 约1/8PD大小, 黄斑区上方视网膜呈乳白色混浊水肿, 视网膜平伏。入院行做双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 视野, 眼B超 (图1~3) 。空腹血糖7.37mmol/L, 其余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 (1) 窦性心律; (2)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诊断: (1) 右眼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2) 右眼黄斑裂孔; (3) 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4) 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葛根素针0.4g每日静脉滴注, 共7d, 口服卡托普利片25mg bid, 益脉康片80mg tid, 共9d, 住院10d, 出院时Vod0.12, 眼前节同前, 眼底见原视网膜乳白色混浊水肿明显减轻, 黄斑裂孔存在, 视网膜平伏。

2 讨论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多由栓子或血栓形成所致。颞侧分枝常受累, 尤以颞上枝为多。阻塞枝供应的视网膜呈扇形或象限形乳白色水肿该支动脉变细, 相应静脉也变细。荧光血管造影, 阻塞动脉和相应静脉充盈比末梢阻塞枝延迟;有的病例在栓子堵塞的血管壁有荧光素渗漏。2~3周后视网膜水肿消退, 阻塞枝动脉变细并有白鞘。荧光血管造影表现恢复正常。而黄斑孔由于黄斑特定的组织解剖, 容易水肿形成囊样变性, 内外核层变薄, 以致内界膜破裂形成板层裂孔。若外壁也破损则成为黄斑全层裂孔。

该患者74岁, 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 视力突然下降, 眼底检查所见的表现很容易误诊为“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但根据病史及结合B超, FFA, OCT, 视野等检查结果不难诊断, 图1。

右眼屈光介质混浊, 黄斑区视网膜局部增厚, 中心凹凸起, 神经上皮层全层断裂, 且层次结构不清, 视网膜前见膜样强反射信号, 玻璃体呈致密均匀弱反射信号, 图2。

右眼早期视网膜颞上分支动脉和静脉充盈延迟, 中晚期视网膜镊上支分支靠近黄斑视血管着染, 图3。

摘要:患者, 男, 74岁, 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4d”入院。既往史:5年前因“喉癌”行手术治疗 (具体不详) 。高血压病史5年, 未正规治疗。

关键词:视网膜,眼科,心电图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2]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及问题对策探析下一篇:学生反文化现象的教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