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医患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2022-09-12

内经医患关系参考文献

[1]陈含璐,郭炽娇,李睿青,赵婷.试论张仲景对《内经》“病为本,工为标”理论的传承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06):655-657.

[2]李云宁.二十四节气导引法研究[D].导师:曹洪欣.中国中医科学院,2022.

[3]国峰宝,马其南.《黄帝内经》医德文化的阐释及时代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12):1609-1612.

[4]张玲.医学发展的哲学思考及其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J].经济师,2021,(12):246-247+249.

[5]周国庆.中医学医患沟通课程医学人文主题融入情景教学的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19):21-24.

[6]陈海华,赵艳,王敏.论《黄帝内经》的医德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04):522-526.

[7]王大伟.方剂学理论框架视阈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特色研究[D].导师:沈涛.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

[8]冯文林.中国环境下医患会话中的寒暄语[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43-145.

[9]武国梁.《黄帝内经》“形”“气”“神”相关理论及其与针刺疗效关系的初步探究[D].导师:王立存.天津中医药大学,2020.

[10]赵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惊恐障碍及临床证治[D].导师:任路.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

[11]张睿俞.心理学视阈下《四部医典》与《黄帝内经》比较研究[D].导师:邹纯朴.上海中医药大学,2020.

[12]柳普照,张治成.从《内经·疏五过论》谈加强中医耳鼻喉科医师的修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年会暨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2019:423-424.

[13]陈敬文.《内经》针刺重神理论研究[D].导师: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

[14]黄天骄,王育林.浅谈先秦时期的医患关系[J].医学与哲学,2019,(06):75-77.

[15]朱叶,王小平.基于《黄帝内经》论“嗜欲”过度对今人健康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01):16-17+20.

[16]钱会南.《黄帝内经》人文关怀思想解读[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04):1-3.

[17]孙路强,魏滔,张微,李瑛.浅谈“得气”与“调气”[J].亚太传统医药,2017,(22):59-61.

[18]乔黎焱,范彩文,闫行.《黄帝内经》中的人本关怀内涵[A].国际数字医学会.2017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论文集[C].国际数字医学会: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杂志社,2017:368.

[19]崔珊,刘娟.《黄帝内经》中的医德思想探微[J].亚太传统医药,2017,(19):57-58.

[20]王梅.《内经》中医德思想的研究[D].导师:王小平.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内经医患关系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李萌.“胃以喜为补”理论研究[D].导师:于智敏.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

[22]赖春华.基于中医学理论的主观性失眠评定问卷的研制与初步应用[D].导师:邱鸿钟.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23]张同德.论患者依从性乃治病之本[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34):193.

[24]王晶晶,王洪武.从《黄帝内经》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6:344-346.

[25]马思田.从《黄帝内经》讨论医患关系与沟通[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07):287-288.

[26]赵晓飞.创新健康观与死亡观对医学生的启发与指导[D].导师:陶功定.山西中医学院,2016.

[27]朱法永.刘启廷“感冒病因无热论”学术思想总结及固本解热汤临床应用研究[D].导师:刘启廷.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28]赵伟伟.《黄帝内经》中的“和合”思想研究[D].导师:陈建新.苏州科技学院,2015.

[29]潘秋平,刘理想.《黄帝内经》医患关系模式及其意义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2):127-129.

[30]刘农虞.“得气”与“气至”[J].中国针灸,2014,(08):828-830.

[31]李锦绣,郭福玲,尹学东.谈《疏五过论》的五种过错对当今医生的教育意义[J].医学与哲学(B),2014,(03):95-97.

[32]周冰,崔永强,汪卫东.《黄帝内经》医患沟通思想浅析[J].北京中医药,2014,(01):28-29.

[33]田晓芳,任雪松.针刺与治神学术思想研究进展[J].四川中医,2013,(12):148-150.

[34]王玥,张伯华.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内经》医患沟通思想[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论坛暨2013年中国中医心理学高峰论坛论文集[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3:190-194.

[35]毛秀彩,苏飞群,黎水莲,吴航,谢红,谢碧占,黄淑娟,何秋冬,陈莲花,黄洁玉.贺州市人民医院.白大褂对内科首次住院患者血压脉搏影响的研究[Z].项目立项编号:贺科转1010003.鉴定单位:贺州市科学技术局.鉴定日期:2013-08-06

[36]刘佳.医患沟通学:医学园地初绽的奇葩[J].科学中国人,2013,(06):68.

[37]叶治江.《内经》针刺禁忌理论文献的整理研究[D].导师:黎敬波.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38]张耀,刘旭光.浅谈《内经》针刺治神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5):46-47.

[39]王玥.从心理学看《内经》中的医患关系[A].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医心理学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2012:170-173.

[40]郭晓龙.基于大生态医学思想的医学人文回归的研究[D].导师:陶功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内经医患关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陈尧.简论临床实习中强化责任意识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95-96.

[42]李国臣.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D].导师:谢克庆.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

[43]周晓菲.中医医德伦理思想根源及其内涵研究[D].导师: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44]张玉岭.对《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理解[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2):72-73.

[45]张天佐,张其成.试析《黄帝内经》的和谐思想[J].吉林中医药,2009,(11):921-922.

[46]王永莉.先秦、秦汉时期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初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03):120-122.

[47]刘春兰.《黄帝内经》医学道德思想研究[D].导师:刘霁堂.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48]贾鹏,李函韩.中医学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指导意义[J].窖в胝苎?(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07):37+46.

[49]方亚利.《内经》、《难经》肝藏象形成的经验思维模式解析[D].导师: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50]张坚,梁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07):2-4.

[51]容景瑜,陈壮忠.《黄帝内经》医患关系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06):6-8.

[52]申咏秋.《黄帝内经》医学人文精神研究[D].导师:鲁兆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53]熊斌.《黄帝内经》中的诊断与治疗心理学思想探析[D].导师:佐斌.华中师范大学,2007.

[54]张铁峰,平静,孟令军.试论《内经》之“病为本,工为标”[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02):5-6.

[55]森和,邓良月,葛林宝,陈汉平.关于针灸医学与补充和替代医学、结合医学的共同疗效机理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03):131-138.

[56]申咏秋,鲁兆麟.《黄帝内经》的医学人文精神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06):108-109.

[57]刘健.白虎汤加减灌肠治疗温病气分热证的研究[D].导师:林培政.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58]任晓春,洪喜芹,王涛.浅析《内经》中的医患关系[J].中医杂志,2005,(11):875.

[59]赵明山.《内经》治病 以人为本[A].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文集[C].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2004:106.

[60]谷峰.《黄帝内经》的社会医学思想[D].导师:赵明山.辽宁中医学院,2004.

[61]姜桂美.艾灸对肿瘤化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D].导师:单秋华.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

[62]卫永琪.浅谈心理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S1):74-76.

[63]张光霁.《内经》“合心”说的启示[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06):6.

[64]张明道,喻方亭.《内经》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探析[J].中医函授通讯,1997,(05):9.

[65]李辉,舒天忙.从《内经》谈医患关系[J].中医教育,1997,(01):35.

[66]程维克,张宁萍.《内经》“标本”关系探要[J].中医函授通讯,1996,(04):2-3.

[67]于璟玲,巫峡.《内经》论针道之神浅探[J].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学报,1995,(01):60-62.

[68]黄云.论中医治疗中的顺应性[J].湖南中医杂志,1993,(01):18-20.

[69]柯利民,徐阳孙.试论医德[J].中医药学报,1981,(03):22-2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材料工程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低年级教学论文参考文献